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对现代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审美—品读”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们也给予了该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美并品读这种美, 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就“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审美教学方式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1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心境美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融入到文章学习中去, 进而真正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实现与作者心灵之间的融通。于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境, 从而能快速引导学生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如对于《牧童》这首诗而言, 通过对乡村儿童无忧无虑生活的描写, 表达了使人对于自由、安然生活的神往。但是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的感悟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 对于诗词的特殊意境很难把握。为了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这样一种意境:“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晚风轻轻摇曳着野草, 还没有见到归来的牧童, 却已经听到了悠扬的笛声, 笛声时断时续, 随风飘扬……”相信通过这种情境的营造, 能将学生“带入”诗人所向往的“世界”里, 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强化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1.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 一旦失去了审美性, 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2.1 把握事物联系, 体验文章的内在美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如此。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 应以联系的观点为出发点, 将人物形象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解读。因为, 任何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依托的, 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多方面理解, 从而体会那种富含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在美。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写作的背景, 引导学生在社会背景上来加强对人物形象以及整片文章的解读, 从而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 深刻体会到带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内在美”。

1.2.2 注重细节, 感受文章的细节美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文本中的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因为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多对一些大喜大悲感同身受, 但一些细节却最能够打动人, 生活中的一颦一笑都有可能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也是如此。因此, 教师应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从而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进而体会到文章的细节美。

1.3 注重在课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是一个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过程,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只能算是语文教学的冰山一角。因此, 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也应注重美育的渗透,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1 开发思维, 强化学生交流

在课外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多举办一些辩论赛、口语交际等活动, 让学生尽情展开讨论, 为学生的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 让他们在活跃的活动氛围中尽意驰骋飞翔。在这种活动中, 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语文活动的“自由美”,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1.3.2 强化体验, 开展朗读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朗读教学, 以在朗读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对于《瀑布》一文而言, 作者描绘了瀑布的形态, 并表达了对瀑布的由衷赞美。而对于小学生而言, 因认知能力相对较差, 而应先让他们从欣赏画面开始, 使学生爱上所要朗读的作品。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体会到“文”与“情”的交融, 从而感受到瀑布在风中“轻烟袅袅、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完美姿态,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瀑布的形象美。

2 品读式教学方式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位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往往将教学重心放在对文中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上, 而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而言, 每一篇文章都是浓缩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文质佳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文中的闪光点与精妙之处, 并引导学生悉心品味, 通过细嚼慢品, 产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使学生在感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 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美的体验与感知。

2.2 品位词句, 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借助古诗词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感知。对于一首诗词而言, 仅仅体会文章的画面是远远不够的, 应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诗眼”去体验诗词的意境美, 同时还应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炼与准确。如在学习《游子吟》这首诗时, 可抓住“密密缝”这个诗眼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展开想象:假如你是诗中的游子, 这位母亲都在“衣”中为你缝进去了什么呢?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会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关爱、温暖、担忧、思念、希望、鼓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诗境, 还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操劳与关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 “审美一品读”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强化“审美一品读”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并加强自身的学习, 以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摘要:审美与品读是小这语文教学中两种重要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分别探讨二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审美,品读,小学语文,应用

上一篇:苯抽提水循环操作分析下一篇:基于方向分水岭变换的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