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篇1

鹤岗分中心主任

赵映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中心主任、各分中心主任、同志们大家好:

在全国上下喜迎北京2008奥运会即将到来的喜庆日子里,我们鹤岗煤城的医务工作者,怀着兴奋的心情,与全国各地的同道们,汇集在青海省省府西宁市,共同商讨矿山医疗救护、煤矿创伤急诊急救工作。我谨代表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鹤岗分中心,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下面我向大会介绍一下鹤岗分中心及创伤研究所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

时值2005年11月,鹤岗煤城迎来了美好的日子,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鹤岗分中心在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了。时隔半年,于2006年8月18日在中国煤矿创伤学会会长邢士濂教授、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综合处钟明处长等领导和老前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中国煤矿创伤学会鹤岗创伤研究所在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也正式挂牌成立了。自鹤岗分中心和鹤岗创伤研究所成立以来,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就肩

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O一医院建立了远程网络合作医院。多年来,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日趋雄厚,各专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建成具有矿区特色的120急诊急救中心,开通了生命绿色通道,形成了及时、便捷、快速、有效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在鹤岗矿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6月增置一台64排螺旋CT,并投入使用,提高了鹤岗市乃至周边县市的诊断技术水平。在科研项目方面,多人氧舱治疗瓦斯爆炸群体中毒的临床应用、腰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断腕再植、人工肱骨头、股骨头置换术、危重多发伤联合救治、耳廓全层离断再植术、眼角膜全层移植术等在鹤岗市处领先地位。

三、继续加强煤矿三级急救网络建设,突出建设井口保健站与二级医院的急诊急救装备。两年来投入了30万余元,系统装备了三个井口保健站和二级医院的抢救室和复苏设施,如:简易呼吸机、心脏起搏器、大型放射影像机、B超机等。培养业务骨干、增派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井口保健站。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总医院又增购了三台急救车。现在共有六台急救车,其中两台穿梭来往于各厂矿之间,实施创伤救护任务。成立总医院急救中心,对远离总医院的二级医院如兴安分院进行重点装备和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每名医护人员抢救技术。医生通过培训可自行进行气管插管,为矿工的救治提供了有利条件,争

员各专业的不同、技术水平的不同,针对性地制定一整套理论学习规划,并制定目标责任状,充分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紧张筹备,组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护人员及井口保健站一线医护人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参阅相关著作,编写了《煤矿创伤院前急救》一书,经过多名知名教授和专家的指导和修改,于2007年正式出版。真诚地希望在急诊急救方面与各位同道进行交流。对于井口保健站工作,峻德矿保健站立项研究了693例煤矿工业外伤分析及院前急救,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矿工受伤机制、抢救经验和院前急诊急救的研究工作。立项“脊柱骨折和并脑脊液漏应用阔筋膜修补硬脊膜”的研究工作,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烧伤特点,我院应用烫伤膏在烧伤创面的救治中得到了认可。2007年8月发生的8例Ⅲ°烧伤、烧伤面积达85%以上的病人,6例度过了休克期。通过抢救工作,我们又总结出了一整套宝贵的救治经验。针对煤矿四肢多发伤,伤后骨不连的病例,我院骨科成立了研究小组,通过应用单臂或半环外固定架的临床实践,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07年荣获黑龙江省龙煤集团科研成果应用奖。两年来我们研究所向国家级刊物推荐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十余篇,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

六、我院依托创伤研究所的平台,积极开展创伤救治等相关

动,达到减灾、降低伤残率、死亡率的目的。各自单位积极准备,拟订联动演练课题,沟通信息,制定预案,于2008年4月中旬先后进行了4次联动演练,达到了信息共享,联动有序,快捷准确的效果。2008年5月1日鹤岗分中心与国家矿山救援中心鹤岗基地救护大队在鹤岗职工大学实验基地共同举行了一次“矿山救援·医疗救护联动模拟实战演练”。模拟事故发生后,电话通告事故地点、性质,国家矿山救援中心鹤岗基地救护大队和鹤岗分中心分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鹤岗分中心总医院救护小分队由副院长带队,携带救护装备,出动两辆救护车在15分钟内到达模拟事故现场,选择适宜地点作为救护场所,报到待命。由国家矿山救援中心鹤岗基地救护大队到达模拟井下火灾事故现场灭火及搜救伤员。搜救出一名伤员后,于井下给以苏生器维持呼吸,对出血、肢体骨折给以包扎、简单固定,转运井上。移交给总医院救护小分队,总医院救护小分队立即展开现场救护,依据呼吸、心跳骤停,创伤失血性休克,开放性右小腿骨折,左上肢前臂骨折,一氧化碳中毒模拟试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起搏器起搏,应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建立静脉通道,应用代血浆等升压药物,止血包扎,固定骨折。待血压回升,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转运到总医院。此次联动演练时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援中心王志坚主任等

一批医疗设备,健全我中心急救功能,与救护大队拨付医疗设备配套使用,更好地完成联动救护任务。

下一步工作思路:

l、继续强化三级急救网络和流程的建设。做到真正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

2.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立项群体烧伤病人的特殊救治和护理工作的研究,进行心肺复苏技术练兵比武,提高护理质量。

3、鹤岗分中心与国家矿山救援中心鹤岗基地救护大队之间,建立和谐的协作关系,总医院医疗救护小分队与矿山救护大队之间搞好互动,建立合理、有效、便捷的联动救护救援体系,使更多的危险伤害和生命得到及时的救治,极大限度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矿区的和谐、稳定和安全生产做出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篇2

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位于虹桥商务区诸光路以东、崧泽高架以南区域, 用地面积86万平方米, 总建筑量147万平方米。作为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会展项目, 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 对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经过近4年的规划建设, 2014年10月份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将首次投入试运营, 并随后组织多个大型展览。例如, 2015年4月的上海车展, 2015年9月的上海家具展。这些展览未来将产生大量客流和物流交通需求, 需要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但是, 鉴于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外围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初期各类大型展览在交通组织、管理与运营等方面的挑战很大。为保障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建成后平稳运行, 需要制定比较完善的交通组织与保障方案。

二、会展配套设施建设与周边交通现状

(一) 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1. 场馆区域

根据会展综合体规划方案, 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范围内交通设施包括内环、中环、外环3条环路;南、北两个人行广场, 以及南、北广场大客车上落客区;东、西两个人行广场, 以及东、西广场出租车上落客区与蓄车车道;南广场地下停车库;多个连接会展中心与外部的人行天桥。

根据当前建设进度, 2014年10月首展时, 除南部场馆、南广场及地下停车库外, 其余设施基本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4月车展时, 会展区域各类设施均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2. 外围区域

虹桥商务区范围内规划配套了服务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的多种交通设施 (图1) 。其中, 轨道交通规划形成“三线四站”格局;在崧泽大道—诸光路西南角设置1处公交枢纽;规划配套10条道路, 新增诸光路地道、北青高架快速路, 以及崧泽高架、嘉闵高架南侧、徐泾立交3处匝道设施;规划了4个P+R停车场和1个综合客车停车场, 以及2个货车轮候区等。

相对而言, 会展外围区域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比较滞后。外围规划配套的5个客车停车场、2个货车轮候区以及1个公交枢纽, 均未开始建设。周边道路设施, 2014年10月首展时, 只能建成会展周边紧邻5条地面道路和2对邻近高架上下匝道, 届时周边仍有不少地面道路在施工。到2015年年底, 会展区域周边地面道路的改造与拓宽才能基本完成。

(二) 区域交通现状

会展区域与中心城联系的高、快速路有崧泽高架、嘉闵高架、北瞿高架、G50入城段以及G2入城段 (嘉闵高架北侧贯通后) , 地面道路有北青公路和沪青平公路。目前联系中心城的G50入城段高峰期间已比较拥挤, 地面北青公路服务水平也较低。与江浙方向联系的有G15高速公路和地面华徐公路等, 目前服务水平较好。会展周边区域地面道路, 由于周边地块已经拆迁且尚待开发, 区域交通需求低, 多数道路车流量少。图2为现状区域道路高峰交通饱和度状况。

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东站位于徐泾东站至淞虹路站大交路区段。该区段现状高峰期间发车间隔为5~6分钟, 单向断面运能为1.5万人次/高峰小时, 扣除现状客流需求 (徐泾东站+虹桥枢纽) , 徐泾东站剩余服务会展能力0.8万人次/高峰小时。

徐泾东临时公交枢纽位于会展中心西侧, 现已布置12条公交线路, 主要为青浦区域公交, 用地基本饱和。结合公交枢纽, 沿徐民路已形成1处青浦区域出租车蓄车和上落客区。此外, 紧邻公交枢纽西侧设置一处临时P+R设施, 现状小客车高峰实际停放量达1 500辆/日, 停车能力已饱和。

三、会展交通需求特征与保障策略研究

(一) 会展交通需求特征

通过分析既有各类展览交通特点, 结合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的展览运营计划, 届时的交通需求将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随展览类型规模不同, 会展客流波动大

会展客流规模因展览类型、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会展类型包括消费展和专业展:专业展因客流吸引率小, 大型展览客流总规模可在5万人次/日以下;消费展客流吸引率大, 大型展客流总规模可达20万~30万人次/日。对于消费展, 因客流主要来自本地市民, 周末客流规模有时可能是工作日的数倍。

2. 会展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重叠程度高

根据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历届展会调查, 会展客流集散早高峰一般为7:30~9:30, 晚高峰一般为16:30~18:30, 与目前上海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存在较大重叠。因此, 特大型展览早晚高峰时段大量人流、车流的集散, 将明显加剧周边地区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

3. 会展客流分布以上海中心城方向为主

对于专业展, 主要客流是外地观展与参展客商, 这些客流住宿宾馆主要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对于消费展, 主要客流是上海市民, 主要来自中心城。通过上海现有部分大型展览的调查, 约70%客流当天主要来自中心城方向, 30%客流当天来自长三角及其他区域。

4. 会展客流选择小客车出行比重一般较高

外地住宿客流, 选择出租车出行比重较高;长三角当日往返客流, 选择小客车出行比重较高;本地专业展客流中, 专业人士较多, 选择出租车与小客车出行比重也较高。总体而言, 上海现有多数展览选择小客车 (含出租车) 出行比重可达40%以上。

(二) 会展交通保障策略研究

综合考虑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交通需求特征, 以及周边现状交通设施布局、服务能力等交通条件, 需要从多方面确定交通运营保障策略。

1. 分级保障

结合会展客流规模实施分级交通保障, 主要分3个级别: (1) 常规组织管理 (III级) , 适应日均观展客流5万人次以下, 交通配套设施维持日常管理与运营组织; (2) 常规应急保障 (II级) , 适应日均观展客流5万~10万人次, 需要在常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 根据各类交通设施运行情况对应采取一些局部、临时性应急措施; (3) 特殊应急保障 (I级) , 适应日均观展客流超过10万人次, 交通运营保障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人员安全集散, 会展中心内外全面采取各类应急措施。

2. 集约出行

观展客流采取轨道交通、公交、大客车等集约交通出行总比重力争达到75%以上。常规情况下, 客流集散要以轨道交通为主导, 地面常规公交为辅;特殊大客流情况下, 要增加临时应急公交的服务, 提高外围轨道交通线路的吸引能力。此外, 应鼓励酒店、团队大客车提供服务, 提高集约交通出行比重。

3.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一方面, 对于客流规模大的展览, 为减轻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东站压力, 需要通过应急接驳公交, 将客流分散到邻近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对于车流, 要引导形成多路径进出, 并且就近驶入各类停车场, 分散道路交通压力。另一方面, 为保障轨道交通站点安全, 在特殊大客流情况下, 需要对徐泾东站客流进行有效管理, 安排旅客有组织排队进站。

4. 内外联动

要实现会展区域与外围交通信息的互通, 各种内外交通组织、管理与标志标线的无缝衔接, 特别是会展中心内部停车设施与外围临时停车设施的联动控制, 会展中心轨道交通站点内部与场馆外围的联动引导与管理等。

四、会展交通保障总体方案研究

(一) 轨道交通

根据会展客流规模组织轨道交通2号线运力。在常规情况下, 维持现状的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在大客流情况下, 通过增投备车、调整列车开行交路和开行间隔等措施, 增加徐泾东站至淞虹路站大交路区段高峰班次, 单向断面运送能力达到2.5万人次/小时。

(二) 地面公交

在常规情况下, 借助周边常规公交提供服务。对于大客流特殊应急情况, 还需设置多种应急接驳公交, 包括邻近9号、10号线轨道交通站点接驳公交, 虹桥枢纽接驳公交, 外围临时停车场接驳公交 (图3) 。此外, 为接送观展服务的酒店大客车提供上下客与停车便利。

(三) 出租车

市域出租车和区域出租车内外分开组织, 市域出租车进入会展区域提供服务, 区域出租车在会展外围交通枢纽提供服务。

(四) 停车设施

鉴于外围规划配套停车场均不能及时建成, 需要在外围设置多处临时停车场, 提供约1万个小客车和400个大客车泊位。

(五) 道路组织管理

分方向多路径引导各类车流进出, 并设置和完善交通引导标志。长三角方向车流引导汇集至G15沈海高速进出, 再按南北各自路径引导到会展中心。中心城方向车流引导汇集至嘉闵高架, 再经南北方向各自下匝道引导到会展中心。

五、结语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篇3

1月7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015年展会运营总结会”在上海西郊假日酒店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增进合作,携手前进”。上海市商务委顾军副主任、青浦区张新文副区长、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志平出席,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彦华主持会议。上海市会展办、市消防局、区经委、公安等领导,以及在国家会展中心落户或签约的各展会主办方、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王志平首先致辞答谢,总结回顾2015年运营工作的同时,还介绍了未来实施“高大上”展览战略、营造良好办展环境、打造一流会展商务平台和服务上海会展业发展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军代表市会展办和市级运营保障指挥中心办公室讲话,充分肯定了国家会展中心在招商招展、宣传推介、重点展会保障、综合协调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青浦区副区长张新文代表区政府对会展政策支持、配套服务等方面作了介绍;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就会展业发展趋势和大家进行了交流;青浦区有关职能部门还热情介绍了人文、景观及投资环境等内容,并安排了体验活动。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工博会项目分公司的代表,分别结合上海车展、医药展、建材家博会、服装面料展、工博会,交流办展感想,并对2016年的展会运营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自试运营以来,在市区政府、行业协会和各大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了包括“小试”“中试”“大试”在内的四十余场展会,2015年展会运营严格落实了市委书记韩正“安全、有序、高效”的要求,发挥了拉动消费的巨大作用,促进了会商旅文的联动融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目前,国家会展中心正在制定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年,中心将按照“规范、标准、创新、开拓”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搭建一体化的运营体系和打造国家会展中心服务品牌的目标,更好地服务各类展会,建设国际一流会展平台。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篇4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精神,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学生助学金发放制度,设立学生资助中心,组建资助领导小组,做到及时、如实和足额发放,为此,特制订本实施办法,接受全校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一、关于资助范围与资助对象的确定:凡在我校有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生的20%确定名额,按学年申请和评定受助学生,每学年开学由学生本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学校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名单确定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变更受助对象。

二、资助金额和兑现办法: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按每学期1000元发放,通过中职资助卡形式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支付,更不许顶替其他学杂费用等。

三、资助管理原则和操作程序:助学金的管理和发放根据学生学籍变更实行动态管理,要按受助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核发,发放变动情况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予以反映。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不得以实物或提供服务的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学校不得以学生在校表现不佳等为理由停发或缓发国家助学金,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受助学生正确使用国家助学金,避免学生铺张浪费。资助过程要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操作程序,资助办工作人员不与资助现金发生直接联系,学校设有助学金专用账号。每届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办理一张中职资助卡,由学生本人激活,资助资金及时通过资助卡发放。资助办还要处理资助卡及助学金发放后续遗留问题,最后要追踪学生助学金的消费调查,用以指导学生正确支配助学金,实施助学金发放工作的全程监管。

组 长:王文艺副组长:丁中唐成 员:尚凯神木职教中心 2017年6月

神木职教中心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闫永华 王映泉 冯

李锡功 高 裕 温引莲 王争光马 坤 马 强 雷登辉 叶艳军李进明 高敏 薛 康

李国栋

张胜利

神木职教中心学生资助办公室

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履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做到公正、公开、不徇私情和按时如实足额发放。

2、上传下达国家资助政策,负责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宣传、落实。

3、严把政策关,不遗漏一个符合资助的对象,不增不添一个不符合条件者。

4、5、如实按时摸底、上报符合资助学生的相关信息。与银行沟通,提前为学生办理中职资助卡,落实、核对助学金的发放兑现工作。

6、负责公示助学金发放清单,并接受全校师生的质疑和责问。7、8、9、处理中职资助卡发放后续的遗留问题。负责学生助学金的资助材料的整理和存档。

追踪调查学生助学金的消费情况,引导学生合理支配助学金的花费。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篇5

(2017年11月 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16‟9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17‟13号)精神,全面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内陆地区人才集聚高地和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为抓手,聚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

— 1 — 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

站位全局、服务发展。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速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高标定位、开放创新。坚持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刻把握变革趋势,对标一线城市,持续推进人才制度的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市场主导、注重效益。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人才加速集聚、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实现人才能力最大化和人才效益最优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深化改革、务求实效。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动专业部门履行专业职责,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人才政策落地生效。

— 2 — 3.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到2020年,引进培育5—1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聚集10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3000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00名社会事业领域领军和专业骨干人才,新增40000名高技能人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郑创新创业。全市人才队伍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的局面更加生动,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人才城市发展共同体。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分类体系 4.制定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

按照人才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分为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四类。

顶尖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外国高端人才;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国家级领军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不含“千人计

— 3 — 划”青年项目)人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完成人;国家外国专家局“首席外国专家项目”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综合排名前100位大学中担任助理教授以上、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理工科人才;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

地方级领军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地方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人选;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银牌获得者;中原学者;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原百人计划”)人选;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地方级领军人才。

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包括:省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级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省级特聘教授;省级特聘研究员;省级“国际人才合作项目计划”外国专家主要人选;中原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铜牌获得者;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地方突出贡献人才。

建立人才分类认定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标准,对郑州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

— 4 — 标准难以界定的“专才”,经认定后,享受相应类别的人才政策。

三、全面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5.实施顶尖人才(团队)引领计划

加大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力度。3年内重点引进培育5—10个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和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团队。通过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等,采用参股投资或跟进投资等运作方式对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扶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

助推高端人才集聚。到2020年,集聚100名左右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实现顶尖人才倍增。对全职引进或新当选两院院士以及同等层次顶尖人才,除国家和省政府奖励外,给予5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对全职引进或新培养的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以及同等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除国家和省政府奖励外,给予2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在郑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无偿获赠免租住房。支持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建立高标准研发平台和研发团队,根据科研成果转化前景和发展需求,协调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跟进,服务支持共建经营管理团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对新培养的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领军人才,— 5 — 分别给予培养单位100万元、50万元奖励。

提升“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建立“财政资助+基金投资”的支持机制,实行人才与项目双向扶持。对入选人才,按类别给予奖励;对入选项目,政府给予项目启动资金。同时,坚持市场导向,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郑州市创新创业基金,按照“政府母基金+专项子基金”架构,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给予扶持。

6.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

围绕产业链谋划人才链,紧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增材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现代农业等战略主导、新兴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到2020年,引进培养3000名科技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经认定的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项目所需,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5万—10万元奖励。制定发布全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7.实施社会事业人才荟萃计划

推进社会事业人才培养开发,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文社科等领域,大力引进培养一批知名教育学者、医疗专家、文化名家和艺术大师等,繁荣社会事业,提升城市品位,打造

— 6 — 文化郑州、健康郑州、幸福郑州。到2020年,在社会事业领域引进培养1000名具有国内外专业领域领先水平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在全国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行业影响的地方级领军人才、在专业领域成绩较为显著、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加快培育1000名左右网络传媒、城市规划设计、市政管理、环境工程、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人才队伍。

8.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作用,在全市培养200名有战略眼光、锐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和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具有行业(区域)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企业家培训基地,开展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开设“智汇郑州〃企业家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介绍管理经验,增强企业管理者驾驭市场和管理企业的能力,着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大企业家出国(境)培训力度,定期选派企业家到国(境)外学习交流,提升国际视野和创新素养。实行企业家培养导师制度,选择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对成长型企业家提供指导、咨询和建议。开展郑州市杰出贡献企业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家评选活动。

— 7 — 9.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聚焦郑州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计划,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到2020年,新增高技能人才40000名。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支持高校、职业(技工)院校、企事业单位选派技能人才参加国际国内技能大赛,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牌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原技能大奖”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大力开展郑州市百万职工技能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平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0.实施青年人才储备计划

着眼培养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后备人才队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郑创新创业。出台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政策,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落户后暂未就业或创业的,按上述标准发放6个月的生活补贴;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初始创业,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的,可享受1万元一

— 8 — 次性创业补贴;初创企业可申请参加我市举办的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可获得2万—10万元创业奖励。实施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每年资助一批青年优秀人才赴国(境)外学习进修,根据培养时间和层次给予3万—10万元资助。

11.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

依托我市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载体作用,吸引归国留学生来郑创新创业。依托欧美同学会、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美中药协年会等主题峰会,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学术论坛落户郑州。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外籍人才融入郑州培训计划,对长期在郑外籍人才进行社会融入学习培训。

四、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育模式 12.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坚持以用为本,鼓励用人单位通过技术指导、培训咨询、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力度,到2020年,新建30家院士工作站,对批准建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加大博士后工作扶持力度,经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可分别享受最高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资助。到2020年,各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达到100家。

— 9 — 13.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引才途径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等人才中介组织,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将人才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充分发挥猎头公司等人才中介组织引才聚才作用,有针对性地寻访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全职引进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的中介组织,经认定考核后,每引进1人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

14.注重“乡情”引才

立足河南人口大省资源优势,把握人才流动规律,开展“豫才聚郑”行动。建立海内外豫籍重点人才信息数据库,加强与在外豫籍人才对接,吸引来郑创新创业。对在相关领域有重大影响力或有较高学术地位的豫籍人才授予“郑州人才特使”,宣传推介郑州发展优势和引才政策。开展“智汇郑州”海外行、城市行、高校行等人才对接活动,组织园区、用人单位到境内外人才集中城市开展专项引才。依托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社团、企业驻外机构和人才中介机构等,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畅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郑创新创业渠道。对经过考核成效显著的人才工作站,给予5万—10万元奖励。

15.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

— 10 — 创业载体,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市级财政补贴。对入驻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的创客或成立三年内的初创企业,按照不超过50%、最高10万元的标准,对入驻创新创业载体产生的场租进行补贴。鼓励综合体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引进专业化、高层次运营商及运营团队。每年对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进行公共服务能力和孵化绩效考核,经评审认定,给予优秀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30万—50万元的市级财政补贴。对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市、开发区、县(市)区每年按其税收贡献给予奖励支持。

16.打造研发型聚才平台

实施郑州市产学研合作计划,积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科研资源,主动对接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央企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采取“一院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郑州大学等驻郑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国内外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中心,吸引集聚国内外理工类杰出人才来郑发展。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各类研发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补贴。

五、营造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环境

17.增加科技人员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

— 11 — 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建立专利技术成果应用长效机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务的事业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比例不低于70%、最高可达100%,事前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允许国有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连续5年,每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转化利润,用于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团队成员及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取酬,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约定任务的前提下,兼职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成果转化活动。

18.支持高层次人才产品市场推广

对列入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的人才研发生产的,经国家、省认定符合条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在实现首台(套)销售后,按首台(套)产品销售价格的最高30%给予奖励,单个产品奖励最高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对其研发生产的终端新产品,优先推荐纳入省、市创新产品目录。

19.完善人才荣誉制度

对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重大科研突破、重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发展培育、社会事业领域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颁发“商都英才奖”,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劳动模范等荣誉,推荐和协商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候选人。对

— 12 — 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颁发“商都友谊奖”。对引才工作成效显著的人才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市有关部门,颁发“商都伯乐奖”。

六、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才服务体系 20.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设立服务专窗,为高层次人才发放服务绿卡,根据人才类别分别确定服务事项,明确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和责任人。在相关职能单位指定服务专员,为人才在落户、居留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化服务。对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实行人才专员服务制度,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21.实行更为开放的人才落户政策

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的落户限制。专科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凭毕业证来郑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22.为外籍人才来郑提供停居留和往来便利

积极争取扩大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R字签证(人才签证)范围,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无签证来我市的,允许其在抵达口岸后申请R字签证和Z字签证(工作签证),入境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办理居留许可。完善永久居留证申报渠道,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中原百人计划”等重点引才计划备案项目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直

— 13 — 接通过有关部门向国家部委推荐申报永久居留证。在华高校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河南)自贸区创新创业的,可申请2至5年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

23.加大各类人才安居保障力度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自主选择”的原则,通过政府统建、单位自建、出让国有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土地、整合安臵房资源和公租房建设等方式,筹集建设人才公寓,供在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租住。对在郑工作并拥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以上的非郑户籍人才,在郑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可免予提供社保或个税证明。

24.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成立郑州人才发展促进会,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服务等职能,组织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项目推介和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开展高层次人才日常沟通联谊、座谈交流和建言献策等,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组建郑州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高端论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和实践问题开展调查咨询论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300名由各行业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信息库。

七、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 25.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

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

— 14 — 用。积极探索并推行在事业单位设立人才编制。高校、科研院所和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纳入总量管理的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高层次人才,不再进行前臵备案和审批,实行自主招聘,人才到岗后进行备案。在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和事业单位设臵特设岗位,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所需薪酬不受单位工资总额和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建立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人事关系办理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实行限时办结。

26.深化人才评价和职称制度改革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探索建立由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多元主体参与的,符合人才岗位特点的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完善现有职称制度,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进高校全面开展自主评审。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通过特设岗位方式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加快职称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职称网上申报评审。

27.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

— 15 — 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平台为依托,在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金水区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核心区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示范区人才政策支撑体系。在自贸区探索建立境外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负面清单,争取政府支持,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设计、会计、教育和医疗等专业人才,在备案后直接为区域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条件成熟时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市。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探索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支持海外人才在自贸区创新创业,逐步建立多层次离岸创业服务支持系统,为海外人才营造开放便利的创业营商环境。

八、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28.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臵,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

— 16 — 工作责任制述职重要内容。健全各级人才工作机构,在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设立人才工作专门机构,配齐配强各县(市)区人才工作力量。

29.推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建立各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综合工作考核,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人才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发布人才发展统计报告,将人才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0.营造人才工作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服务工作。完善市领导直接联系高端人才制度。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重点建设郑州人才数据库、“智汇郑州”人才网、“智汇郑州”微平台、咨询服务热线,打造人才服务“一库一网一平台一热线”,实现人才政策发布、项目申报、问题咨询、人才交流、服务保障等事项线上推送、实时对接、及时办结。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对典型人才和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成功的浓厚社会氛围。

现行政策与本文件不一致的,按照“从新、从高、奖励补贴不重复”的原则执行。市直有关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

国家中心实施方案 篇6

中国于1992年开始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瑞典于1995年开始组建能力中心, 这两个国家中心的组建都是源于美国1985年组建国家研究中心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所以中国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瑞典的能力中心设立的宗旨、功能定位和结构框架基本都是模仿美国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在多年的实践运行过程中,各国根据各自实践经验和特点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运行轨迹,并最终在多方面表现出了差异,下面首先对瑞典能力中心与中国国家工程中心进行简要介绍。

瑞典能力中心(下文简称“中心”):能力中心计划是瑞典工业与技术发展局为促进科技与工业的结合,发挥大学与企业界之间的相互影响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通过企业持续、活跃而广泛的参与, 创造出多学科应用技术研究环境, 来加强工业界对研究界的影响力。能力中心建立在大学或技术学院里,建设周期为10年,即政府资助10年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资助。每个能力中心由三方组成, 一方是企业, 另一方是大学或技术学院, 第三方是瑞典国家创新局和瑞典国家能源局作为代表瑞典政府构建创新体制的具体执行者。三方通过资助或承担具体工作的方式共同实施项目, 各自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能力中心的章程来确定。在2006年,瑞典全国范围内共有26个能力中心,这些能力中心源源不断的创新力为瑞典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国家工程中心(下文简称“中心”):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1985年开始科技体制改革,而如何促进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促使科研单位转换机制,开展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1988~1991年期间,国家计委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进行调研,在此调研基础上,国家计委提出,以建设工程化验证环境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组建ERC的思路。

1992年,国家计委颁布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国家计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一种新型科研开发实体,是沟通科技和产业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其主要宗旨是将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科研成果进行后续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着力于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需要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增强产业实力,为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服务。”到2003年底,共建设了97家ERC,这些国家工程中心都是建立在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组建的实体。

通过对两国中心基本面的研究,两国中心的最大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由政府发起推动的设立在大学的由大学、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实体组织;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包括部分开发研究、工程化环节。

二、中国和瑞典的中心比较分析

2004年,瑞典国家创新局组织专家组对瑞典26个中心的评估结果是: (1) 科学绩效:3个合格,11个好,12个非常好,好和很好的比例达到88.5%;所有的26个中心都在国家范围内表现出众,其中17个中心在世界的研究领域占据一席地位,并有少数几个达到世界的领导水平。 (2) 产业影响:4个中心对产业有非常大的影响,17个中心有大的影响,2个中等影响和1个影响不足; (3) 所有的26个中心都在他们的领域作为一种独特的产学能力中心,成为了全国性的中坚力量。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瑞典中心的整体水平国家范围出众,世界范围先进。

根据2004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对中国85家中心的调研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中心整体水平国家范围先进,世界范围偏弱。在各中心对自己后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认为后续发展能力强的有51家,占60%;改变方式才能发展的21家,占24.7%;运行困难3家,占3.5%。这些数据也说明中国的中心运行形势不太乐观。

2001年至2003年,瑞典26个能力中心的国际合作项目达到160项,平均一个中心6.15个,而中国的被调研的85家国家工程中心仅有190项目,平均一个中心2.24个。这说明在中心的国际合作上,中国明显落后于瑞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不够先进。所以,以上两国中心整体水平的总评价表明:中国中心明显落后于瑞典中心。这种总体上的明显差距使得对两国中心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找出中国中心发展的问题根源,并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下面便分别从公司成员结构、体制、资金来源、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两国中心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得出结论。

1. 公司成员结构。

平均来看,瑞典每个能力中心的固定公司成员约为11个,中国约为9个;在公司参与的能力中心个数来看,瑞典1/6的公司参加了1个以上的中心,而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公司只参加一个中心;从参与中心的公司规模来看,瑞典2/3为大中公司,而中国基本为中小公司;从参与公司的业务来看,中国很多是非实业类企业,而瑞典基本都是相关的实业类企业。所以从公司成员结构来看,瑞典中心的网络化程度和影响力要大于中国。

2. 体制。

我国科技成果转移管理、评价、服务体系和配套政策不完善;中介体系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市场发育不成熟,技术价格与价值背离现象较严重;企业技术创新动机不强等,这些因素导致中心的技术转移不畅,从而技术收入很低,难以维持中心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心更多的是选择自己对技术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转制为企业或者新设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得收入。这就造成了几个不良影响:

(1)定位偏向:

中心的功能定位重心偏向了产业化,而开发研究和工程化则有边缘化倾向。

(2)主业偏向:

中心设立并经营自己的企业,更多的关注市场和经营,从而弱化了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利益偏向:

因为中心有了自己的企业,难免与行业内其它企业构成竞争关系,从而不利于行业技术的推广和提升,这样使得中心从行业利益转向了企业利益。

这些不良影响的发展和积累最终导致中国的中心需要转制成股份公司才能有效运行, 据统计,在78家ERC中,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36家(占46.2%),股份公司10家(占12.8%),国有独资9家(占11.5%),内部研发机构18家(占23.1%),其他5家(占6.4%)。已转为股份制公司的有55家,占70%,而这些已转制为公司的中心基本都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成为一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与行业其他企业展开竞争。这导致最后的结果是:中心有两个身份,作为企业,做不大企业,作为研究中心,做不好研究。两头都不是,定位不明确。

瑞典的能力中心体制类似于会员制,对于参与能力中心的固定企业会员来说,在每年的预算中便明确各企业的投入资金和中心的项目,在项目成功完成后,便把项目成果转移到参与企业中去。这种体制保证了能力中心既能够专注于技术的开发和转移,又能够持续运行,定位十分明确。对于瑞典的这种体制能成功运行得益于两点:其一是有许多大企业愿意参与能力中心;其二是各企业愿意对中心进行持续投入。

3. 资金来源。

在这两种不同的体制下,中心的资金来源便有了差异,中国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投入和自有资金投入,不确定性大;而瑞典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各企业的投入,比较确定。

4. 人才培养。

在瑞典,中心设立的目标之一明确有对人才的培养,包括培养研究生、博士和教授,培养技术人才和领导人才,培养对象有学生、也有公司人员,培养方式包括课程教授和项目培养。这种目标的确立使得能力中心在10多年的实践当中形成了科学而又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能力中心的发展和学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人才。在中国,中心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也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并没有在设立目标中得以明确,且中心对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所以造成中心人才培养的对象范围窄,培养人才类型少,培养方式也不够系统化。所以在人才培养这一块上,中国还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中国中心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既做企业,但做不大企业,又做研究,也做不好研究的定位不明确的局面,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技术转移环节不畅。

三、中国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比较,中国与瑞典在这几方面基本上都表现出了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差距,而这些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中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可提升的空间,下面将对前面的比较分析进行问题延伸,从而梳理出中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技术转移环节不畅。

技术转移环节不畅是中心运行产生问题的根源。因为技术转移不畅,技术转移受阻和效率低下,导致技术收入很低,难以维持中心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中心更多的是选择自己对技术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转制为企业或者新设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得收入,进而引发了中心的定位问题。所以,中国应该大力加强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

2. 实际运行中定位不明确。

中心既做研发和工程化,又做企业卖产品,结果导致做企业,但做不大企业,做研究,也做不好研究的局面,丧失了核心。所以中国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坚定不移坚持工程化定位,做大做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专而强的路线。

3. 人才培养不系统。

瑞典把中心看成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宝贵基地,并明确的把培养人才列入中心设立的目的之一。而中国却一直忽视了这一点,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进行人才培养,但由于缺乏重视,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而又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造成人才培养的对象范围窄、培养人才类型少、培养方式不够系统的局面。所以中心应该高度重视其人才培养的职能,把中心当成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心的后续发展、企业和大学培养大量多样化后备人才。

4. 大企业、实业类企业缺位。

在中国,中心的企业参与者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多为中小企业,二是多为非实业类企业。这两点不足导致技术研究上难以获得协同,技术成果难以获得有影响力的推广,资金上难以获得持续而稳定的投入。而瑞典中心的企业参与方多半是大中企业与相关实业类企业,使得中心能够良好运行。所以,中国应该多鼓励大企业,相关实业类企业参与能力中心的建设,提升中心的整体影响力。

参考文献

[1].Impacts of the Swedish Competence Centres Programme1995-2003-Summary Report.Brief version of VA2004:03.[R]http://www.vinnova.se.

[2].CERC-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Center[R].Annual Report2007.http://www.vinnova.se.

[3].Competence Centres in Figures-Performance and Output Data from the Swedish Competence Centres Programme19952005[R].http://www.vinnova.se.

[4].赵兰香, 李文东, 李昌群.我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1)

[5].卢懿.中美工程研究中心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 2004 (5)

看国家信息中心如何转型? 篇7

久前,天津市信息中心有

关工作人员赴国家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调研取经。调研发现,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国政府信息中心系统未来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的长远考虑引人深思。

破局之道

发展模式决定着每个组织机构的生存。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全国信息中心的领头羊,要率先找准发展定位。在调研中,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施洋谈到了信息中心系统发展定位的问题。他表示,国家及各地信息中心的发展,在经历了硬件设备集成(机房建设)——业务系统集成(OA等业务系统建设)两个阶段后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各地信息中心均面临着业务缩减、服务单一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信息中心将可能成为政府部门的设备运营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加专业的硬件设备集成和业务系统集成服务,信息中心作为政府与企业中间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会被逐渐弱化,可取代性增强,未来将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如何利用地方信息中心庞大的人员优势,发挥其所特有的熟悉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势,是国家信息中心在业务发展中长期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国家信息中心认为,要以决策服务为本,要发挥信息中心技术优势和与政府联系紧密的业务优势,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及时、专业、特有的决策分析,是信息中心系统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突围之思

在明确了发展定位后,国家信息中心开始寻找业务发展切入点和突破口。大数据时代,业务数据作为核心资产是进行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源,被牢牢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各地信息中心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分析时苦于缺乏大量有据可查的业务数据,往往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和困境。如何另辟蹊径,找到一片数据获取易、与政府业务关联性强、分析结果对政府决策影响力大的“蓝海”,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国家信息中心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

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后,利用海量互联网数据、进行精准可视化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的建设思路,成为国家信息中心业务大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与国家信息中心发展中始终坚持的不碰政府部门的敏感线、不动政府部门的“奶酪”、不与政府部门争利、不要求政府部门开放业务数据、不与政府业务发生交叉的原则相契合。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发现,首先,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互联网用户,根据CNNIC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年底中国已拥有6亿网民,他们的互联网行为将产生海量数据,而这些数据是完全开放的,不需要政府部门的授权;其次,网民对政府的关注度在提高,对公共服务的诉求在提升,他们在网上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搜索、社交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发声;最后,各级政府对互联网影响力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如何发挥政府对互联网的正面导向作用和降低互联网的负面情绪,是政府面临的新挑战。综合以上考虑,以互联网数据分析为抓手、关注政府对互联网的影响力和治理能力的思路是可行的。

变革之路

在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后,国家信息中心开始寻找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目前其已经基本形成了“树立核心理念——打造专业产品——形成品牌效应”的发展模式。在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后,2013年国家信息中心网研中心正式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网站建设”作为核心理念,开始在实践中大规模应用,并推出了网络智能分析系统和大数据网站分析云中心平台等核心产品,通过在全国多个部委(农业部、林业部等)和省市政府(北京、上海、海南、成都、北京东城区等)门户网站中的应用,形成了广泛的品牌效应,特别是2014年新版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上线,为其添上了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树立核心理念

从2012年起,国家信息中心网研中心基于大数据应用配合部分中央部委和省市开展了智慧政府门户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总结目前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智慧政府门户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提升政府管理决策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智慧感知、智慧建站、智慧推送、智慧测评、智慧决策,即“五个智慧”为建设重点,实现网上服务供给精准化、网站服务效能监测实时化、政府决策支持可视化,大幅增强用户需求感知能力,不断改进用户体验,显著提升政府网上服务效能。

打造专业产品

政府网络智能分析系统(Government Web Dissector 简称GWD系统):是基于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全面收集和分析用户访问行为数据,支持内置50多个维度和100多项指标的交互式分析,帮助网站管理者精确跟踪用户需求和定位用户关注热点趋势变化,实现网站监测数据与用户需求的良性互动,让监测数据真正成为网站管理者优化改进网站的有用数据,对优化网站可见性、栏目分析、用户体验等有着积极的作用。2012年农业部花大力气、投巨资建设了中国农业信息网,但网站在投入运行后效果并不明显,国家信息中心利用GWD系统对网站进行了细致分析,以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向农业部展示了由于公众对网站需求和政府对网站供给不对称所带来的建设问题。在对网站一年来海量用户网上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GWD发现公众各习惯直接搜索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关键字,其中玉米位列网站检索第一位。但作为网站供给方的政府,则将农产品价格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放在网站醒目位置,网站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出现了偏差。在新版网站设计中,国家信息中心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放在了网页栏目左边最显著的位置上,第一时间满足用户需求。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政府网站改版方法,使得改版决策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大大提升了网站的服务效能。

大数据网站分析云中心平台:该平台采用云服务的理念,对行业或地区网站群用户访问行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以“仪表盘”等多种可视化的形式实时展现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每个仪表盘又支持对总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细分,自动统计数据变化趋势与核心关注点,智能化的提出相应改进和优化建议。2013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利用大数据网站分析云中心平台对北京全市92个政府网站进行动态监测和基于大数据的绩效评估。endprint

大数据分析云中心平台从站群详情、绩效管理、区县对比、部门对比、网站关联、舆情情绪和地理分布七个维度对网站进行可视化展现,站群详情可以直观显示网站总访问人次、人次地区分布和增长比例,以及网站站内搜索有效度、导航渠道数等内容(如图2所示);绩效管理主要从网站绩效值、网站可见度、站群导航贡献度、站内导航有效度、站内搜索有效度和用户粘度6个指标综合评估网站绩效。

从网站绩效来看,首都之窗的整体绩效值为47.91%,子站中住建委、投资促进网、石景山区位列前3,但从站内导航有效度来看农业局得分最高,根据这些绩效值各子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网站栏目和功能进行优化。

从网站关联度看,城市综合管理局、住建委、朝阳区与首都之窗的关联度最强,这种关联度更直观地反映了网站群主站与子站的关系,真正实现了网站群由“一群网站”向“一个网站群”的转变。

形成品牌效应。一个机构的发展、一个产品的成功有赖于其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则源于其品牌效应。国家信息中心在发展中逐渐围绕“大数据”核心理念推出核心产品,并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目前GWO已经开始在全国多个政府网站中部署应用,农业部、林业部等部委网站,北京、上海、海南、成都等多省市政府网站纷纷利用GWO系统对网站进行诊断、改版。国家信息中心的远见绝不仅仅限于此,它们期望通过抓住全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数据入口,更好地了解公众与政府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交互,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创新之役

创新是一个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调研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信息中心在发展思路、建设理念、合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氛围,发展思路在前文有所涉猎,这里重点阐述一下理念创新和合作模式创新。

创新建设理念。国家信息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建设理念,通过引进先进理念,做大做深服务,拓宽了业务边界。2013年国家信息中心抓住大数据元年的有利时机,将大数据理念广泛应用到各项业务工作,围绕大数据推出了系列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网站改版科学决策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常态化科学决策模式等。

创新合作模式。2012年国家信息中心开始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先后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汉网络有限公司、开普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将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国家信息中心的战略平台实现充分结合,事企合作在政府政策导向与企业互动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效果逐渐显现,对未来全面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政务部门网上服务迈上新台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3年开始探索与地方信息中心的合作,与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合作成立国家信息中心上海分中心,形成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培训技术人员、分中心生成本地化研究报告,收益按比例分成的双赢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发挥国家信息中心的科研优势和地方信息中心人员及地域优势,有着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企业组织机构框架图下一篇:工作设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