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心灵之花——班主任工作初探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美丽就孕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 只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 进行心灵交流与碰撞, 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才能开出朵朵奇葩, 为此,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 要做的就是要守望孩子们界, 浇灌和守护他们的心灵之花。

1 走进心灵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 他们有自己的世界, 有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走进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思想, 已达到启迪他们的心灵。

1.1 沟通始于平等

做班主任时。我总是在图书角旁钉一个“意见箱”。孩子们常好奇地问我:“老师, 这个意见箱是做什么的?”我会告诉他们:“是用来让你们给老师提出意见和批评的。”习惯接受批评的他们一下子愣住了。我说:“老师也会犯错误。如果我犯的错误不及时纠正, 即将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班级, 更影响到你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请大家对我的错误及时给与纠正。最初, 孩子们半信半疑。但经过几次对学生建议的回复和采纳, 让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增加了, 箱子里署名的建议逐渐多起来, 到后来, 我们甚至不再借助这个媒介来进行交流, 很多孩子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2 说些“悄悄话”

有些孩子是不善于表达的, 那么, 我们就采用另一种途径, 开设一个“悄悄话”绿色通道。我曾经接手过一个连续换了五个班主任的班级, 班级的状况可想而见。期中有一个尤其令人头疼。才接手不到三天, 他就连续打了两架。而且批评他的时候, 他根本不在乎, 甚至可以说满脸的仇视。办公室的其他同事看不不去, 教我请他的家长来把他领回去。我也感觉到一筹莫展, 不知到底哪种教育方式对他合适。有一天我把他叫到一边, 边给他缝补扯坏了的校服边跟他谈心, 才了解到, 他之所以叛逆, 跟他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他父母离异, 父亲很少出去工作, 又酗酒赌博, 稍有不顺心就打孩子出气。这种没有关怀的环境才使得他养成了暴躁压抑和仇视一切的心态。找到了“病症”我发现再对他进行教育就简单多了。我和全班同学都用爱和包容的心去对待他, 他很快就成了我们班的“劳动模范”和篮球队的副队长, 不再用拳头解决问题了。

在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 我逐渐的明白了: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理解了他们的想法, 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2 拨动心弦

教师的真挚感情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极大的感召力量。如果我们能够用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一定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震撼而感动, 这也就是所谓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2.1 尊严无价

某一年我带班, 班级频频发生“失窃”事件。弄得人心惶惶。我也很头疼。经过多次调查, 我终于在某一天清晨把他发现了, 我把他单独领到一间办公室, 从保护他幼小的心灵的立场出发, 把这件事当成了我和他之间的小秘密, 我们达成了一个约定:只要他以后不再犯, 我就永远不对别人说。这样做的结果是, 这孩子在不长的时间里把以前曾经拿过的东西一一还了回去, 班级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我相信, 这份协议一定会影响到他人生的。较之张扬他的小错误, 保护他的尊严更无价。

2.2 浇灌心灵

新接手的一个班里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因为家境殷实又百般娇宠, 这个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 有时我也颇感无计可施。有一天, 和孩子们聊可爱的话题, 我就问大家:“某某可爱吗?”没想到大家经异口同声地说:“不可爱”“为什么”“他抢别人的东西”“他打架”“他学习不认真”“他不守纪律”。这时, 我看到一向对周围表现冷漠的他竟哭起来。我趁热打铁说:“每个人心中住着两个小人, 一个叫“美丽”, 听了他的话, 人就变得聪明可爱, 一个叫“丑陋”, 他很坏, 像个魔鬼, 听了他的话, 原来聪明的孩子变笨了, 成了不受欢迎的小朋友。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完全听懂了我的话, 但没想到他对我说:“老师, 我要把心里的魔鬼赶走, 变得可爱。”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已经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绽放。原来, 美丽就蕴藏在孩子们的心中, 等待我们用情感之弦去拨醒它。

3 绽放心灵之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工作中, 我一直力求让自己的心灵和孩子的心灵相互碰撞, 在碰撞中沟通、交融, 迸发出灿烂的道德火花。

3.1 道德长跑

魏书生说过, 写日记就相当于道德长跑。我对孩子们说:“生命日记会记录你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为了让他们真实记录自己心路历程, 就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度, 日记只要记录了自己的一切, 说什么都可以。而且。我会替他们保密。这样, 日记就成了我和他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发现他们思想和行为上有细微的偏差的时候, 我会在评语里及时给与指正, 这既保证了他们个人隐私, 也保证了我对他们心里状态有个及时的了解, 使他们不至于因为偏激或稚嫩而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加深了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

3.2 用信任去激发

学生的品德是一种自主的选择, 靠自身的动力来形成, 而信任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育人方式, 它可以让学生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教育,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社课上我用多媒体给他们播放了新闻中播放的无人售货超市从不发生货款短缺的片段, 让他们知道, 信任是相互的, 信任既是一种宽容, 同时更是一种约束, 它衡量的是人的道德水准!同学们面露愧色, 很多人低下了头。过了几天, 我有进行“无人监考”的尝试, 发现考场纪律开始有了很大的改观。我知道, 相信是信任的前提, 而道德需要用心灵深处迸发的信任去激发。

有人说教育要“回归儿童”, 说到底, 是指一种人格和精神上的回归。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要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只有心与心之间的感染与征服才有永恒和持久的魅力。我们要用自己无私坦荡的胸怀去浇灌和培育。使学生的心灵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上一篇:关于GIS的油田数字化管道实现研究下一篇:录井生产中HSE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