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共11篇)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1

红光学校 付全军

一、试卷题型分析

(一)、试卷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同时注重了各知识点的考查。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了以下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本次考试试题基本覆盖了1、2、3单元的范围,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知识题、计算题、作图题和应用题,全卷以百分制命题,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知识的能力。

下面,根据各类型题谈谈我的看法:

1、基础知识题第一题计算、第二题选择、第三题判断,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题目难易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有灵活运用基础概念的题目。

2、计算题为看图计算。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作图题,此题是对空间思维能力和平面作图能力的综合考查,体现了现代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4、应用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实际

问题,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试卷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试卷中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考虑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应用题1、2、4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引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说明必需的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其素材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二、试卷卷面分析

(一)基础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对基础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比如什么是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等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运用不熟练、易混淆单位换算不熟练等。1

(二)计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加强练习。

试卷第四题集中考查本册有关计算内容,共2个小题,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不少学生多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有点混淆,出错较多。象这样丢分很可惜。因此,在今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知识还需要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入口头叙述计算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解决问题时,对条件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策

略训练有待提高

应用题是日常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既能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卷面看:⑴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⑵ 学生的实践能力太弱,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有待改进和加强方面

这次考试从整体来看不错,既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但同进暴露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今后,在以下方面我应该加强:

1、重视学生的“双基”训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其中的概念、公式、教学,不仅要教这些基础知识的本身,而且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结论的得出过程,重视知识本质的理解,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培养一定的思维习惯。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举一反三,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创造学生独立、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习惯,要多采用小组讨论法、针对性练习法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3、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对已做完的作业仔细检查,绝不能应付了事,或者完成了就万事大吉。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2

一、生活知识匮乏, 关键信息抓不准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 明确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认真贯彻这一理念。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由于学生生活知识的匮乏, 往往不能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 不能抓准关键信息, 许多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例1:电子秤显示0.725kg, 单价是25元/kg, 张师傅实付多少元?

正确解法:0.725×25=18.125≈18.13 (元)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46位学生将结果写成了18.125, 占总人数的64.7%, 只有11位学生正确写成18.13, 占总人数的15.5%, 另有14位学生完全算错。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元、角、分”保留两位小数, 题目中“实付”两字也提醒学生需要结合实际。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平时教学中虽然强调过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 即“四舍五入”的方法, 但是日常的练习题中多已明确告知学生需要保留的位数, 不需学生自己判断, 而此题保留位数是隐含的信息, 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二是生活知识缺乏, 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偏弱, 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实付”这一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二、思考不深入, 数学思维周密性不够

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数学思维实质上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 它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并且主观意识较强, 所以, 在数学思维上会出现思考不够深入, 思维不够周密的问题。

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 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2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38人发生错误, 占总人数的53.5%。发生错误的学生大多认为面积有两种可能性, 即为80平方厘米或者120平方厘米, 原因在于认为题目中的高没有说明具体对应的底, 那么两条边都可能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但是, 若以12厘米这条边为底, 高为10厘米, 斜边为8厘米, 这样就不可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也就是说, 上图中左边的所谓平行四边形是不存在的。因此,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只能选择8厘米这条边, 面积为8×10=80平方厘米。这一错误的产生说明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仍然不足, 虽然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 但没有进一步去推敲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一定存在。

三、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尤为重要,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不但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还要学会分析题干之间的联系, 学会综合考虑问题, 找到“中间量”, 通过等量代换或转化的形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显然, 从习题的错例中不难看出学生数学转化与代换的能力仍显不足。

上图中ABCD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三角形DOC的面积比三角形AOE的面积小8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正确解法:三角形ACD的面积为10×10÷2=50 (平方厘米) , 根据等底等高的性质, 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 三角形DOC是公共部分, 所以三角形DOE和AOC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8=58 (平方厘米) 。

错例分析:该题两个班错误的共有16人, 占总人数的22.5%。大多错误在于学生没有找到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这一隐含信息, 所以不会做。此题考查学生等积变形和面积转化的思想, 其实在平时练习中也有过类似的题目, 因此, 学生对于图形面积之间多几与少几的转化方法并不陌生, 只是这题需要先利用等积变换知道三角形A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DE的面积, 再通过转化和代换来求出阴影面积, 比平时的练习多了一步等积变形, 特别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中的转化与代换能力。

四、审题不清, 易上干扰信息的当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 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所谓“审题”, 就是弄清题目内容, 弄清已经知道什么, 要求 (求证) 什么。所以审题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水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 并且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 特别容易犯审题不清的错误, 也容易受题目中无关信息的干扰。

例4:一瓶可乐售价2.50元, M老师买了K瓶, 付了50元, 可以找回 () 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 下面的数中, K可能是 () 。

选项: (1) 任何数 (2) 15 (3) 25

正确解法:找回 (50-2.5K) 元, K的范围是0<K≤20, 并且取整数, 所以只能选择 (2) 。

错例分析:这题两个班中错误的有17人, 占总人数的24.0%。集中错误发生在学生将M老师当成M个老师去计算了, 即 (50-2.5KM) 元, 属于审题不够清晰, 不能分辨信息的有效性。这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字母表示数, 因为该知识点上新课时已经接触过类似题型, 变化的只是M老师这一干扰项;而K的可能性范围在课堂上的类似题型中也有过辨析, 而本题中考查学生不仅要知道范围, 还得知道这个数只能是整数, 其实是考虑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因此, 看学生错误的高发点, 作为教师也需反思,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 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开阔审题思路, 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3

关键词:数学 趣味性教学 策略

数学作为学生三大重点学科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良好的数学基础十分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本身的特点充分考虑,指导其对问题正确的思考,选择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现对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阐述。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本课程,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迈进小学时,对各个课程均十分感兴趣,数学作为一门较难的学科,一旦教师未能保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及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进而对日后数学的学习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意义

数学课作为三大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学习除了对数学知识学习以外,还应该注重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趣味数学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是教师促使学生兴趣不断提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管教师讲的多么全面,其教学效果也不会高。所以,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别具一格魅力。但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自制能力与选择能力较弱,这时教师应该运用趣味教学的方式,使其切实喜爱数学这门课程。

三、新课改下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不断的探索与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其亲自动手验证相关定理,对教材中的知识实际验证,进而更深刻地了解教科书。

例如,教师在对“小猫吃鱼”这一知识点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提出小猫今天总共抓到几条鱼?学生在教材的图片中认真数,随后,达到“8条”,老师接着问:“午饭时间到了,小猫咪需要吃午饭了,它吃了几条鱼呢?”学生继续数,并大声回答“3条”,教师再追问,“到了晚上,小猫咪又吃了几条鱼呢?”学生大声回答“6条”,并在此时将总结性的提问“小猫还可以吃几条鱼?”抛出。学生对此种灵活的课堂提问方式,充分了好奇心,切实的对减法运算中“0”的具体意义充分掌握,促使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使教师与学生关系更融洽,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有效联系,因此,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确保课堂氛围更活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主要利用语言来实现,教师在日常讲课的过程中,应确保感情的充分流露,学生跟随教师语言中的感情慢慢融入学习中。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应强化语言的表达,确保语气的温和与极富感情。还应该重视自身的表情,如若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表情,就会对学生的听课情绪造成严重影响,其在课上不敢将自的意见发表出来,严重时可能都不敢大声呼吸,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效率也带来不利影响,但如若教师在讲台上面带微笑、语气极具亲和力,也会改善学生的心情,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也会明显下降,其大脑会处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可以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此外,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宜的表扬,无论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是优秀的学生都需要鼓励与表扬,通常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肯定的点头,都能将学生无限的上进心充分激发起来,使其全身心的投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适宜的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促使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更有积极性,成绩相对落后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一旦学生有一方面做的较好,教师就可以采用“你真棒!”“继续加油,希望大家向你学习”等鼓励性语言。此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更具积极性,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也明显增强。此外,为了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明显增强,教师还可以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做游戏。首先教师为各个学生发放一些基本的物品,有的学生有9例苹果与8个橘子,学生与学生间可以互换。但1个橘子能够换2个苹果。随后教师提问:你手中有几个水果,总共换个几个水果?学生答对了就可以吃掉此水果,此时还剩几个水果?通过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参与及有效指导,使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更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

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切实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是小学趣味性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的一味的按照教材教学,学生盲目的灌输知识,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手段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压力,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新课改实施后,要求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的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充分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几何图形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把图形利用课件演示文稿进行处理,将图形的不同定义通过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四条相等的线段怎样变化可以转变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怎样转变为菱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使学生对角度的变化以及图形的变化过程更生动、更形象的了解,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印象更加深刻。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思维能力显著提高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其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着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使其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与掌握使,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对数学的乐趣充分感受到,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形象化与具体化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应该将操作、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充分结合,重点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充分解决。此外,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使学生经过实践操作,最大程度的使学生观察、操作以及思考数学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使学生参与不同有益活动的几率持续增加,将有关数学知识的外现动作过程结合内隐思维活动,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形象化与具体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还可以在学生本身感性认识的前提下,经过自身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等方式,使其对所学知识充分巩固,使其思维能力显著提高。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还可以使教师在讲课的工程中更有激情。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指导其更好的参与课堂活动,充分掌握知识,还可以促使教师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颜美珍.让作业更具人文性——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4,(05):49.

[2]王梅.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14,(07):31.

[3]史平安.新课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J].快乐阅读,2013,(01):30.

[4]许慧.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J].软件,2015,(08):171.

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卷面分析 篇4

教师:王亚丽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已经圆满结束,我班语文考试情况是这样的:参加考试人数12人,均分86.48,优秀率82.5%,及格率100%。从总体上来说成绩喜人,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对这次语文考试卷面加以分析:

一.首先,从识记知识方面来看,涉及到的有第1.2.3.大题,基本属于机械识记,其中包括对照相应的拼音写汉字,辨析多音字,补充成语等。大部分同学做得还可以,全对的同学极少,说明平时基础知识不过关,今后应该注重知识落实,增强机械识记。

二.其次,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来看,涉及到的有4.5.6三个大题,其中包括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这些题目灵活性较大,做得怎么样直接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考察学生是否活学活用。从卷面看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但很少得满分,还有一些较差的同学,几乎失去一半分。今后应该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上下功夫,做到真正掌握知识。

三.最后,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方面来看,涉及到的有7.8两个大题,这两道题可以说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综合测试,其中包括阅读和写作等。阅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阅读由于内容熟悉,同学们能够把握中心,做得较好。而课外阅读则不同,我认为课外阅读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同学们平时没有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不能字斟句酌,大概是什么意思就行,没有把自己的情感融于文本,体会肤浅,不能领会主旨,所以答案是不可能正确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卷面分析 篇5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目标明确,重点明确,难度适中,但题目灵活,综合性强,考查面广。本次测试的试卷能够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本学期数学学习效果。

二、学生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37人,及格人数27人,及格率73%,总分2578,均分 70。

从成绩分析,得满分的同学没有,试题本身难度大,重点成了考察中等生以上学生情况,学困生感到很棘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能力这方面的培养。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卷着重从六个大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考查评价分析:

第二大题理解填空,孩子们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6题图形的角度计算问题,综合了折叠后角重合的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第8题考查优化问题,学生的观察分析有限,这说明孩子们的思维不严谨。

第三大题选择,有一部分学生做的很好,没有错误,失分较少,个别失分的同学都是粗心造成的。尤其是最后第8题,选择不正确的说法,四个选项涵盖四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宽度要求较高。

第四大题按要求作图,部分学生完成的不好,没有对照概念认真分析,思考欠缺。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比较难的知识,但卷面上的应用题难度都比较大并没有超出范围。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完整地解答出来。因此错误率很高的。这说明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思考分析问题欠缺,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如第3、4题,都因学生没能理解题意而出错。

四、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试题分析,我认为失误之处主要是以下几点:

1、学生优中差程度悬殊,学困生比较多,基础不扎实,有的不爱学习,有偷抄别人作业的现象。

2、答题时缺乏认真思考分析,考虑不全面,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3、概念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差。

4、大部分学生缺乏分析和综合能力,同时对解决问题应用题掌握不好。

五、对考试的建议

1、试题数量大,有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认真分析。个别差生没答完题。我觉得应和平时考试试题难易程度相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效果会好些。

2、大多数学生没有多思考分析的余地,更没有检查的时间,导致失分率比平时高。

六、改进的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力度和有效方式,提高 计算速度和质量。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2、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解题过程的完整性,作图的标准化,都要注意不断训练。

4、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

5、多关注后进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 ,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6、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习惯。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6

2013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卷 面分析 新课程、新理念、重实践、重过程是课程的一大亮点,且重点体现素质教育应落到实处,然而,当前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主要还是以考试的成绩为依据。所以,一份好的试卷能集中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现就四年级数学试卷作如下评估。

一、试卷分析:试卷分为七部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统计、解决问题。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试题面广,题型多样,符合各级学生认知特点。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考查出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出题者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基础,既考虑到优等生,又考虑到学困生,既有基础试题(口算、计算),又有灵活的简便运算,还有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试题,更有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的综合试题。试卷做到面向全体,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真实的教学质量。

1、题型多,重点突出,知识面广。

2、题型新颖、灵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 1

境中完成考试。

3、试卷紧扣课程标准,体现课改方向,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从试卷的体形、结构及考察的难点、重点来看,试卷的难易适中,符合新课场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培养探究性,创造性的学生,让我们的考试制度也应作相应的改革,使教师告别“鸭”和“苦海”,从而向新题型过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简析:

1、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计算、填空、比较、判断等,有些学生不注意审题,看到题就马上做,没有认真思考,造成失误。

2、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不重视知识融合贯通。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大部分学生只掌握基础知识的形,而没有掌握其质,故而就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部分学生对单项知识基本理解,也能熟练进行计算,然而对其灵活运用却是茫然的。

3、拓展延伸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知识逐渐积累的过程。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运用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试卷中有很多试题都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

四、今后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期改正学生粗心、不检验的不良习惯。(1)强化口算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教师对口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要在每节课上渗透一些口算练习,并逐步提高口算的难度,为笔算和竖式计算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

(2)重视检验(验算)习惯的培训,逐步减少粗心的出现几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强化学生的验算意识,要求每道题都必须进行验算或检验。(3)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

2、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1)多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经常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取长补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尽管学校杂事比较多,但也应抽出时间多与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2)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分析问题的来源,多做反思,及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做到让学生“多说、多做”。同时要注意改正自身一些不好的教学行为,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明等问题,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准确。(3)多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选择,切合本班学生实际,注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7

一、须张扬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小学五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不同, 低年级学生少有主见、不擅主动表现, 所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照顾和引领, 以教师来主导教学的方式司空见惯;而小学五年级学生随着成长与学习的深入, 他们开始对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 因而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张扬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一方面, 老师在课堂上须“察言观色”, 细致观察学生的表现, 投给每一位学生殷切的关注目光,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聚焦, 以此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真正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激发自身的求知欲、上进心;另一方面, 老师要主动亲近学生,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鼓励每一位小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 老师则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真正张扬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须用教学方法调动积极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来说, 要想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效, 其首要任务即为调动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随后老师依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整合教学手段,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究其根本, 无非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彻底摒除“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 采取多样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 老师在讲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知识点时, 可尝试采纳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是督导学生提前预习此节内容, 使他们对即将所学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二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数的加法与减法”“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规律和技巧, 师生间共同探索“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重点知识内容, 这样做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集体学习的氛围中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三、须致力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现如今,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囊括了简单几何图形的变换与应用、数论、基础代数和组合数学等内容, 相比低年级的数学内容更为复杂多样, 已开始为初中数学奠定基础, 特别是简单几何知识的学习, 则更利于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的开发。基于此种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务必要结合教材内容, 致力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 以此达到提升教学实效的目的。比如, 老师在讲授除法应用题时, 可出这样一道题目:有20 个桃子, 要分给4 只小猴子, 每个猴子分几个?学生按常规思维很快得出20÷4=5 (个) , 若老师此时继续问学生:有10 个桃子, 每个猴子仍旧分4 个, 必须分给5 个猴子, 应该如何分配?这个问题不同于常规问题, 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此时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定然会激发学生不寻常的数学思维。再如, 老师在讲授几何图形时, 可鼓励学生将几何图形与生物实物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简单几何体的数学特征。总的来说, 数学思维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务必要全力做好此项工作, 达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四、须借助数学练习巩固所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 也是必备环节, 在练习中嵌入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 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必须明晰, 只有科学合理的习题练习才可达到预期效果, 不科学的练习习题反而影响课堂成效, 因此老师在设计习题时一定要严守梯度性、多样性, 务必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题目, 调整好题目的难度、式样, 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目的, 减少无效无度的练习, 全力侦破学生的每一个知识盲点。比如, 老师在讲解行程应用题时, 可采纳“换汤不换药”的方法, 通过变换题目的外在形态反复锻炼学生, 列举一些诸如“甲乙两车从相距750 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 相向而行, 5 小时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80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开出, 行驶4.5 小时后, 甲车落在乙车的后面13.5 千米,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5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55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2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7 千米, 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7 千米?”的题目, 借助此种数学练习方式, 相信一定能巩固学生对简单行程应用题的认知与理解。

总而言之,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要想真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就一定要落实好“四须”, 一步一步引导小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提高数学, 从而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要求小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多、熟、透”的知识内容, 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老师须努力革新自我教学方式, 竭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 借论述“四须”研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这一主题, 旨在有效提升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四须”

参考文献

[1]杜艳玲.操作欣赏创作: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铺一铺》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02) .

[2]沈明浩.情境, 让数学更精彩: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06) .

[3]戴正之.五年级综合练习[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适用, 2014 (03) .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策略的改进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策略;改进

一、前言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如果没有重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创造和谐气氛,合理设置情景

1、设置生活情景。数学是一门运用性的学科,所以数学技能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将有关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之中的数学问题。基于数学的这一个特点,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多与生活相联系,并创设出合理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和数学的紧密关系,借助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数学,融入数学学习之中。所以对待某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的变换为生活之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关知识。例如:小明家买了3吨煤,小明的妈妈打算将这3吨煤作为一个季度的燃料,那么每一个月可以用多少煤?每一个月的用煤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会觉得这样的一个题目非常有亲近感,学生也能够在解答这个题目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2、设置探究情景。数学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具有探究性质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合理设置一些探究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有关的探究,并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例如:教师问:1+1=?;3+5=?4-2=?;6-2=?1+2=?;5+6=?学生答:1+1=2;3+5=8。4-2=2;6-2=4。1+2=3;5+6=11。教师问:大家有没有发现:2、8是偶数;2、4也是偶数;3、11是奇数。而等式中的相加减项是奇数还是偶数?通过这样的对比大家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答: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奇数、偶数之间的相加减的一定的规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进行探究,还会发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就这样,学生在其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学生也通过总结发现了规律,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加的同时,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设置有关的教学情景,并加之合理的引导,学生就一定能够获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一定能够提升。

三、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

2、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讲,学生在座位上毫无兴趣的听,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的事物,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想象不出来,也产生不了兴趣。多媒体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数学原理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多彩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

2、利用多媒体,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数学这门学科有些抽象,如果单靠枯燥的讲解,有些问题即使教师说破嘴皮,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而且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使用电教化手段,教师借助形象化的画面进行讲解,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扎实掌握课程重点、难点问题。

3、利用多媒体,活跃课程气氛。课程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越高,课堂效率自然也就越高。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改变了以往课程上的严肃、沉闷的气氛,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程有效性大幅度提升。

五、巧设练习,加强巩固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必要环节,在练习之中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在进行练习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據学生的能力水平,注重题目难度的梯度性和多样性,减少无效无度的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指导的针对性,然后通过题目的反馈再进行学生知识运用盲点的补充教学,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过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亚珍.《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教学》[J].现代

教育科学,2011(04)

[2] 李小英.《如何使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

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1(26)

[3] 张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5)

[4] 刘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9

本次六年级期末考试,全县集中统考,卷面分100分,但考试时间90分,从题型来看符合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在考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察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集中统考,所以学生感觉做题紧张,大部分同学没有检查时间,总体成绩比较满意,最高分98分,最低70分。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基础性题目,正确率较高,部分学生答题思路清晰,书写规范整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丢分较少,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思维独特,分析到位。现将答题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一)填空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答题情况整体良好。但是第3小题出错较多,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二)选择题

选择题共5个小题,1、3、5小题失分人数较多,反映学生基本概念及运算技能较差,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得不太好,个别同学没有认真审题。

(三)计算题

有90%学生做得较好,个别学生学生计算能力差,今后要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运算技能。

(四)操作与分析题

此题共有3个小题,学生答题整体比较好,第2小题从左面看图部分学生出错,立体感不强,第3小题的错误主要是因为计算准确率低。

(五)解决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掌握,但由于一部分同学审题不认真,分析题的能力差,所以第三小题压路面积有不理解的,第4小题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搞清楚铁块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体积。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没有掌握。

(2)、学生思维灵活性较差,对稍有变式的题目解答不了。

(3)、做题习惯培养与教育不到位,所以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出错较多。

(4)、平时缺乏培养能力题和综合性分析题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要求和训练,对照课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从平时的每节课抓起,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性质等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同时每次考试前老师都要给学生讲一讲考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考试后要注意总结失分的原因,要让学生学会反思。

李红静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卷面分析及反思

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总体情况良好,平均成绩72.18分,及格人数22人,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题型多样,覆盖面广,课内外知识的比例和主客观题的比例恰当,照顾到六年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整张试卷包括字、词、句、段、篇,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偏题怪题符合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实际水平。

存在的问题

1、错别字现象严重。

2、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强。30%的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努力提高,问题主要出现在对题目的要求出现偏差。

3、个别学生还没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至出现漏题、答错题的现象。4、50%的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省略号和引号的运用。在习作中,也发现一部分学生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可见平时要加强对标点符号的训练。

5、有一些同学没能认真审题,作文基本功差,作文内容空洞,条理混乱,句子不通顺,写得不够详细,有一带而过的现象。

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从试题的导向性和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提示我们今后的教学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1、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改正读题马虎、审题不细、不愿检查等

不良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书写习惯、读书习惯、审题能力等的培养,如让学生养成把题读完整,多读几遍,回头检查的好习惯。

2、扎实双基,多种策略降低错字率。继续重视字的音形义的结合来学生字,做到读准音、书写规范准确。及时帮学生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强多音字在语境中的辨析。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加强训练,提高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率。

3、继续督促学生背诵名篇佳句,优美词语,促进学生积累运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概括的能力。要把学生的兴趣从课内引导到课外阅读上来,拓展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

4、习作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加趣味练笔的机会,多让学生写感兴趣的事情,多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练笔,课堂作文要在重视课前指导的同时,加强作后的评议和反馈。注意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来,杜绝抄袭现象。

5、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花大力气做好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平时教学,要对学困生因材施教,适当降低要求,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迎头赶上,学有所得。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10

总人数: 95人 总分数:7948.25 优秀人数:53人 及格人数: 89人平均分: 83.67 及格率: 94.74% 优秀率:55.79%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六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算一算。(共23分)50%的学生出错在5分以内。出错率最高的是第1题口算题和笔算最后一题,口算题80%的学生错在有余数的除法题上,忘记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要求,或是一味的求有余数除法,把简单的没有余数的除法也算成有余数的除法,比如:“28÷4=6......4”这样的错误较多。笔算最后一题要演算,30%的学生不知道列竖式演算。第二题:填空题(24分)。都是一些较为基础的题,出错较多的第2小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的学生把教师的长写成10(分米),10%的学生把小明跑完60米需要写成14(分),对单位名称不能抽象理解,无法准确判断。第5小题的单位换算有15%的学生出现错误,没有记下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的方法。

第三题:判断题(12分)有50的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5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12厘米()。学生可能记下了周长的计算方法但是不能灵活运用,把边长的增加和周长的增加联系不到一起。第四题:我会选(共10分)这道题70%的学生得了满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一小题和第五小题,第一小题小明把一根彩带对折两次,用了其中的2小段,用了这根彩带的几分之几,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对折两次的意思。第五小题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周长的变化,学生不会减去重合的那条边。

第五题:我会连(共4分)93%的同学得满分。这是一道可能性的题,出错的原因是粗心造成的。

第六题:解决问题(共27分)题目都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的知识,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粗心。不能认真审题读题,导致对题目意思没有完全理解就慌忙下笔。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

(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

(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比如:不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是应该扎扎实实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记一记这些概念性的东西。

(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六)、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

五年级下数学卷面分析 篇11

一、让实践与综合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

实践与综合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首先,操作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的一种形式。

这种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和脑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花边设计比赛”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设计制作、展示交流等大量的具体活动,使学生所学的平移旋转知识得到具体的应用。在教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时,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议一议,最后得出最佳方案。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运用统计图表分析气温增减变化情况。这些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个别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二、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运用知识的舞台

实践与综合内容不只限于教室,有时需要我们将活动空间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首先,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平方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公顷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再看“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从而估计操场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感受“1公顷多大”,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面积有多少公顷。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组织学生到“海棠广场”郊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第三,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图书室的藏书量、学校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星月杯作文竞赛、星月杯计算比赛、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在生活情景中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三、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教学“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先让他们测量和计算10双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再计算14亿双筷子的体积。让他们知道每年要浪费掉多少木材,相当于吃掉多少森林。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教室、教学大楼、学校水池等的体积。

上一篇:50名言警句下一篇:活动方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