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危险源控制措施(通用8篇)
1、编制说明
1.1目的:加强涂装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爆炸,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车间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1.3
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 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 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
2.1组织机构
组长:曹文华
副组长:胡宝增 孙崇
组员:涂装车间,外协公司全体人员
2.2职责
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其中作业负责人 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为项目及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2.2.1组长职责:
(a)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
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 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2.2副组长职责:
(a)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b)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c)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2.3建造经理职责: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现场责 任主办进行技术交底。
2.2.4主办职责:
(a)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向技术部反映、不得有误。
(b)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c)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d)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2.2.4安全部门职责:
(a)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b)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c)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d)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2.5外协公司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2.2.6外协公司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2.7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 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 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 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3.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 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 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 或连续检测。
3.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 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 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3.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 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3.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3.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 爆型产品。
3.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 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 护器具。
3.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3.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 联络信号。
3.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 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3.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3.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 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3.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 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3.15、当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3.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 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3.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 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1作业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3.2工程部主管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查验作业人员资格等信息;明确现场监护 人(现场监护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3工程副经理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
3.4有限空间作业事项须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
4.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项目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
括:
4.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4.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3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 字确认。
4.4平时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5.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 项目部危险源监控项目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5.2 信息报告与处理
5.2.1 项目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 行处理。
项目部设立值班室,并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夜间及法定节假日昼夜 联系人员见机关值班表。
市急救电话:999,120;火警电话:119;匪警110
5.2.2、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 现人→施工单位值班室→项目值班室→集团分公司值班室→集团分公司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5.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 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 报告。
5.3、应急响应
5.3.1 分级响应
5.3.1.1 响应分级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按照项目部的综合应急 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各部门做好各自分工准备,按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示 响应各自救援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总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由项目部各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做好指挥营救工作。积极动员所属分包单位、周边社会力量进行支援救助。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5.3.1.2项目部有关部门的响应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项目部相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本部门相应 的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5.3.1.3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的响应
①、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②、及时向总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 进展情况。
③、根据需要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请求政府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5.4 指挥和协调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通知项目部有关部门及请求政府应急机构、救援队伍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 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 期处置,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 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5.5 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5.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5.5.2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5.5.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5.5.4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 下:
①、项目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 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5.7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5.8 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项目部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5.9、信息发布 项目部安全室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5.10、后期处置
5.10.1 善后处置
项目部安全室、材料室、综合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 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5.10.2 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项目部安全室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报请总公司组成调 查组组织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①、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②、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③、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④、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⑤、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⑥、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 易燃易爆气体
配备、输送和贮存易燃易爆气体的气体车间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是在所有化工事故中损失最为惨重的, 因此必须在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的车间中加强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1 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
爆炸的条件有: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和足够的氧气;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存在着火源。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气体车间中时存在足够的氧气的, 而可燃气体一般都在管道和设备之中, 只有在设备和管道泄漏后气体才有可能暴露在空气中[1]。
1.2 防范措施
1.2.1 预防泄漏和对堵漏处理
从本质安全观点, 要做到彻底的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就要让气体车间中不存在可燃气体, 首先就必须密封防止泄漏的发生:
(1) 所以各种管道、设备应当使用防腐、抗疲劳、抗老化材料;
(2) 气体车间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员, 定期对管道、阀口、设备、螺纹连接口和仪表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泄漏进行必要的处理, 及时发现已经老化、疲劳和腐蚀的管道和设备, 并进行更换;
(3) 加强企业管理和对员工进行培训, 防止因为操作失误 (关闭阀门过急) 而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泄漏的发生。
对已经发生泄漏的设备必须采取措施堵漏。由于不同设备不同部件发生泄漏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 所以得具体问题具体化, 参考具体技术标准加以处理。这里仅仅列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1) 对于沉降器螺纹滑丝泄漏的堵漏:先利用螺栓固定卡具, 再对螺纹滑丝部分压紧再注入密封胶;
(2) 对于氯气法兰表面腐蚀缺损堵漏:用注胶枪向钢环外空腔注胶以保证被腐蚀的法兰表面能够非常严密的密封堵漏胶;
(3) 焦化车间瓦斯线大法兰垫片堵漏:使用带弹性舌的卡具, 当注胶后弹性舌被撑开紧紧的连着瓦斯大法兰内侧, 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1.2.2 安装气体报警设施和通风设施
在气体车间安装气体报警装置可以随时的监控空气中可燃气体的含量。一般来说气体车间一般都含有一些生产出的气体, 但当超过一定量的时候就是由于泄漏引起的, 所以气体探测装置也可以探知泄漏的发生。气体车间的通风设施可以将可燃气体带到空气中, 使其不能达到爆炸极限, 从而达到预防爆炸事故发生的目的。
1.2.3 气体车间的防火措施
在还有可燃气体的气体车间, 工厂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气体车间严禁员工吸烟、使用手机;车间的电气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动火作业时, 必须有相关部门批准;使用防火防爆的管道设备。
2 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对人身体产生伤害甚至导致人死亡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硫的化合物等, 一般也是通过泄漏的方式暴露在员工呼吸环境中。因此, 和上述可燃气体泄漏防止一样同时也要安装气体报警设施和通风设施, 检测气体的含量。此外, 必须让员工们佩戴防毒面罩才能上岗, 配备应急救援室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企业也要加强企业管理, 定期检查员工们职业病情况, 关心员工们身体健康。一旦发生人员急性中毒的情况, 必须马上进行抢救并送到医院诊治。
3 压力容器的危害及防护
在许多气体车间中会用到许多高压容器, 用以盛装贮存被压缩的气体, 一旦管理、操作或压力设备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就很有可能会发生事故。当压力容器严重超压就会发生物理爆炸, 其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周围的人、建筑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物理爆炸超生的设备碎片带着巨大的能量也会周围的人和设备造成伤害;于此同时如果容器中含有有毒气体会造成人员中毒, 如果还有易燃气体就会扩散到空气中, 达到爆炸极限产生二次爆炸并伴随着火灾, 造成重大损失[2]。
因此必须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 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当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良好的韧性和较低的缺口敏感性;明确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 在设备运行时不能超压;气体车间必须配备相应的压力容器安全装置, 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爆破帽、易熔塞和应急切断阀与减压阀等;高压区域应当有相应的警告标签;车间配备专业人员在压力容器运行期间定期的检查其工作状况, 以便及时发现其异常的状态, 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隐患。
4 气体车间噪声的治理
一般我们把是使人听起来超生心烦意乱的声音称为噪声。设备在运行的工程都会噪声, 例如配备氮气是用来压缩空气的大功率压缩机。许多企业领导并不注重对噪声的防治, 但是噪音会使员工产生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这样就会使他们很难认真工作, 容易产生失误, 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更为严重的噪声会使人耳聋、头痛、神志不清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因此也将噪声列为气体车间中危险有害因素,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噪声的等级[3]。
在气体车间中噪声是无法彻底的消除,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其对人员的伤害。一般声音都是由声源通过传声介质传到人耳的, 可以通过这个原理对噪声的传播加以控制。员工工作时可以佩戴耳塞;在各个控制室安装隔声装置;在严重产生噪声的设备上安装消声装置;天花板采用吸声指数较大的PVC板。
摘要:近年来, 气体车间事故不断发生, 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人员伤亡十分惨烈。分析气体车间常见的的危险有害因素, 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压力容器和噪声这四种因素的危害,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管理。
关键词:气体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泗霖.防火防爆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2]蒋军成, 王之荣.工业特种设备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1 压力容器检验内容
压力容器检验应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压力容器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外部检查、停炉条件下进行内部检验和必要条件下的压力试验。通常在年度检查运行过程中进行全面检查,对压力容器内部检验前要进行通风冷却和清洗,然后检查容器内部和外部的表面变形,磨损,腐蚀等、以及裂纹、焊接面积、壁厚等内容。其中,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主要指在压力容器运行状态下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而内部检查是指压力容器停止使用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检验,另外压力试验主要作为对压力容器内部各部分密封性和强度进行适当的水压试验,以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有效使用。
2 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分析
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会对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危险源,甚至会发生严重的损失导致不良后果,通常在压力容器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备缺陷 压力容器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压力容器设备及元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必要的防护设施缺乏,很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压力容器设备由于受到强度、刚度等要求,加之承压设备之间保护装置没有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压力容器设备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必须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一些压力装置周围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恶劣环境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2.2 电磁辐射 压力容器中的电磁工作部分的不正常使用往往会造成漏电状况,这严重影响了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产生人触电的安全隐患,同时更大的危害是电磁辐射的影响,在压力容器中由于许多设备会产生辐射,甚至有时形成放射性源扩散辐射损失,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爆炸,对检验人员的身体造成冲击或伤害。
2.3 有害物质 压力容器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包括高温材料,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化学品等,这些有毒物质不仅危害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皮肤等损伤,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备的腐蚀,影响设备的长期使用效果,设备年久失修,都有可能导致辐射问题,同时高温粉尘,易燃易爆物品,有毒腐蚀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很容易造成烧伤,烫伤,呼吸道感染,皮肤损伤等危险事件。
3 控制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措施
在对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为了预防风险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和降低压力容器的危险因素,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3.1 加强危险源信息反馈 加强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管理,做到所有检验活动应仔细记录,对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不断反馈,建立和完善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使信息反馈系统更完善,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加强压力容器修理改造,同时技术部门应定期收集、处理危险源信息,并及时提供给决策部门,不断提高压力容器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3.2 控制压力容器材料质量 压力容器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材料的质量对压力容器的寿命具有着密切联系,与压力容器的刚度、密封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材料的质量,保证所选择的材料能满足要求,同时由于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方法,所以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从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等方面,保证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
3.3 确保检验过程效果 压力容器在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测试,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确保整个检验过程的效果,才能保证压力容器满足使用要求,将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同时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后,还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验,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严格控制压力容器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因素,及时更换和调整检验过程中所发现的危险源因素,进而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重复受到内外部各类因素的影响,其各类性能会发生改变,而导致危险源的发生和存在,所以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要加大对危险源的识别力度,同时,对于压力容器检验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在检查过程中消除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培训,才能加强对压力容器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确保压力容器检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鑫鸽,任晓军.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检验常见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95.
[2]庹钊.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探究[J].科技风,2013(02):95.
[3]马翠霞.压力容器检验常见问题及对策浅谈[J].硅谷,2013(12):141,148.
[4]陈建平.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养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83.
[5]冯冬,杨正.压力容器检验中的缺陷及成因分析[J].科技风,2011(24):122.
[6]李振庆,刘红星,刘景新等.压力容器检验中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2):184-187.
作者简介:
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
(一)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
孔口与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钢结构安装与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督促施工单位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方支挂安全网。
六、对所有临边进行防护,如阳台临边可用预留的钢按规定绑扎严密,楼梯和进料楼层临边加防护栏杆,上栏杆在1.2米处,下栏杆在0.6米处各设一道,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米,并在0.15米处加挡脚栏杆。
七、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业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八、在外檐进行抹灰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
九、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所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机械危险源的识别
未采取消音、吸音措施;中小型机械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有缺陷;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平刨和圆盘踞无传动部位无防护罩;使用平刨和圆盘锯合用一台电机的多功能机械;圆盘锯未按规定设置锯盘护罩、分料器、防护挡板的安全装置;搅拌机的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达不到要求;搅拌机无防雨棚和作业台不安全;设备发生故障时,未切断电源,就检修;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作业;搅拌机的料斗无保险挂钩或挂钩不使用;钢筋机械的冷拉和对焊作业区无防护措施。制定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一、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管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二、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三、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
四、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使用后要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五、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允许从事特种设备的操作。
六、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器材员及临电负责人,设备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中毒危险源的识别
化学危险品未按规定分库存放使用(如:涂料、卷材等物质存放不符合规定,油漆库和稀料库房未分开存放);在油漆库房调配稀料;喷漆作业不使用防护口罩;危险化学品仓库无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室或者密闭空间作业无通风措施,未进行气体检测。制定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措施。
一、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二、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三、现场室内采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
四、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体检合格证上岗。其生、熟食物必须分别加工制作存放。凡变质、糜烂的食品,严禁食用,每天要做好防蚊、蝇传染源的控制工作。
五、食堂内严禁非炊事人员进入,炊事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对食堂做到每日清扫。
四、物体打击危险源的识别
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人员不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帽破损不合格; 高空作业人员随意抛掷物体;楼板缝、洞口下方未及时封闭防护;吊装作业、脚手架安装拆除区域内、模板安装拆除区域内无警戒和专人看护;楼上垃圾废料清理不及时;上料架吊蓝及上料平台堆放材料过多;吊装司索人员挂钩碰撞、上下垂直作业人员交叉作业;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防护不到位。制定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不受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三、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四、对于吊装作业(含塔吊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五、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料清理)。
六、对卷扬机上料平台、上料花篮的安全门经常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因失灵造成被吊物坠落伤人。
七、按规范要求在上料架、进料口、通道口搭设合格的安全防护通道,以保证员工的安全。
八、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司索人员应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作业。
九、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十、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载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五、火灾事故危险源的识别
焊渣引燃引起明火;电焊机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在密闭场所施焊无排风措施;氧气瓶、乙炔瓶和焊点间的距离超标准;焊割时未配备灭火器材;焊接时未有监护(看火)人员;电气焊明火作业违章操作或作业垂直下方有孔洞未封闭;焊接作业和木工、油漆、防水交叉作业;非电焊工操作;氧气瓶、乙炔瓶平放卧到,氧气瓶、乙炔瓶暴晒;各种气瓶无标准色标,气瓶无防震圈和操作人员未领取动火证防护帽;氧气、乙炔气管混用;消防设施、工具、器材设置不符合规定;建筑物内存放易燃易爆材料;24米以上建筑未按规定设置消防立管和专用水泵电源;施工现场未设吸烟室或在现场内吸烟,木工操作间和油工配料间吸烟或明火作业;建筑内外无消防通道或通道不畅通;施工现场内住人或地下室住人;消防重点部位(木工、油料场所、配电室或仓库等)未配备消防器材,宿舍内吸烟或做饭;线路老化,违规用电引起火灾等。制定火灾事故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二、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三、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火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派专人监护。
四、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作到防患于未然。
五、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单独保管。
六、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七、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八、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九、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防中毒要求。
十、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六、坍塌事故危险源的识别
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挡;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在沟、坑、槽1米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措施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制定坍塌事故的控制措施
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时或在楼层屋面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
一、为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二、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三、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四、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
五、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六、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七、施工用电危险源识别
在建工程附近的外电线路无保护;电器设备的接地与接零不合规范;配电箱与开关箱、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未按规范设置;闸箱周围的物品未清理、破损的闸具未更换、漏电保护器参数失灵、配电箱内无标记、照明专用回路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无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够、潮湿作业使用的照明线路及电压、配电线路材质是否合规;线路过道使用无保护;闸具、熔断器的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预防触电的控制措施
根据国家JGJ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
一、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二、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三、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四、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五、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六、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七、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八、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九、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十、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十一、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十二、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十三、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广东宝钢置业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项目部,地下室面积21173.33m2,地上面积67618.71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三层,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对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措施:
1、模板工程;
2、起重吊装;
3、临时用电;
4、高度超过20米的脚手架;
5、装饰工程的消防安全。下列为脚手架、起重吊装、临时用电、装饰工程消防安全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详细控制措施。
一、模板工程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增高结构形式多样化,模板工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模板工程施工的危险性越来越大,从多次模板坍塌事故中分析,应做好以下预防监控措施。
1、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结构图,由项目技术员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该工程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概况 ②拟造定的模板类型
③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及布料点的设臵
④绘制模板施工图
⑤模板搭设的程序、步骤及要求
⑥浇注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⑦模板拆除的程序及要求
2、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后,应经分公司生产技术科审核,再由公司总工审批,报工程监理公司总监审查,各方签字确认后该方案才能实施。
3、项目部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规定采购符合的材料(钢管、扣件、木支撑、元钉、棉板等)。
4、专项方案确认后,项目技术员应按施工方案要求细致地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被交底人应双方签字确认。
5、木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不能随意更换作业人员。
6、木工在施工过程如有变更时应用书面变更通知书逐级申报批准后方可变更。
二、起重吊装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塔式起重机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自购或者租用的塔式起重机。
(一)塔吊出轨与基础下沉、倾斜:
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2、根据情况设臵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3、用两个100t千斤顶在行走部分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出轨,则接一根临时钢轨将千斤顶落下使出轨部分行走机构落在临时道上开至安全地带。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轨道高度落下千斤顶。
(二)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用1至2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气焊割开。
(三)塔吊倾翻:
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四)锚固系统险情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五)塔身结构变形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三、临时用电安全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临时线路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由于在装修期间需用大量的线路照明,在工程内假设了大量的低压线路,所以低压线路的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正式的电工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临时用电灯泡,其他任何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私拉乱接照明灯泡,临时用电的闸箱非正式电工不得随意拆改箱内的线路。临时线路的设高度应符合要求。装修期间各工种的机械设备的线路不得有破损线路的接头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破损的插头。施工期间电工操作人员要每天对线路和闸箱进行巡视、检查。
四、脚手架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工程为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在34.5米左右。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地下室顶采用单排脚手架与双排脚手架相结合的方式。脚手架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钢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钢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五、装饰工程消防安全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装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生产过程。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装修期间施工单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种操作规程,1、装修期间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2、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臵调料间,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臵仓库存放任何其他的易燃易爆材料。
4、装修期间工程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
5、装修期间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二)、临时线路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由于在装修期间需用大量的线路照明,在工程内架设了大量的低压线路,所以低压线路的临时用电灯泡,其他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乱接照明灯泡,临时用电的闸箱非正式电工不得随意拆改箱内的线路。临时线路的架设高度应符合要求。装修期间各工种的机械设备的线路不得有破损,线路的接头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损坏的插头。施工期间电工操作人员要每天对线路和闸箱进行巡视、检查。
(三)氧气瓶、乙炔瓶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1、装修期间工程内不准任何单位在工程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2、氧气瓶、乙炔瓶在施工作业时要与明火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在5米以上。
为了保护在危险性较大部分分项工程进行作业的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迅速抢救伤员,降低伤亡伤害程度,减少损失。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公司需要,特制定以上危险性较大部分分项工程应急预案。
六、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整治措施
1、建立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经常性地公示重大危险源名录、整改措施及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段部位、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预案。
2、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要严禁“三违”,加强教育,搞好传、帮、带,加强现场巡视,严格检查处罚,慢慢就规矩了,懂安全了,会安全了。
3、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如过街人行通道、大型地下管沟可采用顶管技术等。
4、制订和实行施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验收制度。
5、对不良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危险源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选
定适当时机进行演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遇到情况不慌不乱,从容应对。
根据本企业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的投入做如下总结:
据现场生产特点具体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做如下分类:
1、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
2、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
3、现场作业消防安全;
4、现场作业用电安全;
对以上危险性较大作业工程制定措施:
一、人工挖孔桩安全作业控制措施
为加强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安全管理,特规定以下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一)施工的前期准备
1、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接 工程时,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仔细地研究工程地质、水文状况和设计要求,探讨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应慎重对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根据人工挖孔桩的作业物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环境水文地质、地下管网、气候条件和设计要求等情况,及时编制有针对性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施工。
3、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和班组的若干名作业人员必须懂得现场
简易急救知识。
4、参加挖孔的工人,必须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严禁未成年人和患有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肝病、风湿病、癫痫病、精神分裂症及经医疗鉴定不适于挖孔作业的人员挖孔。
5、针对人工挖孔桩的作业特点、工艺、安全技术要求,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6、班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未经安全员同意,任何人不得入孔作业。
7、现场必须配备防毒防尘器具、有害气体检测设备、鼓风机、低压用电设备、触漏电保护器、潜水泵、安全带、绝缘胶鞋、工作手套等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用具。
8、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
9、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每个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10、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米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套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11、孔内照明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二)施工作业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次下孔前,必须对桩孔内气体进行抽烟检测(可用快速检测管),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清除至化学毒物最高允许浓度的卫生标准(CO<15mg/m3,SO2<15mg/m3,H2S<15mg/m3等),并采取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方可下孔作业,以防止急性
中毒事故的发生。
2、挖孔至4米以下或停孔时间较长的桩孔,除必须按上条执行外,还应不断对桩孔进行通风换气,通风量不少于25L/S。
3、开挖桩孔,原则上要设护壁,根据地质状况确不需设护壁,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施工。
4、扩底桩孔:(1)当孔底扩头可能会引起孔壁失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施工;(2)已扩底的桩孔,要及时浇灌桩身混凝土或封底,不能尽快浇灌混凝土的桩应暂时不扩底,以防扩大头塌方。
5、人工挖孔桩开挖应采用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防止在冲抓紧成孔过程中因邻桩混凝土未初凝而发生串孔现象。单桩挖孔应先中间后周边,并按设计桩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
6、当距离10米以内的邻桩正在浇灌混凝土或桩孔积水很深时,要考虑对正在挖孔桩的危险影响,一般应暂停施工,人不准下孔。
7、分段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发现偏差,应随时纠正,支护模板前作好记录。
8、随时加强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采用潜水泵抽水时,应在挖孔作业人员上地面以后再进行。
9、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桩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米内,孔口混凝土护圈上不许放置操作工具和站人。
10、孔内一般不宜放炮,以防震塌土壁或震裂护壁造成事故,根
据地质状况需爆破的,严格执行有关爆破规程。
1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孔洞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坠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上、下必须有可靠的联络设备和明确的联络信号,电葫芦宜使用按扭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起吊能力。
12、参加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挖掘坚硬岩石时,还应戴上护耳塞、风镜或防尘面具等。
13、禁止使用金属制吊桶,提升吊桶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
14、做好井孔保护工作。
①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要有2人以上监护,不得擅自离岗。②孔口应有护筒,通常用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护筒顶应加宽至500毫米左右,并必须高于地面200毫米以上形成保护圈,防止地面石子或杂物掉入孔内和雨季施工时雨水渗入。③孔口应设警示标志,夜间要有红灯指示。
④现场配备安全巡视人员,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安全造成影响。
⑤挖孔作业人员休息和暂停施工时,孔口必须盖好,安全可靠,或孔口顶四周设800毫米以上高的护栏。
15、孔内作业人员应勤轮换,连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16、上班前、施工中应注意检查开挖井孔的垂直运输设施(辘轳
轴、支腿、绳、挂钩、保险装置、吊桶等)的完好程度和孔壁、护壁的情况。
17、人工挖孔作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须在现场按应急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根据情况转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18、发生化学性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卫生、工会等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9、施工时发现文物、古化石、爆炸物、电缆等应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深基础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深基础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
(一)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土方,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
(二)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
(三)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
故继续扩大。
(四)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
(五)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
(六)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
(七)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
(八)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
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九)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十)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三、现场作业消防安全
现场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现场作业发生火灾时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同时尽可能减少火势蔓延,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特制的一下应急措施:
(一)立即报警,及时通知上级抢险领导小组,以便了解形势,指挥人员进行扑救。
(二)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后,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现场义务消防人员及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
(三)及时切断现场施工用电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场消防设备。
(四)当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及时报告现场情况,并全力协助消防人员进行扑救。
(五)现场火灾扑救完毕后,应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等待事故原因调查。并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清理现场,降低环境污染。
(六)火灾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处置,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执行。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针对原因落实整改,防范措施。
四、现场作业用电安全
(一)现场用电管理负责人,负责各种电机设备,用电许可证的发放,对电气施工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并检查工地用电安全。按照相关规范执行交接班记录工作。
(二)编制施工临时用电方案,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编制。
施工现场的各种电气线路及设备都必须规范,包括架空线安全距离,设置“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要求设置电箱,使用合格电气设备,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及“一机一闸一触保”等措施。
(三)电缆架空敷设,且顺直。进出电箱必须做到下进下出,各用电设备必须装设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的开关,其高度与装设点应便于操作,单机单闸,不允许一闸多机使用,配电箱及闸刀开关在室外装
配或安装在潮湿场所时,应有防雨、降潮措施,严防漏电、短路等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有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1、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取绝缘,并防护以及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
2、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造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截流量;
3、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4、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
5、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体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宜使用安全电压(12V);
6、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
(五)施工现场必须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和责任制度,各级动力设备部门负责电气安全管理,公司和工程队均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电气安全,各级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电工在动力设备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电气安全。
(六)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电气专业人员和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技术教育和电气常识教育,新工人的三级入企教育中,必须有一课时以上的电气安全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懂得触电急救知识,未经培训
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电工和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及其它人员,不得从事电气安装,修理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工程。
一、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1. 变压器操作时的危险点
操作变压器时存在危险点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1) 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 极可能遇到操作过电压的状况, 这种操作会对变压器的绝缘产生很大的伤害。
(2) 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突然间升高, 导致变压器的绝缘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2. 编制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在倒闸操作中, 如果在操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在操作时难以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 就会导致危险出现。另外, 在母线倒闸操作时有可能也潜藏着一些危险点:
(1) 是导致带负荷拉刀闸的事故的发生。
(2) 由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进行切换时, 出现操作不当而导致误动的情况。
(3) 在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 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开关的断口电容导致串联谐振。
3. 在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中的值班人员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时要保证高度的谨慎, 因为这种操作也潜含着危险, 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如果方法或者工序不正确, 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 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 天气异常造成的危险点
自然天气是一个万变的因素, 如果天气出现了异常, 也是有可能给变电运行管理带来危险点, 甚至导致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在气温低下的冬季, 充油的设备就会形成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局面;在气温比较高的夏季, 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变高, 导致导线过松;在大风天气, 会导致引线被杂物缠绕;在大雾天气, 有些设备出现闪络现象;在雷雨天时, 一些接地设备也出现故障, 都会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因此, 灵活的做好对由各种异常天气引起的故障问题的防范, 是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1. 贯彻落实规章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理念,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确保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使每项工作的进行都落到实处。对于违章的行为, 施以相应的惩罚, 以示警戒。
2. 规范操作行为
据调查研究数据表明,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中, 大部分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所以, 对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在对员工的培训中, 用危险的可怕性向员工进行教育, 比利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直观具体。经历过这种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警示教育之后, 会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纠正他们的习惯性违章, 也会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定期维修整理、标准化操作进行科学预控
年度大修阶段是对系统安全维护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变得非常繁忙, 倒闸操作和工作票的执行工作都比较集中。每年的年度大修, 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相关记录薄册中记录有关数据。例如使用了多少接地线和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布, 避免在复役操作时出现带来接地线合闸的失误。把工作的程序标准化,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操作。针对性预防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重点学习需要设备的改进技术。明确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点, 并学习解决和预防办法。
4. 实施继电工作的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当电力系统中具有警示作用的重要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 它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 或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即使有这个自动报警防御装置, 对于各项工作我们仍要做到三检查, 即事故跳闸后要及时检查, 送电后要及时检查和停电后要及时检查。三管好, 即要把压板管好, 要把直流系统和每个分支回路管好, 还要把控制保护设备管好。三管好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进行, 避免了各种不恰当的操作。
5. 巡视监督工作要加强
加大巡视监督的力度, 在问题萌芽状态的时期发现并解决,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伤害。对操作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督, 避免因为老化或其他零件耗损问题引起事故发生。对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 让其熟练掌握和了解设备操作程序, 并能够单独应对设备出现的小状况, 防患于未然。培训专业队伍, 研究设备的工作机理,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重点探究, 寻找降低的方案, 使变电站在安全方面的危险降到最低, 以保证其安全的正常工作。
三、结语
从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看, 对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点的分析并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把操作事项尽量做到细化, 量化, 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不能仅仅把规章制度放在书面文字上, 要在实际情况中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贯彻实施执行。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 积极监督, 指导各项工作, 还要总结经验, 发现不足, 努力探寻存在的危险点并对其加以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民亮.谈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4) :178.
[2]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0) :244-245.
关键词:电力系统 调度 危险点 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85-01
自从“电”这一无形的物质被人类发现以后,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能是支撑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也是让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人们生活状态是否正常,生产能否正常运营,都关系到电力系统是否稳定。所以,要了解电力调度有哪些危险的地方,从而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1 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分析
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或者阻碍电力正常运行的方面,都是其中的危险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容易引起危险点的原因有哪些。
(1)技术人制定的电力系统检测计划不够完善,忽视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导致了在倒闸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引起人员的安全问题。
(2)因为技术人员没有很好地落实电力的审查工作,导致电力运行经常会出现停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3)电力系统对生产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人员并没有对电力的技术以及设备技术更新,导致技术不能够完全适应更多的电力需求,从而导致失误。
(4)电力会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问题,甚至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都是因为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调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出现一些漏洞导致的。
(5)由于电力系统的控制设备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导致电力系统没办法正常运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技术人员的检查不够仔细。
(6)在已经发生的事故当中,技术人员没有意识到错误,更加没有对导致事故的原因加以改正,从而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7)在引进新设备的时候,技术人们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就进行用用,导致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设备的不了解,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8)参加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一些设备以及系统的运行不是非常的了解,因此,在调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从而引起危险事故的出现。
2 控制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的有效措施
(1)对引用新设备的控制措施。根据一些相关的规定,对于一些新设备的引用和运行都要进行管理,在正常的使用前,都需要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让调度人员完全了解新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在调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2)倒闸操作的控制措施。一切工作都要以实际情况为标准,因此,调度人员在编制倒闸的时候,首先要将设计的图纸与实际做比较,并且要和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接下来再做进一步的编制工作。在一些需要做停电处理的情况下,调度人员需要根据计划来操作,同时在送电之前,需要分析电力系统的工作,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
(3)调度操作的控制措施。在一些电力调度中,需要相关部门的认同,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核并且要求电力设备是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然后对实际情况发出指令。操作人员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双方需要对指令进行录音,复诵还需要进行记录,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调度语言也必须规范化。同时,不仅是发令者进行发令,而且需要监护人员的严格监护,在这两者共同的工作与监督下,才能对调度指令进行发布,这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危险。
3 预防危险点发生的措施
(1)加强培养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因此,良好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对于电力调度来说,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因此,对于调度人员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合理。在平时,让每一位员工了解电力调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了解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严格培训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挑选更加专业的人员。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让工作人员多次进行实践,同时也培养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观察员工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法,选择表现优异的人员着重培训。要求调度人员对调度与操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了解,对多发性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让其他人员少走弯路,保障电力事故的减少。
(3)对于一些多发性的事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的重要工作,要做好风险预测,了解其中会出现的危险点,并且提早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监督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为有效的调度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要通过人员检测危险点,也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让检测更加的精准化。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危险点不断地减少,电力运行更加稳定。
(4)对于电力调度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严格执行,并且监督,如有差错,及时指正。制定完善的电力调度规则制度,并且按照制度执行每一项工作,对于业务水平比较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差错比较多的员工进行惩罚,做到赏罚分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对业务水平不好的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达到进步。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听取调度和操作人员的意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4 结语
电网的有效运行,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要克服电力调度出现的危险点。根据以上的介绍,大家也应该对电力系统调度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点都有所了解了。为了减少电力调度的危险,相关部门也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因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每一项电力调度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对于电力工作者而言,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掌握电力调度的理论知识,了解电力调度中的危险点,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有效预防,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危险点的发生,这样不仅保证了个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电网正常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雄彪.電网调度危险点预控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12(21):138-139.
[2]黄玮.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2(27):170-171.
【车间危险源控制措施】推荐阅读: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07-09
项目部危险源管理措施07-10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方案11-25
危险废物运输措施06-04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11-22
压铸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办法06-21
冲床车间噪声治理措施07-24
重大危险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01-01
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05-28
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