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预防腐败局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国家预防腐败局(共3篇)

关于国家预防腐败局 篇1

2008年05月20日

马馼就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下文为马馼答记者问实录:

问:请问您,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答: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防腐败工作。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党确立了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并取得比较明显成效。在实践中反腐败斗争又从侧重惩治逐步转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轨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加大预防腐败力度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比较成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部署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任务,预防腐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设立专门的国家预防腐败机构,是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在预防腐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形成预防腐败的合力,影响了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预防腐败的重大改革措施深入推进。二是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中的预防腐败工作,缺乏组织指导,导致预防腐败工作没有涵盖全部社会生活,影响了预防腐败工作的整体效果。三是由于缺少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这项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设立专门的国家预防腐败机构有利于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整体推进,是更加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

其次,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需要。2003年10月,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部《公约》汇集了世界各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腐败的经验,提出预防和打击并重的原则,强调在打击腐败的同时,要综合运用立法、司法、行政等多种手段来预防腐败。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这样,设立专门预防腐败机构就成为我国履行《公约》的一项组织措施。

问:请您介绍一下,我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国家预防腐败局是我国第一次设立的国家级专门预防腐败的机构,必将促进我国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是有利于协调各部门预防腐败的相关工作,形成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国家预防腐败局首要的职责是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随着改革的深入,有些根本性、综合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措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实施,国家预防腐败局可以在其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保证目标的实现。

二是有利于拓展工作领域,形成全社会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工作范围除了涵盖党和国家机关外,还将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各类社会组织纳入了统一协调、综合指导的范围,拓展了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和覆盖面,有利于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是有利于增强预防腐败能力,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我们就有了一支专门的队伍,能够长期专注于预防腐败工作。通过采集、分析有关信息,建立反映廉政状况的指标体系,深入腐败高风险的领域和部位,建立腐败预警机制,推动制定、实施预防腐败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积极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从而提高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有利于加强预防腐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腐败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预防和打击腐败,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加强这方面工作,有助于形成对我国反腐败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利于借鉴国际社会预防腐败的经验,促进国内的反腐倡廉建设。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我国履行《公约》规定义务的重要体现,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党和国家预防腐败的坚强决心和有力措施,对我国今后开展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还使我国开展预防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国际援助有了归口机构,有利于这项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协调行动。

问:请问国家预防腐败局从酝酿到成立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从动议到中央批准,历时四年多,应当说经过了充分的研究论证。早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拟订谈判过程中,我国代表团就认真研究了设立专门预防腐败机构的问题,并同意在《公约》中写入各缔约国应当根据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确保设有预防腐败机构。2003年12月,我国政府签署《公约》后,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15个部门,组成了研究实施《公约》工作协调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形成了报送中央的《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解决相关重要问题的意见》,其中的建议之一是“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2005年6月,中央原则同意了该意见。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后,为切实履行好《公约》,中央纪委、监察部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实施《公约》的有关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提出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具体方案。2006年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承办这项工作,提出了初步方案。这个方案经中央纪委、监察部认真研究后上报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3月,中央编办将《关于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请示》呈报中央审批。5月31日,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问:国家预防腐败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的批复,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有三项:第一项职责是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预防腐败协调机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全会关于预防腐败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抓好分工协作,建立相关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参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加强综合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预防腐败工作。要组织有关部门采集和研究分析腐败状况以及与腐败相关的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分析识别腐败高风险的领域和部位,建立反映廉政状况的指标体系;要及时汇总相关信息,定期分析评估各地区、各部门预防腐败工作情况和效果,提出工作规划和建议;三是搞好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和制度的保证作用。通过组织评估改革措施的廉政风险,推动建立腐败预警机制,将预防腐败的要求体现在有关改革措施和政策规定之中。广泛听取各部门、相关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和组织制定预防腐败政策和法规制度,提高这项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四是强化检查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预防腐败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注意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提出改进和解决的对策;搞好分类指导,组织开展预防腐败措施的试点工作;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

第二项职责是协调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防治腐败工作。这是国家预防腐败局一项有特色的职能,也是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体现。以往我们还没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在社会领域中开展预防腐败工作。腐败不仅发生在党政机关、公共领域和公职人员中,也会发生在各种非公共领域、私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中;不仅出现在国内交往中,也会出现在国际交往中。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对加强私营机构的防治腐败工作作出了规定。预防腐败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的工作。在社会领域开展防治腐败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预防腐败局在这方面的职责主要包括:提出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协助有关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和机制;在商务活动领域防范商业贿赂;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开展预防腐败工作;在全社会开展廉洁教育,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宣传预防腐败的办法和措施,提高社会各界防范和抵制腐败的能力。第三项职责是负责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这项职责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缔约国预防腐败机构的要求。在人员、资金跨国流动日趋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许多腐败问题单纯依靠一国的力量难以解决,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已经成为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手段。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在《公约》框架下,根据我国对外工作的需要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借鉴国外预防腐败的经验,改进国内预防腐败工作;在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争取技术支持和相关帮助;对其他国家的预防腐败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积极、稳妥的信息情报交流;加强各种国际交往中的预防腐败工作,维护国家形象。

问:请问国家预防腐败局组织机构是怎样设置的?

答:根据中央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由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任,副局长设两位,其中一位由监察部副部长兼任,另设一位副部长级的专职副局长。国家预防腐败局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承担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日常工作。该办事机构核定行政编制30名,其中20名从中央纪委、监察部己有行政编制中划转,新增10名。同时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又是中央纪委、监察部内设的预防腐败室,由国家预防腐败局专职副局长兼任中央纪委、监察部预防腐败室主任。在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体制下,这样设置既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又可减少编制,节约行政成本。

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是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不直接承担各部门各单位业务范围内的预防腐败工作。在这方面,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是支持和配合他们开展工作。

问:请问国家预防腐败局下一步将如何开展工作?

答: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预防腐败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我们要按照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来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总的来说,我们要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预防腐败方面已有的工作经验,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努力把预防腐败工作引向深入。要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权力滥用。我们拟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和定位,建立必要的组织协调机制,尽快正常运行;二是积极探索,通过深化改革,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对一些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治本对策建议;三是加强预防腐败的政策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着力推动制度的落实,逐步实现预防腐败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四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逐步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

关于国家预防腐败局 篇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但该文没有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是否可以减计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如何填报等问题。5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函[2010]185号文,明确了2010年度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

◎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即享受减计50%应纳税所得

上一纳税年度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资产和从业人数标准,2010年纳税年度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以下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1第4行“利润总额”与15%的乘积,暂填入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内。

企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统计口径。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计算标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第二条规定执行。

国税函[2008]251号第二条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中,“从业人数”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资产总额”按企业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

◎首次预缴注意事项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2010年纳税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一纳税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核实后,认定企业上一纳税年度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得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填报纳税申报表。

上述规定意味着,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2010年预缴时,要享受减免优惠的条件是2009年度相关指标符合有关规定,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核实。如果企业是2010年新办企业,显然不能享受该项优惠。

◎年终汇算清缴要重新核实当年相关指标

中国为何要组建国家预防腐败局 篇3

从酝酿筹建国家预防腐败局这一举动中可以读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腐败预防力度。将分散于各部门的预防犯罪工作统一起来,有利于推动用制度预防腐败,确保监督的连续性。

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中国正酝酿组建国家级的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这一消息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秘书长干以胜口中透露出来后,便迅即被各媒体当成快讯从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出。

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国家预防腐败局”这一提法显然陌生。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这一机构的建立对反腐有何作用?一时成为公众心中最大的疑问。

而对深谙反腐形势人士来说,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这种想法由来已久。”2月15日,中纪委宣传教育室监察专员闫群力在申明发表看法为个人观点之后,向记者透露了这一讯息。

熟知内情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教授也表示,提出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动议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成立这一机构说明,中国反腐败的思路在继续推进,反腐败端口正在前移。”反腐专家的点评简明扼要。

落实公约的一个具体举措

干以胜在发布会上还透露.组建“国家预防腐败局”是认真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据闫群力介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六条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确保设有一个或酌情设有多个机构……预防腐败”,并赋予机构“必要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能和免受任何不正当的影响”,同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专职工作人员,并为这些工作人员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培训”。

“在2003年12月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后,中国就对公约在国内实施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由25个部委组成的专门协调机构,目前,各相关部门已经就公约实施以及中国国内法与公约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据此开始调整反腐败体制,修改相关法律,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任建明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要“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落实公约的一个具体举措。”

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

分析人士指出.反腐败工作重心的调整,有着特定的背景。来自中纪委的消息,去年在受到党纪处分的人中,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失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财经纪律而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为7898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81.2%,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353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3.6%。除此之外,还有37775人受到政纪处分。

反腐专家认为,虽然从总量上来看,触犯党纪国法受到制裁的只占少数,但是,这些少数违纪违法者所造成的危害却是不可小视的。如果不加快建立教育和预防体制,那么,司法机关惩处腐败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整个社会也会不断增加不满情绪。

事实上,根据各国以往的经验,反腐败工作重心的变化带有规律性。在设立反腐败机构的早期,各国往往把打击贪污犯罪作为工作的重心。随着大局的稳定,反腐败机关逐渐将工作重心从惩治腐败转移到教育公务员遵纪守法、预防公务员违法犯罪方面。

中国反腐败工作遵循同样的轨迹。相关报道显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反腐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惩治重大贪污犯罪案件上,先后查处了一大批罪行严重的贪官污吏。

“如果我们只抓惩治这一手,可能一时见效,但往往是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肌体和形象,使反腐败工作付出更大成本。”闫群力对记者说,“就像治感冒,吃一般的药治的是表面,我们要研究病理病根,从源头抓预防,效果才会越来越明显,反腐力度才会越来越大。”

“中国政府对腐败预防的重视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了,”任建明说,党的十五大提出从源头治理腐败,实际上就是预防。

“预防成为反腐败重要战略是在2005年,这一年《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正式颁布。”任建明告诉记者,在实施纲要中,中央提出: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200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求是》杂志发表《要在源头上防治腐败》的署名文章,以扁鹊治病重预防为例,指出中国自古就讲“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道理。

2007年1月11日结束的中纪委七次会议,重申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权威人士认为,这一战略方针,将会对今后的反腐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红旗出版社副社长黄苇町认为,“从注重事后惩治向注重事先预防为主转变,是反腐败斗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从查处腐败案件中总结的重要经验教训。”

黄苇町认为,无数事实说明,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刹风治标’逐渐向‘标本兼治’发展。于是就需要有这样一个机构,来专门抓预防腐败的工作。”闫群力说。

对预防性反腐败机构深有研究的国家检察官学院逸石和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崔宇航指出,建立国家廉政体系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腐败行为变得“高风险”和“低回报”,因此该体系应被设计为预防腐败在先,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惩罚。

任建明告诉记者,实际上,专门从事预防腐败工作的机构以前也有,如检察系统在2000年8月就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机关,但该机构侧重的是案件查办之后的“个案预防”,还不能完全胜任中国政府以及联合国公约对于预防的要求。

闫群力透露,中纪委其实也有类似的预防机构,如中纪委的宣教室、党风室、纠风室等,都有预防腐败的职能,但单独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一是适应国际反腐合作的需要,二也是本身工作的要求。

预防比惩治更困难更复杂

任建明认为,成立专门机构,还应有另一个原因:“预防工作遇到的权力阻力更大,技术的复杂性也更高。”

“查办腐败案件会遇到阻力,有时阻力甚至还比较大,因为这是权力与权力的较量。”任建明说,“但是,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预防腐败也会有阻力,甚至阻力更大。”

事实上,预防腐败往往就是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任建明举例说,在2001年12月召开的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就提出了3项重大改革措施——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后又增加了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共5项重大改革措施。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项,经过4年的努力,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达到了国务院部门全部审批项目的50.1%,并直接推动了行政许可法的顺利颁布实施。

任建明表示,正因为预防腐败涉及的面如此广泛,牵涉的利益群体如此之多,使得“预防的阻力也就更大”。从技术的复杂性上来说,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相比,也更复杂、更困难。因为要查处的毕竟是已经发生、有踪迹可循的案件,而要预防的则是尚未发生、并要努力使之不会发生的事情。

预防腐败成效初步彰显

事实上,预防腐败的效果已经初步彰显。

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以来,每年查处的违反党纪和政纪的案件在总量上是逐年下降的。2006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严重违纪并且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同比下降了10.9%。

据中纪委连续多年问卷调查结果统计,1996年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只有32.8%;到2003年,这一百分比超过半数达到了51.9%。

来自中纪委的数字表明,2006年共查处“跑官要官”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者424人。严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纪律,共查处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单位491个,涉及违规金额2.55亿元,2666人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共查处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领导干部1269人,违纪金额5448.37万元,有23534人主动上交款额1.27亿元。

并不意味会削弱惩治

“治标和治本,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这是在2005年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传出的声音。

2006年,一系列贪腐大案被揭开,从地方到部委的高官都有涉及。包括北京市前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就在2006年即将结束之时,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亦被宣布“双规”。据中纪委统计,2006年共有7名省部级干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2月13日中纪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干以胜语气坚定:“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如此多的高官受到惩处,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反腐败的坚定决心。”闫群力告诉记者,他曾在国外考察过,“国外在反腐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没有这么大。”

但人们也从另一方面看出,中国的反腐败形势非常严峻。

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称反腐败形势严峻的理由被一一列举: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比较严重,腐败大案要案不断发生;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分析人士指出,“构建惩治、预防腐败体系这一历史课题,仅仅只是开了一个头。”

承载厚望更要不辱使命

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对预防性反腐败机构职能的表述是:实施预防性反腐败政策和做法,并在适当情况下对这些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协调;同时积累和传播预防腐败的知识。

干以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几个要点是:“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现有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任建明表示,具体方案还不清楚,但毋庸置疑,这个专门机构的“规格会比较高”。“我个人看法,这个专门机构应该整合现有力量,研究预防腐败的基本规律,总结我国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审慎组建该机构会比较好。”

闫群力透露说,机构已经进入具体筹备阶段,人事編制等具体问题还要相关部门批准。

谈到对这一专门机构的预期,任建明的态度变得审慎,“期望值可以很高,但从现实出发,不是说一成立这样的机构,预防腐败的效果就能马上显示出来.这中间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

任建明所说的“具体问题”包括: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如何确定?授权是否充分?预防计划不被执行怎么办?相关力量是否整合合适?同时还有机构本身的人力资源和能力建设、工作范围和程序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明确。

“只有做好这些具体工作,才能让这个机构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辱使命,使我国朝着取得反腐成功的方向前进得更快。”任建明说。

“但不管怎样,建立系统的反腐败体制,组建职责明确的专门机构,强化教育预防环节,是中国反腐败的大方向。”反腐专家乐观估计,成立专门的预防腐败机构,有助于集中精力制定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确保监督的连续性,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干以胜坦陈,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要在短期内根治腐败问题是不可能的。但“通过这个机构的建立,我们相信,预防腐败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上一篇:信任——读《信任》有感作文下一篇:实验一基本操作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