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共9篇)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1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陈尤贵

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课外数学学习资源,不仅是数学学习途径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课外乃至校外有丰富而便捷的学习资源,这给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本学期在学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一个学生对我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宏,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1路车和3路车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

从这件事中,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其次,数学教学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于是便想到让他们先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自己去调查,初步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购物的教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买卖计帐的过程。教学《应找回多少钱》一课时,我重点教会学生计算元、角之间的加减法后,即布置他们一个作业:回家帮家长买一两样东西,并把商品价格、付的金额、找回的钱记在作业本上。第一次回收作业后,发现有些学生已完全把买东西的帐目记清楚,而有些学生则记不清。我让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自己购物的过程向全班介绍后,总结出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原来学生口算较慢,容易算错,于是我再让学生做第二次作业,因为学生对买东西这一生活事件感兴趣,所以都乐于在实践中较快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有把数学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

总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只有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数学化,进而再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全身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2

一、“一对一”概念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翻译:1:1 laptop learning、1:1wireless computing、1:1 mobile learning、one to one computing)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 则由凯斯林 • 诺里斯 (Cathleen Norris) 和艾略特 • 梭罗维 (Elliot Soloway) 在2002 年正式提出[1]。是指学习者都拥有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 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他们认为:当学生人手一机时, 就如同人手一笔、人手一本一样, 将会给学习带来新的变革。

虽然称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并不代表人数与机器的比例是绝对的1:1, 有时因学科性质或合作学习的需要, 可能会2-4 人 (最多不超过4 人) 共用一个电脑终端。这种情况依然属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范畴。”[2]这个观点既突出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也重点阐述了教学对象与移动设备的可变化性, 而不是必须一个学习者对着一台设备。

近几年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这些西方国家, 已经开始对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进行项目实验。国内于2007 年才开始将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入, 这时我国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才进入正式发展阶段。近几年由国内发达城市, 开始进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试点。其中包括上海、杭州等南方发达城市, 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特别是在具体学科应用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实践,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优势

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然不同教学环境所采用的教学技术也是不同的, 笔者在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诸多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 如表1) 。

从表1 可以看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教育主体作用, 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信息素养、分析问题能力起到有利作用。

三、基于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逻辑性和概括性的课程, 本文以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列举法》为例, 采用ITIAS编码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

(一) 内容简介

“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的探究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试验或者统计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据分析的意识, 体验随机观念。本文通过对Q市某小学沈老师的视频课程《表格列举法》进行了案例分析。

沈老师在教学开端采用提出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来导入课程, 观看《小鸟的家》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视频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提问, 有何感受。学生自主思考, 回答自己对视频的理解及感受, 能说出保护地球、爱护森林等观点。沈老师进行总结, 利用数字化平台展示观点及意见, 作为“地球的主人应该爱护树木, 保护我们的环境”等。

接下来沈老师利用i Pad推送图片到大屏幕, 围绕“欢欢从8 岁开始种树, 每年多种一棵树, 现在11 岁了, 他种了几棵树?”的问题开始进行合作交流, 将观察图片后的想法进行分享。同桌交流后, 沈老师根据图片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众说纷纭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方法。沈老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 Pad上现有资源或者利用自带的小黑板软件, 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解决问题。待学生自主操作结束后, 沈老师挑选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推送到广播屏幕上, 让这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大家。学生熟练地利用数字化设备操作, 分享自己的作品。根据学生的各种各样方法沈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各种方法的好处与不足, 从而引出“列举法”是最简单、方便、直观清晰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对比, 为了加深学生对表格列举法的理解, 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自主练习的内容, 学生则利用刚刚学到的表格列举法在i Pad上进行问题解决。沈老师将学生所得答案进行汇总, 展示在大屏幕上, 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纠正。最后, 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二) 视频ITIAS编码

本研究采用ITIAS编码分析案例。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ITIAS) 是顾小清教授对弗兰德分析系统的改进, 它把影响多媒体课堂教学交互的因素分为四大类 (教师言语、学生言语、沉寂、技术) 共18 项进行了分类并赋予编码, (如表2 所示) [2]。

笔者通过对《表格列举法》进行量化分析—ITIAS编码分析:本节数学课的持续时间为35 分12 秒, 有效教学时间为20 分O1 秒, 以三秒钟为时间单位进行切片, 依据切片内容按照编码规则赋值, 总共得到400 个编码, 对这400 个编码进行采样汇总得到ITIAS互动分析矩阵如表3:

(三) 案例分析

通过ITIAS互动分析图以及ITTAS赋值表 (表3) 对照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 整堂课中技术作用于学生较多。教师操作技术统计次数占49 次, 学生操作技术次数占43 次, 技术作用于学生为14 次, 后两者相加为57 次, 比教师应用技术多8 次, 表明本课中学生应用媒体或媒体作用于学生更多, 课中学生多次积极主动应用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 说明观点或基于IPAD做实验, 学生与技术媒体发生多次互动。改变了传统课堂当中技术应用的主权在教师手中。

第二, 体现出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指导。在视频分析数据中, 开放性问题占34 次, 即教师询问学生问题, 并期待学生的回答;采纳意见占36 次, 表示教师乐于承认学生的说法, 修饰或重述学生的说法, 应用它去解决问题;将学生的说法与其他同学的说法相比较。以上均表明, 教师重视学生意见, 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第三, 教师潜意识还有传统把握主权的影子。虽然教师尽力放权给学生, 并让学生多次运用媒体, 但是从分析数据来看, 学生的被动反应即应答还占相当多的次数。这表明学生是为了回应教师的问题, 自由表达的想法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再进一步的释放权利, 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自由的表达。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将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与发展将会推动教育的又一次改革与创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如何改变思想, 寻找合理的应用技术, 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提供条件将是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诞生, 影响着社会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接踵而至的新科技新技术, 教育教学与数字化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互动互联的个性化教育环境。我国部分地区的教育已经拥有了每人一台终端的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环境, 但应用方面尚未成熟。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利用ITIAS编码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 分析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一对一,视频案例,信息技术融合

参考文献

[1]刘俊生, 余胜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1) :19.

[2]王丽.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案例研究和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03) .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50-01

新一轮课改唤起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课改区涌现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不仅展示了课改成果,还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了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了教师的交流,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不同,或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依赖新的教学手段等,小学语文课例教学中亦存在一定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探讨。

一、小学语文课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强调“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些教师担心自己讲得多了,教师主导地位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结果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也省略了。于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认知水平亦得不到提高,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自由式放羊”,这样的尊重让学生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课堂上表面热闹非凡,学生忙这忙那,“自主”至极,教师主导地位难以发挥,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不到位,学生反而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忽略传统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独特性,课堂教学倚重于多媒体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同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多媒体又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相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多媒体提供的直观画面也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文学习的特点背道而驰。在各种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充斥课堂,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它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知识拓展无度,对依纲靠本和迁移拓展的关系处理不够到位 新课程旗帜鲜明提出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老师们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变化。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不少语文课堂包括一些优秀的展评课,都机械片面地理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语文学习的迁移拓展的思想,执教者为拓展而拓展,把迁移拓展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而且课堂上迁移拓展的 “度”把握不住,常常出现在课堂迁移拓展过程中信马由缰,越跑越远,最后彻底的脱离了文本、脱离了教科书的现象。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老师新课程实施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

二、解决措施

1、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课,对老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要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因为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这种挑战是巨大的。

2、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 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教学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当然,掌握了言语内容利于学习言语形式。但不能在掌握了言语内容后丢弃了言语形式,也就是不能得意而忘言。教学过程更应该认真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与品读,只有熟悉了文本,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指导必须注意两种情况: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决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二就是一定要避免出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袖手旁观的现象。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知识拓展,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拓展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取材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不能太难,太难学生通过讨论不能得出结果,打击自信心,也不能太过简单,没有拓展价值。

5、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可以通过语言及学生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恰当的设问来引发学生好奇心,亦可以通过多媒体、碟片、录音、挂图等多种辅导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观摩小学数学获奖课例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此次培训,我观摩了一些小学数学获奖课例后,收获很多,大致总结如下

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成功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教师的义务。

2、恰当的引导

新课标把教师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补充和发展。

3、“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而在教材的应用上,教师所设的问题都从实际提出,而概念都从实际引入,并在小组活动中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有些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活动可以减少甚至不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

4、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5、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精美的课件,实现了真正的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5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体现出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习近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这一阶段中,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2、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的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应该注意的方面:

1、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

2、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3、正确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标准,这是我们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标尺。

以《等腰三角形》的教学案例为例,教学设计一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设计时应明确课堂教学中要产生哪些新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在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在《等腰三角形》教学案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明确了本节课是在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特殊三角形(多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性质及应用,它是数学《空间和图形》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节课首先从现实形象引入、进而利用已经学习的“轴对称”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总结、形成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同样,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及应用又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及有关平移、全等形等知识的重要前提知识。

在具体设计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环节时,根据教学内容,把握“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等腰三角形、对称性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对学生状况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应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我们的教学。

在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后,由于等腰三角形是七年级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而对于他们来说,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利用轴对称的立体变换、重合等空间想象过程来理解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垂直线、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这种具体情况采用启发讲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

针对于对图形、图像的需要还可以将教学教学信息化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形象的进行从“轴对称”的知识转化到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上来,比如“互相重合”的动态演示等等。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学目标的制定:

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学会归纳、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注意事项:教学目标要具体要多用些显性化的动词,如:使学生能识别 ……,让学生在经历 ……的过程中获得 ……,使学生会做 ……,使学生能解决 ……的问题等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数学本质及学生的思维障碍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的方式方法。突出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学生状况的研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以及三线合一的理解、识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针对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过程概述:由于教学过程内容较多,以下仅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及需要注意的几点

(1)、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2)、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4)、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注意方面:教学设计需要设计出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体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引入新课、学习新知、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布置

作业等五个环节。应设计出运用怎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哪些必要的教学手段、采取何种的交流方式等去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

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2、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的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应该注意的方面:

1、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

2、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3、正确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标准,这是我们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标尺。

以《等腰三角形》的教学案例为例,教学设计一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设计时应明确课堂教学中要产生哪些新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在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在《等腰三角形》教学案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明确了本节课是在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特殊三角形(多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性质及应用,它是数学《空间和图形》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节课首先从现实形象引入、进而利用已经学习的“轴对称”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总结、形成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同样,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及应用又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及有关平移、全等形等知识的重要前提知识。

在具体设计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环节时,根据教学内容,把握“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等腰三角形、对称性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对学生状况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应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我们的教学。

在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后,由于等腰三角形是七年级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而对于他们来说,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利用轴对称的立体变换、重合等空间想象过程来理解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垂直线、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这种具体情况采用启发讲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

针对于对图形、图像的需要还可以将教学教学信息化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形象的进行从“轴对称”的知识转化到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上来,比如“互相重合”的动态演示等等。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学目标的制定:

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学会归纳、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注意事项:教学目标要具体要多用些显性化的动词,如:使学生能识别 ……,让学生在经历 ……的过程中获得 ……,使学生会做 ……,使学生能解决 ……的问题等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数学本质及学生的思维障碍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的方式方法。突出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学生状况的研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以及三线合一的理解、识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针对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过程概述:由于教学过程内容较多,以下仅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及需要注意的几点

(1)、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2)、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三峡》教案 优秀课例 篇6

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牛全喜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会品析语言,细心观察,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4.感受三峡雄奇壮丽、清幽秀美的景色,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李白也在诗中叹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学们知道这两位文坛巨匠所描写的是哪里么?

(引出三峡,教师板书课题。)

1、你对三峡都有哪些了解?

(配乐播放“三峡风光”图片,学生可结合图片,各抒己见。)

今天我们就跟随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走进三峡。

2、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初读,清文字之障: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试读课文,正音顺句。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译读,解文言之惑:

1、借助注释疏通语句,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以四人为一组,各组内交流讨论文章的大意,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

2、分组展示初习之惑,解疑答难交流成果。

各小组提出各自在疏通文意时所遇到的疑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3、自由朗读,初感大意,体会语气。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展示,师适做点评。

四、品读,寻“三峡”之美。

1、作者写了有关于三峡哪些雄伟秀丽的风光?(讨论作者的写景思路。)

明确:三峡的山,三峡夏季的水,三峡春冬之景,三峡秋天的景象。

2、寻读课文,总结三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总:山——连绵陡峭

分: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 秋季景——凄清悲凉

3、对号入座:出示三峡山、水、及四时之景的图片,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4、结合各图片中景物的特点,用“三峡美,美就美在三峡的„„(景物)。你看那„„”这一句式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

示例:三峡美,美就美在三峡的山。你看,那七百里连山,绵延不绝,其间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5、此文历绘三峡壮丽的山川和奇丽的四季景色,语言简练传神,仅用155个字,就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词语用得最为精妙,妙在哪里?请同学们品读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

(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例如:“清荣峻茂”一字一景,江水清澈,树木欣欣向荣,山高岭峻,花草茂密。言简而意赅地概括了三峡四季之景的特点,用字之精,意蕴之丰,令人叹为妙绝。

6、通过对美的追寻和探索,你能感受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什么情感呢?

7、齐诵全文,感受三峡风光之美。

五、美读、背诵课文。

此文不仅所描绘的景美,文辞更美,如此美文定不能让它与我们失之交臂。同学们,让我们美美地读起来,背起来。将此景永存,此情永记!

(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曲,学生自由朗读成诵。亦可稍作准备后配乐朗读,后开展背诵竞赛。)

六、拓展延伸。

前后历时17年的三峡工程于2009年顺利完工,三峡水位抬高了175米,请对照课文,推想一下,现在的三峡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景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配乐播放三峡风光图片。)

七、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岭纵横,江河奔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三峡》是古代写景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简练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三峡无比雄壮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获益良多。今天的三峡正在向世人放射着那令人瞩目的光芒,“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挚爱。

八、板书设计

三 峡

山——连绵陡峭 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

秋景——凄清悲凉

九、作业设置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那么依据课文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关于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具体课例,研究对策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但目前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深刻性。即问题过于浅显, 学生不需要多加思考, 随意的一问一答, 显得问题琐碎。二是缺乏层次性。即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出示顺序颠三倒四。三是缺乏针对性。即学生沉默不答或答非所问, 最后由教师自问自答, 灌输答案。四是缺乏时效性。即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的回答进行“二度开发”, 从而使灵感擦肩而过。下面, 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关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的粗浅认识。

拷问一:教师的问题是难易适度的吗?

案例1:“10以内加减法”。

在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时, 教材上出示的图片 (图略) 是一位小朋友在喂5只小鸡, 先跑来了2只小鸡, 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院子里有几只小鸡?

生:有5只。

师:你们看到跑来了几只?

生:2只。

师:你们看到又跑来了几只?

生:1只。

师:现在要计算院子里一共有几只小鸡, 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5+2+1,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了计算方法的教学。

【反思】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 但是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从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深刻性, 问题过于直白, 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一致回答。这样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还把一个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列出多个步骤进行引导, 逼着学生“走碎步”。

对策:教师可以先完整地播放课件,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1) 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2) 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第 (1) 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并整理思路来表达, 相对而言更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提高学生的思考欲望。第 (2) 问需要学生分析信息, 并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提问, 对于学生来说, 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 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拷问二:教师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吗?

案例2:“认识线段”。

教师借助毛线先让学生认识线段的样子, 指一指端点的位置, 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再折一折线段, 得出线段有长有短, 随后出示练习题, 最后画出线段。画线段的课堂实录如下。

师: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 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做示范。

师:同意他的画法吗?

生:同意。

师:千万不要忘记画出端点, 除了用小竖线表示端点,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1:小圆点。

生2:小星星。

……

师:但我们一般用小竖线来表示。

【反思】在学生已经知道端点的表示方法后, 教师不愿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出问题:除了用小竖线表示端点,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教师也达到了目的。可是, 这样的设计颠倒了学生从经验到认识的一般过程, 问题出示的顺序上也存在问题。

对策:将“画线段”环节前置, 并设计问题: (1) 刚开始毛线是弯弯的, 你们是怎么把它变直的? (2) 那如果不用劲, 能拉直吗? (3) 你们是在哪个地方用劲的?能想办法做上记号吗?

第 (1) 问学生能想到是用手捏住两端拉直的, 体会线段是直直的;第 (2) 问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证明, 也是对第三个问题的过渡与提示;第 (3) 问是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手用劲的地方, 学生给出多种答案。最后教师总结:不管记号在哪里, 都是两只小手用劲的地方。在数学上, 我们一般会用短短的竖线来表示两端, 它有一个名字叫端点。这样能够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并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 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 对理解“端点”的含义以及线段的画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拷问三:教师的问题是具体明确的吗?

案例3:“解决问题的策略”。

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木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取整米数)

当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完成了这张表格后, 教师为了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一定, 长和宽的差越大, 面积越小, 差越小, 面积越大这一规律,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长方形的面积越来越大。

生2:长方形的长越来越小, 宽越来越大。

生3: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偶数。

生4: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生5:长方形的面积不相等。

师:还有吗?

……

【反思】从师生的问答可以看出, 始终达不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的。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针对性, 太笼统了。教师的提问没有给学生思维的大脑点燃一盏指引航向的明灯。那么如何提问, 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走弯路呢?教师可以把思考的空间缩小, 设计的问题能直接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变化与长、宽的关系来思考。

对策:当学生列举出用18根1米长的木栅栏围成长方形羊圈的不同围法时, 教师可以重新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 如果你是王大叔, 你会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2) 观察比较一下, 从左至右面积越来越大, 面积的变化与长、宽之间的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 (1) 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去, 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紧接者第 (2) 问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让学生发现长方形中长、宽的差与面积大小有关, 顿时全体学生豁然开朗, 很快便发现了规律, 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畅, 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了。

拷问四:教师的问题是找准时机的吗?

案例4:“6, 5, 4, 3, 2加几”。

师:第 (1) 题谁来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1:我用凑十法, 把6分成2加4, 4加6等于10, 10加2等于12。

师:那第 (2) 题呢?

生2:把4分成3加1, 1加9等于10, 10加3等于13。

师:非常好!第 (3) 题谁来算算?

生3:把5分成4和1, 1加8等于9, 9加4等于13。

师: (有些诧异) 啊?把5分成4和1吗?应该分成几加几?

生:3和2。

那名学生看到其他学生都说是分成3和2, 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不是正确, 只好沉默不语……

师:没关系, 请坐!

【反思】在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巧妙地把情境融入教学中, 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 并借题作“文章”, 做到随机应变、机智提问、因势利导。此案例中教师就忽略了这一点, 那名学生实际上是想办法将5+8变成了4+9, 然而教师用“分成4和1吗?应该分成几和几?”这两个问题瞬间否定了学生的答案, 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策: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 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把问题抛给学生, 既没有否定的意思, 又让学生陷入思考。在学生多元的交流和评价中, 最后总结:计算可以用“凑十法”, 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在教学中, 一些生成性的学习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及时分辨, 充分挖掘, 并将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加以筛选、开发和运用, 让知识在“节点”上自然生长,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 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提问, 问出学问、问出精彩。让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启迪、放飞学生的思绪,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步楼.从巧问到高效:课堂提问艺术浅谈[M].小学教学参考, 2010 (5) .

[2]王高波.巧妙运用“问题串”, 实施物理有效教学[M].科学教育, 2012 (5) .

优秀课例观课报告 篇8

(一)结论

1、部分学生缺少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力求全体学生参加,这堂课上的情况是大部分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学习较好的学生发言机会较多,能多次回答问题,多次操练;仍有一部分学生缺少参与机会。

2、学生活动的形式还不够多

课堂活动中绝大多数活动是个人和一对一的形式,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较少,全体学生是否能在语言环境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得不够明显。

(二)建议

1、增加学生相互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如:一个学生在朗读完后,是否不要简单的方式决定谁读的好,在评价学生朗读时最好能让孩子们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同学的朗读,欣赏他什么?这样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别人,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更加对学习充满了乐趣。在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做到更准确,更恰当,更有效地去评价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坚定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如:在经典诵读之后可以加入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师:说的真棒!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师: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荷花呢?

指导回答因为作者仔细观察,并发挥了想象。

师: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表达的?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先读读第二段,边读边体会哪些词句用的特别好!想好了,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课件出示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说,有的和旁边的同学议论)

2、增加奖励方式

“综合奖励” :1、直接奖励个人贴纸。2、分组奖励星星、苹果、小花等,下课时候结算,多的一组为赢。3、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

“分层奖励”法: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智力、能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学习基础和家庭教育方式等也不尽相同,导致了他们发展速度的参差不齐,个体间的差异很大。“分层奖励”就是针对学生这种个体间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之上提高竞争意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突破,以达到对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课堂观察之课堂评价有效性分析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听到“给他掌声”、“棒棒棒,你真棒!”、“你读得很好”、“你读得真有感情”,这种带有单一性、单向性、模糊性特点的课堂评价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听后毫无感觉,评价亦失去原本应有的激励效用。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评价,而精彩的评价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源于教学情景的创设,源于教学细节的捕捉,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关注情感,激发兴趣

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评价的时机,给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及赞许,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课伊始,陈老师请同学诵读荷花的对联,并分别给予了“既清楚,又有感情”“真流利”、等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整堂课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具体明确,切中主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切中要害,不能含糊其词。当学生说出“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李老师提问怎样长才是“冒”,学生回答“钻,”为什么不用其他的词来代替呢?老师总结评价说“荷花要长得快!”评价语言切中主题,具体明确。

三、承上启下,引导探究

一句好的评价语,应该是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能进一步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由荷花的美的教学引入对荷叶的美的教学;“闻着扑鼻的香味,看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欣赏着美不胜收的画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了…..” 李老师一边小结评价一边将学生带入到下文。这些评价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课文的欲望。

建议:

老师评价语,评价有些笼统,没有针对性,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老师的评语更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当学生说不清楚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评价语试试“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嘴里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说一遍,好吗?”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虽着墨不多,却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就让我们精心地设计好这“三言两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析 篇9

第三单元《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课文情节曲折,人物特点鲜明,洋溢着对真和善的追求,对学生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来取代学生个人阅读,也不能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因此,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另一方面。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段切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表达所思所悟,以取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个性化的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读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不同侧面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语言材料,理解相关语句,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个性化的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读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不同侧面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通过语言材料,理解相关语句,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复述课文内容。

【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个性化的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①、我们小组学习的人物是后羿,我们认为后羿是一个 的人。②、请听我们小组读课文中的语段:(个人朗读或小组齐读)

(2)①、我们小组学习的人物是逢蒙,我们认为逢蒙是一个 的人。②、请听我们小组读课文中的语段:

(3)①、我们小组学习的人物是嫦娥,我们认为嫦娥是一个 的人。②、请听我们小组读课文中的语段:

③、请看我们小组的角色情景表演。(展开想象进行情景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再开发,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朗读指导训练。】

2、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语段,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和适时板书。【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充分组织学生展开与文本对话过程,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提升情感体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解读,进一步展示并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3、品读想象

(1)、(师激情配乐朗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强调飘飘悠悠,碧蓝碧蓝的构词特点,仿写词语)

曾经生活在人间的嫦娥幸福又快乐,如今面对月宫中凄凉孤独的嫦娥你最想说些什么呢?(先同桌互说在举手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再开发,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朗读指导训练。】

(2)你们不会忘记嫦娥,老师也不会忘记,相信人们都不会忘记美丽善良的嫦娥,让我们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抓住典型词语、句子,指导熟读感悟,让学生在读读、说说、想想中理解课文,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获得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组织中既丰富和延伸了课文内容,又内化了文章情感,引起在思想上共鸣,极大的升华了情感。】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让我们又一次重温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比一比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最生动。

上一篇:留守儿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中考地理复习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