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的装修设计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训学校的装修设计(精选8篇)

培训学校的装修设计 篇1

设计师在设计名片时,整个过程都依照都由CI手册或者信笺设计;名片设计的形状和尺寸一般都由皮夹的大小来进行裁切;内容则由客户来决定。为了使设计不落俗套,应多发挥具有独创性和有活力的构想,使设计的名片有别于一般传统的名片。

华南厦门平面设计培训学校提醒名片设计的表现手法虽因行业、诉求角度、或客户而有所不同;但是构成画面材料大致是一定的,这些材料就是名片设计的重要要素,称为名片设计的构成要素。

1、属于造型的构成要素有:

插图(象征性或装饰性的图案)

标志(图案或文字造型的标志)

商品名(商品的标准字体,又叫合成文字或商标文字)

饰框、底纹(美化版面、衬托主题)

2、属于文字的构成要素有:

公司名(包括公司中英文全名与营业项目)

标语(表现企业风格的完整短句)

人名(中英文职称、姓名)

联络资料(中英文地址、电话、行动电话、呼叫器、传真号码)

3、其它相关要素:

色彩(色相、明度、彩度的搭配)

编排(文字、图案的整体排列)

培训学校的装修设计 篇2

1 融于环境、服务师生的规划理念

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位于翔安文教园区内, 该区位于翔安大道以东、水刘线以北。基地总用地面积为40. 1 万平方米, 基地北部是厦门市民办学校南洋学院, 南部是海洋学院, 东部为文教区内规划共享绿地、为生活休闲场所, 西部为居民住宅区与文教区的商业附属设施。规划的洪厝路、马新路、洪前路毗邻该区, 是校区与文教园区的主要联系方式。技工学校被穿越基地的404 省道, 划分成东、西两块。该路段近期仍作为交通道路, 远期作为校内道路或绿化用地。东西部地形均较为平坦, 偏南部有一水洼。

1. 1 周边环境的优势

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舍作为翔安文教园区中的组成部分拥有特优的地理环境: 东面紧贴有着美丽的香山风景; 西北角与文教区的商业金融街。现在主要从厦门岛至新校舍的交通流向将是来自西北方向。当翔安区与厦门岛的海底隧道竣工后, 局部的交通将来自西南方向。因此, 主要行政空间、学习空间和对外开放的空间将偏向西面。学生的运动与活动空间将趋向动面, 与风景区结合。

1. 2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按城市交通分析和翔安文教园区规划, 校园的主入口将设在西北角。次入口则是在西南角。较高而标志性的行政楼和职工宿舍将分别坐落在主次入口。北边与西边是教学楼。应甲方要求, 实训二区在西面, 实训一区在北面。南边则是宿舍区、围合着校园核心- 食堂。体育活动区则布置在较空旷的东面。内部结合现有的部分水系, 形成一条流水不断的水廊贯穿整校园的主要景观轴线。在一期开发工程时将保留404 省道, 但在未来将升级并优化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建筑物布置追求紧凑有序, 生动的空间变化, 保持空间上、视觉上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有效的有盖连廊系统将各分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方便学生和老师在任何气候都能方便的行走。图书馆紧邻核心区与次入口处, 方便校内交流与外界共享。设在东侧的风雨操场、室内泳池和学生活动区的屋顶将设计为园林绿化。从校园核心往东看, 将是无际的绿地并同时将文教区内的共享绿化引入到校园内部, 仿佛浑然天成。现有的灌溉池塘将升级为自然生态湖, 并在周围提供园圃教学空间。

2 特有的建筑布局符合专业的教学模式

建筑大师路易. 康曾对什么是学校做了精辟的定义: “学校是由适合学习的空间所构成的环境。”

技工学校不同于其他普通学校, 除了必要的传统的基础教育外, 更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技工学校包括普通教室和实训教室 ( 校办厂) 两大部分。针对这个特点, 我们在建筑布局上做了创新突破。

行政大楼与宿舍以单元式设计, 整个建筑群体由一个个模块式的建筑链接组成。实训一区和实训二区的教学楼以‘边学习、边实习’的理念分成两部分, 由走廊紧密的联系。同时建筑技术的结合设计, 更加提高了建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食堂与室内运动场的屋顶设计为园林。可以营建大面积的绿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生活环境。食堂的中心设有露天剧场, 提供学生可抒发才华的机会。校办厂可对外开展精密模具设计、加工、生产等服务,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生产实习。

校企共同合作, 将企业需求写入教学计划、大纲, 以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工学一体导向开发技师职业功能教学模块, 实施工学一体教学模式, 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技工人才。

3 建筑和环境的考量

3. 1 分期建设

根据校方的取得建设用地先后顺序的情况, 本规划对学校的短期和长期建设做了以下考虑与安排。在短期内, 实施校园建设的一期工程, 也就是404 省道西面的地块。在该地块建设行政、教学、实训、宿舍几大版快。学校在短期内就能得以运作, 进行正常的教学与生产。在后期, 可以发展404 省道以东的地块, 分阶段, 有步骤的完善校园的总体规划。实训二区部分延洪前路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服务区域, 更好的为文教园区提供服务。

3. 2 道路系统

本次规划交通设计主要采取外环路的方式, 解决主要的交通与停车问题, 尽量减少机动车交通对校区的步行交通的干扰和影响。所以校园区内机动车交通的主干道是围绕着校园区。唯有一条机动车附路服务于食堂的备餐间、直穿到核心区的南面。校园区有盖步行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连续性的。实训一区和实训二区的教学楼的步行道路由连廊在二层与三层与行政楼连接上。

3. 3 绿化与景观系统

景观规划的目标旨在创造一个多层次的校园生态系统。园林设计通过在理性建筑之间的缝隙和空间创造出连续不断的绿化空间。把大面积的食和室内运动场的屋顶设计为草坪和园林, 将增加绿化率。设计在东面开阔的自然生态湖和园圃区将远处的山风景区有机的结合起来, 犹如风水的借景效应。注重绿化和水面结合, 形成怡人的的绿化园林景观, 成为新校舍具有特色的教学环境。

3. 4 建筑与环境

本工程由于使用人群为学生和教师, 所以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可持续性的考量———外遮阳, 自然通风- 避免日光直射, 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的辐射的热和提高舒服性水平与垂直外遮阳设计, 减少窗口, 窗口以便通风, 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

3. 5 消防设计

校区包括高层办公和多层实训实验楼、教学楼、厂房, 每栋楼均设有环形或沿两长边设置的消防通道, 出入口均设置消防施救面。消防车均可按照规划指定的路线迅速便捷地抵达每幢建筑前。

3. 6 环保设计

内部设备用房均设于地下室, 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干扰。校园周边和城市道路之间设有隔声绿化带。校区不产生有毒有害手质, 集中设置密闭式垃圾箱, 减少环境污染。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进入城市管网, 并进行雨污分流。

4 结束语

通过该项目的设计, 我们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关于技工学校建筑设计的各种概念, 并发现在多专业综合设计等各方面的一些创新点, 为后来设计同类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认为: 技工学校的建筑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而且要适合当前新教育理念下, 对教学空间灵活、自由与多元设计的要求。学校的建筑设计要注重服务理念, 努力提高学生对学校建筑的满意度与认同感,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 要体现本学校特有的学校文化, 秉承传统, 开拓未来, 有机融合学校的过去与现实, 让学校建筑成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

项目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401000m2

建设用地面积: 372465m2

市政道路用地面积:28535m2

总建筑面积:277200m2

地下建筑面积:6500m2

地上建筑面积:270700m2

占地面积:97108m2

建筑密度:26.1%

容积率:0.73

绿地率: 43%

参考文献

[1]肖听, 梁玉宇.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研究一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3, (19) :14-15.

“四力”: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 篇3

【关键词】人格力量;办学理念;生命力;道德力;认知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7-02

【作者简介】毕泳慈,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中华中学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学校。作为一所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中,我们意识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综合、全面地引领学生的理想人格建设,并围绕学生理想人格特质,来设计和建设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以及培养目标是抽象的,但却直观地体现为其推崇的一种人格力量。所谓学校的理想人格的设计,就是学校价值取向的具象化,培养目标的人格化。

一、理想人格设计的“四力”模型

我们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培养目标,认真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的生源要求和培养规格,查阅检索了相关著作、文献,进行了分析、归纳、综合,提出了四种基本的人格力量(各内含若干种素养)作为我们理想人格设计的基本模块。我们用“四力”模型,对上落实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对下指导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育行为。

如图1所示,这四种力量的具体内涵如下。

1.生命力。教育视野中的生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探寻人生意义、激发生命激情、铸造强健体魄、锤炼坚韧意志,从而以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精神投入生活、学习与工作的能力。

2.道德力。教育视野中的道德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学习、实践、内化,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形成道德品质,产生道德情感,并转化为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的能力。

3.认知力。教育视野中的认知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注意学习对象、识记学习内容、思考事物本质、建构知识体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能力。

4.创造力。教育视野中的创造力是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世界以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发现矛盾(包括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理论与现象、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建立(改进)理论,产生灵感,创造新物的能力。

和通常学界认为的人格三要素——智慧力量、意志力量、道德力量——理论同中有异,我们将意志力纳入生命力,智慧力分解为认知力与创造力。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构更契合教育与人成长的关系,更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学生观乃至人性观,也更便于和课程衔接。

二、“四力”对人之发展的影响

在这“四力”中,生命力供源泉,道德力指方向,认知力作支撑,创造力则使人在改造现实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1.生命力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和能源。

我们认为,生命力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和源泉,为认知力、道德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能量。生命力教育中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和尊重,是对学生一切学习和探索活动,乃至成长历程中所有实践活动的终极关怀。因此生命力教育是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是超越功利追求的人本主义探索,是回归教育本真的实践。

2.道德力是人生发展的约束和指引。

我们认为,道德力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沟通融合的精神保障。只有通过道德力教育,才能将学生由纯粹的“自然人”塑造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人”。道德力的起点是生命力教育中对生命的尊重,而认知力帮助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形成自我的价值体系,创造力则帮助人最终实现其道德理想。

3.认知力是认识世界探索自我的能力。

我们认为,认知力教育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理智保障。它是教育传承人类文明的基本手段。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把认知力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认知力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使之掌握认识世界和自我的理性工具。

4.创造力是改造现实超越自我的能力。

我们认为,创造力是其他三力的积累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情智的飞跃。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创造力产生于生命力充沛的状态之下,而对人类社会现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认知力是其理性支柱,道德力的健全则规定了其必须以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为方向。

综上所述,“四力”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支撑起人的发展。

三、“四力”发展目标的厘定

为了“四力”能够实现,我们对“四力”的发展目标做了细化和厘定。具体内容见图2。

梳理了“四力”模型,就不难发现,我校的生物课程基地就是实现我校理想人格“四力”培养体系的综合实践的成果。课程基地建设采用“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培养模式,以“生命力”发展目标为核心,通过观察、研究、认识自然生物,培养学生感受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这也是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本质追求。

生物课程基地对“道德力”目标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展开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内省,引发“怎样才是尊重生命”“如何有意义地实现生命价值”,奠定个人道德建设的基石。

在“认知力”层面上,生物课程基地牢牢抓住“课程”二字,在高质量、高水平地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托“一馆三园四室”(生命科学馆;水生植物园、阴生植物园、四季花卉园;植物组培实验室、生物数码实验室、生物机能实验室、环境与生命实验室)等现代化硬件设施,围绕学科教学,建设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调查活动、生活化生物实验、生物竞赛、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向未知领域延伸应用,生物课程基地实现了对广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学校的装修设计 篇4

标签:厦门服装设计培训,厦门服装设计学校,厦门服装设计培训班,厦门服装设计培训机构,厦门服装设计培训中心

母亲的选择

接到母亲的电话,告诉她我在华南一切安好,然后听到了电话那头母亲松了一口气。是的,她终于可以放心地把她的孩子交给华南了。还记得多年前,我看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给母亲讲了里面的情节,从此成了母亲心里的一个梗。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荒诞和陌生,却无法理解我对于外面世界的浓厚兴趣,于是我提出了要出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然而这种想法刚萌生就被母亲的担心扼杀了。

我可以理解母亲的担心,作为农村家庭的独生子女,我的身上承载了家庭所有的希望和责任,我知道母亲宁愿让我一辈子平平安安地呆在小山村里,也不愿意我在外头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我一辈子碌碌无为,然而母亲的想法就是健康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可是,年轻的心始终不是小山村能够满足得了的,我不愿意自己的青春就这么埋葬在这个穷乡僻壤了,我也不愿意长大后的自己就如村里的妇女一样,90后的女生不应该是朝气蓬勃,对各种事情充满了热情和学习的心么?于是在我一再地要求下,母亲妥协了,同意了我到外面去读书,然而错过了高中错过了高考,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读什么。直到有一天,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厦门华南职业学校,于是,她同意我出去的条件是必须到华南读书。后来,我打电话咨询了华南的老师,老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华南学校以及各个专业,我也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服装设计。之所以选择这个,缘于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家庭穷,长年累月买不到一件衣服,经常穿别人剩下的,于是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长大后要自己做衣服给自己穿。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在华南半年了,这半年来,过的很开心很幸福。其实有些时候,不是这个社会有多么的荒凉和陌生,只是我们没遇到对的人和事,而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华南,感谢母亲多年前的那一个选择,我会时刻铭记在心!

室内设计的学校 篇5

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室内设计师就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该行业都急需大量与业人才加盟。但国内相关专业的大学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进进满足丌了市场的需求很多城市的室内设计师就业缺口极大。建筑装饰行业的大发展以及城市化迚程的加快迅速扩大了对装饰设计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室内设计师就业机会多室内设计师行业选择余地大。室内设计师发展空间广阔就业机制灵活关联行业均可就业,也便于兼职和创业。整体来说室内设计属于朝阳产业有很不错的就业前景。

室内设计能力重于学历:室内设计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就业人员整体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具备职业资格持证上岗的并不多,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收入水平属中上阶层。建筑装饰业的现有从业人员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均不足1%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戒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占总数不足5%。今后10年需培养技术不管理人员约150万人年均增加约15万人。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目前实用型与业设计人才严重丌足的局面。室内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而被媒体誉为“金色灰领职业”之一。我国人才的培养起步晚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我国现有室内设计与业人员20多万,但人才缺口达70万。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首位。在第二学段还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课标中还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

《花的学校》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强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切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童真童趣。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湿润:潮湿润泽。荒野:荒凉的原野。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段。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段。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四段。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花的学校》教学片段 ◆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了解花孩子的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

师:花的学校的孩子们那么美丽、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句子)试一试你们能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要读出自己的喜爱哟!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 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生分别读这四句话)师: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 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找学生试读)师:你还能找出哪些句子读一读呢?

生1:“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我认为“冲”字要重读,体现了花孩子们的高兴心情。

生2:我觉得最后一句要读得幸福、深情,因为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师:你能读给我们听听吗?(生自读)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通过读,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情景,花孩子的美丽、可爱、调皮的特点跃然纸上,与其说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认真倾听着孩子们说不完的童言稚语。

教学反思:

对泰戈尔的《花的学校》一文,我非常喜爱。说实话,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读懂,这篇课文在讲什么。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根据课后要求,我也背了这首诗,渐渐的,我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对花儿们的喜爱,及大胆、有趣的想象力。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依据学情,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流程。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我把自己想象成花朵,我会渴盼什么,我对什么不明白。我一遍遍的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每背一遍都会想到孩子们在背诵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

我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被作者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理解、感受到诗人的那种热烈的情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所以我就这样来进行教学: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听我范读课文,随故事情节而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随后,整个课堂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

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我想,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展望未来,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这一课中,我成功的地方是,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以提高学生的的创造想象力。如“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引导学生们放飞想象,小组讨论交流。再如“在花儿的学校里,还会发生那些有趣的事?说一说,看谁想的奇妙。”“花的学校的孩子们那么美丽、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你能读给大家听吗?”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只有多方位、多种形式的参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

中小学校建筑的给水节能设计 篇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学校建筑的安全也总是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视中小学校的建筑安全工程的问题更是提高到新的高度。各地新建、改建中小学建筑的工程越来越多,满足教学功能要求,保障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创造适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是中小学建筑工程的追求目标。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工程项目的给水及消防设计,对给排水设计中关于节水节能方面的技术措施提出了一些不成熟建议,仅供参考。

1 合理设计生活给水系统

1.1 正确选择生活给水方式

合理的供水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到的各项因素(如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在《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5】中第五(1)条:应制定给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第五(3)条: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系统中应采用合理的减压限流措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1】中第5.2.1条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一般新建学校建筑层数在5层以下,根据学校的供水实际情况,目前常用的供水方式主要有:1)学校无市政供水管网供水,由校区自备水源(如水井)自行加压至高位水箱后,后接至建筑内各供水点。此类供水方式常在乡村学校建筑采用。在“指导意见”【5】中第五(6)条: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选择此类供水方式,应同时检测自备水源的水质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否则原水水质应作处理,直至满足生活用水标准后方可使用。2)学校有市政供水管网供水,但供水压力低,不能满足建筑给水要求,采用市政管网+屋面水箱联合供水方式,此类供水方式常在市郊的学校建筑采用。3)学校有市政供水管网供水,且供水压力能满足建筑给水要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方式,此类供水方式常在市区内的学校建筑采用。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确实掌握工程所在地的供水条件,以便选择正确的供水方式。

1.2 合理设计生活水箱,保证供水水质

当选用第一,第二种供水方式时,还需要正确选择生活水箱的容积。学校建筑用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设计生活水箱时应充分考虑缩短生活用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减少水箱容积,水箱在原合理的容积“一室”更改为独立的二格(一室容积等于二格容积),以适应学校相对集中用水和寒暑假的差别。即用水少时仅启用一格,以保证水质。少用或不用消毒设施。

尽量减轻生活用水的污染。若水箱储水在48h内得不到更新时,应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第3.2.13条: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储水,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水箱人孔的盖与盖座之间的缝隙是昆虫进入水池(箱)的主要通道,人孔盖与盖座要吻合和紧密,并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嵌在接缝处。水箱通气管口和溢流管是外界生物入侵的通道,如空气中灰尘(携带细菌、病毒、孢子)、蚊子、爬虫、老鼠、麻雀等,这些是造成水箱(池)的水质污染因素之一,所以要采取过滤、隔断等防生物入侵的措施。也就是要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第3.3.12条及第3.7.6条,3.7. 7条规定,合理设置水箱配水管,避免外在因素影响水箱水质,保证学校师生的用水安全。另外,生活水池(箱)与消防水池(箱)应分开设置,屋顶水箱尽可能设置在水箱间内,若一定要露天设置时,就必须要有保温层,避免在炎热夏季,水箱在日光下暴晒,箱内水温升高,余氯加速挥发,细菌生长,尤其是会引发军团病菌的生长,水箱水质受到“热污染”,师生使用时得不到应得的“凉水”。

2 有效控制底层用水点超压出流

超压出流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用水点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1]中第3.3.7条 化学实验室的设计规定:实验室宜设在一层。第8.2.2条规定:当化学实验室给水水嘴的水头大于2m,急救冲洗水嘴的水头大于1m时,应采取减压措施。“指导意见”中第五(3)条也提出: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系统中应采用合理的减压限流措施。

在学校实验楼的给水设计中,无论采用哪种供水方式,为保证系统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水压要求,化学实验室的给水支管都应根据配水管压力值设置减压装置。目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减压装置有:减压阀、减压孔板、减压水箱。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表明,减压阀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可以使出流量降低,且配水均匀,安装方便。是目前常采用的减压装置之一。减压孔板系统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较方便,虽然其减压效果不如减压阀,但在供水压力较为稳定的系统中也常有选用,在实际工程中,配合给水支管阀门的控制,使用效果也是不错。在设有准备室的实验室中,也可以通过减压水箱的设置来达到减压目的【3】,该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水压稳定,造价合理,但是水质不易保证。以上三种减压方式在实际工程运用中,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合理组合,确保中小学生在化学实验时的用水急救冲洗的安全。

3 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用水量

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随着给水配件构造的改进与更新,出现了许多更舒适、更节水的卫生器具。这类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满足相同的用水功能的前提下,与同类常规产品相比能减少用水量。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指导意见”【5】中第五(4)条也提出卫生器具、配件和设备宜选用节水型产品。

学校建筑卫生间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课间的使用频率最高,少年儿童使用习惯与成人不尽相同。卫生器具的选型要求有别于普通公共建筑。在设计中可采用以下几种卫生器具及配件:一是洗手盆自闭式水嘴和小便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其可限定每次给水量和给水时间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节水性能。设计中这类产品是基本的选择。二是洗手盆感应式水嘴和小便器感应式冲洗阀,在离开使用状态后,一定时间内会自动断水,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时不仅节水,而且卫生。该产品需要电源来控制开关,设计时电气专业也应作相应的图纸表达。三是液压脚踏阀,除了具有上述的节水,卫生等优点外,在使用上更能满足少年儿童好奇,好动的天性,所以更适合在学校建筑的使用。

4 合理选用优质管材、配件,避免管网漏损

管材、管件、配件的类型选择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到供水水质。选择优质的管材及其配件,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可以避免管道出现泄漏。在“指导意见”【5】中第五(2)条:应通过合理选用优质管材、设备等有效措施,避免管网的漏损。室内的给水管道,选用时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连接要方便可靠,接口要耐久不渗漏,管材的温度变形,抗老化性能等因素综合确定。

学校建筑的给水管材一般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交联聚乙烯PEX管、聚丁烯PB管、改性聚丙烯管PPR管等。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时应以各种管材的相关技术规程及安装图集为依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最常用的附件,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阀门的工作压力等级,要等于或大于其所在管段的管道工作压力。阀门的材质,必须耐腐蚀,经久耐用。 施工实践证明:截止阀比闸阀关得严,闸阀比蝶阀关的严。所以在阀门的选择上,管径DN50的尽量采用闸阀。

5 合理确定消防水池容积,节约水资源

大多数的学校建筑层数小于五层,但占地面积大,建筑体积一般都大于10000M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中第8.3.1条,8.4.1条规定,均应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一般为:15L/S或20L/S,火灾延续时间取2小时,消防总用水量:252m3。消防水池则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中第8.6.1条,8.6.2条规定来设置。位于市区的学校建筑,若市政管网为环状供水方式,供水管道基本能保证室内外消防用水的水量和水压要求以及供水的连续性时,可不设置消防水池。而对于市郊或乡镇学校校舍,供水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均应设置消防加压泵站及消防蓄水池。但这种做法投资大,占地多,且浪费水源。设计时要能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免消防水池储水量。笔者在泉港第二实小的室外消防工程设计中,了解到该学校毗邻福练宾馆,且宾馆消防水池容量400M3大于本设计要求,消防加压水泵出水压力0.50MPa与本设计相差不多。因此,建议学校与宾馆方面联系,室内消火栓系统接入宾馆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共用系统,节省系统的投资。在学校的努力下,得到了宾馆方面的大力支持,经过消防部门同意,省却了消防水池和消防加压泵房的的设置,节省了投资,也节约了水资源。

6 结语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设计是有效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践行科学发展观所必需坚持的原则之一,设计人员在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细节推敲,必须更加注重协同协作,必须更加注重节水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必须更加注重各种自然资源(如雨水)的整合利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使设计成果越来越符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要求。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GBJ 99-8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2]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纪峰,陈振铁。中小学化验室的减压方式。给水排水动态2001.10.

[4]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篇8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对学校德育各层次、各环节进行的系统、整体的设计。它具有高端性、整体性、结构性等特征。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对学校德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方向

这是由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高端性和整体性决定的。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不仅体现在设计者一般源于学校高层——校长或德育校长,而且因为这种学校德育的设计是基于学校教育哲学的。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学校教育以及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全面、系统而又具有特色的整体性理解。学校教育哲学主要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使命、发展愿景和育人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1]。由于学校教育哲学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使命、发展愿景和育人目标,因此,建立在学校教育哲学基础上的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必然指向学校德育发展的未来。由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既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整体,又考虑到学校德育的各层次和各环节,所以这种设计必然呈一种结构状态,并为学校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坐标方向。总之,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为学校德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2.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为学校德育架构创设生态

这是由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整体性决定的。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学术语,“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高层次上寻求问题解决之道”[2]。因此,作为顶层设计的学校德育,肯定不是学校德育的简单集合,而是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设计。这种系统设计必然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循系统思考原则,即从人的发展角度系统考虑学校德育的各层次和各环节,形成一个良好的结构系统;二是遵循德育规律原则,即从学校德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设计学校德育;三是遵循学校教育哲学指导的原则,即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要以学校教育哲学为指导,这就保证了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正确方向和科学发展。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种整体结构优化的德育架构,即创设了一个最佳的生态系统。它既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学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3.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为学校德育展开激活潜能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学校德育发展的蓝图,它呈现一种结构状。正因为如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不是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的,它并没有为学校的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设计好德育的具体而详尽的方案;相反,它为学校的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创设了主体发挥的无限空间。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结构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是原则性与灵活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学校德育工作者都可以在学校德育的生态结构中发挥自己的天才设想、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德育工作。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能激活德育工作者的潜能,使学校德育既井然有序,又生机盎然。

二、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内涵

笔者认为,从系统思考的角度看,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应从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1.时间维度(X)

高中学校的德育顶层设计横跨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时间维度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譬如,苏州三中,就将高中三年的学校德育划分为三个时间段:高一年级以“适应”为支点,为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型”提供学习、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帮助;高二年级以“发展”为支点,在高一年级“适应”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思想的独立自由而提供帮助;高三年级以“成年”为支点,围绕学生步入成年面临的诸多人生课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和勇于担当的品质,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可见,高中三年学校德育前承初中的学校德育,后启大学的学校德育,是学生整个人生中重要的一环,具有连续性,环环相扣。同时,高中三年是每个学生的一个独特的生命历程,每一年都有其独特的德育内容。

2.空间维度(Z)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所要考虑的第二个维度是空间维度,因为学校德育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努力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学校德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德育的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成效性。

学校在学校德育中起先导作用。学校德育是学校有目标、有计划的德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德育环境、先进的德育理念、系统的德育设计、丰富的德育课程、多彩的德育活动、科学的德育管理和发展性的德育评价等,因此,学校德育向学生传递着一种德育的“正能量”。正因为如此,学校德育具有家庭和社会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同时,学校德育还能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等形式影响家庭教育。

家庭在学校德育中起重要作用。学生每天在家中生活的时间仅次于学校,家庭环境、父母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因为家长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是,当今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偏颇,如家长对孩子生活中的过度迁就、行为上的过度保护和智力上的过度要求,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身心与道德的成长。

社会在学校德育中起着复杂的作用。社会是复杂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可能是负面大于正向的。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德育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和神圣使命。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空间在学生道德成长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由此构成了三者在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中的空间结构状态。

3.内涵维度(Y)

从学校德育的内涵维度看,学校德育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学校教育哲学、学校德育文化和学校德育模块。

学校教育哲学统率着学校教育的全部,当然也统率着学校德育的全部,因而它是学校德育的灵魂,属学校德育的最高层次。学校教育哲学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广度、宽度与高度,对学校德育的整体起了引领作用,同时也渗透到学校德育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对学校德育的目标方向、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德育文化是学校德育的第二层次。学校德育的境界即是形成学校德育的文化,因为学校文化具有弥散性、内生性和可持续性。一般而言,影响学校德育的要素有人、物和文化,而文化是最持久、最深远的影响力。影响学校德育的文化主要有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德育课程文化和德育环境文化等等。

学校德育模块是学校德育的第三层次,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学校德育模块可以分有:德育实践模块(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主题德育模块(如习惯养成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课程模块(如学科德育渗透、校本课程等)、德育环境模块(如校内外德育环境)四个方面。

学校德育的上述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由于这个有机整体充满着无限的变数,并呈现校本化性格,因而它自然形成了各所学校自身的学校德育特色。

运用顶层设计的理念将学校德育的时间、空间和内涵维度建立一个三维坐标,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三维建模如下图。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三维建模图

学生将在时间、空间和内涵构成的三维“德育场域”中实现自己的道德成长。当然,这个学校德育的“德育场域”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状的有机整体,它无疑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了最佳的生态环境;而学生在其中的道德成长则决非如图中所示的呈现直线上升状态(图中为理想状态),因为学校德育的现实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学生的道德成长也必然会出现反复。

三、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策略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学校德育的新理念,将其转化为学校德育的实践,需要注重其实施的策略。

1.预设与生成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种基于学校德育的系统思考而做的一种高端设计。因此它首先表现为一种预设性: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一旦完成,就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德育模式(目标与方向、路径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人们将按照预先设计的这种学校德育程序或模式开展。

然而,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许多可变性,这种可变性表征着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生成性。这是因为:第一,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学校德育受到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客观上要求学校德育应“境”而变。第二,时代发展的变迁性。时代在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时代主题的转换决定了学校德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将不断地生成。第三,德育事件的突发性。如为配合学校某个教育活动或承办上级某个重大任务,需要学校举办相应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完善。没有预设就没有精彩,没有生成就不会灵动。因此,学校德育的预设与生成是互补的。

2.顶层与基层

因为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顶层的,所以,它往往是由学校校长或德育校长完成的,因为学校领导站在学校的高层,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宽阔的教育视野,有把控全局的意识与能力。

然而,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必定源于基层,源于学校德育的实践。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实践是人的意识或理论思维形成的源泉。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虽然最终是由学校领导完成的,但它是在学校德育实践长期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

可见,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源于学校师生的德育实践,又将接受学校德育实践的检验,并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完善。

3.整体与局部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种高端设计,是全局性的整体性设计。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第一,学校德育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既有时间的长度,又有空间的广度,更有德育内容的高度,涉及学校德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第二,学校德育设计的结构性。学校德育并非是学校德育全部的简单集合,它是以一定程序排列的,从而构成了学校德育的生态结构。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功能,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创造了条件。

然而,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因此,学校德育的局部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整体。只有当学校德育的局部活跃时,才能让学校德育的整体注入活力。由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三维建模内部呈结构状,所以,学校德育充满着弹性,这就为个体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提供了足够空间。学校德育藉此精彩纷呈、灵动美丽。

整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稳定性,而局部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灵动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德育的守望与创新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4.现象与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种宏大设计。因此,这种宏大设计必须有一个核心,体现一种精神,否则,这种宏大设计将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力量。这个核心即是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灵魂。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的实施表现为具体项目,譬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学科渗透、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等等,这些都是学校德育的表象。这些学校德育的表象可以千姿百态,但必须渗透学校教育哲学,否则这些具体的学校德育就缺乏精神,其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应处理好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当下学校德育的一种全新理念,也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未来路向。因此,作为德育校长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学会和做好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每一位德育校长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 文玲玲.学校教育哲学初探.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上一篇:春天活动促销方案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