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险作业管理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危险作业管理(通用8篇)

高危险作业管理 篇1

常见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本制度主要针在危险区域或不安全状态(如有毒气、毒物、高温、容器内、地沟、井内等)下的动火、有限空间、登高、吊装、玻璃钢制作等的作业管理。

二、危险作业应先申请,落实防范措施,审查、办理相关作业证,再实施作业。

三、危险作业的审批视危险程度而定。特别危险作业由总经理或技术副总经理审批,危险较大的由生产副总审批,危险性较小的作业由所在厂的厂长或安环部审批。

四、危险作业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检测,落实好防护和救护措施后再批准。

五、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身体状态良好的人员,禁止女工、老、弱、病、残人员参加。

六、危险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有专人监护,做到可干可不干的一律不干;能够到安全地点或安全期间干的一定转移到安全地点或延迟到安全期间干;能用比较安全的方法代替的一定采用较安全方式作业。

第二节 有限空间内作业管理制度

一、管理范围

凡是进入设备内部、地坑或其他闭塞有可能存在残存的有毒气体和易燃易爆物质,以及可能存在令人窒息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均属于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

二、有限空间的危险因素

1、缺氧窒息;

2、有害气体聚集造成火灾或爆炸;

3、密闭空间中有些固体粉尘造成呼吸困难;

4、温度升高导致眩晕;

5、内集液液面升高导致淹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

1、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当有限空间是带有搅拌器等转动设备的,必须切断主闸空气开关并在电源柜上悬挂“禁止合闸”的禁示牌。

2、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压必须是安全电压。用火应办理《动火作业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证》代替。

3、加强对出入口的管理,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准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5、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空间外必须指派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监护人,监护人必须要责任心强、熟悉该设备情况,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

6、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准备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7、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应首先拟定好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救援方法。

8、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

9、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1人在外做联络工作。

10、当有限空间属于缺氧作业环境或对有限空间内气体状况不清楚时,严禁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

第1页

11、当有限空间内环境比较特殊时,进入人员根据需要,必须选择携带氧含量检测仪、可燃气体或硫化氢便携式报警仪。

1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由各厂、车间安全员确认进入人员和现场监护人与票证签字名单是否相符,且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好明确的联络信号。

13、禁止进行以下作业:

①、没有办理《安全作业证》的作业; ②、无监护人员的作业; ③、与《安全作业证》内容不符的作业; ④、超时作业;

⑤、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⑥、无特殊作业许可证及上岗证的作业。

四、罐内作业安全管理

罐内作业是有限空间作业中较多的作业之一,凡是进入塔、釜、槽、罐和其他密闭容器内进行的作业,统称为罐内作业,是有其特点和要求的:

1、必须申请办证,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关闭进出口阀门并加装盲板);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换气;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五、有限空间作业通常必备的应急防护器材

1、呼吸器、防毒面具;

2、氧气瓶;

3、救护器材;

4、防火器材;

5、视听报警器;

6、安全防护用具和绳索。

六、有限空间作业证制度

1、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前必须办理进入作业证

2、作业证由各厂、车间作业人员填写,各厂厂长审核、批准,厂长不在岗是由安环部专职安全员审批。

3、作业证批准人必须到现场核实情况,确认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合格,防范措施到位后,才能批准。

第三节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一、动火管理范围

1.公司生产区、仓库和贮罐区全部纳入动火管理范围。生产区正在安装、检修,危险物品还没有进入的,不在本制度规定的动火管理范围。

2.生产区除锅炉房、动力厂检修场和其他经批准的用(动)火区域外,其余均为禁火区。禁火区严禁一切擅自动火和产生火花的作业。如需要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3.锅炉房只准锅炉用火,严禁其他用火。

4.动力厂维修作业场地为固定的动火区,允许正常进行电气焊、割及其他工具在此从事检修、加工等动火作业,但严禁非工作用火和超范围动火。

二、动火证签发

1.动火的分级: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三级。

⑪ 特级动火: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及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动火作业。⑫ 一级动火: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30米范围内的动火作业。⑬ 二级动火:除特级、一级动火区域外的动火作业。2.动火证的审批签发

⑪ 特级动火证由动火位置所在的厂或车间的负责人申请,公司安环部复查审核,报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或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⑫ 一级、二级动火证由动火作业人申请,动火地点所在的厂或车间第一负责人审核批准,第一负责人不在岗时由安环部专职安全员审核批准。

3.动火证内容 包含: 申请动火车间、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动火手段、安全

第2页

防范措施、动火分析及结果、动火时间、各项负责人签名及意见。

三、动火作业准备(防范措施)

1.首先必须对需动火设备本身进行吹扫、置换、清洗干净;

2.检查动火点周围环境,清除动火点附近的可然物,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爆分析; 3.室外动火要防止火星被风吹散,室内动火要打开门窗保持通风,登高动火要防止火花四溅。

4.动火现场要有明显标志,并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

5.要选派动火车间具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动火现场监护人。

四、动火有关负责人的职责

1、动火项目负责人:

⑪ 一般由动火所在厂的厂长、副厂长或车间主任担任。

⑫ 对动火项目负全面责任,必须制定动火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向作业人员交待清楚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执行人:

⑪ 由具有电气焊(割)作业资质的人担任。

⑫ 要详细校对各项内容和措施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完备。

3、动火监护人

⑪ 由本厂、车间责任心强,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员担任。⑫ 负责动火现场的防火安全检查和监护,并及时消除动火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等。⑬ 在动火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

4、动火证签发人

⑪ 签发人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责。

⑫ 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观察并确定动火级别、防火安全措施,在确定符合安全条件方可批准。

五、其他安全要求

1、三不准动火

⑪ 没有“动火证”或“动火证”手续不齐,“动火证”过期不准动火。超过动火证上规定的时间,要重新办证。

⑫“动火证”上要求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准动火。⑬ 动火地点或内容更改时应及时重新办证,否则不准动火。

2、拆迁 凡能拆迁到固定动火区或其他安全地方进行动火作业的,应尽量不要在禁火区内进行,以减少禁火区的动火工作量。

3、隔离 动火的设备应与其他设备、管道之间进行隔离,动火点与其他区域尽可能采取临时隔火墙或隔火板等措施进行分离,防止火星飞溅而可能引起着火。

4、清除可燃物 动火地点周围10米以内的一切可燃物及杂物要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对地面进行清洗。

5、落实应急灭火措施 动火地点附近的消防用水要保证,并随时浇灭落地的火星,还要准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具。对于火灾危险大的特级动火,同时还要有消防车和消防人员到现场保护。

6、检查 动火前和动火期间,生产和安全管理员要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对动火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动火监护人是否尽职。

7、动火操作

⑪ 动火作业时,要随时观察情况,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必须立即停止动火,及时排除意外因素;待不安全因素消除后方可重新动火,并要经原批准人重新批准。

⑫ 动火作业结束后,要认真清理现场,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

第3页

第四节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一、高处作业范围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虽在2米以下,但作业地点是坡度超过45°的斜坡和其他可能存在有坠落伤人危险的地段作业。

二、高处作业分级 高度在5米以下,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米,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为特级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1.进行三级、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证”

2.“高处作业证”由作业负责人填写,厂长或车间主任审批,安环部科监督检查。未办理“高处作业证”不得进行三级、特级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思想集中,衣着紧身灵便,并且无高空作业禁忌症,作业时身体健康、精神良好。如患有精神病、恐高症、严重关节炎、贫血、高血压、心脏病,高度近视人员,不得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用的防范安全措施必须按规定落实到位,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等,站在跳板上工作时,不应站在跳板的端头。同一跳板上站立作业人员不能超过2人。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改进或拒绝登高作业。

5.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安全措施,以防坠落。安全带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如有损坏,不得使用,使用安全带时不准接长。切记安全带是有使用年限的!

6.高处作业时,一般不许垂直交叉作业;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以防发生伤人事件。垂直双层作业时,中间要搭设防护隔板,隔板要求必须牢固,无孔洞,上下作业人员要带安全帽。

7.设安全围绳。在靠近人行道上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安全措施,用安全绳围住或专人看管。界定警戒线要醒目!

8.遇六级以上强风、暴雨、浓雾和雷电或其他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9.在易散发有毒气体的上方作业,要设专人监护,发现有毒气体排放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0、严禁在高空作业时嬉戏打闹,严禁在高空作业区休息、睡觉。

四、高处作业的工具使用管理要求

1.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不准在钢管上或脚手架上乱放工具,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要防止坠落的措施;

2.不准从高空往地面抛掷材料、工具或杂物,也不准从地面上往高空抛物件,应使用绳索、吊篮、高架车或吊车等传递物件。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从高空往地面抛掷物件时,地面应有人看管,确保不伤害他人和损坏设备。

3.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所用小型机具(如葫芦、千斤顶等)应找适当位置放好,并用绳索、铁丝捆绑牢。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收拾好,防止将来落下伤人;

4.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必要时要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第五节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吊装重量较大的物体,应编制吊装方案。吊装方案经吊装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技术负责人审查,报分管副总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立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第4页

3、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雪、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4、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

5、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6、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规程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7、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严禁在管架、基础、设备、电杆上栓浪风绳或作受力点。禁止利用不能负重的建筑物起吊物体。

8、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正式作业。

9、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

10、吊装作业现场如需动火,应遵守动火作业的规定。

11、吊装作业的吊索、揽风绳、拖拉绳等要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12、吊装危险品时,应向吊装人员说明注意事项。

13、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进行吊装作业时,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14、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设备规定的负荷进行吊装,严禁超负荷运行。

15、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严禁有人通行和工作。

16、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起吊(即起重作业“十不吊”):①.指挥信号不明;②.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③.斜拉重物;④.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⑤.重物下站人或重物通过的途径下方作业人员头顶上部;⑥.重物埋在地下,冒险作业;⑦.重物紧固不牢,绳索打结,或发现钢丝绳、链条、吊环有严重磨损和破裂现象;⑧.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⑨.吊物行走区域有隐患不排除;⑩.安全装置失灵。

第六节 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新工人和非培训合格,取的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得驾驶操作行车。行车工离开行车时必须将电源切断。

2、行车开动前要全面观察车上和轨道上是否有人,再按电钮可操作。

3、行车吊物严禁从人头上经过,以免突然坠落发生事故。

4、行车设备和安全装置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修理,不得带病操作。

5、驾驶员在操作时要思想集中,不准与他人谈笑,不准在驾驶室内看书、看报和做其他事情。

6、不准用二台行车同吊运一件庞大物件,如遇特殊情况,须经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同意,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

8、行车在运行中,严禁在行车轨道上做检修、清洁、加油等工作,若要察看设备隐患,必须与驾驶员取得联系后进行。

9、运行中发现钢丝绳跳出卷筒或出槽应立即停车处理。

10、驾驶员应密切注意行车运转情况,如发现设备、机件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请有关部门来处理。

11、驾驶员必须把本班中运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详细地记录在交班簿上,如不向下一班人员交代,出了事情由交班人负责。

12、酒后、重病以及不适应高空和行车作业者,不得操作行车。

13、在吊运中遇到突然停电和电压下降等现象,使重物无法放下时,驾驶员应紧急通知下面人员让开,并采取安全措施。

14、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5、夜班操作时,行车工必须注意操作现场的照明环境,以便看清下面情况,防止发

第5页

生安全事故。

16、行车驾驶员要做到: A、“十个不吊”:(1)超重量不吊;(2)斜吊不吊;(3)冒险作业不吊;(4)指挥不明确不吊;(5)发现钢丝绳、链条、吊环有严重磨损和破裂现象不吊;(6)吊物上或下有人不吊;(7)安全装置失灵不吊;(8)棱角物件没有措施不吊;(9)被吊物品没固定好不吊;(10)吊物行走区域有隐患不排除不吊。

B、“二不撞”:(1)不准与相邻行车相撞;(2)不准用行车吊物撞击其他物件。

二、行车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穿戴好所规定的防护用品。

2、积极支持和配合行车做到“十不吊”“二不撞”。

3、不准在吊物下面操作和通行。

4、物件起吊时,人必须在所吊物件的安全距离外,吊物上不准站人。

5、吊物必须垂直起吊的,禁止前后及左右拉吊,以防损坏钢丝绳或发生出轨伤人。

6、行车吊物起落时,手不准捏住钢丝和链条物件扣紧之处,以防手轧伤。

7、挂钩未挂牢,不稳妥,不得指示起吊。应等物件停放平稳后,再解钢丝绳、链条、吊钩。自己站的位置要有退路。

8、做到”六个不挂钩”:(1)钢丝绳破裂不挂钩;(2)链条严重磨损、破裂、脱焊等现象不挂钩;(3)钩子严重磨损和弯度已平直不挂钩;(4)挂棒环有严重磨损、破裂、脱焊不挂钩;(5)所吊物件没有固定好或没有平衡好不挂钩;(6)行车超重不挂钩。

第七节 玻璃钢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玻璃钢制作所使用的树脂、固化剂、催化剂、丙酮和苯乙烯等都是易燃物品,堆放区应远离火种,使用时和使用后的剩余料都要妥善保管,禁止乱丢乱放。

2、固化剂和促进剂必须分开放置,这两种液体混合时会发生爆炸、燃烧,使用时要分开加入树脂,等一种溶液加入搅拌均匀后再加另一种溶液。

3、配料、成型时,必须戴口罩、风帽、手套等防护用品。直接接触树脂的人,必须涂护肤药剂,并带乳胶手套,禁止赤手操作。有过敏性反应症的人不应参加此项工作。

4、施工完毕,乳胶手套及有关工具要用丙酮清洗干净。

5、剪裁玻璃布和加工玻璃钢成品时,要加强通风,戴好防尘口罩。在封闭容器内施工,要采取强制排风。

6、制作玻璃钢备件与成型后的脱模作业要互相配合,使用撬棍时,用力不得过猛,使用起重机具时,要遵守起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工作完毕下班时,必须洗澡更衣,禁止将沾有玻璃纤维的衣服等织物带出厂。

8、在开车状态下补漏或接头时,要与生产车间当班负责人(厂长、车间主任或班长)密切联系,在其同意并采取了一定安全措施后,在专人领导和指挥下进行。

9、在进行玻璃钢布脱脂和加热固化时,如采用电炉进行施工,在使用电炉前,必须认真检查,并保证绝缘接地和保护装置良好、可靠。

10、玻璃钢固化时,会放出大量热量,并向空气中释放苯乙烯。苯乙烯气体是易爆气体。玻璃钢每次固化成型厚度不要超过12mm,以免固化时过热爆裂。

11、施工结束,剩余的树脂,如果没有放入固化剂和促进剂,则下次可用,如果已放量固化剂和促进剂,则必须用完,或丢入铁皮空桶,远离易燃物品,防止固化时燃烧。

12、制作玻璃钢的所以区域内禁止烟火、电焊、金属切割等带火种的作业。

高危险作业管理 篇2

危险品不同于普通货物种类繁多且性质复杂[1],危险品运输、装卸、储存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带来人员伤亡与大量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对航空危险品运输的研究大多是在机制建设和事故应急处理上,对事故产生的原因研究还不够,特别是在危险品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2]。民航局在全行业进行SMS建设中发现,民航企业在风险评估环节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算法。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中同样存在缺少风险评估体系的问题。本文的内容是建立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环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主要指标的风险值,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1 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环节危险源辨识

在化工行业,安全检查表、道化学暴露指数法、故障树分析[3]等方法在危险源辨识方面应用比较广泛。这些方法适用于装置、设施比较多,危险源通常具有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危害的化工企业[4]。航空危险品运输的风险与危险品运输作业流程有密切关系,在此分为收运、卸载、储存、装载四个环节。作业环节中的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在对其进行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为了覆盖到与安全有关的要素,选用人-机-环-管分析方法,研究危险品运输环节存在的隐患。

1.1 收运环节危险源辨识

收运环节是检查托运人是否将危险品正确的包装,并提供其运输时所需的证明文件。在托运人申报的货物中可能含有危险物品,收运人员应能从中识别出隐含的危险物质,如货物名为“医疗器材”的货物,可能含有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等物质。在收运环节可能出现收运人员由于培训不足,和托运人沟通不到位而把危险品当做普通货物托运的问题。在包装件的检查中,收运人员可能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在检查包装件标识,核对申报单时出现漏检问题。

1.2 卸载环节危险源辨识

卸载环节是从飞机上卸载危险品并短驳至相应区位。

(1)卸载环节易发生不按顺序野蛮违规作业。装卸方式应依据不同的危险品种类、性质、形状、重量作业,应按顺序作业,不能采取拖、拉、撞等野蛮装卸,避免因货物掉落,碰撞,摩擦引起的事故。

(2)地面短驳的车辆是否适合运输危险品,特殊天气条件情况下是否需要额外的防护措施(例如遮阳、挡雨、温度控制)[5]。

1.3 储存环节危险源辨识

仓储环节是将危险品包装件按照隔离标准放入相应的仓库进行临时存放,等待相应出仓装上航班[5]。

(1)仓储环节可能发生下列情况。

(1)运输车辆停放不合理。人员违规将车辆停放在易燃液体旁边,导致由于偶然撞击或电瓶放电引起的危险品燃烧事故。

(2)仓库内吸烟。危险品库严禁吸烟,有些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在仓库内吸烟。

(3)仓库中堆码货物。危险品不允许就地堆放,避免因包装件变形破损导致的泄漏。

(2)作业环境指工作照明良好,标志牌提示语清晰等。危险品储存环境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远离任潜在的热源,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防爆炸、火灾、污染等防护装置不能出现设备老化、故障等情况。是否制定有效的应急程序,配备充足的应急设备。

1.4 装载环节危险源辨识

危险品机坪装载是将危险品按照配载平衡单装上相应机型和舱位,进行固定。与机长进行危险品交接并签署“特种货物机长通知单”。在装载环节中要考虑活体动物与危险品的隔离符合IATA的危险品规则,防止动物逃逸破坏包装件。装载时要遵守可接近性原则,即对于仅限货机的包装件,装载时机组人员能够看到并易于接近包装件。在固定包装件时桶型包装件要用其他货物卡紧,卡住散装包装件时,必须用其他货物从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卡紧。需要专业培训和规范操作[6]。

2 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

2.1 建立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危险品运输作业环节危险源分析,从人-机-环-管四个因素建立安全评价层次模型,见表1。

2.2 构建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估网络结构

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将目标层和因素层作为控制层,指标层作为网络层,综合考虑指标间相互作用的关系[7]。元素间的影响用箭头表示,如果A指向B表示A导致B的发生率或后果严重度增大。

2.3 确定指标权重

用三角模糊数表示专家的评估得分,采用0.1-0.9评估标度,请专家对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估网络结构模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重要度比较,得到两两判断矩阵,用特征根法,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出权重向量。

(1)在U1(人员因素)中,以因素U11(人员技术水平)为准则,因素U12(人员操作失当)、U13(人员间沟通)、U14(人员违规)、U15(人的身体状况)按照其对素U11(人员技术水平欠缺)的影响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比较,构造模糊判断矩阵。得出排序向量(W11(11),W12(11),W13(11),W14(11),W15(11))T,即因素集U1中的因素U11,U12,U13,U14,U15对因素U11的影响度排序向量。分别以因素U12,U13,U14,U15为准则,用该层其他元素按照对其的影响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比较,可以得到(W11(12),W12(12),W13(12),W14(12),W15(12))T,…,(W11(15),W12(15),W13(15),W14(15),W15(15))T,由以上五个特征向量,可以得到因素U1结构的定量表示,就是模糊判断矩阵W11[8]。

(2)同理,可算出W12,W13,W14,W15,W21,W22,W23,…,W55得到模糊超矩阵。

(3)因素层的指标权重计算分别以U1,U2,U3,U4作为决策准则,用(U1,U2,U3,U4)按照对其的影响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比较,得到权重矩阵A。

(4)将超矩阵W与因素组权重矩阵A相乘得加权超矩阵,见表2。

利用Excle的计算的值,算至矩阵的每一列完全一致时为止,对应的行即为权重值,归一化后得到最终的权重:

3 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控制措施

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人员违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防护装置使用率。针对风险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3.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当前安全管理体系作为新的安全管理方式正在民航业推行。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第276.11条的规定,由民航总局对危险品运输进行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的航空危险品运输活动。但仅靠局方监管危险品运输活动是不够的[9]。SMS把安全管理从安监部转移到了各运行部门,使内部监管成为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形成持续的闭环管理。

3.2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10]

危险品运输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涉及的人员有装卸人员,仓储人员,接收人员。由于危险品规则的不断更新,从业人员的培训大纲也要作及时的修改,及时复训相关人员。危险品事故的发生有突然性,波及面较广,一旦发生事故若不及时控制极易造成二次事故,因此要进行从业人员的应对灾害事故的培训。

3.3 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管理

车辆是保证危险品运输安全的又一因素。按照《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的规定,进出库区的车辆都要安装防火罩,且车辆不能在库区随意停放。在特殊天气条件下确保车辆是否满足遮阳、挡雨、温度等要求,要对车辆及其他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其状况良好。

4 结论

(1)用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航空危险品运输中的收运、卸载、储存、装载环节进行危险源识别。

(2)从人-机-环-管方面构建影响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的指标体系。人员包括人员技术水平,人员操作失当,人员间沟通,人员违规,人的身体状况;设备因素有设备正常率,防护装置使用率,应急设备完备性;环境因素有作业环境,储存环境;管理因素有员工教育、培训,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应急预案。

(3)采用Fuzzy-ANP评价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严重度进行分析。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前几位因素: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人员操作失当、人员违规、防护装置使用率、作业环境。

(4)对风险因素值排在前几位的因素提出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及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持续的闭环管理;

(2)加强装卸人员,仓储人员,接收人员的培训及复训工作;

(3)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其状况符合安全作业的规定。

摘要:由于危险品的危害特性,运输操作上涉及多环节因素以及航空运输装载的特殊要求,在航空运输作业环节中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作业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航空危险品运输中的收运、卸载、储存、装载环节进行危险源识别,并构建指标体系。用三角模糊数和ANP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严重度进行分析。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前几位因素:人员违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防护装置使用率,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航空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三角模糊数,网络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吕亚军.化工企业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2]聂燕.航空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0

[3]沈小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4]刘宏,唐禹夏,程宇和.基于风险管理方法的危险源评价分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6):146-148LIU Hong,TANG Yu-xia,CHENG Yu-he.Study on theclassification of dangerous hazard evaluation based on riskmanagement method[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7,17(6):146-148

[5]杜文博.A企业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6]周卓丹.加强空运危险品专业培训和规范化操作[J].知识经济,2009,(7):115-116ZHOU Zhuo-dan.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dangerous goods by air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ng[J].Knowledge Economy,2009,(7):115-116

[7]杜红兵,李晖,袁乐平,等.基于Fuzzy-ANP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2):80-83DU Hong-bin,LI Hui,YUAN Le-ping,et al.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based on fuzzy-ANPmethod[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0,20(12):80-83

[8]唐小丽.模糊网络分析法及其在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9]王永刚,杜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低成本,高危险 篇3

其实这一情况始终让我困扰:“机场大巴为什么没有安全带?”更何况它还要经过机场高速公路。在韩国坐机场大巴的时候,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并且在进入高速公路之前。司机都会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

另外,我十分好奇:万一机场大巴行驶中不幸遭到交通事故,大巴公司会不会承担不为乘客提供安全带的赔偿责任。不仅是机场大巴,在各地乘坐旅游大巴或长途汽车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座位要么没有安全带,要么安全带都被座套包住。

由此不能否认,眼下中国人的安全意识相当薄弱。无论过马路还是乘坐大巴,其安全意识远低于我的标准。这使得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当今中国社会处于“低成本、高危险”状态。中国首都机场的大巴全程统一票价仅为16元。然而在韩国仁川机场前往首尔市区的机场大巴票价为1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60元),其设备能够让乘客比较舒适。当然每个座位都配备安全带。

放眼看日本,日本是典型的“高成本、低危险”社会。前年我去东京时发现。出租车起步价高达710日元(约合人民币47元),并且起步价只能走两公里,我只好望而却步。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是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日本都是安全的。但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得付出昂贵的成本。因为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日本社会采纳了较高的安全标准,这导致成本的提高。总之,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安全标准处于“低成本、高危险”状态呢?在以往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而得到的低成本优势。为了压低成本,中国社会的种种标准都被设置得低,再加上整个社会的氛围都不太注重安全,很多事情就变得风险很高了。

在马路上,我几乎每天都遇到让我大为吃惊的场景。一辆电动车载着七八个水桶行驶已是习以为常的。但当我看到一辆电动车上栽着一家大小的时候,我不禁提心吊膽。万一他们遭到交通事故了。一个家庭的将来得承担多大的经济包袱?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很多地区仍然处于不能承受成本提高的阶段。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其实已进入可以承担高成本、低危险的阶段。在我看来,后者已不应再采用“低成本、高危险”的发展和生活模式了。

当然,这些变化应当从点点滴滴开始,比如机场走巴上安装好安全带。无论如何,中国的“低成本”时代即将逝去。另外,回到前文提到的问题。我估计,假如机场大巴行驶中遭到交通事故。大巴公司不会承担不为乘客提供安全带的赔偿责任:如果会的话,它们早就安装好了安全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篇4

为规范公司内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外协施工及协作单位。2.2需办公司内危险作业许可证的项目。

1、公司内动火作业:在公司危险区域内进行的电焊、气焊、气割、切割、磨光等产生明火的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入设备内部;进入专用管道、地沟、地井、烟道;进入专用贮料池、库等,进行检验、检测、维修、养护、清理等。

3、破土作业:公司内进行的内部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

4、临时用电作业:公司内一切临时用电的作业。

5、高处作业: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标准规定的各种作业。

6、起重吊装作业:在公司内进行的安装、拆除、维修等作业。

7、抽堵盲板作业:因检修或其他作业须抽堵盲板的作业。

8、断路作业:生产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9、交叉作业:两个或以上的工种在同一个区域同时施工的交叉作业。

10、高温作业: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11:公司内部规定的其他需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的项目。3 职责

主管单位:安全生产处,负责公司内各项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

相关单位:公司有关单位,负责规定职责内的各项安全作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保障各项作业安全实施。4 工作程序

4.1各项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4.1.1申办公司内危险作业许可证的程序。

1、由作业或被作业单位提出,指定专人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危险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生产处或相关单位签发并进行监督,注重时效性。

4.1.2危险作业许可证的内容

1、危险作业许可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

2、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

3、需通知的相关单位和具体的防护要求。

4、明确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4.1.3危险作业许可证的使用要求

1、严格遵守作业的起止时间,如超时应及时补办相应手续。

2、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

3、防范措施应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4、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和做其他工作。

5、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防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通知相关单位撤除警戒标识,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作业完毕。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篇5

2. 进入容器、设备内有中毒、窒息、烫伤、坠落危险的作业。

3. 进入天棚内作业。

4. 进入下水道等闭塞场所的作业。

5. 带电作业。

6. 禁火区动火作业。

7. 有爆炸爆破危险的作业。

第九条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

1. 作业人员应年满18周岁,经体格检查应合格,确保直接作业和辅助作业的员工身体健康。

2. 禁止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员从事危险作业: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严重贫血、癫痫病、精神病、严重关节炎、深度近视眼病及患有不适应危险作业的疾病,严禁从事危险作业。

3. 工作人员饮酒后,精神不振时禁止危险作业。

第三章 危险作业申请审批

第十条 在危险作业前,由从事作业部门负责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先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单》或《动火审批表》(见附表A或附表B)一试二份,明确填写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日期、确定直接作业和辅助作业人员与身体健康状况、现场监护人和指挥人、制定“防护措施”或“安全防范措施”,报安全或消防管理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一试二份,作业部门一份、安全或消防管理部门一份备查。

第十一条 由外来工程施工队来公司到部门从事危险作业,由外来工程施工队负责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单》或《动火审批表》,先报所在部门审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安全员现场检查后提出意见,签名后,再由工程施工队报安全或消防管理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一试三份,外来工程施工队一份、所在部门一份、安全或消防管理部门一份备查。

第十二条 如果因工作需要,确实将一般作业改为危险作业的,也应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申请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作业。如情况紧急,来不及履行申请审批手续,现场应定人负责,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立即报告安全或消防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和公司安委会领导。

第四章 安全检查与管理

第十三条 遵守《安全检查制度》,对作业现场认真检查。公司级负责监查,监查后应有书面记录。对在监查中发现的危险隐患或违章行为及时发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时限期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 遵守《安全检查制度》,各部门负责对危险作业现场的每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效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当收到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整改通知单》后,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及时签名,并组织有关人员立即整改,在限定时期内整改完毕,同时将整改情况填写在《整改通知单》第三联,并将第三联及时反馈给安全或消防主管部门或公司安全、消防专职管理员。

第十五条 各部门对公司级负有安全监督检查管理职责的专管人员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与条例、公司安全消防管理制度等履行监督检查管理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十六条 在发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整改通知单》时,被检部门主要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查人员应将此情况记录下来,向安全部门、消防部门领导或公司安委会领导报告。

第五章 处 理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一的,应将存在问题部门列入月度安全消防考核中。具体以下:

1. 从事危险作业,部门在作业前未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2. 作业前,部门未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3.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有未满18周岁的;

4.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有身患禁止疾病或患有不适应危险作业的疾病;

5. 作业中,作业人员未按“防护措施”或“安全防范措施”内容执行的;

6. 作业现场监护人以任何理由离开了监护点的;

7.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正确穿戴专用防护用品,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等;

8. 危险作业现场未划出禁区,禁区未挂“安全消防警示标识”牌等;

9. 夜间作业或在设备容器内、下水道内作业现场没有充足的照明;

10. 在电焊、气割场地上,易燃易爆物品未移至安全地带。

11. 有违章作业或冒险作业。

12. 作业后,未及时清理工具、用具、材料等;未及时清除铁角、火种、废物废料等;未及时拆除临时用电源线等。

第十八条 对造成重大安全、工伤、消防事故的,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下列用语的含义:

1. 高空作业:是指距离地面2米及2米以上、工作斜面坡度大于45°、工作地面没有平稳的立脚地方或有震动的地方、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高空作业级别划分:

作业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空作业;

作业高度在5-15米时,称为二级高空作业;

作业高度在15-30米时,称为三级高空作业;

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2. 进入容器、设备内有中毒、窒息、烫伤、坠落等危险的作业:是指进入糊化锅、糖

化锅、过滤槽、煮沸锅、汁沉淀槽、啤酒发酵罐、洗瓶机、杀菌机、立仓、锅炉炉膛内作业的。

3. 进入房顶天棚内作业:是指在老糖化、包装一部房顶内作业。

4. 进入下水道等闭塞场所的作业:是指通至大寨河的二个下水主干道。

5. 禁火区动火作业:是指消防重点部位:煤气柴油库、化工库、洒精库。

6. 有爆炸爆破危险的作业:是指煤气瓶、乙炔瓶、氧气瓶、氨瓶、0.1Mpa以上的压力容器。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公司为了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认真负责,规范作业,制止违章,防止安全、工伤、消防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在本公司所属范围内所有门店(部室)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应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各门店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第四条 根据各级员工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门店必须遵守本制度和有关安全制度等,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完善作业现场安全条件,确保作业安全。

第五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各门店负责人对本店的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作业现场监护人对直接作业和辅助人员的生命负责;各现场作业人员对自已的安全工作负责;外来工程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对本队安全工作负责。

第六条 各部门在危险作业前负责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规范作业,防止事故的发生。教育应做好书面记录。

第七条 针对在作业中发生的安全、工伤、消防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严肃处理与考核。

第二章 危险作业种类和身体条件

第八条 危险作业种类

高空作业。(两米以上、含两米);进入容器、设备内有中毒、窒息、烫伤、坠落危险的作业;进入天棚内作业;进入下水道等闭塞场所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动火作业。

第九条 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

1. 作业人员应年满18周岁,经体格检查应合格,确保直接作业和辅助作业的员工身体健康。

2. 禁止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员从事危险作业: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严重贫血、癫痫病、精神病、严重关节炎、深度近视眼病及患有不适应危险作业的疾病,严禁从事危险作业。3. 工作人员情绪不稳定或精神不振时禁止危险作业。第三章 危险作业申请审批

第十条 在危险作业前,由作业部门向门店安保部申请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先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单》或《动火审批表》一试二份,明确填写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日期、确定直接作业和辅助作业人员与身体健康状况、现场监护人和指挥人、制定“防护措施”或“安全防范措施”,在报物业和安全管理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一试两份,物业部门一份、安保部一份,备查。

第十一条 由外来工程施工队来公司从事危险作业,由外来工程施工队负责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单》或《动火审批表》,先报所在部门审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检查后提出意见,签名后,交物业部审批再报安全管理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备案后,方可作业。一试三份,物业部一份,外来工程施工队一份、安保部一份备查。

第十二条 如因工作需要,确实将一般作业改为危险作业的,也应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申请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作业。如情况紧急,来不及履行申请审批手续,现场应定人负责,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主管负责人。

第四章 安全检查与管理

第十三条 对作业现场及施工设备要认真检查。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监督落实。

第十四条

农机作业危险防范措施 篇7

一、挤压

当机械两部件相对运动时,便存在挤压危险。当操作者或他人的手指等人体部位不慎进入挤压点时,便会造成挤压伤害。(1)脱粒机、面粉加工机等裸露的传动齿轮:有一小孩在脱粒机旁玩耍时,手指不慎插入裸露的齿轮副中,被相互啮合的齿轮挤断。(2)加工机械的主、从动件之间及输送带与带轮之间:一妇女在碾米作业时未戴防护帽,结果长头发被绞入输送带与带轮之间,造成头部重伤。(3)柴油机三角带与带轮之间:一农民在窄田埂上避让手扶拖拉机时,为防跌倒,本能地用手去抓运转着的三角带,结果手指被挤压骨折。

预防措施:机械传动和转动部位应装防护罩;盖板、护罩损坏时应及时更换;维修调试及加工作业中,应注意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要落入挤压点。

二、剪切

当两运动件边缘相互滑动时,便潜伏着剪切危险。若操作人员的身体部位不慎落入剪切点时,便会造成剪切伤害。如某机手在清理收割机割台缠草时操作不当,手指被运动的刀片割伤。一机手操作铡草机时,在刀片仍在旋转的情况下清理残渣,结果手指被剪断。

预防措施:按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注意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要接触剪切点。

三、拉入

当机械喂入农作物进行加工时,容易发生被拉入事故。常见拉入部位及伤害的实例有:(1)脱粒机的脱粒滚筒:喂入作物时,滚筒易将作物连同喂入者手臂拉入,打断或打伤手臂。(2)饲料粉碎机:喂入者将作物秸秆伸进喂入口时,极易将手臂拉入而造成伤害。(3)小汽油机的飞轮:若将启动绳缠在手臂上启动,一旦汽油机反转,便会将手臂拉入而致伤。

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拔除脱粒滚筒上的缠绕物时,应严防转动部件突然反转。

四、缠绕

当回转机件裸露时,若操作人员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缠绕部位,便会造成缠绕伤害。(1)传动轴:某机手在机车未熄火时就支起后桥钻入车下检修,衣服被传动轴绞住,幸亏有人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2)加工机械的曲柄摇杆机构、搅拌装置以及联轴器:某农妇在加工饲料作业时,其长发辫被机器外露的旋转轴绞住,致使头颅重伤而死亡。(3)联合收割机的输送搅笼、播种施肥机械的排种、排肥器:某机手未停机就打开联合收割机输送搅笼清理杂物,结果手臂被搅烂。(4)单缸柴油机裸露的启动轴爪:一儿童用手触摸转动的启动轴,结果拇指被启动轴爪搅断。

预防措施:回转零件应加装防护罩;操作者应扎好衣袖,女同志应戴安全帽。

五、惯性伤害

当机件蓄能超限或能量意外释放时,往往潜伏着危险。(1)转动动能:转动的风扇、飞轮、脱粒滚筒等因转动惯性的存在而潜伏着危险,因转速过高,机件强度不够,会产生爆裂、机件飞出伤人。(2)惯性动能:运动的物体在外加动力切断后仍存在惯性动能,对此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伤害。一机手在脱粒机动力切断后,为使滚筒尽快停转,就用竹竿去别滚筒,结果竹竿弹出脸部被打伤。(3)势能:坡顶上停放的车辆、被举起的车厢、农具、割台,被顶起的机车等都具有势能。若不做安全支撑,就爬入这些机件下检修作业,机件若突然落下会被砸伤。(4)压缩能:被压缩气门弹簧、离合器弹簧及轮胎中的高压气体等都具有压缩能。维修中操作不当,离合器弹簧、气门弹簧等会弹出伤人。

高危险作业管理 篇8

关键词: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控制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属于高风险的专业,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安全管理、自然环境、电气设备、工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各种危险。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有助于辨识和查明危险源,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做好超前预防,降低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由于危险源而发生危险的概率,确保电气试验的安全进行。

1.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源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危险源是指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危险的一些不安全的潜在因素,即危险的来源[1]。

1.2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辨识危险源的存在,并且确定危险源特性的过程,通过具体的辨识方法找出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不安全的潜在因素。

2.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内容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涉及与电气试验所有相关的方面:

2.1试验作业过程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使用的试验材料、试验作业方法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或者伤害,如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进行微水测试时,取样过程会产生各种有毒气体,严重威胁试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2.2试验环境

电气试验现场的作业环境,例如通风、照明、振动、噪声、湿度以及温度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电气设备运行故障,或者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试验人员出现操作失误。

2.3被试品

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被试品是指各种电气运行设备,例如断路器、变压器等被试品,这些设备需要被特别保护,一旦发生破损或者被损毁,需要进行更换或者修复,这时会耽误送电,影响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2.4仪器设备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时,由于电气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难以实现预定的基础功能,甚至引起各种安全事故,影响电气试验的正常进行和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要严控管理仪器设备,避免发生运行故障,防止损害被试品和试验人员。

2.5工作人員

包括电气仪器的技术人员、实习生、检修人员、试验人员等都在安全管理范围内,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加强电气试验人员的安全,强化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正常进行。

3.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作业过程可以划分成若干工序,将工作作为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步骤,分为现场作业之前、现场作业中、现场作业结束三个阶段。

3.1 现场作业钱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3.1.1进入作业现场

在进入电气试验现场时,存在着很多危险源,一是安全用具不合规范或者数量不足,如果缺乏安全用具,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之前,要仔细检查所有的安全用具,确保安全用具的质量合格,数量齐备。二是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使用正确的安全防护用品,会威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试验人员要严格按照电气实验现场作业的操作要求,要正确佩戴安全防护工具。三是试验作业准备不充分,在试验过程中会出现设备损坏或者造成人身伤害,所有试验人员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之前要仔细掌握所有的试验任务,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电气试验,没有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这样会容易导致试验人员发生冻伤或者中暑,因此在恶劣天气进行电气试验要做好相应的防冻、防暑保护措施。

3.1.2试验人员状态

一方面,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充足,在试验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设备损坏或者人生伤害,因此进行电气试验现场作业不能少于两个人[2],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电气试验负责人。另一方面,电气试验现场作业人员的业务技术、相关安全知识不过关,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技能,在电气试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电气试验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电气试验的相关安全技能,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3.1.3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人员要全面了解电气仪器仪表的性能、结构和原理,熟练掌握电气试验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同时试验人员要仔细检查所有的仪器设备是否破损或者存在缺陷,保障试验设备和试验人员的安全。

3.2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可以存在着试验现场布置不规范、电源线不合格、拆接电源方法错误、试验设备接地不良或者未接地、相邻设备和非被试端子未接地、试验引线过长、试验接线错误等危险源。

在电气试验现场的危险带电区域,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围栏,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复杂安全监护,在作业过程严禁工作人员拆除或者移动标识牌和接地线,使用质量合格的电源线,在拆除电源时,要确保试验电源的开关正常,烙丝的规格必须合适。同时相关试验仪器和装置的金属外壳接地要可靠,规范使用接地线,在试验过程中相邻设备和非被试端子要可靠接地[3]。另外,电气试验的引线长度不能过长,试验线和地面保持足够距离,接线要牢固,用绝缘物固定和支持引线,采取防脱落措施。

3.3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后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结束之后,一些工作人员放松警惕,没有符合被试设备的接地、没有拆除短路线、没有恢复拆除的被试验接头和引线、没有及时清理现场的遗留物,最终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完成后,试验人员要及时拆除电气设备的短路线,严格落实谁拆线头,谁接回的原则,执行班长检查、作业负责人检查和拆引线人员自检,检查人员要履行签字。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要立即恢复试验设备的接地,在断开电气设备接线桩头时,必须在拆开位置做好标记,便于及时恢复,在试验结束之后,将临时改接或者拆除的电力线路恢复好,仔细进行检查,恢复到电气试验之前的状态。同时,试验人员要仔细清点所有的试验工具和设备,做好现场清洁,在全体工作人员撤出现场后,办理试验终结手续。

4.结束语

电气试验现场作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作业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是一项动态的长期过程,相关试验人员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一方面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确保电气试验现场作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小虎,曹小龙,杨军凤,王玮.电气试验现场作业过程中危险源辨识及控制[J].安全,2013,08:34-36.

[2]孙富达.电气试验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2.

上一篇:高一上册英语复习下一篇: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