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效果研究

摘要: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国际会计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这一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无法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于是要求改变计量属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伴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肯定了公允价值的地位,至此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重大影响。 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在我国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2007年1月1日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施行,公允价值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了新准则实施的最大亮点。自公允价值实施四年以来,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因此本文选取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效果开展研究更具有实践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界和会计界展开了激烈地争论,双方互不相让,各持一词,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会计界强烈反击,公允价值仅反映事实真相,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展研究,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结合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的运用效果从财务报告、所得税、盈余管理、业绩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既有对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体分析,也有对特定行业的分析和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对财务报告和所得税分析时运用的是深圳市证券交易所和上海市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板类的证券行业公司,对盈余管理运用的个案分析、对业绩评价选用的整体上市公司。 通过研究发现: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证券行业2007-2010年公允价值的变动对股东权益和营业利润的影响大体呈现递减趋势,股东权益对公允价值的变动具有较弱的敏感性,营业利润对公允价值的变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个别证券公司公允价值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对业绩评价的影响,2007-2009年公允价值对整体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并不显著,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性较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别从三个层面通过个案分析得出公允价值给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对所得税的影响,因公允价值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会影响整个会计期间的应纳所得税额,仅会分散影响产生差异和转回差异的某一期间的应纳所得税额。最后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完善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运用效果;金融资产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的创新点

2 相关文献回顾

2.1 国外文献回顾

2.2 国内文献回顾

2.2.1 是否采用公允价值之争

2.2.2 有关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文献

2.3 文献评论

3 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

3.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含义

3.1.1 会计计量的含义

3.1.2 计量属性的含义

3.1.3 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3.2 公允价值的特征

3.3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3.3.1 会计目标理论----决策有用观

3.3.2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相关性质量特征

3.3.3 计量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理论

3.4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3.4.1 历史成本

3.4.2 重置成本

3.4.3 可变现净值

3.4.4 现行市价

3.4.5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5 公允价值的确定与计量

3.5.1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3.5.2 公允价值的确认次序

4 公允价值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4.1 公允价值的国际应用

4.2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4.2.1 1998 年----2000 年在我国首次出现

4.2.2 2001 年禁止使用

4.2.3 2007 年重新使用

5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效果

5.1 公允价值运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5.1.1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影响

5.1.2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证券行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影响

5.2 公允价值运用对所得税的影响

5.3 公允价值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5.3.1 利用资产的分类调整盈余管理

5.3.2 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5.3.3 利用投资性房地产模式的转换进行盈余管理

5.4 公允价值运用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6 对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思考

6.1 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6.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6.1.2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6.1.3 行业的差异性

6.1.4 监管机制的缺失

6.2 完善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应对策略及启示

6.2.1 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6.2.2 完善公允价值的监管机制

6.2.3 坚定推行公允价值的信心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多媒体品德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