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精选8篇)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篇1

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设疑:

(一)商品

你见过哪些商品?你认为什么是商品? 有用的就是商品?在商店里的才是商品?

阳光空气等都有用是商品吗?为什么会进商店呢?

农夫山泉饮料与四大水源的泉水哪个是商品?为什么?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金华火腿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呢?商品必须是能换 核舟记的现代版告诉我们什么呢:

核舟记老板的故事非卖品属于自己的,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必须是要用来交换的!

陈光标卖空气告诉我们: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产生

原始社会早期——没有商品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享劳动果实,且劳动产品很少所以没有商品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偶尔出现交换会有商品

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出现了牧民和种植民偶尔会以氏族为单位进行交换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品正式出现

有专门从事交换产品的劳动者所以会出现交换,交换频繁出现了,所以商品正式出现了

思考,除了分工以外,什么是商品出现的关键性因素?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有可能以家庭为单位劳动才可能出现商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商品的依据)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相同?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不相同。

粮食、蔬菜、鱼、肉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煤、天然气能燃烧,成为重要的能源,是由于煤、天然气是含碳物质。由此可见,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自身的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等性质)决定的。因此,商品的使用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而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

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的表现

商品的价值要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 交换价值的含义

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3、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统一

人们选购商品时,总希望“物美价廉”。那么,“物美”和“价廉”各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要求呢?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为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

“物美价廉”是商品本身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 “价廉”则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提出的提出的要求。人们在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对立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篇2

关键词:运动训练,竞技能力,训练方法,内涵,矛盾,属性

1 基本内涵

《辞海》对能力的释义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人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 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 在能力上的差异:有人从小表现出超人的艺术、音乐的才能, 有人则在数学才能上出类拔萃。这些是标志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有人做事快速灵活, 而有人则做事迟钝稳重。这种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 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 称之为气质;有人内向, 有人外向, 或有人活泼开朗, 有人则沉默寡言。这表征人在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被称为性格特点。上述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 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即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后面这些统称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向上受制于个性倾向性, 向下又制约和影响着心理过程的进行。然而,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又都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发展的。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人的能力总是表现在人的活动当中。离开活动很难辨别人的能力的高低, 离开社会活动也很难形成人的能力。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素质只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要有其它条件的作用。如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

完成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人的多种能力的结合。一个人具有某些突出的能力并能将各种能力结合起来, 出色地完成有关的任务, 我们就说他有某方面的才能。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

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了解人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才是能力。

能力可分为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例如,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属于一般能力, 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 与认识和创造活动密切联系, 保证人们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并运用知识, 即通常说的智力 (智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节奏感、彩色辨别能力等等, 属于特殊能力, 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有机地联系着。一般能力的发展, 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发展特殊能力的同时, 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

各种能力并不简单地并列存在,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这种在活动中, 各种能力在质的方面的结合, 称为才能。才能的高速发展就是天才, 它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 能使人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制约能力发展的条件, 有两个方面:素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1) 素质。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 特别是神经系统 (主要是脑)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离开了这个前提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素质并不是完全遗传的, 因为婴儿出生之前还有一段胎儿的发展时期。出生以后, 还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影响到人的素质。素质本身不是能力, 也不能现成地决定一个人的能力, 它仅能够提供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使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素质与能力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样的素质基础上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能力, 同一种能力可以在不同素质基础上形成, 这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条件。即使在某种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还可以通过机能补偿的作用, 使有关能力发展起来。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征对能力的影响是重大的。例如, 神经过程强的人在相当强的附加刺激的作用下能集中注意, 而神经过程弱的人, 则难以集中注意。神经过程强而灵活型的人, 知觉广度大;弱而不灵活的人, 知觉广度小。在技能形成时, 弱而不平衡型的人, 有较长时间的紧张, 并出现多余和违反抑制性要求的动作。在思维过程中, 神经过程灵活型的人比不灵活型的人在解决任务上要快2-3倍。 (2) 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素质差不多的人, 其能力发展的差别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许多研究表明:物质和文化环境的改善出现了能力的提高。如儿童 (特别是三岁前) 营养状况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环境和教育作为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得到发展。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他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刻苦勤奋学习是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是中国创建的[3]。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的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4]。王清等认为:竞技能力主要由体能、技术、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四种基本能力所构成[5]。郑念军将竞技能力定义为[6]: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能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熊焰认为[7]:通过训练获得的竞技能力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主观条件, 而成为一种自身具备的实实在在的力量。他把这种在竞技方面所具备的实在力量称为竞技实力。

从“能力”的释义与影响因素等, 从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来考察“竞技能力”的基本内涵: (1) 从性质上看: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既有天赋条件所固有的素质, 又有后天训练构成 “竞技能力”有机组成部分所形成与发展的素质; (2) 从构成上看, 竞技能力作为运动训练的“特殊能力”中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一般与特殊, 即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能等既有共性的“一般竞技能力”, 也有具体项目的“专项竞技能力”; (3) 从联系上看:构成“竞技能力”的体、技、战、心、智等是个有机整体, 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竞技能力”既不是体、技、战、心、智等简单相加, 也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 (4) 从发展上看:体、技、战、心、智等既是联系的, 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5) 从趋势上看:“竞技能力”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 遵循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原理和一系列的基本范畴; (6) 从作用上看:构成“竞技能力”多种要素中, 在不同项目、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必须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运动员通过“竞技能力”实现比赛目标。竞技能力包括一般竞技能力和专项竞技能力。一般竞技能力对应于目前习惯性叫的“一般能力”;专项竞技能力对应于目前习惯性叫的“专项能力”。专项能力是指运动员在特定专项领域所具备的竞技能力, 是提高专项训练水平和专项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最直接的竞技能力 (徐本力, 1999) [8]。由此可见, 专项能力是指与运动员专项运动紧密相关、能直接促进专项成绩提高的一种特殊能力[9]。

一般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基本的参赛能力;专项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专项化的参赛能力。一般竞技能力与专项竞技能力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内在的一般竞技能力与外在的一般训练方法, 和内在的专项竞技能力与外在的专项训练方法是相统一的。一般训练方法, 形成与发展的是运动员一般能力, 主要包括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和比赛等一般训练方法, 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适应性与周期性等。专项训练方法, 形成与发展的是运动员专项能力, 主要是教练员设计的符合专项规律、运动员个体特点与专项比赛需要训练方法, 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专项化、个性化与实战化等。一般竞技能力及其一般训练方法和专项竞技能力及其专项训练方法, 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关系。

有什么样的规律, 才有什么样的方法;有什么样的方法, 才能什么样的能力。这一前提与规定是内在性的, 根本性的。如果搞不清一般训练规律, 就搞不清一般训练方法, 其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原则也是盲目的;搞不清专项训练规律, 就搞不清专项训练方法, 其专项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原则也是盲目的。搞不清一般训练规律与专项训练规律, 一般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原则、训练方法与专项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原则、训练方法, 一般竞技能力与专项竞技能力等内在规定性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关系, 其训练是想当然的, 或经验性的。

运动项目的规律受项目规则与比赛规程的制约和规定, 又通过训练方法和竞技能力的针对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等来揭示。同时, 队员情况、现实条件和科学技术也对训练方法、竞技能力和竞技表现产生影响与制约。

2 基本问题

2.1 基本矛盾

2.1.1 “竞技能力”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关系

运动训练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 其普遍存在的矛盾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是指矛盾的共性和个性, 一般和个别,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 指矛盾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这是一个普遍的哲学原理, 古今中外, 没有一个例外的事物存在, 就这一点来说是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指每一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殊性, 所以又具有个性, 这种个性不同于一般, 是有条件的, 是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而是相对的, 暂时的。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究其原因, 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的灵活运用, 把握这一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出发点, 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共性和个性也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 是由个别到一般, 然后又用这一般的、共性的东西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 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

“竞技能力”相对于其它事物具有特殊性, 这是运动训练领域的特殊性;就“竞技能力”本身而言, 又具有运动训练一般的、共性的普遍性与专项的、个性的特殊性;就从事某一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而言, 又具有专项训练的一般的、共性的普遍性与具体运动员、个性的特殊性;就具体运动员而言, 又具有自身的共性、普遍性和不同情况的个性的特殊性。

研究“竞技能力”,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要抽象共性矛盾, 寻找其普遍性, 又要寻找其特殊性。而无论寻找其普遍性, 还是其特殊性, 首先要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 这样才能保障我们认识的方向性、正确性和深刻性;其次是要有探索规律的基本的知识与方法;然后要有勇于探索的态度与精神。

2.1.2 “竞技能力”自身的特殊矛盾

2.1.2.1 竞技能力整体与部分的矛盾。

系统由要素构成,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是整体 (全局) 与部分 (局部) 的关系。其一,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没有部分, 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 也无所谓部分。其二, 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 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其三, 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 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 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其四, 部分影响整体, 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 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 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对立统一关系是矛盾的核心。矛盾双方在概念上是否明显对立, 并不是区分差异共性矛盾与对立统一矛盾的标志。象热与冷, 下与上, 右与左这样的概念很对立;但内容与形式, 功能与结构, 时间与空间, 环境与系统这样的概念并不显得对立, 然而后者依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

矛盾一分为二, 分成差异共性矛盾与对立统一矛盾两种, 两种矛盾有四种联系。 (1) 差异同一联系:凭着矛盾多方的共同性而结成的类聚联系就是差异同一联系。比如:人与人都共有人性, 所以就类聚成人类这个整体;质量之物与质量之物都有惯性, 所以就有万有引力这样的类聚力。 (2) 差异协同联系:凭着矛盾多方的协同性而结成的类聚联系就是差异协同联系。比如:桌子、椅子、凳子与柜子等家具功能协同而类聚成人类日用家具系统。 (3) 对立互补联系:凭着矛盾双方的互补性而结成的吸引联系就是对立互补联系。比如: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自旋相反的电子可共一个轨道, 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 (4) 对立同一联系:凭着矛盾双方的依存性而结成的共存联系就是对立同一联系。比如:形式与内容, 现象与本质, 功能与结构, 场与实体这些矛盾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共存性。

这一矛盾关系, 对于我们理解与把握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与整体性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大庆研究了其中的非衡关系及其补偿作用[17], 是上述四种关系中多种属性的一个, 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这四种关系和特性及其多种属性与发生机制等的深入研究是我们把握“竞技能力”性质, 还是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目前, 对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相对较多, 而其整体性研究远远不够, 对不同专项、不同队员、不同阶段的整体性研究更是不够 (对运动负荷的整体性与累积效应的认识也是远远不够) 。现实更多的是以具体因素的视角去进行训练、评价与干预的, 而没有很好地从“竞技能力”的整体上去认识与实践。这也是不能真正把握训练、驾驭比赛的关键与根本所在。

2.1.2.2 竞技能力挖掘的最大化与潜在的可能性矛盾。

这也是训练与选材的优化与统一的问题。运动训练根本目的在于挖掘运动员最大潜力, 运动员的潜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性的运动天赋, 二是后天训练、生物和人文社会因素开发出来的。这一对矛盾中教练员是主导、运动员是主体, 以及训练、比赛过程的环境、条件与保障因素, 都直接影响与制约着“竞技能力”的优化与统一。而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 其主观能动性, 即能动性的认识与能动性的改造能力是决定“竞技能力”优化与统一的决定因素。这一过程中选训始终如一, “选训一体化”伴随着运动训练的全过程, 并在高度的专项化、个性化和实战化上优化与统一。

2.1.2.3 竞技能力形成与表现的矛盾。

训练能否出现最大的“竞技能力”是一方面, 能否表现最优的“竞技能力”又是一方面, 二者统一也是个问题。现实是能上负荷, 能够练出一定能力, 但这个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的“训练节奏”的把握, 和“竞技能力”状态 (波浪的周期起伏与峰峦形态) 以及出现的诱导因素的取舍、优化, 评价、调控等还有较远距离。

2.1.3 牢牢抓住“竞技能力”形成与表现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诸多矛盾中, 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捉住这个主要矛盾, 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同时, “竞技能力”形成与表现的主要矛盾在不同项目、不同队员、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 主要关系

2.2.1 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关系

人的身体素质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 是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身体素质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都有专项运动的相应天赋素质, 而这个天赋的遗传度多较高, 同时, 后天训练、生物和人文社会因素也很重要, 而且是能动性的。

2.2.2 竞技能力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形成与表现“竞技能力”的基础与前提, 但目前的运动训练与比赛反过来多是透支或危害身体健康。这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急功近利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2.2.3 竞技能力和运动训练方法的关系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 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运动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是建立对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竞技能力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运动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要适应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专项特征、运动员特点和任务目标、阶段要求和训练计划的需要;同时, 也要与训练条件与实现的可能性和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相适应。

2.3 影响因素

2.3.1 生物学因素

运动员的成绩水平, 首先依赖于个人天赋, 即遗传因素。以几项指标的遗传度 (%) 为例[10], 如最大摄氧量为69-94, 神经系统功能为90, 血红蛋白为81-99, 血清睾酮为78-91, 无氧耐力为85, 有氧耐力为70, 反应速度为75, 意志坚韧性为80。需要做的更好与完善的是寻求更加优化的专项化选材。

在运动训练、比赛的全过程中, 有赖于生物学科的支撑, 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生命科学等。并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辅相成。需要做的更好与完善的是促进疲劳消除、机能恢复, 防止过度疲劳与伤病, 延长运动寿命。

2.3.2 训练学因素

训练学因素是最直接的。挖掘运动员潜力, 实现超代偿都是训练负荷产生适应的结果。需要做的更好与完善的是突出训练效应, 实现较高的峰值与可持续性, 从而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避免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伤害。

2.3.3 人文社会学因素

运动竞赛成绩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有着高度的相关。运动员的身心是否健康又是生物学因素、训练学因素和人文社会学因素三者整合的结果。特别是在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阶段并取得一定的竞赛成绩和荣誉后, 能否突破心理、价值取向等人文社会学因素的制约是保持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动力[11]。

3 基本属性

3.1 一般意义上的竞技能力

3.1.1 是比赛所需的

非比赛所需的“竞技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体育竞赛是比谁实现最优成绩的进步快, 而时间是有限的;人体能力与能源供应是有限的, 需要达到最优的节省化与有效利用等, 所以, 一切实现与表现“竞技能力”都要从是否为比赛所需来考虑。

3.1.2 是项目适用的

“竞技能力”的实现与表现具有明确的专项指向, 只有这样方能最快的挖掘运动员潜力与最佳的表现专项“竞技能力”。

3.1.3 是能够实现的

“竞技能力”的实现与表现, 既不是想当然, 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现实条件, 一切脱离规律与现实的东西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竞技能力”也是一样。

3.2 哲学意义上的竞技能力

3.2.1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 即作为物质系统的整体, 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失去了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12]。现代系统方法把整体理解为整体、部分、环境三者的辩证统一, 着眼于整体与部分之间, 部分与部分之间, 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并强调从这些关系中来把握整体。而且, 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迭加。

在古代, 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过:整体大于备孤立部分的总和[13]。部分的量变会引起整体的质变。恩格斯指出:“许多人协作, 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就造成‘新的力量’, 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14]。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系就形成系统, 系统在哲学上是指由互相联系的基本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

运动训练个具有整体性特点的系统。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日益激烈的比赛竞争, 运动训练已成为一个多因素的、繁杂的、动态的、随机变化的巨系统。从多维的角度并对多重相关因素全方位审视, 分析竞技运动训练水平的持续发展问题的整体性研究方法, 对提高我国竞技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15]。只有在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和整合水平均达到较高时, 运动员才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16]。

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功能特征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模型非衡结构的基本特征。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整体性特征表现于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17]。

竞技能力按照对象又可分为个体竞技能力和整体竞技能力。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 竞技能力是不同的。对运动队来说, 运动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个体竞技能力的整体与整合水平及其发挥程度[18]。

3.2.2 动态性

运动成绩的每一次提高, 都与专项竞技能力的变迁相关联, 变迁的内在行为逻辑, 表现出核心专项技能能力的同功异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发展的过程, 因为变迁总是违反传统专项竞技能力既定的规范和习惯, 新的专项竞技能力必然与传统的专项竞技能力发生“冲突”, 正是这种“冲突”成为专项竞技能力变迁的动力和契机[21]。如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 中国体操队根据新规则的变化, 在难度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难度、有超强的成套耐力、动作类型要全面、交叉类型的难度要提高、难度动作必须创新、难度动作必须提高质量。这实质上是在适应新规则下重构专项竞技能力的过程。

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也随之发生改变, 发展原来的专项竞技能力的方法也必须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仅在方法内容的度量上, 更重要的是对方法的性质进行重构。

郑宏伟, 李国强[19]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思想为指导, 以耗散结构的产生机制作借鉴, 在对竞技能力系统动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超代偿”过程是非线性的, 它是竞技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指出由多种因素形成的“系统合力”是推动竞技能力系统有序发展的不竭之源, 渐变和突变是竞技能力系统演进的两种表现形式。

人体生命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如生物体的“节律性”, 它是通过神经反应的节奏性规律来控制的。人体感知及运动系统的活动以及各脏器的生理功能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 这就决定了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节奏的生命体[20]。节奏是运动状态的一种动态直观表现, 节奏性规律是竞技运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在实际训练工作中, 教练员可根据各运动项目的不同节奏性规律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甚至可直接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以达到适应运动项目节奏性规律的目的。

3.2.3 复杂性

哲学上把复杂性表述为“存在多个有意义、不确定、非周期的可区分状态”, 或说“多个有意义的可区分状态以不确定、非周期的方式存在”。

竞技能力构成的各要素是按照竞技项目规律和运动员个体特征的等级或贡献率而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各个要素在其结构中表现出纷繁的多层状态, 构成一个专项竞技能力的复杂系统。

各个竞技能力按着专项特征和个体差异形成项目特殊的网络结构, 这个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既有线性的直接关系、间接关系, 也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关系, 以及与无序直觉、顿悟、想象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21]。

由于运动训练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复杂性, 所涉及的因素多样性, 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因果性和规律性, 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正是制约科学研究成果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重要因素。以至于目前还无法想象能够依靠充分有效的科学模型, 完全支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在训练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 教练员知道如何产生特定的训练效果, 而且通过实际的训练活动产生了, 但是却不能从科学上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因为竞技能力发展的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使得我们对某种效果的原因解释变得很困难。反过来, 根据对竞技能力发展的某种因果联系的认识而构建的科学理论, 也可能不能对受多种因果联系制约的训练问题的解决, 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运动训练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复杂性、所涉及的因素多样性、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因果关系和一般规律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体育科学研究中, 很多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所揭示的主要是统计因果关系和非线性因果关系。这些成果, 对具体的训练活动来说只能提供一种概率式的预言性指导, 还不能达到运动训练实践所提出的确定性要求。这是目前制约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22]。

随着运动训练的发展, 运动负荷的调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针对高水平训练阶段的运动员, 他们的负荷调控更显复杂性特征。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运动负荷的数学建模[23], 运动负荷的安排与最佳状态的确立等方面[24]。高水平竞技训练运动负荷调控具有变异性、非均衡性和生物节奏的可变性与可调性特征。在高水平竞技训练负荷调控中, 这三种特性必须合理诊断和利用, 高水平竞技训练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需要全面发展, 竞技状态的保持需要更加符合生物节奏, 只有实施有效诊断和调控, 才能有效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25]。

3.3 体育意义上的竞技能力

3.3.1 专项规定性

事物的内在规定或规定, 是指事物的特定的组成要素及特定组成要素间的特定关系。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组成要素及特定组成要素间的特定关系, 比如水就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及其特定的关系而形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及其特定的关系”就叫做水的规定或内在规定。规定性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定或规定的外在表现。比如水的规定性就是无色、无味、透明。

项目规则和赛程规定及其变化, 规定着专项规律;专项规律规定着不同专项的“竞技能力”。如短跑专门比速度、射击专门比准确、举重专门比力量;集体项目还是彼此配合问题。因不同的专项, 其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 竞技能力主导因素, 构成竞技能力因素的各自比重等会不同。因此, 竞技能力直接受专项规定与制约。

项目规则与赛程规定的任何改变, 都会因此改变专项所需的“竞技能力”。专项所需的“竞技能力”的任何改变, 其运动训练的方法的选择与设计都必须跟着及时改变与突破。

3.3.2 个体差异性

人体的差异性是人类的固有属性, 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与其他个体的特殊性。目前研究认为, m t DNA多态性可能造成群体中有氧代谢能力的个体差异, 是决定有氧能力和训练敏感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26]。从训练上讲, 每个运动员的先天条件、个性特点、努力程度、教学组合、训练经历、生活环境、实力层次都不可能相同, 他们各自的竞技能力又必然地会表现为鲜明的个体差异性。

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 决定了运动训练, 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必须是个性化的。运动员机能评定也要注意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项目特点, 并要注重个体的纵向系统分析。系统比较运动员与年龄、性别、遗传、种族、健康状况 (包括运动损伤) 及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的关系, 同时注意在对训练应激的适应过程中, 由于个体差异, 相同的训练方法或训练负荷, 对不同运动员产生的训练效果和造成的机体疲劳程度均会有所不同。另外, 不同项目具有其特殊的专项训练方法和内容, 对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 在应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评定时, 在利用一些普遍规律的前提下, 更应注意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项目特点, 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定。

3.3.3 结构非衡性

刘大庆 (1997) 研究结果认为[17]: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 呈现非衡结构特征。在集体项目中有不同优势的运动员, 在综合项目中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单项, 在某一项目中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因素, 在不同的时期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表现, 所以, 从哲学意义上讲, 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因此, 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

3.3.4 等级层次性

表现在专项竞技能力构成的各要素是有等级层次的。等级不同, 其各要素的属性、结构、功能和作用等均不同。如短距离游泳成绩的第一层次是速度和速度的耐力构成;下一位层次是由技术、速度力量和速度训练构成;速度力量又可分为基础速度和最大力量等。各个要素既有同一层次的联系, 也有不同层次的交叉作用。象最大力量对于短距离项目属于较低层次的要素, 但是最大力量影响速度力量, 因而有间接影响速度, 及至影响成绩, 它对上一层次的要素间接起作用[27]。

刘咸祥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对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28], 认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具有纵向的多层次性的和横向的多因素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必须注重全面发展与超前发展相结合, 竞技能力训练目标与训练计划的建立和制定应当具有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等。

3.3.5 时空变异性

运动训练有着明确的阶段性。如杨素冠等 (2005) 研究结果[29]: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高水平保持阶段四个阶段的年龄特征、训练的主要任务内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训练负荷的方法手段等特征各有不同。

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时期, 其竞技能力是有所偏重的, 这也符合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总体上是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过程, 从无序-有序-无序的层层递进。这决定了运动负荷调控时空上的变异性和结构变化[25]。

熊焰等通过对亚运会、奥运会以及其它A级赛事中同场隔网对抗项群比赛的技术及战术数据统计处理, 提出了技能主导类同场隔网对抗性项群局盘赛点期竞技能力结构变异特征。指出运动员参赛“高原现象”、竞技表现的“极化”、非可控因素消极制约和认知水平与情绪自控是同场隔网对抗项群局盘赛点期运动员竞技表现的主要特征[30]。

3.3.6 转化递进性

“竞技能力”的形成与表现, 受多种方法论原理与基本规律的制约, 即既有方法论层次上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改变;也有生物学, 心理学中生物适应、超代偿, 节律周期, 个性发展等变化, 还有运动训练学自身的形成特征。包括体能的梯级递进, 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耗散性、突变性、协同性特征, 战术递进式的发展, 以及心理与智能的逐步递进。如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实质是耗散结构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过程。竞技能力是技术的表达形式, 优秀运动员所谓的感觉、下意识、熟能生巧等均是竞技能力的体现。加快把技术转化为竞技能力是核心, 防止出现“有技无能”现象。

在不同专项的主导竞技能力形成中, 都是通过其次级、再次级…的竞技能力形成的决定因素, 整合转化与逐步递进而形成的。如孙海平在刘翔110米跨栏训练中始终把速度训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速度并不主要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 更多的是靠平时的专门力量训练积累出来的[31]。谢亚龙对体能类项群运动成绩的中长期预测方法的“递进系数”进行了专题的研究[32]。

整合转化与逐步递进, 并不一厢情愿的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 不遵循规律、脱离现实可能、过度或带有破坏性训练等, 都可能走向问题的反面。不同梯级的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在相辅相成中转化与递进式发展, 是我们所追求的。

递进不仅仅是结构性向上, 还时时间性向前等, 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3.7 相对稳定性

从训练和竞赛的角度来说, 竞技能力还可划分为训练性竞技能力和表现性竞技能力.前者反映了运动员实际获得的训练效果, 是相对稳定的, 是运动员进行运动竞赛的基础[18];后者则是前者在竞赛条件下的实际表现效果。运动员或运动队准备比赛时, 其体能、技战术能力相对固定, 即获得性竞技能力已经形成, 而在竞赛中能否表现出来, 特别是在大赛上能否表现出来, 还有心智因素的直接影响与制约。所以, 竞技能力既具有非衡结构特征, 也具有非衡状态特征。这种非衡状态是因为在不可控因素条件下, 通过心理特征链节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在竞赛过程中, 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 克服不可控因素影响, 最大限度地发挥竞技能力, 对竞技能力结构失衡后的整合和优化十分重要。

如何全面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篇3

关键词:商品;使用价值;基本属性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用途。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生产者需要交换产品。

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的、化学的等性质决定的。视频、衣服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书刊、艺术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原材料、机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方面的需要。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物理、化学等性质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而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

3.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马克思曾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个有用性不是浮在空中的,它是由商品体的属性限制着,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这说明商品具有使用價值的属性。其他物品或者劳动产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如:阳光、空气等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那么阳光、空气等是不是商品呢?因为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商品必然有使用价值,劳动者只有对人们有用,才能进行交换,也才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不称其为商品。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劳动产品虽然没有交换,不是商品,但它们对人类也有一定的用处,所以它们也有使用价值,商品必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故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二、商品的价值

1.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抓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既然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在生产时都耗费了人类劳动——在产品中都凝结了人类劳动——都是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2.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不能认为只要是劳动产品就凝结人类劳动,就有价值了,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需要相互比较凝结了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会有价值,即价值是一切商品的共性,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3.价值是商品交换中实现的,因而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作为一类事物,之所以能同其他事物区别开,就在于它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这个共同点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不具有这一本质,就成为另一类事物。因此,价值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4.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交换价值产生于最初的特物交换中,以具体的实物形式出现,直接表明了劳动者的交换是以获得对方的使用价值为目的,体现了两者交换劳动成果的社会关系,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撇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和具体形式,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由货币来表现,即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作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作为商品,它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价值是抽象的东西,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具体的物质上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人会要的,也就不会形成价值。那么,商品的质量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吗?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其能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物品的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从质上看,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也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从量上看,任何一种使用价值,都以一定的量为前提,有其特定的计量单位,如1双鞋子、30斤大米等,使用价值是由物体自身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几何的特点决定的,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及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二者也有联系,商品的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内容,就某一类商品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质量,才能使其具有规定用途、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一般来说,商品的质量越高,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体现得越充分,商品在被生产时耗费的人类劳动也越多,价值量就越大。可见,商品的质量不等于商品的作用价值。

3.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如果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就不可能称其为商品。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篇4

【关键词】旅游资源 文化属性 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 经济 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 影响 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 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 现代 社会 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 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 理学 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篇5

《信息技术》教案 表格的属性设置

执教人:   柠檬皮    课题 表格的属性设置 授课时间 4月23日第九周星期五 第5节 授课地点 机房401 类型 新知课 授课班级 高二(1班) 教学内容分 析 “表格的属性设置”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第三册《信息技术》的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网页制作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对网页的设计和构造有一定的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网页的进一步完善,使网页更美观,本节在本章中是重点难点。 教学对象 分 析 高二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经学会了插入表格,了解了表格菜单,表格属性的设置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喜欢的,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适当布置任务,运用任务驱动,通过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正确引导学生,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学生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探究创新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意图。(本班学生现已经分组,具体分组情况见附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表格和单元格宽度的调整的操作方法。 掌握表格和单元格背景的设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了解及掌握表格在网页的设计和构造中的使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表格操作的了解和认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作为主题,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网页中表格的属性设置 教学难点:表格在网页中起到的作用及单元格属性的设置 教学方法 与 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上机操作 教时安排 1 课时(45分钟) 教具 多媒体,机房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展示内容 复习旧课,导入并激发学习动机 (3分钟) 师:同学们先欣赏一下,上一周我们同学的作品吧?这件作品让我看了很是感动。 打开“玉树,加油”网站,展现玉树地震的情况,一方面丰富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及爱心,另一方面,在各个媒体中对此已有所了解,有震撼力,易引起同学关注。 展示到“捐助活动时”,发现里面有表格,表格是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但现在看来表格有些单调,我们要用爱心对表格加以美化。引出今天的主要内容:对表格的属性进行设置。 生:观看“玉树,加油”网站,感受着每一个网页,心中燃起了爱心,想为玉树做点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今天就让我们的“捐助活动”页更美观一些。 投影: 教学课件; 展现“玉树,加油”网站。 师生活动,探讨、交流、分享体验(25分钟) 师:表格的属性包括整个表格的属性和单元格的属性。展示表格与单元格属性的对话框指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咱们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整表格宽度和单元格宽度。演示操作表格的步骤,讲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让同学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更简捷方法可以达到本效果?提问同学。让学生自学单元格的操作。 师: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操作给予指点,完成后,总结注意的问题。 师:只调整宽度还不够,再引出下面要对表格和单元格背景进行修饰。演示操作表格添加背景的步骤,讲解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单元格如何添加背景。 师: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操作给予指点,完成后,总结注意问题。 生:注意老师的操作步骤,积极思考老师讲到的问题,并考虑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方法。 生:自己练习表格宽度的调整,并尝试单元格的行高、列宽的调整,自己也尝试着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构思着自己的`表格,想着自己有背景图片的漂亮表格。 生:亲自练习如何将表格的背景做好,做的既漂亮又个性。尝试着单元格的背景添加,美化表格的整体感觉,适当的调整边框的粗细与颜色。 生: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刚刚操作的情况,调整表格的适当宽度,添加表格背景。 投影: 教学课件; 学生、老师操作的全过程。   小结  (3分钟) 经过我们刚刚的学习和同学们的练习,谁能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听三位同学总结后,对他们给予鼓励,并做出最后的总结。 同学总结本节课自己学到的知识, 1、表格宽度和单元格宽度的调整; 2、表格和单元格的背景设置; 3、表格与单元格的边框设置; …… 投影显示我们的教学目标。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并且小组协作完成网站的进一步完善(12分钟) 师:布置任务:利用之前所学的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在我们小组原有的网站基础上,对网站进一步完善,可以再搜集资料丰富内容,可以调整网页布局等. 在原来的有表格的一页,设置表格的外观,使的网站更美观,更条理. 师:观察同学们的操作,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并对部分同学的错误操作给予纠正。 师:同学们完成任务后,查看各组完成的情况。 生:探讨各组自己网站的完善设计方案。学生以组为单位,积极完善本组原有的网站,任务完成后,踊跃的报名要展现自己小组的网站作品。 每组大约用两分钟的时间展示完自己的网站更新情况,并都讲到了使用表格后,使得网站更美观,内容更条理,体现了内容的顺序性等。 学生上台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现小组的作品。 作业布置 (2分钟) 各小组在现有网站的基础上,利用表格对网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也别忘了搜集资料充实我们的网站。网站没有完美的,只有更美的,期待下一周课看到各组的优秀成果。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注1:假设本班现有人数45人,现已分成9个小组,每组有5名同学。其中, ü  每组有一名组长,负责查缺补漏; ü  一名同学作为本组发言人; ü  一名同学为整体框架的设计; ü  一名为色彩的搭配; ü  一名同学则负责技术性问题。 当然五名同学要相互配合,协作学习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旅游策划的基本问题 篇6

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区别

(1)概念差异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规划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旅游策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2)理念差异

规划是一套法定的规范程序,是对目的地或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规划是为旅游的发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长期地、稳定地,必要地。

策划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与市场对接为目标,用独树一帜和鹤立鸡群的方法解决旅游吸引力、产品、开发过程、营销等方面的独特性与操作问题;围绕旅游吸引力、商业感召力、游憩方式、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问题的解决,旅游策划必须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

(3)任务差异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策划的基本任务则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性安排,形成游憩方式、产品内容、主题品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全面提升和延续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或建构有效的营销促销方案,并促使旅游地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策划到底策划什么

旅游策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旅游策划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与市场对接为目标,用独树一帜和鹤立鸡群的方法解决旅游吸引力、产品、开发过程、营销等方面的独特性与操作问题;围绕旅游吸引力、商业感召力、游憩方式、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问题的解决,旅游策划必须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

旅游策划的基本任务则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性安排,形成游憩方式、产品内容、主题品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全面提升和延续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或建构有效的营销促销方案,并促使旅游地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策划包括: 总体策划、深度策划、落地策划、营销策划、招商融资策划等。

如何做好景区文化提升

一、旅游景区文化提升的要素

旅游景区的美誉度、知名度,以及整体的旅游氛围,都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持,包括旅游形象、旅游景观、旅游主题、旅游产品、游憩方式等。旅游景区文化包装是指通过发掘利用该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宗教文化传统、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打造、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从而达到提升目的。

任何景区都有旅游生命周期。要使旅游景区“日游日新”,除了完善旅游设施,增加和提升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从而保持持久的魅力。我们所熟知的成功案例很多。现在很多地方对旅游景区提升和文化包装走入误区,一窝蜂地盖寺庙、造佛像、建纪念碑,似乎这就是文化提升,其实是庸俗化、没文化的表现。文化提升应当包含四个要素,即:

1、通过整理、挖掘景区文化资源,达到传承、弘扬本土(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

2、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核心旅游吸引力;

3、以独特、原真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市场的文化唯一性品牌;

4、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完善项目功能,形成产品系列,满足游客的文化审美需求。

文化提升工作不仅面对着景区自身,也要对游客负责,而且还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如果其中没有上述要素,无论盖多少庙,造多少佛像,都是毫无价值的。

二、旅游景区文化包装的策略

1、表现本土文化,凝练景区主题

2、挖掘资源精华,打造品牌形象

3、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系列产品

4、编撰故事,情景体现,策划节事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篇7

一、环境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环境权在早期的人权立法中没有被提及, 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 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达到对抗非常激烈的程度, 再加上人类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 所以在法律上确立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权利[1], 这与环境权所要表达的理念完全背离, 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 环境权的建立只会束缚人类前进的步伐。显然, 这样一项背离社会现实的权利是得不到确认的。但随着人类对自然征服程度的深入, 自然最终也不堪忍受, 其对人类的报复也开始显现出来。人类过去错误思想的指导使世界固定在一项悲剧性的行动方针中。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我们开始认识到我们不能对环境无节制地开发利用, 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1]。良好的环境是人共同享有的东西, 失去环境人将不能生存, 人也就不再为人。环境权概念就是以人权的名义提出来的[2]。例如, 《联合国人权与环境原则草案摘录》规定:所有人都对安全的、健康的和符合生态规律的环境享有权利。这一权利和其他人权, 包括民事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权利, 是普遍的, 相互依赖及不可分割的。虽然人权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但也一直受到各方的批评:概念模糊、主体不确定、范围不确定、无法具体化、司法实践困难重重等[1]。所以环境权要想真正发挥作用, 具有强制力, 其必须法定化, 正如赫里曼所言:“人权的神圣名义, 不论其可能意味着什么, 都能被人们用来维护或反对任何一个事物”, “人权似乎就是一切, 又似乎什么都不是”[3]。但是环境权的法定化进程却要受到一定的阻碍, 那就是环境权如需法定化的话, 应是由什么层面的法律来对它加以确定, 环境权的性质的多层次性, 内容的多样性导致其法定化的进程不可能由某一个具体的法律部门来承担, 环境权的人权属性也导致其法定的高位阶性, 所以宪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即环境权应被宪法所固定, 成为基本权利。

二、环境人格权的民事权利属性

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是不能具体适用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 要想让环境权在具体的法律部门中有所作为, 即以具体权利面目出现, 那就意味着必须在具体法律部门中找到能够体现环境权理念的权利, 环境权在人格权法中的体现, 我们称其为环境人格权, 环境人格权是独立存在的, 是“自然人所固有的, 以环境人格利益为客体的, 维护主体人格完整所必备的权利。”[4]

所以环境人格权不是基本权利, 其只是人格权的下位概念, 是人格权一部分内容的民法体现, 其不能成为一项基本权利, 同时环境人格权也是环境权这种基本权利的下位概念, 也是环境权一部分内容的体现。所以说环境人格权是人格权与环境权的融合, 是这种融合在民法上的体现。诚然基本权利的功能和民事权利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基本权利并不是个人用于对抗他人的工具, 而是用以对抗国家权力, 免受国家的侵害的工具。同时, 国家也应为公民创造必要的条件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并随时调整自己, 法院解决纠纷时也应不偏离基本权利的精神。所以基本权利不仅仅是一项法定权利其还具有“客观法”作用, 基本权利整体构成一种价值体系, 辐射于整个法秩序。因此基本权利可对民法产生效力, 但是这种效力的发挥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呢?目前有三种学说:无效力说、直接效力说和间接效力说, 通说采用了间接效力说。这是因为民法是体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法, 是市民社会的法, 自主性是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为防止对个人意思的阻碍, 基本权利是不能直接适用于私主体之间,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基本权利与民事关系不产生任何的关联, 即基本权利应经由民法的概括条款或不确定法律概念而适用于私法关系, 毕竟基本权利作为价值体现还应对私法进行统摄, 而不是漠不关心, 只不过这种统摄是间接的, 而非直接作为民事关系的安排的法律依据。

人格权和环境权作为自然权利而入宪, 不管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法律文本上都已得到证实 (虽然中国宪法还没有将环境权纳入基本权利范畴但环境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已得到多国宪法的承认) , 所以环境人格权不管是从人格利益享有方面还是从环境利益享有方面都包含在上述两权利之中, 其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涉及到的人之生存和尊严内容的部分自然应受到宪法保护。但这并不能妨碍其作为民事权利出现。环境人格权客体是存在于人自身的环境人格利益, 因具有生命特征而享有 (此处还涉及胎儿和具体后代人的法律地位问题) , 因死亡而消灭。环境人格利益为人之尊严地生存而必备, 与人之生命、健康密切相连, 该权利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 这一点与民法本质不谋而合, 应纳入民法进行直接保护, 仅靠宪法的间接保护是难以为继的。除了中国没有宪法诉讼导致公民不能直接适用宪法寻求救济外, 最主要的是宪法作为一国之根本法, 是不可能详细规定各具体权利的, 即使人格权或环境权在宪法中的规定也仅仅是宣示性的规定。至于像环境人格权这样一个属于人格权或环境权的下位概念, 更是不可能详细规定也不应直接出现在宪法文本中。而且权利的规定不仅是一宣示性规定, 其还涉及到权利的救济问题, 正如前面所提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导致其不可能对受害人提供完善的救济, 而且基本权利是用于对抗国家, 一般其所涉及的侵权行为往往不直接涉及私人。所以尽管环境人格权内容可以暗含在宪法中, 但是要想真正得到实现还需要由民法来加以保障, 即环境人格权是一项民事权利, 保护的是私益。但是环境人格利益真的是私益吗?环境具有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物物相关, 也就是说自然万物都是相互联系, 不管某一因素是多么微小, 它都会影响到其他万物[5]。这就导致了对环境人格利益侵害并非只影响到其权利人, 还会辐射到其他人 (包括后代人) 或物, 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环境人格利益并不单纯是私益, 还具有公共性, 是公益。当然由于具体环境人格权类型的不同, 有的私益性多一些公益性少一些, 有的则相反, 环境人格权的私权化也为环境人格利益找到了明确的权利人, 这样也弥补了环境作为非排他性的系统导致的主体缺位进而产生搭便车行为的缺陷, 从而使环境利益的保护落到了实处。所以环境人格利益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私益, 也保护了公益。但我们在强调其公益属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环境人格权毕竟是一项民事权利, 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私益, 至于公益是其在保护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后果而非有心为之。所以它是社会性的私权, 而非个人性的公权。

三、环境权与环境人格权之间的区别

(一) 效力不同

宪法的效力在法律体系中是最高的, 其效力是基础的, 不能来自更高法律, 所有的法律效力都是来自于它, 其本身就是基本规范, 是构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在法律体系的效力终点[6]。所以基本权利的构成不会像民事权利那样细致和复杂, 可以为人直接引用, 基本权利并不能取代民事权利和其他权利, 当然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取代这些具体权利, 而是成为民事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基础, 以自己的价值来衡量具体权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效力辐射整个法律体系。所以, 基本权利的效力并不是只发生在国家和自然人之间, 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 对法的所有领域都产生影响, 所有的社会生活, 不管行为是发生在市民社会还是政治国家, 都需要在基本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自然也不能直接适用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 所以, 环境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所直接依据的不是环境权而是其在民法中的投射———环境人格权, 即人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并不仅仅是将环境作为可供人利用的物质资料, “世间的每一物都是人可以在其中发现人性的东西与增加人性的东西的容器”[7], 是人之人格的体现。所以环境人格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 其法律效力要远远低于环境权, 它是环境权在人格权法中的体现, 被环境权所指导。毕竟环境人格权作为舒适权, 本身就存在模糊性, 它是人的客观和主观感受的统一, 而人又千差万别, 尽管采取一般理性人标准, 但是特殊人的利益也得兼顾, 这都使其不能像物权或其他人格权那样清晰, 也给法官在法律适用中设置了很多障碍, 而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 其理念可以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时提供指导。

(二) 内容不同

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 是人在良好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而这样一个宣示性的概念导致其所涵盖的内容要比环境人格权宽泛得多, 包括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人格利益享受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侵害请求权等。很明显这些权利有的属于实体性权利, 包括财产性权利, 也包括人格性权利;有的属于程序性权利, 有的属于本体性权利, 有的属于辅助性权利, 所以环境权内容包含了性质、地位不同的权利。而环境人格权的范围要窄的多, 仅包括享受环境人格利益的权利, 是实体性本权。

(三) 功能不同

尽管环境人格权是环境权在人格权法上的投射, 但是不能简单地将环境人格权看成是环境权在人格权法上的具体化。这限缩了环境权的功能, 事实上环境权对环境人格权的影响远非如此。正如前面所论,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权利, 其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主观权利和客观规范。作为主观权利的环境权针对的是国家, 其适用范围是国家行为要有理有据, 自然人可依据基本权利条款要求国家不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国家为一定行为, 确保人民的福利, 如果国家机关不履行上述义务, 那么自然人可以寻求司法救济。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功能, 即第一种功能, 要求国家权力不得滥用, 否则人民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而环境人格权是一项民事权利, 其所受到的侵害, 更多的是来自私主体, 提起的是环境人格权请求权与环境人格权侵权请求权的救济权, 不仅可以要求私主体排除影响权利完满状态的侵害或危险, 还可以要求财产和精神损害赔偿以弥补损失。而作为客观规范的环境权所发挥的价值秩序的影响, 则不仅仅体现在私法领域, 其在所有的法律领域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或者说整个法律体系处处都体现着环境权的身影, 处处受到环境权的牵制, 也处处以环境权为理念衡量调整着社会关系。环境权对于环境人格权而言, 其是强制地施加于其上的价值判断, 环境人格权的适用处处离不开环境权的指导和限制, 但环境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实现也必须依赖于环境人格权这一具体的权利。环境人格权不存在如环境权般高位阶的效力, 对整个法律体系而言, 其并不是一种价值秩序, 也不是基础性的存在, 环境人格权仅为一项民事权利, 是人们享有人格利益的民法依据。

(四) 环境权与环境人格权互为影响

环境权对环境人格权的辐射, 在前面环境权的客观规范功能中已进行了详述, 不管存不存在宪法保障机制, 建没建立违宪审查, 都无碍于此种功能的发挥。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可以渗透于民法当中, 通过环境人格权来实现其对环境人格利益的保护。当然这种渗透并不是简单地从上而下, 即直接存在这样一项权利去对应环境权, 这只是环境权对环境人格权影响的一方面。从另一方面讲, 人格权法毕竟是人立的法, 由于人之前瞻有限, 这导致了许多新的环境人格权类型不可能在人格权法中得到体现, 但法院不可以此为借口而推脱此类案件, 这并不是说环境权可以直接被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而是说环境权仍然可以间接地通过人格权保护一般条款去保护这些利益。同时环境人格权也可以影响到环境权在宪法上的确立, 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 由于宪法的根本性, 导致了不管其修正还是修订都比一般法更为严格, 也无法轻易启动, 所以很多时候, 在很多国家, 环境权并没有写进宪法中, 但在民法当中已经存在了环境人格权, 当环境人格权的重要性被广泛承认后, 就为环境权成为基本权利提供了有利支撑, 进而获得最高位阶的效力, 这也符合了法律发展的规律。

摘要:环境权经常在不同层次上使用, 或为应有权利或为法定权利, 事实上环境权如果法定化后, 只能作为基本权利而无法直接适用于具体的法律关系。在将环境权性质界定在基本权利和将环境人格权界定在民事权利的基础上, 分析二者的不同, 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权,基本权利,环境人格权,民事权利

参考文献

[1]张丽君.论个人环境权[J].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6, (00) :72-73.

[2]谷德近.论环境权的性质[J].南京社会科学, 2003, (3) .

[3]Holleman:the Natural Right Movement, Prager Publishers, 1987, p4;沈宗灵.比较宪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马俊驹, 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J].政治与法律, 2006, (5) .

[4]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242.

[5]张锋.通往自然之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的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38.

[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126.

旅游的基本属性教案 篇8

总之,MTV是品牌的概念,MV是作品的概念,MTV本来是电视台的一个称呼,但由于中国把MTV等同于MV,所以这两个概念就混淆了。

二、MV的基本属性

(一)MV具有电视的意识形态

MV是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以音乐为听觉表现形式,以活动画面为视觉表现形式,声画相辅相成的一种艺术作品,是电视文艺节目的一种类型,当然它也具有电视的意识形态。

一些MV通过爱情、性、暴力等角度来反映社会中人性与物欲的冲突,从表象来看,它以震耳欲聋歇斯底里的听觉表象、拼贴的画面、断续无逻辑的结构、快速的剪接等表现方法,使观众消耗并丧失了自己,它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

(二)MV表现手法具有电影的形式和风格

MV音乐电视虽然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作为电视艺术的一种形态独立存在,但以音乐和画面结合作为主要表现手法的MV与电影有着更久的渊源。从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长片《爵士歌王》的面世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上映,人们在欣赏画面影像的同时,也满足着听觉的享受,人们的欣赏方式变得复杂很多。20世纪初,人们领悟到无声电影可以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电影中加入音乐。当初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主要是起辅助画面的作用,而到了1982年由同名专辑翻拍成电影《迷墙》的出现,完全颠覆以往电影的传统做法将音乐作为主角,画面影像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尤其是欧美的MV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上更多受电影的影响。迈克尔杰•克逊的许多MV都是最好的例子,如最近人气较旺的Lady GaGa《Telephone》,在一些非叙事式结构的MV中,更尝试一些具有先锋性的、抽象的、前卫的、后现代的手法来表达。

(三)MV具有广告的属性

MV不仅是一种视听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更加是一种广告。MV最初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销唱片和歌手,特别是对于新出道的偶像歌手或者团体,除了商演和参加综艺娱乐节目,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推出MV。最经典的案例便是1982年迈克尔•杰克逊的MV《thriller》大获成功,让他在当年的流行排行榜蝉联37周冠军,截至1985年底,专辑销售突破3800万张。

与普通商业广告单纯直接推销商品不同,MV的广告性承载着更多内涵,它的背后有着一连串的商业势能,同时视听艺术处理也将其广告性变得更加隐蔽,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被动接受许多信息和内容。

(四)MV是包装明星,造“神”的平台

MV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制造和包装了出许多偶像明星。MV的出现,成为这些偶像歌手展现自我个性和表达自我的最佳平台。如台湾歌手范晓萱,最初被公司定位为儿童偶像,在她早期的MV作品,如《健康歌》、《猪你生日快乐》中可爱健康活泼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在2000年后她决定做真实的、叛逆的自己,走出了一条成熟中性的摇滚朋克风格。如在《管他什么音乐》中,表现一群年轻人随着歌曲在街头表演“快闪”行为艺术,简单直接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无厘头滑稽的舞步,更是引起现实中喜爱嬉皮生活的年青人们的疯狂追捧。

MV无疑是包装歌手明星,造“神”的最佳平台。它可以平实亲切地表现明星的内心独白(如《爱上一条街》、《最终话》蔡依林),也可以五光十色地描绘明星的绚丽生活(如《日不落》、《桃花源》蔡依林),更可以让明星尝试各种光怪陆离的另类人生(《特务J》、《舞娘》、《许愿池的少女》蔡依林)。MV无形中更加拉近明星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MV的传播效能

MV的这些属性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商业社会所形成和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幻觉文化,它以虚构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从而诱发人民的占有欲和追随倾向。MV轰炸和冲击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消费和窥探欲望,同时也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方式。“幻觉文化的功能在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关怀。但是,幻觉文化的允诺是虚假的,对于更多的民众来说,那一切都是只能期望而毫无指望的梦想。”

法国思想家波德里亚认为,当代媒介社会是一个模拟的符号世界,这就构成了一个仿像的世界。视像不仅构成了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现实的本身:视像在塑造现实,也同时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方式。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作为受众,我们应该主动积极接受MV带给我们愉悦的视听享受,避免被动地接受MV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1.孟繁华《众神狂欢》

2.邬玲 《浅议MTV文化的影响》

3.陈红 《中美音乐电视比较研究》

上一篇:zhchshr(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青年志愿服务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