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教授

2023-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讲座教授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提升我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决定继续设立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2010—2012年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和《厦门大学“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长江学者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以及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聘任。

第三条 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实行岗位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

第四条 特聘教授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聘期为3年。

第五条 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和人事处负责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聘任的日常工作,科技处、社科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和财务处等职能部门予以配合。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六条 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必须与国家科学研究规划相结合,与“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与我校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

特聘教授岗位应明确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或研究任务。讲座教授原则

1 上在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领域聘任。

第七条 学校每年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招聘计划及我校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平台、创新基地、重点科研基地和学科建设规划,确定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招聘岗位。

第八条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经济学、化学、物理学、数学、文学等学科所设岗位分别命名为:王亚南经济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卢嘉锡化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萨本栋物理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陈景润数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林语堂文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其他学科所设岗位直接以该学科名称命名。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九条 特聘教授职责:

1.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2.正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一支创新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5.推进本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并主持本学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提高本学科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第十条 讲座教授职责:

1.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和

2 研究生。

2.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供重要咨询建议,促进本学科进入国际学术前沿。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组建或参与组建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

4.积极推进本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导或指导本学科进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研究,提高本学科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第四章 招聘条件

第十一条 特聘教授招聘条件:

1.严格遵守宪法与法律,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自觉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以良好的师表风范和人格修养影响社会、引领团队、带动学生。

2. 具有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引领社会先进科学文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视野和能力。

3.符合厦门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例中有关教授的要求。

4. 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原则上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原则上50周岁以下(长江学者55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5.国外应聘者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国内(含校内)应聘者应为“973”首席科学家或相当课题负责人(不含子课题,下同);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一等奖限前2名,二等奖限前1名);

3 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或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的人才;或取得其他同等成就的人才。

6.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8.聘期内全职在厦门大学工作。

第十二条 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1.热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 2.在国外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同时面向国内高校招聘,但申请者须是国内高水平大学的著名教授。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具有拓展本学科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5.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厦门大学工作2个月以上。

第五章 聘任程序

第十三条 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的聘任程序: 1.公布设岗学科和招聘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2.申请岗位所在学科的学科评议组对申请者的条件进行初审,确定送审对象。

4 3.送审对象的申请材料送5位校外本学科领域学术造诣高深的知名专家评审,知名专家应为“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或海外高等学校中的教授或研究员,申请长江学者和闽江学者岗位的须另送2位以上本校知名同行专家评审。有条件的学科应聘请海外著名同行专家参与评审。

凡半数以上评审专家认定不符合招聘条件或不予推荐的,不再进入下一道程序。

4.申请岗位所在学科的学科评议组召开会议,根据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岗位招聘条件,进行评议。学科评议组成员以记名投票方式表明评议意见,评议意见分为优先推荐、一般推荐和不予推荐。

学科评议组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开会,申请者得到学科评议组超过二分之一与会成员推荐的,方可提请学院、研究院聘委会审议。学科评议组最高可按学校下达的申报岗位数的1:2推荐人选。

5.学院、研究院召开聘任委员会会议,根据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学科评议组的评议意见进行审议,并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提出推荐或不推荐聘任人选的意见。

学院、研究院聘任委员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开会;申请者获得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方为通过。学院、研究院按学校下达的申报岗位数的1:1向学校推荐拟聘人选。

6.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对各学院、研究院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审核,提出审核和推荐意见。

7.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推荐人选进行审议,并以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决定聘任人选。

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开会;申请者获得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方为通过。

经表决通过的推荐和拟聘人员名单在人事处网页进行公示。

5 8.校长与受聘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人员签订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合同,对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者颁发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证书;闽江学者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报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由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授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证书。

申请长江学者岗位的,按规定时间报送推荐材料到教育部。经评审通过后,校长与受聘人员签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合同,聘任合同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授予受聘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证书。

第六章 支持方式

第十四条 特聘教授除享受厦门大学教授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享受每年人民币20万元的工作津贴(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奖金),首聘聘期内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享受学校提供的每年人民币2.55万元的厦门大学工作津贴;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同时享受每年人民币15万元的工作津贴(含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奖金)。讲座教授按在厦门大学工作时间享受每月人民币3万元的工作津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奖金或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奖金)。

第十五条 学校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学院、研究院应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原则上,特聘教授的科研配套经费由所在的“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提供。

长江学者受聘者及校外人员应聘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的受聘者,若需科研经费,可向所在的“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申请相应类别、相应额度的科研配套经费。

校内教师应聘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的受聘者,其科研工作应

6 与所在的“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相结合,科研配套经费在“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经费中统筹安排。

第十六条 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的参考标准、申请办法和下达方式:

1.参考标准

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科研配套经费分为6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和200万元以上5个额度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配套经费分为30万元和50万元2个额度标准。

2.申请办法

(1)申请者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可申请相应类别、相应额度的科研配套经费。

(2)“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提供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的,申请者按照“985工程”学科、平台和基地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请。

(3)学校提供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的,申请者必须填写特聘教授工作任务书,对科研配套经费进行预算,所在学院、研究院组织3~5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申请者的工作任务和科研配套经费预算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推荐意见后递交所在的学部。学部组织专家进行复核、签署意见后将其送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事处审核。人事处汇总后报送校领导审批。

3.下达方式

根据申请者的工作计划和科学研究进度,分期下达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

第十七条 学校应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从校外招聘的特聘教授按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给予相应的安家费,允许其申请购买学校用于人才引进的住房一套或学校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讲座教授在校工作期间,学校安排专家公寓住房供其居住,按照教师标准提供午餐补贴。

7 第十八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聘期内研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成就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29号)获得有关产权收益。

第十九条 学校支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申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并通过项目牵引组建创新团队。对其中优秀创新团队,优先列入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给予重点资助或推荐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第七章 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学校与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通过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的办法明确聘任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行聘期目标管理。特聘教授在聘期内免于教师职务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每年12月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须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小结,提交书面小结报告。聘期结束时,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须对聘期内的工作进行总结,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对于长江学者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按照教育部或福建省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向教育部或福建省报送相关材料。

第二十二条 学院、研究院于每年11月25日前将本学院、研究院聘任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和履职情况向学校进行书面报告,学校每年11月底前就长江学者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和履职情况分别向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进行书面报告。

8 对于聘期内未能按规定时间到岗工作的特聘教授,学院、研究院应及时向学校进行书面报告。

第二十三条 对于在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的特聘教授,教育部、福建省或学校将撤消其特聘教授称号,学校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停发其特聘教授工作津贴(长江学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奖金)和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停止拨付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同时追回已发放的特聘教授工作津贴(长江学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奖金)和应追回的科研配套经费及工资和福利等待遇。

第二十四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如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触犯刑律,或在申报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教育部、福建省或学校将撤消其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称号,学校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停发其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工作津贴(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奖金)和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停止拨付科研配套经费,同时追回已发放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工作津贴(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奖金)和应追回的科研配套经费及工资和福利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一般不得担任学校实质性领导职务(包括校级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特聘教授,学校将解除与其签订的特聘教授聘任合同,停发其特聘教授工作津贴(长江学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奖金)。

第二十六条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在聘期内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优秀拔尖人才,在受聘的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期满结束后,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批准后予以续聘。特聘教授续聘期间,不再提供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

第二十七条 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聘期内或聘期结束后,符合条件者可应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对聘期内由

9 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改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人员,经受聘者申请,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标准补足科研经费额度,按长江学者标准提供工作津贴,其他支持条件不再重复提供;对聘期内由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改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人员,不再重复提供科研配套经费和其他支持条件;在聘期内从特聘教授转聘讲座教授的人员,其待遇和支持条件均改按讲座教授的标准提供,原已拨付但尚未使用的科研配套经费须退还;对聘期结束后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人员,按长江学者标准提供工作津贴,经受聘者申请,按长江学者标准提供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

第二十八条 对在任职期间做出重大成就的特聘教授,推荐参评“长江学者成就奖”;对于聘期结束取得突出成绩的长江学者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推荐申报授予“荣誉长江学者”或“荣誉闽江学者”称号。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中所称“以上”及“以下”,均含其本数。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办法》(厦大人„2005‟5号)同时废止。学校此前颁布的其他相关文件中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负责解释。

10

第2篇:200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

设岗学校

设岗学科

姓名

特聘/讲座

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王长平

特聘

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特聘

北京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张立飞

特聘

北京大学

免疫学

特聘

北京大学

生理学及神经生物学

王世强

特聘

北京大学

有机化学

王剑波

特聘

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

特聘

北京大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郭红卫

特聘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史

阎步克

特聘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陈平原

特聘

北京大学

地球化学

张有学

讲座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何玉山

讲座

北京大学

教育经济学

曾满超

讲座

北京大学

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

讲座

北京大学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讲座

北京大学

口腔医学

施文元

讲座

北京大学

社会学

李中清

讲座

北京大学

生物信息学

龙漫远

讲座

北京大学

拓扑学

林晓松

讲座

北京大学

微流技术

讲座

北京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陈关荣

讲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王华明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数学

讲座

北京化工大学

材科加工工程

张立群

特聘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特聘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

邢献然

特聘

北京理工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

讲座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保护

骆有庆

特聘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

李百炼

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化学动力学

邵久书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拓扑学和微分几何

唐梓洲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王一川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药物

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任福继

讲座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特聘

大连理工大学

精细化工

张淑芬

特聘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表面工程

讲座

大连理工大学

能源化工

宋春山

讲座

第三军医大学

免疫学

吴玉章

特聘

第四军医大学

内科学(消化)

特聘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蒋亚东

特聘

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柳清伙

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讲座

东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张化光

特聘

东北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刘炯天

特聘

东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讲座

东北师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麻彤辉

特聘

东北师范大学

植物学

特聘

东北师范大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野乔

讲座

东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江舟

特聘

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大气化学)

特聘

复旦大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张素春

特聘

复旦大学

同步辐射谱学

封东来

特聘

复旦大学

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

张世理

特聘

复旦大学

药物化学

阿拉斯太尔

特聘

复旦大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汤善健

特聘

复旦大学

政治学

林尚立

特聘

复旦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涌泉

特聘

复旦大学

发育生物学

讲座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郁国樑

讲座

复旦大学

基因组学

谷迅

讲座

复旦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袁钧瑛

讲座

复旦大学

生物有机化学

讲座

复旦大学

新闻传播学

陈韬文

讲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科学

赫晓东

特聘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功能材料物理与应用

曹文武

讲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李泽湘

讲座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张榴晨

讲座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吴信东

讲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妇科学

司特劳斯·杰瑞

讲座

湖南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王太宏

特聘

湖南大学

车辆工程

杨金海

讲座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

聂书明

讲座

湖南大学

应用数学

桂长峰

讲座

湖南师范大学

遗传学

诺尔佛·博德曼

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

光学

张卫平

特聘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

杨国荣

特聘

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

肖惠宁

特聘

华南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谢立华

讲座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营养学

严小龙

特聘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张炼辉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工程

特聘

华中科技大学

热能工程

徐明厚

特聘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朱建刚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

汪立宏

讲座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马於光

特聘

吉林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孙洪波

特聘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

熊幼翎

特聘

兰州大学

敦煌学

讲座

兰州大学

理论计算机科学

讲座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卢坤平

讲座

南京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陈延峰

特聘

南京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徐夕生

特聘

南京大学

理论物理

王强华

特聘

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

范从来

特聘

南京大学

地球动力学

讲座

南京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张东晓

讲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

裘进浩

特聘

南开大学

动物学

董金堂

特聘

南开大学

光学

陈志刚

特聘

南开大学

无机化学

特聘

南开大学

应用数学

陈玡仰

特聘

南开大学

概率论

张土生

讲座

南开大学

金融学

沈中华

讲座

南开大学

实验经济学与公司治理

莱茵哈德·泽尔滕

讲座

清华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杨旭东

特聘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陈国青

特聘

清华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广铭

特聘

清华大学

社会学

特聘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

刘国松

特聘

清华大学

信息安全

王小云

特聘

清华大学

遗传学

谢道新

特聘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陈一苇

讲座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

托尼·赛奇

讲座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讲座

清华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黄焕中

讲座

清华大学

纳米材科化工

卢云蜂

讲座

清华大学

生物物理学

讲座

清华大学

无机纳米材料

杨培东

讲座

清华大学

物理学

郗小星

讲座

清华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李安国

讲座

山东大学

化学

姜建壮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植物学

杨洪全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肿瘤病理生理学

陈国强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草业科学

黄炳如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

江晓东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林宗利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

讲座

四川大学

比较文学

曹顺庆

特聘

四川大学

绿色化学

冯小明

特聘

四川大学

重大疾病生物治疗

辛洪波

特聘

四川大学

肿瘤学

孙晓峰

讲座

天津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讲座

天津医科大学

分子流行病学

特聘

天津医科大学

肾脏发育与肾脏疾病

邱猛生

讲座

同济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付公康

讲座

武汉大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刘耀林

特聘

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

曾令良

特聘

武汉大学

免疫学

谭锦泉

特聘

武汉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葛茂荣

讲座

武汉大学

基础数学

黄孝军

讲座

武汉大学

控制理论与工程

夏小华

讲座

武汉大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李国民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特聘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聘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

王国祥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数学

陈掌星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李晓榕

讲座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

成来飞

特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

孟江洪

讲座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

讲座

西南大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夏庆友

特聘

西交通大学

工商管理

贾建民

讲座

厦门大学

公共管理

陈振明

特聘

厦门大学

海洋科学

王文雄

讲座

燕山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关新平

特聘

浙江大学

光学工程

何建军

特聘

浙江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杨华勇

特聘

浙江大学

物理化学

唐睿康

特聘

浙江大学

岩土工程

陈云敏

特聘

浙江大学

植物病理学

周雪平

特聘

浙江大学

肿瘤学

王荣福

特聘

中国海洋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李华军

特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物理

倪四道

特聘

中国农业大学

细胞生物学

杨贞标

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

王利明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理论经济学

杨瑞龙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黄宗智

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

物理学

张翼成

讲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蒋澄宇

特聘

中国医科大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魏华臣

讲座

中南大学

材料学

特聘

中南大学

复杂机电装备制造与控制

李涵雄

特聘

中南大学

轨道交通安全

田红旗

特聘

中南大学

药理学

特聘

中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瞿志华

讲座

中山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

特聘

中山大学

凝聚态物理

汤子康

讲座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

胡永泰

讲座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讲座

重庆大学

矿业工程

杨春和

特聘

第3篇:听董旭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听了董教授的讲座

听董旭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听了董教授的讲座《室内区域规划》和《走进童心世界》后,真是受益匪浅。

董教授对室外美化环境做了简单的分惜,总的可以概括为营造绿色环境,搭建绿色长廊,长廊中设置各色秋千,真的既有闲情又有诗意,像生活在仙境中。孩子们除了玩穿越时空的游戏,有时还会在树荫下抠抠挖挖,真是在抠抠挖挖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探索;用玉米杆做帐篷,也是董教授介绍的好玩游戏之一,这种小帐篷类似于农村看瓜棚,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乐趣,想想看童年的我们如此有意思,现在的孩子们也会喜欢得不得了。用呼啦圈挂在树上做投掷蓝,那岂不是更好玩,毽子、易拉罐、纸球都是现成的投掷材料,这些简简单单的玩法,以前真是没想起来,董教授把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 室内区域规划

从前,我对区域的设置总是存在着盲目性,更多的追求了美观和装饰的功能,经董教授的讲解和分析后,我明确了室内区域设计的基本要点“必须舒适温暖、有秩序并且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发展的要求。区域可划分为三大类1.常规类像娃娃家、小医院、图书区、表演区等都是常规区;2.特色区是指园中具有独特色彩的区域3.主题区是指与主题目标和主题活动一直的区域。

二了解区域的设计、材料 董教授对各个区域的设计、材料等做了详细讲解,使我更清楚的了解到区域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区可以探索一些水、电、磁场的原理,声音的探索可采用不同瓶子装有不同量的水或小石子、小豆子等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材料的选择上要要可操作性,玩具数量要充足,而且具有安全性、教育性、趣味性。如在绘画区,不要因为没有自由涂画墙而发愁,可用大报纸贴在墙上,便于幼儿涂涂画画,也可以随时更换;编织区可以采用玉米叶子来编制小辫子;表演区不须用华丽的服饰,可以采用旧床单、妈妈的围巾做材料,我仿佛看到了斗牛士或者少数民族的娃娃们,真是富有创意;规则上可采用多样化如:插卡、鞋子印码、围裙的多少等表示,形式新颖而且易懂。董教授还指出,空间要大,要满足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三明确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董教授指出:观察能帮助更清楚的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在“床下取鞋”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的聪明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观察和记录正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明确孩子们为主体

董教授提倡孩子是活动的主体,鼓励孩子主动参入,不怕孩子们大胆创新的玩,就怕缩手缩脚不敢玩,孩子们总是在实践中了解事物的变化,在玩中逐步学会应变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活动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认知和冲突,作为教师不要直接介入,要多观察,多理解幼儿,让幼儿在不断创新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总之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探索,多发现,在玩中发现新知,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幼儿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所以室内游戏环境规划尤为重要。如果室内游戏环境设置合理、材料投放丰富、氛围宽松,就可以激发幼儿生动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游戏行为。但在幼儿园实践中,室内环境突出存在仅适合上课、不适合开展多样性的游戏活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室内空间密度过低,拥挤现象突出

空间密度是指游戏环境中可供每个幼儿使用的空间大小。很多研究表明空间密度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和游戏中的交往行为,因为空间密度减少,就意味着拥挤度增加,相应地必然会减少幼儿的大动作活动,也有可能会增加幼儿相互之间的冲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增加。

在我国很多幼儿园,班级人数多、室内面积小的问题非常突出。按照《规程》的要求,每班幼儿人数应该控制在合理数量内,小班最多不超过25人,中班不超过30人,大班不超过35人,每班适宜的师幼比例应该在1:8——1:10左右。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半数以上的幼儿园的师幼比例不当,在一些农村幼儿园,一个班级只有一个老师,却有

四、五十个幼儿。如此失调的师幼比不仅造成教师负担过重、保教质量下降、幼儿活动空间受限、幼儿发展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而且也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所以,每个幼儿园在招生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的空间合理确定招生数量,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游戏空间,以满足幼儿天性的需要。如果很难改变现有的空间密度,那就更多采用分组活动的方式,来满足幼儿对活动空间和个别关照的需要。

二、室内空间设计单调,缺乏符合幼儿特点的创意设计

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应该有不同的空间设计,幼儿年龄不同,对于空间大小、空间布置、玩具和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但在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极为单调,有的幼儿园甚至仅有桌椅板凳和书包,最多还有几筐建构玩具,没有符合幼儿特点和需要的创意设计。

有的幼儿园室内虽然划分了不同的活动区,却几乎是摆设,平时几乎不让幼儿进去玩耍。有的幼儿园的区域一个学期几乎没有变化,缺乏层次递进性,缺乏挑战性,很难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首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幼儿需要的、富有情趣的、活泼的室内游戏环境。比如,小班的室内环境应该更多地像个“家”,有家的装饰,有家的氛围,多一些温馨、柔软的空间设计,同样的玩具多一些。娃娃家也可以是不一样的设计,可以用帐篷、大纸箱等给孩子制造一个半封闭的“安全岛”,满足孩子和好朋友说悄悄话的需要。

其次,应该充分发挥现有空间的实际效用,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环境和材料只有与孩子发生互动,才是有效的。

三、玩具和活动材料类型单一,数量严重不足,没有更新和补充

既源于观念上对游戏的忽视,也有经济上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很多幼儿园的室内玩具和材料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农村幼儿园几乎没有玩具,仅有书本和作业纸。有一些幼儿园有玩具,但玩具类型单一,仅有建构类积木、插塑玩具和拼图类玩具。还有些幼儿园玩具投放后几乎很少有改变,没有随幼儿的发展和兴趣的转移随时补充玩具。也有一些幼儿园动员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制作了一些玩具,这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其中很多玩具仅仅好看却不经玩,幼儿玩不了几次就会坏掉,这也导致老师们不舍得让幼儿玩,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幼儿园管理中,应该每年有相应递增的经费用于幼儿的玩具配备。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幼儿园,我们主张幼儿园教师充分挖掘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材料的价值,满足孩子爱玩、好动的需要。

四、玩具材料投放随意,缺乏趣味性、操作性、挑战性

教师们对于课程一般比较重视,会通过教研活动共同备课,也会通过观摩、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具的选择也比较慎重,但对于游戏就往往会忽略。这一方面表现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时间不够、游戏内容的选择和指导不够科学,还表现在玩具和材料投放的随意性上。

很多老师都知道应该为幼儿投放玩具和游戏材料,但在什么班级、什么时候应该投放什么玩具,如何随幼儿发展作出调整、什么样的玩具材料可以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什么样的玩具材料能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什么样的玩具材料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等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认识却很模糊。一般幼儿园为班级配备什么玩具就让幼儿玩什么,或者能找到什么材料就投放什么材料。至于这些玩具材料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是否能够吸引幼儿、是否具有操作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幼儿的主动活动等等,很少得到老师的认真思考,起码老

师们没有像准备教具那样严肃认真地对待玩具材料的准备和投放。

建议幼儿园通过各种园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研讨此问题,把玩具材料的投放问题作为幼儿发展和教师教育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五、区域界限模糊,没有建立合理的关系

现阶段幼儿园的室内游戏环境规划,基本以区域的形式呈现。幼儿在区域的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活动,是能够满足幼儿个别需要的、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活动形式。既包括幼儿的游戏活动,也包括其学习活动。

很多幼儿园室内的区域界限很模糊,有的幼儿园仅在边墙上悬挂几个玩具或者在桌上投放几样操作物品就算区域,区域之间几乎没有界限。也有的幼儿园教师怕幼儿弄乱区域物品,给整理带来麻烦,所以一概不允许幼儿把区域的东西带出本区,这样一来,区域之间的交往活动就被禁止,幼儿的游戏交往活动也因此而受限。

室内游戏区性质和功能不一样,所以在室内环境规划时应该有所区别,最好有清晰的界限,比如相对吵闹和相对安静的区域应该用玩具橱柜做出隔离;同时,区域之间不应该绝对封闭,不相往来,应该有合理的交往渠道,比如娃娃家与理发店、超市、医院都应该有联系,允许幼儿带娃娃看病或者带娃娃去超市购物;美工区完成的头饰、面具等应该允许幼儿拿到表演区运用到表演游戏中……

第4篇:外国教授讲座心得

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外国教授的讲座,我感觉我的收获比较大,主要收获有:(1)讲座上,教授用比较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其所研究的方向,我发现他所研究的方向竟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相似,我感觉自己比较幸运。期间 ,我听到了许多新思想,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使我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所研究的方向还是有比较好的研究前景。(2)发现了自己在学术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自己的英文水平还不是很好,对于有些英文语句的翻译还不是很熟练,这将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加强英语方面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自身英语口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这次讲座,使我更好的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加了自己的研究热情,

非常感谢我校举办的这次英文学术讲座,希望学校以后能够更多的举办这种类型的讲座,因为在我看来,举办更多的英文学术讲座是符合建设国际型研究性大学的潮流之举。此外,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并珍惜学校为我们组织的英文学术报告,以及为我们提供的学术科研和培养机会和条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广泛交流,争取用好的科研成果来回报学校。

第5篇:教授讲座通讯稿

方鹏骞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专题讲座

圆满举行 讲座主要围绕“项目选题、申请书填写和基金评审过程”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方教授告诉大家目前有哪些科研基金可以申报并强调当下更注重课题的应用能力即是否为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否能运用实践,在选题上需要遵循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四大原则。接着,他强调申请书的填写要特别注重摘要,因为优秀的摘要内容能使评委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与此同时,申请者要合理设计研究方法,统筹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后,方教授简要介绍了基金审批过程并用十分钟让在座师生完整浏览了一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标书的内容。

此次讲座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为大家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流程,方教授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基金项目申请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对在座师生今后的课题论文申报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帮助。篇二:讲座通讯稿范文

陈永东教授“我们从数学起步”

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9月30日下午五点,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中南大学(原铁道学院)校

友——陈永东教授专题讲座在铁道学院世纪楼圆满结束。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讲座,数学院院长刘再明教授,数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同志等相关领导以及原铁道学院87级、88级、89级校友参加了本次专题讲座。

讲座期间,陈永东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话语营造了一个愉悦的氛围。他先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同学们谈了对数学的认识,着重强调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紧接着介绍了数学专业的几条发展途径。然后根据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把数学在新媒体中的应用给我们作了生动、详尽的介绍,提出了“创意为万王之王”的见解,鼓励我们深入研究,并且为我们指出了许多比较有发展空间的研究方向。最后,他对同学们提出了 “四要四不要”的建议,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最后,数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同志做了总结发言,并代表院领导对校友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数学院统计系学生会

2011年9月30日篇三:李文辉教授讲座通讯稿 2014年3月28日15点10分,电工电子国家教学团队成员、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李文辉教授在主教学楼东一阶梯教室进行了题为《电机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精彩讲座, 11级、13级同学及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同学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教务处付尚军老师主持. 讲座以讲故事的形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分别以电机发展的历史、电机发展的现状、电机发展的趋势三部分为主旨来展开讲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电机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事件, 并向同学们讲述了21世纪随着其他科技的发展推进了电机的发展,电机在“驱动未来”中展示了百花争鸣,百花争艳的景色. 李教授的讲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电机的兴趣和认识,拓宽了同学们关于电机研究的新视野,在讲座的尾声李文辉教授提出了“没有电机,就没有工业,更没有现代工业”的概况;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了同学们对电机的认识,对同学们的启迪大有裨益,更为我院良好的学术氛围的营建再添新砖。(新能源学院/宣传部供稿 任鹏飞/编辑)篇四:讲座通讯稿

“没有硝烟的隐形战争”

——曲阜师范大学李敏红教授赴校区讲学 2012年4月5日晚七点,曲阜师范大学李敏红教授于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以“语言视角下的文化竞争”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校区党委副书记杨福章教授主持了讲座。李敏红教授担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是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从事语言学、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工作,擅长朗诵。本次讲座给校区师生带来极大震撼,使校区师生认识到语言在文化竞争中的强大力量。

首先,李敏红教授从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的论断“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中提出有关语言背后的力量,语言的内涵等问题,强调了语言在文化竞争中的地位。通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回顾,伪满时期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北美洲新大陆唯英语运动,中南美洲西班牙语的天地,非洲大陆被几种语言包围等历史现状的介绍,向校区师生强调看似文化传播,实际上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播,更严重的是思想和文化的入侵。同时,针对美国之音与中央电视台在世界的影响的对比,指出文化竞争还需要雄厚的实力。李敏红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在场师生对本土文化流失问题的警觉。 随后,李敏红教授介绍了不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由德国的“歌德学院”最后讲到了中国的“孔子学院”。不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文化的竞争仿佛就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也是中华文化在通过语言的方式不断传播,不断竞争。每一个中国人就是一张“中国名片”,每一个中国青年都有责任传播中华文化。

最后,李敏红教授向校区学子呼吁,希望校区学子都能够学好、用好自己祖国的语言,自觉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在讲座结束之后,李敏红教授和校区师生互动,认真解答校区学子的疑问。并且,为校区师生即兴朗诵了校区作协会长胡叶平同学的诗《三千青丝的风姿》。李敏红教授的朗诵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引发了校区师生关于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思考,使得校区学子认识到文化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激励校区学子学好用好民族语言,自觉传播民族文化。篇五:讲座通讯稿

体育系开展了“关于自然灾害事故与救助方法”的讲座 天灾难挡,人间有情。4月24日晚,体育系团委在教学楼a335开展了“关于自然灾害事故与救助方法”讲座,体育系洪煜老师担任主讲师。

讲座开始前,体育系团委组织了一次“体育系青年与雅安在一起”的爱心募捐活动。募捐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流程:

1、全体学生起立为雅安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并观看雅安救援现场视频。

2、体育系团委副书记董叶桦宣读募捐倡议书。

3、学生依次上台募捐。在募捐活动上,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力所能及为灾区贡献一份力量,献出一份爱。

募捐活动结束,主讲师洪煜老师开始了“关于自然灾害事故与救助方法”讲座。在讲座中洪老师对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分类、成因、特点以及在地震中如何自救、被埋压后的对策、防止新侵害、迅速脱险、如何互救处理特殊危险等情况做了详细讲解。

通过这次讲座,增强了体育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升了大家在面对自然灾害事故时该如何沉着冷静的面对及救助的意识。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大家更懂得珍爱生命,团结互助。

第6篇:崔峦教授讲座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发展动态

在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崔峦教授。这位精神矍铄、满腹教育理论的“邻家老头儿”,那么亲切,给了我们最时尚的信息、最前沿的理念、最可借鉴的教学操作。

他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信息便是试用了8年之久的《语文课程改革标准》的修订意见以及新的内容。讲得非常简单、明了,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课改中一股扑鼻的清香气息,接着是课改八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

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修改意见以部分内容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自颁布后,04年开始修订,09年全部完成,理念、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变,没有颠覆性的改变,但文字表述上的改变有

二、三百处。

一、理念上的调整:

1、试行版强调“创新”,但新修订的标准“既要创新,又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教育方法”。在文字上的表述是这样的:“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

2、试行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修订的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排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文字上的表述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学目标上的升降。

总体来说,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务实,强调打好基础,更加注重大好语文教学的基础。

1、更加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对低段的识字写字的数量、查字典、默读、写话的要求适度降低。

识字写字:以前要求认识1800个,会写1000个,修订后降低为会认1600 1

个,会写800个。这个减轻了低段师生的负担。

查字典:由原来的两种方法改为只需要掌握音序查字典方法。“部首查字法” 放到三年级进行教学。

写话:只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话。

三、教学建议更加明确,更加具体。

◆关于如何实现“工具性”,要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注意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基础性、阶段性:如低幼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还有就是段与段的衔接。

◆明确指出:识字、写字不仅是低段的教学重点,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点,他具有基础性地位。

◆综合性学习是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内容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来进行,注重的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评价应更加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分数只是的定量的评价。定性即语言描述,注重语文日常表现,采用激励性语言来描述,从正面进行引导。

第二部分 课改八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统一不够好。偏向人文性。 这是认真的问题,实践的问题。以下是历程—— ◆建国初:注重工具性与思想性 ◆八年来:工具性与人文性,摇摆不定 ◆1963年大纲:偏向工具性 ◆文革期间:注重思想性 ◆1978年:体现“两性” ◆80~90年代:处理很好

◆1997年:《北京文学》第十一期, 语文教学很糟糕,除了“应试”,还忽略了 2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批判了吕淑湘等教育专家:过分强调工具性。 反思:不能一味强调人文性。

经过几年,又批判:当年浪漫主义情结导致语文特性的缺失——“四重四轻” 重内容

轻语文 重文学

轻文章 重感情

轻训练 重提高

轻基础

对策: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打动学生,

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感染学生,

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熏陶学生,

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教育学生。

一、阅读教学是主体,是终点。

用课文本身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没有必要探挖洞。

二、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十分明确。

低、中、高年级都在分析课文上使劲,出现了不到位,又越位的现象。 教学中,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赏析课。这是不对的。

低年级要把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中年级重视词句,加强段的训练,少在篇章上下功夫。学生“得意忘言”。每年段要浇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

三、识字、写字教学普通有所忽略。

课改调研:中小学生课改后词汇量下降了。多了一些不规范语言,如网络语言。

警示:忽视了字词教学。 掌握7000个左右生字——是合格的小学毕业生词汇量

因为每个段掌握的生字是2500个,(2500×3=7000个) 。是三个学段总和。

我们要重视词汇的教学,积累与运用。别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给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空间太少了。

四、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准重点。

内容上抠得过细,人文上挖得过深。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懂得、理解的问题,浪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

恰似看起来毫无问题的课,才是最大的问题! 别在学生已懂的地方频频提问,喋喋不休。

试验:提出课文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这样的课效果好! 阅读教学的起点在“愤悱之处” “悱”口欲意而未能言其貌。 “愤”心求其通而未解其意。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两个点,揣摩孩子的心理,归纳孩子的学习疑难点,叫“教学起点”,心理学上叫“最近发展区域”,就是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地方。

教学中有个“二八定律”:80%是学生自己学懂的,只有20%是教师教懂的。

五、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口号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

“诗意语文”

“人文语文” “本真语文”

“纯真语文”„„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语文,不要加任何修饰语。加修饰语窄化了语文。

“诗意语文”?——《太阳》、《新型玻璃》,你也能教出诗意吗?我们的语文是“还没有长大的语文”。

六、儿童阅读,“广泛阅读”、“大量阅读”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92%的日本学校设晨读时间。

美国在克林顿时代大投资促进儿童阅读,信息时代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美国用了10年时间,阅读能力提高了。

◆中国只能停留在抄抄写写。 ◆美国孩子放学后,社区图书馆读书。 建议:

●把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也可以腾出课内时间来指导孩子读书。

●山东潍纺市“阳光读书活动”。全市规划:每个单元配一本课外书。6年读完4年的教科书,2年读1000万字的课外书,海量阅读。

●浙江王崧舟老师,阅读考核130本书,七级,2800万字——最高级 ●阅读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就能学好语文。

期望我们的教师在抓学生课内学习的同时,用另一只眼睛关注学生的广泛阅读、大量阅读。拿出时间来加强课外阅读的展示与交流。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不局限一本书,一篇课文,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样,学生就会终身受益。

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

老师:物美价廉,经久耐用

三种“最可爱”的人之一。

第三部分——阅读教学怎么改进?

1、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

——叶圣陶

下面从“阅读能力、阅读技能,阅读习惯”三方面说明要求 ★能力:

1、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对文本进行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

3、对信息进行解释、评价的能力 ★技能:

朗读技能

默读技能 ★方法: 精读的方法:

大致理解内容,体会思想,积累语言,掌握读法,惴摩写法 略读的方法:初知大意

浏览:提取、加工,应用信息 ★习惯:

1、读书看报的习惯

2、查字、词典的习惯

3、查阅资料的习惯

4、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一、低年级学段要求:

1、培养阅读的兴趣

2、在阅读中来识字、学词

3、通过朗读,借助图画阅读,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积累好词诗句

二、中年级学段要求:

1、在低年级基础上加强朗读训、默读训练

2、学习用多种方法:查字典。

3、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句、段,进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略读,初知大意

5、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

6、养成读书,看报习惯

三、高年级学段要求:

1、在低、中年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够体会词句的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2、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表达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3、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

4、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值得注意的地方—— ●每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每年级都要重视学和词句的教学

2、教学内容:

要明确,既要“薄”又要“精” 薄——树立大语文的资源观 精——借助教科书中的一篇篇文章

养成读书的习惯能力,运用到略读课文中来。 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

“二度开发”拿到教材,我该怎么教?深钻教材:“二度开发”抓三个点:

1、

2、

3、 语言训练点

方法习得点(识字、阅读) 能力培养点

从文章下手,在“点”上下功夫! 任你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三点”上下功夫,既得意又得言。

3、教学过程

过程要简化,落实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服务工作。 落实学生和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动天君”(动口动手动脑)——叶老 ★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海德格尔

★称职的老师要求学生学的是学的本身(方法、策略),而不是学的其它的什么。“学的本身”就是“渔”,是点石成金铁“手指头”。

★魏书生,辽宁铁岭市教育局长,教学一初中班主任。“让学” ★复试班学生的能力提高书。“让学”

★“无为而治”——老子,教学如此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作一个统计:一节课,你说了多少话?提了多少问?你会吓一跳。(最多200个)

老师要做好服务工作:

1、老师要少讲少问,让学生多读多练。

利用大屏幕,读只言片语,不行!必须多读整篇的课文。

2、保证读书的时间,给足读书时间。

3、尽可能地在读懂文本,在读明课文基础上,引导孩子多读几篇和内容有关的课文!

4、多练,加强识字,巩固识字,写字环节。

5、指导孩子背诵。低年级要求读正确,而不是有感情。

★什么是“正确”,有什么要求: 正确——字音,不能有方言 轻声、儿化,变调 不丢字、不加字、不颠倒 读出长句中词句的停顿

★教师讲45分钟容易,指导学生读45分钟是不容易的。——叶圣陶 ★看你怎么教?——吕淑湘

课文有什么可“磨”的呢?挑几处地方讲。老师的教是服务学生。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现服务意识):

1、学习过程的组织

2、学习目标的确定

3、探究问题的整合

4、重点疑点的点拔

5、学习方法的指导

6、学生精彩的生成 方法:

1、发动——调动积极性

2、营造——造设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可以“享受”

3、唤醒——唤醒学生参与的热情,唤醒参与的意识,唤醒创造的潜能

4、导向——引导学习的方向

5、放手——给足时间,开放空间,多放手,少干预

6、帮扶——用方法助学,用语言点拔,用朗读示范,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

少用廉价评价

激学

引学

助学

促学

“彩”要出在学生身上,出在“导学”上。

低年级教学方法:

1、落实识字、写字为重点,不论在哪都认识,挪地方也认识。单字会写,词语也要会写!

2、充分保证写字、识字的时间。

3、改进教学的方法,不要劳而无功。及时复习巩固,遗忘规律“先快后慢”。江苏:规定每节课课内写字至少8分钟,不留课外作业。

4、建立学生在生活中,课内外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

中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加强段的训练。读段、写段。段中有几句话?如何联系起来的?分→总,总→分,构段的方法。

例如:抓住《赵州桥》过渡句!模仿片段再写一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

1、加强篇的教学。比如:篇的叙述顺序。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属于游记,后者叶老还有一条暗线:小溪

2、快速地读,略读课文初知大意。

高年级略读课文加量。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法不一样。

3、关于“略读课文”怎么教。(这是彭艳茹的专场!)

一、教学目的不同。精读课文重点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一定要放手,即“让学。

二、教法不一样。如果说精读课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来教的话,那略读课文就可以按照几遍读的方法来教。

初读:

1、学习、理解字词;

2、交流感受。

再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引导孩子精当、准确地概括。)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进行方法的引导。

三读:引导孩子抓住生动、精彩的语言谈感受,揣摩写法。

如果教学任务完成得特别好,还可以拓展一篇课文,

四、五分钟的时候,用来检测学习效果。

读课文采用“几遍读”的教法:

第一遍:初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我读懂了什么?”

第二遍:整体上把握大意,初知大意,几句话概括。比较准确,精当的。 第三遍:抓住精彩的语言、品味,揣摩写法。有条件的,再发篇,再读。 培养孩子学会浏览的,围绕一个主题来浏览。

2009年11月5日

上一篇: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个人土地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