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精选4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篇1

教版

《望岳》《春望》《石壕吏》

【学习目标】

1.领悟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背诵诗歌 一(背景材料)1.关于《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2.关于《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代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3.关于《春望》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泸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解至长安;因他官职卑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趁隙逃离长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当时的朝廷所在地——风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1)《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曰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门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2)《石壕吏》的艺术构思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2 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2.写法精讲 《望岳》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直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写实“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及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北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向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鄜<廊坊至于歧<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3.难点精讲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 篇2

(一)望岳

一、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本诗不是律诗,而是五言古体诗,因为本诗不讲究平仄。

二、字音:岱 dài夫 fú眦 zì

三、重点词语:

⑪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⑫岱宗:对泰山的尊称。⑬青:山色。⑭未了:不尽。⑮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⑹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⑺钟:聚集。⑻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⑼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指山的北面(水南);阳,指山的南面(水北)。割,划分。⑳荡胸:心胸摇荡。⑾曾:通“层”,重叠、重复。⑿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决:裂开。眦:眼角。⒀会当:终当、终要。⒁凌:登上。⒂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四、疏通诗意:(不用背,要理解)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都要睁裂了。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

五、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这首诗的诗眼是望

⑫诗人从远望,近望,细望,神望,几个角度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神望

⑬全诗无一“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观察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⑮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泰山雄伟秀美的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达作者希望冲破一切、大展宏图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⑯用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画面。(熟背)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

⑰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熟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写出了近望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和“割一词用法好在哪里?(熟背)

“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⑲赏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理解)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写泰山景色及望岳感受。见山中浮云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归鸟投林还巢,时已薄暮,仍目不转睛,故眼眶有似决裂之感。这样望的出神,这种襟怀之浩荡,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以及感人力量,同时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⑳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熟背)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自信和敢于面对困难,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熟背)

阐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要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

(二)春望

一、字音 搔sāo 簪zān

二、重点词语:

①国:国都,即京城长安。②破:(被)冲开;攻下。③城:指长安城。④烽火:这里指战争。⑤抵:值。⑥白头:白发。⑦搔:用手指轻抓。⑧浑:简直。⑨欲:要⑩簪:名词作动词使用,解释为插簪

三、疏通诗意:(不要背,简单理解)

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

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鸟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四、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熟背)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划线部分为炼字题答案)

⑫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课后题第一大题第2小题)作者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景物,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真切的表达出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

⑬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熟背)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⑭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熟背)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⑮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简要评析。(熟背)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⑯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城春草木深。《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世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中写战争持久,表达作者思家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中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⑰全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熟背)

⑱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熟背)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划线部分为诗句的含义)

(三)石壕吏

一、“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二、字音

逾yú戍shù妪yù邺yè咽yè

三、重点词语:

1.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2.投:投宿。3.逾:越过;翻过。4.走:跑。5.一何:何其、多么。6.苦:凄苦。7.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8.致:对......说。9.戍:防守10.附书至:捎信回来。11.新:最近。12.且偷生:苟活。13.且:苟且;姑且。14.长已矣:永远完了。15.已:已经,这里引伸为完结。16.更:再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1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18.请从:请求跟从。19.从:跟从,随从的意思。20.犹得:还能够。21.夜久:即“半夜”的意思。22.绝:断绝,没有。23.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4.登前途:前面的路。25.闻:听。26.独:惟独,只有。

四、疏通诗意:(不用背,要理解)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有官吏在夜里来捉人。老头翻墙逃走了,老妇走出去查看。官吏吼叫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道:“我的三个儿子去驻守邺城,大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都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中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剩下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还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到了夜深,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五、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石壕吏》中杜甫借老妪之口道出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性思考的句子: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说明战争之惨烈: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石壕吏》中描写官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中暗示老妪已经被抓走的句子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⑫.《石壕吏》是一首叙事(叙事、抒情)诗,体裁是五言古诗

⑬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⑭本诗反应的主题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篇3

教学内容:《故宫博物院》 教学课时:2课时 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说明顺序、本文结构。

2、整体感知本文内容。预习导学 1.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

在古老的都城北京有一个同样古老的城池,学名紫禁城,俗名故宫(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在中华民族绵延悠长的历史中,它无异是封建王朝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你是否了解它呢?(生各抒己见)2.作者链接

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3.知识链接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 1 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4、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金銮.殿()击磬.()檀.木()攒.(坤.宁宫()肃.穆()奏.极()额枋.(5、需要掌握的词语: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井然有序: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6、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并思考: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从文中找出)?)蟠龙())乾.清宫()藻.井().线()2

中轴)

2、.文章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 再次读文,请根据课文在课后练习一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①.根据课文及图表,你能分析出作者带领读者参观故宫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按着怎样的方向进行的吗?

②.他又是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文中有一过渡段)③.聪明的你,能从本文中看到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④.根据说明顺序理请本文结构

⑤.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合作·探究·展示

一、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 为什么?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观察还是移步观察?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4.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内部装饰要突出“龙”?

5、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6.为何把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

7.文中作者在介绍“前朝”、“内廷”是如何安排文章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8.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9、“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10、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二、总结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4、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三、拓展:相信你能行:

1、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凤:()()

2、请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建筑物,要求抓住事物特征,重点突出。

3、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08年,你将作为“奥运友情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故宫,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字数:200左右,写在小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1、能够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重、难点得到合理的体现和突破。

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

3、能够学生自己弄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弄懂。

4、巧妙利用教具,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5、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6、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轴()线 金銮()殿 檀()木 击罄()妃嫔()额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A.弯弯的金水河像-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B.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庞大奇巧的角楼。C,龙头、珠宝正对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D.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3.改正下面文字中的错别字。

在湛篮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梁枋梁柱,装饰着青篮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十二根红色大园柱.金锁窗,朱漆木,同台基相互印衬,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4.下列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矫(强壮)健 迥然(显然)不同 B.井然(整齐)有序 庄严肃穆(恭敬)C.栩栩(生动的样子)如生 挥(舞动)霍

D.御(对皇帝所作所为及所用器物的敬称)道 端(端正)坐

5.“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句中括号处填上的字是()A.垒 B.堆 C.填 D.修

6.“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①句中“现存”一词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②“最大最完整”分别说明了什么?

7.“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句中“衬托”一词表明“龙”和“流云火焰”之间是什么关系?

8.“花”的义项有A.植物的器官; B.模糊不清; C.用掉: D.混杂,不单 纯。给下列各句 5 中的“花”选出恰当的解释。

①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仆人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②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③老眼昏花,眼前的一片景致似乎毫无感觉。()9.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风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风、舞凤、凤凰牡丹图案。

这段文字是对后三宫的总体介绍,第一句介绍 ;第二句说明 ;第三句具体说明后三宫的。

10.为什么前三殿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多?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答案 篇4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咏怀古迹》(其三)

(背景介绍):《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

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第二课时 《登高》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品味鉴赏 】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在用词上有怎样的特点?

(2)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3)“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表达效果不好。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

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古人评价此诗: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山高人为峰,高山仰止

参考答案

《秋兴八首》(其一)

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思念故乡。

《咏怀古迹》(其三)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登高》

【品味鉴赏 】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在用词上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2)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明确:“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是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3)“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表达效果不好。

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时间!举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

总结: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

明确: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上一篇:高中教务处开学第一周工作总结下一篇:客服每月个人工作心得感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