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和城乡建设

2023-0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甘肃省政府和城乡建设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与互促机制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于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推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过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确保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才能夯实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互促机制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甘肃省 新型城镇化 职业教育 耦合关系 互促机制

一、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关系原本指的是两个事物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甘肃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是存在耦合关系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影响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才供给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需要有充足的资源作为支撑,其中人才就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而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责任,因而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是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人才来源。如果甘肃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就无法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人才,为新型城镇化下,甘肃省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与智力支持。由于人力资源的缺乏,高素质人才不足,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疑会被严重拖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就无法如期实现。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影响与作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职业教育的發展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供给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随着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其对于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以兰州新区的建设为例,由于新区的发展,其需要有更多新型的专业人才来支持石油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仓储、现代农林业服务业等新兴的主导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根据新区产业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同时,兰州新区的建设也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并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因此,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职业教育受其影响并将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自身的定位。可以说,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而二者之间是具有耦合关系的。

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互促机制的构建探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促机制,通过一方的发展带动另一方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一)围绕职业教育打造产业构建互促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而,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围绕职业教育,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教育产业链,将职业培训,科研服务等相关的行业纳入到教育产业当中,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能够得到提升,使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的发向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经济发展的情况的改善,政府就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中,最终达到了相互促进的效果。

(二)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互促机制

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兰州新区的发展当中,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也是消化职业教育人才的主要主体,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人才需求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体现在促进企业的发展上。随着兰州新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进驻给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为此,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应该建立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以改变当前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参与程度低,不够深入的现状。最终实现产教结合,使兰州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与职业院校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反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耦合关系。如果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遇到障碍,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职业教育的改革受阻,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会面临人才不足的困局。为此,必须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起来。

参考文献:

[1]勒系琳,陈云川.职业教育促进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基于社会嵌入视角[J].职教论坛,2015(16):75-78

[2]潘伟彬,庄东萍.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3

作者:陈康

第2篇:漫话道地甘肃文化和甘肃人

甘肃,地处我国三大高原的连接点上。从“条”状地理范围来看,甘肃处在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从“块”的角度看,甘肃则属于关西、陇右至新疆(历史上的西域)之间,东接关中、巴蜀,南邻川藏,西与新疆接壤,北依长城,与内蒙古、宁夏毗邻,形成两头大、中间长的条状狭窄地理特征。而其中尤以黄河、乌鞘岭以西的河西地区最为狭长,被称为“河西走廊”。

嘉峪关 摄影/王金

河西走廊南依祁连山脉,北抵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作为连接秦岭和长城的一部分,从汉代起它就发挥着沟通中原和西域的孔道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把长城以南和长城以北紧密相连的交会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开始至明代东西方陆路交通衰落之前,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一直是东西方官方使节、民间商旅往来的通道,也曾是农耕文明、草原文明以及东、西方文明相竞、融合的广阔舞台。因此,从汉代起,河西走廊就是拱卫中原的右臂,是中原管理西域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草原民族的有力支撑点,也是历代移民戍边和屯垦之地。这种状况从汉代起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几十年。而从东汉、三国开始,“得陇望蜀”,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典故,更是一个具有实践价值的军事经略,为历代所重视。这种特殊的区位和历史,还使甘肃成为中原政局动荡之时中华文明薪火延续的厝薪处。对此,西汉时期的有志之士早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资治通鉴》中记载:“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窦融家族、唐代“安史之乱”之后敦煌张议潮、曹义金家族以及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对河西的经营,在中原战乱频仍时取得保境安民、自成一格的局面,即是对上述观点的实践证明。

麦积山 摄影/李克强

北石窟 寺摄影/王杰

冰沟丹霞 摄影/郎文瑞

如今,留存于甘肃大地上的秦安大地湾、临洮马家窑、敦煌莫高窟、张掖马蹄寺、武威天梯山、天水麦积山、庆阳南北石窟,逶迤于河西走廊全境的长城、烽燧,阳关、玉门关遗址以及现今保存完好的嘉峪关关城,散布于嘉峪关西部的黑山岩画和东部六盘山的贺兰山岩画,保存于武威的西夏碑、见于记载的元代阔端与萨班凉州会盟碑……無一不是甘肃多元文化、文明交融的见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使甘肃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省份的独特区域文化。甘肃境内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以外,成建制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酒泉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居于北部长城一线的哈萨克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与川西、青海搭界,位于甘肃西南部的藏族(甘南藏族自治州),回族(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保安族和撒拉族(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沿祁连山一线居住的裕固族(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为甘肃的多元文化建构了深厚的基础。

据韩国学者赵一东研究,人有道地和不道地的区别(《读者参考》130期204页李宪堂:《观韩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他说,地道的韩国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会说韩语,能品出泡菜的味道,会唱盘索里(韩国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在赵氏看来,一个人道地不道地,主要以他被当地道地的生活方式浸润的程度来区别,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语言、日常饮食、民间艺术的熟悉程度。以此为标准,盘点中国人,会发现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很难以一城一地来涵盖,正如日本学者杉山正明在其著作《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中所描述的:“这是一个拥有13亿国民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形。但是仔细观察其内部和现实,就会发现在这个国家中有着太多各种各样的人群和存在方式。”中国文化因子的多元化,绝对担得起“丰富”二字的内涵。

广东人——粤语,粤菜,粤剧。

北京人——北京话(儿化音很浓的普通话),豆汁、涮羊肉,京剧、京韵大鼓。

东北人——东北话,酸菜,二人转。

河南人——河南话,烩面、胡辣汤,豫剧。

陕西人——关中话(周秦汉唐的官话,影响及于陇右、关东),羊肉泡馍、肉夹馍,秦腔、眉户(道地的秦音、秦韵,也因此古人把关中方言称为秦腔)。

美丽扎尕那 摄影/陈菊芬

裕固人家 摄影/王将

崆峒仙境 摄影/徐振华

内蒙古人——蒙古语,手把肉,长调。

四川人、湖南人、湖北人、福建人……研究每个地方的人,都会发现一些顿具个性的特征。

如果按照韩国赵一东先生关于构成道地的当地人的三大要素来对甘肃及甘肃人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甘肃更像一个多元文化自由竞争的文化集市。

省会兰州,有兰州话、牛肉面、兰州鼓子(一种说唱艺术)。

陇东,典型的黄土高原特征,地貌沟壑纵横,物产有麦菽黍薯,陇东人(包括庆阳人、平凉人),陇东话(顿似陕西话);饮食与陕西关中同俗;地方戏号称陇剧,一是好者少,二则怎么听,都有些陕西眉户戏的味道。

陇南,食则川辣蜀麻,多产水稻、茶叶、柑橘、橄榄油,陇南话(川陕话的混合),南部受四川影响大,川味儿较浓;西、北受天水、关中影响,带有关中、天水味道,饮食大致与语言分区吻合;民间戏曲则受秦文化深刻影响,以秦腔为主。

陇中,今定西市全境,包括今白银市的会宁县。语言,与天水的秦安、甘谷等地方言似出一源,自有特色;饮食,最具特色者为浆水面、浆水呱呱、浆水豆腐;民间戏曲,以秦腔最为流行。

再看河西五市。

武威——武威话,有山西话的元素,自成一家;饮食,以山药米拌面(武威人说的山药,俗称洋芋,学名马铃薯;米则专指小米)为标识(当然也有说“三套车”的,即茯茶、凉州酿皮、卤肉饯)。两者相比,我个人更倾向于山药米拌面,因为它历史更久远,也是只有道地的武威人才能说得出的家常饮食。三套车的说法,自然是借用了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苏联歌曲《三套车》的名字。山药米拌面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将洋芋切块,小米下锅,待米粒开花之后加入切成块的洋芋,待洋芋将熟未熟之际加入少量面粉、食盐,煮熟即可食用;加入自制酸菜则为标配。二是将洋芋切成细条或小丁,将面擀成大片切条,小米下锅煮至开花,将切好的洋芋条或洋芋丁和切面依次下锅,加盐煮熟即成,加入酸菜则为标配。民间戏剧,大戏以秦腔、眉户为正宗,小戏以凉州孝贤为流行。

张掖——张掖话,张掖小面,地方戏曲有张掖孝贤。

酒泉——酒泉话,酸汤饺子、糊锅为饮食标识,地方曲艺有酒泉宝卷。

中國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雷台 摄影/张耘

张掖七彩丹霞 摄影/李晓华

嘉峪关——酒泉钢铁集团职工和家属是本市的主要居民,语言、饮食带有明显的东北和酒泉相互影响、融合的味道。

金昌市的情况与嘉峪关市的情况大致相同,都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表现出五湖四海成一家的特征。

月泉初雪 摄影/张跃星

敦煌,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是酒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但是其影响力与河西其他五市难分伯仲,而其历史地位在一定意义上比其他五市更加显赫:从汉代起,它与武威、张掖、酒泉并称“河西四郡”,为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咽喉之地,而其辖境内的阳关、玉门关则是中原与西域的通关口岸。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敦煌学”成为一门显学,其文化影响力蜚声海内外。而今每年一届的敦煌文化博览会,更是甘肃和世界交流的大舞台。敦煌住民带有典型的移民特征,因历史上的敦煌地广人稀,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来的移民往往以乡或几个村落为单元居住,他们在融入当地的同时也保留了原籍的语言和习惯,因此,敦煌是学界研究方言的理想之地。

此外,位于兰州以南的临夏、甘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受自身文化浸润,语言、饮食、民间艺术有其自身的特质。例如临夏回族自治州,语言是河州话;饮食为清真饮食;地方戏曲为河州花儿。

兰州中山桥 摄影/张润秀

甘肃的住民,其文化特征大致可以水系来划分。白龙江流域因毗邻四川,不论语言、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带有浓厚的川味儿;渭河及泾河流域则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耕区,其语言以秦音、秦韵为主,饮食及生活习惯深深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洮河、夏河流域是汉族、藏族、回族交融区域,也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汇区,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自成一格;陇中,现如今的定西、白银、兰州,正如渭河、泾河、洮河、夏河最终汇入黄河一样,其语言、饮食、生活习惯有坐中望四方的文化特征;河西五地市,绿洲处处,文化特征也呈块状、坨状分布,大致上说,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条内陆河将这里分割成三个大的方言区,而区内的语言、饮食、生活习惯大同小异,细致区别则呈坨、块状,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五地市中的金昌、嘉峪关,更是现代文化的沃土,呈现出很强的包容性。

因此说,多样性、丰富性是甘肃的文化特征,而单一性恰恰是它缺乏的。道地,讲究单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天然缺乏道地的先决条件。“甘肃人”实际上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不像东北人、上海人、北京人、广东人、河南人、山东人、四川人、湖南人那样有显著的人群特征。“甘肃人”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往往是极具地域性的,如庆阳人、天水人、陇南人、临夏人。在河西走廊地区,人们的身份认同也具地方性,如武威人、张掖人、酒泉人,甚至还有民乐人、民勤人、永昌人的区别。而秦安人、甘谷人则是比天水人更有影响、更具地域特征的人群。

甘肃这种普遍存在的块、坨式的地域文化的认同意识,深刻影响着甘肃人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甘肃境内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内敛、自我欣赏。这种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有一种天然的自我封闭意识,但又因这种自我封闭的空间和体量过小,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很容易像散沙一样被周边的强势文化影响。甘肃人的优点在于,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养成了坚韧、刚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善于适应环境的能力;其缺点在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敏感,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难以有大作为。

景泰黄河石林 摄影/王复库

文縣白马人“池哥昼”表演 摄影/刘浪

有研究指出,受同种文化浸润的人,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更接近,更容易相互亲近和相互接纳;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其处事、待人、价值判断都会有明显的差异,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指这种情况。与单一文化因子条件下生活的族群相比,在不同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人,相互交流的成本会相对较高:首先是要了解彼此对事物判断的同与不同,逐渐形成共识;其次,需要求同存异,在大的格局下,价值观趋于一致;第三,需要共同的规则来相互约束,以求做到相互认同。

其实,不论区域形状如何,文化都是人们在此生活并对自身命运把握的结果。认识自我、因时而作、应机而动才是改变、突破的关键。囿于条条、坨坨、块块的思维习惯固然有局限性,但是若能准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与弱点,因势利导,变过去的封闭和自足的固执为改变自己的毅力,变坨坨、块块自身较强的聚合力为改变现状的内生力,利用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将区域文化打造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特色区块,变传统为特色,不失为一种适时而变的选择。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一个强烈需要有担当和有作为的时代。甘肃需要适应这种时代变化,自觉参与社会变革,发挥自身条、块结合重要节点的独特优势,秉持固有的坚韧与刚强,提高文化自信,激发血性,努力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他人的现况,为自己正名。

作者:陈泽奎

第3篇:甘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分析

内容提要:甘肃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落后省份,是许多矛盾的交聚点,如何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行途径,对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甘肃的基本不和谐因素包括13个方面,我们可以归纳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文化社会问题、经济运行机制问题4大类。对症下药,针对甘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必须抓好以下3个问题:第一,走经济发展、生态优化的双赢之路。第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群体。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甘肃特性解决思路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该国家则进入矛盾凸现期。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党中央适时提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期化解社会矛盾,顺利进入“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阶段上看,甘肃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预计2008年才能实现总体小康;工业化水平为36.96%,低于全国水平8.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为28.6%,低于全国水平13.6个百分点。甘肃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落后省份,更是许多矛盾的交聚点,如何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行途径,对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1.甘肃省情的特殊性分析

1.1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

李君如先生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概括为10个方面:(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2)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冲突;(3)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发展水平相差过大;(4)“三农问题”;(5)贫困问题;(6)就业压力:(7)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8)腐败现象;(9)群体性事件;(10)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1]。

1.2甘肃经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这10个方面是我国的共性,而甘肃省情中除这些共性的不和谐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特殊方面:(1)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贫困落后,生态环境脆弱。(2)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的影响较深,解放思想的任务十分繁重。(3)多民族,多宗教;多种经济形态。(4)传统农业省份,产位优势弱。

这就是说,甘肃的基本不和谐因素包括以上13个方面,如果我们进行归纳,包括4大类:

1.2.1经济落后,总量小。基本特征有:(1)农业为经济主体,“三农问题”是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在GDP中的比重,25年间下降了一半,目前占18.5%。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为2 936.4元,全省为1 840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国为10 561元,全省为5 970元。在此经济发展状况下,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39%,有相对贫困人口397.9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158.86万人。1997年至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农民7年增加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年增加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大于全国3∶1的差距,达到4∶1;消费差距达到4.5∶1。目前全省还有23.75%的村不通公路,40.6%的村没有卫生所,60%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城市居民受教育的年限已达13年,而农村还不到7年。(2)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从产业结构看,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我省为18.1∶48.6∶33.3,而全国是15.2∶52.9∶31.9,大体相当于全国90年代中期的水平,可以看出我省产业结构的缺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投融资体制的变化,国家对工业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少,甘肃工业发展的资本约束越来越大,工业投资,“七五”时期53%,“八五”时期45.8%,“九五”时期36.9%,“十五”时期33.8%。与工业投资减少相适应,工业总产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41%下降到2004年的36.4%,加快工业发展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3)贫困问题依然严重。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4%。2005年,48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7.2%,低收入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7.22%。(4)就业压力大。2005年前三季度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94.26万人,新增就业8.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今后3到5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期不会改变,劳动者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非常集中。(5)远离主体市场。甘肃地处我国腹心地带,远离海洋,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极为缺乏便捷的对外开放条件,从而处于极为不利的空间市场区位。一方面,限制了甘肃经济从商业起步、加速积累资本、优先进入工业化经济的外部市场条件。另一方面,这种区位条件在制约区域环境、经济发展机会的同时,又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习惯以及政府与企业管理体系上造成自我封闭、遇事保守、缺乏闯劲、拖前靠后的社会环境制约。这两方面相互结合,互为助长,在更大范围与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可能性[2]。

1.2.2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种植农业过度开掘;过度放牧;林、草业落后。主要表现方式是:水资源极度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供需错位;林草植被过度开发、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生物多样化性日益减少;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三化”现象持续发展,草地载畜能力逐年下降;土地荒漠化持续扩展,沙尘暴发生频率逐年增加、范围扩大,危害剧烈;陇南地区滑坡泥石流暴发频率高,损失惨重,威胁不断;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已经显露,城市环境污染为害严重,尤以兰州等大中城市冬季大气污染为害最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叠加、表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甘肃已经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也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的省(区)之一。

1.2.3文化社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小农意识、计划经济观念,这在政府行为中表现依然十分突出。(2)多民族,多宗教。甘肃少数民族人口22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5%;有国扶贫困县14个,两西贫困县8个,绝对贫困人口25万人,低收入人口106万多人。经济十分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3)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7.3年。如全省现有法官、检察官8 408人,其中尚有2 669人不符合任职学历要求,占31.74%。

1.2.4经济运行机制问题:(1)政府服务功能弱。(2)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发展不平衡,群体性事件上升。2000年到2004年,全省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下岗就业、农资纠纷、涉法涉诉上访以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加了六倍,年均递增66.9%,参与人数增加了3倍,年均递增46.3%,且行为方式日趋激烈,对抗性也有所加剧。(3)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就甘肃而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保险资金长期平衡压力巨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比较窄,不少困难群众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连年减少,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结构。

这4大类不和谐因素,必然要以这4大类相对应的措施去解决,不能泛化,更不能异化。

2.不和谐因素的关键及解决思路

甘肃前省委书记苏荣指出,甘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包括六个方面:(1)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2)下功夫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3)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5)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促进人际关系。(6)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人口的关系。——这六个方面,(1)(2)是经济问题,是物质文明的内容,(3)(6)是政治文明的中心内容,(4)(5)是精神文明问题,与市场经济规则一起构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3]

不只如此,在甘肃,文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集中宣传市场经济规则和理念,各种宗教、民族互相尊重;转变政府职能,集中于公共政策、公共设施的建设,即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与再分配机制,抓好垄断企业群体,搞好社会保障机制、弱势群体的救济机制,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投资和运行环境。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生态优化必须双赢。农业中应加大发展林草业,逐步缩小粮食种植面积和饲养畜牧业。工业中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度加工制造业产业而逐步缩小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养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群体。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切矛盾与教训,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而文化的单一性不能不说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没有多元文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吸收世界各种先进文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是复兴中国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华民族大多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民族宗教文化中有无数的优秀成分,而且在促进民族事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决不能以某一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样板和标准,使现代化等同于某一种模式的现代化,而抛弃民族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去搞所谓的现代化,这是文化落后、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标志。

传统的人文文化孕育在宗教文化之中。认为宗教与现代化相矛盾,是不了解各种宗教的缘故,无知导致唯心主义和武断,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只有互相尊敬各自的宗教信仰,才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前提。宗教与现代化互不矛盾而且能促使现代化的多样性,丰富现代化的内容。

其次,科技理念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短缺的要素。没有真正的科技理念,就不能建立有灵魂的科技大厦;没有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就没有公平竞争,就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3.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途径探讨

3.1走经济发展、生态优化双赢之路

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依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作为两个问题考虑,只是在谈循环经济时,强调环保[4]。其实,将两者放到一起考虑,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3.1.1用市场经济规则,打造知名品牌。如河西的特色食品产业;中部的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陇南的中草药加工产业。不能再像一贯的做法,由政府评名牌,而应由市场评定,政府可根据企业或公司上交的税额认定名牌进行奖励和促进措施。

3.1.2规范政府行为。(1)规范政府机构行为。将市场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其有法可依、客观公正,并且严格约束政府机构行为,使之不干扰、打乱企业正常的市场竞争与发展行为。(2)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共政策的调整,去间接干预经济,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3)政府应将直接干预经济的范围限定在政府垄断行业之内。(4)资源型开发产业,应探讨可行的拍卖开发模式,改变现有的政府直接干预的开发模式。

3.1.3界定污染项目的发展边际。随着沿海省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高污染项目不断进入西部省市以求发展,是经济的必然流向。对西部来讲,既是一次发展机遇,但又是一个两难选择:拒绝污染,则失去一次发展机遇;选择污染项目,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风险极大。甘肃的环境恶化风险极高,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官员为了政绩以求升职,会降低环保门槛,引进污染项目,这也是一种特定政治体制下的必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展无污染项目,是理想的选择,但不现实;界定环境污染中可治理污染与不可治理污染项目的界限,发展可治理型污染的项目,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发展不可治理型污染的项目,则是一种历史的犯罪行为。

3.2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群体

3.2.1发掘整理、重新诠释各种宗教文化典籍。 由于历史的原因,甘肃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主要宗教有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基本上都是世界性宗教,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与现代工商业文明共生,并成为市场经济的减震器和稳定器,发挥着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作用。

各个民族宗教文化中有无数的优秀成分,而这些优秀成分主要以宗教经典为文本载体,整理、系统出版在所必然。在此基础上,以市场经济的现代理念进行新的诠释,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吸收民族性的优秀成果,使我国的现代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和谐社会。

3.2.2探讨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宗教文化发展之路。宗教是一种极其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现象。生死问题是宗教萌生的土壤,这种土壤会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只要人类有生老病死的存在,宗教就不会消亡。这是宗教存在的第一因。第二,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宗教自身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改变。宗教是否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与意义?足以让我们对此问题不断进行理性的思考。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类发展的现阶段,企图取消和否定宗教?是一种不理性的观念和行为,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无法割断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也就是说,只有谋求宗教发展与现代化相适应这一条道路可以选择。如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与时俱进,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这就是最根本的菩提大愿,是最高宗旨“普渡众生”的具体实践。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 (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语)这种智慧启示着:人类只有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协调相处,顺应自然客观规律,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伊斯兰教的禁令和各种主张,同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通的,因而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也是伊斯兰教能够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基础。基督教、天主教信仰体系中对人性罪恶的洞见,理想人生的向往,将对承受心理重压的人们起到抚慰作用。救赎论中所展现出来的谦卑、忍让和甘愿牺牲的人生观,可以启迪人们从其面临的无价值、无意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帮助创建理想的人生,帮助人们拥有创建心理平衡的能力,应对各种压力,等等。总之,宗教的发展,只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国分忧、稳定社会、利国利民的根本方针,自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3.2.3多元文化共同繁荣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21世纪的世界文化,立足于人的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自觉”,就是美、欧推行的文化全球化,将美国和西方以外的众多民族文化一一淘汰出局。这是一种荒谬的“文化自觉”,它愈是大行其道,距离时代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需要愈远,距离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愈远。我们同样反对“东方文化普世”的理念,反对用中华文化或东方文化压倒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理念与行为。

理性的抉择,就是立足当代与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以贯通古今的宽广眼界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积极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使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优质方面,借经济全球化大潮澎湃而多元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平稳交融。这是未来世界文化形成的惟一途径,也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康庄大道。

对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顶礼膜拜,否定文化的多样性,邯郸学步,处处模仿到想象中的短期赶超,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命伤,不论我国还是甘肃,都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也只有这样才能“沉舟之处千帆过”,我们的发展会更加和谐、更加快速。

3.2.4吸收发达国家科技知识及其市场经济知识。虽然每个国家发展程度跟文化背景各有不同,但是重视科技、投资科技,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选择优势领域,这一点都是相同的。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科技发展可以创造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一旦被滥用,必然危及自然生态、人类伦理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下更加突出。因此,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新时代的社会伦理道德研究,建立与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法理和行为准则,建立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规则,最大限度的降低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3.3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3.3.1创新和完善促进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机制,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甘肃非公有经济、第三产业发展很快,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对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就业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到第三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和自谋职业。

3.3.2加强劳务输出。针对劳务输入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甘肃富余劳动力的现状,积极打造陇原劳务品牌,通过加大公关力度,加强品牌包装,创建一批劳务品牌,以此提升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劳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把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省区作为劳务输出的拓展方向,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为甘肃劳务人员搭建更为广阔的务工平台。其次,通过加强海外联系和考察等途径,积极探索境外劳务输转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劳务协作,大力开发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市场[5]。

3.3.3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技能人才。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统筹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已经成为劳务输出的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扩大就业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二者要以劳动力市场为核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方参与、多渠道投入的多元化办学格局,逐步建立起规模大、技能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3.3.4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实施社会保障系统工程。首先,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努力提高征缴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其次,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推动国有困难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最后,探讨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并将扶贫纳入社会保障系统工程。

3.3.5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切实解决欠薪问题。现在甘肃常年有200万农民工在外打工,从总体上看劳动关系比较规范,但也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未完全落实等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驻外劳务工作机构、劳动监察、工会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指导和帮助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督促企业为务工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同时,加大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进度,以及社会监督机制,做好农民工的维权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人民出版社,2005:99-108

[2]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十一五”发展的思考[G],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39-86

[3]苏荣.立足本地实际,构建和谐社会[DB/OL],(2005-05-23),www.XINHUANET.com

[4]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B/OL] ,(2006-1-20),http://www.gspc.gov.cn/shiyiwu/sywz.asp

[5]王宪魁.构建立足甘肃省情的和谐社会[J].甘肃理论学刊,2005(2).5-7

[作者简介]谢增虎(1965-),男,甘肃甘谷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区域经济。

作者:谢增虎

第4篇: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建筑安全专项

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 甘建工〔2014〕189号

各市州建设局,甘肃矿区建委,兰州新区建管局:

近年来,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逐步增多,我省起重机械、深基坑(沟槽)、高大模板、脚手架事故也逐年增多,其中坍塌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已接近事故总数最多的高处坠落事故。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建筑施工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回头看”的通知》(安委办〔2014〕8号)要求,我厅定于2014年4至12月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对照《2013年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甘建工〔2013〕223号)部署,突出现场、盯住隐患,严查真改、深化整治,不留死角、补强短板,促进全省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施工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深基坑、脚手架等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严格施工现场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减少“三违”行为,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实现2014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同比有所下降,杜绝发生较大及以上起重伤害、坍塌事故。

三、实施范围 全省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四、重点内容

(一)建筑安全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贯彻落实有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上级各项工作安排的情况;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建筑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在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情况。

(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情况

1.建筑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顶升、验收、使用和维修保养等情况;起重机械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2.高大模板:方案编制、审核论证、验收管理、施工管理等情况; 3.脚手架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脚手架搭设、使用、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尤其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备案、搭设、升降、使用、检验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情况;

4.深基坑工程:方案编制、审核论证、基坑支护、临边防护、变形监测等情况。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取得良好成效,我厅成立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育功 省建设厅副厅长 副组长:胡松涛 省建设厅总工程师 组 员:张天军 省建设厅建筑业管理处处长

王光照 省建设厅工程建设管理处处长

姜显明 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

罗兴荣 甘肃省建设稽查执法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回头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六、时段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4月底之前,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现状,查找问题,提出对策,制定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并做好相应的部署、落实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5月至9月,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本辖区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专项整治“回头看”的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建筑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要建立隐患及整改情况台账,自查自纠阶段要有专项整治"回头看"落实情况报告。

(三)检查督导阶段:10月至11月中旬。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企业、项目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本地区企业和工程进行检查,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不少于30%比例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的,要立即监督、指导企业进行整改。 我厅将在各地开展的基础上,适时对部分地区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总结分析阶段:11月下旬。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根据督查的有关情况,研究提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总结报告。

七、问题及隐患处理

检查过程中,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的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下发《安全问题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进行检查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八、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成立相应机构,明确牵头单位和负责人,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扎实做好本地区、本行业专项整治“回头看”各项工作。

(二)细化实施方案。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总体要求,制定本辖区建筑施工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企业自纠、行业专项检查、地方重点督查各阶段“回头看”的重点内容、标准和要求。请各市州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于4月28日前将专项整治“回头看”实施方案报送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

(三)强化督查检查。在各企业开展“回头看”的同时,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插基层、直奔现场)的方式,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暗查抽查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推动工作深化。

(四)加大处罚力度。要把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提高到企业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高度,对不符合条件、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限期责令改正,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要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相关人员要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责令停止执业,直至吊销其相关资格证书。

(五)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依法履行职责,尽快形成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保证必需的安全投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从根本上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完善安全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严把企业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升我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请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于12月1日前将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总结及统计报表(见附件)报送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 联 系 人:张立国 联系电话:0931-8463500 联系邮箱:18093372@qq.com

附件:专项整治“回头看”检查情况报表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

年4月18日

第5篇:甘肃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省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编制、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村庄和集镇,是指分布在省内农村的所有自然村和集镇。自然村是指村民居住和生产的聚集点。集镇是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形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办法所称村庄和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或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和集镇建设及其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二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 村庄和集镇建设必须编制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七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个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的布点规划,及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其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确定乡级行政区域内的村庄、集镇布点;

(二)确定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区域范围、位置、性质、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和发展方向;

(三)确定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交通联系网、给排水方案、供电和邮电通讯线路及设备的布局、走向,乡镇企业和主要公共建筑、公益事业设施的配置以及商业网点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

(四)合理选择确定乡级区域内非农业用地的配置和开发;

(五)综合编制防灾、环境保护等规划。

建设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对近(远)期的各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其主要内容包括:住宅、生产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各种工程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的专业规划及其用地规划布置;确定有关规划技术经济指标;确定重点地段建筑物体 量、造型、色彩,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第八条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10—15年。建设规划一般为5—10年。

第九条 编制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具备地质勘察、地形测量、自然资源、水源、水质、气候气象、历史状况及有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基础资料。

第十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采用的定额指标,应与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及省颁村镇规划标准协调统一。集镇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须先报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计划、土地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必须划定规划控制线,控制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控制线须充分考虑发展用地。

第十二条 承揽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单位应征求乡级政府和村民的意见。

第十三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实行报批制度。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 报批的村庄和集镇规划文件必须完整。总体规划报批文件应当包括:(1)总体规划送审报告;(2)村镇布局总体现状分析图;(3)村镇总体规划图;(4)总体规划说明书。

报批的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文件应当包括:(1)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送审报告;(2)村庄和集镇现状图;(3)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图;(4)村庄和集镇公用工程(给水、排水、道路、供电、邮电通讯)规划图;(5)村庄和集镇规划说明书。

第十五条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乡级人民政府可对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向村民及驻村镇单位公布。

第三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七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进行新建、改建、扩建(以下统称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并严格依照规划实施。

第十八条 在规划区内进行住宅、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以及乡镇企业建设,均应执行《规划选址意见书》制度。《规划选址意见书》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发。

第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时,可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物价、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村民建设住宅应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建设手续:

(一)村民先向村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委员会议讨论通过。

(二)需要占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据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三)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或其他非耕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规划进行审批,并报县级建设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城镇非农业户在村庄规划区建住宅的,在具备有入村定居手续后方可申请建房,并按照第二十条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和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国外华人,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需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住宅的,依照第二十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兴建乡镇企业,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建设单位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确定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及范围,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和条件,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三)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用地批准文件,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对厂区平面总图、建筑设计施工图、施工队伍、施工条件进行审查后方可批准开工。

第二十三条 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性的建设,应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乡级人民政府根据审核后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图,报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领取《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到县级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三)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用地批准文件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

(四)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到现场放线或委托乡级人民政府建设管理员放线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四条 新建村庄和集镇,按第二十条至二十三条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 《规划选址意见书》不得伪造、涂改、租借、买卖,不得擅自变更内容。确需变更的,须送核发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在接到建设单位或个人的建设申请后,必须在六十天内给予是否同意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的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办理。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二年后未办完用地手续,或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二年未开工,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其《规划选址意见书》及用地批准证件自行失效。

第二十六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空闲地建临时建筑,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临时建设许可证,并限定时间,无偿拆除。 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和临时建设用地,不得影响村镇规划的实施。严禁在临时建设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四章 村庄和集镇建筑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七条 凡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建设二层(含二层)以上住宅和建筑跨度、跨径或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必须由持有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第二十八条 村庄和集镇建筑工程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美观的原则,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节约资源、抗御各种灾害的有关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村庄和集镇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安全和方便生活、满足生产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规模较大的生产性建筑、公共(公益)建筑的设计,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一)进行初步设计。具体确定建筑规模,投资规模,设计原则和建筑方案,确定整体布局,建筑物平面总体规划,结构形式和建筑造型;

(二)进行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之前,应核实设计基础资料,施工条件和建筑构配件及建筑材料品种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需要;

(三)进行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查。村庄和集镇建筑设计图均应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第三十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承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建筑企业,必须持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或资质审查证书,到工程所在地的乡级人民政府办理审查登记手续,严格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并接受监督管理。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承担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按照国家建设部《村镇建设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承揽村镇建筑工程。

第三十一条 在村庄和集镇从事建筑构件生产的企业、个体户,必须持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等级证书以及营业执照,方可在规定范围内生产销售。严禁出售不合格的产品。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承揽的建筑工程任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禁止非法倒手转包工程。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任何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据变更设计通知单或附图。

第三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建筑施工程序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不得使用不合格和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第二十七条确定的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 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村庄和集镇房产登记、产权产籍的管理。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和集镇房屋、基础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严禁破坏损毁村庄和集镇的道路、桥涵、排水、供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八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村庄和集镇饮用水源,加强供水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供水或供水到户,逐步使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按照规划要求堆放粪土、垃圾、柴草,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按照规划要求,达到绿化标准。 第四十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有污染的乡镇(村)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性建筑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严禁污染村庄和集镇环境,不得造成其他公害。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和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洪设施、防灾设施以及国家邮电、测量、通讯、广播、输变电设备、地下管网等设施。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二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四十三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村庄和集镇规划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区别情况给予以下处罚:

(一)严重影响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影响村庄和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拒不改正的,依照本条

(一)项的规定处罚。

(三)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规定建住房的,由乡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

(一)

(二)项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单位或个人非法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证或资质审查证书,未按规定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不按有关规定施工,或者使用、生产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对伪造、转让、出卖、涂改施工资质证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给予处罚:

(一)施工、设计单位和个人承揽本辖区施工和设计任务,未到乡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查登记者,责令停止施工或设计,限期补办登记手续,并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损毁村庄和集镇房屋、公共设施的,责令赔偿经济损失,或者限期修复,并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乱堆粪土、垃圾、柴草,侵占道路,妨碍交通,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责令限期清除治理,对拒不执行者处以1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在村镇广场、街道、市场、车站和公共场所等场地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责令限期拆除。

第四十六条 损坏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防洪设施以及国家邮电、测量、通讯、输变电站(线)、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本实施办法中,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者,责令退出非法所得,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和县级以下建制镇的规划建设,按《城市规划法》和《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执行。 未设建制镇的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两侧及江河湖泊沿岸进行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及各类建设,应当遵循有关公路和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五十一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图及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文资料,由乡级人民政府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整理存档。

第五十二条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前所发布的有关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6篇:甘肃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管本甘肃省实施 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设和管理工作。

办法(修正)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行政区【时效性】有效 域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颁布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作。 【颁布日期】1997/05/14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村庄和集镇,【实施日期】1997/06/25 是指分布在省内农村的所有自然村和【失效日期】 集镇。自然村是指村民居住和生产的【内容分类】土地管理 聚集点。集镇是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题注】(1997年5月14日甘肃省人民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政府令第24号发布 根据2004年7月1展而形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日起施行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文化和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改〈甘肃省实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 本办法所称村庄和集镇规划区是等20件政府规章的决定》进行修正) 指村庄或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和集镇 第一章 总 则 建设及其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省村庄和集域。

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改善生产、 第二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编制 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六条 村庄和集镇建设必须编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制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七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分为总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编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制、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各类 总体规划,是一个乡级行政区域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内村庄和集镇的布点规划,及各项建 第三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设的整体部署。其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

(一)确定乡级行政区域内的村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庄、集镇布点;

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二)确定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区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域范围、位臵、性质、建设用地规模、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人口规模和发展方向;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

(三)确定村庄与村庄、村庄与管部门主管全省村庄和集镇的规划、集镇之间的交通联系网、给排水方案、建设和管理工作。 供电和邮电通讯线路及设备的布局、地(州、市)、县(市、区)人走向,乡镇企业和主要公共建筑、公

1 益事业设施的配臵以及商业网点等生 第十二条 承揽村庄和集镇规划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 的单位应征求乡级政府和村民的意

(四)合理选择确定乡级区域内见。 非农业用地的配臵和开发; 第十三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实行

(五)综合编制防灾、环境保护报批制度。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等规划。 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 建设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下,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对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近(远)期的各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布局,其主要内容包括:住宅、生产政府批准。

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各种工程管 第十四条 报批的村庄和集镇规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的专业规划划文件必须完整。总体规划报批文件及其用地规划布臵;确定有关规划技应当包括:(1)总体规划送审报告;术经济指标;确定重点地段建筑物体(2)村镇布局总体现状分析图;(3)量、造型、色彩,突出具有地方特色村镇总体规划图;(4)总体规划说的建筑形式。 明书。

第八条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1 报批的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文件0—15年。建设规划一般为5—1应当包括:(1)村庄和集镇建设规0年。 划送审报告;(2)村庄和集镇现状 第九条 编制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图;(3)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图;当具备地质勘察、地形测量、自然资(4)村庄和集镇公用工程(给水、源、水源、水质、气候气象、历史状排水、道路、供电、邮电通讯)规划况及有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基础图;(5)村庄和集镇规划说明书。 资料。

第十五条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采用的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定额指标,应与国家《村镇规划标准》议讨论,乡级人民政府可对村庄和集(GB50188—93)及省颁村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镇规划标准协调统一。集镇规划的建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须先报经省 第十六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批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计划、土地部门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向村民及驻村镇核定。 单位公布。

第十一条 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第三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必须划定规划控制线,控制村庄和集 第十七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镇建设用地范围,控制线须充分考虑范围进行新建、改建、扩建(以下统发展用地。 称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

2 从规划,并严格依照规划实施。

第十八条 在规划区内进行住宅、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以及乡镇企业建设,均应执行《规划选址意见书》制度。《规划选址意见书》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发。

第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时,可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物价、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村民建设住宅应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建设手续:

(一)村民先向村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委员会议讨论通过。

(二)需要占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据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三)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或其他非耕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规划进行审批,并报县级建设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城镇非农业户在村庄规划区建住宅的,在具备有入村定居手续后方可申请建房,并按照第二十条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和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国外华人,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需

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住宅的,依照第二十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兴建乡镇企业,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建设单位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确定建设项目用地位臵及范围,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和条件,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三)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用地批准文件,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对设计、施工条件进行审查后方可批准开工。

第二十三条 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性的建设,应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乡级人民政府根据审核后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图,报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领取《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到县级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三)持《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用地批准文件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

(四)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到现场放线或委托乡级人民政府建设管理员放线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四条 新建村庄和集镇,按第二十条至二十三条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 《规划选址意见书》不得伪造、涂改、租借、买卖,不得擅自变更内容。确需变更的,须送核发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在接到建设单位或个人的建设申请后,必须在六十天内给予是否同意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的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办理。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二年后未办完用地手续,或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二年未开工,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其《规划选址意见书》及用地批准证件自行失效。

第二十六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空闲地建临时建筑,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临时建设许可证,并限定时间,无偿拆除。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修建临时建筑,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四章 村庄和集镇建筑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七条 凡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建设二层(含二层)以上住宅和建筑跨度、跨径或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必须由持有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第二十八条 村庄和集镇建筑工程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美观的原则,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节约资源、抗御各种灾害的有关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村庄和集镇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安全和方便生活、满足生产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规模较大的生产性建筑、公共(公益)建筑的设计,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一)进行初步设计。具体确定建筑规模,投资规模,设计原则和建筑方案,确定整体布局,建筑物平面总体规划,结构形式和建筑造型;

(二)进行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之前,应核实设计基础资料,施工条件和建筑构配件及建筑材料品种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需要;

(三)进行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查。村庄和集镇建筑设计图均应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第三十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承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国有、集体和个体建筑企业,必须持有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严格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并接受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承揽的建筑工程任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禁止非法倒手转包工程。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任何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据变更设计通知单或附图。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建筑施工程序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不得使用不合格和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第二十七条确定的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 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村庄和集镇房产登记、产权产籍的管理。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和集镇房屋、基础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严禁破坏损毁村庄和集镇的道路、桥涵、排水、供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七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村庄和集镇饮用水源,加强供水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供水或供水到户,逐步使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按照规划要求堆放粪土、垃圾、柴草,养

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按照规划要求,达到绿化标准。

第三十九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有污染的乡镇(村)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性建筑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严禁污染村庄和集镇环境,不得造成其他公害。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和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洪设施、防灾设施以及国家邮电、测量、通讯、广播、输变电设备、地下管网等设施。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四十二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村庄和集镇规划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区别情况给予以下处罚:

(一)严重影响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影响村庄和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拒不改正的,依照本条

(一)项的规定处罚。

(三)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规定建住房的,由乡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

(一)

(二)项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单位或个人非法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证或资质审查证书,未按规定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不按有关规定施工,或者使用、生产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对伪造、转让、出卖、涂改施工资质证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给予处罚:

(一)施工、设计单位和个人承揽本辖区施工和设计任务,未到乡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查登记者,责令停止施工或设计,限期补办登记手续,并

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损毁村庄和集镇房屋、公共设施的,责令赔偿经济损失,或者限期修复,并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乱堆粪土、垃圾、柴草,侵占道路,妨碍交通,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责令限期清除治理,对拒不执行者处以1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在村镇广场、街道、市场、车站和公共场所等场地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责令限期拆除。

第四十五条 损坏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防洪设施以及国家邮电、测量、通讯、输变电站(线)、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本实施办法中,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者,责令退出非法所得,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和县级以下建制镇的规划建设,按《城市规划法》和《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执行。

未设建制镇的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两侧及江河湖泊沿岸进行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及各类建设,应当遵循有关公路和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五十条 村庄和集镇规划图及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文资料,由乡级人民政府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整理存档。

第五十一条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前所发布的有关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7篇:法律知识通知四川省政府关于天星桥水库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

【法规名称】 四川省政府关于天星桥水库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知

【颁布部门】 四川省政府

【发文字号】 川府函[2010]179号

【颁布时间】 2010-09-06

【实施时间】 2010-09-08

【正文】

四川省政府关于天星桥水库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

为确保天星桥水库前期工作顺利进行,避免重复建设,现就天星桥水库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从2010年9月8日起,天星桥水库淹没影响区及枢纽工程建设区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

(一)枢纽工程以上水库淹没涉及的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檬子河村

2、

4、

5、9组,铜包村

5、

7、8组,三包村8组,凌云乡2村

3、4组,海拔高程390米以下地区及相应的回水淹没区范围以内。

(二)枢纽工程建设区涉及的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檬子河村

4、5组及沿檬子河河岸地区核定标明的施工红线范围以内。

在以上区域范围内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不得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屋及其他设施,不得新栽种各种多年生经济作物和林木。违反上述规定的,搬迁时一律不予补偿, 并按违章处理。

上述区域内人口自然增长严格按四川省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人口机械增长除按规定正常调动、婚嫁、复转军人、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公招公聘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劳改劳教期满回原籍等人口外,禁止向上述区域迁入人口。在规定时间以后自行入住的人口以及上述区域内无户籍的人口一律不按移民对待。

二、巴中市及巴州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违反规定强行在上述区域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并严肃查处。

三、巴中市及巴州区人民政府要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尽快按照工程技术设计深度要求对上述区域打桩定界、设置长久性明显标志,同时对打桩定界范围以内各项移民实物指标进行调查、登记、公示、核定并确认到户、到人,经移民户户主或迁建单位和调查组现场代表各方签字认可后建档建卡。在完成实物指标调查后尽快编制上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并以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为依据编制移民安置规划。

四、本通知有效期限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管理办法》(川办函〔2007〕279号)执行。

五、巴中市及巴州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通知印发、张贴通告。

第8篇: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省政府令116号)

贵 州 省 人 民 政 府 令

(第116号)

《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已经2010年8月16日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代省长赵克志

二O一O年九月九日

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

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第一条 为了确定本省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根据《贵州省招标投标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规模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一)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

(二)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

(三)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

(四)国家融资的项目;

(五)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煤炭(含煤层气)、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

(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项目;

(三)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四)防洪、灌溉、排涝、引(供)水、江河湖泊整治及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利枢纽、除险加固、水资源保护等水利项目;

(五)道路、桥梁、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污水排放及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管道、公共停车场等城市设施项目;

(六)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项目;

(七)粮食、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储备设施项目;

(八)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条 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园林、绿化、照明等市政工程项目;

(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旅游等项目;

(三)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项目;

(四)社会福利、劳动保障、防灾减灾等项目;

(五)住宅、酒店、写字楼、商场、办公楼等项目;

(六)政法、人防设施等项目;

(七)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第五条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资金(基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并且国有资产投资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

(四)由国有企业担保或者以国有资产抵押或者质押的项目;

(五)使用其他政府性投资的项目。

第六条 国家融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或者担保所筹资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四)政府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

(五)政府特许的融资项目。

第七条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

(二)使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的项目。

第八条 符合本规定第二条至第七条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规模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采购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本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规模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鼓励对招标范围之外或者规模标准以下的项目进行招标。

第九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以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含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方式组织实施建设的,选择工程总承包或项目管理单位时应当招标。

第十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

第十一条 工程建设项目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除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大中型桥梁工程、水利建设中的小(2)型以上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引水隧道工程外,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的;

(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涉农项目中需要当地直接受益农民投资、投工、投劳的施工部分;

(三) 已建成项目需要改、扩建或者技术改造,由其他单位进行设计影响项目功能配套性的;

(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自行投资建设、自行使用且相应资质等符合工程要求的;

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项目不进行招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将必须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的,或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依据《贵州省招标投标条例》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各地、各部门不得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9篇: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

2011-4-16 14:16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

号: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80号 发布日期:2011-4-16 执行日期:2011-4-16

《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4月9日省人民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刘伟平

二○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快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补助的财政性资金、地方财政性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地方专项基金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三条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现行审批权限,完善内部协调机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除重大项目或国家另有规定外,可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三道”审批程序简化为“两道”,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审批。

第四条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条件、材料齐备的,当日受理,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含申请人补充材料延时和咨询单位评审时间);初步设计审批材料和相关附件齐备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含申请人补充材料延时和咨询单位评审时间)。

第五条 承担项目审批前置职能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快办理相关手续。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分别在30、20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项目选址意见、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手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材料和相关附件齐全的,自受理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用地预审意见自受理之日起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六条 建立项目联合审查制度,由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联合审查和评审,科学、合理确定投资项目,健全规范项目储备库。

第七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必须按期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及时组织实施;凡国家和省上安排建设资金的项目,应当按时开工建设,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实现投资支出。

第八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是项目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全程监管,跟踪问效,促进项目建设发挥预期效益;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向纪检、检察部门报告。

第九条 属于政府财政预算投资来源的项目,视财力按程序列入财政预算;属于贷款资金来源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计划落实信贷资金。

第十条 列入财政预算的项目专项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将预算直接细化编制到项目实施单位,不得滞留进行二次分配。

第十一条 财政专项资金一律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凡年初部门预算中已经批准的项目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编报用款计划,财政部门在接到用款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

第十二条 预算执行中,对于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收到预算指标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下达项目计划,并按集中支付程序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尚不明确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意见,并审批下达项目计划后,按集中支付程序及时拨付专项资金。

第十三条 补助市(州)、县(区、市)的项目资金,省财政厅根据项目计划和预算指标文件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市州和省直管县;市州或省直管县收到项目计划和预算指标文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按项目实施进度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要督促其履行政府采购程序。

第十四条 项目主管部门对涉及“三农”、民生等时效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季节性等特殊因素,加快项目计划审批和下达效率;在正式项目计划未下达前,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初步计划和项目需求,预拨专项资金,确保工期进度,发挥资金效益。

第十五条 省级各项目主管部门对年初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按项目建设进度,原则上每年6月底、9月底前,下达的均衡比例不得低于60%、90%。11月底之前,中央和省级安排的项目专项资金必须全部下达完毕。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不按规定拨付使用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收回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年中或年底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时限进行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违规使用资金、项目管理混乱等行为,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审批部门要以本办法规定为准,加强项目建设和专项资金管理,修订完善本部门涉及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的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

上一篇:企业上云调查问卷下一篇:创意营销策划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