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危险社会和刑法的谦抑原则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的飞速发展, 给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带来了很大变革, 使得刑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如在社会结构较简单的前资本主义社会, 其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个人法益, 因此, 其刑法也主要针对个人, 只有个人法益受到了其他行为侵害, 才能被称之为“犯罪”。在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危险因素较多, 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工业经济不断增长, 提升了安全事故发生机率,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一、刑法与危险社会关系分析

从国外刑法形成经验来看, 其法益保护主要是倾向独立犯罪处罚。如德国特别关注抽象危险犯, 它是一种较好地刑法预防手段, 其主要条例有:煽动民众犯罪、鼓吹暴力、赞同犯罪等。分析刑法与危险社会关系,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 独立犯罪的刑法判定

判定独立犯罪的情况主要针对危险犯, 即以法益侵害为基础, 并构成犯罪要件事实[1], 主要可以分为抽象和具体两种类型。从抽象危险犯的角度分析, 其发生的危险结果无法构成犯罪要件, 一般来说, 抽象危险犯属于立法者本身动机;从具体危险犯角度分析, 其主要是指构成要件造成具体侵害的一种犯罪类型, 如放火罪等。两者本质没有差别, 其主要区别在于:具体危险犯对社会已经造成危害, 而抽象危险犯对法益对象并没有发生现实威胁, 但存在一定发生机率。如目前国内酒醉驾驶、无证驾驶等现象较多, 很多学者将这类现象与刑法相联系, 建议将此类现象归为危险犯, 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从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也正在加快研究刑法与危险的关系, 关注法益保护, 并将其不断提前, 使得抽象危险犯的刑法判定法则越来越细致。

(二) 规定犯罪构成, 处罚侵害结果行为

处罚具体侵害行为, 其形态主要包括中止犯:即侵害行为被罪犯自动放弃[2];预备犯:即罪犯准备好侵害某种法益的工具和行为, 在实施前被侦破;未遂犯:即罪犯已经着手实施侵害行动, 但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没有得逞的侵害行为。在我国, 对于某一类严重侵害犯罪行为, 即便其没有实行或处于预备阶段, 仍然要进行相应处罚。

二、谦抑原则概念及重要性

谦抑原则主要发源于罗马, 壮大于英国, 其主要内容包括片段性、补充性。基于片段性角度分析, 刑法不能全面保护人们法益,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条例规定中, 刑法无法处罚所有对法益侵害的行为, 只能选择部分重点保护对象, 如人们生命安全等, 只要威胁到生命安全, 不管是哪种形态的攻击, 都将受到刑法的制裁。但对于侵害财产等法益时, 根据片段性内同可知, 只处罚故意侵害类;基于补充性角度分析[3], 它主要是指现有刑法无法满足法益保护需求时, 可以适当借助其他形式。将谦抑原则运用于刑法制定过程,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基于立法角度

基于法益角度, 既可以判定为犯罪行为又可以不判定为犯罪行为时, 在刑法中不能归为犯罪范围;基于规定刑法轻重角度分析, 当无法较好地区分刑法定刑时, 可以不规定重法定型;遇到减轻处罚的情况时, 可以做出专门处理。如我国人大代表会议准备将鉴定胎儿性别加入刑法, 但多数代表意见分歧大, 因此, 该规定没有出现在刑法条例中。

(二) 基于司法角度

从谦抑原则的角度分析, 对于可以捕或可以不捕的情况, 应选择不捕;对于可以上诉或可以不上诉的情况, 应选择不上诉;对于可以重判或可以不重判的情况, 应选择不重判。将谦抑原则运用于实际审查过程, 必须注重两者间协调性, 如我国目前实行的暂缓起诉、死刑延缓执行等。但也存在部门漠视谦抑原则的现象, 必须引起检察机关的重视, 并加大对其整治力度, 确保刑法谦抑原则的顺利执行。

三、协调危险社会和刑法谦抑原则

谦抑原则在刑法中过程中要求缩小侵害行为范围, 在可以不用刑罚的前提下, 应尽量不使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权。协调危险社会和刑法谦抑原则,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注重早期化法益保护, 考虑其具体入罪问题, 在危险社会中, 存在很多未知风险, 因此, 在风险没有发生之前就利用谦抑原则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规定, 如酒驾等, 可以适当在刑法中添加酒驾条例, 减少酒驾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力度;二是将犯罪形态与谦抑原则相联系, 将中止犯、预备犯和未遂犯等具体形态有机融合, 合理扩大其范围, 更好地保护法益权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危险, 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保护人们基本利益的刑法应运而生, 本文重点分析刑法中的谦抑原则, 以期达到协调危险社会和刑法的关系目的。

关键词:危险社会,刑法,谦抑原则

参考文献

[1] 崔志伟.风险刑法观视阙下抽象危险犯之检视与重释——从危险驾驶罪及其扩张化切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4:88-96+112.

[2] 崔志伟.风险刑法观视阙下抽象危险犯之检视与重释——从危险驾驶罪及其扩张化切入[J].福建法学, 2015, 03:21-30.

[3] 何天翔, 谢晴川.日本打击侵犯著作权私人下载行为的罚则探析——兼评个人下载行为在中国入刑的可行性[J].知识产权, 2015, 12:111-120.

上一篇:化妆品说明书英汉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设想下一篇:浅析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营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