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探析供热锅炉技术节能潜力

摘 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供热锅炉技术逐渐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当中。而供热锅炉作为一种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热能的设备,它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因各种原因损耗掉了大量的能源。与此同时,由它所排放出去的气体,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于是,生产企业就必须要依据供热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再结合企业的生产需求,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因此,文本将针对供热锅炉技术,对其的节能潜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字:节能潜力 环境污染 供热锅炉技术 工业生产

1 简析锅炉房节能的影响因素

现对能够影响供热锅炉实现节能这一目的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究,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灰渣热引起的能源损失

目前,由灰渣热造成的能源损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供热锅炉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因燃料不断的燃烧,让锅炉内的温度达到了上千摄氏度,使得灰渣自身所具备的高温带走了锅炉内的一部分物理热量,从而让其引发了能源的损耗。

其二,因锅炉内通入空气量的不足,使得部分燃料不能实现完全燃烧的这一过程,从而让灰渣中没有燃烧尽的碳带走了一部分的化学热量,以致于造成了能源的损耗。

虽然,灰渣引起的能源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但生产企业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让燃料实现充分燃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灰渣引起的能源损耗。

1.2 排烟温度造成的能源损耗

排烟温度给供热锅炉造成的能源损失也是比较大的,且造成这种能源损失的原因是:供热锅炉内的温度较高,导致排烟时的温度远远超过了外界环境的实际温度,使得供热锅炉在排烟的过程当中,损失掉了大量的热能。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排烟时的温度,并确保排烟温度能够一直保持在一个可以方便控制的范围之內。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排烟温度给供热锅炉造成的能源损耗。

1.3 空气系数过大造成的能源损耗

供热锅炉在实现生产的过程当中,是要借助于空气的。但是,如果从外界通入炉膛中的空气量过多的话,也会给供热锅炉造成一定的能源损失。因此,技术人员在对供热锅炉通入空气的时候,一定要依据企业的生产要求,控制好空气的通入量。一般来说,在实际生产的过程当中,如果向层燃炉中通入空气的系数达到了1.3,那么沸腾炉中通入空气的系数就应该是1.2。否则,一旦超过了这个空气系数,就会加大供热锅炉能源损失的程度。

2 试析供热锅炉技术的节能潜力

2.1 建立分层输送的燃料装置

该装置的实现原理是:在传统的输送燃料装置的基础上,减少一次性输送的燃料量,让燃料能够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更为充分的燃烧。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燃料未能完全燃烧带走的热能损失。比如:苏州某一工厂,他们在利用供热锅炉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就建立起了一个分层输送的燃料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可以减少一次性输送的燃料量,还可以让燃料在粒度上实现尽可能的均匀化,然后再让燃料通过分层装置,使燃料在输送到炉膛的过程当中,可以依据自身的粒径大小,来实现煤层的合理分布。这样,就可以改善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情况。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热锅炉的热能利用率。

2.2 对供热锅炉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人员在对供热锅炉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计算出供热锅炉内的供热量、供回水温度以及燃料消耗的时间。

(2)技术人员要严格依照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对供热锅炉进行额定供热以及按需调节等操作。

(3)对供热锅炉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地检查和监督。

总而言之,技术人员唯有掌控了供热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才能够让供热锅炉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这一运行过程。其次,技术人员在对供热锅炉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也必须要对锅炉房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这些设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供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从而直接减少因设备故障给供热锅炉造成的能源损失。

2.3 锅炉房节能

要想让锅炉房实现节能,技术人员就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进行考虑:

2.3.1 根据锅炉的型号,有针对性地选择燃料的品种

燃料的选择对锅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种类的燃料在同一型号的锅炉当中,燃烧的效能是大不相同的,比如:一些燃烧会在不适合它燃烧的锅炉中,出现不能充分燃烧的现象。因此,技术人员在对燃料的种类进行挑选的时候,一定要依据锅炉的型号,选择一种适合该锅炉的,同时还具有高质量的燃料。这样,才能够降低燃料因不能实现充分燃烧而损失的热能。值得提出来的是,对燃料质量的要求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一,含碳量要足够高;二,挥发性要足够低;三,灰分要足够小。

2.3.2 锅炉的大小和数量要合理

以供热锅炉的供热负荷为基础,再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对锅炉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合理地计算,同时也要设计出一份负荷曲线图,然后在确保锅炉能够实现较为稳定运行的情况之下,对锅炉的数量以及型号进行确定。比如:如果一台锅炉就可以达到供热锅炉的供热负荷需求,那么技术人员就不必再为供热锅炉添加第二台锅炉。否则,一旦锅炉的容量超过了供热锅炉的供热负荷,就会加剧供热锅炉的能源损耗程度。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依据供热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并通过合理地计算,确定出锅炉的大小和数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热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供热设备,它的节能效果对整个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生产企业在面对供热锅炉能源损耗这一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供热锅炉进行合理地改造。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热锅炉的能源损耗,并让供热锅炉技术为我国工业生产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薇.供热锅炉技术节能潜力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2] 刘玉鹤.变频调速技术在供热方面的节能应用[J].煤炭技术,2010,29(10):130,133.

[3] 吴波.关于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技术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454-454.

[4] 刘伟华.浅谈新时期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4,(2):98-99,108.

作者:胡滨 马骏

第2篇: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编者按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发布了《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行。该规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等环节的节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规范锅炉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规程的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学习参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监督管理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均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

鼓励生产单位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

设 计

第五条

锅炉及其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术要求。

第六条

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性。

第七条

锅炉设计说明书应当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经济运行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设计依据。

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中应当包括系统设计概况、安装指导要求和经济运行操作说明等内容。

第八条

锅炉排烟温度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符合以下要求:

(一)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蒸汽锅炉,不高于230℃;

(二)额定功率小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80℃;

(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70℃;

(四)额定功率小于或者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

(五)额定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

第九条

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流化床锅炉和采用膜式壁的锅炉,不大于1.4;

(二)除前项之外的其他层燃锅炉,不大于1.65;

(三)正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15;

(四)负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25。

第十条

锅炉燃烧设备、炉膛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计合理,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保证安全、稳定、高效燃烧;

(二)锅炉配风装置结构可靠、操作方便,风压、风量能够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且配风调节灵活有效;

(三)层燃锅炉燃烧设备宜采用漏料少、漏风量小、料层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并选择合理的通风截面比,其炉拱能够有效组织炉内烟气流动和热辐射,以满足新料层的引燃和强化燃烧的需要,保证燃料稳定着火和燃尽。

第十一条

根据不同燃料特性和锅炉结构,合理布置受热面,选取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减小烟气侧的阻力。

第十二条

锅炉结构应当方便受热面清理,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0t/h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7MW的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易积灰时,应当设置清灰装置。

第十三条

锅炉炉墙、烟风道、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当周围环境温度为25℃时,距门(孔)300mm以外的炉体外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炉顶不超过70℃,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第十四条 合理设置检修门(孔),便于受热面清灰、清垢、保养和维修。锅炉门(孔)、窥视孔、出渣口应当采用密封结构,保证锅炉漏风系数在设计要求之内。

第十五条

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置应当满足《锅炉仪表配置要求》(见附件B)的要求。锅炉本体以及尾部相连接烟风道应当预留能效测试、控制计量孔(点),用于检测、记录锅炉运行状况。

第十六条

锅炉房系统设计时,应当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电、自用热以及其他消耗,促进热能回收和梯级利用。

锅炉房设备布置时应当尽量减少管道、烟风道的长度及其弯头数量,以减少流动阻力。

第十七条

应当根据用户热负荷需求及其变化特点合理选择锅炉炉型、数量和容量,使锅炉在最佳能效工况下运行。

第十八条

当用户热负荷波动较大且频繁时,应当采取均衡负荷的措施,实现有效调节。

多台锅炉的系统宜配置集中控制装置,保证锅炉运行平衡,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第十九条

锅炉介质参数的选取应满足使用要求,不应使锅炉的额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使用的压力、温度相差过大。

第二十条

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满足锅炉及其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

水泵配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热水锅炉循环水泵,根据系统安全、设计阻力和循环流量进行选择,热水锅炉房循环水泵数量不得少于2台;

(二)热水锅炉系统补水泵的选择能适应系统补水的需要,补水量一般不宜大于系统循环水量的1%;

(三)蒸汽锅炉给水泵宜采用变速装置;采用变速装置时,应单元制运行。

锅炉风机参数的选取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出力、燃料品种、燃烧方式和烟风系统的阻力计算,并且根据空气含氧量、烟气的温度和密度以及当地的气压进行修正。

第二十一条

蒸汽锅炉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应当合理利用,宜根据锅炉房连续排污总量设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和排污水换热器。对总容量大于或者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房,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者排污水换热器,以便回收排污水的热量,减少排污损失。

第二十二条

锅炉及其系统应当杜绝跑、冒、滴、漏,充分利用冷凝水、二次蒸汽和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并且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可回收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第二十三条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宜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回收烟气中的热量。

第二十四条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提出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水质要求。

第二十五条

锅炉的煤闸板、风机轴承、循环水泵轴承的冷却水和水力除渣冲灰用水应当尽可能循环使用。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

第二十六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保证锅炉产品能效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锅炉产品。

第二十七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能效测试工作应当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锅炉能效测试机构(以下简称测试机构)进行。

工业锅炉产品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热效率测试(以下简称定型测试)。定型测试热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附件A规定的限定值,对于附件A未涵盖的锅炉,定型测试热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设计值的要求。

电站锅炉产品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能效测试,测试结果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技术要求。

第二十八条

锅炉定型测试可以在制造厂或者使用现场进行。

批量制造生产的工业锅炉(指同一型号、生产多台的情况),定型测试完成后制造单位应当及时将测试报告提交监督检验机构。在定型测试完成并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前,制造数量不应当超过3台,否则监督检验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通过定型测试后,只要不发生影响锅炉能效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定型测试。非批量生产的工业锅炉,应当逐台进行定型测试。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应当在安装完成6个月内进行;电站锅炉能效测试一般在安装完成后调试试运行期间进行。

第二十九条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应当采取下述措施:

(一)制造单位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使其符合能效要求,并且由同一测试机构重新测试确认,否则不得继续制造该型号的锅炉产品;

(二)测试机构将该产品不符合能效要求的情况书面告知监督检验机构,监督检验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

电站锅炉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相关要求。

第三十条

锅炉及其系统的安装、改造与维修,不得降低原有的能效指标。锅炉改造与重大维修可能导致锅炉及其系统能效变化时,应当由锅炉使用单位(或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能效测试或者评价,证明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状况没有降低。

第三十一条

锅炉制造单位,除按照锅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节能有关的技术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过核查的证明材料;

(二)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报告。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三十二条

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第三十三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

(二)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

(三)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

(四)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

(五)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

(六)锅炉水(介)质处理管理制度;

(七)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节能培训考核制度,锅炉作业人员锅炉经济运行知识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计划,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

第三十四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十五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第三十六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监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

第三十七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

第三十八条

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

第三十九条

锅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终端用户蒸汽量、热负荷的变化,及时调度、调节锅炉的运行数量和锅炉出力,有条件的锅炉房可安装锅炉负荷自动调节装置。

第四十条

电站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凝汽式电站锅炉不高于1%;

(二)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2%;

(三)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5%。

第四十一条

工业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软化水为补给水或者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工业锅炉不高于10%;

(二)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工业锅炉不高于2%。

第四十二条

锅炉水(介)质处理应当满足锅炉水(介)质处理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有条件的单位应将锅炉产品能效技术档案与产品质量档案和设备使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相同部分档案资料可保存一份)。锅炉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二)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三)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四)锅炉安装、改造和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五)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六)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七)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八)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

(九)燃料分析报告。

第五章 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第四十四条

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统一公布。

第四十五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应当保证能效测试工作的公正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并且对测试结果负责。

第四十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时,应当按照节能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影响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监督检验。

第四十七条

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进行(电加热锅炉除外)。当测试结果低于附件A中限定值的90%,或者用户要求对锅炉进行节能诊断时,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电站锅炉定期能效测试按照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锅炉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相关能效测试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十九条

办理锅炉使用登记时,使用单位应当提供锅炉产品能效相关情况。已进行过产品能效测试的,应当提供测试报告;需要在使用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应当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的书面承诺和时间安排,以便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锅炉能效指标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办理使用登记。

第五十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项目的测试和设计文件鉴定资格,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并且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设计文件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第五十一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发现在用锅炉能耗严重超标时,应当告知使用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并报告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五十二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和节能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对不符合锅炉节能法规及其相应标准要求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3篇: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讲义稿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宣贯讲义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张建荣处长讲稿整理)

一、总则部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一)目的 依据

目的: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08年4月1日实施。该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高耗能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2、由国务院2009年1月24日公布,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令549号),其中涉及特种设备节能的要求共11条,法律责任1 条。

3、《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16号令),2009年5月26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9月1日实施。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1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如生物质燃料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监督管理参照本规程执行。参照执行内容主要指对能效指标的要求;其他管理要求均按本规程要求执行。

(三)职责

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的规定,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各司(厅、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对特种设备局职责的规定共5条,内容如下:

主要职责5项(国务院对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主要内容摘录)

(三)拟订特种设备目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规章,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规范、制度和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七)拟订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发展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规划,指导重大科研、技术引进的规划、立项和重大安全技术成果、安全技术措施的鉴定、评价、推广工作。

(八)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九)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的宣传教育和与本局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指导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业务工作,承担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归口管理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办公室和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的业务工作。

(四)节能政策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

鼓励生产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五)实施日期2010年12月1日开始。(第五十四条)

(六)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规程条款。(第五十三条)

二、制度建设(第二章—第五章)

在本规程中,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建立了3项工作制度和锅炉使用单位的节能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建立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制度;建立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制度;建立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制度。

(一)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制度(设计准入规定) 1.规程第五条规定,锅炉及其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增加了节能审查规定,使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强制化)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术要求。

2.第六条至第二十五条共20条,主要是对锅炉设计文件、锅炉节能项目和指标的要求。主要从设计文件、排烟系统、燃料、锅炉结构、仪表配置、锅炉选型、

3 排污系统以及水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逐条学习)

在进行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时,要重点审查在设计上是否提出了锅炉节能的具体要求(第六条—第七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第八条——第二十五条)。

(二)建立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制度(第三章) 1.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 自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锅炉制造单位在向使用单位销售锅炉产品时,除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同时,还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向使用单位提交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2.测试方法。

工业锅炉产品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热效率测试 。

电站锅炉产品安装完成后,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能效测试,测试结果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术要求。

3.测试要求。

对于批量生产的工业锅炉(指同一型号、生产多台的情况),在定型测试完成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前,制造数量不应当超过3台;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通过定型测试后,只要不发生影响锅炉能效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定型测试。

对于非批量生产的工业锅炉,应当在安装完成6个月内进行定型测试。(注意:要正确理解非批量生产概念)

对于电站锅炉,一般在调试试运行期间进行能效测试。

定型测试完成后制造单位应当及时将测试报告提

4 交监检机构,如制造数量超过3台,还未进行锅炉热效率测试,则监检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发放监检证书。

4.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二十九条)

(1)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使其符合能效要求,并且由同一测试机构重新测试确认,否则不得继续制造该型号的锅炉产品;

(2)测试机构应当将该产品不符合能效要求的情况书面告知监检机构,监检机构不得出具监检证书;

(3)电站锅炉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相关要求。

5.锅炉及其系统经安装、改造与维修。(第三十条) 不得降低原有的能效指标。锅炉改造与重大维修可能导致锅炉及其系统能效变化时,应当由锅炉使用单位(或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能效测试或者评价,证明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状况没有降低。(针对当前一些问题提出)

6.节能有关的技术资料。(第三十一条)

锅炉制造单位除按照锅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当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提供节能技术资料:

(1)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过核查的证明材料;

(2)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报告。

(三)建立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制度

1.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第三十八条)

5 2.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进行(电加热锅炉除外)。

3.当测试结果低于附件A中限定值的90%,或者用户要求对锅炉进行节能诊断时,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4.电站锅炉定期能效测试按照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十七条)

三、相关单位节能工作职责

(一)制造单位职责

1.锅炉制造单位应当保证锅炉产品能效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锅炉产品。(第二十六条)

2.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交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第二十七条)

(二)使用单位职责(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

1.应当建立健全并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

2.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3.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监测的项目,包括锅炉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

6 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

5.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可以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注意:此款为自愿行为,非强制),评价方法参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检验检测机构职责

1.对新出厂的锅炉产品,定型测试在规定的时间(或数量)内,未完成测试或测试结果未达到能效要求的,监检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发放监检证书。(第二十九条)

2.检验检测机构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与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检,应当按照节能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影响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监检。(第四十六条)

3.在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设计文件中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第五条)

(四)监察机构职责

1.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第三条,第二段)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确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第二十七条、第四十四条)

3. 对锅炉能效指标不符合要求的,负责办理锅炉使用登记的监察机构不得办理使用登记。(第四十九条)

4.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和节能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对不符合锅炉节能法规

7 及其相应标准要求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五十二条)

有关规定主要包括:

1.处罚规定

――《条例》第八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十)款: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

2.监管规定

――《条例》第五十二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举报或者取得的涉嫌违法证据,对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第(三)款: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有其他严重安全隐患、能耗严重超标的特种设备,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3.报告规定

――《条例》第五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监察时,发现有违反本条例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

8 患。……。

――《条例》第五十九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对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或者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处理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四、贯彻两规范的有关工作

为了更好地贯彻两规范,切实推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总局将发文对贯彻两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认真学习两规范

1.对生产单位。加强对两规范的学习。从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等环节增强和提高特种设备能效意识。

2.对使用单位。结合定期检验向锅炉使用单位宣传《规程》对开展能效测试的规定。

(二)各地质监部门要加强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能力建设

1.质监系统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将成为锅炉能效测

9 试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加强各级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建设,提高能力。

2.总局10月份,还将公布新出厂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和第三批在用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三)强化服务意识

各级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1.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印发宣传招贴画、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意义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2.搭建好服务平台。通过召开节能技术交流会、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为先进节能技术的交流、推广搭建平台。

3.公布先进节能技术。总局积极向国务院节能管 10 理部门推荐先进的和重大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或产品上《国家重大节能技术目录》;同时根据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需要,总局层面还将会同有关单位公布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或产品。

结语

特种设备节能工作任务艰巨,影响深远,责任重大。希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大力支持、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节能监管处

张建荣

电话:010-82262250 传真:010-82260183 e-mail:zhangjr@aqsiq.gov.

cn

谢!

第4篇:锅炉节能论文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浅谈工业锅炉系统的节能降耗

摘要:工业锅炉是我国耗能最多的设备之一,每年消耗的能源约占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而工业锅炉耗能是为了生产二次能源——蒸汽或热水。蒸汽或热水再通过热力管网送往各种用热设备。锅炉、管网和用热设备组成了热力系统,该系统的能源利用率等于锅炉热效率、管网热效率和用热设备热效率的乘积。由此可见,锅炉耗能的大小不仅决定于本身热效率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于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因此,降低工业锅炉耗能必须从锅炉、管网和用热设备三方面系统地考虑。

Abstract: Industrial boiler is one of the most energy-consuming equipments in china, the annual consumption of energy accounts for about one-third of the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al boilers energy consumption ai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energy - steam or hot water. Steam or hot water heating water transfers a variety of equipment through hot pipe network. Boiler, pipe network and thermal device composed heat device system, whose energy efficiency is equal to procuct of the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thermal efficiency and the use of the network equipment, the thermal efficiency. Thus, more or less ofthe boiler energy consumption not only determined by level of thermal efficiency,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heating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Therefore,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s must be consider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boiler, pipe network and the use of thermal equipment.

关键词:工业锅炉系统;节能;降耗

Key words: industrial boiler system;energy saving;reduce consumption

1工业锅炉的节能降耗措施

1.1 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锅炉的管理人员和司炉工的技术水平对锅炉运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测试,在炉型、煤种、用汽等条件相同情况下,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可使工业锅炉运行效率相差3-10个百分点,这种情况目前在中小型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人们普遍对司炉工存在不重视的观念,认为该岗位不重要,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殊不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锅炉的节能具有直接影响。在比较重视一点的单位,虽然安排了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但也只是在管理层工作,没有直接参与到锅炉的具体操作中。通过对管理人员和司炉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其通过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操作水平来实现节能的要求。

1.2 提高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有一些简单的水位报警、超压报警装置等,也仅仅是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就是这些基本的功能在一些中小型的工业锅炉上甚至都不存在。“看天烧火”、“凭经验烧炉”一度成为司炉人员调节燃煤锅炉燃烧工况的法宝,这无疑对锅炉运行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增加了能耗。

提高锅炉自动化控制除了在微机监控系统中完成常规仪表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微机自动跟踪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运行负荷、燃烧系统及风煤比、维持炉膛负压值、调节给水系统,使锅炉始终在最佳工况下安全、经济地运行。

1.3 炉拱与煤种相适应提高燃烧效率锅炉的炉拱是按设计煤种配置的,有不少锅炉使用的煤种与设计煤种不一致,导致燃烧状况不佳,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影响锅炉出力。不同的煤种对链条炉的影响是不同的。链条炉排锅炉适用于挥发份15%以上,热值大于4500kcal/kg、灰熔点高于1260℃、粘结性弱的烟煤。可以选择设计煤种也可以按照实际使用的煤种,适当改变炉拱的形状与位置,可以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消耗,目前已有适用多种煤种的炉拱配置技术。

1.4 保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防止锅炉结垢锅炉的水冷壁、对流管束、省煤器等受热面的积灰结垢和锅炉结垢会影响锅炉传热。根据试验测定,水垢的热阻是钢板4倍,灰垢的热阻是钢板的400倍。因此要提高锅炉用水的质量,保证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提高水处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使水质达到的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做好锅炉除灰和除垢工作,保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以提高锅炉效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节能降耗。

1.5 优化炉衬结构工业炉炉衬材料分为砖砌炉衬、浇注料炉衬和纤维炉衬。筑炉材料的发展趋向是“两高一轻”,即高温、高强、轻质。合理选择炉衬材料和优化复合炉衬结构,可以减少炉体散热、炉体蓄热损失,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炉体蓄热损失为:Q蓄热 = m·c·△t

其中:m为炉衬重量(kg);c为炉衬的比热值(kJ/kg·℃);△t为炉体平均温度(℃)。

炉体散热损失为:Q散热=∑Axq

其中:∑A炉体表面积(m2);q为炉墙综合传热系数(kJ/m2·h)。

2做好热网保温,降低能耗

传统的供暖管道大多采用地沟敷设方式,检查中如发现有保温层脱落、地沟积水等情况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热损失。对供热设备和管道进行良好的保温是重要的节能措施。

3用热设备的节能减耗

在热水采暖系统中,采用容水量小的散热器是经济合理的。但是容水量小的散热器当停止供暖时,室内温度下降的也快,即热得快凉的也快,这是因为在供热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热媒中的焓值是一定的,散热器中容水量大,所含的热量也大,当停止供暖时,室温下降的也慢;反之亦然。但是,在正常采暖过程中,供暖应该满足用户合理用热需求和节省费用的目的。所以,在热水采暖系统中,应当尽可能采用容水量/散热量的比值小的散热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供热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减少供热管网的热量损失、提高用户端散热设备的散热率以及合理选择散热设备是降低工业锅炉供热系统能耗的关键。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些基本和常见的节能措施,还有很多节能措施等待我们去研究和利用。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应该着眼于未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节能政策,加大对供热系统节能的重视力度,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童有武,张孝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使用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2]林宗虎,张永照.锅炉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3]机械设备维修问答丛书编委会.工业锅炉维修与改造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温丽.锅炉供暖运行技术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5]王焕彩.热水采暖系统设计节能措施和管理科学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颜曙光.浅析工业锅炉节能减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7]陈听宽.节能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第5篇:CFB锅炉发电机组节能技术

【关键词】CFB锅炉调速节能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发电机组厂用电率高达12%左右,明显地抵消了CFB锅炉燃烧效率高、排放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强等优势。随着我国CFB锅炉大型化的快速发展,厂用电率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则成为制约CFB锅炉大型化发展的瓶颈。在设计上积极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高压变频装置及低压变频装置)、斩波内反馈调速电机技术,业主积极调研变频等调速技术在电厂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设计阶段抓好这些节能工作可使CFB锅炉发电机组的厂用电率降到接近同类型煤粉炉发电机组的程度。按135MW机组计每年因此可节约电量近3000万度,价值近千万元

1变频调速技术在应用中的节能分析

1.1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电力生产中,泵与风机类转动设备应用较多,其电能消耗和诸如阀门、挡板相关设备的节流损失以及维护、维修费用占到生产成本的7%~25%。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价上网的不断推广,节能降耗业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电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变频调速技术顺应了工业生产自动化发展的要求,开创了一个节能降耗新时代。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电动机工作电源频率达到改变电机转速的目的。变频器就是基于上述原理采用交-直-交电源变换技术,电力电子、微电脑控制等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电气产品。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一改普通电动机只能以定速方式运行的陈旧模式,使得电动机及其拖动负载在无须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即可以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调整转速输出,从而降低电机功耗达到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选用变频系统的同时可通过与DCS的智能接口,实现设备系统的自动控制。

1.2变频调速技术节能分析

通常在电力生产中最常用的控制手段则是调节阀门、风门、挡板开度的大小来调整泵与风机类转动设备。这样,不论生产的需求大小,风机都要按额定转速运转,而运行工况的变化则使得能量以阀门、风门、挡板的节流损失消耗掉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控制精度受到限制,而且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耗。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缩短,设备维护、维修费用高居不下。风机、泵类设备多数采用异步电动机直接驱动的方式运行,存在启动电流大、机械冲击、电气保护特性差等缺点。不仅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当负载出现机械故障时不能瞬间动作保护设备,时常出现泵损坏同时电机也被烧毁的现象。近年来,出于节能的迫切需要和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加之采用变频调速器(简称变频器)易操作、免维护、控制精度高,并可以实现高功能化等特点;因而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案开始逐步取代风门、挡板、阀门、液偶的控制方案。通过流体力学的基本定律可知:风机、泵类设备均属平方转矩负载,其转速n与流量Q,压力H以及轴功率p具有如下关系:Q∝n,H∝n2,p∝n3;即,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压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电机转速的方法,要比采用阀门、挡板调节更为节能经济,设备运行工况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1.3与滑差调速相比

滑差调速的控制方式比较典型可靠,但其存在着调速精度差、范围窄、线性不好、能耗高等缺点,而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正好克服了传统滑差调速系统的不足,具有效率高、无转差损耗、调速范围宽、特性硬、精度高、起制动方便灵活、能耗小的特点,既具有交流感应电机的长处,又具有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有非常显著的可靠节能效果。与传统的滑差电机相比变频调速系统更有维护量小、启动电流小、系统功能较为完善、给操作人员提供了便利等优势。

[Nextpage]2广泛应用高、低压变频技术

生活水泵、消防水泵、除盐水泵等采用380V电机的设备可应用低压变频技术进行变频调速。采用6KV电机的泵与风机可应用高压变频技术,可取得明显效果。

实践证明,变频器用于风机、泵类设备驱动控制场合取得了显著的节电效果,是一种理想的调速控制方式。既提高了设备效率,又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并且因此而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维修费用,还降低了停产周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积极应用斩波内反馈调速电机技术

近几年内反馈交流调速电机技术和控制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产品有大、中容量6KV、10KV电压等级。斩波内反馈调速系统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控制电动机转子(绕线式)感应电流,从而控制转子输出转矩,达到调速目的。与变频调速相比,内反馈调速系统接于电机转子回路,工作电压低,运行稳定可靠,且在低速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效率较高;与传统调速方法相比,内反馈调速系统在调速时不用改变电机接线即可实现平稳调速,不需额外增加开关,改善开关运行工况,对高压电机具有重要意义;内反馈调速系统利用逆变回路将转子剩余能量反馈回电源系统,不消耗电能,效率特高。斩波内反馈调速电机系统改变传统风机、泵类启动及流量调节模式,根据负荷情况降低流量的同时能够降低电机输出功率达到节能目的,并能实现电机的软启动。该系统能够实现无级调速,取代风门、挡板、阀门流量控制。通过传感器将有关物理量送入微机监控系统还可实现自动调速,并具有故障记忆知检功能,能够大大提高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

通过对采用此种技术的电厂考察发现,斩波内反馈调速电机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采用斩波内反馈调速电机在调速工况下可节电40%以上,实际使用证明可明显减低诸多风机、水泵的厂用耗电量,年节电显著。早期设备元器件质量有待提高,曾因元器件烧坏导致系统停运,但调速系统停运不影响电机正常运行。近期设备此类事故明显减少,且该产品售后服务较好,事故发生后一天内一般都能到达现场无偿维修。总的看来内反馈交流调速电机技术和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有很大的采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4在系统设计方面降低厂用电耗

在设计初期应仔细考虑降低厂用电耗方面的工作,CFB锅炉发电机组的厂用电水平就可接近煤粉锅炉发电机组。在电厂设计初期设计单位应与锅炉厂、辅机制造厂以及兄弟设计院进行广泛交流,讨论诸如辅机容量选择、系统配置、阻力计算等若干方面的问题,为厂用电的降低打好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风机选型方面进行优化。先由锅炉厂提出一个较准确的阻力计算值(不含任何裕量),最后进行整个烟风系统阻力计算后,统一按《大火规》考虑其裕量,可避免重复计算裕量后带来的风机、偶合器及电机等不在高效区运行的状况发生,可有效降低电耗。同时应注意《大火规》中循环流化床部分风机的流量及压头裕量规定的远比常规煤粉炉送、引风机规定的裕量大的多,应进行广泛调查合理选择,以便使风机在高效区运行。

根据来煤细度决定是否需要粗级破碎,最好设计一级筛分系统,既保证了锅炉的粒度要求,又有效地防止了过破碎,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厂用电。

在电厂总体布置上采取措施,降低能耗。⑴在炉侧就近布置渣库,在两炉之间布置石灰石粉库,缩短输送距离,降低电耗;⑵

一、二次风机靠近空气预热器布置,降低了风道阻力从而降低电耗;⑶灰库布置在厂区内且距电除尘较近,大大降低气力除灰系统的电耗。

锅炉制造厂的锅炉本体设计对厂用电的影响较大。在设备招议标时应对比风量、风速等各种参数的差异并考虑对厂用电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1.江蛟.CFB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措施.热机技术.2004-4.

2.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技术交流资料汇编《一》《二》《三》,北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2003.

3.交流调速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4.许振帽变频调速装置及其调试、运行与维修.兵器工业出版社.[,感谢原作者]

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6篇:锅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 锅炉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并持有安全操作证(特殊工种作业证),方能独立操作。

二、 工作前必须对锅炉内外部进行检查。

1. 锅炉内部检查:检查锅炉有无附着物及遗留杂物;

2. 要把所有阀孔、手阀进行密封,必要时更换密封垫。

3. 打开阀门向锅炉上水,以便上水时排除锅炉内的空气,向锅炉内上水时要缓慢,水温不易过高,冬季水温应在50℃以下。

4. 对锅炉的压力表、水位表、安全阀、放气阀等附件必须进行检查,看有无异常。

三、 为了保证锅炉正常运行,锅炉点火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充分的准备,并按下列各项完全操作要求.才能点火。

1. 检查与调整锅炉水位:根据锅炉水位表调整水位,当锅炉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时,应进水,当锅炉水位高于正常水位时.应通过排污来调整水位。

2. 给水系统的检查:检查贮水罐内的水量是否充足,给水管路及法门是否畅通。进行手动及自动给水操作试验,确认其性能良好,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四、 点火时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的油类易燃物引火。

五、 锅炉正常运行中,保持锅炉水位稳定,维持锅炉内压力不变,需要经常调整燃料,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必须经常检查压力表的指示,保持气压稳定。

六、 停炉

1. 停止供给燃料;

2. 先停止鼓风,在停止引风:

3. 停止给水,降低压力,关闭给水阀;

4. 关闭蒸汽阀,打开疏水阀.

第7篇: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6﹞27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2条 本规程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改造。汽水两用锅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水容量小于30L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和原子能锅炉。

第3条 各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锅炉安全监察工作。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劳动行政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4条 本规程的规定是锅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的规定不符时,应以本规程为准。

第5条 进口固定式蒸汽锅炉或国内生产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按照国外标准生产且在国内使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也应符合本规程的基本要求。特殊情况如与本规程基本要求不符时,应事先征得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第6条 有关单位若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等新技术,如与本规程不符时,须将所做试验的条件和数据或者有关的技术资料和依据送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同意后,报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审批。

第二章 一般要求

第7条 锅炉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锅炉的结构应符合本规程第四章的要求。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应按《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

第8条 锅炉产品出厂时,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其内容应包括: 1·锅炉图样(包括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 2·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3·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4·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明和水压试验证明); 5·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6·受压元件重大设计更改资料。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R的锅炉至少还应供以下技术资料: (1)·锅炉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 (2)·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3)·烟风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4)·热膨胀系统图。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或等于9.8Mpa的锅炉,还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再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2)·锅炉水循环(包括汽水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3) ·汽水系统图

(4)·各项保护装置整定值。

第9条 锅炉产品出厂时,应在明显的位置装设金属铭牌;铭牌上应载明下列项目: 1·锅炉型号; 2·制造厂锅炉产品编号; 3·额定蒸发量(t/h)或额定功率(NW) 4·额定蒸汽压力(MPa); 5·额定蒸汽温度(℃)

6·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及进、出口压力(MPa); 7·制造厂名称; 8·锅炉制造许可证级别和编号; 9·锅炉制造监检单位名称和监检标记; 10·制造年月。

对散件出厂的锅炉,还应在锅筒、过热器集箱、再热器集箱、水冷壁集箱、省煤器集箱以及减温器和启动分离器等主要受压部件的封头或端盖上打下钢印,注明该部件的产品编号。 第10条 锅炉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可参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六册TJ2

31(六)《破碎粉磨设备、卷扬机、固定式柴油机、工业锅炉安装》的有关规定。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的锅炉,可参照SDJ24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有关规定。

第11条 锅炉在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如发现受压部件存在影响安全使用的质量问题时,应停止安装并报告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安全监察机构对所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尽快提出处理意见。

第12条 锅炉安装质量的分段验收和水压试验,由锅炉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总体验收时,除锅炉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外,一般还应有安全监察机构派员参加。锅炉安装验收合格后,安装单位应将安装锅炉的技术文件和施工质量证明资料等,移交使用单位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第13条 锅炉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逐台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锅炉,不得投大使用。

第14条 锅炉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对司炉工人进行管理。无与锅炉相应类别的合格司炉工人,锅炉不得投入使用。 第15条 电力系统的发电用锅炉的使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应按《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6条 锅炉的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锅炉设备的安全管理,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做好锅炉的使用管理工作。锅炉的使用单位应根据锅炉的结构型式,燃烧方式和使用要求制订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操作规程和防爆、防火、防毒等安

全管理制度以及事故处理办法,并认真执行,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制订和实行锅炉及其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对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锅炉,还应建立定期对自动仪表进行校验检修的制度。

第17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重大修理,如锅筒(锅壳)、炉胆、回燃室、封头、炉胆顶,管板、下脚圈、集箱的更换、挖补、主焊缝的补焊、管子胀接改焊接以及大量更换受热面管子等,应有图留样和施工技术方案。修理的技术要求可参照锅炉专业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修理完工后,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将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修理质量检验证明书等技术资料存人锅炉技术档案内。

第18条 在用锅炉修理时,严禁在有压为或锅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受压元件。采用焊接方法修理受压元件时,禁止带水焊接。

第19条 锅炉及其受压元件的改造,施工技术要求可参照锅炉专业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提高锅炉运行参数的改造,在改造方案中必须包括必要的计算资料。由于结构和运行参数的改变,水处理措施和安全附件应与新参数相适应。

第20条 锅炉改造竣工后,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将锅炉改造的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证明书等技术资料存入锅沪技术档案内。

第三章 材 料

第21条 锅炉受压元件所用的金属材料及焊接材料等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材料制造单位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并提供质量证明书。金属材料和焊缝金属在使用条件下应具有规定的强度、韧性和伸长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锅炉受压元件修理用的钢板、钢管和焊接材料应与所修部位原来的材料牌号相同或性能类拟。

第22条 制造辆炉受压元件的金属材料必须是镇静钢。对于板材其20°C时的伸长率δ5应不小于18%。对于碳素钢和碳锰钢室温时的夏比("V")形缺口试样)冲击吸引功不低于27J。 第23第 用于锅炉受压元件的金属材料应近下规定选用: 1.钢板 表3-1 锅炉用钢板

钢的种类 钢的种类 钢 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工作压力(MPa) 壁温(°C)

碳 素 钢

Q235-A,Q235-B GB700 GB3274 ≤1.0 见注①

Q235-C,Q235-D

20R② GB6654 YB(T)40 ≤5.9 ≤450

20g 22g GB713 YB(T)41 ≤5.9③ ≤400

合 金 钢

12Mng,16Mng GB713 YB(T)41 ≤5.9 ≤400

16MnR② GB6654 YB(T)40 ≤5.9 ≤400

注:①用于额定蒸汽压力超过0.1MPa的锅炉受压元件时,元件不得与火焰搂触。 ②应补做时效冲击试验合格。

制造不受国辐射热的锅筒(锅壳)时,工作压力不受限制 。

2.钢管 表3-2 锅炉用钢管

钢的 种类 钢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MPa) 壁温(°C)

钢 10,20 GB8163 受热面管子 ≤1.0

集箱、蒸汽管道

10,20 GB3087 YB(T)33 受热面管子 ≤5.9 ≤480

集箱、蒸汽管道 ≤430

20G GB5310 YB(T032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80

集箱、蒸汽管道 ≤430①

钢 12CrMoG 15CrMOcg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560

集箱、蒸汽和管道 ≤550

12CrlMoVG 受热面管子 ≤580

集箱、蒸汽管道 ≤565

12Cr2MoWVTiB GB5310 受热面管子 ≤600②

12Cr3MoVSiTiB

注:①要求使用寿命在20年内,可提高至450°C。 ②在强度计算考虑到氧化损失时,可用到620°C。

3.锻件 表3-3 锅炉用锻件

钢的种类 钢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工作压力(MPa) 壁温(°C)

碳 素 钢

Q235-A,Q235-B Q235-C,Q235-D GB700 ≤2.5① ≤350

20,25 GB699 ≤5.9① ≤450

合 金 钢 12CrMo ZBJ98016 不限 ≤540

15CrMo ≤550 12CrlMoV ≤565

30GrMo 35CrMo 不限 ≤450

25Cr2MoVA 不限 ≤510

注①不与火焰接触锻件,工作压力不限。

②除各种形式的法兰外,符合下列要求的空心圆筒形管件可用表中相应钢号轧制成锻制圆钢经机加工而成。

a.碳素钢管件外径不大于160mm,合金钢管件或管帽类管件外径不大于114mm; b.加工后的管件经无损探伤合格; c.管件纵轴线与圆钢的轴线平行。

4.铸钢件 表3-4 锅炉用铸铁件

铸铁种类 牌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公称压力(MPa) 壁温(°C)

碳 素 钢 ZG200-400 GB11352 ZBJ98015 ≤6.3 ≤450

ZG230-450 不限 ≤450

合 金 钢 ZG20CrMo ZBJ98015 不限 ≤510

ZG20CrMoV 不限 ≤540

ZG15GRMolV 不限 ≤570

注:①不得用灰铸铁制造排污阀和排污弯道

②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锅炉及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300°C的过热器,其放水阀和排 污阀的阔壳可用上表中的可锻铸铁或球墨铸铁制造。

③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150的灰铸铸铁,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管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1200的灰铸铁。在制造厂内,应对省煤器上使用的铸铁部分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应等于锅炉工作压力的2.5倍。 ④用于承压部位的铸铁件不准补焊。

6.紧固零件 表3-6 锅炉用紧固零件

钢的种类 钢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工作压力 介质温度

碳 素 钢

Q235-A,Q235-B Q235-C,Q235-D GB700 ≤1.6 ≤350

20,25 GB699 不限 ≤350

35 ≤420

合 金 钢 40Cr GB3077 不限 ≤450

35CrMo JB/T74 不限 ≤500

25Cr2MoVA 25CrlMolVTiB 不限 ≤500

20CrlMolVNiTiB 20CrlMolVTiB 不限 ≤570

2Crl2WMoVNbB 不限 ≤600

注:螺母材料的硬度应低于螺柱(栓)材料的硬度。

7·拉撑件

锅炉拉撑件使用的钢材必须为镇静钢,且应符合GBl5《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圆钢》的规定或GB983《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20钢的规定。板拉撑件应是锅炉用钢。 8·焊接材料

焊接受压元件使用的焊条应符合GB/T5117《碳钢焊条》、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GB983《不锈钢焊条》的规定;焊丝应符合GB4242《焊接用不锈钢丝》、GB/T81l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10045《碳钢药芯焊丝》、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8《气体保护焊用钢丝》的规定;焊剂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12470《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

第24条 锅烧受压元件代用的钢板和钢管,应采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相近的锅炉用钢材。锅炉受压元件和重要的承载元件的材料代用应满足强度和结构上的要求,且须经材料代用单位的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同意。采用没有列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钢材代用时,代用单位应提出技术依据并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批。

第25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除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外,还应报原图样审批单位备案。

1·用强度低的材料代替强度高的材料; 2·用厚度小的材料代替厚度大的材料(用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锅炉上的受热面管子除外); 3·代用的钢管公称外径不同于原来的钢管公称外径。

第26条 采用研制的新钢号材料试制锅炉受压元件之前,钢材制造厂必须对此新材料的试验工作进行技术评定,参加评定的单位应有冶金、制造、使用、安全监察机构、标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评定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化学成分。应提供确定化学成分上、下限的试验研究数据。

2·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应提供在使用温度范围内(至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50℃)温度间隔为20℃(有实际困难时,可按50℃间隔)的抗拉强度σ、屈服点σ.2,并提供伸长率δ

5、断面收缩率、时效冲击值、室温夏比("V"形缺口试样)冲击吸收功、脆性转变温度。对于工作温度高于350℃的碳素钢、低碳锰钢、低碳锰钒钢以及工作温度高于400℃的其他合金钢,应提供持久强度、抗蛹变性能及长期时效稳定性数据。对于奥氏体钢,还应提供抗晶间腐蚀数据。

3·抗氧化性。对于使用温度高于500℃的锅炉钢材,应提供在使用温度下,(包括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20℃)的抗氧化数据。

4·抗热疲劳性,应提供在相应温度下的弹性模量(E)、平均线膨胀系数(α)和传热系数(λ)等。

5·焊接性能。应提供钢材的焊接性能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数据。

6·钢材的制造工艺。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如冶炼、铸造或锻轧、成品热处理等资料。 7·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应提供相成的技术资料,如热冲压热卷、热弯、热处理等资料。 第27条 新钢号材料经技术评定得到认可后,锅炉制造厂才可按本规程第6条规定办理试制锅炉受压元件手续。参加试制的锅炉制造厂应将新钢号材料的性能报告、复试报告、工艺试验报告和试制情况报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28条 新钢号材料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产品鉴定。该鉴定应有冶金、制造、使用、安全监察机构、标准等部门的代表参加。新钢号材料的创造厂应将鉴定意见、试用情况和成批生产的钢材质量稳定性情况报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29条 锅炉受压元件采用国外钢材,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号应是国外锅炉用钢标准所列的钢号或者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国内允许用于锅炉的钢材相类似,并列人钢材标准的钢号或成熟的锅炉用钢钢号。 2·应按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对照国内锅炉钢标准如缺少检验项目,必要时还应补做所缺项目的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首次使用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型工艺试验,满足技术要求后才能使用。 4·锅炉强度计算应采用该钢材的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性能数据进行。 5.末列入标准的钢材或已列入标准的电阻焊锅炉管,应经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第30条 钢材生产单位生产国外钢号的钢材时,应完全按照该钢号国外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和验收,批量生产前应通过产品鉴定。

第31条 用于锅炉的主要材料如锅炉钢板、锅炉钢管和焊接材料等,锅炉制造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入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用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4MPa锅炉的主要材料如原始质量证明书齐全,且材料标记清晰、齐全时,可免于复验。对于质量稳定并取得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产品安全质量认可的材料,可免于复验。否则,不能免于复验。

第32条 锅炉制造、安装和修理单位必须建立材料保管和使用的管理制度。锅炉受压元件用的钢材应有标记。用于受压元件的钢板切割下料前,应作标记移植,且便于识别。

第33条 锅炉受压元件用的焊接材料,使用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存数、烘干、发放、回收和回用管理制度。

第四章 结 构

第34条 锅炉结构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各部分在运行时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膨胀; 2·保证各循环回路的水循环正常,所有受热面都应得到可靠的冷却;

3、各受压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 4·受压元、部件结构的形式、开孔积焊缝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复合应力私应力集中; 5·水冷壁炉膛的结构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6·炉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7·承重结构在承受设计载荷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防腐蚀性; 8·便于安装、运行操作、检修和清洗内外部; 9·燃煤粉的锅炉,其炉膛和燃烧器的结构及布置应与所设计的煤种相适应,并防止炉膛结渣或结焦。

第35条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锅筒和集箱上应装设膨胀指示器。悬吊式锅炉本体设计确定的膨胀中心应予固定。

第36条 对于水管锅炉,在任何情况下锅筒筒体的取用壁厚不得小于6mm;当受热面管与锅筒采用胀接连接时,锅筒筒体的取用壁厚不得小于12mm。

第37条 对于锅壳锅炉,当锅壳内径大于1000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不小6mm;当锅壳内径不超过1000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4mm。

第38条 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不应超过1800mm,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8mm,且不大于22mm;当炉胆内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6mm;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其壳板的取用壁厚不应小于10mm,且不大于35mm。 卧式锅壳锅炉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应不超过2000mm,如炉胆两端匀管板扳边对接连接时,平直炉胆的计算长渡可放大至3000mm。与集箱之间的固定方式,应能保证其相对膨胀,并能避免共振,且结构和布置应便于检修。

第40条 水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能保证下降管可靠供水。 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100mm。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150mm的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75mm。 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在图样上标明。

第41条 凡属非受热面的元件,如由于冷却不够,壁温可能超过该元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予绝热。

第42条 集箱和防焦箱上的手孔,当孔盖与孔圈采用非焊接连接时,应避免直接与火媚接触。 第43条 装设空气预热器的燃油锅炉,尾部应装设可靠的吹灰及灭火装置。燃煤粉锅炉在炉膛和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的对流烟道、应装设吹灰器。

第44条 装有可分式铸铁省煤器的锅炉,宜采用旁路烟道或其他有效措施,同时应装设旁通水路。装有不可分式省煤器的锅炉,应装设再循环管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锅炉启动点火时省煤器烧坏。

第45条 膜式水冷壁鳍片与管子材料的膨胀系数应相近,鳍片管(屏)的制造和检验符合JB/T5255《焊制鳍片管(屏)技术条件》鳍片宽度应保证鳍片各部分在锅炉运行中的温度不超过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

第46条 为确保过热器、再热器在启动及甩负荷时的冷却,应采取向空排汽、装设蒸汽旁通管路或限制烟温等措施。

第47条 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锅筒(锅壳)、炉胆、回燃室以及集箱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炉胆顶和下脚圈的拼接焊缝等]应采用全焊透的对接焊接。

第48条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卧式内燃锅壳锅炉除炉胆与回燃室(湿背式)、炉胆与后管板(干背式)、炉胆与前管板(回燃式)(如图4-1)的连接处以外,在符合下列要求的情况下,其管板与炉胆、锅壳可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 1·必须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且坡口经机械加工; 2·管板与锅壳、炉胆的连接焊缝应全部位于锅壳、炉胆的简体上; 3·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应不小于管板的壁厚且其焊缝背部能封焊的部件均应封焊,不能封焊的部位应采用氩弧焊打底,并保证焊透; 4·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凡采用T形接头连接的锅炉制造单位,对持有D级及其以上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应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对持有E1级或E2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应经劳动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第49条 锅炉的下降管与集箱连接时,应在管端或集箱上开全焊透型坡口。当下降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108MM且采用插入式结构时可不开坡口。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与筒体和集箱的连接必须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焊接时要保证焊透。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锅炉,管子或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连接时,应在管端或锅筒、集箱、管道上开全焊透型坡口(长管接头除外)。

第50条 凡能引起锅筒(锅壳)壁或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给水管、减温水管等),在穿过锅简(锅壳)壁或集箱壁处应加装套管。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干l.0MPa且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l/h的锅炉,可不加装给水套管。 第51条 受压元件上管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胀接管孔中心与焊缝边缘及管板扳边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8d(d为管孔直径),且不小于0.5d+12mm。胀接管孔不得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同时亦应避免开在环焊缝上。 如结构设计不能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若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经射线探伤合格,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并对开孔部位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磨平和将受压部件整体热处理后,方可在环向焊缝上开胀接管孔。

2.集中下降管的管孔不得开在焊缝上。其他焊接管孔亦应避免开在焊缝上及其热影响区。如不能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若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经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管接头焊后经热处理消除应力的情况下,方可在焊缝上及热影响区开孔。

第52条 锅筒(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除外)、锅壳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或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彼此相连。其焊缝申心线间外圆弧长至少应为较厚钢板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第53条 扳边的元件(如封头、管板、炉胆顶等)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的距离(L)应符合表4-1中的数值。

表4-1 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距离

板边元件的壁厚t(mm) 距离L(mm)

t≤10

10

20

t<50 ≥25

≥t+15

≥0.5 t+25

≥50

注:对于球形封头,可取L=0。

第54条 锅炉受热面管子直段上,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除盘管和无直段弯头外,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中心线至管子弯曲起点、锅筒(锅壳)及集箱外壁、管子支、吊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0mm;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3.8MPa的锅炉至少为70mm。

对于管道上述距离应不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

受热面管子以及锅炉汽水管道如采用无直段弯头,无直段弯头应满足GB12459《钢制对焊无缝管件》的有关要求,且无直段弯头与管道对接焊缝应经100%射线探伤合格。受热面管子上无直段弯头的弯曲部位不宜焊接任何元件。

第55条 受压元件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应避免焊接零件。如不能避免,则焊接零件的焊缝可穿过主要焊缝,而不应在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以避免在这些部位发生应力集中。 第56条 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采用拼接。

第57条 锅筒(锅壳)纵、环缝两边的钢板中心线应对齐。锅筒(锅壳)环缝两侧的钢板不等厚时,一般应采用中心线对齐,也允许一侧的边缘对齐。

公称壁厚不同的两元件或钢板对接时,两侧中任何一侧的名义边缘厚度差值若超过第74条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则厚板的边缘须削至与薄板边缘平齐,削出的斜面应平滑,并且斜率不大于1:4,必要时,焊缝的宽度可在斜面内,见图4-2。

第58条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75t/h的水管锅炉,当采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时,在炉膛和烟道等容易爆燃的部佳一般应设置防爆门。防爆门的设置应不致危及人身的安全。 第59条 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必须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必须装设防止火焰喷出的联锁装置。

第60条 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安装、检修,运行监视和清洗的需要。

锅炉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应采用内闭式结构。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锅炉,其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兴孔盖、手孔盖可采用法兰连接结构;额定蒸汽压力大于3.8MPa的锅炉,其受压元件的手孔盖可采用焊接式结构。炉墙上人孔的门应装设坚固的门闩;炉墙上监视孔的孔盖应保证不会被烟气冲开。

操作和检查的地方:

1.扶梯和平台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能顺利通向需要经常第61条 锅筒内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大于1000mm锅壳锅炉,均应在筒体或封头(管板)上开设人孔。

锅筒内径小于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为800mm-1000mm的锅壳锅炉,至少应在筒体或封头(管板)上开设一个头孔。

2.扶梯和平台应防滑,平台应有防火设施。

3.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都应有铅直高度不小于1000mm的栏杆、扶手和高度不小于80mm的挡脚板。

4.扶梯的倾斜角度以45°- 50°为宜。如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

第62条 门孔的尺寸规定如下: 1.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不应小于280×38mm,圆形人孔直径不应小于380mm。人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18mm。人孔盖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不应超过3mm (沿圆周各点上不超过1.5mm),并且凹槽的深度应迭到能完整地容纳密封垫片。

2.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头孔不得小于220×320mm,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100mm。 3.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铀不得小于80mm,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65mm。 4.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得小于50mm,颈部高度不应超过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不小于400×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不小于450mm,矩形门孔二般应不小于300×400mm。

若颈部或孔圈高度超过上述规定,孔的尺寸应适当放大。

第63条 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或运转层)高度超过3000mm的锅炉,应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锅炉的平台、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扶梯和平台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能顺利通向需要经常 2.扶梯和平台应防滑,平台应有防火设施。

3.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都应有铅直高度不小于1000mm的栏杆、扶手和高度不小于80mm的挡脚板。

4.扶梯的倾斜角度以45°- 50°为宜。如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 5.水位表前的平台到水位表中间的铅直高度应为1000-1500mm。

第五章 受压元件的焊接 (一)一般要求

第64条 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安装、修理和改造锅炉受压元件时;施焊单位疵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生产。

第65条 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工,必须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可从事考试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焊工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施焊。

第65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焊缝附近应打上低应力的焊工代号钢印。

第67条 焊接设备的电流表、电压表、气体流量计等仪表、仪器以及规范参数调节装置应定期进行检定。上述表、计、装置失灵时,不得进行焊接。 " 第68条 铺炉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质量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和试验: 1.外观检查; 2.无损探伤检查; 3.力学性能试验; 4.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 5.水压试验。

第69条 每台锅炉的焊接质量证明除应载明第68条各项检验内容和结果外,还应记录产品焊后热处理的方式、规范和焊缝的修补情况等。 第70条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及无损探伤记录(包括底 片),由施焊单位妥善保存至少5年或移交使用单位长期保存。 (二)焊接工艺要求和焊后热处理

第71条 锅炉产品焊接前,焊接单位应按附录1的规定对下列焊接接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受压元件之间的对接焊接接头;

2.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求全焊透的T形接头或角接接头。

第72条 锅炉制造过程中,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时,没有预热措施,不得进行焊接。锅炉安装、修理现场焊接时,如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

下雨、下雪时不得露天焊接。2.环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包括板厚差在内)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5%加1mm,且不超过6mm;当板厚大于100mm时,不超过10mm。

不同厚度的两元件或钢板对接并且边缘己削薄的,按钢板厚度相同对待,上述的名义板厚指薄板;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但不需削薄的,则上述的名义板厚指厚板。

第75条 锅筒(锅壳)的任何同一横截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应大于名义内径的1%。 锅筒(锅壳)纵向焊缝的棱角度应不大于4mm。

第76条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孔的锅炉,锅筒和集箱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以及管子和管件的手工焊对接接头,应采用氢弧焊打底或其他能保证焊透的焊接方法。 第77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碳钢受压元件,其壁厚大于30mm的对接接头或内燃锅炉的筒体或管板的壁厚大于20mm的T形接头,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合金钢受压元件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厚度界限,按锅炉专业技术标准的规定。

2.异种钢接头焊后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时,其温度应不超过焊接接头两侧任一钢种的下临界点Ac1。

3.对于焊后有产生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后热消氢或热处理。

4.锅炉受压元件焊后热处理宜采用整体热处理。如果采用分段热处理,则加热的各段至少有1500mm的重叠部分,且伸出炉外部分应有绝热措施减小温度梯度。环缝局部热处理时,焊缝两侧的加热宽度应各不小于壁厚的3倍。

5.焊件与它的检查试件(产品试板)热处理时,其设备和规范应相同。 6.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热处理规范的各项参数。 第78条 需要焊后热处理的受压元件,接管、管座、垫板和非受压元件等与其连接的全部焊接工作,应在最终热处理之前完成。

己经热处理过的锅炉受压元件,如锅筒和集箱等,应避免直接在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如不能避免,在同时满足亨列条件下,焊后可不再进行热处理: 1.受压元件为碳素钢或碳锰钢材料; 2.角焊缝的计算厚度不大于10mm; 3.应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施焊; 4.应对角焊缝进行100%表面探伤。

此外,锅炉制造单位应对受压件现场焊接连接件提出检验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三)外观检查

第79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全部焊缝(包括非受压元件与

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质量应符合如下要求: 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林应平滑过渡;

2.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

3.锅筒(锅壳)、炉胆和集箱的纵、环焊缝及封头(管板)的拼接焊缝无咬边,其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管子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 第80条 对接焊接的受热面管子,按JB/ T1611《锅炉管子技术条件》进行通球试验。 (四)无损探伤检查

第81条 无损探伤人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可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第82条 锅筒(锅壳)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缝、封头(管板)、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以及集箱的纵向对接焊缝无损探伤检查的数量如下: 1.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帕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2.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lMPa但小于或等于0.4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25%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3.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4MPa但小于2.5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 4.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但小于3.8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加至少25%射线探伤,或进行100%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及超声波探伤发现的质量可疑部位应进行射线探伤。

5.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加至少25%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及超声波探伤发现的质量可疑部位必须进行射线探伤。 封头(管板)、下脚圈的拼接焊缝的无损探伤应在加工成型后进行。 电渣焊焊缝的超声波探伤应在焊缝正火热处理后进行。

第83条 炉胆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缝、回燃室的对接焊缝及炉胆顶的拼接焊缝的无损探伤数量如下: 1.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2.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1MPa让的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25%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第84条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内燃锅壳锅炉,其管板与炉胆、锅壳的角接连接焊缝的探伤数量如下: 1.管板与锅壳的T形连接部位的每条焊缝应进行100%声波探伤; 2.管板与炉胆、回燃室及其T形连接部位的焊缝应进行50%超声波探伤。

第85条 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焊缝(受热面管子接触焊除外),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的数量规定如下: 1. 当外径大于159mm,或者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时,每条焊缝应进行50%超声探伤。 2. 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的集箱环缝,每条焊缝长度应进行25%探伤,也可不少于每台锅炉集箱环缝条数的25%。

3.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制造厂内为接头数的100%,安装工地至少为接头数的25%。

4.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但小于9.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制造厂内至少为接头数的50%,安装工地至少为接头数的25%。

5.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0MPa但小于3.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制造厂内及安装工地应各至少抽查接头数的10%。 第86条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的角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每个锅筒和集箱上的其他管接头角接接买,应进行至少10%的无损探伤抽查。

第87条 对接接头的射线探伤应按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视定执行。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不应低于AB级。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1MPa的锅炉,对接接头的质量不低于Ⅱ级为合格;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lMPa的锅炉,对接接头的质量不低于Ⅲ级为合格。

第88条 对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当壁厚小于或等于120mm时,应按JB1152《锅炉和钢制庄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规定进行;当壁厚超过120mm时,可按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规定进行;管子和管道的对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可按SDJ67《电力建设施工灰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馆)》的规定进行;超出SDJ67适用范围的,按企业标准执行。 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对接接头的质量不低于Ⅰ级为合格。 第89条 集中下降管的筒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可按JB3144《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箕超声波探伤》的规定执行。卧式内燃锅壳锅炉的管板与炉胆、锅壳的T形接头的超声波探伤按有关规定进行。

第90条 焊缝用超声波和射线两种方法进行探伤时,按各自标准均合格者,方可认为焊缝探伤合格。

第91条 经过部分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的焊缝,在探伤部位任意二端发现缺陷有延伸可能时,应在缺陷的延长方向做补充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在抽查或在缺陷的延长方向补充检查中有不合格缺陷时,该条焊缝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补充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该条焊缝应全部进行探伤。 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

第92条 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应焊制产品检查试件(板状试件称为检查试板),以便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韧性试验。 第93条 产品检查试件的数量和要求如下: 1.每个锅筒(锅壳)的纵,环焊缝应爸做厂块检查试板。

2.对于批量生产的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锅炉,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允许同批生产(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和工艺)的每10个锅筒(锅壳)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不足10个锅筒(锅壳)也应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

3.当环缝的母材和焊接工艺与纵缝相同时,可只做纵缝检查试板,免做环缝检查试板。 4.封头、管板的拼接焊逢,当其母材与锅筒(锅轰)相词时,可免做检查试板,否则检查试板的数量应与锅筒(锅壳砂筒体相同。 5.炉胆、回燃室,其母材、焊接工艺与锅壳相同时,可免做检查试板,否则检查试板的数量应与锅壳筒体相同。

6.集箱和管道的对接接头,当材料为碳素钢时,可免做检查试件;当材料为合金钢时,在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设备和规范的情况下,每批做焊接接头数1%的模拟检查试件,但不得少于1个。

7.受热面管子的对接接头,当材料为碳素钢时(接触焊对接接头除外),可免做检查试件;当材料为合金钢时,在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设备和规范的情况下。从每批产品上切取接头数的0.5%作为检查试件,但不得少1套试样所需接头数。在产品接头上直接切取检查试伟确有困难的,如锅筒和集箱上管接买与管子连接的对接接头,膜式壁管子对接接头等,可焊接模拟的检查试件。

8.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锅炉的锅壳以及封头、管板和下脚圈的拼接焊缝,可以免做产品检查试件。

9.纵缝检查试板应作为产品纵缝的延长部分焊接(电渣焊除外),环缝检查试板可单独焊接。 10.产品检查试件应由焊该产品的焊工焊接。试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工艺条件等应与所代表的产品相同,试件焊成后应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11.检查试件的数量、尺寸应满足制备检验和复验所需的力学性能试样。安装工地焊制所用产品检查试件的母材,应由制造单位提供。

第94条 检查试件经过外观和无损探伤检查后,在合格部位制取试样。需要返修检查试件的焊缝时,其焊接工艺应与产品焊缝返修的焊接工艺相同。

第95条 为检查焊接接头整个厚度上的抗拉强度,应从检查试板上沿焊缝横向切取焊接接头全截面拉力试样。试样取样尽寸和数量见附录Ⅱ第1条。

第96条 当板厚大于20mm,小于或等于70mm时,应从纵缝检查试板上沿缝纵向切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一个;当板厚大于70mm时,应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二个。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见附录Ⅱ第2条。

第97条 管子对接接头的拉力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亦可用一整根检查试件作拉力试样,代替剖管的两个拉力试样。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见附录Ⅱ第2条。

第98条 试样的拉力试验应按GB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其合格标准如下:

1.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

2.全焊缝金属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点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如果母材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490Mpa,且焊缝金属的屈服点高于母材规定值,则允许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比母材规定值下限低19.6Mpa。 3.全焊缝金属试样的伸长率不小于母材伸长率(δ5)规定值的80%。

第99条 应从检查试板上沿焊缝横向切取二个焊接接头弯曲试样,其中一个是面弯试样,一个是背弯试样。对于异种钢接头,可以用纵向弯曲试样代替横向弯曲试样。弯曲试样的尺寸和取样部位见附录Ⅱ第5条。

第100条 管子对接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应丛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一个面弯,一个背弯。 取样的部位和试样尺寸见附录Ⅱ第3条、第6条。

第101条 试样的弯曲试验应按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的焊缝中心线需对准弯轴中心。规定的试样弯曲角度见表5-1。 表5-1 试样弯曲角度 t:试样厚度

钢种 弯轴直径D 支点距离 弯曲角度°

双 面 焊

碳素钢、奥氏体钢 3t 5.2t 180

其他合金钢 3t 5.29t 100

单 面 焊

碳素钢、奥氏体钢 3t 5.2t 90

其他合金钢 3t 5.2t 50

1.接触焊的接头弯曲角度按双面焊的规定。 2.有衬垫的单面焊接买弯曲角度按双面焊的规定。

弯曲试样冷弯到表5-1角度后,试样上任何方前最大缺陷的长度均不大于3mm为合格。试样的棱角开裂不计。

第102条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或壁温大于或等于450℃的锅筒以及合金钢材料的集箱和对接管道,如壁厚大于或等于12mm (单面焊焊件厚度大于或等于16mm),应从其检查试件上取三个焊接接头的冲击试样。试样缺口应开在有最后焊道的焊缝侧面内,如有要求,可开在熔合线或热影响区内。试样的形式、尺寸、加工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29《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中V形缺口的规定。

第103条 三个试样的常温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不低于母材规定值,如无母材规定值时,应不低于27J(试样截面尺寸为10×10mm),并且至多允许有一个试样的冲击吸收功低于上述指标值,但不低于上述指标值的70%。

第104条 力学性能试验有某项不合格时,应从原焊制的检查试件中对不合格项目取双倍试样复验(对冲击试验项目是再取三个试样复验),或将原检查试件与产品再热处理一次后进行全面复验。

第105条 若拉力和弯曲每个复验试样的试验结果都合格,六个冲击试样(包括三个初验试样和三个复验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不低于母材规定值,如无母材规定值时应不低于27J(试样截面尺寸为10×10mm),且至多有两个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值低于上述指标值,而其中低于上述指标值70%的试样只有一个,则复验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六)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

第106条 焊件的材料为合金钢时,下列焊缝应进行金相检验: l.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筒的对接焊缝,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壁温大于450℃的集箱、受热面管子和管道的对接焊缝;

2.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筒、集箱上管接头的角焊缝。 第107条 金相检验的试样,应按下列规定切取: 1.锅筒和集箱,从每个检查试件上切取一个试样;

2.锅炉范围内管道、受热面管子,从每个(套)检查试件上切取一个试样;

3.锅简和集箱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应将管接头分为壁厚大于6mm和小于或等于6mm两种,对每种管接头,每焊200个,焊一个检查试件,不足200个也应焊一个检查试件,并沿检查试件中心线切开作金相试样。 第108条 金相检验的合格标准为: 1.没有裂纹、疏松; 2.没有过烧组织;

3.没有淬硬性马氏体组织。

第109条 有裂纹、过烧、疏松之一者不允许复验,金相检验即为不合格。

仅因有淬硬性马氏体组织而不合格者,允许检渣试件与产品再热处理一次,然后取双倍试样复验(合格后仍须复验力学性能),每个复验的试样复验合格后才为合格。

第110条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对接接头应做断口检验。每200个焊接接头抽查一个,不足200个的也应抽查一个。100%探伤合格或氢弧焊焊接(含氢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的对接接头可免做断口检验。 断口检验包括整个焊缝断面。断口检验的合格标准见表5-2。

凡不符合表5-2中任何一项规定者,则为不合格,允许取双倍试样复验。若每个复验试样的每项检验结果均合格,则复验为合格,否则复验为不合格,该试样代表的焊缝也不合格。 表5-2 断口检验的合格标准

缺陷 壁厚t≤6 壁厚t>6

裂纹 没有

未熔合 没有

未焊透

深度≤15%t,且≤1.5mm,总长度≤10%周长

内凹(蹋腰)

深度≤2.5%t,且≤1mm 深度≤20%t,且≤2mm

单个气孔 径向

≤30%t,且≤1.5mm ≤25%t,且≤4mm

轴、径向 ≤2mm ≤30%t,且≤6mm

单个夹渣 径向 ≤25%t ≤20%t,且≤4mm

轴、径向 ≤30%t ≤25%t,且≤4mm

密集气孔与夹渣 没有

每1cm2面积内气孔及夹渣不超过5个,并且每1cm2面积内气孔及夹渣的总面积不超过3mm2

沿圆周方向气孔和夹渣的总长

沿圆周方向10壁厚的范围内,气孔和夹渣的累计长度不超过壁厚。

沿壁厚方向同一直线上各种缺陷总长 ≤30%t,且≤1.5mm ≤25%t,且≤4mm

(七)水压试验

第111条 受压焊件的水压试验应在无损伤探伤和热处理后进行。

1.单个锅简和整装出厂的焊制锅炉,应按本规程第207条的试验压力在制造单位进行水压试验。

2.散件出厂锅炉的集箱及其类似元件,应以元件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在制造单位进行水压试验,并在试验压力下保持5分钟。小于或等于2.5MPa锅炉无管接头的集箱,可不单独进行水压试验。

3.对接焊接的受热面管子及其他受压管件,应在制造单位逐根逐件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元件工作压力的2倍(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13.7MPa的锅炉,此试验的压力可为1.5倍),并在此试验压力下保持10-20秒钟。如对接焊缝经氢弧焊打底并100%无损探伤检查合格,能够确保焊接质量,在制造单位内可不做此项水压试验。工地组装的受热面管子、管道的焊接接头可与本体同时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方法应按照本规程第208条的规定进行。 水压试验的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209条的规定。 (八)焊接接头的返修

第112条 如果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经无损伤发现存在不合格的缺陷,施焊单位应找出原因,制订可行的返修方案,才能进行返修。补焊前,缺陷应彻底清除。补焊后,补焊区应做外观和无损探伤检查。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元件,补焊后应做焊后热处理。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

(九)用捍接方法的修理

第113条 锅炉受压元件因应力腐蚀、蠕变、疲劳而产生较大面积损伤要采用焊接方法修理时,一般应挖补或更换,不宜采用补焊方法。

第114条 锅炉受压元件进行挖补时,补板应是规则的形状,若采用方形补板时,四个角应为半径不小于100mm的圆角(若补板的一边与原焊缝的位置重合,此边的两个角可除外)。 锅炉受压元件不得采用贴补的方法修理。

第115条 在锅简(锅壳)挖补和"补焊以前,修理单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艺试件必须由修理单位焊接。工艺试件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允许委托外单位做。

第116条 参加在用锅炉的集中下降管与锅简T形连接焊接或类似焊缝修理工作的焊工,除应取得焊工合格证外,还应在补焊前按规定的焊接工艺进行模拟练习并达到技术要求。 第117条 采用堆焊修理锅筒(锅壳),堆焊后应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

第118东 额定蒸汽汪力大于或等于0.1MPa的锅炉,锅简(锅壳)更换封头(管板)或筒节时,枯要焊接模拟检查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第119条 更换和修理受热面管子时,臂子对接接头可不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第120条 受压元件更换、挖补、主焊缝补焊的焊缝,应技术章中有关规定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第121条 修理经热处扭的锅炉受压元件时,焊接后原则上应参照原热处理规范进行焊后热处理。

第六章 胀 接

第122条 胀接前应进行试胀工作,以检查胀管器的质量和管材的胀接性能,在试胀工作中,要对试样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剧烈变化,喇叭口根部与管孔壁韵结合状态是否良好等,然后检查管孔壁与管子外壁的接触表面的印痕和啮合状况。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合理的胀管率。 需在安装现场进行胀接的锅炉出厂时,锅炉创造单位应提供适量同钢号的胀接试件(胀接试板应有管孔)。

第123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锅炉设计图样和试胀结果制订胀接工艺规程。 胀管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严格按照胀接工艺规程进行胀管操作。

第124条 胀接管子的锅简(锅壳)和管板的厚度应不小于12mm。胀接管孔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9mm。外径大于102mm的管子不宜采用胀接。

第125条 胀接管子材料宜选用低于管板硬度的材料。若管端硬度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管端退火不得用煤炭作燃料直接加热,管端退火长度不应小于100mm。 第126条 当采用内径控制法时,胀管率一般应控制在1%-2.1%范围内。胀管率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Hn=[(d1+2t)÷d-1]×100% 式中: Hn--胀管率,% d1--胀完后的管予实测内径,mm; t--末胀时的管子实测壁厚,mm; d--末胀时的管孔实测直径,mm。

第127条 管端伸出量以6-12mm为宜。管端喇叭口的扳边应与管子中心线成12°-15°角,扳边起点与管板(锅筒)表面以平齐为宜。 对于锅壳锅炉,直接与火焰(烟温800℃以上)接触的烟管管端必须进行90°扳边。扳边后的管端与管板应紧密接触,其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4mm、,且间隙大于0.lmm的长度不得超过管子周长的20%。

第128条 胀接后,管端不应有起皮、皱纹、裂纹、切口和偏斜等缺陷。在胀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胀口的胀接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

第129条 为了计算胀管率和核查胀营质量,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检查和测量结果,做好胀接记录。

第130条 胀接全部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检查胀口的严密性。

第七章 主要附件和仪表

(一)安全阀

第131条 每台锅炉至少应装设两个安全阀(不包括省煤器安全阀)。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可只装一个安全阀:

1.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4t/h且装有可稚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的锅炉。

可分式省煤器出口处,蒸汽过热器出口处、再热器人口处和出口处以及直流锅炉的启动分离器,都必须装设安全阀。

第132条 锅炉的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式弹簧式安全阀、杠杆式安全阀和控制式安全阀(脉冲式、气动式、液动式和电磁式等)。选用的安全阀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的锅炉可采用静重式安全阀或水封式安全装置。水封装置的水封管内径不应小于25mm,且不得装设阀门,同时应有防冻措施。

第133条 锅筒(锅壳)上的安全阀和过热器上的安全阀的总排放量,必须大于锅炉额定蒸发量,并且在锅筒(锅壳)和过热器上所有安全阀开启后,锅筒(锅壳)内蒸汽压力不得超过设计时计算压力的1.1倍。强制循环锅炉按锅炉出口处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计算。 第134条 蒸汽安全阀的排放量应按照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按GB12241《安全阀一般要求》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2.E=0.235A(l0.2p+1)K 式中: E--安全阀的理论排放量,kg/h;

P一一安全阀入口处的蒸汽压力(表压),Mpa; A--安全阀的流道面积,mm2,可用(πd2)÷4计算, d--安全阀入口处蒸汽比容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K=Kp.Kg 式中: Kp--压力修正系数; Kg--过热修正系数;

K、Kp 、Kg按表7-1选用和计算。

表7-1 安全阀入口处各修正系数

Kp Kg K=Kp·Kg

P≤12 饱和 1 1 1

过热 1 v

P>12 饱和

过热

巧一一过热度,C。 ",

3.按照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的计算公式及数据计算。

第135条 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处安全阀的排放量应保证过热器和再热器有足够的冷却。 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的安全阀排放量应大于锅炉启动时的产汽量。 省煤器安全阀的流道面积由锅炉设计单位确定。

第136条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安全阀的流道直径不应小于25mm;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3.8MPa的锅炉,安全阀的流道直径不应小于20mm。

第137条 安全阀应铅直安装,并应装在锅筒(锅壳)、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锅壳)之间或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的出汽管和阀门。

第138条 几个安全阀如共同装置在一个与锅简(锅壳)直接相连接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积应不小于所有安全阀流道面积之和。

第139条 采用螺纹连接的弹簧式安全阀,其规格应符合JB2202《弹簧式安全阀参数》的要求。此时,安全阀应与带有螺纹的短管相连接,而短管写锅筒(锅壳)或集箱的筒体应采用焊接连接。

第140条 安全阀应装设排汽管,排汽管应直通安全地,并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保证排汽畅通。同时排汽管应予以固定。 如排汽管霹天布置而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时,应加装防护罩。防护罩的安装应不妨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与维修。 安全阀排汽管底部应装有接到安全地点的疏水管。在排汽管和疏水管上都不允许装设阀门。 省煤器的安全阀应装排水管,并通至安全地点。在排水管 上不允许装设阀门。

第141条 安全阀排汽管上如装有消音器,应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以防止安全阀排放时所产生的背压过高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及其排放量。消音板或其他元件的结构应避免因结垢而减少蒸汽的流通截面。

第142条 安全阀上必须有下列装置: 1.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 2.弹簧式安全阀应有提升手把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 3.静重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4.控制式安全阀必须有可靠的动力源和电源: (1)脉冲式安全阀的冲量接人导管上的阀门应保持全开并加C封。 (2)用压缩气体控制的安全阀必须有可靠的气源和电源。 (3)液压控制式安全阀必须有可靠的液压传送系统和电源。 (4)电磁控制式安全阀必须有可靠的电源。

第143条 锅筒(锅壳)和过热器的安全阀整定压力应按表7-2的规定进行调整和校验。 省煤器、再热器、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的安全阀整定压力为装设地点工作压力的1.1倍。 表7-2 安全阀整定压力

额定蒸汽压力(Mpa) ≤0.8

安全阀的整定压力

工作压力+0.03Mpa 工作压力+0.05Mpa

0.8

1.04倍工作压力 1.06倍工作压力

>5.9

1.05倍工作压力 1.08倍工作压力

注:

1、锅炉上必须有一个安全阀,按表中较低的技定压力进行询整。对有过热器的锅炉,按较低压力进行询整的安全阀,必须为过热器上的安全阀,以保证过热器上的安全阀先开启。

2、表中的工作压力,对于脉冲式安全阀系指冲量接出地点的工作压巾,对其他类型的安全阀系指安全阀装置地点的工作压力。

第144条 安全阀启闭压差一般应为整定压力的4%-7%,最大不超过10%。当整定压力小于0.3MPa时,最大启闭压差为0.03Mpa。

第145条 对于新安装锅炉的安全阀及检修后的安全阀,都应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回座压力。控制式安全阀应分别进行控制回路可靠性检验和开启性能试验。

第146条 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应较验一次。检验的项目为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和密封性等。安全阀的校验一般应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如现场校验困难或对安全阀进行修理后,可在安全阀校验台上进行,此时只对安全阀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性试验。 安全阀校验后,其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密封性等检验结果应记大锅炉技术档案。 安全阀经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严禁用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便安全阀失效。锅炉运行中安全阀严禁解列。

第147条 为防止安全阀的阀瓣和阀座粘住,应定期对安全阀做手动的排放试验。 第148条 安全阀出厂时,应标有金属铭牌。铭牌上应载明下列项目: 1.安全阀型号; 2.制造厂名; 3.产品编号; 4.出厂年月; 5.公称压力,Mpa; 6.阀门流道直径,mm; 7.开启高度,mm; 8.排量系数; 9.压力等级级别。

安全阀的排量系数,应由安全阀制造单位试验确定。 (二)压力表 第149条 每台锅炉除必须装有与锅筒(锅壳)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的压力表外,还应在下列部位装设压力表: 1.给水调节阀前; 2.可分式省煤器出口; 3.过热器出口和主汽阀之间; 4.再热器出、人口; 5.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

6.直流锅炉一次汽水系统的阀门前; 7.强制循环锅炉锅水循环泵出、入口; 8.燃油锅炉油泵进、出口; 9.燃气锅炉的气源人口。

第150条 选用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确度不应低于2.5级;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的精确度不应低于1.5级。

2.压力表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工作压力的1.5-3.0倍,最好选用2倍。

3.压力表表盘大小应保证司炉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第151条 选用的压力表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其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压力表装用前应进行校验并注明下次的校验日期。压力表的刻度盘上应划红线指示出工作压力。压力表校验后应封印。 第152条 压力表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装设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位置,并应防止受到高温、冰冻和震动的影响; 2.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应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用钢管时,其内径不应小于10mm。 压力表与筒体之间的连接管上应装有三通阀门,以便吹洗管路、卸换、校验压力表。汽空间压力表上的三通阀门应装在压力表与存水弯管之间。 第153条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上时,应停止使用: 1.有限定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针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 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 4.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

5.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三)水位表

第154条 每台锅炉至少应装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可只装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1.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锅炉; 2.电加热锅炉;

3.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2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 4·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锅炉。

第155条 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000mm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信号不能取自一次仪表。

第156条 用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监视水位的锅炉,控制室内应有两个可靠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同时运行中必须保证有一个直读式水位表五常工作。 第157条 水位表应有下列标志和防护装置: 1.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扔们认且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

2.为防止水位表损坏时伤人,玻璃管式水位表应有防护装置(如保护罩、快关阀、自动闭锁珠等),但不得妨碍观察真实水位。

3.水位表应有放水阀门并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 第158条 水位表的结构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运行中能够吹洗和更换玻璃板(管)、云母片;

2.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玻璃板或云母片组成一组的水位表,能够保证连续指示水位; 3.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锅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内径不得小于18mm,连接管长度大于500mm或有弯曲时;内径应适当放大,以保证水位表灵敏准确;

4.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如连接管不是水平布置时,汽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行流向水位表,水连管申的水应能自行流向锅简(锅壳)以防止形成假水位; 5.阀门的流道直径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不得小于8mm。

第159条 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锅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应装有阀门,锅炉运行时阀门必须处于全开位置。 (四)排污和放水装置

第160条 锅筒(锅壳)、立式锅炉的下脚圈、每组水冷壁下集箱的最低处,都应装排污阀;过热器或再热器集箱、每组省煤器的最低处,都应装放水阀。有过热器的锅炉一般应装设连续排污装置。排污阀宜采用闸阀、扇形阀或斜截止阀。排污阀的公称通径为20-65mm,卧式锅壳锅炉锅壳上的排污阀的公称通径不得小于40mm。

第161条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或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0.7MPa的锅炉,排污管应装两个串联的排污阀。

第162条 每台锅炉应装独立的排污管,排污管应尽量减少弯头,保证排污畅通并接到室外安全的地点或排污膨胀箱。采用有压力的排污膨胀箱时,排污箱上应装安全阀。 几台锅炉排污合用一根总排污管时,不应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锅炉同时排污, 第163条 锅炉的排污阀、排污管不应采用螺纹连接。 (五)测量温度的仪表

第164条 在锅炉的下列相应部位应装设测量温度的仪表: l.过热器出口、再热器进出口的汽温;

2.由几段平行管组组成的过热器的每组出口的汽温; 3.减温器前、后的汽温; 4.铸铁省煤器出口的水温; 5.燃煤粉锅炉炉膛出口的烟温; 6.再热器和过热器入口的烟温; 7.空气预热器空气出口的气温; 8.排烟处的烟温;

9.燃油锅炉燃烧器的燃油入口油温;

10.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锅炉的锅筒上、下壁温; 11.额定蒸汽压力大于9.8MPa的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蛇形管金属壁温; 12.燃油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

有过热器的锅炉,还应装设过热蒸汽温度的记录仪表。 (六)保护装置

第165条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t/h的锅炉,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高、低水位警报信号须能区分)、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锅炉,还应装蒸汽超压的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最迟应在最低安全水位时动作。

超压联锁保护装置魂作整定值应低于安全阀较低整定压力值。

第166条 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应装有下列功能的联锁装置: 1.全部引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 2.全部送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3.燃油、燃汽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抽或燃气的供应。

第167条 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必须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 在点火程序控制中,点火前的总通风量应不小于三倍的从炉膛到烟囱入口烟道总容积,且通风时间对于锅壳锅炉至少应持续20秒钟;对于水管锅炉至少应持续60秒钟;对于发电用锅炉一般应持续3分钟以上。

单位通风量一般应保持额定负荷下总燃烧空气量,对于发电用锅炉一般应保持额定负荷下的25%--30%的总燃烧空气量。

第168条: 有再热器的锅炉,应装有下列功能的保护装置: 1.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最高允许值时,自动投入事故喷水;

2.根据机组运行方式、自动控制条件和再热器设计,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再热器金属壁超温。 第169条 直流锅炉,应有下列保护装置: 1.任何情况下,当给水流量低于启动流量时的报警装置;

2.锅炉进入纯直流状态运行后,中间点温度超过规定值时的报警装置; 3.给水断水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时自动切断锅炉燃料供应的装置。

第170条 锅炉运行时保护装置与联锁装置不得任意退出停用。联锁保护装置的电源应可靠。 第171条 几台锅炉共用一个总烟道时,在每台锅炉的支烟道内应装设烟道挡板。挡板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以保证锅炉运行时,挡板处在全开启位置,不能自行关闭。 (七)主要阀门及其他

第172条 锅炉管道上的阀门和烟风系统挡板均应有明显标志,标明阀门和挡板的名称、编号、开关方向和介质流动方向,主要调节阀门还应有开度指示。 阀门、挡板的操作机构均应装设在便于操作的地点。

第173条 主汽阀应装在靠近锅筒(锅壳)或过热器集箱的出口处。单元机组的锅炉,主汽阀可以装设在汽机人口处。立式锅壳锅炉的主汽阀可以装在锅炉房内便于操作的地方。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刀散装设两个切断阀门,切断阀门之间应装有通向大气的疏水管和阀门,其内径不得小于18mm。

第174条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20t/h的锅炉应装设遥控的向空排汽阀。

第175条 不可分式省煤器人口的给水管上应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对于单元式机组,锅炉的给水管上可不装给水止回阀。可分式省煤器的入口处和通向锅筒(锅壳)的给水管上都应分别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

第176条 给水切断阀应装在锅筒(锅壳)(或省煤器人口集箱)和给水止回阀之间,并与给水止回阀紧接相连。

第177条 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锅炉,应装设自动给水调节器,并在司炉工人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给水的装置。

第178条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应在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之间接扭紧急放水管,放水管上应装阀门,一旦发生满水以便及时放水。此阀门在锅炉运行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第179条 在锅简(锅壳)、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可能集聚空气的地方都应装设排气阀。 第180条 工作压力不同的锅炉应分别有独立的蒸汽管道和给水管道。如采用同一根蒸汽母管时,较高压力的蒸汽管道上必须有自动减压装置,以及防止低压侧超压的安全装置(如止回阀)。给水压力差不超过其中最高工作压力的20%时,可以由总的给水系统向锅炉给水。 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安全可靠地供水。

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

第182条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lt/h的锅炉应有锅水取样装置,对蒸汽品质有要求时,还应有蒸汽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和取样点位置应保证取出的水、汽样品具有代表性。

第八章 锅 炉 房

第183条 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

锅炉房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教室、餐厅、影剧院的观众厅、候车室等)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目的两旁。 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第184条 锅炉房如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中,则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l0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 2.每台锅炉必须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量;

3.每台锅炉的安全附件联锁保护装置要定期维护和试验,以保证其灵敏、可靠; 4.锅炉间的建筑结构应有相应的抗爆措施;

5.独立操作的司炉工人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司炉操作证,且连续操作同类别锅炉五年以上,未发生过事故; 6.必须有安全疏散通道。

第185条 锅炉房不宜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但由于条件限制需要设置时,除符合本规程第1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且锅炉房的设置应事先征得市、地级及以上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1.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6MPa; 2.必须是用油、气体作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 3.燃料供应管路的连接采用氢弧焊打底。 此外,当锅炉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第186条 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若与其他生产厂房相连时,应用防火墙隔开。余热锅炉不受此限制。

第187条 锅炉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锅炉间的外墙或屋顶至少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如玻璃窗窗、天窗、薄弱墙等)。泄压处不得与聚集人多的房间和通道相邻。 第188条 锅炉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2.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和防冻措施; 3.地面应平整无台阶,且应防止积水;

4.锅炉房承重梁柱等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受高温损坏。 第189条 锅炉房每层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

锅炉前端的总宽度(包括锅炉之间的过道在内)不超过l2m,且面积不超过200m2的单层锅炉房,可以只开一个出口。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询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闩住,锅炉房的出人口和通道应畅通无阻。

第190条 在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锅炉房应有备用的照明设备或工具。

第191条 露天布置的锅炉应有操作间,并应有可靠的防雨、防风、防冻、防腐的措施。

第九章使用管理

第192条 锅炉房主管人员应熟悉锅炉安全知识,按章作业。

第193条 锅炉运行时,操作人员应执行有关锅炉安全运行的各项制度,做好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锅炉运行操作间和主要用汽地点,应设有通讯或讯号装置。

上一篇:巡察工作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研修心得体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