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在学校工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歌”, 作为一种形式短小、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 她反应了山村人们在劳作、喜庆时的心声, 记录了不同时代的民间旋律。“木洞山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木洞地区的骄傲, 也是木洞人民的自豪。近年来, 重庆市木洞中学校为了使“木洞山歌”久唱不衰, “山歌之乡”品牌传承永远做了大量工作和不懈努力, 并取得了可喜成果。那么, 木洞山歌是怎样形成的?其特点是什么?现在重庆市木洞中学校又是如何保护和发扬木洞山歌?

1 木洞山歌的起源, 发展和特点

1.1 木洞山歌品种的丰富性

巴南区木洞地区, 位于重庆市长江下游南岸30多公里处, 东邻涪陵, 南接南川, 西毗姜家、长生, 北靠江北, 是巴南区一个边沿山区, 这里的山河美丽, 人民勤劳, 民风纯朴, 特别喜欢唱山歌。

木洞山歌内容丰富, 品种繁多。她渗透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木洞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中国歌摇集成·重庆市巴县卷》记载:木洞山歌有被称为庄稼歌或庄稼人的歌的禾籁 (包括高腔禾籁、平腔禾籁等) ;有把生活中的正常现象颠倒过来演讲逗乐取笑的神歌;有用对歌形式演唱的盘歌;还有各种小调以及伴随玩龙灯、舞狮子、打莲宵等边舞边唱的舞歌等。

1.2 木洞山歌历史的悠久性

木洞具有如此多彩的山歌, 绝非偶然, 它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早在4000多年前, 木洞就有人类聚居。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 这从该地区发现的三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即可得到佐证。古代巴人能歌善舞。《吕代春秋·音初·季夏记》载:“禹行动, 见涂山之女, 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以后, 被刘邦采入宫廷, 定名《巴渝舞》。唐代, 巴人喜唱“竹枝词”。顾况、刘禹锡、白居易、于鹄、崔涂果诗人都分别有“巴人夜唱竹枝后”, “巴人能唱本乡歌”, “蛮儿巴女齐声唱”、“巴女骑牛唱竹枝”、“一曲巴歌半江月”的诗句, 这种竹枝词民歌一直绵延至清代。清·刑部尚书王世贞于康熙十一年十月“野宿”木洞写有《泊木洞驿》诗:“新月数声笛, 巴歌何处船, 今宵羁客泪, 流落竹枝前。”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出, 木洞山歌文化的历史积淀十分悠久。

1.3 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木洞山歌除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外, 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等, 也是它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

木洞地处长江南岸, 川江航段、滩多水急。清·陈登龙《蜀水考》记载, 从重庆朝天门至万县小江口, 有八道峡, 239个滩。木船破浪行水, 穿峡过滩, 既要舵手把稳航向, 也要划浆摇橹的船工们心齐劲足, 步调一致, 把船“摇活”。靠什么来统一节奏, 凝聚船工们的集体力量呢?靠的是吼唱“号子”, 这就是有名的川江号子。木洞虽然临江, 但就整个地区而言, 属于深丘地带。梯田叠叠, 沟壑丛生。在这些地方劳动, 特别是象薅秧之类农活, 需要曲调亮亢悠扬的歌声相伴, 以消除疲劳, 增强干劲, “边唱山歌边下田, 不费功夫不花钱, 歌儿为你醒瞌睡, 干起活路才新鲜。”便是最真实的写照。过去的薅秧季节, 不仅“农歌田闻”, 而且此落彼起, 接连不断, 十分悦耳动听, 表现出劳动的激情和欢乐。禾籁山歌也就在这样特定的劳动环境中十分自然地形成并不断得以发展。木洞山歌, 是巴渝歌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它来自田野劳动生活, 植根于山乡广大群众, 形成了它自身的独特风格和独特个性。除了表现劳动生活, 提神解闷, 消除疲劳、交际联系, 更主要的是尽情表意, 表达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

2 山歌传承与创新

2.1 精选山歌教材, 让山歌进入课堂

“木洞山歌”是巴南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南区将其编入了教材, 作为地方特色教材所用。我校把“木洞山歌”这套教材作为校本教材, 教材主要是以罗儿调、盘歌为主的如《山歌越唱越快活》、《上学》、《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红来红满天》、《太阳出来照高墙》等;以禾籁、号子为主的如《冬苋菜》、《歌唱木洞好地方》、《薅秧歌》、《抬工号子》、《七哥八哥调》等。这样以教材形式让山歌进入课堂, 使我们的学生详尽系统了解“木洞山歌”, 这些歌曲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我们身边真实的事件, 学生兴趣浓, 上课效果很好, 从而让“木洞山歌”的传承得以延续。

2.2 挖掘山歌内涵, 让山歌作为技能

“木洞山歌”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传唱她也是一种技能。我校把“木洞山歌”的传唱列入“2+2”项目, “2+2”项目指2项体育技能, 1项科技技能, 1项艺术技能。我们就把山歌列为了其中艺术项目的备选项目, 旨在从兴趣上吸引学生, 扩大山歌的影响。从上学期体艺组的报名情况来看, 选择的艺术项目木洞山歌的人数有100余人, 指导教师是主要是音乐教师, 培训时间是指导教师根据艺术项目的人数来定, 没有固定时间, 一般每周一次, 有时两个星期轮到一次, 其活动过程与其它项目同等对待。这样, 通过对“木洞山歌”内涵的挖掘, 传唱技能的专业辅导培训, 使学生传唱山歌的技能大有提高, 扩大“木洞山歌”在发源地的影响。

2.3 丰富山歌旋律, 让山歌成为艺术

“木洞山歌”旋律优美动听, 谱写好她更是一门艺术。我校艺术团是为纪念中国第一位女大使而创建的, 为了发扬和传承“木洞山歌”, 我校还成立了“木洞山歌艺术团”,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有专门的指导教师, 还聘请了国家级传承人来我校授课, 学生人数为100人左右, 挑选山歌背景较浓的学生组成。培训时间主要利用下午第四节课, 内容主要是以罗儿调、盘歌、矮腔禾籁、号子为主, 目的有二:一是传唱山歌, 传承山歌艺术, 从艺术层面上继承;二是培养小山歌手。

2.4 拓展山歌外延, 让山歌走上舞台

“木洞山歌”除具山歌一般传唱形式特点外, 更具舞台表演特征。在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两大传统节日, 一是红五月歌咏赛, 二是元旦文艺演出, 政教处和团委明确规定, 山歌、校歌为红五月歌赛的必唱曲目, 除此以外才是自由选材。元旦汇演的节目, 必注重地方文化特色的比例, 班级编排的节目自选, 年级和学校编排的节目则硬性规定必须具有地方色彩, 甚至原生态, 这样, 让山歌走上舞台, 使其外延得以拓展, 表演形式多元化。我校代表木洞地区参加市区山歌大赛多次获得殊荣, 这对传承“木洞山歌”文化和“山歌之乡”品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5 提炼山歌内容, 让山歌宣讲红色

“讲读唱传”活动在近两年里轰轰烈烈开展, 在此活动中我校特增设了“木洞山歌”传唱一项。通过对“木洞山歌”内容的提炼与丰富, 使其更具新时代特色, 让山歌来宣讲红色, 使“讲读唱传”活动生动活泼, 更具感召力。因为有群众基础, “木洞山歌”的传唱能得以广大市民的支持, 加之我们还请优秀的家长来校教唱, 这样更加增长了学生自信心, 增强了“木洞山歌”的影响力。

2.6 研究山歌艺术, 让山歌焕发新春

“木洞山歌”传承历史文化, “木洞山歌”陶冶高尚情操。作为“平民教育”的我校, 把研究“木洞山歌”作为学校特色教育课题的一个子课题, 从研究木洞山歌的目的、意义, 木洞山歌的起源、现状等更加充分地挖掘“木洞山歌”历史文化内涵, 深入研究“木洞山歌”历史文化特色,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在其中我校大力着手赴原生地采风, 对“木洞山歌”进行补充记录, 到原生地感受生活, 丰富视野, 孕育灵感, 创作山歌等工作, 《木洞山歌, 船工号子》;《木洞山歌.新禾籁集》;《情妹陪哥去赶场》等大量由我校教师收编、创作的诗、歌产生了。这样使“木洞山歌”更具与时俱进风采, 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

3 在传承木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弘扬期间, 也遇到一些问题, 现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3.1 传承经费的投入不足

我校木洞山歌的传承工作, 主要靠学校投入一部分, 学生自筹一部分, 根据现有的财政运行体制, 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 让传承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困难。建议给传承学校提供专项传承资金保障, 完善的管理制度, 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能够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3.2 师资配备不齐, 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

我校虽然是直属的高完中, 但目前专职音乐教师只有2名, 音乐教师的匮乏, 不能更好的开展传承工作。传承木洞山歌的音乐教师对木洞山歌的唱法、唱腔等方面把握不准, 建议常对音乐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指导。

3.3 没有专门的场地, 供学生练习

木洞山歌的传承就是要让传承人放声歌唱,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学区, 音乐室和活动室都设在教学区内, 对学生和教师上课都有一定影响。

3.4 教材数量、配图等方面不够完善

(1) 教材数量不够, 我校需传承木洞山歌的学生共近1500人, 而教材却只有60本左右。

(2) 教材的部分配图没有地方特色性, 与内容不相符, 如11页《歌唱木洞好地方》、12页《木洞榨菜》等。建议:教材图片采用彩色, 更能美化教材, 吸引学生;图片内容为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实实在在的画面, 这样更能全方位的介绍木洞;介绍山歌手等人物时, 要有真人图片。

(3) 教材没有辅助的教学工具, 如:磁盘、课件、光盘等。建议采录山歌手原生态的歌声、获奖的山歌节目、收集木洞山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等制作成教学工具, 这样会让木洞山歌更加正宗的发扬光大。

诚然, “木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 我校现在所做的工作与努力还很有限, 还需要加大和小学的对接力度, 还需要在经费投入、观念转变上下功夫, 还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更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后, 我校在“木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中会一如既往, 尽其所能, 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主导作用, 使“木洞山歌”与时俱进, 让我们的“平民校园”熠熠生辉。

摘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洞山歌, 她历史悠久, 品种丰富, 深受老百姓喜爱, 在民间传唱,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扬木洞山歌, 重庆市木洞中学校师生积极开展传承、抢救、创新工作, 为传承木洞山歌的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木洞山歌,学校,传承,创新,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子硕, 《山歌之乡初探》, 未来出版社, 2007年2月

[2] 金铃, 《木洞山歌之乡简色简论》, 未来出版社, 2007年2月

[3] 胡天成、丁荣新、蒋效伦, 《人文木洞》, 未来出版社, 2008年6月

上一篇: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分析下一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