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聘任合同书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聘任合同书

论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不为行政合同

摘要:高等学校在聘任教师时不是行政主体,教师聘任合同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教师聘任合同不具有目的行政性和内容行政性,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实质标准。因而,教师聘任合同在本质上不属于行政合同。

关键词:高等学校;聘任合同;行政合同

我国《教师法》第十七条和《教育法》第三十四条都规定,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专门调整高等教育领域法律关系的专门性法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八条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教师聘任制,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但是,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属性,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并未进行明确界定,在理论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认为教师聘任合同是行政合同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教师与高等学校之间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因而教师聘任合同更多地具有行政合同的特征。[1]然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究竟是否为行政合同,还需要从行政合同的法律规定性着手,考察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是否符合行政合同的要件,从而判断其是否为行政合同。明确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决定着高等学校聘任教师应当适用何种法律,采取何种责任规则,存在何种执行方式,以及发生争议时可以诉诸何种法律途径。[2]

一、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成为行政合同的标准

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行政合同进行立法,对于行政合同的界定仍然处于行政法学理論探讨阶段。行政法学上对于行政合同的界定,主要是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合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3]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行政相对一方就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4]这两种观点存在细微的区别,但从总体上来看,与民事合同相比,行政合同一般必备三个条件:第一,主体行政性,即行政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行政主体。这是行政合同的基本标志,也是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是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明显区别之一。行政合同只能在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或者行政机关之间签订,而不能在公民之间签订。即使公民之间签订的合同的内容是为了执行国家的公务,也不能被认为是行政合同。[5]第二,目的行政性,即行政合同签订的目的是为了执行特定的行政事务,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目标。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订立民事合同的结果可能是有利于公共利益,但就其本身来讲,其签订民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第三,内容行政性,即行政合同的内容是合同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行政上的权利和义务。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判断合同是否属于行政合同的标准。其中,前一个条件是判断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是行政合同成立的首要前提。后两个条件是判断行政合同的实质标准,是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的本质区别。判断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是否属于行政合同,从而区别于民事合同和其他性质的合同,首先应考察学校是否为行政主体,其次再考察聘任合同是否具有目的行政性和内容行政性。

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

从行政合同的必备条件来看,如果学校在行使聘任教师的权利时为行政主体,那么,教师聘任合同符合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具有成为行政合同的可能性;反之,不为行政合同。

(一)行政主体的定义

在我国早期的行政法学里,并没有行政主体这一概念,而是通过使用“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组织”的概念来探讨行政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由于行政机关既能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民事活动,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也能够从事行政活动,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因而,“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组织”概念的使用,难以有效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于是,行政法学研究者从大陆法系国家引进了“行政主体”这一法学概念。大陆法系的行政主体包括三种类型:国家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和承担公共服务的其他主体,第三种类型一般是指公务法人。这三种行政主体类型的确立,反映了行政由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过程。但是,我们国家的行政法学仍然基于国家主权的理论,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仍然局限于国家行政部分。

我国行政法学家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 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独立进行行政管理并独立参加行政诉讼的组织[6];(2)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7]; (3)行政主体系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及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8]这三种界定方式在以下四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即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非个人;第二,行政主体必须依法具备行政职权,所谓“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系指这种组织的行政职权或者是由法律、法规设定的,或者是由有关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授予的[9];第三,行政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第四,行政主体必须能够独立承受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是具备某项行政职权的组织,能够以学校的名义行使该行政职权,并独立承受法律效果,那么,学校就是行使这些项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

(二)学校具有成为行政主体的可能性

依据我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学校必须具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合格的教师、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由此可见,学校是一个组织,而非个人。因而,高等学校符合行政主体的第一个条件。

然而,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只有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才可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职权一般可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两大类。固有职权是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或与行政机构改革有关的法律文件直接赋予有关行政组织的职权,这种职权以组织的设立而产生,并随组织的消灭而消灭;授予职权来自于法律、法规或者有权机关的授予行为,这种职权既可因法律、法规的修改、废止或授权机关撤回授权而消灭,也可因被授权组织的消灭而消灭。[10] 依据行政职权的来源,行政主体可以分为职权行政主体和授权行政主体两种类型:凡是享有固有职权的组织是职权行政主体,特指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享有授予职权的组织是授权行政主体,这类行政主体虽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时,与行政主体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从高等学校的性质来看,高等学校并非行政机关,因而并不具有固有职权。如果高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行使了行政职权,那必然是源于法律、法规对学校的授权,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和确认。当前各级学校包括高等学校的权利{1},主要由《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进行详细的规定。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于我国教育法未能对高等学校这部分权利的属性进行定位,无法将高等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颁发学业证书等直接定性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而纳入民事诉讼之中,也无法将其定性为行政法律关系而纳入行政诉讼之中,导致司法救济出现了真空地带。2003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一案中,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认为被告北京科技大学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资格,但是“代表国家行使对受教育者颁发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行政权力”。由此可见,高等学校颁发学位证书的权利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从这一点上来说,高等学校的学位授予行为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应该纳入具体行政行为的范畴。[11]因而,学校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的行政职权。

然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并非一定就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继而与行政委托的对象区别开来。行政委托的对象,是指接受行政主体的委托,以委托行政主体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的其他组织或个人。例如,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受国务院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此可见,执行教师资格认定行政职权的高等学校是委托行政的对象,而非行政主体。[12]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行使授予学位这一行政职权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这一职权,并且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可以视为授权行政主体。这就意味着,虽然学校不是行政机关,但是,可以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具有成为授权行政主体,享有与行政机关同等法律地位的可能性。

(三)学校在行使聘任权利时不为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指的是一种主体资格。授权行政主体只能行使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某项具体职权,并且只有当它取得了行使某项或某类行政职权的资格时,才能成为该项行政职权的法定行政主体。也就是说,当高等学校行使授予学位的行政职权时,高等学校是行使该项行政职权的法定行政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行使聘任教师这一权利时也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这必须视该项权利是否是一项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

《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具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从所有权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高等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因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政府对于属于高等学校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过,鉴于政府难以而且也不必对高等学校进行微观管理,因而,可以将聘任教师的用人权利授予高等学校行使。由此可见,高等学校聘任教师的权利,并非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组成部分,而是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授权。[13]在此种情况下,政府是作为所有权人的民法上的主体,而非行政法上的主体。因而,聘任教师的权利,是政府授予高等学校行使基于国家的财产所有权意义上的权利,而非行政职权。如果认为高等学校聘任教师的权利属于授予行政职权,那么,理解教育法及其他教育法规的时候,将会出现许多矛盾冲突之处。据此可以推断,高校聘任教师的权利,不是教育法所授予的行政职权,而是来自于政府基于财产所有权上的、遵循民法规则的权利,高等学校在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必须接受作为所有权人的政府的监督。

三、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实质标准

目的行政性和内容行政性,是判断行政合同的实质性标准。从教师聘任合同的性质来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既不具有目的行政性,也不具有内容行政性。

(一)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不具有目的行政性

在实行聘任制之前,我国教师任用方式以派任制为主,教师的身份为国家干部,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服从的行政管理关系。但是,这一制度不利于教师的流动,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聘任制度是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铁饭碗,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制度。因而,教师聘任合同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促使教师依据合同约定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流动,从而达到《教育法》第三十四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高等学校是国家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区别于行政机关的主要地方在于其目的为提供社会服务,而非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社会服务,而非为了实现对教师进行行政管理的目的。

(二)教师聘任合同不具有内容行政性

在我国当前劳动与人事制度相分离的情况下,教师聘任合同被定位为人事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开来。但实际上,教师聘任合同与企业劳动合同相比,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教师聘任合同的必备条款,多数是根据《劳动法》中相应的条款制定的,包括聘任合同的期限、岗位和职责要求、工资待遇、聘任合同变更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约定的责任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内容是对教师与高等学校之间劳动关系的规定,与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在签订教师聘任合同的过程中,教师与高等学校是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合同,高等学校并未强迫教师接受聘任合同的内容,因而双方在签订合同上的身份是平等的。尽管基于高等学校教育的特点对教师解除合同的情况有特殊的规定,例如,教师不得在学期中间单方面解除合同,但是,这并不等于否认教师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因而,不论是高等学校一方,还是教师一方,都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并不具有合同优益权。从这一点来看,教师聘任合同与行政合同具有较大的区别。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一方面,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并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高等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制度来管理被聘任的教师,教师聘任制度的施行流于形式,因而导致部分研究者认为,教师聘任合同实际上就是行政合同。但是,在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度下,高等学校在行使聘任合同的权利时,并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也不符合行政合同的实质标准。因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在本质上不属于行政合同。只有认清了教师聘任合同的这一法律性质,才能够帮助高等学校和教师重新审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为处理双方之间因聘任合同而发生的争议提供正确的思路。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劲松教授对此论文的指导!)

注释:

{1}在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中,法律文本采用了“权利”一词。对于“权利”一词,法理学上一直存在多种观点,其中,霍菲尔认为权利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权力”,即通过一定行为或不作为改变法律关系的能力;夏勇也认为权利包括权威和能力。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的“权利”,可以理解为采用这种观点,将“权力”也包含在内。实际上,学校管理学生、教师和颁发学业证书的行为,都是学校所行使的“权力”。因此,本文采用“权利”一词,包含“权力”的含义。

参考文献:

[1]申素平.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67-71.

[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49.

[3][5][10]羅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0,181,36.

[4]姜民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1.

[6]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344,90.

[7]王连昌.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5.

[8]胡建淼.行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43.

[9]胡建淼.行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43.

[11]湛中乐,李凤英.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兼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之完善[A].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一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18-344.

[12]陈韶峰.试论我国的教育行政主体[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0-43.

[13]葛新斌,胡劲松.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现状与变革——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公立中小学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86-92.

作者:蔡金花

第2篇:论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

摘要: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是高校和教师在双方地位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其需要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内容。本文在界定学校是特殊的非行政主体的事业单位,及教师是非公务员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明确教师聘任合同既不是行政合同也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特殊合同,因此其具体法律性质亟待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以确定。

关键词: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法律性质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论

随着公立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聘任制逐步取代传统的任命制。《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可见,建立完善和健全的教师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和重心。关于聘任制的具体实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聘任制度下,高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时,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是根据自由意愿而非强制等因素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由于教师聘任制是一种与以往任命制度差距较大的新聘任制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免不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高校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不明确问题。教师聘任合同是学校与教师之间法律关系的依据和载体,其法律性质直接决定了学校与教师在签订、履行、终止合同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以及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等。因此法律性质不同,产生的法律后果也存在差异,而其法律救济的途径也大相径庭。目前就聘任合同是属于行政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的问题探讨较多。如果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是属于行政合同,那么学校一方作为行政主体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中起着支配性作用,合同的主要内容不完全是基于双方自愿而是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合同产生的争议可以通过行政申诉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而如果是劳动合同,则依据《劳动合同法》加以调整。

从法律上保证聘任制度的实施,实现学校与教师之间新型关系的转换,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而明确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是首要的,因此,本文将就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

(一)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如果认为教师聘任合同是行政合同,则聘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大多研究者认为学校是行政主体。这是因为他们关注到,学校根据教育行政机关授权而拥有对教师的聘任权,管理过程中可就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资格认定等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还能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显然这些都是行政性的职能,因此,能执行这些职能的高校其身份是行政主体。也正因此,作为行政主体的学校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是行政合同。

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笔者认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非行政主体的事业单位,并不能作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拥有行政职权,但是以上谈到的行政行为,是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只是行政职能,而不是对外管理的行政职权。如学校拥有行政处分权,但是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拥有行政处分权,拥有行政处分权不是成为行政主体的充分条件,行政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具有行政职权,而学校没有此权力。因此学校不是行政主体。

尽管如此,学校在聘任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脱离不了行政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机关授予学校行政职能,不仅代表学校拥有自主行使这些职能的权力,也要求学校必须行使这些行政职能。而学校行使行政职能时,又必须限制于相关规定的条件之下,比如学校有权管理教师的职称评定,但是对于教师岗位的编制却是受到国家的“总量控制”的限制,因此,学校是一个特殊的非行政主体的事业单位,可见其作为聘任合同一方不符合行政合同一方为行政主体的要求,因此聘任合同不是行政合同。

(二)劳动合同

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无论就其形式,还是就其合同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权利与义务,跟劳动合同存在很多共性,应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教师聘任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共性具体体现在:两类合同的主体都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的;两类合同都具有合同双方地位平等化,双方关系契约化,任期和义务权利明确化,聘任过程公开化等特征;两类合同订立的原则和程序基本相同;两类合同条款构成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两类合同都具有法律依据,且都是格式化的合同。由于两类合同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共性,有学者认为聘任合同应归属于劳动合同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对比新旧劳动法,发现1995年的劳动法主要适用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不包括事业单位中的劳动关系。学校作为一种事业单位,对教师的管理只能适用事业单位的规定,其双方签订聘任合同关系不适用1995年的《劳动法》。而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比1995年的劳动法广泛,有学者认为在新劳动合同法中,将事业单位与其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纳入其中,也就包括了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因此教师聘任合同应该是劳动合同。

笔者认为虽然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劳动关系被纳入新劳动法中,但是不能这样单纯判定学校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就是劳动合同。首先,劳动合同法中也将国家机关与劳动者的合同纳入其中,那是否国家机关与公务员的合同也属于劳动合同呢。这显然不是。因为公务员不是一般的劳动者。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是劳动者。在这个意义上,公务员也是劳动者,那么教师也是劳动者。

其次,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和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谈到的劳动者,是指那些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工勤人员,是狭义的劳动者。那么教师是否也属于这类劳动者?如果教师是普通劳动者,那么其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

同便是一般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反之则不然。因此有必要探讨教师的法律地位。

公立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在近二十年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993年《教师法》首次在法律上将教师定位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规定明确了教师的职业身份,突出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但并不能界定出教师的法律地位。

正由于没有明确定位,关于教师的法律地位,学术界主要就其是一般劳动者还是公务员展开讨论。

1 一般劳动者。

《教师法》提出要逐步建立和推行教师资格、教师职务与教师聘任制度,由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建立双方的法律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随着我国逐步推行教师聘任制,教师应具有雇员的地位,他们与学校之间应是一种雇佣关系。有一些人也认为,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公立学校教师应具有一般劳动者的身份,应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但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聘任制只是根据教师职业特点所采取的一种任用方式,并不能成为证明教师不能属于公务员或应归入狭义劳动者的论据。在公务员中,《公务员法》(2005年)第95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也通过聘任方式聘用公立学校教师,并将教师界定为政府受雇人或特别职公务员。因此,聘任制度不能说明教师的法律地位,也不能说明教师就是一般的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2008年)第96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有学者认为,在缺乏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的情况下,公立学校作为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其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就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那么相应的教师就是普通的劳动者。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在《教师法》提出要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同时,也提出了“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虽然目前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还没对教师聘任制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规定,但不表示以后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对此进行规定。因此,从现有法规上看,教师已被排除普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了。

2 公务员。

有学者认为公立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究竟怎样,关键要看教师的职业性质及薪资来源。教师职业具有公务员性质,因为教师与行政人员一样,其工资由国税开支,属第二次分配,不同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因而应在《教师法》等法律中明确教师的公务员身份。笔者认为教师不是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法》第2条中将公务员定义为“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教师不具有行政编制,而是纳入事业编制,特别是高等学校教师的部分工资福利是由学校自筹而来,不完全来自国家财政,不符合现有公务员的定义。

3 非公务员的国家工作人员。

那么教师的法律地位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教师的身份是类似公务员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教师和公务员的工作性质都具有公务性。虽然《教师法》没有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但却又在教师工资、医疗、退休等诸多方面以公务员为比照对象进行规定,由此可确定教师的法律地位是类似公务员的。《教师法》第25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29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这些规定中,都将对待教师的方式与公务员类比,可见教师的法律地位与公务员相似。在规定处罚方面,《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尚不构成犯罪行为,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由此可见,教师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然,法律只能对其规定行政处罚的责任。

综上所述,教师不是一般的劳动者,也不是公务员,其法律地位是非公务员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并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三)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聘任合同

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看,聘任合同不是行政合同,也不是劳动合同,但是它与这两类合同间仍存在一定的联系。笔者认为聘任合同是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合同。

首先,聘任制度的实施脱离不了国家的宏观控制。在制定聘任合同内容时,国家有必要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因为教师是履行国家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等活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不能简单地由学校和教师进行协商。而在聘任制管理过程中,如前文谈到的,虽然学校有权管理教师的职称评定,但是国家会“总量控制”教师岗位的编制数量,因为这涉及国家的财政预算等方面。从这点看,教师聘任合同类似行政合同。

其次,聘任合同需要体现学校和教师双方的自主性。在制定聘任合同的相关内容时,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或规划要求教师履行相应职责,同时教师对合同内容的制定也有发言权,因为虽然聘任合同中会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包含了教师必需的所有权利。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应强调合同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协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加以拟定。满足这点的聘任合同其性质类似《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即“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总结这两点可知,尽管教师聘任合同不是行政合同,也不是劳动合同,但其是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特殊合同。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聘任合同不是行政合同,也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特殊合同,因此其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和行政诉讼等方式。虽然在探讨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聘任合同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但仍找不到适用的法律,也就是说其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这将使当前基于教师聘任合同而发生的高校与教师之间的人事争议处于一个“法律真空”的状况,致使教师受损的权益未能及时地获得救济,这不符合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为此,正如《教师法》中提出的“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聘任制的有效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到教师聘任合同是比较复杂的具有行政性和劳动合同特点的合同,尽快就其法律性质做出相关规定。

作者:叶晓云

第3篇:试论公务员聘任合同的法律定位

摘 要:作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领域的新生事物,公务员职位聘任制试点风靡全国。与以往公务员选任制和考任制不同的是,职位聘任制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在行政主体和所聘人员之间建立起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聘任合同成为这项制度运转的核心。近几年,围绕聘任合同的纠纷开始出现,而聘任合同公法与私法相结合的属性却导致其定位困难,直接制约着纠纷解决的效率。在重点分析比较学界各种学说的基础上,肯定“人事行政合同说”的合理性,并以此作为纠纷解决的枢纽。

关键词:公务员;聘任合同;定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成长为公民社会的主流观念,以往略显死板的公务员考任和选任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建设便民高效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于是,一种新兴的公务员任用方式——职位聘任制应运而生。2011年初,在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中组部和人社部联合下发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在全国各地再次掀起了一股“试水”聘任制公务员的热潮。

一、公务员聘任合同概述

根据《公务员法》第97条的规定,公务员聘任合同是指:“机关与公民之间,为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目标而依法就设立、变更、终止行政职务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而达成的协议。”同时第99条也规定:“机关依据本法和聘任合同对所聘公务员进行管理”,可见聘任合同维系着用人机关和所聘人员间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对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办法》在总结各地聘任制公務员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公务员法》中的聘任合同单列一章进行了详细规定,细化了签订、变更、解除合同的条件,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聘任工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在聘任合同履行或终止后,一旦出现争议纠纷,在如何救济的问题上仍显薄弱。《公务员法》和《办法》都指出,在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申请人事争议仲裁,但人事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和受案范围以及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关系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强。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诉诸法院,但究竟是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法律也没有明确界定。因此,能否对聘任合同进行一个清晰合理的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公务员聘任合同的定位分析

(一)学界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公务员聘任制的理论研究并不深入,单独针对聘任合同法律性质的分析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在大量查阅和综合比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简单梳理和归纳为“民事雇佣合同说”、“劳动合同说”、“混合合同说”和“人事行政合同说”四类。

1.民事雇佣合同说。《公务员法》第97条规定,“机关聘任公务员,一定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本学说的支持者认为,既然公务员聘任合同称之为“合同”,法条规定又明白无误地彰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灵魂——“意思自治”原则,那么理应将之归入民法的调整范围,适用《合同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因为公务员聘任合同的主体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体现出传统“雇佣契约”关系,所以将其纳入《合同法》无名合同之“民事雇佣合同”的行列。

2.劳动合同说。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表现如下:

(1)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具有特定性。

(2)合同内容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一方面,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一方去,成为该单位的职工,享受和承担本单位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有权利也有义务管理本单位的职工,把他们的个人劳动组织到集体劳动中去。双方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职责上的从属关系[2]。

(3)劳动合同牵涉第三人利益,劳动者因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权利而附带产生了劳动者的直系亲属依法享有一定的物质帮助权。

“劳动合同说”支持者的理由如下:

(1)官方引用。前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公务员法》草案说明时曾指出,“考虑到公务员职位聘任制与公务员选任制和考任制不同,聘任制公务员与机关的关系实质是劳动合同关系,草案针对公务员聘任制的特点,设专章对聘任制的适用范围、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协议工资制以及因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渠道等内容作了规定。”依据以上言论,本学说的支持者将聘任制公务员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劳动合同关系,并认为这是立法者的初衷和本意。

(2)两者在主体特征上契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的主体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一方可以是国家机关,另一方也可以是具有宪法赋予其公民资格和劳动权利的公务员。

(3)两者在合同内容指向的权利义务上相仿。从《公务员法》第98条的规定可以归纳出,公务员聘任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合同期限,职位及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四项,约定条款则包括试用期和协议工资制等,而《劳动合同法》在以上几个方面也都作了明确规定。因为按照用人方式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和借用合同,故公务员聘任合同可以看成劳动合同的一种。

3.混合合同说。此学说的支持者承认公务员聘任合同与民事合同、劳动合同存在区别,但由于其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行政法调整的因素,故不愿承认其行政合同的身份,且认为聘任合同产生的纠纷应准用民法的条款。

4.人事行政合同说。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执行公务,或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需要,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意思表示一致基础上所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协议[3]。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表现如下:

(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行使行政职能,实施行政管理。

(3)行政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区别于以行政命令为主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

(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一方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的“公共利益”本位性决定了行政主体享有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权、指挥权、单方变更权和解除权。

(5)行政合同发生纠纷后通过行政法救济途径解决。《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11条和《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6款体现了这一点。

本学说的支持者认为,之所以将公务员聘任合同界定为“人事”行政合同,而不单单是普通行政合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将“行政合同”局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公共工程承包合同、国家订购和政府采购合同、公用征收补偿合同、国家科研合同以及计划生育合同等类型,而本文所论述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具有强烈的“人事关系”属性,故称之为人事行政合同。

(二)笔者的观点

总体来说,笔者更倾向于“人事行政合同说”,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签订公务员聘任合同总体上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与行政合同“公益优先”原则不谋而合,与此相对应,民事合同、劳动合同却更多地关注私主体的利益。再者,公务员聘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并不平等,行政主体一方可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行使变更、解除合同的行政优益权,而所聘人员却不能依据“私法自治”来享有此种权利[4]。

2.公务员聘任合同的相关内容被收录在《公务员法》中,而《公务员法》作为行政法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聘任合同的一方又是行政主体,故理应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的维度来审视。

3.随着契约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民主自由思潮和合作精神的兴起以及我国加强依法行政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转变,行政合同大量涌现,早已不再是新生事物,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它的研究也已日臻成熟,并在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所以把公务员聘任合同归入“行政合同”利于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完善纠纷处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虽然《公务员法》第100条对我国公务员聘任合同纠纷处理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条文具有很大的笼统性和模糊性。笔者认为,国务院应在规章层次以上,通过立法细化聘任合同中关于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及纠纷解决途径等内容,明确界定“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中具体所指的争议范围,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为将来定纷止争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升人事爭议仲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鉴于具有强烈公法性质的公务员聘任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我们应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独立于劳动争议仲裁,适当增加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中聘任制公务员代表和法律专家的比例,平衡与行政主体方的话语权。此外,应适当扩大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并在财政等方面使之脱离行政部门的干预,使之具有准司法的权威。

(二)降低诉讼门槛,引入特别规则

本文把聘任合同界定为行政合同,从而为诉讼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避免了法院无法判断和受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聘任合同中“意思自治”的理念,我们可以在诉讼的原告资格、审查范围、证明标准等方面作出一些灵活性规定,如赋予行政主体原告资格,合同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全面审查,针对不同证据分别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或“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等等[5]。

参考文献:

[1]郝继明.聘任制公务员初探[J].行政与法,2005,(10).

[2]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3]牛余凤,韦宝平.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4]刘权.试论中国公务员聘任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5).

[5]林艳玉.公务员聘任合同的性质及其诉讼[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作者:马迅

第4篇:学校聘任教师合同

甲方:________(通常为用人学校)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资格证编号: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自愿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一、合同期限

第一条 本合同期限类型为________期限合同。

本合同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生效,其中试用期为____个月。终止日期为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工作岗位与工作量

第二条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____________工作。工作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合法要求,按时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工作条件与劳动保护

第四条 甲方安排乙方执行_______________工作制。

执行定时工作制的,乙方每日的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执行课时工作制的,在保证完成规定课时的前提下,工作和休息、休假乙方自行安排。

第五条 甲方安排乙方加班补课的,应安排乙方同等时间补休或依法支付加班补课工资。

第六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教学用品,建立健全有关教学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乙方教学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甲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安排乙方进行健康检查。

第七条 乙方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

四、工作报酬

第八条 甲方确定工作报酬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

第九条 执行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甲方每月____日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月工资为_____元或年薪为_____元。

规定了试用期的,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每月____元。

执行课时制的,工资支付按____执行。

合同期限内有寒暑假且执行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甲方应依法支付乙方寒署假期间的薪金。

第十条 由于甲方的原因使乙方下岗待工的,甲方保证乙方的月生活费不低于____元。

五、保险福利待遇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职工养老、失业和大病医疗统筹及其他社会保险费用。

第十二条 乙方患病或因工负伤,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____________执行。

第十三条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工资和医病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甲方还为乙方提供以下福利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工作纪律、奖励与惩处

第十五条 乙方应当认真履行法定义务,遵守甲方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爱护甲方财产;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十六条 甲方负责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

乙方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甲方予以表彰、奖励。双方就奖励做如下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校的规章制度,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或体罚学生,经教育仍不改正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甲方可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

第十七条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发生变化,本合同应变更相关内容。

第十八条 订立本合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

第十九条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

(3)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或体罚学生,经教育仍不改正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

响恶劣的;

(4)被撤销教师资格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一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乙方患病或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双方不能依据本合同第十八条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二条甲方办学效益极差濒临关闭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经向学校工会或者全体教职员工说明情况,并向教育、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二十三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不得依据本合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终止、解除本合同:

(1)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女教师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内的;

第二十四条 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办理,不得依据本合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五条 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扣押有关证件等手段强迫从事教学工作的;

(3)甲方不能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本合同期限届满,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第二十八条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乙方离休、退休、退职及死亡或本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本合同终止。

八、经济补偿与赔偿

第二十九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违反和解除乙方劳动合同的,应按下列标准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

(1)甲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乙方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乙方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甲方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子低于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

第三十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乙方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1)经与乙方协商一致,甲方解除本合同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甲方解除本合同的。

第三十一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单位上年月平均工资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1)乙方患病或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本合同的;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甲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甲方办学效益极差濒临关闭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必须裁减人员的。

以上三种情况,如果乙方被解除本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本单位上年月平均工资的,按本人月平均工资计发。

第三十二条 甲方解除本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乙方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赔偿金。

第三十三条 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时,乙方在甲方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三十四条 乙方患病或者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本合同的,甲方还应发给乙方不低于单位上年月人均工资六个月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第三十五条 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由于甲方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害的,甲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保密条款,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乙方解除本合同的,凡由甲方出资培训的招接收的人员,应向甲方偿付培训费和招接收费,其标准为__________。

九、劳动争议处理

第三十八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__________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

第三十九条 甲方以下列规章制度作为本合同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十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第四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盖章)乙方:___(签字)

法定代表人:____(签字)

委托代理人:____(签字)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日

第5篇:学校保安人员聘任合同书

前进小学保安聘用合同

为维护校园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学校决定聘任保安人员。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严格遵照执行。

甲方(聘用单位):者楼镇前进小学(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受聘人):韦正达,男、59岁、初中文化,身份证号: 522327195609090038 联系电话:18286934314 (以下简称方)

第一条合同期限聘用期限自2015年3月1日至8月30日止,合同期满后,即聘用合同终止。

第二条保安人员的工作职责

1、保安人员必须服从校方提出的安全保卫要求和门卫管理制度。

2、保安人员应树立高度责任感,对学校安全保卫负责。坚持预防为主的方 针,加强门房管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保安人员要认真做好守护目标的防火、防盗,负责校内师生人身财产安 全,如发生案件应立即报告学校,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

4、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地点在校保安值班室。

5、保安人员必须对校内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巡查,做好防盗工作。

6、保安人员要本着对学校安全负责的精神,按学校规定,定时开关校大门, 上课或课间休息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让学生随便进出校门。若学生请假提前离校的,必须持有学校专用的请假单。否则一律不得放行,杜绝发生因学生逃学而在校外发生的安全事故。发现学生通过非正常途径离开学校应及时劝阻、教育,并立即报告。

7、保安人员对未佩戴红领巾的学生有权不让其进入校园。上课时间因迟到 要进入校园的学生,必须在确认学生身份后才可进入,并做好登记工作。对骑车、穿拖鞋、染发、衣冠不整、穿奇装异服的学生应及时加以制止,劝其立即纠正或通过班主任要求学生限时纠正。

8、非学校师生原则上不得进入学校。外来人员来访确需进入者,按要求填写好登记表方可进入校内。

9、保安人员在学生入校前30分钟前开启校门,上课铃响后全关闭。放学时 应按时开校门,30分钟后关闭。校门开后须离开值班室站立值勤,看护学生进出学校。

10、在上学、放学时段,保安人员有责任维护好校门口环境秩序,禁止闲杂人员在校门口周围逗留大声喧哗。对在校门聚众吵闹影响学校教育秩序的现象,应予劝阻,对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有责任报告110,并协助110处理有关事情。禁止在校门口摆摊设点,禁止车辆在校门口无故乱停乱放,保证校大门口的畅通无阻。发现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现象及时阻止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保安人员应禁止任何外来车辆进入校内。确实因工作或其它需要,经学校领导同意,验证许可做好车牌登记后,方可进校。

12、保安人员应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任务。

第三条保安人员的工作报酬

乙方按照甲方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甲方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报 酬,不得克扣、拖欠工资。每月工资标准为人民币 1500 元整。

第四条出现以下情形,甲方有权解聘合同,并通过合法途径追究相关责任

1、辱骂殴打教师学生造成恶劣影响。

2、工作失职造成守护目标损失。

3、工作散漫、不负责且屡教不改。

4、当班期间擅自离岗。

5、在试用期间(二个月)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6、酒后上班三次以上的、不按照学校要求巡逻和不按时完成学校分配任务五次的。

第五条本合同有效期六个月,一式四份,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按手印从鉴订之日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送教育局和公安分局各一份,四份合同均有同等效力。如乙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甲方续聘重新鉴订合同。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签约地点: 签约地点:

签约时间: 签约时间:

第6篇:学校与教师聘任合同书

教育事业单位人员聘任上岗合同书

甲方(学校):XXXX 乙方(受聘教师):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市、街道有关文件规定,甲方因工作需要,经与乙方共同商定,签订本合同。

一、 甲方聘用乙方为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科目教

师。聘期壹年(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止)。

二、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条件,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调整岗位。

乙方的工资福利及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三、 甲方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乙方在

受聘期间,必须服从甲方管理,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努力完成甲方安排的工作任务。

四、 合同任何一方,如有正当理由,可要求提前终止合同,但必须提前

一个月通知对方,并报签证单位同意后方可解除聘任合同。

五、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甲方可以解除或终止聘任合同:

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单位规章制度的;

2、严重失职、渎职,对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严重违法乱纪的;

4、考核不合格的;

5、聘用期间发现不符合聘任条件的;

6、按国家有关规定考入或被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或经组织批准调动的;

7、符合X市委组织部、X市人事局潍人字X号文件之辞退条件的;

8、因伤病等原因,连续六个月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自然解除聘任合同;

9、聘任合同期满,自然解除聘任合同。

10、 聘期内被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的,聘任合同自行解除。

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乙方可以提出解除或终止合同:

1、甲方不履行聘任合同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

2、按国家规定考入大中专院校,应征入伍、考入或被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3、符合政策规定调出本单位的;

4、甲方未按国家政策法规或聘用规定支付工作报酬或提供工作条件的。

七、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八、 双方均应认真履行聘用合同。如发生争议,协商无效的,可向甲方

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调解无效的,可向当地政府或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由政府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调解或仲裁。

九、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按管理权限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签证后生效,

涂改或他人代签的无效。

十、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签证部门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章):乙方(签章):

X年9月1日X年9月1日

第7篇:博文实验学校教师聘任合同

甲方(聘用单位): 学校 法人代表: 乙方(受聘人员):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第一学历及毕业时间: 第二学历及毕业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 合同期限 乙方在 学校

合同期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二、 乙方的岗位、岗位工作任务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分配乙方从事 年级 教学工作. 乙方在聘期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按时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工作任务。

三、权利和义务

(一) 甲方权利

1、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对教育学校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学校对受聘岗位的要求,对乙方进行管理;

2、甲方对乙方乙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二) 甲方义务

1、依法维护乙方应享有的各项权利;为乙方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

2、为乙方提供完成本合同规定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政策;

3、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劳动纪律和甲方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三)乙方权力

1、按照学校对聘任教师制定的相关考核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在聘期内每年享受学校受聘人员待遇;

2、享受甲方为其提供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乙方工作时间按《劳动法》和学校工作岗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4、甲方如不能按规定履行其应尽义务时,乙方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申诉。

(四)乙方义务

1、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聘期内保证依照《劳动法》、《教师法》或其它有关规定,每年全职在甲方聘任的岗位上工作,不允许再与其它单位签订类似劳动合同;

3、全面履行受聘岗位职责,完成受聘岗位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接受甲方的监督、考核及管理。

五、劳动报酬和相关待遇

1、甲方聘任期间乙方享有每月 工资待遇并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要求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2、甲方为乙方办理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按国家规定的集体和个人所承担比例分担;

3、乙方聘任期间享受学校在编教师同等福利待遇;

本合同一试两份,甲乙方各一份,自行保管。合同到期后及自行终止。 用人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盖章)

受聘人员:(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第8篇:技师聘任合同,聘任公告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二级(技师)

聘用合同书

根据河南省人社厅《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聘任工作的通知》(豫人[2005]61号)文件精神,经聘用单位、人社部门、受聘单位协商一致,签订聘用合同如下:

聘用单位:

主管部门:

岗位工种名称:

资格审批时间:

受聘人姓名:

性别:

参加工作时间: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第一条

聘用合同期限为三年

合同期自

日起至

日止。 第二条

聘用岗位和工作要求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二级(技师)聘用的有关政策和工作需要,经研究同意聘用

同志在

岗位(工种)从事工作,担任该岗位职务。

第三条

岗位工作条件

1.单位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受聘人民主管理权利,创造有利于受聘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

2.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负责对受聘人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劳动安全和遵纪守法等的教育和培训。

3.单位要根据国家、省、市等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需要安排受聘人工作,不得有违国家等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

第四条

工作纪律

1.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2.受聘人要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领导、管理和教育。

3.受聘人违反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的,单位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直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或解除聘用合同。

第五条

工资福利待遇

1.受聘人工资从办理聘任手续的下月起执行工勤技能岗位二级(技师)工资标准,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2.调离本工种岗位或合同期满未予续聘,以及被解聘、辞聘的从下月起停止二级(技师)工资及有关福利待遇。解聘后,其工资应按新确定的技术等级(岗位)比照同岗位同条件人员重新确定。解聘后转换工种的,在未确定技术等级(岗位)之前,暂按同等条件技能岗位三级的工资标准低一档执行。

3.技师在聘任期内到达退休年龄的,按照所聘任的职务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相应待遇。 4.聘任技能岗位二级(技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工资管理权限审批。 第六条

合同变更、终止、解除与辞聘的条件

1.聘用合同一经签订后,合同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确需变更时,双方应协商一致,并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聘用合同即行终止。

2.受聘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⑴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

⑵违反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⑶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单位、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⑷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收监执行的,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⑸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 ⑹受聘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不称职),又不同意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

3.除按照国家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外,单位不得无故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4.受聘人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辞聘。 第七条

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宜(可附页)。

第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第九条

双方如有争议,应由同级政府部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受聘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工考部门(盖章):

第9篇:聘任合同书

甲 方 :

乙 方 :

类别:

身份证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云南省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的有关规定,乙方被录用为我单位公务员,自2012年10月下旬正式上班,试用期为一年。

一、聘任职位和工作职责要求

第二条 甲方聘任乙方在 职位工作。

第三条 甲方聘任乙方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要求如下:

1、

2、

3、

第四条 在聘期内,甲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与乙方协商后,调整乙方的工作职责。

三、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 甲方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乙方提供与其聘任职位相一致的工作服务;

(二)根据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对乙方在聘任期内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

(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合同相关条款,变更或者解除与乙方签订的聘任合同;

(四)享有乙方为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所形成的作品、发明、专利、技术成果等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 甲方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按本合同约定支付乙方工作报酬,保障乙方应享有的工作待遇,并根据工作需要,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七条 乙方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或者本合同约定的事由,在聘任期内不被解聘;

(三)享有本合同约定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

(四)参加甲方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的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八条 乙方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上一篇:抗洪救灾先进事迹下一篇:电力物资公司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