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精选9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1

孙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的7月1日,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这天,被英国统治近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这历史的一幕,今天我们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复习新闻相关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

五个“W”一个“H”

①When:何时

②Where:何地

③Who:何人

④What:何事

⑤Why:何因

⑥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真:消息必须是真实的;短:消息要求简短;快:时效性;活:写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思想性和指导性强。

4.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

明确:标题:别了,“别了,不列颠尼亚”。(提问: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①“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②“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皇家邮轮,象征着英国,如今远去,象征了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③“别了”既有对英国的讽刺,也表明了中国的自豪,反映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屈辱的历史将不再复返。)

导语:第一自然段。(提问:导语有什么作用?--点题、揭示主旨)

主体:2--10自然段。(请学生列出时间发展表)

--明确:4点30分:末任港督降旗

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府

晚6时15分:举行告别仪式

7点45分:第二次降旗

0时:最后一次降旗

0时:升五星红旗

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香港

结尾:11自然段。

背景:穿插在4、7、11自然段中(在这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讲一讲关于“香港问题”的由来。

四、小结:这篇新闻,以时间为序,为我们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

第二课时

一、走近新闻;讨论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场景一  下午4点30分 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  晚6时15分 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场景三  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降米字旗。

场景四  子时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旗,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升起。

场景五  7月1日零时40分 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象征意义: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的行使主权。

二、细读语句,体会深刻涵义

1.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明确:虽然说的是建筑,实际上表达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人民这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不落仪式”的背景。

明确: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形成鲜明对比,英国曾经占领了广大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但现在香港回归,英国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太阳没落,所以作者讽刺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3. 在19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明确: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米字旗的降落象征英国统治的结束,含蓄表达了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4.从1841年的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零四天。

明确:作者通过精确的记录香港统治中国的时间,表明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段历史,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长久的期盼。

5.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明写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乘船离开,实际上暗示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四、小结

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下当时的情景。(播放香港回归时的视频)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2

2.评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今义: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义::今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今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今义:

2、一词多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公问其故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其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忠之属也

之公将驰之

何以战

以必以情

必以分人

二、课内初读

1、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

2、他为什么要“请见”?

3、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

4、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三、深入阅读

1、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2、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

四、人物解析

1、你认为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有哪些?

2、你眼中曹刿的形象是怎样的?

五、我的小结

六、达标测试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词语解释:

未能远谋()忠之属也()

公问其故()一鼓作气()

2.句子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

4.在齐军败走之时,曹刿为什么反对马上乘胜追击?

5. 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达标测试答案:

1.谋划;类;缘故;振作。

2.尽了自己本分一类的事,可以凭此作战;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取信于民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取信于民;详察敌情;上下一心;指挥得当;等等。

侯晓旭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3

1、本课目标

⑴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法。

⑵ 学习了解本课新闻的语言特点。

⑶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发现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的社会良知,增强社会责任感。

⑷ 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2、本文目标

⑴ 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

⑵ 掌握本文写作特点、技巧及本文选材上的特色。

⑶ 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重点难点:

⑴ 学习本课新闻的语言特点。

⑵ 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⑶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842年8月29日、1860年10月24日、186月9日,英国侵略者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占据了中国的香港本岛加上深圳河以南整个九龙半岛及附近约200多个岛屿、约1071平方公里的地区。

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冉冉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在被英国统治一百多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二、引导自学

⑴ 自学关于新闻的有关知识

⑵ 自学本课的生字、生词。

⑶ 学习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自学内容见学生所用《学案》)

二、学生阅读课文、研讨交流问题

(一)阅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可先自己研读,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1、学习讨论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意义

2、学习讨论理清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3、学习讨论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三、展示研讨结果:

1、学生发言,展示学习研读讨论

2、学生发言,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问题答案要点:

1、(本文标题的特点意义)记录香港回归的报道很多,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本文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2、(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自然段),介绍背景、事件结果:在一句话中,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第3层(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第4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

3、(写作特点和技巧)

⑴ 本文的取材特色:定格历史的瞬间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

⑵ 本文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

⑶通过精辟、凝炼的点晴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引发读者的联想。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课外阅读有关香港问题的资料,观看香港回归的影像。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李崇军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4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

3.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导学过程:

一、读课文:a.读准字音;b.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二、利用工具书,并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三、整体感知

1. 概述课文大意。

2. 解释下面的加点字词。

(1)①举(     )②曾(   )③作(   )④出(    )⑤恒(    )

(2)①畎亩(      )②是人也(    )③空乏(    )④衡(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四、探究研读

1. 用原文回答。

① 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② 阅读第二段说说历史上承担“大任”的人之前经受了哪些痛苦的磨练?这种磨练跟他们带来了哪些益处?这些人在思想上经受的磨练是什么?

③ 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什么?

④ 根据全文作者归纳的观点是什么?

2. 选文第三段通过一正一反的论证,阐明了怎样的道理?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5

1.主题解说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以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2.重点突破

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特征和哪些优秀品质?

提示一:2~7段: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用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吸烟喝酒,这些事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的优秀品质。

提示二:8~12段:退佃搬家,送我读书,给我慰勉,坚持劳动等,表现了母亲坚强不屈、深明大义以及同情、理解、支持革命的优秀品质。

3.结构图解

4.学法点津

选取具体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写人叙事的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除了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还需要借助于具体可感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事例越具体越详细,就越能使人物鲜活,富有立体感。

【典型例题】文中选取母亲的多个片段,如写她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写她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写她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写她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等,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和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技法点睛】通过对人物的具体事例的分析,品析其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如“通过……事件,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佃农(diàn)祖籍(jí)妯娌(zhóuli)

B.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

C.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hú)

D.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

2.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在家庭里极能(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2)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对穷

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3)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 __。

(2)“母亲是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 _。

(3)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 __、__ __、_ __、_ _等几个方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家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

D.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

劳作,尤喜纺棉。”

5.(龙东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6.语句精读。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1)将句中的“常”字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2)将句中的“悄悄”换成“默默”行不行?为什么?

7.(资阳中考改编)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11月14日《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热爱生活: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8.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9.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表达效果的看法。

10.“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

11.选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12.“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

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彭涛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6

讨论:你觉得用“?”代替“×”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吗,是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吗?你觉得在作业中我们是否有知道错误的权利?

4.各组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的经过与结果。

三、总结

我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认识到,我们中学生应该拥有隐私权。隐私权是一种“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利。看待隐私权,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对于享受主体来说,这是一种权利,人人都拥有隐私权;相对于他人来说,这是一种义务,人人都应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譬如,私人信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别人的信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是不能拆的。不要为了自己而去伤害别人,拿别人的信既是不道德的行为,又是违法的行为。《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通信自由,不能侵犯收件人的通信自由和个人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不得开拆。把拆别人的信件不当一回事的同学,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如果别人把你的信拿走了,你会怎么办呢?

同样,学校、老师都应该带头守法,保护学生的各项权利,包括隐私权。资料(2)中,学校安装监视器不但难以起到加强管理的作用,反而可能激发学生与教育管理者的矛盾,使学生对老师抱有偏见,产生不信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学校把学生的活动都置于监视器的监视之下,显然忽视和侵犯了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针对资料(3),我们应该承认,小学生自尊心的确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可是这并不能成为不能伤害的理由。做错了题就是做错了题,需要老师指出,而且老师应该也必须让学生知道自己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正确做法是什么。简单地认为用“?”代替“×”就不会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只是一种想当然。这种做法其实让老师们在为学生文过饰非,所谓的维护学生自尊也是自欺欺人。我们在学习中,更有知道自己错误的权利,知错才能改,改错后才能前进!

通过讨论,我们看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都应该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活动,都应该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四、作业

联系《中学生守则》,讨论如何履行中学生的义务?

〖个性备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7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备课人:赵秀英

【课标要求】

1.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阅读中了解这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典型事列的分析,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通过抓关键字词来品味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导学重点】

1.通过对典型事列的分析,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难点】

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关键】

通过结合句子的前后文,或者抓关键字词品味句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整篇文章是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个线索来展开回忆叙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朱德母亲勤劳的一生。

二、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快速浏览第2-7自然段,找到并勾画出文中能体现母亲优秀品质的词语。并简概括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出母亲这些优秀品质的。(先抽一位学生来回答,然后点评,再导入方法,最后再抽其他学生来回答,强化对概括方法的应用)

概括的方法提示一:

关键词句提炼法--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着”-勤劳

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宽厚仁慈

第7段还写母亲管束我们不让我们染上烟酒。--节俭

2.第8-10段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从这些事件中你读出母亲哪些美好品德?

概括方法提示二:

“六要素”综合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些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第一件事:1895年(时间),家庭经受“最悲惨的一次遭遇”(事件),母亲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事件结果)。--读书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第二件事:19,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第三件事:19,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了他许多“慰勉”。

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一)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1.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二)集体朗读第16-17自然段

1.自主有感情的朗读16-17自然段;

2.抽1-2个同学来进行朗读展示;

3.体会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情。

(1)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方法点拨:通过抓关键字词来品味句子,体会情感。

(2)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学生先根据所讲的方法自己进行赏析,随后教师抽取1-2个学生来回答并进行点评)

4.这篇文章语言质朴,却不乏写得好的句子,请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书上思考与联系的第三大题

要求:要抄题、做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关键词句提炼法

2.“六要素”综合法

赵秀英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8

主体:(2-10) 具体叙述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语:(最后一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大家概括的还不错,接下来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把目光回归到香港回归的一个场景(中英易帜视频,3分钟)

3.假如你是新华社一位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难忘的时刻,你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播报这一新闻?

明确:香港回归真振奋人心的大事,这个时刻是雪耻辱,长志气,振国威的时刻,所以一定要用自豪、高亢的语调来播报。(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导语部分)

五、再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篇9

1.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时效性

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2. 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三、同步考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相同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劲jìng 劲拔 遒劲 疾风劲草 刚劲挺拔

B.泊bó 停泊 漂泊 淡泊名利 水泊梁山

C.应yīng 应届 应聘 应声而落 应有尽有

D.鲜xiān 鲜见 鲜有 寡廉鲜耻 屡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淘汰 出奇制胜 威慑 厉兵秣马

B.热衷 磨肩接踵 翱翔 相辅相成

C.迷惘 变换莫测 爆炒 招摇撞骗

D.诙谐 头晕目眩 嬉笑 若及若离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A.接管 B.接手 C.接替 D.接任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计量单位方面,我国政府取消了传统的“斤”和“两”,代之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千克”和“克”。

B.第16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暨展览会主题是“电动车——21世纪的清洁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在环保观念深人心的今天,无疑是很有号召力的。然而,电动汽车的使用能否真正解决汽车的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旧社会,一会儿这个“款”,一会儿那个“费”,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都想从农民的口袋里掏钱。

D.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邮政对其部分业务进行了调整,从邮寄包裹,EMS特快专递,到邮政汇款、163上网接入服务等等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提速,业务质量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一句话:信函服务较好,汇款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②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a 。在19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③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 b 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④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c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⑤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在画线的a,b,c处填上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易旗 冉冉 消逝

B.易旗 慢慢 消失

C.易帜 冉冉 消失

D.易帜 慢慢 消逝

2、②③自然段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

3、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并且精确到小时、分钟,这充分展示了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严肃性、重要性。

B.文中的对比手法不止一处,都表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C.作者在记录这一历史事件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自豪感。

D.“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表现出大英帝国156年前气势汹汹地从海上袭来,现在又从海上灰溜溜地逃走。

4、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曾闹得沸沸扬扬的“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所引发的百万拖欠场租纠纷案,昨天有了最终结果。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由音乐会主办方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支付故宫博物院场地租用费100万元,并支付利息。20xx年6月13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就在故宫午门广场举办“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事宜签订了《协议书》。协议约定,故宫博物院向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提供午门古建筑区域作为演出活动场地,共计收费200万元。合同签订后,中艺公司仅支付了100万元,且延迟一天撤出场地,因此故宫博物院起诉要求中艺公司支付尚欠的租金100万元、延期租用场地费20万元及违约金。法院认为,中艺公司举办完“三高”演唱会后,未按协议约定向原告履行支付场地租用费余款的义务,其行为已构成违约。

五、阅读下列选段,回答8-10题。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8.选文第一节点明事件时间,在最后说“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如此点出时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在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创二甲任务分解下一篇:雷锋少年主要事迹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