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心灵的教学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释放心灵的教学(精选4篇)

释放心灵的教学 篇1

面对每天那么繁重的任务,虽然让人感觉很累很累,甚至有受不了的感觉,但我还是依然的坚持着,争取让自己做得更好,因为坚信只有“放飞心灵,释放自我”才会有可能让自己成为学校美好的原动力。

“放飞心灵,释放自我”是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有志青年的基本准则。所以这不仅是单单的为了学校更是为了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得以彰显的人,并不是只知道默默无闻只知道读书的人,更不是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有时刻提醒自己偶尔放下手中的事,深深地自省一番——大学并不是恋爱的场所,更不是享乐的天堂……

一所大学的好坏并不是关键在于它的硬件设施,相反更多在于其学生的素养的高低,大学是创造人才的摇篮,使我们自己求学,渴望知识的深造地,学校地位高低的决定需要我们学生的共同努力,要不然此次评估团就没有深入学生调查的必要了。当然学生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因为在大学学校里学生是相当自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别的兴趣,特别的爱好,在大学校园里这样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有时间和条件发展自己,让自己更加成熟,完善自己。

“放学心灵,释放自我”学校开展了爱心支教活动,激情飞扬的主题辩论赛,精彩的学生艺术节…….正是由于这些活动不仅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带动起来而且感受到了大学时光有别于当初的初中,高中的本质;也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才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并不是知道到死读书的学生,社会在发展,它需要的是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式人才,所以前面说大学是我们学生培养自己兴趣的好地方,在这里只要我们放得开,释放自我,最终自己的价值肯定还是会表现出来的。从而看来“放飞心灵,释放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正处年轻时光,就应该展现出青春的风采和活力,一个人的最美好的时光也就是在这里,为了不让自己今后留下遗憾,我们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做些事情。爱因斯坦说过“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和桎梏.......”

所以为了学校,更为了自己能够今后有所成就,放开自己吧,不要再萎缩自己,封闭自己绝不会放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我想这也是上天在人的躯体上造就一口嘴的原因。

只要我们“放飞自己,释放自我”我相信在不久邵阳学院的地位绝对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日渐锋芒毕露于众多的大学之林;

心灵的释放 篇2

这不是我坐在教室中的臆想,而是我在远足的路上亲见的美。

心中一直以来好像关着一匹野马,它不甘被束缚,总渴望在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去跑去跳。在将它囚于心中很久一段时间之后,它终于得以被释放。此次远足,便是我心灵的一次释放。我释放了囚于古文、公式、单词的心灵,放任它去感受自然之灵。

茶园在道路两旁铺展,叶片都是深邃的碧色。途中隐约见到茶园工人,戴着白色大沿帽,见不到面庞。一身粉色衣衫,点染了盎然绿意,红与绿在这里并非不可调和,竟是恰到好处。她目光温和,表情宁静,周身散发的从容与茶园的静雅分外契合。

随处可见的高大树木,叫不上名字,挂满簇簇大朵大朵的淡紫色花朵。山风微拂,便有几朵随风旋落。树下,满地的紫,妖娆得炫目。我俯身拾起一朵,但见萼瓣厚实,花托硕大,突然便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来。如此一想,满地落英倏然似乎变成了一只只精美的玛瑙杯。眼见我犹怜的紫色精灵坠落地面,遭人踩踏,成了一滩污泥,竟刹时情绪低落,为之叹惋,不觉有黛玉葬花一样的想法。又叹于它的宿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的本意也该如此吧。

我将心灵释放于旷野,它从吹过的落山风里听到山的低语,从零星粲然的野花里读到土地的诗行;在时舒时卷的云朵中看到天空的画作。天气真的无限美好,云朵不多,晴空清澈,蓝得让我有些心慌,有些局促,怕被那幽邃的蓝吸了进去。想到曾看到的海洋,也是那样广阔,辽远,蓝得神秘而意味深长,细思量,“海是倒过来的天”也确为妙句。

我的心灵在自然中随性舒卷,思绪被拉得很远很远,远到异想天开。我渴望的生活有“诗与远方”,我盼望永远行走在路上,端坐思想的蒲团,乐享鸟鸣,焚蕊为香。

漫步郊野,释放心绪,要有合拍的伴侣,她要同样浪漫,同样充满想象。如若同行之人呆板而不解风情,想必旅途会少了很多乐趣。我是幸运的,同行的师友,一样怀着拥抱自然的热切情怀,惊叹于无边春色,并且,真诚留存于心底,成为独一无二的收藏。

“池塘发表了一篇花影,鱼潜在水底读。”行于郊野,思绪悠悠,总可以带给人别样的浪漫。自然万物皆有灵,人若悦纳,万物自会慷慨回赠感动。

释放于郊野,愿我心悠然。

学校:湖北保康县第一中学

释放心灵的教学 篇3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学校里举行的活动――――感恩中国行,让心灵释放爱。这是庞教授的一场演讲,主要就是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

听了庞教授的演讲后,我有了很大的感触。

庞教授首先讲了要感恩老师。老师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如果没有了老师,我们怎能学到知识?当然,有些同学会反驳说我们可以自己看书,自学呀。但是同学们有又有想过,即使你们学到了知识,但那些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是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加深刻的道理,更加重要的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来传授给我们。在庞教授演讲的过程中,有一个故事令我难忘不已: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姓李的人民教师,这位李老师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来到了山区里,当上了山区孩子们老师。大家可想而知,山区是如何的贫穷,要是来自大城市的.人肯定会受不了的。而这位李老师却坚持了下来,在山区里教了十几年的书。最终有一天,李老师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他就在趁孩子们放学后写下了留言。天还没亮,李老师便背着包向山顶爬去。天亮了,李老师爬到了山顶,就在这时,李老师看到了他的学生们追了上来。塬来,这些孩子们看到了留言后,都纷纷背起书包去追赶李老师。这些孩子们都给李老师跪了下来,求李老师留下来。

庞教授的第二个话题便是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恩人。有多少伟大的母亲在生孩子时,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孩子的生命。父亲则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每天都在拼命的工作着。有时,父亲会因为工作太多,导致腰酸背痛。不管父亲有多么辛苦,他都不会和家里人说,因为他害怕家里人担心。多么伟大的父母啊我曾在报纸上看过这么一篇报道:在某个城市里,发生了大地震。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们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一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弓起的身体,有些像是行礼跪拜。在这位母亲的下面,有着一个毫发未伤的孩子。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父母为了我们都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难道我们们不应该感谢父母吗?

点击心灵键盘,释放写作空间 篇4

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盲从,必须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自由写作空间,课堂上,以“平等的首席”出现,引领学生走进快乐作文的殿堂。

一、开掘学生心灵世界

一个人能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确是一种幸福。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一提到写作仍是畏而不敬,更谈不上热爱了。

一个细心的语文教师不难发现,写作爱好者大多数有如此表现:遇到痛心事时免不了大哭一场,以泄心头之恨;讨论一个问题时会与同桌争得面红耳赤;球场上会为一个精彩的射门而拍手叫绝……而后在这感情状态高峰,他会把这一切行诸文字。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要释放学生的心灵,使其多一些生命意识的渗透,多一点激情的发挥,多一份创新的追求。

一堂写作课,我设置体验情境:学生习作《用心看世界》[1]中这样写道:哦!原来她是一位盲人,“我”(文中的小姑娘)很诧异地问她:“我一句话也没说,您怎么知道我是个姑娘?”老太太笑盈盈地说:

“那我生来就是瞎子,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她接着说:“虽然我的肉眼是闭着的,但我的心眼却一直没有闭上,我用心眼去感受世间的所有。”想一想,小作者听了这番话,会感悟到什么?(没有心眼的人才是真正的盲人)她感悟到了一种美的愉悦和快感。一石击起千层浪,接着我提议,请同学们调动生活的积淀,谈谈你对生活的感悟。一个个劲头十足,摩拳擦掌,侃侃而谈。

生1:一枚秋叶滑过我的发梢,轻轻躺在我的脚旁,我惊异的发现,它依然是那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虽已时至金秋,可它却活得还是那么有姿有色,但命运不会给予它过多的时间。绿叶,有生气的绿叶,你也会飘落。生活不亦如此?无奈太多,正当你活得如意时,却给你当头一击。但我们得像那叶子一样活着,潇洒地面对,坦然的接受。

生2:妈妈,在哭泣,门外的我不知何时已泪水沾湿了衣衫。妈妈手中的成绩单,一个鲜红的字已刺痛了她的心。我不应该再堕落了。我原来一直被关注、被爱!我也应该用我的关注和爱来关注这份为爱而流的泪!爱在我心灵荡起了一阵阵的涟漪,我也在用心灵感悟着这份无言的爱!

生3:生活有时也会捉弄你,记得那还是在小学里,我去办公室交作文,看见刘老师拿着一支笔尖弯了的笔在备课,好奇心驱使我问道:“为什么笔尖如此弯了,您还用它写字?”,“怕是我写的字太多了,笔尖给写弯了。”刘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道,当时我倒还信以为真。后来,我才明白,刘老师是如此的“狡猾”。

生4:张晓红:生活就像一杯茶,是涩是香?蓦然回首,一切尽在你心中……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巴金说得好啊,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体味生活。是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没有写作细胞,应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想想他们的生活,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了解他们的兴趣,多想想该怎样放飞学生思维,多想想如何帮助学生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去体会生活,把握好指导的度,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据调查,学生语文兴趣随年级增高呈下降趋势。作文首当其冲,广大语文同仁应高度重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是受一定的心理活动即动机支配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

当然兴趣的培养亦只能在具体教学中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作文教学要具体彻底克服“见文不见人”的弊端,将学生看成鲜活的生命个体,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作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在每次作文课上,我坚持给学生读美文或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每向学生推荐一篇文章后,接着就启发学生听了美文之后有什么感想?这时,学生往往就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懂得了作文的内容其实就是平时的生活;有的说只要平时仔细观察生活,就能写出好作文来;还有的说写作文要像诗人作诗一样一波三折,才能吸引人。大家听了兴趣浓厚,觉得作文课有趣。记得班上一位叫汪艳丽的学生刚转进我班,一下课就对我说:“胡老师,我以前最讨厌写作课了,每次作文都是了差事地应付,看来现在得重新认识她了。”第二学期,她就在报刊上发表了《下辈子,我要做男孩》、《吴Sir》、《平静的十面埋伏》等文章,我借此对汪艳丽同学大加“炒作”, 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正如学生郭瑶所说,读了汪艳丽的作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不必害怕作文,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用笔记录我的生活。尔后,班内掀起了写作热潮。

三、创造自由写作空间

时常听到同行说这样的话“学生的随笔比课堂作文耐读。”不错,因为教师不命题,学生任意写,即使写得不好,也不定等计分什么的,没有了负担,便愿意敞开心扉倾吐。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笔者多年来所带学生,大都不怕作文,对写作有深厚的兴趣,历届学生中有不少人的习作常见诸报端,这完全得益于“自由状态下的写作”实践。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放开写,不受任何约束,把作文当成学生放飞心灵的原野,让学生去哭、去笑、去幻、去梦,去呼、去喊……作文,成了他们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创造。一是让学生多写日记,日记,那是他们自己的园地,谁耕耘谁收获,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的抒发、创新,一学期下来,有的同学写了厚厚三大本,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抛弃固定的评价尺度,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的作文评价格局。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自评、互评、师生交流结合起来,教师则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参与评价,真正把作文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作文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才思,发扬了写作激情,学生真正成为了快乐作文的爱好者。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作文教学而言,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个性张扬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已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面对作文教学充满希望的演进,我们必须放眼世界,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推陈出新,把学生视为待开发的“矿藏”、待点燃的“火炬”,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引领学生走进快乐作文世界。

上一篇:全等三角形 教案下一篇:技术文件及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