矿山应急管理制度

2022-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充满活力和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和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要求。什么样的制度是有效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矿山应急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矿山应急管理制度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摘 要】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是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不仅关乎到矿山的正常运营,更关乎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重点介绍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意义、原则及管理体系重点工作。

【关键词】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现状;原则;重要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确立的抓好安全生产“五项要素”的落实、建设“六个支撑体系”的总体工作思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要求。

一、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健全有效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抵御事故蔓延并减少危害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计划,妥善处理事故,实事求是进行事故评价,这有利于拯救生命、确保矿山正常运营、促进经济发展。

二、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矿山安全事故应急体系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对

安全事故发生存在侥幸麻痹的心理,重事前、轻事后,重处理、轻应急的倾向。(2)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缺乏具体的思路及工作计划,应急力量分散,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体系。(3)未建立相关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不完善,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缺乏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临时抱“佛脚”。(4)矿山企业缺乏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注重对应急设备和安全生产系统级器材的更新和维修,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很难有效的发挥应急能力,往往扩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原则

在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加强统一领导、分级落实责任、区域自我完善为主、矿山企业自主救援与其他社会力量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安全事故的预防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注重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应急设备的更新和维修,落实各项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努力做到反应快速、判断准确、应变及时、措施有力。

四、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内容

(1)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及其职责;(2)有关部门的职责及其分工;(3)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组织的建设;(4)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训练和演习;(5)事故预警和应急响应;(6)事故的现场控制、交通管制、人员疏散、医疗急救、工程抢险等应急措施;(7)安全事故应急设施、设备、器械、交通工具及其他物资的储备调用;(8)安全事故应急的通讯保障;(9)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经费保障;(10)安全事故应急信息的发布。

五、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重点内容

(1)建立健全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责任制。矿山企业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将安全事故应急职责与个人政绩挂钩,确保做到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协调指挥。(2)完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构。矿山企业根据现实需求及条件建立专门的安全事故应急机构,全力保证应急经费、装备和人员,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加强检查和演练。为确保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落实,矿产企业应进行经常性、突发性的检查,加强平常演练,确保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人员、装备常备不懈。(4)确保报警及通告程序的畅通。报警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矿产企业要确保任何矿工都能拉响警报(大多数采用声音报警),要求任何工作人员在听到报警后能明确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必要的防护措施)。(5)充分发挥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根据具体的事故报告情况,安排相关安全技术人员实地进行安全事故危害估算,并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指导应急队伍和医疗人员的行动。(6)实事求是进行事故评价。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指挥中心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故后果以及可能发展的趋势、应急的等级与规模进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调配相关人力、物力,合理部署相关应急计划。

完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牵涉到生命安全和经济稳定,然而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很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救援”的应急工作方针,完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应急及时、准备完善、决策科学、措施有效,把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X].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4)

[2]刑娟娟等.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X].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6)

[3]刘铁民,刘功智,陈胜.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分级响应和救援程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2):5~8

作者:李彦明 周培国 魏秀泉

第2篇: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 要:由于矿产行业的特殊性,风险时刻存在,事故时有发生,这使得我国很多的矿业企业在从事矿山生产中都极为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矿业企业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矿山安全生产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从而无形中为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并对如何建立健全的矿业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对矿山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引言:虽然我国很多的矿业企业在从事矿山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视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过程,也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但是由于认识、技术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矿业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一、我国矿业企业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问题

(一)对应急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急管理工作目标针对的事件具有突发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是一种预防待命的状态,因此使得很多矿业企业的领导并不是很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简单的认为做好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可以了。这种状况通常表现为:一是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着认识误区。一方面是有部分领导认为只要企业日常的安全工作做好好,就不需要进行应急管理,从而没有认识到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领导认为应急管理工作做的好,间接的证明了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不好,因此,将应急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管理工作对立起来;二是应急管理的管理层次不够高,使得应急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落实。在我国很多的矿业企业中,在矿山工作中,矿山的应急管理工作都是由于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的,但是由于安全管理部门职权有限,使得制定好的应急制度难以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从而使得应急管理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对应急管理投入力度不够。由于矿山企业领导认识不够,因而对应急管理工作也不是很重视,进而也不会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大量的投入,从而导致了应急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现阶段我国很多的矿业企业的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都不高,这就制约了矿业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一是救援人员数量有限,而且年龄偏大。为了可以节约成本,我国很多矿业企业都只重视生产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而对非生产性的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的招聘工作却不太重视,从而导致了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年龄偏大;二是专业救援人员少,使得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救援工作,无法从事一些难度较大、较复杂的救援工作,从而无法有效的应对矿山安全事故;三是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培训。一方面缺乏室内的培训,无法及时更新救援知识;另一方面是缺乏室外培训。由于缺乏专门的训练场所,救援队伍无法进行大量的日常訓练,从而影响了救援效果。

(三)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是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之所以要对预警和响应进行分级,是因为下一级的应急救援力度不足,需要动员上一级的单位的应急救援力量,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矿业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的预警、响应机制,使得发生矿山发生安全事故时,不知道该启动哪一级响应,或者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升级响应机制;二是应急救援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有些矿业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但是由于其参照的是其他矿业企业的应急预案,使得应急预案参存在着救援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应急预案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应急预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但是我国部分矿业企业往往几年都不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使得其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二、做好矿山应急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对矿业企业各级负责人的应急宣传教育,尤其是企业领导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管理层次,使应急管理工作真正可以落实到实处。为了可以使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可以认真贯彻制定好的应急管理制度,积极主动的参与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就需要企业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管理层次,最好是安排一名企业主要领导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这一方面可以使得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在救援工作中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应急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想构建健全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是离不开大量资源投入的,例如:专业设备设施、专业人才以及资金等,因此,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实施,并发挥救援作用,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资源投入力度。

(二)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企业制定好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要求其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就需要有专业化的救援人员来执行,因此,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与落实,企业应该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救援队伍,不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救援人员的招聘工作,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救援人员来从事救援工作,同时也要合理搭配救援人员的年龄结构,使得老中青各占一定的比例;二是提高专业救援人才比例,从而使得企业的救援人员队伍可以应付各种安全事故,进而也可以提升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对救援队伍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了解各种最新的救援知识与技术,可以从容应付各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要保证救援队伍的专业训练,使得救援队伍可以得到有效的日常训练,进而在正在进行救援工作时,可以熟练的开展救援工作。

(三)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只有建立健全善应的急预案,矿山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防患于未然”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一是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为了可以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我国矿业企业在从事矿山安全生产时要根据企业的规模、管理体制、生产及其事故的特点来确定本单位应急管理的层次、应急指挥体系、预警和响应的级别、预案体系等,从而使得矿业企业可以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有效、准确的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二是要明确责任。为了可以使得应急预案得到彻底落实,在制定应急预案时,矿业企业应该要明确应急预案中各个单位与部门的责任,划分好权责;三是定期对应急预案对进行修订与调整。随着企业的发展,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各方面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矿业企业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与调整,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总之,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防死守,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养成枕戈待旦的作风,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1] 谢迎军,朱朝阳,周刚,王理金.应急预案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3.

[2] 李湖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探讨及其启示[J].应急论坛.2012(5).

作者:汪洪奎

第3篇: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地参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内容,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无论是在人员认识、技术、还是综合素养等各个层面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文章主要概述了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的有效的管理对策,给矿山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当下,加大矿山安全事故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是确保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对矿业运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加大矿山安全事故的管控工作,建立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进而,全面推动我国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目标的实现,在保证矿山企业安全运营的前提之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阶段需要对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含设置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管理的组织机构,需要明确各组织的职责范围,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做好人员的控制。无论是现场,还是事故工程抢险、医疗救援等等都需要保证安全信息,及时的传递,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布预警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器材设施、以及相应的交通工具等等,在保障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之下,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加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团队,还能积极到联合社会各资源,通过预防分级落实等各项工作,开展统一领导的方式,建立精准判断,及时的处理矿山安全事故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大多数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输入可能,大多数的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内部人员也没有建立安全应急管理意识,缺乏责任感。矿山企业在推广应急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漏洞。再加上后续的组织管理较为匮乏,设备不够齐全,在整体上缺乏高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2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应急管理工作

大多数的矿山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过程中,人员认识不足,忽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的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为了确保广大企业能够稳定运作,需要加大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改变传统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误区。然而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应急管理工作中,忽视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的融合,将两者对立开来。再加上应急管理技能不足,无法和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大多数的矿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应急管理工作都是交给安全生产部门,但是对于安全职能部门来说,他们的职权是有限的,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再加上应急管理投入力度不高。浪费了大量的应急管理资源,导致矿山应急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实施。

2.2救援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在开展救援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程度不高,这就无法确保矿业企业正常运作。大体而言,救援人员到数目有限,为了降低成本,很多矿业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是重视生产和技术投入,忽视了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这样导致救援队伍人数大大降低,而且专业救援人员不足,大多数的救援团队只能从事简单的救援工作,针对难度大复杂性高的,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多数的应急救援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2.3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矿业企业在落实应急预案过程中,相关的内容并不完善,首先,是预警机制并不明确,在进行日常预警方案实施过程中,应该使用分级模式,然而由于应急救援能力不够,矿业企业并没有健全预警机制,矿山发生事故时忽视应急工作。其次,在进行紧急救援开展过程中,由于大多数人员职责不清,在进行工作细化时,责任落实不足。虽然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建立相对完整的预案。但是职责不清,很难发挥紧急预案的作用,最后,由于应急救援在修订过程中并不及时。这样,企业出现紧急事故紧急应急预案无法发挥实效性,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

3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对策

3.1提高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

为了全面提高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需要提高广大人员对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积极地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在进行企业宣传的同时,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让更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层次的同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相关企业应该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制度,积极的让更多专业人员投入到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中。需要安排相关的领导负责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相互协调。在各类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强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救援作用。

3.2強化队伍的专业化能力

企业需要完善应急管理条例,充分发挥救援团队的专业化技能,为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制度顺利落实,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救援团队,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大人员招聘工作,在保证人员数目地基础之上要优化救援人员的年龄比例,提高专业救援能力。除此之外,企业救援人员要加大日常培训工作,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做好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强化救援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在提高理论基础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员掌握知识技能水平,强化日常训练,帮助人员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1】。

3.3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矿山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紧急预案,才能够保证企业高效运作安全生产。一直以来,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应该建立完善的紧急机制,落实应急预案体系。对于大多数的矿业企业来说,需要根据矿业企业的规模、管理制度、生产特点等等,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内容和应急指挥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矿山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的高效,准确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职责,建立全方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调整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应该强化人员意识,避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2】。

3.4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职能

矿山企业稳定运作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工作职能,建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它并不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而又全面的工作需要完善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职能,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矿山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的应急能力,保证安全事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明确各人员的职能强化负责人的责任,让更多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规划出紧急救援方案,号召人员积极地投入到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全员联动的生产模式,落实责任制度,也领导人带头的作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上下联动的救援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基础素养,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方案的定期评估工作,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披露。除此之外,需要组建完善的安全应急管理机构,为了保证矿山企业能够精准的判断安全事故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构才能实施的进行矿山安全状态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方式,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在落实应急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防范、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的工作素养。在提升各岗位人员职责的同时,结合矿山企业内部实际的营运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等等,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救援组,做好信息的处理工作,保证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

3.5 实施事故应急处理信息联动系统

目前,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下,矿山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和效率,可以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使用信息联动系统模式,做好事故内容位置的精准定位,实现信息的自动传输自动预警,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这样才能够强化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4】。

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区域的政府、社区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实时联动机构,保证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安全事故预警,及时地将预警信息传输到各个管理部门,强化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为各个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提供理论指导。在相关部门接受到预警信息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监测电力系统,风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地参照全生命周期理论做好事故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要做好事故风险预防和事故风险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站在风险控制层面,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估方式,根据不同岗位、专业的危险源进行管控,将这些危险源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够保证企业具备较高的安全运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更应该强化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以消除隐患,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为主,强化矿山企业管理培训工作。以紧急预案、法律条文作为核心,加大宣传经费的投入,实现组织各部门的有机协作,也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提高人员主动性的同时提升管理。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兴起,为矿山企业开展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在提高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夯实人员应急管理意识和基础素养。在进行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以保障广大人民财产安全为主,充分发挥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这是矿山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能,需要矿山企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5】。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内容职责,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救援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损失,维护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最大范围内扭转现有的安全生产形势,降低矿山安全事故概率的发生。在确保矿山安全事故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稳固矿山企业运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莉,周志富.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2):113-115.

[2]桂生,周功新,黄志江, 等.扭住"牛鼻子"抓住"隐身人"——郴州市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出硬招[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5):20-21.

[3]郭丽楠.试论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5(1):369.

[4]张元生,張宣,刘冠洲.矿山安全三维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金属矿山,2019,(9):165-169.

[5]季现伟.矿井通风监测系统与三维通风仿真系统信息融合研究与应用[J].金属矿山,2017,(9):186-190.

作者:李信明

第4篇:矿山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 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矿长为副组长,安监科长、各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7.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监科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8.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9.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10.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职救护队,人员由各科室、采区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12.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要同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签订救护协议,一旦发生企业不能自救的事故,请求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支援。 13.应急管理thldl.org.cn费用由公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14.本制度解释权归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矿业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制度

**矿业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公司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公司副经理任副组长,各专业副总、经理助理、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按照《华泰公司2011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规定,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形成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协助配合、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积极开展好应急管理工作。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预防和处臵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与修订制度 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预案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臵、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订的计划或方案。

(一)制定应急预案必须注重预案的合法性、规范性 要确保预案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使预案有法律依据,具有权威性。

(二)在预案类别上注重针对性,避免千篇一律 应急预案应体现在“具体处臵”上。编制预案时,必须确立单位其内部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处臵的责任主体,强化对各类危险源的防控和监管措施,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和具体的处臵程序、方法。预案应一事一案,越简明具体越具操作性,决不能搞“大而全”。预案应明确应急分队、24小时开通的值班电话、一套高音喇叭、一个信息安全员、一套应急处臵措施、一套应急设施设备。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能做到在发现、报告、预警、指挥、处臵等环节迅速到位,紧密衔接;

(三)在预案的编制中要注重完整性、可操作性 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何时做,调动哪些资源做,这不仅要求预案内容完整,而且更讲求可操作性。

(四)应急预案要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都要进行预案的重新评估和修订。

应急管理培训制度

为促进应急管理 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坚持“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分类培训”的原则。 采

取“统一组织、集中授课、学习考察、座谈讨论、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主要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专兼职人员、基层干部、单位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内容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制定方案。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对象等。 应急演练制度

第一条 矿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应急预案演练验证事故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条 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在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职工、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向所有相关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三)演练应邀请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并邀请集团公司安监局、总调度室相关专家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四)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规定的内容,找出不足的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运作; 2.员工是否安全撤离;

3.急救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4.是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三条 演练计划应细致周密,要把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组成统一的整体。

第四条 演练的基本内容应根据演练的任务要求和规模而定,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各演练单位相互支援、配合及协调程度;

(二)矿生产系统运行情况,矿应急情景、应急抢险、急救与医治;

(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化验;

(四)事故区清点人数及人员控制,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对员工对毒气的防护;

(五)通信及报警讯号联络,各种标志布设及对危害区域的变化布设点的变更;

(六)其他应检查的内容。

第五条 演练人员应至少由以下两部分人员组成: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演习员工,占演习人员的绝大多数,从指挥员起至参加应急救援的每一个专业队成员都应该是现职人员,即将来可能与事故应急救援直接有关者。

(二)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管理人员,演练后演练者应共同进行讲评和总结。

第六条 演习时间安排基本应按真实事故条件下进行。可根据演习的需要安排合适的时间,演习日程安排后一般要率先通知有关部门和参加演习的个人,以利做好充分的准备。

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制度

通信设备保障应急工作要求应急指挥部下达通信保障应急命令后,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机构和队伍立即进入紧急状况。具体要求如下:

1、通信设备保障及抢险应遵循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在任何情况下,应急、咨询及相关联系电话,都必须确通信畅通。

2、应急通信系统应保持高度警戒,实行24小时值班,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能随时联系。事态严重时,所有人员应坚实工作岗位待命;

3、对于应急机动通信,在紧急情况下,上级可以越级指挥调度或口头下达指挥调度命令,下级也可以越级上报或口头进行汇报;

4、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在组织执行任务过程中,应及时上报阶段性任务执行情况,使上级及时了解进展情况,便于决策。

5、建立健全覆盖矿井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各专业和区队负责对井下隐患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并及时报告公司调度室和安监处,通讯信息中心负责保证信息畅通。

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制度

公司按照《华泰矿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配齐配全矿井应急救援装备,不足或损坏、报废的,必须及时补充,并保证状态良好。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第一条应建立应急物资装备信息库,并按照《应急预案》和本制度,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做好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

第二条应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按期检查,以使应急救援物资质量可靠,库存充足,确保定期保养、性能良好。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失效、损坏,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予以补充、更新和维护。

第三条 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在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责任分工和突发事件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及时调拔应急救援物资。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必须率先保证物资到位。

第四条 应急救援物资主要是指抢险救灾物资及装备器材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主要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的形式,按照规定提取应急救援专项资金。

第五条 应急物资应建立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使用后应尽快补充。

第六条 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 在应急储备物资不足的紧急情况下,可实行“先征用、后结算”的办法。应急物资使用后,由公司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结算资金。

应急处臵制度

事故发生后,保卫科人员要配合莱芜市公安部门按照救

灾指挥部安排进行警戒,并维护好事故现场,做好公司治安保卫工作,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治安条件。

按已批准的"矿井专项灾害事故救援预案" 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指挥部对根据事故灾难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发生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和火药库爆炸等灾害事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隔离措施,当事故发生在地面时要立即对地面工业广场进行警戒隔离;当事故发生在矿井一翼或一水平时,要立即对矿井另一翼或其他水平人员进行隔离疏散,并根据灾害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根据突水水平决定危险区的隔离范围,当突水发生在-400水平时,要对以上水平人员进行隔离,严禁人员进入-400水平;当突水发生在-180水平时,要对以上水平人员进行隔离,同时立即通知-180水平人员按照避水路线快速升井;当水灾发生在地面时,要立即关闭井口防水门,同时对井下人员进行隔离疏散,在隔离区设臵标志牌,严禁人员进入隔离区。

采掘工作面发生顶板灾害后,现场人员要迅速撤离危险区,采煤工作面要由队长安排专人在上下出口进行站岗,禁止人员进入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要由班长安排专人迅速撤离迎头,禁止人员进入工作面,确保现场的救援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发生停电停风、提升运输、地面等灾害事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危险区隔离范围,并设臵警戒,严禁人员进入隔离区。

当发生井下有人员被困时,立即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确定人员被困位臵,利用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给被困人员创造生存条件。被困人员中的管理人员、有经验的老工人要稳定人员情绪,探查逃生路线,组织自救和互救或等待救援。

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由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由医疗卫生救护组负责组织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和转移治疗。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配带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恢复正常状态。并采用现场监测与专业定期巡检相结合的手段对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连续进行监测。

事故灾害善后处臵工作完成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集团公司安监局、**煤炭工业局、**监察分局宣布应急处臵结束。

第5篇: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经验分析

第一章矿山安全与应急救援的意义

矿山包括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气体矿。采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95%以上的能源来源于矿产。矿山企业,点多面广、从业人员多、危险源集中,属于高危行业。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事关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不仅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公共安全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矿山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其特点就是从业人员多、工作环境差、危险因素多。近年来,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 22. 5% 和 22. 9%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3% 。但煤矿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仍然较大,2013 年共发生煤矿事故 55 起,事故死亡总人数为 427 人,其中重大事故( 10 人以上) 13 起,死亡人数 226 人,特别重大事故 1 起,死亡 36 人,可见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依旧严峻。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明确指标,要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 以上”,这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后,如何尽最大可能保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避免或降低财产损失,需要完善、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然而,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救援工作难度与危险增大、救援时间延长。

无危为安、无缺为全,煤矿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中做到没有危险,所有系统设置齐全,确保职工及设备设施安全。“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为保障矿山企业安全发展,在确保矿山企业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抗灾防灾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矿山应急救援体制、机制、法制与队伍建设,确保安全、及时、有效救援,提高国家应对矿山事故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践行“科学决策,安全施救”理念,认真落实安全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我国矿山应急救援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

解放前,我国没有自己的矿山救援队伍,矿山发生事故后,矿工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如1942年4月26日辽宁本溪湖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日本侵略者只抢救日本坑长,对中国矿工置之不理,致使1549名中国矿工丧失了生命。这次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于1949年首先在抚顺、阜新、辽源三个煤矿建立了我国首批专职矿山救护队,共有指战员66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我国矿山救护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其后各个时期,在总结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队伍素质和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矿山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矿山救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3年,我国有14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77个区域骨干救援队伍,76支矿山救护大队、449支矿山救护中队、1445支矿山救护小队,直接从事矿山救援的指战员达14328人,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27个采煤采矿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应急救援网络。

二、我国矿山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一)矿山应急救援管理机构逐步健全

矿山应急救援的主管部门历经了煤炭部——能源部——煤炭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多次变更,对矿山应急救援工作更加重视,管理机构逐步健全。

1997年之前,由煤炭部安全司负责矿山救护工作。

1997年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矿山救护工作。 2000年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一司负责矿山救护工作。

2003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矿山应急救援工作。

2005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矿山应急救援工作。 2006年2月21日上午,作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京挂牌成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二)矿山应急救援机制不断完善

计划经济时期,煤矿以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为主。矿山救护队由国家投资建立、企业管理;矿山救护基本属于企业行为。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煤炭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集体、个人纷纷办矿,为保障矿工安全,各主要采煤地区、市县政府组建了矿山救护队伍。逐步形成地方矿山救护队和企业矿山救护队。地方矿山救护队为本地区所有煤矿服务,就遇到了矿山救援社会化服务管理等问题。

为了加强矿山救护队伍建设,优化矿山救护资源配置,煤炭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矿山救护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978年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矿山救护甲级队活动。

1979年,在各省区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个矿山救护协作网。

1983年,建立了平顶山、大同、抚顺三大矿山救护中心。负责全国重大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994年,建立了总队——支队——区域大队——独立中队——辅助队的矿山救援管理体制。

1996年,在平顶山、大同、抚顺三个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淮南、六枝、靖远三个救护中心,形成了六大救护中心。

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确定了14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

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全国矿山灾害严重程度和矿山救援资源分布情况,将原有14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扩充至26个。

“十一五”期间,按照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我国拟建设11个国家专业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32个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8个省级矿山救援中心。此外,还将重点建设若干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

(三)矿山应急救援管理逐步实现法制化

矿山应急救援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应急救援法制建设,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矿山应急救援有关规定已经由部门规章逐步上升为条例和法律。

1956年煤炭部颁布了《矿山救护队规程》和《矿山救护队战斗条例》。 1963年煤炭部修订了《矿山救护队战斗条例》。

1978年煤炭部颁发了《矿山救护队工作条例》和《矿山救护队战斗准备标准和检查办法》。

1987年煤炭部颁发了《煤矿救护规程》、《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条例》和《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

1993年发布实施的《矿山安全法》对矿山救护队的建立和应急救援工作做出了规定。 1995年煤炭部组织对《煤矿救护规程》、《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条例》和《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三个文件进行修订合并,形成《煤矿救护规程》(1995年版)。

2002年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政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做出明确规定。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了《矿山救援工作指导意见》。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矿山救护队培训管理暂行规定》。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此外,《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和《应急救援条例》等法规,为进一步推进矿山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三章 中国矿山应急救管理体系现状

1. 2 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1) 队伍组织建设现状 我国目前共有 14 个国家矿山救援基地、18 个省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77 个省级矿山救援基地的格局,98 支矿山救护大队,609 支救护中队,1831 支救护小队。国家队的建设基本完成,形成了以矿山救护队、抢险排水队、钻探救援队、医疗急救队和专家组“四队一组”为主的组织体系,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的矿山救护队向集预防、救援、培训和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救援队伍转变。 ( 2) 救援队训练与演习现状

魏新杰,谢宏开展矿山救援队伍科学训练技术与方法研究,首次研究提出《矿山救护指战员体能标准( 建议) 》用来规范矿山救护指战员体能训练。中国矿业大学和兖矿集团救护大队合作,研制了模拟明火、高温、浓烟、毒气泄漏等功能的综合训练系统,实现了对矿井各种灾变环境的物理模拟,为开展高效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矿山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工作创造 了条件。

1. 3 矿山企业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研究

为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2010 年国务院提出关于“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 3 年之内完成”的要求。目前国内对六大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单一系统的方案设计、技术研发、安设原则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求兖矿、神华、中煤、开滦、阳泉、晋城、潞安、铁法、龙煤、淮南、平顶山等 11 个煤矿企业开展避难所( 救生硐室) 建设试点。根据矿井实际,试点矿井采用了不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模式,潞安集团常村煤矿 N3 采区避难所率先建成,采用“永久避难硐室 + 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建设模式,并形成了自救器———可移动救生舱———井下避难硐室三级应急安全防护体系。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则采用了“永久避难硐室 + 临时避难硐室+ 过渡站”的建设模式。国内现有 30 余家企业参与避难硐室及配套设施研发,对紧急避险系统体系结构布置原则产品标准及系统实施提出有益建议和方法。 1. 4 矿山应急救援法规政策建设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矿山行业的安全形势关注度明显增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乃至矿山企业纷纷出台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加强矿山开采及从业人员的安全。2002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关于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最基础的法律法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行政区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对煤矿行业应急救援行动提供了管理与组织层面的依据。除了以上矿山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我国还制定了各种关于标准、规范以保障矿山安全。如《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试行) 》、《矿山救援工作指导意 见》等。

1. 5 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技术支持体系包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专家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山救援技术研究实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山救援技术培训中心。2012 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组织实施“四个一批”项目( 一批当前急需的科研课题,一批可转化为现实安全保障能力的科技成果,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一批重点示范工程) ,提升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2014 年 2 月 27 日国家安全监督总局技术委员会成立,作为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的技术支撑和咨询参谋机构,由安全监管系统和安全生产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共65 人,主要任务是不断完善、调整技术发展规划,组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解决安全生产中最突出、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综上所述,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矿山救护队的建设及保障系统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流程见图 1。

2 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矿山企业救援体系构成不明确

从国家层面,我国将应急救援体系划分为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装备保障系统、通讯信息系统 5 部分,省市地级的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与国家级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类似。不同企业应急救援体系构成较为繁杂,主要包括以下 2类: ( 1) 按照应急救援行动的流程编制的相应的企业应急救援体系,除包括救援行动中涉及的人、物之外,还包含事故后的处理与调查,此类体系为单向执行型,在救援时流程清晰,但却容易忽略各系统间的配合和资源的调度,导致某些重要资源并未包含在体系中,造成应急预案的不完善; ( 2) 采取类似政府的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一般也将其划分为几大部分,划分重点各有不同。 2. 2 救援队伍训练系统性不完善

针对救援队伍心理素质训练、团队合作模式的研究较少或不够深入,并且缺乏系统性,相应的评估标准不够完善。日常训练与演习方面,训练科较多,强度大,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很难起到提高救护队员救援能力的目的。我国矿山救援队缺乏实地训练,日常训练项目基本在救援中心完成,与对应矿井之间的联系较少,进行实际救援时救援队员对井下具体情况了解也较少。其次,近几年国内加强了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尤其是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当井下发生灾害,井下作业人员无法顺利升至地面时,首先会选择尽力到达避难硐室中等待营救,而我国矿山救援队员对井下避险设施尚不够熟悉。 2. 3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独立,缺乏集成性 自 2010 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项规范条例,要求加快加强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我国目前大部分矿山已基本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多年来,众多科研院所、高校都对“六大系统”的设备设施、安装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开发,但主要是对各系统分别独立的研究,各系统设备仍是单独运行,并未将各系统的技术集成使“六大系统”共聚在一个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六大系统的独立运行造成各系统的信息隔离,信息查找调取不简便,程序较多,尤其在救援行动中会占用一定的宝贵时间,违背了高效、快速的行动目标; 井下空间有限,系统独立也使得仪器设备较多,占用了不少空间; 在日常维护管理时较为麻烦,工作量大。

2. 4 应急救援法规政策不健全,安全保障性不足

我国目前的矿山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尚不健全,如灾害事故评估程序、应急救援程序、矿山应急救援经费保障规定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行使权利与履行责任划分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政府与社会成员、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不清,行使权利与履行职责的程序不明,各种应急措施不到位,延迟和耽误了救援工作。对矿山从业人员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部分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钻法律的空子,导致应急救援设备配备不充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不完善,设施超龄化运行,矿工的生命财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些都是灾害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部分规范标准存在局限性,不符合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

2. 5 救援产品配备不科学,设备缺乏自主创新性

根据安监局调查,全国目前共有 20 个瓦斯灾害区域,其中有 8 个高瓦斯区域,瓦斯灾害态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水灾有 6 大灾害区域,900多个高水害矿井。而国家及区域矿山救援队的设备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统一配备,忽略了各区域灾害特点的不同,以及区域内矿井灾害发生的难易性。与国外矿山行业相比,我国应急救援设备缺乏自主创新性,同时高科技性能明显不足,安全科技产品的研发、推广与使用联系不够紧密。在 2012 年国家和区域队项目招标中,采购的深井潜水电泵、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等技术含量较高且符合当前我国深井开采形势的设备,均来自于德国、美国、荷兰等在矿山领域科研领先的国家。

第四章

国外矿山应急救管理现状

一、美国矿山应急救管理现状 1. 3 救援队伍 1. 3. 1 队伍分布 美国的矿山救援队按照队伍性质和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四种: 公司自有救援队、合作制救援队、合同制救援队和州政府资助的救援队。截止 2011 年底,美国共有各类矿山救援队 215 支,救援小队 408 支,救护队员 3609 名,服务于 973 座矿山。其中: 煤矿救护队 120 支,服务 667 座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救护队 95 支,服务 306 座金属非金属矿山。 1. 3. 2 队伍构成

法规规定,每个矿山救援队应由 5 名队员和 1名替补队员组成,所有队员必须经过完全的资格认证和培训。在执行任务时,救援队一般由一名队长、副队长兼通讯员、新鲜空气站协调员、矿图员和两名气体检测员构成。救护队秉承“合作、协调、沟通和纪律”四个重要原则开展救护。

1. 3. 3 救援队伍培训

《矿山救援队最终规定》对矿山救护队的培训时间和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

以煤矿救援队为例,要求: ( 1) 加入救护队前,每名救护队员必须完成最低 20 个小时的初步培训,包括矿山救护用氧气呼吸器的使用和维护。

( 2) 完成初步培训后,所有救护队员每年至少接受 96 小时的复训。

美国各矿山企业、州政府、采矿技术和培训中心等负责对矿山救护人员的培训。

美国非常重视矿山救援培训。各矿山企业、州和安全与健康学员都负责对矿山救护人员的培训,培训方式分为初期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专题培训。安全与健康学院一般负责专题培训,培训计划由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下达,对各个层面的矿山救护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安全与健康学院建有48000平方英尺、设有4个水平巷道和9个联络巷道的模拟实验室,用来模拟矿井火灾,开展矿山救护和矿井灭火人员的培训。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应急救援中心(MSHA的救护队),装备有救援车辆、气体分析化验车、救灾机器人、地音仪和地震定位系统。地震定位系统可以探测到井下1500英尺(457m)深处发出的信号,有效范围约1 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

美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已经延续了近百年。救援技术竞赛始于1911年,迄今已举办了41届。参加队数最多的一届是1985年在肯塔基的路易斯维尔举办的第三十二届矿山救援竞赛,有106个队、600多人参加了竞赛。美国的救援竞赛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度,逢奇数年举办煤矿救援竞赛,逢偶数年举办金属、非金属矿山救援竞赛。1999年在路易斯维尔举办了第39届煤矿救援竞赛,有50个队参赛,其中,有5个队来自其他国家。这就是第一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全美矿山救援竞赛经费主要来源于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地方性竞赛费用由矿山安全和矿山救护协会以及各独立的团体提供,不足部分由参赛费补充。 2 美国矿山救援体系的特点

美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2. 1 法律法规健全完善

美国上下高度重视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在国家层面颁布实施了《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法》、《煤矿改善与新应急响应法》、《矿山救援队最终规定》等多部法规; 同时,州政府也结合本地实际制订颁发了相关法规,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矿山应急救援法规体系。 2. 2 管理体制运行高效

机构呈现扁平化。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运行中间环节少,且没有与之并行的其他机构,责权高度统一,应急响应迅速。每座矿井均有书面应急响应预案,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查,企业更新后重新认证。发生矿山事故后,在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主导下成立由该局、州政府、矿山企业和矿工四方代表参加的救援指挥部,提供可靠的通讯、信息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按照救援方案展开搜救行动。 2. 3 救援队伍构成精干多样 按照法律规定,每座矿山企业至少应建立两支救援队; 矿工下井工作时救援队处于准备状态,一旦有事能够在 1 小时内到达现场。政府资助组建的专职救援队主要体现在联邦或州政府两个层面,以满足较大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需要。不同类型的矿山救援队在人员选择上也有不同的要求,队员除了具备基本的矿山救援所需的身体、技能等条件外,特别强调企业救援队队员要有 3 年以上井下工作的经验,专职救援队队员在过去的 10 年中要有 5 年以上 井下工作的经验,以增强矿山救援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 4 技术装备先进实用

美国矿山救援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网合一,灾情报告及时准确,信息处理方便迅捷,为实施快速高效救援提供了保障; 集成化程度高,集中体现在救援车辆上,无论是指挥车、装备车,还是快速响应车、移动气体监控车,都能够实现功能最大化、集约化设计; 装备性能可靠,美国为救援队配备的装备,在性能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复杂条件下进行矿山救援的需要。 2. 5 物资储备区分精细

为了做到既能有效应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灾害,又能防止矿山应急救援资源的大量浪费,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根据全美矿山资源分布和矿山事故灾害特点,对矿山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进行了合理、精确的区分。一方面,每个井工矿事先选定一处地点作为矿山救援站,用于集中储存救援队使用的相关设备器材; 另一方面,在匹斯堡、伯克利、普莱斯地区建立了 3 个大型救援装备储备库,专门储备钻机、水泵、机器人、照相等先进矿山救援装备器材,由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统一负责储备、管理和调用,确保发生矿山事故灾害能够随时予以支持和保障。

二、波兰矿山应急救管理现状

波兰根据1994年颁布的《地质与采矿法》确立的矿山救护体系,以设在比托姆市的矿山救护总站为核心,矿山救护组织分为三级,即矿山救护总站、矿山救护分站、矿山救护站。

矿山救护总站(CSRG)是波兰矿山救护的一级组织,负责指导全国矿山(包括煤矿、铁矿、非金属矿和石油矿山)的救护工作,并对矿山救护进行专业性的监督和控制。矿山救护总站的基本任务是:在救护行动和采取预防行动时,对矿山企业提供专业方面的帮助;检查和控制矿山企业的救护执勤,矿山救护行动和装备、准备情况;确定矿山救护队执勤组织和装备;确定不同救护行动所需要的救护设备和工具的种类;检验新救护设备和方法的功能、作用;培训矿山救护所需的指挥人员以及举办特殊的培训班;颁发矿山救护范围内的规则、法令及其确定培训大纲;对救护队员进行健康和心理检查;监督和检查矿山灯具、劳保经费、空气瓦斯实验室;检查并对矿山救护设备厂、防火设备厂颁发合格证。

矿山救护分站(OSRG)是矿山救护的二级组织,是矿山救护的中间单位,直接负责监督矿山企业的救护状态。目前,有总站管理的矿山救护分站有11个,矿山救护分站的面积、装备、固定人员的数量取决于其所属矿井的大小和多少。

矿山救护站(矿山救护点)是设在矿山企业的基层救护组织。

三、南非矿山应急救护援状况

1991年的《矿业法》和1996年的《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对矿山救护组织、急救、应急准备和相应做出了规定。法律规定了矿山的责任,矿业公司负责为提供矿山救护人员和设施;政府的介入非常有限,只规定政府可以批准采矿工程师承担救护队员的培训课程;井下职工100~700人的矿山至少要组建一支救护队;700人以上的矿山需建立2支救护队;100人以下的矿山(B类矿山)可由较大矿山(A类矿山)提供救护服务。

南非矿山救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南非矿山救护中心)的情况:1996年根据矿业联合会分类计划,矿山救护培训联合会更名为矿山救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非盈利性私营企业。矿山救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会员116家,其中黄金矿36家、煤矿43家,其他矿山37家。黄金矿救护队员401人,煤矿救护队员237人,其他矿山救护队员242人。据统计,1998~2002年间,矿山救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A类矿山会员数由原来的129人下降到79人,B类矿山会员由原来的28人上升到37人,同期救护队员人数由原来的1390人下降到880人。

矿山救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救护队员的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初级队员培训(5天),高级救护队员培训(3人),复训(每年4次),特种技能培训及救护队员耐热测试和工作负荷测试。

南非矿山救护中心拥有各种救护设备,可为矿山救护提供技术支持。当矿山企业发生事故时,矿山救护中心接到事故通知,立即奔赴现场参加救护工作,必要时调遣其他矿山救护队参加救援。

四、日本应急救援管理现状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的国家。为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日本政府不仅在防灾法律、行政组织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还在防灾资金的投入上也给了充分保障。日本各类专业防灾研究机构、灾害研究中心以及防灾学会达数十家之多,日本高等院校在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些情况都表现出日本应急管理体系日常化的特点。

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是在战后 50 多年的防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以单项灾种管理为主进行防灾减灾管理阶段、从单项灾种的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多项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阶段和从综合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阶段。当前,日本正处于完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阶段。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先后发生阪神大地震、奥姆真理教投放毒气等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后,引发了全国关于“政府中枢如何迅速、有效应对危机”的大讨论,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

1、日本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

日本应急管理体系以法律、制度、功能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金融危机对策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实施。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大体分为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和居民四个层级。

2、日本应急管理体系的网络

日本内阁官房是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的中枢机构,内阁官房作为 首相的辅佐机构,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职能是尽早获取情况,向相关部门传 达,召集各省厅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并对各省厅制定的政策进行综合调整,同 时负责向外界发布应急管理的相关信息。为提升国家整体应急管理能力,日本政 府还设置系列审议会议。其中,安全保障会议由首相任议长,下设“事态对策专 门委员会”,为决策提供相关建议;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制定防灾基本计划和审议 有关防灾等重要事项;金融危机对策会议主要负责制定应对经济危机以及金融危 机的方针、政策。日本多层级的应急管理体系本身就是发达的应急管理体系,此 外还有畅通的信息网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日本政府利用高技术建立了以 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固定通讯线路、卫星通讯线路和移动通讯线路的“中央防 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和以自治体防灾机构或 者当地居民为主的“防灾行政无线网”等专门用于防灾的通讯网络。

3、日本应急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计划

日本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应急管理计划,基本建立在原有防灾规划基础之上。1961 年,日本制定了被称为“防灾宪法”的《灾害对策基本法》;1978 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92 年制定了《南关东地区直下型地震对策大纲》。以这些法规为基础,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法制化、系统化。其中,以1995 年阪神地震为分界点,日本应急管理体系从"综合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阶段。自 1959 年以来的 35 年中,在综合防灾管理体制下,日本的灾害死亡人数没有超过 230 人。但是,1995 年 1 月 17 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其死亡及去向不明者达 6433 名,倒塌的房屋为 104900 户,同年 3 月东京发生了地铁沙林放毒事件(死亡 11 人,受伤 5000 多人)。被认为万无一失的防灾体制出现了严重的缺陷。为此,日本从 1996 年开始建立国家危机体系。1995 年 7 月,日本政府对《防灾基本计划》进行全面修改,注入新的减灾防灾理念,职能分工更加明晰,对策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到 2002 年全国部门性的防灾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和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区域防灾计划》已修改完成, 形成了一个以内阁府为核心的、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深入的防灾对策计划体系。日本政府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系列措施,使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日常化”的新阶段。此外,日本政府还将每年 9 月 1 日定为国民“防灾日”,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有首相和相关大臣参加的全国性综合防灾训练。在日本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日本国民普遍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五、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及其特征 1引言

德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开采的矿种有煤、钾、盐,此外还开采少量金属、非金属和石油资源。历史上德国也经常发生矿难,但是随着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安全生产,逐步建立健全矿山安全法规,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德国矿山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非常低,矿山安全闻名世界。 2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方面法律法规

德国矿业立法历史悠久,目前矿山安全健康方面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三类:(l)欧盟制定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2)联邦、各州的矿业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3)矿业公会制定的矿山安全健康规章和技术标准[,]。现行的矿业法律、法规主要是1995年修订的《联邦矿业法》,包括12个部分,共有178条,除对采矿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和探矿、采矿、矿产品加工利用等作出规定外,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矿工人身安全和健康方面也作了详细规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规定了矿主必须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根据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技术规则和安全卫生计划,雇用一定数量的安全专家和企业医生,企业必须成立安全卫生委员会,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此外,还有依据《联邦矿业法》制定一些条例,如《硬煤开采条例》,《矿山职工健康保护条例》等。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思想是保护雇员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兼顾雇主、雇员和失业者三方面利益的均衡。相关法律如《劳动保护法》、《劳动安全法》、《设备安全法》及19%年通过的新的《工伤保险法》等。其中,《劳动保护法》对雇主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rz]《劳动安全法》规定企业主必须依据其特定的企业状况,聘任安全专业人员和医师;《工伤保险法》规定:同业公会应该使用一切适当的方法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以及由于工作原因对健康造成的损害,查明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保障在事故发生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导致的后果。此外,矿业公会依据联邦矿业法律、法规制定的矿业安全卫生规章和技术标准,是采矿行业劳动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对联邦立法的补充和具体化,矿山企业同样需要认真贯彻执行。 3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德国的矿山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体制采取的是双轨制模式,一是联邦政府一州政府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行业公会(矿业公会)的监督监察体系。两者在实际工作中,职责明确,各自发挥作用,同时又密切合作。此外,司法机构设有相应的法院专门负责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案件,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健康权益。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如图l所示:

3 . 1矿山管理政府部门

联邦政府主管矿山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是经济技术部,该部能源司设有安全卫生处,主管全国矿山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法律、法规草案和宏观的监督管理工作,不负责具体执法。联邦劳工部不主管矿山安全健康监督工

作,只是在矿山安全健康立法上,经济部需要与劳工部协商。各州政府主管矿山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州经济部矿业局,下设矿山安全健康监督机构和监督官员,主要职责如下: (1)依据本州实际情况制定矿业安全法规;(2)对所辖区域的矿山企业执行联邦和州矿业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监察;(3)监督管理矿区环境保护情况(4)审批矿山企业安全卫生计划;(5)调查分析矿山事故。如果矿山企业在实施矿山开采的行为中,有违反联邦和州的矿业法规的情况发生,矿业局有权处罚。.32同业公会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 家,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使雇主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工伤保险的法定经办机构是工商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HvBG,又称同业公会),它不是联邦和地方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但是具有公共管理部门的性质,有极大的自主权,遵守依法办事、非营利、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以依法强制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监督和帮助企业为职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劳动条件。同业公会按行业和地区划分,德国14个行业共有36个工伤保险协会131,与矿山有关的是采矿行业公会,简称矿业公会。

矿业公会已经成立90多年,实行自我管理,依据《工伤保险法》将“预防、康复、补偿”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先预防,后康复;先康复,后赔偿”为行事原则,打破传统工伤保险中以伤残待遇赔偿为主的模式,负责全国范围内采矿行业的事故预防工 作,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卫生规章和技术标准; (2)预防矿山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调查事故和危害原因; (4)对受伤或患职业病的矿工进行救护和医 疗,使其康复; (5)向因事故死亡的矿工家属和因工伤致残的 矿工发放赔偿金。

矿业公会通过下设工伤赔偿机构、矿山事故预 防研究机构、矿山安全卫生监督检查机构、矿山安 全卫生培训机构和康复医院等机构来实现其职能。 .32.1工伤赔偿机构

工商业部门内的所有雇员均享受工伤保险,包

括工人、管理人员、学徒、培训人员、实习人员等。只 要存在雇佣关系,不论其年龄、种族、性别、收人,以 及是否仅是一个临时的职位,都成为工伤保险的法 定被保险人。工伤保险费由其所属企业向同业公会 缴纳。

工伤保险费率在不同行业之间相差很大,矿业公会根据采矿行业情况,确定风险等级表,采取费率浮动。矿山企业依据风险等级表上交工伤保险费,但是,即使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所缴费相差幅度也会很大。通过对矿山企业的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评价,安全条件差、事故隐患多的,多交工伤保险费,采取这种浮动保险费率激励矿山重视矿山安全工作。 3.22矿山事故预防研究机构

矿业公会设有专业化的技术支撑机构,如矿山土建工程中心、顶板控制管理中心、矿山事故处理中心、有毒气体防治中心等4t]。这些机构对矿山的日常生产管理、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以及事故的抢救工作提供技术和装备的支撑,为矿山企业提供安全方面的工程技术性帮助,在控制矿山重大灾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3矿山卫生监督检查机构

矿业公会安排专职安全监察员和检查员,对成员公司进行巡回检查和提供服务,起到事故预防监督作用,主要职责是:(l)可以在不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任何矿山企业进行检查;(2)有权要求矿主改善职工劳动条件;(3)检查中如果发现企业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清况,有权要求当场改正;(4)有权对违法行为而又不采取改正措施的矿主处以适当罚款。通过监督检查,在劳动保护和事故预防涉及的所有问题上向雇主提出建议。此外,还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促使矿山企业采取新措施,以提高劳动安全水平。 3..24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矿业公会开办培训基地,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为企业提供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企业主、部门经理、 安全工程师、企业医生、安全代表、其他技术人员及 工人。培训内容从安全心理学到操作技能,比较广 泛,重视培养学员对遵守安全条例重要性的认识及 树立安全意识,培训费用由矿业公会承担。 .3.25康复医院

同业总会共拥有9家专门的事故救护医院和2家职业病医院,各医院配有现代化的医疗和康复设备,专门为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服务。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职工首先被送往工伤医院或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排除生命危险。经急救后,伤者被送到专门的工伤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工伤医疗的全过程由一位工伤医生负责对受伤害人员检查、诊断和采用医疗措施。工伤医生同时把工伤者的情况以表格形式填写上报同业公会,以避免雇主对事故隐瞒不报,及时为同业公会了解工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信息资料。 .33司法机构

德国设有专门的法院处理劳动争议及工伤保险赔付方面有异议的案件,前者通过劳动法院处 理,后者是社会法院。二者均分为基层、州、联邦三个审级。矿山企业如果出现劳动争议的情况,首先是劳资双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协商解决,解决过程中,主要通过企业工会和企业委员会调解。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来裁决。 4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特征(l)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联邦矿业法》《劳动保护法》等对雇主的安全责任有明确规定,各州又依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州的安全生产法律及规程,内容进一步细化,便于贯彻执行,此外,矿业公会根据矿山行业特点,总结各方经验,制定事故预防规定,为企业提供更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这些法规及预防规定可操作性强,为监管机构提供了监管执法依据,对违法企业有权予以处罚,并督促其作出改进措施。(2)市场化的重罚机制。依据《工伤保险法》,每个矿山企业必须向矿业公会缴纳工伤保险费,而所

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与该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挂钩,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所蒙受的损失及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要比不预防事故而支付的资金大得多,促使矿山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加大安全投人,主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并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

(3)监管机构与矿山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政府鼓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矿业公会每年投人大量资金进行矿山安全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为矿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向企业提供咨询、免费为其雇员提供教育培训,举办各种活动提高雇主及雇员的安全生产意识。(4)安全文化注重以人为本:无论政府部门、矿业公会还是矿山企业,均重视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安全意识深人人心,关注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义务,且是按照法律和其他相关制度必须完成的任务。 5德国矿山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德国政府委托德国标准化协会(DIN)集中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标准内容涉及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等各个领域,全部为推荐性标准。但是,矿山安全健康方面的标准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等问题,在德国,这些标准通常被法律法规引用,具有法律效力,主要以技术法规的形式颁布实施,属于强制性的,必须执行。 5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标准体系特征

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完善。标准的制定遵循市场化原则,参与者可以来自各个企业、学会、组织机构及政府部门,体现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协调一致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各方面利益和需求,强调公正性和透明性。此外矿山安全健康方面标准体系还有如下几个特征: (l)目的性

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方面标准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并且通过法律 或者合同引用而具有法律效力,矿山企业必须强制执行。 (2)协调性

德国国家标准及标准化活动统一由DIN来负责,其他协会、团体或者企业制定的标准不纳人国家标准体系,但是如果标准合适且适用性比较广泛,可以上升为国家标准。 (3)技术性

德国非常重视且鼓励在矿业中使用先进的技术,矿业公会下设的矿山事故预防研究机构从矿山企业日常生产管理、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及事故的抢救工作中吸取经验,开展研究并向矿山企业提供意见,制定更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同业总会下设的职业安全研究院(BIA)则围绕着风险评估、人机工程学、生理心理压力及相应的法规进行标准研制阎。 (4)动态性和实践性 由于新技术的运用,矿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标准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DIN根据技术发展情 况,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时对标准作出修改,更加关注对人的安全健康方面的保护。人。政府部门及矿业公会与矿山企业之间除了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之外,还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的发展,均是为了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人的安全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章国外矿山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比较成熟, 对我国有如下启示:

(一) 重视法律的可操作性, 逐步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法规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也是世界上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立法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基本、 最管用的方法与手段。 中国适用于煤矿的法律法规, 除 《矿山安全法》、 《煤炭法》外, 还包括国务院颁发的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以及各省(区、 直辖市)人大颁布的有关的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煤炭企业的主管部门及其下属省级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规章, 以及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救护规程》 等。 《矿山安全法》 作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法相对美国的 《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 可操作性比较差。 如美国第303 节的第 2 款规定: “所有生产作业区的通风风流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氧气含量不低于 19.5% (体积),二氧化碳含量不大于 0.5% (体积) „„任何煤矿空气的最低数量在每个工作面应达到三千立方英尺每一分钟。”而我国的 《矿山安全法》 第十七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量进行检测, 保证符合安全标准。” 这样的笼统规定对有毒有害物质没有明确是什么, 更没有提到其浓度或密度控制在什么标准范围内, 以及井下空气含量应符合什么标准。 立法应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 重视矿山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利保护, 有毒有害物质、 含氧量应该增加具体的数值标准, 以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 虽然在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三十条第十一项第二款: “冻结站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都应有通风装置。 应经常测定站内空气中的氨气, 氨的浓度不得超过 0.004%。” 这样明确的标准利于执行和监督, 这是该规程在操作性规定方面的优点。 但从总体来说, 《矿山安全法》 及其各相关法律法规其可操作性仍有待增强, 因此我们应重视法规的可操作性, 积极学美国的经验将宏观的规定、措施、程序细致化、 具体化, 要将权威、 具体、 可操作的安全标准、 技术标准写入基本法中,如《矿山安全法》 仅仅是规定职工要进行安全教育、 培训后才能上岗作业, 更应继续添加岗前培训时间的长度, 在职员工定期培训的时间, 次数等的规定, 操作过程中才能强制执行这些标准, 有效增加员工安全操作的系数。

(二) 注重相关组织与责任体系建设 , 加强监察力度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几大采煤大国之一, 在煤矿安全生产各方面的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不足。 美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得益于注重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建设。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可以从以下方面逐步去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组织和责任体系建设: 第一, 明确责任, 加强对中央到地方相关的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现今我国对煤炭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国家能源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安全生产监督局等, 尽管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少, 但是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组织对煤矿生产的各方面进行管理, 从而导致煤矿生产乱象迭生。 因此我国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应注重整合部门机构, 建立和完善监管煤矿产业的统一的机构, 合理地进行分工与监管, 防止出现部门多却难以监管的现象。 美国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主要是监察局, 下设 11 个地区监察处和 65 个矿区办事处, 在监察局里还有明确的各部门层级划分。 从中央到地方实现了高效的纵向管理。 部门机构臃肿和职责不明晰是我国存在的普遍问题, 因此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 应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权力范围、 职责、 行使权力的条件、 程序和目的, 抓住源

头、 明确主要职能部门的权力边界与责任是应对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 第二, 建立和完善煤矿生产单位的组织管理。 美国的煤矿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职位分工和职责, 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便于管理。 在我国, 煤矿生产乱象迭生, 有的采矿工地不仅没有专门的组织管理部门, 甚至存在着矿工工人临时招聘、 不经培训随便上岗等乱象。 此类问题不解决将会对工人们的人身安全极为不利, 也无法保证煤矿有序生产。 第三, 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力度。 煤矿安全监察员要深入煤矿现场, 紧紧盯住那些高瓦斯容易出现事故的矿井, 以及安全生产基础差的矿井,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 当场下达 《停产整顿通知单》, 限时整改。

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坚决予以关闭。 第四, 建立煤矿违规行政处罚制度。 在我国发生煤矿生产事故后, 相关的监察负责人才会来到现场进行勘查, 对事前的监察工作并不重视, 使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 监察环节流于形式。 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的责任范围不明晰, 处罚力度不够严厉, 因此不少开采煤矿的单位会冒极大的风险以污染环境或者牺牲工人的利益来获取利润,造成了小煤矿、 黑煤矿一直存在。 我国应该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惩治处罚力度, 实行行业禁入制度,

让矿主不敢轻易越轨煤矿安全管理红线。

(三) 通过应急教育与预防演练 , 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对比我国煤矿现状与美国煤矿, 可以发现, 很大的区别在于美国政府一直强调煤矿安全监察管理机构的独立性, 美国煤矿的成功之处在于垂直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框架, 轮岗式的监管人事制度, 并在机制上防止监察人员与矿主、 地方政府形成共同利益同盟。美国煤矿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而在我国, 由于利益驱使, 大多数煤矿企业更注重的是利益而不是矿工的安全。 我国煤矿现仍存在很多的不足, 我们应该对美国煤矿安全管理经验加以学习, 首先, 要提升素质、规范管理。 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要督促救援队伍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人员职责、 规范工作程序。 进一步强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和演练,煤矿企业要把应急演练与应急预案相结合, 提高从业人员突发事件现象处置自救能力和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其次, 要积极应用新技术。 引进新型、 高效实用的装备, 不断优化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结构, 加大煤矿救援技术研究和培训。 最后, 要平战结合、 强化检查。 煤矿救援队伍应遵循 “险时搞救援, 平时搞防范” 的原则, 对于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四) 完善事故评估标准,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中国煤矿事故数据统计, 主要包括事故时间、 事故地区、 事故分类标准、 事故分级、 事故范围和事故类型划分, 相对美国来说 , 这些划分指标太笼统 ,获取的数据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深入统计的内容仍需细化, 如美国统计事故时间小到以日计算, 我国仅是月事故; 美国事故分类标准除了按事故发生地区、月份、 伤害类型, 还包括开采类型、 承包商、 伤员的员工种类, 我国仅是按事故发生地、 严重程度、 事故类型; 还有, 美国在事故报告中有伤亡人数,还包括事故成因、 发生机制、 伤亡类型等基本的、 重要的信息, 而我国事故报告中一般只提及伤亡人数和报告时间。 我国的事故评估标准获取的信息还停留在事故严重程度、 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这些表层信息。 这不利于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影响因素, 从而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 难以有效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更好地获取经验、 制定对策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降低事故风险。 我国应该在 《伤亡事故统计报表》 制度中, 逐步完善系统、 全面、 详尽、 细化的数据统计指标, 如在事故分类标准中, 除了按照事故发生地、 严重程度、 事故类型划分, 应借鉴美国的分类标准, 在该标准添加 “开采类型” 、 “伤员的工种” 等影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的数据。 完善指标设计的同时, 指标要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可收集的、 客观存在的、 有相关性的信息, 如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 使用访谈法、 观察法、 专家组调查等。 这些事故基础信息的收集有利于统计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评估的有效进行。 虽然完善这些评估体系仍需时间, 但矿工的生命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 全国不应分省制定标准, 而应该全国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提高标准执行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第6篇:矿山应急救援预案

东海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防范全县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建立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的应急机制,增强应对事故灾难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置矿山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依靠科学,快速反应,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3、集中力量,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内非煤矿山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

二、危险性分析 东海县现有非煤矿山企业近100家。其中采石企业34家,砖瓦厂50多家,主要矿产有水晶、石英、蛇纹石、榴辉岩、金红石、玄武岩等10多种,年产量15000万吨,从业人员近万人。根据我县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现状和矿山的地质情况,最有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

1、山体滑坡

2、窑体及烟窗坍塌

三、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1.组织体系

总 指 挥: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县长 副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单位及职责:

1)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执行上级的指令。负责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各乡、镇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督促和指导应急救援演练,负责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组建设,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对非煤矿山事故组织调查处理。 2)县消防大队:负责事的拯救,组织搜救伤员、失踪人员的工作。

3)县公安局:指导、协调公安派出部门负责事故灾难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维护事故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安全工作。

4)县卫生局:负责指导、协调卫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负责指导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

5)县环保局:负责及时测定事故对环境危害的成份和程度,并提出控制措施和监测。

6)县交通局:负责指导、协调交通部门组织运输车辆,运送救援人员、撤离人员和救援物质。

7)县经贸局:负责指导、协调供电单位保障事故抢险所需电力供应;负责协调组织救援抢险物质的供应。

8)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

9)县民政局:负责协调事故中死亡人员的后期处理工作;协助善后处理工作。

10)县劳动保障局:负责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待遇的支付工作;协调事故中伤亡的从业人员的抚恤、补偿、赔偿工作。

11)县财政局:负责提供县级应急救援演练经费保障。 12)县总工会:配合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负责协调、协助组织当地工会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协助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3)县委宣传部:负责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新闻宣传工作,保证事故报道导向的正确性。

14)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职责:负责组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做好现场施救、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

15)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全面负责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及救援工作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时,报请领导。

2、队伍编成及任务

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成立六个救援专业组。 1)事故救援组

组 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

副组长: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任务:

a、组织安排救援人员和调运所需装备物资; b、组织抢救事故现场人员;

c、研究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2)交通治安保障组

组 长: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任务:

a、迅速调集警力,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 b、维护现场治安,防止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

c、协助抢救工作组组织调动运输工具; d、维护事故现场附近交通秩序。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县卫生局局长

任务:

a、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

b、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c、协调血站、防疫部门做好受伤人员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4)事故救助协调组

组 长: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任务:

a、组织做好伤亡人员家属临时安顿工作; b、组织协调有关治疗和善后处理等问题。 5)事故调查组

组 长: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总工会副主席 副组长:县监察局副局长 任务:

a、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事故勘察、取证、分析等工作; b、追查事故原因及有关责任人员; c、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调查工作。 6)事故综合组

组 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任务:

负责综合协调与县政府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联络,并向社会公布事故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3、快速反应力量

以专业救援力量和快速反应能力强的力量为主体,组织快速反应力量,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救援。

1)快速反应力量组成: 县卫生局

安峰镇矿山事故救援队 房山镇民兵预备役应急连 2)基本救援力量

由非煤矿山企业根据县指挥部命令,迅速集结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器材,赴救援现场。

社会救援力量由县卫生局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事故当地医院组成,根据县指挥部的命令执行增援任务。

3)指挥中心设置

指挥中心设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为:87215504。

4)应急联动机制

启动东海县非煤矿山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各相关部门急救、医疗、供水、供电、交通警戒应根据处置事故需要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并按其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

1、预测

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预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滑坡;二是坍塌(包括窑体、烟窗)。

2、信息传送和报告

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矿科,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对非煤矿山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信息组织其成员按职责分工监测和上报。

1)信息报送渠道

主渠道:全县开通报警电话(报警电话为:1

22、8721550

4、87986029)可直接报送。

分渠道:各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报送至县开通的报警电话。

2)信息报送时限: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马上将事故概要情况报县非煤矿山指挥中心,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3、预警

指挥中心负有接警、报警的责任。对非煤矿山的事故行使指挥权,现场指挥部成立后,指挥权自动转移,由现场指挥部行使指挥权。

4、预警级别及发布

1)预警的级别:即:三级、二级、一级。

2)预警的分类:一般事故(三级),重大事故(二级),特大事故(一级)。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红色。 3)预警发布: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组织、协调预警发布;如出现重大、特大事故时负责组织其他应急救护队迅速到现场,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1)矿山发生较大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于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各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规定逐级上报,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5)县安监局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接受全县事故报告信息。

2、响应程序

县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照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指挥、领导工作。通知县安监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发生事故乡镇,按照职责的要求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指挥程序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确定非煤矿山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立即向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请求给予支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4、新闻报道

县政府办公室明确新闻发布的机构、原则、内容、程序和规范性格式等,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全县发布有关信息。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由事故救助协调组负责,组织好伤亡人员家属临时安顿工作,协调有关治疗和善后处理。

2、调查、总结

由事故调查组负责,组长由县安监局主管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公安局副局长、县总工会副主席、县监察局副局长担任。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总结报告工作。

七、相关保障

1、通信保障

建立信息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等制度。明确参与部门的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和通讯录。明确应急期间领导机关、现场指挥部及其他重要场所的通信保障方式。

2、设施、设备、物资保障

基本设施、设备、物资保障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预案,并负责调配工作。

3、其它保障 县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县消防大队:负责制定搜救预案,负责组织现场伤员的搜救。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制定交通处置的应急预案。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县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应急预案。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培训相应医护人员;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县环境保护局:负责事故现场及时测定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

八、宣传、培训和演习

1、公众宣传教育

各非煤矿山企业应加强突发事故的应急教育,不断提高非煤矿山企业广大职工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培训

劳动、人事、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干部和职工的防灾、减灾、应急意识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把防灾、减灾、应急反应、应急培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管理,提高应急能力。

3、演习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县非煤矿山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各乡镇、各非煤矿山企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全县应急救援模拟演习一次;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

九、附则

1、名词解释

1)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指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资、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制定与解释

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由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制定并负责解释。

3、管理与修订

本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单位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4、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

1、中心通讯联络表

2、有关的救援设备、设施、工具、器材

第7篇: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石灰石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方 案

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

2015年8月6日

露天采场边坡破坏及爆堆坍塌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述

本次事故救援演练是参照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露采场边坡破坏及爆堆坍塌专项预案(综合应急预案附件2)来实施的。因按照响应分级由于本预案演练中设计事故中有人员受伤,为此响应级别I级响应,即:矿级响应。

一、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指导思想和目的

1、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平安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应急救援预案为基础,提高非煤矿山的事故预防和处置突发事故灾害的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后果。

2、演练目的:检验与更新我公司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检验单位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工作机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援组织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本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苏广勋 副组长:(安全主管)李红旗

下设四个小组分别为:抢险救护组、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

1、抢险救护组: 组 长:(副矿长)杨广亮 副组长:(测量工程师)刘连康

成 员:周海斌 沈颜宏 张 青 王君常 刘爱民 王新程

汤贵金 王爱东 郭志刚 黄久忠

2、疏散警戒组:

组 长:(专职安全员)赵立军 副组长:(电器工程师)丁建柱

成 员:刘 勋 王建华 刘大伟 刘 磊 李 明 侯梦如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 (值班班长)王 军 副组长: (值班班长)董 奎

成员:李慧嬛 吴志锁 刘爱民 王永生 高爱青 曹永发

刘 强

救护演练车司机:刘金福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设备管理主管)雷 雨 副组长:(设备管理主管)齐宝奎

成 员:张彤辉 吕卫国 王建国 韩志强 张春增

习 新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演练活动计划于2015年8月26 日上午9:30—10:30举行。各参加单位必须于2015年 8月26 日上午9:00前在矿山车间办公楼前报道,并统一乘车到演练地点。

事故救援地点: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东70采场采装作业点为(事故假定现场)。

第二章 事故设定

一、事故假想

2015年8月26日上午8点30分左右,矿山东采区70采场铲装作业现场一台正铲正在给5#矿车采装石灰石,现场一名作业监护员指挥采装作业,采装点外同时停一辆2#矿车等待装料。突然,采装台阶爆堆边坡发生石块滚落坍塌,滚落的在监护指挥人员腿部,监护人员无法脱离危险地点,台阶爆堆面浮石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滚落的危险2#矿车司机见状急忙按喇叭与打手势通知反铲司机与5#号矿车司机停止采装,同时到事故发生点,同时铲装司机给本班值班长打电话救援。情况危急,等待救援。

二、事故等级性质

由于现场作业地点为台阶爆破后爆堆高陡,加上铲装作业人员处理浮石不当,其装车指挥人员离爆堆太近,情况不明,为了控制事态发展和紧急救援受伤人员,应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I级预案。

三、事故场景

演练活动共设置事故报警接警、现场人员及设备撤、抢险救援、疏散警戒、医疗救护、排除险情、现场恢复等场景。

四、现场处置

演练现场处置共设应急动员、指挥与控制、应急响应、人员撤离、人员抢救、救护队施救、紧急医疗服务、险情排除等环节。

第三章 演练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事故发生后,各参加演练部门和小组按照以下程序和职责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一、事故应急演练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苏广勋 副指挥:李红旗

二、职责

启动和终止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组织指挥各应急救援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组由伤员抢险救护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保障供应组组成。

第四章 演练程序及任务分工

事故发生后,各参加演练部门和小组按照以下程序和职责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一、8:40矿山车间甲班生产班组正铲给5#车装矿石,2#车在装车点外等待,9:40分,台阶爆堆边坡面突然发生石块滚落,将铲装指挥监护人员的右腿部埋压,2#矿车司机见状急忙按喇叭与打手势通知反铲司机与5#号矿车司机停止采装,同时到事故发生点,正铲司机( )给本班值班长打电话报告,立即报告给矿山值班长(赶往事故现场),值班长立即要求正铲司机拨打120救护,同时要求现场

作业人员和采装设备尽快撤离开采区,并同时上报矿长苏广勋及安全科,矿长苏广勋立即下达启动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9:40分,事故报警信号鸣响,单位事故救援预案启动,抢险救护组、医疗救援护组、警戒疏散组和后勤物资保障组分别赶赴东70采场现场集合。

三、9:50分,各组人员集合完毕,现场救援总指挥统一下达指挥命令,由警戒组立即设置警戒区(采场台阶爆堆),进入采场主要路口设置警戒人员,防止闲杂人员进入警戒区,确保救援区内畅通安全,安排抢险救护组对事故的受伤人员紧急救护(同量注意救援程序的正确性和必要的器材和救护用品);同时严密观察现场爆堆的稳定性,为避免受伤人员造成次伤害和人身安全,采用人工移石救援。

四、10:10伤员被移至(正确搬移方法)就近安全地带,由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简单诊断救护用夹板固定腿部与止血,此时120及时赶到,经过对伤员采取临时包扎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五、10:15安排人员对及设备对台阶爆堆坡面危石进行清理(安全清理),使达到安全作业状态并排除险情。

六、10:20险情排除。

七、10:25由总指挥下达解除警戒命令。

八、10:30由相关人员通知恢复生产作业。

第五章 演练注意事项

一、演练前要针对预案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召开参演人员动员大会。

二、发布信息时必须提醒相关部门、人员“这是一次演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三、所有行动和命令不得超越安全保证的限制。

四、演练各组要严守职责,对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保持警惕,如发生意外,应立即终止演练,对意外迅速处理。

五、演练各组要严格事先规定的相应职责程序进行演练,注意各组先后顺序,不要乱成一片,同时要严密监视爆堆面的稳定动态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附件

1、露天采场应急救援物资明细:

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

2015年8月26日

附1:救援所需物资材料

担架一副、警戒带二卷、对讲机5部、安全绳两条、安全带5条、大小夹板2副(70 cm*10cm两个)、救护车一辆、抢险救援车一辆、参观人员观摩车一辆、急救箱(红药水一瓶、止血、消炎药水、绷带两卷、剪刀)一个。

第8篇:矿山分厂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方 案

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

2009年6月11日

第一章 总述

本次事故救援演练由扶风县人民政府组织,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实施。

一、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指导思想和目的

1、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平安发展的理念。以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应急救援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故灾害的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后果。

2、演练目的:检验我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检验单位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工作机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援组织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演练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扶风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牛虎强

成 员:扶风县安监局 扶风县公安局 扶风县国土资源局 扶风县卫生局 天度镇人民政府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冯建国(公司副总经理) 副组长:马强永 杨建刚 岳 威 周合军

组 员:杨伟刚 李锁利 高军岐 醋晓波 王晓鹏 史军祥张西利

2、演练筹备工作组 组 长:马强永

副组长:杨建刚 岳 威 周合军

组 员:杨伟刚 李锁利 高军岐 醋晓波 王晓鹏 史均祥

张西利

三、演练时间、地点及有关参加单位

时间:演练活动计划于2009年 6月18 日上午9:30—10:30举行。各参加单位必须于2009年 6月18 日上午9:00前在综合办公楼前报道,并统一乘车到演练地点。

地点: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分厂西采场采装作业点(事故假定现场)。

参加观摩单位及人员:

1、宝鸡市安监局;

2、扶风县各有关部门及矿山负责人;

3、本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 事故设定

一、事故假想

2009年6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矿山分厂西采装作业现场一台装载机正在给5#矿车采装石灰石,现场一名作业监护员指挥采装作业,采装点外同时停一辆10#矿车等待装料。突然,采装台阶边坡发生石块滚落,滚落的在监护指挥人员腿部,10#矿车司机见状急忙下车抢救石块压埋人员,不料又被一滚落石块击到胳膊,情况危急,等待救援。

二、事故等级性质

由于现场有3人作业,情况不明,为了控制事态发展和紧急救援受伤人员,应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事故场景

演练活动共设置事故报警、现场人员撤离及警戒、抢险救援、医疗救护、排除险情、现场恢复等场景。

四、现场处置

演练现场处置共设应急动员、指挥与控制、应急响应、人员撤离、人员抢救、救护队施救、紧急医疗服务、险情排除等环节。

第三章 演练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事故发生后,各参加演练部门和小组按照以下程序和职责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一、事故应急演练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冯建国

副指挥:马强永 杨建刚 岳 威 周合军

二、职责

启动和终止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组织指挥各应急救援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组由伤员救护组、现场救援组、安全警戒疏散和物资供应组组成。

第四章 演练程序及任务分工

事故发生后,各参加演练部门和小组按照以下程序和职责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一、9:30矿山分厂一班运矿组进入采场进行采装作业,9:40分,台阶边坡突然发生石块滚落,有一石块压埋一名监护作业人员的腿部,10#矿车司机见状急忙下车抢救石块压埋人员,不料又被一滚落石块击到胳膊,装载机司机及5#矿车司机立即终止作业下车进行抢险,并及时向段长报告,段长接到报告后(赶往事故现场),立即报告给矿山分厂厂长(赶往事故现场),矿山分厂厂长立即指令发布现场事故信号(鸣警),要求人员和采装设备尽快撤离开采区,同时上报冯总及安全生产部,并及时拨打120,冯总命令启动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9:41分,事故报警信号鸣响,单位事故救援预案启动,伤员救护组、现场救援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和物资供应分别赶赴西采场现场集合。

三、9:42分,各组人员集合完毕,现场救援总指挥统一指挥,由警戒组立即设置警戒区(台阶上下),并在进入采场主要路口设置警戒人员,防止闲杂人员进入警戒区,确保救援区内畅通、安全,并安排清点当班人员是否齐全。安排救援组对事故的受害人紧急救护(注意救援程序的正确性和必要的器材和救护用品);现场救援组再次搜寻是否有受伤者,同时对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排查(佩戴安全帽、配备监护人)确保人身安全,力保减少事故进一步扩大;物资供应组待命。

四、9:43分,伤员从事故现场被移至(正确搬移方法)就近安全地带,有救护组人员开始诊断救护,此时120及时赶到,经过对伤员采取临时包扎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五、9:45分,现场救援组安排人员对台阶坡面危悬石进行清理(安全清理),排除险情。

六、9:50分,险情排除。

七、9:55分,消除警戒。

八、10:00分,通知恢复采装作业。

第五章 演练注意事项

一、发布信息必须提醒“这是一次演练”,避免引起惊慌。

二、所有行动和命令不得超越安全保证的限制。

三、演练各组要严守职责,对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保持警惕,如发生意外,应立即终止演练,对意外迅速处理。

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

2009年6月14日

附1:救援所需物资材料

担架一副、红药水一瓶、警戒带一卷、对讲机5部、安全绳两条、安全带10条、大小夹板5副(60*10cm两个、70 cm*10cm两个、120 cm*10cm两个、60 cm*10cm两个、75 cm*10cm一个 )、救护车一辆、急救箱(止血、消炎药水、绷带两卷、剪刀)一个。 附2:各组人员名单

1、抢险组

矿山分厂白班15名员工组成(组长:张宏绪)。

2、救护组

医务室及安全生产部6名员工组成(组长:张学旻)。

3、警戒组

总经办保卫消防室10人组成(组长:强建波)。

4、物资保障组

物资管理部2人组成(组长:索伟福)。

5、观摩组人员名单

外部人员和公司内各部门员工组成

第9篇:矿山油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1.1 为控制和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根据油库库区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地理环境等因素,预测在火灾发生后,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2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山油库库区及其加油站。

3内容

3.

1定义和术语。 3.1.1 重点部位。

根据实际将重点部位确定为在发生火灾后可能影响全局的部位,主要包括:库区、油车等。 3.1.2 灭火力量。

油库必须具备自己的灭火力量,灭火力量由兼职消防员和义务消防队组成。矿山部必须配备兼职消防员并组建义务消防队。 3.

2组织机构。

为适应需要,矿山油库实行全员消防制度,矿山部所有员工均为义务消防队员。

3.2.1 火灾应急指挥部。 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在应急反应过程中的行动,矿山部应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矿山部部长、油库主任、安全管理负责人、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总指挥由矿山部部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油库主任及安全管理负责人担任。 3.2.2 现场指挥。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指定现场指挥,一般由安全管理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油库主任和兼职消防员协助其指挥。现场指挥负责指挥火灾应急反应行动的全过程。 3.

3火灾应急职责概述。 3.3.1 专职消防队。

迅速受理火警,实施重点部位灭火预案,进行火灾扑救。 3.3.2 义务消防队。

按训练内容展开行动,协同专职消防队实施灭火预案。承担火场工艺处理、机械抢修、物资供应、火场警戒和人员救护任务。 3.

4应急反应能力。 3.4.1应急能力。

油库的消防设施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配置,有应付初期和一般火灾事故扑救的能力。当发生灾害性火灾事故时,如油库现有灭火力量不够,应及时向当地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请求增援。 3.4.2 火灾应急消防队伍。 火灾应急消防队伍分为:灭火组、工艺处理组、机械抢修组、物资供应组、火场警戒组、通讯组、救护组、机动组等,并明确各小组负责人。

3.4.2.1 灭火组。由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组成。 3.4.2.2 工艺处理组。由油库人员组成。 3.4.2.3 机械抢修组。由矿山电修车间人员组成。 3.4.2.4 物资供应组。由矿山办公室及相关驾驶人员组成。 3.4.2.5 安全警戒组。由安全检查人员及保卫人员组成。 3.4.2.6 通讯组。由矿山办公室人员组成。 3.4.2.7 救护组。由矿山电修车间人员组成。 3.4.2.8 机动组。由其他人员组成。 3.4.3 火灾应急消防设备。

油库火灾应急设备以固定式灭火装置为主,辅以移动式和其它灭火器材,形成固定式和移动式相结合的消防设备结构,消防设备布置应有明确的平面布置图。 3.

5通信联络。 3.5.1 应急通信联络。

应有可靠的通信设备。油库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对讲机。 3.5.2 应急防备和反应行动的通信。

3.5.2.1 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通过对讲机或电话进行联系。 3.5.2.2 现场指挥与应急消防队伍通过对讲机进行联系。 3.5.2.3 应急过程中对讲机均使用同一频道(消防频道)。 3.5.2.4 如无线通讯中断,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人员进行人工联络。 3.6

敏感区域火灾预测。 3.6.1 火灾敏感区域。 3.6.1.1油罐区。 3.6.1.2 油泵房。 3.6.1.3 输油管线及阀门。 3.6.2 火灾预测。

3.6.2.1 明火引发火灾。违章用火、在禁烟区内吸烟、机械碰撞、摩擦等引起的火灾。

3.6.2.2 静电引起火灾。作业时流速过快、违章着装、静电导除装置失效等引起的火灾。

3.6.2.3 电器火灾。电器设备产生的火灾。 3.6.2.4 雷击、地震、战争等引起的火灾。 3.7

火灾反应程序。 3.7.1 报警。

任何人员发现火警后都必须立即通过现场报警装置报警或拨打矿山内部电话报告火警。 3.7.2 受理火警。

看到火警或接到火警电话后,油库工作人员或其它人员应立即拉响火警警报,告知油库人员及全矿职工,并通过“110”或“119”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及安全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公司领导电话:杨罗太1387231598 齐拥军18288838844 部门安全员电话 :常进全15894371927 3.7.3 应急反应行动。

3.7.3.21义务消防队。

迅速到预案指定的地点集合,明确任务后,迅速佩带好个人装备赶赴火场,实施灭火预案。 3.7.3.2 油库主任。

受警后承担应急总指挥职责,立即到中央控制楼,实施火灾应急的组织与指挥。

3.7.3.3 义务消防员。

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按下列各组明确任务后立即投入应急行动。 (1)工艺处理组。根据火情,提高或降低液面,隔离油路等。 (2)物资供应组。提供火场所需的器材物资,进行火场运输等。 (3)机械抢修组。及时修理应急设备,保障扑救过程中电力能源供给。

(4)安全警戒组。负责火场警戒工作,保障增援及撤退道路畅通。 (5)通讯组。负责应急指挥部与灭火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的下达和火场各种信息的反馈畅通。 (6)救护组。及时进行火场人员救护。

(7)机动组。适应火场变化需要,听从现场指挥的命令进行工作。 3.8

应急撤退方式。 当预测到燃烧的油品有发生沸溢、喷溅的可能时,现场指挥应果断下令全体应急人员撤离火场。

根据油库地理环境和预案中确定的撤退线路,指挥员应根据着火部位及风向,确定安全的撤退线路,组织所有人员撤离火场。 3.9

说明部分。

3.9.1 本预案按油库正常工作时间制定,如遇节假日或夜间发生紧急情况,应急总指挥将由值班领导担任,现场指挥由消防值班人员担任。在组织库区有关人员投入应急扑救的同时,及时报告油库相关领导。 3.9.2 本预案主要用于油库企业在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如灾情扩大,企业的应急指挥部则服从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所指定的事故现场应急总指挥的指挥,协助现场应急总指挥带领企业全体应急人员继续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实施

矿山部编制 批准人

上一篇:环卫所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