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讲座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讲座(精选8篇)

作文教学讲座 篇1

小学生作文,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写作文,普遍水平不高.原因除了与农村孩子见识少,可供课外阅读的读物匮乏有关之外,还与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关.在作文课上,有的拿到作文题目,不加思考,提笔就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几句口水话,就是离题万里,。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下面的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审题,就是仔细分析作文题目,弄清题意及要求,明确写作内容及体裁等.审题的目的:是保证能按题意作文,围绕观点选材,不跑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如果审题失误,作文便也失误了.审题准确,你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审题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呢 下面教你5种最简妙的方法: 一,短题补充法

题目越短,范围越大.这样的短题,往往让我们觉得最难以下手.没关系,审题时,让我们用“补充”的妙招来对付它!如 <> ①在前补充:春雨,夏雨,秋雨,听雨,一场暴雨,一场及时雨……

②前后补充:春雨贵如油,春雨也恼人,暴雨过后,秋雨绵绵……

③在后补充:雨后,雨思, 雨夜,雨中情,雨的诉说,雨季来临…… 二,长题抓住关键词

一个长题目,因限定的词较多,往往也让我们难以审清.这时,我们只要抓住它的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就行了.抓住了关键词我们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抓关键词的绝招:看哪个词起“强调”作用的,那个词就是关键词,关键词也叫“题眼”.1,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关键词”.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关键词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2,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关键词”.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忆王大伯》等,关键词就是“教育”,“爱”,“瞻仰”,“忆”.三,抓住标志定体裁

有些题目带有明显的体裁标志,可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文章的体裁,内容或重点.1,记叙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记”,“忆”,“人”,“事”,“见闻”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小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假期见闻》等.2,抒情散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赞”,“颂”,“赋”等字眼的,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绿叶颂》,《茶花赋》等.3,说明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制作”,“简介”,“说明”,“自述”,“为什么”,“原理”,“话”等字眼的,或直接写某种事物名称的,一般应写成说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蜜蜂》,《森林为什么能防风》,《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等.4,议论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说” ,“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议论文.如《说谦虚》,《谈骨气》,《读〈穷人〉有感》,《由“水滴水穿石”想到的》等.四,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对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圆月》,《白杨》,《长城颂》等一类题目,就要用联想法来审题,迅速由题目中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由“圆月”联想到台湾同胞;由“白杨”联想到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由“长城”联想到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 五,想象法

想象,就是虚构,创作,把无想成有.可记为“无中生有”.对于需要发挥充分想象才能完成作文的题目,如《20年后回母校》,《假如我是一朵云》,《2030年的一天》,《我飞上了月球》,《未来的社会》这类题目,所写的事物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现实,那就要运用想象法来审题,迅速把自己记忆中的有关事物进行加工,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如何解决小学生写作文的四大难题 小学生写作文的四大难题

一,无物可写、二,写不具体、三,假,空,套、四,基本功差 如何解决这四大难题呢 下面这10种方法可以尝试.1,写感受深的平常小事。2,写出童心平常心。3,写爱说的话,不打文章腔。4,动手加动脑,写自己的体验。5,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写,不要写流水账。6,写人和记事,写出对话,动作和心理。7,事情过程分步写,动作环节写仔细。8,五官帮你把文章写具体。9,充分发挥想象。10,训练想象的三种方法 一,写感受深的平常小事

1,不要总想着写有意义的事。不少同学总想写扶老爷爷过马路,捡到钱交还失主,老师忘我工作累得病倒了等等.以为只有这样的事才有意义.但这类事情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如果只想到写这类事,就会限制思路,感到无物可写

2,平常的生活小事也很有意义的。小学生每天要吃饭,喝水,穿衣,上学,玩游戏,看卡通片等等.这些小事每天都有,只要选好了角度,也可以成为优秀作文的素材.3,要写出感受来。小事天天有,只有挑感受深地写,比如食物很好吃或难吃;今天真热或真冷;这事真好玩,这事让我开心或伤心……写小事写出感受来,作文才真实可信,才能成为优秀的作文.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

作文歌(一)写事情,不嫌小,鸡毛蒜皮事不少.从起床,到睡觉,生活学习事不少.平常小事天天有,写进作文真正好.二,写出童心平常心

1,不要总想着写体现高尚意义的事情。不少同学总想着写学英雄做好事等等,以为只有这样的人和事才值得写.但这类事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如果只写这样的内容,也就成为空话,套话了.其实,自己身边发生的许多平常事也是很有意思的.如写自己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急得不得了,接着妈妈进来了,她让我回想一下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我按妈妈所说的做,结果恍然大悟,数学难题一下子解决了.2,写出自己的平常心,真实感受。小学生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情,都会产生一些想法,如爸爸在屋里老吸烟,弄得整个房子里都有烟味,我很反感他等等.只要把这些感受描绘出来,就是好作文.3,写出自己的童心。真实的情感来源于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非常希望有和同学一样的书包,可爸爸就不给你买,自己很生气很无奈.每个小朋友都有会类似的想法,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作文歌(二)写出童心平常心,作文真实又可信.不要总讲大道理,不要夸张乱抒情.怎么想就怎么写, 篇篇写出真感情.三,写爱说的话,不打文章腔

1,写自己爱说的话,才有新意。小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写车上小偷钱被当场发现,却没有人敢把他送派出所,让他大模大样地下车了,自己很生气,也很无奈,决心长大当警察;如写家里的小猫很听自己的话,爱钻自己的被窝,自己很喜欢它.虽然这些想法有很多地方与大人们的不一致,但是是属于自己想说的话,也符合自己的特点,这样写很有新意.2,不打文章腔。写文章时,打作文腔最要不得.所谓作文腔,就是写作时按照固定的套路,如写景就美如画,写动物就活泼可爱,写人就心灵美等等,让人一看开头,就能知道结尾,这样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这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掌握要领.作文歌(三)平时说话什么样,我就怎么写文章.不懂的词不乱用,不要总耍作文腔.真情真话真感受 ,才能写出好文章.四,动手加动脑,写自己的体验

1,动手加动脑,才有真体验。自己做的事,印象深,感受真.因此,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创造条件,亲自去尝试一下,如养动植物,去野外找春天或秋天,炒一次菜,当一回小老师等等,然后去写作,这样必然很真实,也很有意义.2,写作文写自己的体验。在自己动手加动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不要钻模式,找套套,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自己学包水饺,妈妈教自己如何做面皮,姐姐告诉我如何放馅,如何包好.这是自己的体验,完全描绘出来就很好.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这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掌握要领.作文歌(四)勤动手,多动脑,各种体验真不少.真事真情多丰富,再写作文没烦恼.五,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写,不要写流水账

1,不要什么都写,形成流水账。许多小学生写作文总想把什么都写上,如写看球赛,他就把如何得到消息,如何买到票,以及观看比赛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通通写到作文里.但这样什么都写不具体.2,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来描绘。只有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详细地描绘,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如写踢球,一定要抓住自己射球那一刻的动作和心情来描写,才能把那一刻准确地表现出来.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文歌(五)写作文,有重点,不要事事都写全.感受深的就详写,感受不深放一边.详略得当写出来,这样文章才好看.六,写人和记事,写出对话,动作和心理

要写好人和事,就要把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出来,如写自己单独走夜路,非常害怕,心怦怦地跳,虽然脚步飞快,却仍然感觉后面有人在追,而且速度比自己还要快,于是拼命赶路.这样一写,文章就很生动.当然,这并不要求写得很细致,只要写一写就很好.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文歌(六)描写人,叙述事,生动具体不容易.下面三点很重要,动作对话和心理.三点如果都写出,作文生动又具体.七,事情过程分步写,动作环节写仔细

1,事情经过可以分成若干细小的环节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才会有清楚的层次,让人一目了然.比如炒菜这件事.就可以分为择菜,洗菜,翻炒,品尝等几个环节来写.2,动作环节写仔细,这样才能形象,生动.文中若出现一系列动作,要把动作分为小环节写仔细.比如描写一个同学的跳高动作,他先压腿,弹跳做准备,然后助跑,再起跳,最后落地.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文歌(七)写过程,要分开,先写后写弄明白.写动作,要分解,一步一步写出来.如果能够这样写,作文自然很精彩.八,五官帮你把文章写具体

文章中如果有明显的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描写,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生动了,因此要有这样的描写.具体地说,就是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要把自己所看到的动作,神态,听到的声音,话语,闻到的或尝到的气味,味道,身体感受或心理感受等尽可能地写出来.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文歌(八)写作文,问五官,眼耳鼻舌都有关.还有身体和心理,各种感受很关键.五官感受写出来,作文一定能过关.九,充分发挥想象

1,从知识出发展开想象.比如想象自己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许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克隆树木,绿化城市;克隆粮食,解决贫困人口的粮食短缺;克隆野生动物,让生态得以平衡.2,从愿望出发展开想象.比如学生希望老师能理解自己,于是就想发明一种药,很凶的老师吃了后变成了小学生,理解学生后又可以变回老师.3,要有胆量去想象,不受现实的约束.比如设想一种智能床,它是一个高级按摩师,也是一个保健医生;它既可以随季节改变颜色,又可随气温改变温度.下面我们把此种方法汇成一支作文歌,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文歌(九)我的想象从哪来 看看愿望有哪些.根据愿望去发挥,美好想象写出来.展开想象更大胆,一切束缚全抛开.理想梦想和幻想,全靠想象写出来.十,训练想象的三种方法

作文教学讲座 篇2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同样的,对于大多数写作困难的学生而言,能够把文章写好对于他来说就是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与方向。我们的学生,都喜欢阅读而不喜欢文字的表达,也就是读的多,写的少。其实读与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写作,我们把内化为自己的阅读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创作,而且是具有独特风格与魅力的创作,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内化的知识或储备无法表达出来正是学生作文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写作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每个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曹文轩老师认真地说:“作文写不好,肯定在于你自己。一天24小时,只要这个世界在运动,就有故事在发生。这些故事,就是写作最好的资源。哪怕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也已经历了人生1/10的时间,有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一笔财富。”

曹文轩老师所取得的成就也许是我们毕生都无法达到的,然而其人生经历和作品却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成功离不开自身的资质和后天的勤奋努力,光有天资而没有勤奋的写作耕耘,他不可能写出这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许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其努力奋发的精神气质,不恃才傲物的为人品质。如果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能用心去写点东西,坚持不懈地写下去,肯定能从中寻找到快乐的元素。

从曹文轩老师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其丰厚的文学底蕴,更有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不同一般的气质和影响力,他对写作的坚持与投入也许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当我们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善感的心灵、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时,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当他们在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时,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便开始了,我们的写作教学,才算成功。

二、生活点滴,源头活水。

认真观察生活,“凝视”身边的细节,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曹文轩老师以契诃夫为例,说他平日的习惯,那就是突然听到一个故事、一句有意思的话,都会随手记下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人与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受,有时会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此时最好是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因为这些瞬间的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甚至是无从说起。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当你深有感触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养成观察、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在讲座上,曹文轩老师用其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平时积累的素材,娓娓道来,台下的我们如同在欣赏一幅幅优美而意蕴深刻的风景画。回想我们平时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往往总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的技巧,而没有强调丰富的生活源泉。其实,观察生活、回忆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才是写好文章的正道。写真话,抒真情,的确有技巧在,但潜心观察、浸润生活才是根本。当前的写作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观察意识的缺失,观察能力的低下。没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写真话、抒真情无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不是技巧问题。因而在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心、有情,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发现生活的美,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描绘五彩纷呈的生活画面,体察世情,洞察人心。当我们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和感悟时,创作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

三、真知灼见,多思勤写。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强迫地“要你写”而不是让其自主地“我要写”。因而现在的学生大多从来没有把写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写作也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无论任何事物,只有保留自觉独有的生命本色才有价值。刘锡庆教授曾说过:“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写作和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锤炼学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是和这个社会密不可分的,看见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要善于思考,挖掘其潜藏的道理或存在的问题。

写作不能只是简单地“临摹”生活,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超越,升华想象,提高素质,让自己的心灵插上翅膀飞翔。正如上海特级教师毛荣富老师在谈作文教学时所说的:“一个没有激情、没有思想、个性平庸的人,你对他孤立地讲写作,犹如对牛弹琴。”可见,真正要学习写作,就必须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驾驭主题的自主权利。

四、读书万卷,下笔有神。

在日常阅读中,我们确实需要一种经典的东西,需要一种文化熏陶和浸染。面对日益泛滥的文学出版读物,可谓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的经典著作却不多见,可以说大部分的作品是苍白且读过之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的。曹文轩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美感”和“情调”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多看好的文学作品。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他还说:“现在很多书是没有文脉的。与其让学生看,不如让他站在外面看看云彩,看看太阳,那些云彩和太阳反而能告诉学生更多的道理。”因而我们要指导学生读有文脉的书,像《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著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学生的心灵需要一种高雅的东西,他们的精神需要文化的浸润。

阅读和写作其实都是一种享受,阅读能够感受自己体验不到的东西,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而写作能够与别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如果说我们只读不写,只是吸收而不表达,那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就无法得以提升,你的写作就无法取得明显的进步。也就是说,读必须要与写结合起来,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消化的过程,只有读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写作是阅读内容的延伸和能力的内化。离开了写作谈语文水平、阅读水平是荒谬的。离开了写作,阅读便是浪费生命,学生的阅读素养是需要通过写作来呈现的。

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反观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就如江湖郎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的写作出了问题,自然就想到写作方法、技巧之类的。其实,我们的写作,根在阅读。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讲座学习心得 篇3

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而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地落实课标的要求,精心地设计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在入学不久就喜欢汉字,做到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的渠道很多。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识字。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识字,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识字的途径,作为学生识字的课堂。还有的老师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叫“识字树”,引领学生把他们识字的成果,用各种果实的形式直观形象地挂到树上,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定期的交流。这些措施不仅开辟了识字教学的另一个渠道,也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1.如何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情境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最好方法。创设一些情境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一些识字的机会。或者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更为重要。除了用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进而提高识字的效率之外,有的老师还会利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很多老师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造识字的条件,让学生建立汉字与实物的联系,让识字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组织游戏,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识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策略。

总之,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还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识字的过程应该是理解音形义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每个汉字都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符号,而是充满无限生命、无限文化的载体。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很多的,不同的识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有些方法也有局限性。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来教学。

2.如何解决“识字量大”的问题

在识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识字量大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多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反映,低年级识字教学没法教,一节课要求认那么多字,写那么多字,是过去两倍的量,根本完不成。这些反映代表了一批老师的心声。他们认为识字量大,在课时量固定的前提下,教學任务无法完成,或者草草地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效果也不够扎实。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不能盲目地拔高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上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建议各位老师,尤其是教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把一到六年级的教科书全都看一看,在看的时候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一年级干一年级该干的活,不要去干人家二年级、三年级的活。如果你把人家二年级、三年级干的活干了,那么你肯定觉得负担非常重,而且,这是违背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教学要求的。

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识字教学渗透汉字构字规律缺乏认识。我们使用的教材的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掌握18~20个基本笔画,一年级下册让学生对18个偏旁部首进行列表归纳。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汉字是表意的道理,让学生积累表意,了解部首的名称和所对应的字义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问题。有些字学生已经会认了,但是我们很多老师仍认为班上所有的学生都不认识这个字,认为他们都是零起点。我们老师们经常把学生的学习看做零起点,把学生当一张白纸,每个字都要教。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教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让已经认识这些字的学生当小老师,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如何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作文教学讲座 篇4

今天,我们的作文就从课改谈起,著名特级教师袁浩作文教学专题讲座。谈谈课改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大概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接下去,我要讲讲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把语文、作文看成是纯技术的东西是不行的,我们要跳出语文,先站在课改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一看,它在课改中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我们这一轮课改,已经推进三年多了,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我们要从宏观上把握,取得这些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中央非常重视,这一轮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中央对推进素质教育极为重视,6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参加了,我的强烈感觉是,在会上,几位领导明确说,我们要抓住机遇,怎么抓住呢,不可能走欧美的老路,我们要科教兴国,这个教,就是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拔尖人才,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养为目标,要以培养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历史的重任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对推进课程改革要坚定不移。

第二个原因,我们这一轮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重视了,各个地方都重视,订了课程改革纲要,根据纲要制定了各门功课的课程标准,编写了各种教材,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国家、省又对教师进行了各种培训,所以,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第三个原因,工作做得比较细,所以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我们积极实践,在实践中创造,作文写作技巧《著名特级教师袁浩作文教学专题讲座》。去年,我去台湾考察。我们听到他们的课程改革和我们基本一样。但是,他们的课改比我们早,他们进行了十年,十年以后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台湾的十年课程改革以失败而告终,问他们原因,他们说,第一是政治原因,另外,从教育内部来说,是教师不认同,教师的观念没有真正转过来,按照原来的老路惯性走下去,因此反对。这是一个反面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我讲这点的意思是,我们三年取得的成绩,是因为我们积极投入了,但是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改,我们要更积极地投入。

幼儿舞蹈教学讲座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致力于开发幼儿智力,同时也很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然而幼儿舞蹈不同于其它舞蹈,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幼儿舞蹈是通过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集中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是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综合艺术。它是陶冶幼儿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给幼儿营造自由感受和表现的环境,创设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能够给幼儿舞蹈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舞蹈的教学包括对音乐题材的选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幼儿参与动作的创编等等。下面,我就以自己创编的几个舞蹈浅析一下幼儿舞蹈的教学。

1.对音乐题材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幼儿舞蹈题材时,一般要求音乐鲜明,新颖别致,富有儿童情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活跃幼儿的想象思维,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整个舞蹈需要充满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气息,易于幼儿的情感抒发与表达。如幼儿舞蹈“小小交通警”。舞蹈选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而交通警察又是幼儿喜欢模仿的对象,让幼儿通过舞蹈体验交警的生活,将给幼儿带来惊喜及参与舞蹈活动的动力。舞蹈给幼儿提供了情感宣泄的舞台,让幼儿体验了交警的生活,做了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培养了幼儿关注自己生活环境的习惯,让生活环境直接参与对幼儿的教育。这样的舞蹈,幼儿自然表现出参与的热情,中间再创设一些有趣的小情节,使幼儿的表演更加欢快而活泼。

2、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音乐,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幼儿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融汇到舞蹈的表现中去,才有可能有表情和动作的到位。如果幼儿不能够正确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那么舞蹈必然不会跳得成功,教师如果不能够重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这个环节,就会出现教师教得辛苦万分而幼儿学得无所适从的窘况。不是幼儿学不好,而是教师没教好,幼儿在不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含义下,缺少内心对音乐的体验,无法把握舞蹈的神韵,幼儿跳起舞来,自然会出现神情呆滞。只有让幼儿充分融入到音乐中,让幼儿的想象力与音乐对话,那样幼儿跳起舞来就会神采飞扬,因为幼儿知道自己的肢体语言所表述的意思。当幼儿在音乐中畅游时,音乐带给幼儿的是一种美的体验,幼儿也成为音乐中舞动的小精灵,音乐和幼儿发生了互动的作用。

如舞蹈“草原小牧民”。幼儿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风格是欢快,跳跃的,他们自然呈现出愉悦的表情,根本不用教师提醒要“高兴点”之类的词语。小牧民喜欢骑马,又生活在草原,住在蒙古包里,这些是幼儿熟知的场景.。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幅美丽的画面就会展现在幼儿面前,他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宛如自己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在大草原上追逐、嬉戏,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眼前。舞蹈中可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如在舞蹈“草原小牧民”中有一段间奏的音乐是让幼儿自由发挥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幼儿一起做摔跤状,有的结伴做游戏,有的自由的相互追逐,有的幼儿原地做骑马状等等。幼儿在充分体验音乐后,作出自己认为贴切的动作,使幼儿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感情交流,舞蹈时自然会表情丰富,轻松活泼。

3.幼儿参与动作的创编。

创编的动作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形象性,易被幼儿所接受。动作的选择不宜过难,易简明、形象、直观性强,动作的幅度及活动量不宜过大,应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动作的衔接与变化应有规律,便于幼儿的记忆。舞蹈的动作可选择幼儿舞蹈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基本动作,进行简化、分解、加工和组合,不易选择对肌肉控制,身体平衡要求较高的动作。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是新鲜而不猎奇,夸张而不失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创作空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用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去诠释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的创编者,真正成为幼儿舞蹈的主人。不仅要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去表达。

如舞蹈“小兵的一天”。在选择舞蹈动作时,我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和我一起进行舞蹈的编排。首先确定舞蹈的道具和服装。服装与道具这一环,看似并不是十分重要,其实,一个舞蹈创编的是否成功,服装与道具的运用必不可少。运用得当,是一笔画龙点睛,弄不好,则成了画蛇添足。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创编的是哪一类型的舞蹈;其次,再根据舞蹈的需要设计服装与道具。经过幼儿之间激烈的争辩,最终我和幼儿一起决定道具用冲锋枪,服装用绿色的军装,头戴大盖帽,孩子们说这样看起来威风。其次是动作的选择。让幼儿自己说想用哪些动作为舞蹈的基本动作。在幼儿所说的动作中再和幼儿一起把走、跑、爬、射击等动作定为基本动作,每段安排一个动作或两个动作交替进行,表现出不同的乐段,使整个舞蹈有起有伏,动静交替,极富童趣。有了幼儿的参与,舞蹈成为一种幼儿思维的载体,间接的反映出幼儿的喜好和兴趣及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再次是队形的选择。幼儿舞蹈的队形是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设定的。它特点要简单清晰,变换队形时要有疏有密,穿插跑位要合理,不能偏台和拥挤。在创编舞蹈时,应充分考虑到队形与队形之间的变化要合理,队形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舞蹈的整体效果。在创编舞蹈“草原小牧民”时,幼儿大部分喜欢用圆形、纵队、正方形等,最后决定把三角形、圆形、梯形等队形作为舞蹈队形变换的基调。队形简单明了,却能够使整个舞蹈流动起来,充满活力、富有朝气,达到了预设的效果。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再次得到有力的印证,给幼儿一个机会,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份惊喜。

舞蹈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将其加工提炼,用幼儿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舞蹈成为幼儿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教师要善于将难度大的舞蹈化整为点,利用日常的游戏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有些舞蹈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基本功,而这一块教师仍然可利用一些游戏进行训练,减少幼儿的枯燥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开胯训练,就可以利用小青蛙的动作来训练,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舞蹈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内容,从生活中提炼的素材具有表现力与生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提炼适合幼儿跳的舞步,注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鼓励

拼音教学讲座 篇6

——心得体会

拼音教学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执教的困惑,特别是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们更觉得迷茫,不知所措。初登讲台面对的是一群懵懂幼稚的一年级学生,既要形成对他们日常行为习惯的管理,又要教会他们新知识,开启拼音之门真的是觉得很迷茫。

今天听了高春梅老师对拼音教学的讲座,似乎明白了一些,结合以前自己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课堂语言要生动、自然、亲切

针对一年级孩子年龄的特点,儿童话语言要恰到好处、适度,不仅要生动,过度还要自然,对孩子们说话要简洁明了不要拐弯抹角,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化,内容简单化

1.每节课要确定目标,抓住重难点,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儿歌的运用;借助情境;在模仿中领悟发音;在体验中听说玩乐记字形等。

2.一节课中,确定的内容不要多重在精,哪怕只有一个知识点,目的是学生在玩中学会,当堂接收消化。

三、拼音生活化,方法合理化

1.用声母、韵母说词造句;要与学生的口语交际联系起来。2.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插图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编故事记忆法等。总之,这节课的分析让我对拼音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之路上自己会不断探索,努力让拼音教学成为一门轻松的课程。

新区第三小学

刘晓玲

作文教学讲座 篇7

1 临床实习专题讲座的特点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由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三部分组成, 这样有利于医学生完整及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 但这种模式使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晚, 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临床实习能不断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规范其基本技能操作程序, 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是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1]。临床实习专题讲座是临床实习带教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对疾病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举办讲座, 讲座的内容主要为医学生在课本中已学过的医学理论, 专家结合临床病例讲授具体处理步骤和措施以加强医学生对疾病的深入理解, 并介绍一些相关疾病诊治的新进展。临床实习专题讲座的对象是实习医生, 他们对医学理论有了初步的掌握, 并且已经开始接触临床, 有着要把学过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强烈愿望, 此时开展临床实习专题讲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既可以巩固其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临床实习的兴趣。

2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其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临床医学教学也不例外。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中能够使医学教学图文并茂, 视听同步;使医学知识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使医学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另外, 其可扩展性强、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捷, 对教师授课和医学生学习均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1 图文并茂, 加深医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临床实习专题讲座是对已学医学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很多医学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 尤其是一些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医学生很容易忘, 这直接影响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Treicher认为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 83%来源于视觉, 11%来源于听觉, 1.5%来源于触觉;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 听到内容的20%, 看到内容的70%[2]。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综合载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医学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文本、音像快速处理及网上交流等功能, 可以使课堂教学做到图、文、声、像共同配合, 多媒体技术改单一的听觉刺激为视觉、听觉的联合刺激,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在“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 笔者先介绍了重症哮喘的临床表现, 但由于在临床课程中已详细讲述了哮喘的症状与体征, 这时不需过多重复, 可是学生往往对其主要表现“喘息”缺乏了解, 这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再如, 在第七版本科《内科学》教材中, 介绍对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新增了无创正压通气, 一般在上课时只是提到这一概念, 或显示一下无创通气机。在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 我们利用多媒体不仅展示了无创通气机与呼吸衰竭患者的连接方法, 还播放了一小段无创正压通气实际运行情况的视频, 这样就给实习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临床实习兴趣。可见,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医学生学过的一些抽象的理论以图像、声音甚至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外, 在临床课程中有些重点内容需详细展开授课 (这当然无可非议) , 然而到了临床, 有的实习医生可能只记住了其中的某些细节, 却忘了全貌, 这样或许有利于应付理论考试, 特别是作答多选题, 但这却是临床诊断思维的大敌, 是临床处理病情时的大忌。例如, 慢性呼吸衰竭这种疾病在临床实习中很常见, 而实习医生往往只重视教师在用什么药物, 当被问及如何根据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观察和处理该病时, 实习医生却不能完整回答, 究其原因, 是他们对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已不能清晰回忆, 其实在病理生理学、内科学中均对其有详述, 只是因为内容太多一时想不起来, 针对此种状况, 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专题讲座“呼吸衰竭诊治及进展”中, 只需在多媒体中以自定义动画形式逐一放映各项病症的发病机制即可, 这样既富有条理性, 又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2 信息量大, 便于引入临床病例

临床实习专题讲座除了向医学生介绍已学过一些疾病的基本原理、机制等理论外, 还结合临床, 引入临床病例。这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介绍患者的病情, 把辅助检查结果呈现在医学生面前, 然后让其利用新学的知识展开讨论, 可使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 在“肺癌”的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 笔者就将典型肺癌患者的胸部X片、胸部CT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再由学生展开讨论, 这样全方位提供患者的信息, 开阔了医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非常理想。我们知道, 在临床上不可能随时遇到典型病例,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积累, 利用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等工具及时记录、收集并整理典型病例资料, 有时也可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

2.3 便于收集、整理, 及时介绍新进展

临床实习专题讲座除了要介绍前面提到的疾病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外, 还需介绍一些疾病诊治的新进展。教师应该根据需要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相关疾病的新知识、新进展, 虽然介绍新进展教学大纲中不做要求, 但是其可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激起他们获取新知识的热情,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能使教师更好地赢得医学生的尊重。如在“肺部感染”的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SARS、禽流感等。

由于需要及时介绍新进展, 但临床实习专题讲座又与临床课程教学不同, 不能天天进行, 此时可根据临床和教学实践来不断修改补充, 使临床实习专题讲座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内容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实现也十分便捷。

2.4 其他

在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 如便于开展讨论、可增加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提高教学效率及可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等。

3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和对策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其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目前还处于初级水平, 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3], 将其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更是如此。

3.1 运用多媒体技术差

许多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仍是以教材文本资料为主, 其中只穿插了为数不多的几张静态图片或表格, 而音频、动态演示、视频资料则缺乏或少得可怜, 这使多媒体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年龄较大的教师身上, 其临床经验丰富, 但操作电脑的水平有限。对这部分教师, 应该加强其对电脑的学习, 包括对PPT、Flash及Photoshop等内容的学习。

3.2 过于讲究图片、动画效果

在教学检查中也发现有些教师过于讲究图片、动画效果, 有“卖弄”多媒体技术之嫌, 这样往往分散了医学生的注意力, 使医学生忽略了真正的重点内容,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年轻教师或多媒体爱好者身上。教师应该认识到, 多媒体只是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

3.3 有些教师只注视显示器或屏幕, 从而减少了与医学生的交流

教师只注视显示器或屏幕, 一方面不易及时了解医学生的反应, 另一方面医学生因缺少与教师的交流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注重互动本来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总之, 多媒体教学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专题讲座中应用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要科学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教学方便和便于师生之间交流等的特点;另一方面, 要克服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佳与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弊端, 讲课时应注重师生交流, 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更有利于把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专题讲座讲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建南, 雷跃昌, 方进仁, 等.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专题讲座教学质量的评价[J].中国病案, 2007, 8 (11) :45.

[2]兰芳苓, 胡双九.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1:17~18.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 篇8

作者:卢国锽 来源:隆安教育论坛 发表:2011-04-12 22:25 我要评论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 的探索,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我所追求的简约是什么

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课改初期,我针对学生缺少数学兴趣、惧怕数学、数学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教师有效干预策略。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不讲” 在课堂上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学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 呢? 在与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大师言简意赅的话语给了我新的启示: “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都来学数学”、“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对呀!简学,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独特体验、个性认知。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以人为本的学习吗? 在思考和梳理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的理念在我的脑海形成: “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走向简约教学。简约追求的是朴素灵动、反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简约是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简约应成为一种教与学的方式。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实施简约化的课堂是其学科本身的需要,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倡导简约的,公式、定理的简明,解题思路的简洁,符合书写的简单,语言叙述的简练,计算方法的简便,等等。

简约教学简在何处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如在教学“ 打电话” 一课时,就以“老师在旅游期间接到学校电话,并要把电话内容通知给每个学生”,以这个常见的联络网设计为.例,学生有兴趣、有经验,提出的要“要最快” 的要求后,又形成挑战性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活动中蕴含的优化思想,又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体现了情境的价值。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内容应抓住本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故而,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 的选择。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如教学“分数意义” 一课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作出了以下设计: 让学生体验用折纸表示分数的方法; 用生生交流方式,说说折出的分数,等等。方法的简朴和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多样性的选择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过程应主线明确,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简约教学强调过程的简化,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注意层次性。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在学生经历测量、填表、总结出圆周率以后,练习时间所剩无几,而且常常不能准时下课。我在教学设计时是这样体现的: 引导学生采用圆规比测、绳量比较及相关数据查询等方法,首先提出“同一个圆里,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假想,进而采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引出祖冲之和他的巨大数学贡献,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文献检索的能力。而在掌握了圆周率后,学生尝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改过去课堂中由于复杂的过程与环节,教师与学生忙个不停,在匆忙中无果而终,最后导致背公式去解题的局面。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应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应朴素、灵活,朴素能使学生明白地参与学习,灵活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并选择适当方法。如在教授三年级数学“重复” 一课时,由于是数学广角内容,渗透集合思想,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故事活动、游戏活动、悬疑活动、社会调查等,通过自我体验、合作交流、经验借鉴、肢体表现等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合思想有了了解,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渗透学习方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个性思维而不仅仅是以结果来评价。要充分考虑到评价造成的学生自我认同,以积极评价为主,准确简明,即使对一些问题与错误,也应真诚地给学生以引导性评价。如当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时,不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呈现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承认学生主动的、个性的思维价值。“你的想法很好,给了大家启发”。“你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角度”,等等。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因为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的提升。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简约教学在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的同时,强调三个不能代替,即“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同时强调使用中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师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媒体的使用要求针对性,并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视听疲劳,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想象力,过多的设备使用造成教学准备的繁琐与复杂。

简约教学的应用策略

从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释疑,启发学生创造三个角度找寻具体本模式的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究阶段、鼓励创新阶段。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地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激发学生参与有哪些策略呢? 首先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生动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参与。如我在讲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设计成用6个机器猫代表“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及中括号、小括号,用它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演绎出四则运算的规律。因为形象、生动,因而充满趣味感。再其次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教师让学生出数,而后判断能否被3整除,越出数越大,学生出到20多位数时,教师仍对答如流。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很快进入独立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引导学生释疑策略有哪些呢? 首先是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见解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集” 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并记忆不等式解集的规律,我就就利用形体做数轴,组织学生自编口诀和形体操,学生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头脑很快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口诀。其次是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 时,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学生在悄然议论到大声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了。再其次是容忍暧昧策略。即教师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是错误,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真正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思维,而不是用教师的结论为学生的思维划上句号。教学中,还要有启发学生创造的策略。小学生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指知识的“再造”,方法的探新,结果的求异过程。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自我个性、独特见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心理品质。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捕捉灵感策略。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倾听师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 时,多种推算方法出现后,有一名女生苦于没有方法,气急败坏的将纸拍在桌上,喊到“撕了算了”。撕怎么不行? 看似违反常规的现象,却引出了一种新方法。行为反审策略。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反观自身,在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寻求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否定中去肯定,对思维的创造性培养有巨大帮助。

简约教学模式及实施要点

我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 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它可以小循环,也可以大循环。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的实施要点: 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激发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对“迷路” 的学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 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地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退中的数学教学中的话)

2、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上一篇:后勤管理中心工会2014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复习法律文书的三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