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篇1

从秘书工作和领导工作的关系考察,秘书工作具有辅助性,秘书工作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其实质是辅助领导者从事各项管理工作。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秘书要想领导所未想、急领导所未急。秘书是能使上司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职工作的辅助人员。材料中说道“经理们知道,没有秘书,自己的工作会是一团糟。”便正是体现了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但在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中,秘书要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秘书人员不可自行其是,越权行动,而要依职权办事。秘书人员的辅助性决定他们不是决策人员,无法运筹帷幄,挥洒自如。秘书人员要记住“参”是提建议,“谋”是做决定,“参”是秘书的职责,“谋”却是领导的事情。这也印证了材料中说道的“秘书在工作性质和发展机会上与经理级有着质的区别。虽然秘书和经理在一个办公室里,却生活在两个世界。”

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完成事务性的工作体现出来的。所以秘书工作的事务性也是其本质属性之一。秘书人员的工作大量涉及的是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收发文件、起草公文、打印校对、加盖公章、组织会议、安排洽谈、接听电话、回答咨询、送往迎来、派车买票、安排食宿、财务报销等等,秘书人员都要一件一件地去办,一点也疏忽不得。材料中“替经理们订机票,订酒店,打字,复印,发传真,中午到马路对面替老板买三文治,帮老板的菲佣办护照„„”这些都应由秘书人员去负责,因为这些工作是属于秘书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所以,秘书人员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觉提高办事的能力,积累和掌握高效办事的方法,这样便能使上司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职工作,从而带动整个公司高效快速发展。

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篇2

一、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区域和产品的不可分离性

目前, 学术界在对区域品牌的理解上差异很大, 使“区域品牌”四个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从而造成了概念的混乱。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品牌”就是“区域的品牌”, “区域名称”就是区域品牌。如“地区品牌” (Place Brand) 、“城市品牌” (City Brand) 、“国家品牌” (Country Brand) 、 “政府品牌” (Nation Brand) 、 “社区品牌” (Community Brand) 、“目的地品牌” (Destination Brand) 等。[1][2]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品牌的关键环节, 并且产业集群名称与区域品牌名称一致, 因此, “产业集群名称”就是区域品牌, 只要形成产业集群, 不论什么产品都是区域品牌, 如“温州低压电器”、“晋江皮鞋”、“景德镇陶瓷”、“涪陵榨菜”等。[3][4]上述两种观点的内容本身没有问题, 但他们仅从区域品牌的一般属性上看问题, 认为只要与区域相关就是区域品牌, 而没有从本质上廓清区域品牌的内涵, 造成了概念的混乱。因此, 认清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 以明确界定区域品牌的内涵和产品支撑, 是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区域品牌作为品牌的一种, 从字面含义来说, 它由“区域”和“品牌”两部分构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理范围;“品牌”是指具有一定物质载体的商标。关于品牌的物质载体, 不论研究对象的内涵多大, 最终都要落脚到产品上, 因此, 不同观点的区域品牌都围绕产品展开, 但内容上差异很大。持“区域名称”就是区域品牌观点的人, 是把地理位置当作产品, 把研究对象扩展到自然、历史、文化、人口等资源上, 具体探讨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这实际上是把产品“泛化”。持“产业集群”就是区域品牌观点的人, 是把产业集群当作产品, 具体产品的特点却没有分析。这实际上是把产品“链条化”, 即把产品扩展到产业链的积聚上。可见,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找到支撑区域品牌的产品是什么, 没有找到区域品牌的本源, 都是把产品的范围扩大化。因此, 只有了解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 才能回到区域品牌的本源上。

笔者认为, 区域品牌包括三个要素:区域、产品和品牌。作为区域品牌的区域, 是一个具有一定数量面积的地域范围, 有能力向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产品。因此, 它可以是国家、行政区域、城市等。作为区域品牌的产品, 与所在的区域密切关联, 不可分离, 是区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产品的特色。作为区域品牌的品牌, 是以“地域名称+产品名称”来命名的。同时, 作为推动区域品牌发展的主体, 一方面, 生产企业愿意增加投入打造该区域品牌, 而不是仅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另一方面,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认可的是该区域品牌, 而不仅仅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区域品牌既然必须用“地域名称+产品名称”来命名, 决定了其本质属性是区域与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区域品牌的这一本质属性通过以下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1.区域品牌中的“区域”是不可迁移的和不可复制的

区域品牌中的“区域”虽然是指一定的行政区域, 但本身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可迁移性;二是不可复制性。区域的名称可以迁移, 也可以复制, 但该区域独特的温度、气候、水文、地质条件, 是既不能迁移又不能复制的。否则, 离开这一特定区位, 就不能称其为这一区域的区域品牌。

2.区域品牌的“产品”必须依附于一个固定的区域

区域品牌的载体是区域和产品, 就是说, “产品”必须与某一特定的区位密切结合, 才能形成以该区位命名的区域产品品牌。作为区域品牌的产品, 与所在的区域密切关联, 不可分离。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产品的特色, 就是说, 变换到其它区域就生产不出与该区域相同质量的产品来。否则, 就不能用“区域”来命名。

3.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该地域特色形成的产品特色

塑造品牌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推动区域品牌发展的主体, 一方面, 生产企业愿意增加投入打造该区域品牌;另一方面, 消费者认可该区域品牌的产品, 并指名购买。有学者认为, 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同企业品牌一样, 可以有若干个支撑点选择, 比如核心技术、独特创意、优势产业、优势环节、服务、文化等。其实, 这种观点用在区域品牌上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区域品牌是区域内各单位的共有公共品牌, 由不同企业提供同质的产品, 因此, 就不可能有核心技术的不外溢, 优势产业的不被模仿, 优势环节的不可替代及服务和文化的不可复制。所以, 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唯一的, 只有其它区域不能复制的该区位独特的温度、气候、水文、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区域产品的特色和优势符合这一条件。

以上分析可见, 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就是区域与产品不可分离性。这种不可分离的要求是:一是区域不可复制;二是产品不可转移。

二、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产品支撑——农产品

从区域品牌的核心内涵和本质属性可以看出, 只有在区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区域特点形成的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品品牌, 才可以真正被称为是“区域品牌”。所以, 只有在地域属性上具有刚性, 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地域环境, 依托稀有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地方农产品和基于特色产品的深加工产品才能冠名以“区域品牌”, 而工业产品不是真正意义的区域品牌, 不能通过发展“区域品牌”来提高竞争力。

1.从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来看

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两类主体, 即自然主体 (地理位置以及附属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要素, 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等) 和经济主体。农产品的生产由于其充分依赖地理因子, 其生产经营活动更多受制于自然主体, 表现出对自然条件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生产与栽培方式, 会使这一区域的农产品在产品的类别、功能价值和产品特色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独特性, 从而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同农产品生产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相联系, 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 可以这样说, 农产品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 许多名、优、特农产品都具有鲜明的区位特定性。脱离了特定的区域, 这些产品就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品质和价值。

工业产品的品质依靠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 地域对产品的品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而许多工业品不仅跨市、跨省建设生产基地, 而且已经跨国经营。从这个意义来说, 工业品是不存在“区域品牌”的。对于工业产品的产业集群来说, 表面上似乎和区域品牌相关, 其实不然。企业进入产业集群的目的, 是该区域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人员、设备、原材料和销售便利, 从而降低产销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不是为了投资塑造区域品牌来提高竞争力。因此,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会下大力气打造集群品牌, 而是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他们购买工业产品不会选择集群品牌, 而是选择产品品牌。例如, 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基地, 三大汽车公司中的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部都设在这里, 是名副其实的汽车产业集群, 但消费者购买汽车时考虑只是具体的产品品牌, 如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等, 而不是说只要底特律生产的汽车就行。

2.从区域品牌对产品发展的促进效应来看

塑造区域品牌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区域内产品的良好整体形象, 促进该区域产品的发展, 从而提高该区域产品的竞争能力。区域品牌对农产品的发展起促进效应, 对工业产品的发展则起不到促进效应, 长远来看则起制约效应。

目前, 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高度的分散性的小规模经营, 产量低而成本高, 无法建立单个大品牌。而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同一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 建立一个共同使用的共有品牌——区域品牌, 则可以加速实现该区域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有效提高该区域农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占有率。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品牌的促进效应会持久稳定地延续下去, 在促进区域农产品整体发展的同时, 促进企业品牌做大做强, 使我国的弱势农业迅速向强势农业转变, 最终使中国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走向世界。

由于消费者购买工业产品不认可集群品牌, 而只认可产品品牌, 因此, 区域品牌对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起不到促进作用, 长远来看反而制约其发展。例如, 在一个区域扩大生产规模以后会带来运费提高和市场销售的难题, 也无法利用其它区域的优惠政策、低价原材料和销售市场等, 这些都将制约企业的发展。仍以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通用汽车公司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由于严重亏损而濒临破产, 是设在中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盈利挽救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是说, 如果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囿于产业集群而只把工厂设在底特律, 通用汽车公司可能无法度过这次危机。可见, 区域品牌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三、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实现——从形成过程开始

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区域与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只有在农产品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 探讨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实现问题, 就是要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以独特自然资源及长期的种植、养殖、采伐方式与加工工艺等生产的农产品为基础, 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产品标识。它代表着一个地方农产品的良好形象, 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实现, 包括运作主体、运行机制、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等多层次的问题, 这些工作要从研究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开始。

从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入手, 农产品区域品牌有自身独特的要素依赖, 其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描绘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一般形成过程和路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自然气候、土壤等, 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奠定了区域内相关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在政策、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其他配套的社会资源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基于特色产品的深加工产品, 如新疆的葡萄、哈密瓜和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叶等。作为区域品牌的产品支撑, 农产品的地域属性具有刚性, 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地域环境。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布局上的引导作用, 从宏观上依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中国农业部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5年) ,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形成有序的生产与出口, 以培育国内外知名的优势产业区。

当特色产品形成后, 会迅速在终端市场——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 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占据市场优势。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 各个农户和中小型企业将资本和其他资源投入其中, 形成该类产品发展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 形成了区域品牌的雏形。

区域品牌雏形的扩散效应推动了产品销售, 带动了专业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 政府也逐渐介入其中, 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吸引各种相关产业到本地, 从而形成产业链。区域品牌的扩散效应和产业链相互促进, 共同推进区域品牌的发展进程。

农产品的分散经营的特点表现为存在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在该阶段, 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逐步发展起来, 他们配合区域政府的政策要求, 积极促进企业和农户承担行业自律、维权、组展、服务、协调、管理等任务, 积极促成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徐州丰县农业协会帮助农民发展订单农业, 让特色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组织企业参与产品展览会与推介会, 力求将每一村镇的特色以命名方式发扬光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注册特色农产品标记。区域运作主体的共同努力吸引来大量的相关企业集聚, 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品牌形成。

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龙头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提升, 在此过程中, 一些不法生产企业、经销商以次充好;农产品经营多为散户和中小企业, 其规模小, 使得冠以某某区域品牌名称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影响了区域品牌的声誉。比如日照绿茶, 由于其生长期长, 产量低, 品质好, 价格也高,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以生长期短的南方茶叶来冒充日照绿茶的现象。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短期的利益, 牺牲作为公共品牌的区域品牌的公共利益, 违背行业规则, 生产劣质甚至有害产品, 使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内外知名度的区域品牌遭遇声誉危机。如浙江“金华火腿”, 由于金华永泰、旭春火腿厂采用敌敌畏浸泡“反季节火腿”防蚊蝇, 让“金华火腿”声名狼藉。因此, 区域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特别重要。通过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原产地名称 (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或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并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制度保护地理标志, 实施行业标准化生产制度, 加大扶持龙头企业的力度与加强行业自律, 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过各方运作主体的不懈努力, 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最终形成。

区域品牌形成以后, 其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会井喷式爆发出来, 区域品牌的扩散效应将成倍增长, 从而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必定会使社会资源丰富化及向优势产业资源集聚, 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特色产品的优势体现。

参考文献

[1]Mihalis Kavaratzis.Place branding:A review of trends and conceptual models[J].The Marketing Review, 2005, (05) .

[2]张挺, 苏勇等.论区域品牌的营销[J].管理现代化, 2005, (06) .

[3]涂山峰, 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 2005, (12) .

老子“道”的实质及其本质属性 篇3

关键词:老子,道,“万物之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后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周礼,后退隐,著《老子》(即道德经)一书。这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有载。《老子》是否为老子所作,成于何时,历来有争论。但它作为我国先秦道家典籍,其思想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日趋没落,封建地主阶级通过“耕战”,在各国陆续取得政权。老子处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地位,看到了“社稷无常保,君臣无常位”的历史趋势,于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并期冀以此维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80章)的平和景象。也正是以此消极遁世、清净无为的思想为基础,老子建立了其以“道”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道”生万物。“道”作为“万物之宗”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一种“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精神

老子以“道”做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构成了其整个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在这里,老子把“道”看作是派生万事万物的本原(“万物之宗”),并认为“道”空虚无形却用之不尽,它虽渊深却又实存,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好象是在上帝之先。这实质上是肯定了“道”为万物之根本(“宗”),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前。以此他又描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这里“一”可以解释为元气即原初物质。原初物质由“道”而来,进而演化为宇宙万物。由此把“道”看成比原初物质更为原始的东西,自然也就否定了物质第一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故“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在老子看来,“无”比“有”更根本,这实质上是把“道”与“无”统一在了一起。这里的“有名”或“有”即是天地,“无名”或“无”即是“道”。由“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老子对“道”做了较为具体的形象说明:“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也就是说,“道”虽然恍忽不定,深邃幽远,却又好象有某种形象或实物潜藏于内。实际上“道”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见名曰微”(14章),即无形、无声、无体,所以“其上不白激,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同上)。即“道”由于是一种分不清上下,看不到前后的没有状态的东西,所以我们无法给它起名,最后是归结到什么也没有(“复归于无物”)。由此可见,老子所要强调的“道”不是任何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神秘的等同于“无”的没有任何物质属性的抽象精神而已。

二、“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虽周而复始,循环运动,却独立而不变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在老子看来,形而下的事物可以变化,而形而上的“道”虽不停歇地循环运动,却是独立于万物之外永远不会改变。如“天地尚不能久”(23章),而“道乃久”(16章)。也就是说,万物都会灭亡,而“道”却能永久存在。所以“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6章)这里的“根”也就是“道”,“道”则静止不变。由此可知,“道”在老子那里,即是世界的本原,又是世界的归宿,“无”(即“道”)—“有”(即万物)—“无”的演绎法则最终使其客观唯主义体系的核心“道”成为形而上学的虚构。这种虚构在老子那里其意义也就在于企图逃避现实。这不仅说明了这种虚构恰与老子追求一种自然原始状态的生活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的政治态度相一致,也从另一种角度上说明了“道”是精神而非物质的性质。

三、“道”为自然法则(即规律)主宰天地万物,不可抗拒,亦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道”在老子那里,也指规律而言。“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见韩非子《解老》)即是说,“道”做为规律决定万物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变化之法则。

老子认为,“道”存在于(“泛”)万物之中,“左右”着其不断运动、发展、变化。“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这里“泛”即潜藏、渗入之意,“恃”则指依赖、服从。就是说,“道”为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万物据之“生而不辞”,且这种作用无欲无求,纯系自然。据此老子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39章)“一”亦即“道”。在这里老子已认识到任何事物包括天地在内无不拥有其内在的规律,失去了“道”则必然灭亡。由此老子得出结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这种概述无疑是老子把“道”做为了自然、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

借助于“道”老子把宇宙万物描绘成一个生生灭灭永不停歇的运动景象。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当然,这里的“道生一”具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性质,应予否定。但由“一”这个统一状态开始,然后分化为“二”即天、地(阴、阳),又通过阴阳变化产生和气(“三”即阴、阳、和气),阴、阳、和气合化再产生世界万物,这里,老子形象地把宇宙表述为一个运动、发展过程,相当可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子进而认识到宇宙中的万物莫不如此。如“万物并作”(16章)即万物竞相生长,“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23章)等,都清楚地表明天地、自然、社会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永恒运动之中,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可以说这是老子对发展观所作的最直观、最朴素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但却看到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还应指出,老子在形象地描述万物运动态势的同时,还窥视到了运动发展的动力源于事物自身。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之”即万物。即是说,“道”生万物,万物又按其从“道”那里禀赋的天性“德”而发育,按其自身的特性“物”而成形,最后又通过自身内在的对立面的斗争“势”而完成。如此,万物依据自身力量不断发展变化,是一个自然过程。这里抛开其“道生之”的唯心主义因素,老子从事物自身的矛盾状态(“势”)揭示万物发展的动力,则是相当深刻的,反映了老子“内因论”思想的基本观点。也正是基于此,老子进一步认识到了万物因其自身矛盾的运动最终向其对立面转化,走向反面。如“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物壮则老”(30章)、“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58章)等。由此老子得出了“反者,道之动”(40章)的命题。

老子还明确指出了“道”为规律、法则的不可违性。在他看来,“道”是“独立而不改,固行而不殆。”(25章)即“道”作为规律和自然法则,不依任何意志和力量为转移,也不会因具体事物的差异而改变,它运行于万物永不歇止。由此老子又说:“朴虽小,天地莫能臣也”(32章),“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同前)。“朴”在这里指“道”的原始、朴实,“臣”即臣服、制服之意。即是说,“道”虽无形,但任何力量却无法支配,犹如川流归于大海,有其内在的自然法则。这无疑是老子对“道”为规律的客观性的一般认识。如“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4章)。“神器”即“道”,“为”、“执”即把持、强求,“企”即踮脚,“跨”即两足同时行进。即人无力改变自然过程,客观规律不可违背、抗拒,人们必须遵循和顺应,否则必然遭受惩罚。故“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6章)这里“常”是“道”做为规律的同义语。为此老子进一步教导人们“知常设身不殆”(同前),“侯王若能守之(道),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这实质上也是老子政治主张的体现:要求奴隶主贵族遵守“道”、“常”,以此达到万物顺从,天地有序,民众归服的统治目的和社会安宁景象。

由“道”即规律、法则的客观性,老子得出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73章)的结论。“天网”即“道”,规律,“疏”即分散、广布。即冥冥自然之规律(“道”)犹如一张“天网”,它支配着万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逃脱。总之,在老子看来,“天道自然无为”,规律运行于万物之中,人们必须顺应自然。

四、结论

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篇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都显现着社会和谐的特征,实现着社会和谐的要求。

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是在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将这一科学论断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通过牢牢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基本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用和谐发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 篇5

(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识。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运用:让学生从理论和事实(典型材料)两方面论证“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中把握——些基本道理。例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等等,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根本区别性自私论”的影响。4.美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二)整体感知不断克服、清除“人首先了解人、认识人的属性,才能真正理解人生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教具准备板书、资料(三)教学过程[典故导人]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人与动物)那么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新课讲授]1.人的自然属性。(1)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通之处。(2)人的自然属性表现在: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第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第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2.人的社会属性。(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分析)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即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性,是自然界一部分,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支配制约;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但是人还有社会性,而且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动物不具有。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过程中,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例如,人与动物都具有食欲,动物的食欲仅仅是本能的反应,是一种生存,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人的饮食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自然属性,同时它还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智力的需要,并且有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要,这则是体现社会属性,所以自然性受社会性制约。(议一议)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四次发射,生命保障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实现真人状态下的发射运行,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说明生存才是人的本质属性。3.“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1)“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以后的产物,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逐渐走向消亡。(2)“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属性,但又存在着差别。人在“自保”中受理智、社会道义上的支配。因而把“自保性”说成是人的本质,用于证明“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3)“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个人利益作为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有的,而自私观念只是私有制产生之后才有的一种思想观念。就思想体系来说,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因此,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起来是不对的。(4)“人性自私论”不符合历史与现实。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涌现过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四)总结、扩展总结:本课时主要讲了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扩展。探讨人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是什么?首先,它指的是人类共同本质特性,而非单个的、具体的个人特性。其次,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指人的现象特征(如个子的高矮、胖瘦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第三,本质属性并非惟一属性。除本质属性外,人类还有自然性等其他属性。(五)板书设计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1.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自然属性。(1)表现。(2)作用。3.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1)人是社会的产物。(2)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1)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2)它制约着人的自然性。5.“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1)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3)它错误地把正当的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4)它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篇6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负责是基本要求和做人的良知。把本职工作做好,是一个人事业生涯中能否充实而又有意义的起点。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学会享受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业绩,同时享受自己的生活。当工作之余或者静坐的时候,回眸自己所从事岗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本职”的含义。然后,工作才会有目标、有范围、有动力、有责任。其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对每个有职业生涯的人的基本要求。

有个哲人说过,人一旦有了爱心和责任心,就能够生出一股无穷的力量,朝着想要实现的目标去努力,哪怕要经历挫折、痛苦和磨难,但一想到要尽一份责任,人就会变得无所畏惧。结合“本职”工作想一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呢。

热爱自己工作岗位的人,工作起来不会推委、不会漫不经心。很多时候如果在自己岗位上敷衍于事,一定不是看中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很可能看中的是这个岗位上的待遇、名誉等。于是,占据有利地位或颐指气指或神秘兮兮或当和尚撞钟,这样的态度肯定做不好本职职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体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重视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个公司或单位,需要由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一个团队。不同的岗位形成不同的职责,履行不同的职责才会实现团队即定的目标。根据团队的组织设计,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从理论上讲既定的目标就能够如期实现。因此,重视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一个不重视自己工作的员工,绝不可能尊重自己,也决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很多时候因为“专业不对口”“兴趣不相投”影响自己当下心情,常此下去很难在自己岗位上有所建树。很多事业上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学会从最底层干起。有些志向高远的人可能会因为处在基层岗位很失望,一心想着如何往上爬,在岗位上不研究岗位,作事情不研究事情,两个眼睛时时向上看,总想得到一个官位号令别人,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想法。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既然给你支付相应的工资,就自然认为你所承担的工作有无法替代的范围和作用,你的劳动成果的重要性自然会因为岗位而显现。小事不做大事做不来的人大有人在,这种人说起事情起来夸夸其谈,做起事情来退避三舍,难以成就大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可以理解为不管做什么事,把当下的事情作好十分重要。重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创新一定会成就大事。一个职业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视,才有可能将工作做好。一个企业的内部,不同岗位的人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不应该因为主管不在或者没有人监督,就放松了对自己岗位职责的要求。

国外很多跨国公司都明确规定,工作表现是决定员工薪酬和职业发展的唯一标准。恪尽职守是一个员工价值和责任感的最佳体现。虽然在我国,尤其在国有企业,决定员工薪酬和职业发展还不只一个标准,但是作为一个优秀员工热爱本职岗位同样是基本素质。

二、重视自己的工作业绩

业绩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每一个企业都把注重业绩当做自己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名企业之所以知名就是以业绩为支撑,同时把业绩当做考核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

每个员工必须学会独立工作,独自去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必须想方设法节省他人的时间,从而产生效益。必须能够低工作成本、高质量地完成过去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很多时候低效率的企业往往是几个人同时做一件事情,比如在过去办公室写一篇业务调研报告,需要几个人来做,首先要写出稿子,让业务主管看,写了批示再把稿子刻(打)成蜡纸版,然后校对,然后用现在看来落后的油印机印制,费时间费人力。如今一个员工要学会现代化办公技能,写业务调研报告不过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几项工作之

一。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扩展了业务范围,节省了他人时间,提升了工作业绩。

现代企业的运作实践证明,高效率来自员工综合业绩的扩展效力。业绩来自各个岗位高效率的业务组合。很多时候,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支持员工拓展自己的业务技能,抽出时间向员工灌输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对于提升企业长远业绩有着远见卓识的意义。一个企业拥有多面手的员工,是这个企业的优势。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三、重视自己的工作成果

对任何员工而言,必须以业绩为自己的行为导向。员工能力差别的显著标志就是有没有较好的业绩支撑。没有绩效,再聪明的员工也会被淘汰出企业。使用没有绩效的员工是企业的下策,将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现在很多企业聘用人员时,常常优先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说到底就是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用人理念,也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导向。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就是重视个人业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拥有更好的“多面手”员工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法宝。

对个人来说,出色的业绩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要吃樱桃先栽树,要想收获先付出。出色的业绩就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人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出既有效率、又经济的工作方法。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找到提升自己工作业绩的中心或节点。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可能是个专营关系的“马屁精”,也不可能是个只会“埋头拉车”的木讷之人,真正能做好本职工作的人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是一群睿智之群体,更是企业发展、业务拓展的希望所在。

四、重视自己的工作范围

作好工作是一个问题,怎么作好工作是另一个问题。作好工作是工作态度问题,怎么作好工作,是工作方法问题。重视自己的工作范围,是反映你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是不是保持清醒的问题。这样的员工,不知道自己工作的边际在那里,出现缺位、越位作为问题,工作起来不到位难以尽职尽责,或者工作起来漫无边际会把工作搞的一团糟。忽略自己的工作范围,等于失去工作平台。难以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工作范围大小,反映管理者对一个人能力的认知,但并不能说明本人真实的能力水平。管理者认定了你的工作范围,你将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力强者不能肆意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越俎代庖万万使不得,那样你将白费心血。如果你的能力达不到设定的工作范围,你将可能被严谨的管理者调换到适应你的工作岗位上去。

对于个人来讲,面临的工作范围越大,越能施展你的才华,越能提升你的岗位技能,你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工作范围相对小,你则工作更专业更细致,更能施展一技之长。不管工作范围大小,正确认识工作的边际在那里十分重要。

清醒认识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起来才不至于越位或者缺位。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一定是工作范围不确定的单位;一个效率低下的企业一定存在工作范围交叉、重合、牵制的现象。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工作范围的人。

重视工作范围,就是重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知道工作范围的边际的人就是工作有原则的人。

五、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

在任何岗位从事工作的员工,都不是固定的。随着技术进步,工作岗位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作好本职工作就要适应不断被淘汰的挑战。人的自身价值也会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而体现出来。

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会促使社会机制发生变化和调整。每个员工也会面临知识更新和角色转换。作好本职工作是提升自己适应变化的基础。没有作好本职工作的过硬工作技能难以提升更高层次的技能水平,被社会淘汰的厄运在适当的时候就会不期而至,下岗、转岗、失业的转折之痛,也会撞击没有提升岗位技能的人们。再好的岗位也不会偏爱不能胜任的人,更不会送给没有准备的人。

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种境界。一生无悔自己职业生涯的人是幸福的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一行爱一行,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好了自己的份内事情。作好自己的份内事情是立身之本。作好本职工作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

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探析 篇7

一、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涵义

所谓本质属性,就是能够决定所反映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①农民职业教育是隶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的,所以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为我们研究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周明星教授在“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探析”一文中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老三性”即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和“新三性”即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②山西大学的南海教授在他的“论职教系的‘九大属性’”一文中提到:‘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关于职业教育属性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九种。我们不妨称之为‘职教系的九大属性’,它们是:‘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多样性’、‘大众性’、‘平民性’”等等。③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否就在上述众多属性之中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农民职业教育也或多或少的具有上述的一个或几个属性。

二、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研究的必要性

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农民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发生都与对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有关,对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不仅是农民职业教育理论中的根本问题,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农民职业教育实际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明确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有助于把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农民职业教育的规律是指农民职业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农民职业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农民职业教育规律的正确掌握,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农民职业教育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决定着农民职业教育实践的成败。

掌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首要的任务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本质属性。所谓本质“是决定物质体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向的一些深刻联系、关系和内在规律的总和”,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规定。④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由农民职业教育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从农民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关系和活动的实质来说,农民职业教育与生产和服务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一部分;从农民职业教育与临近的属概念教育的关系和它的内容来说,农民职业教育是帮助所有具有身份意义上的农民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深入理解和认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本质属性,有助于正确区分农民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或层次的职业教育,把握农民职业教育的规律,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层次类型,使农民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农民职业教育的目的及培养目标,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的中介、教育的内容、施教模式、投资与管理体制、途径和方法等等都是农民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归宿。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引导农民学会谋生、谋职和谋效益,使农民获得生活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检验农民职业教育成效的标准就是看通过农民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否达到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农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和分层目标。农民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指对接受农民职业教育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适合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各种门类。分层目标包括:基础层次农民全员培训的目标;提高层次的“绿色证书”教育目标;重点层次的中等农业教育目标;关键层次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目标;最高层次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的农业教育目标。⑤确定各类农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正确掌握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有掌握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弄清楚了农民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才能正确确定各层次农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同时,只有明确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教育内容的确定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的选择和运用才会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研究必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

(三)有助于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

只有准确把握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认识农民职业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有明确认识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才能正确把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正确指导、开展和评价农民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的工作质量。

农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区别于其他职业教育形式的理论体系,才能办出自身的特色。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清,影响了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及是否具有独立性等的认识,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也模糊不清,以致造成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各类型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生源困难,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与农民需求和农村市场相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减少当前农民职业教育的盲目性,已经刻不容缓。只有正确把握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才有可能回答诸如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功能、定位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问题,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保障,进而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的工作质量。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如果套用普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的概念,则农民职业教育学科是一门研究农民职业教育现象,探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农民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需求与供给、施教模式、教学过程、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心理、投资与管理体制、质量评估以及劳动就业等,都是农民职业教育学科所要探讨的问题。农民职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揭示农民职业教育的规律,指导农民职业教育的实践,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健康蓬勃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问题是农民职业教育学科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农民职业教育学科最值得探讨的基本问题。农民职业教育这门新兴的学科要想揭示农民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指导农民职业教育的实践,首先必须弄清楚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有弄清楚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农民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需求与供给、施教模式、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及教育内容和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农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才会更加完善,投资渠道才能顺畅和更加多元化,农民职业教育学科才可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发展。

三、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的内涵

农民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其内涵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以获得某种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⑥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农民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以掌握技术技能为目的,无不把目标与劳动市场的需求相联系;农民职业教育教学主要内容就是以职业技能需要、实践操作为目的,使受教育者熟练地掌握特定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技术原理和熟练技术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职业教育就是技术教育、技能教育。

第二,具有身份意义上的农民的职业能力在技术、技能实训中不断提高。农民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就业就得有一定的岗位,胜任岗位工作就需要一定的能力(或技能)。农民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农民具备这些岗位职业技能,注重农民职业技能的实践,把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实训的比例较大,训练场所也不固定,有时在田间地头就可以进行,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三,技术技能是从事职业工作的关键能力。技术技能是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能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基础层次农民全员培训、提高层次“绿色证书”教育、重点层次中等农业教育、关键层次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以及最高层次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的农业教育,用以培养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技术技能职业能力。

(二)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

“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贯穿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具体体现在农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等要素中。农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应该具有技术技能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农民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具有比较明确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意向;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农民具有一技之长,在有限的文化基础之上实行技能培养,使农民学会谋生、谋职、谋效益,获得生活的能力,促进农民合理流动和转移,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农民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以职业为导向,教学环境也强调与真实的职业情景相类似等等,彰显出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贯穿于农民职业教育各个具体要素之中,具有普遍性。

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的学者提出的农民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多样性”、“针对性”等等这些属性都是由农民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所派生出来的。职业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农民职业教育要去适应职业的这种变化,所以农民职业教育具有适应性;农民职业教育具有发展农民职业化的功能,能够使农民由潜在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所以农民职业教育具有中介性;农民职业教育也是为想在技术型技能型岗位上谋求发展的所有身份意义上的农民提供的一种教育、一种服务。所以“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多样性”、“服务性”等等都不能成为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总之,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技术技能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一部分。农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技能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反映了农民职业教育的独特性,是农民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他属性都不能成为独立的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而只能作为一般属性。

参考文献

[1]申家龙:“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初始社会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第6期。

[2]周明星:“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3第1期。

[3]南海:“论职教系的‘九大属性'”[J],《职教论坛》2004年第5期。

[4]洪宝书著:《教育的本质与规律》[M],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

[5]孙翔:“略论农民教育的五个层次”[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1期。

从人的两大属性看体育的产生本质 篇8

关键词:体育;人本主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37-04

体育是一个外来词语,从概念上看,目前国内学者有3种认识,身体教育说、身体活动说、社会文化说,其相对应的外来语(英语)是“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training”“physical culture”。从分类上看,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分类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或称群众体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体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育名人个体上的典型例子有容国团(新中国首位世界冠军)、荣高棠(中国体育之子)、钱澄海(中国篮球之父)、戴廷斌(中国排坛之父)、李宁(体操王子)、李娜(中国一姐)、姚明(中国巨人)、刘翔(中国飞人)等。新中国体育大事例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创造五连冠历史和时代口号(向中国女排学习)的“中国女排”,让世界赞叹的“2008北京奥运会”,让国人骄傲的北京奥运会奖牌等。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面临新的发展问题,功勋卓越的“举国体制”何去何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如何发展与兼顾。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争论和研究。面对这些问题,体育的本质研究应当是必要的和急需的。只有了解了体育的本质,才能把握其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那么体育起源于何时,又源于何种动因,其产生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人士有多种说法,从时间上说认为,起源于晚期智人,起源于史前人,起源于早期社会活动;从动因上说认为,起源于游戏,起源于生活,起源于战争,起源于宗教。体育和人类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尝试以人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出发点,从人本主义视角对体育的产生本质进行分析探讨。

1人与人的两大属性

人类是灵长目。一般指更新世以来的人,通常只包括智人。其特点为:具有完全直立的姿势,解放了的双手,复杂而有音节的语言和特别发达善于思维的大脑;并有制造工具,能动改造自然的本领。人类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1]866。从这个概念可以认为: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理解,或是这些层面解释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在西方哲学中,属性一般指实体的本性,即属于实体的本质方面的特性。如笛卡儿认为物质实体的属性为广延,精神实体的属性为思维。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属性包容于实体中,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但人仅知其二:思维与广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属性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不管从哪个层面对人进行解释,学界可以公认的是人具有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有的个人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经过抽象和归纳为人的本性。为了便于研究人的本性,一般把它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1自然属性

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中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的面貌、规律、现象,对人脑的反应和认识。也可以叫做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3]。自然属性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特征的本质的描述说明,是不受人的思想意志支配、调整来改变的部分说明。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1卷第4期2015年8月

朱建国从人的两大属性看体育的产生本质

No.4 20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界里自然属性的东西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例如:地球的自转、公转;天要下雨;生物要繁衍生息;人要生老病死;这些事物,有的就可以被人的意志改变:可引水上山;可人工降雨;可生灭物种;可延长寿命等等。而被改变了的事物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范畴了。

1.2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指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总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言语和思维,都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是建立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所以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的人只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

2体育

“体育”是体育工作者最常用但又是最不容易搞清楚的一个概念。从查阅的资料看,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体育概念。国内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统一的,体育是个外来词,是用于交流和表达的书面词语。所以体育词语和概念的出现一定是要晚于体育本身的产生。

2.1体育的概念

“体育”一词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的法国。1762年,法国出版了教育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Emile),其中用“体育”(education physique)这个词论述了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随后德国、英国等国家纷纷用卢梭的“体育”一词[5]。在中国,“体育”一词是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来的,它的本义是身体的教育,是近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在“体育”一词的概念上存在很大争议,所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从词典的范围内去理解,体育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狭义概念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概念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3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育、教学和训练作用,以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1]644。这是《辞海》(1999年普及本, 上海辞书出版)对体育的解释。显然这种概念对于当今体育来说有些“老了”。

2.2体育的由来

关于体育的由来这个命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体育词语概念的由来,另外是体育的产生根源。对于体育词语概念的由来,前面进行了简单分析。下面对体育的产生根源进行简单、尝试性的分析。根源就是本质的问题,那么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本质”。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1]3536。本质是本来的品质或质地。与“现象”相对。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可以看出,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本质比现象深刻、稳定;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易变。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又总是体现本质,现象的变化总是从属于本质。现象总是有真象和假象,假象是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

“本”是事物的根源或根茎。如溯本穷源[1]3535。 “本义”指一个词的本来意义,相对于引申义、比喻义而言。如“深”,水深是它的本义;而“意思深”(深奥)、“印象深”(深刻)、“感情深”(厚)等,都是从“水深”这个本义发展而来的。那么“体育”的本义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透过体育的“现象”看其本质,要“溯本穷源”。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我们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300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史前时代即原始社会占了99%。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先后经历了血缘家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来看,则先后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两个大的时期[6]。从查阅的资料看,国内外学者对于体育的起源看法不一。总结起来从时间上认为,起源于史前人,起源于晚期智人,起源于早期社会活动;从动因上认为,起源于游戏,起源于生活,起源于战争,起源于宗教。但不管从时间上说还是从动因上说,体育都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要想寻求体育产生的本质,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出发点,从人本主义视角对体育的产生本质进行分析探讨。

3从人的两大属性看体育的本质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7]。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人本主义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因为任何社会的核心就是人。

3.1体育与人的自然属性

人本主义把人生物化去解释和理解,人首先是一种动物,是高级动物。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自然特性是人的本质特征。目前对于体育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3种方法与途径:第一,考古学方法,即利用史前考古遗存中有关的实物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史前人类的体育活动进行考察与研究;第二,文献学方法,即对古代文献中有关史前原始体育活动的记载、描述及神话、传说等进行分析与考证;第三,文化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对现代尚存的某些原始部族的体育形态进行观察与分析,来推论人类史前体育的形态及表现。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列举一些实例对体育的产生本质进行尝试性分析研究。首先要了解一个名词——天性。天性(innate quality、 nature)指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本性。天性是于人类最初意识产生时期产生,其作用在于满足个体生存、群体互助、个体间的生存竞争、种族繁衍等等需要,是促进人类种族进化,人类文明产生的最初源泉。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主要表现为生存行为,如取食、御敌、繁衍后代等。

具有完全直立的姿势,解放了的双手是“人”概念中的解释,是称之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走路可以说是人的天生行为,是人的本质性的自然属性范畴的行为。而竞走是当今的一个体育名词,是竞技体育的一种比赛项目。可以说竞走这个体育项目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走路”。砍木材、跨越障碍、攀登、吃西瓜等是人的一种行为,是人的天生行为范畴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体育,但是如果以这些行为为方式进行比赛,那么它们就属于体育的范畴,是一种体育比赛项目。

从自然属性这个论证范围认为,目前学者对体育的产生学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或者说我们没必要去争论体育产生战争说、体育产生宗教说、体育产生劳动说、体育产生游戏说。“人天生好斗”“比一比”应当是人的一种天性(天生行为),不管做什么都要比一比胜负高低。从人的自然属性,或者说从原始的角度对体育的产生进行解释应当是:体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天生行为,在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中,体育是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战争、宗教活动等而丰富和发展的。体育的产生是自然的,是人这种“动物”的一种自然特性和天生行为,是自然属性的一种。

3.2体育与人的社会属性

属性是形质本身,每一个物种都有属性,所以都有能力限度。一定区域经济基础下的上层建筑形态所反映的东西叫做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从人的角度去衡量人所在的社会群体中的网状关系。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所以需要人们成群结队地去捕捉野兽,集体采集果实,维持其艰苦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一个正常的人总是处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中,处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关系之中,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从产生之时起就带有浓厚的社会色彩。人的社会属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并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因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体育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它必然具有社会属性范围的特征。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体育必然会受到人社会属性的制约和影响。经济特征和政治特征是人社会属性范畴的两大特征,在人类的进化长河中,体育必然受到经济特征和政治特征的影响和制约,从而染上经济和政治的“味道”,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奥运精神,永驻我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锻炼身体,保家卫国”“向中国女排学习,向中国女排致敬”等等,这些口号中,清楚地体现着体育的经济特征和政治特征,这也正是体育的社会属性的外在表现。从人的社会属性,或者说从社会性的角度对体育进行解释应当是:在一定社会体制条件下,为该社会服务的一种文化活动。

4文章观点

体育的产生无需过多的“理由”, 它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天生行为”。在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中,体育是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战争、宗教活动等而丰富和发展的。体育的产生是自然的,是人这种“动物”的一种自然特性和天生行为,是自然属性的一种。同时,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一个个体必定是某个社会里的成员,或者说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或约束,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会带有“社会性”。“体育”也不例外,具有“自然性”的同时,它具有“社会性”。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本文认为体育的本质在于运动,这种运动属于人自然属性范畴,但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体育,竞技性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社会属性看,体育是文化的范畴,有教育的成分,体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王恭平.属性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105-107.

[3]吴家跃,吴虹.审美价值属性[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8-30.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0.

[5]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6]郝琴.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3.

[7]胡科,黄玉珍.试论体育举国体制的评价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2-25.

上一篇:开讲啦观后感下一篇:应聘求职者的基本礼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