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一”中心“六”聚焦 推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化水平,促进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着力解决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和评价,结合学生学情、学生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对广东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调研和探究,于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优化创新,通过一“中心”六“聚焦”,以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

【关键词】职业院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改革创新 聚焦 痛点

【课题项目】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慢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WQNCX132)。

一、绪论

通过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以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路径进行探究。“一”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六”聚焦:聚焦多层次、差异化分类教学理念思路,着力解决学生层次水平层次不齐问题;聚焦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解决教学实践与课堂理论问题;聚焦全过程全方位融入课程,解决学生新旧知识有效链接的问题;聚焦专业元素、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改革和设计,解决炒“大锅饭”“一刀切”的问题;聚焦“教”与“学”有机结合,解决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问题;聚焦课程教学效果,解决课程“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问题。

二、“双塔”结构创新教学模式,聚焦多层次、差异化分类教学

因材施教,着力解决学生层次水平参差不齐,上课接受程度不一的痛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化,随着扩招,有普高、三二分段、“3+X证书”、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多种模式,同个专业里面出现了多种生源,学生在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学业规划等方面认知不一、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双塔”结构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多层次,差异化进行分类教学。

通识教育——针对所有学生。生涯规划知识启蒙,主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观。梳理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以职业能力测试为脉络,结合素质拓展活动,引导大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和学业管理,掌握职业规划当中的工具和方法。

延伸拓展——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通识教育基础上,采用选修辅助,可以由校内外导师开设相关选修课,如《财商管理——职场小白如何理财》《防护罩——女性职场安全》《心心向上——就业心理调适》《避开就业陷阱——就业法律法规解读》等课程,作为主修课程的补充,弥补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空白,除此之外,通过情景设置、企业融入架构仿真求职环境,专业带头人结合行业发展阐述职业准备,学生自主动手准备求职材料并在仿真环境中开展求职,第二课堂等进行延伸拓展。

精英培育——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开展“育苗”计划,青年“研习”计划,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技能竞赛月、科技文化节、能工巧匠、创新创业大赛等。各个职业院校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其不同的培育,例如结合专业开展的“创新班”、实践课程等。加深学习深度,拓宽知识宽度,引领思想高度,培养又红又专的准职场人士、能工巧匠。

三、打造“双师双向双融合”教学科研团队,聚焦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打造“双师双向双融合”的创新型就业创业教学科研团队。双师为“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的双导师制,双向为企业导师进校园授课讲座,校内导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双融合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相融合。

目前職业院校可以利用“职教”的优势,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校外实践基地”为载体,以“校企产教融合课程”为切入点,通过聘请校内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

打造企业背景、专业教育、梯队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为最大特色。成立二级学院就业创业教研室,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开发特色鲜明的“学院派”课程,成立二级学院就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结合学校培养计划,与企业共同编制教材、设计对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无缝衔接,对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场景等进行革新,真正在就业领域实现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做好项目化教学设计;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享教学资源,同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吸收更多有社会责任感、有教育情怀的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学生打通便捷的就业实习通道,“一院一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尝试作为新的范式推广。

四、探明教学起点,落地教学终点,聚焦全过程全方位融入课程

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教师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将知识有效处理与转换,帮助学生在新旧认知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自由地完成自我意义的建构。

教学前,通过课前交流、课程问题导入、问题提问设置、作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原先知识,探明教学的起点。教学中,通过小任务、小作业、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课中巩固。教学后,通过作业以及跟踪,群内互动,实训室仿真训练、课后一对一咨询,促进教学落地。

五、解决炒“大锅饭”“一刀切”教学问题,聚焦专业元素、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改革和设计

将专业作为课程最大的特色,将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最新的因子。职业院校导师团队相比本科院校,虽然学历上、理论上可能稍微欠缺,但是大部分有专业背景,且每年都安排到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等企业挂职锻炼,对专业和行业具有相当多的经验,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进行教学、结合行业进行分析,结合职业岗位进行剖析。在设计每一个章节内容时,二级学院教研室组织研讨,利用专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充分发挥“双导师”作用,结合学情和课程思政,对目标、内容、活动进行精心研讨和设计。

六、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聚焦“教”与“学”有机结合

建立共享资源库,根据专业学期情况设计教具,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和评价。结合目前00后喜欢使用手机、互联网搜寻信息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利用雨课堂、易班等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学情,制定《“职”等你来 无限精彩——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修炼手册。制定“职”等你来闯——职业素养提升闯关卡。

利用实训室,进行情景设置,求职环境模拟,学生自主动手准备求职材料并在仿真环境中开展求职。

七、从学生当中来,回到学生当中去,聚焦院校学情和教学效果

(一)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经过调研,结合实际职业院校学情作出创新

原本部分职业院校参照本科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一年课程将32个课时进行照搬或者压缩。通过深入调研和试点实践,可以由原先一个学年的课程,调整为贯穿三学年的阶梯式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情、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

(二)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

建立顶岗实习平台,撰写实习日记,由课程教师和校内导师进行对接,充分关注学生职业认知吻合度,职业幸福感。课程教师赴企业指导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学生职场体验,更好反哺课程。

通过“一”中心“六”聚焦,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注意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痛点,助力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提升,凸显“学院派”教学特色成果。抱好职业院校的团,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杨娟.基于校企合作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营销界,2019(21)

[2]陈锦.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9)

[3]尹兆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Z1)

[4]王珠凡等.就业价值取向变迁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2)

作者:林耀佳 许斯华 李迪

第2篇:关于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的思考

摘要:从高职院校的职责定位、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主体、高职院校承担社会人才市场职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职责等四方面与林淑贤女士商榷,并提出与林淑贤女士文章不同的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职责

作者简介:李晓红(1965-),男,江西南昌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海晶(1983-),女,江西赣州人,华东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职教论坛》于2009年3月下旬发表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教师林淑贤女士撰写的论文《对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该文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并从设想的现实根据、可行性探讨、意义与研究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阐述。但是,文章提出的设想和可行性分析值得商榷。

一、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还是“生产”人才的问题

在林淑贤女士文章中,作者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具有产业链的思维,高职院校的功能也不仅仅定位在生产上”,“试问是谁把这些大学生生产出来……”等一些观点,显然是把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为“生产”人才。从全文来看,作者把高职院校“生产”人才当作她文章的立论基础,因为她的逻辑是只有“生产”了人才才有“销售”人才的问题。笔者却认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职责应定位为“培养”人才,而非“生产”人才。

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998年至2008年,全国高职院校数量从386所增加到1200多所,招生人数从43万增长到近300万。短短数年,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分别增长了近3倍和6倍。并且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招生数和毕业生数都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有明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主要突出三个方面:服务范围是区域性、地方性,着重服务地方经济;层次上应安心办好专科教育;类型上定位于职业教育。”也就是说,国家设立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具体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多的精力应该是如何搞好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变化、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不应该类似企业一样追求经济利润。

另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从事生产的动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造出种种可以满足需要的对象。这一创造过程就是生产。生产的对象不仅仅是物品,还包括各类服务。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类是生产的主体(生产物品或提供服务),而不是生产的对象。在我国1985年试行的三大产业统计体系中,教育业属于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即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正是属于这一层次,是为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部门。高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提供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各项服务,但决不能说高校可以生产人才,将高校的服务职能误认为生产职能。从而天经地义地认为既是生产了人才,一定要销售人才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可能有利于拓展高校的功能”。林淑贤女士提出拓展高职院校功能,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观点虽然新颖,却可能忽视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基本定位在于培养人才,而非生产人才。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主体是高校还是政府和社会的问题

林淑贤女士在文章中提出:“就责任主体来说,母校作为大学生的生产者必须负有第一责任”笔者却认为,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主体应该是政府和社会,

据教育部统计,08年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足70%,并有100万大学生不能就业,而09年又将有611万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来实现充分就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依靠高职院校“销售”的方式来促进毕业生就业,不仅成效甚微,更会使高职院校职责本末倒置,影响人才培养。因此。挑起促进大学生就业重担的责任主体还应该落在政府和社会肩上,只有政府才能更好进行调控,制定优惠政策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就业公平、公正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我国政府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也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职责,规定国家对促进就业工作需给予政策支持,目

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才客观需求的主体有三个,即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个体主体。国家主体是指一定的公共事业机构,如党政群机构、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具体的人才需求。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主体)主要指那些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诸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独资企业、个体经营者对人才的需求。三大人才需求主体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力量,也正说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主体应是政府和社会,然而在现实条件下,政府所采取接收人才的措施普遍存在着重宣传轻实施,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目前政府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创业条件仍然十分有限,采取的实施措施依然无法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社会企业和个人在用人方面还存在着性别歧视、区域歧视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用人价值取向上的偏狭。社会企业、个人在用人方面存在攀比、虚荣心理,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鉴别,执迷于“高学历情结”,解决政府和社会两大责任主体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毕业生顺利、有效就业的必要条件。

当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主体应该是政府和社会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就可以无所作为。在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金融危机在高校逐渐演化成就业危机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有义务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尤其是高职院校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不难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非是人才绝对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和人才的相对过剩。因此,高职院校应从社会发展需要人手科学培养人才,实时进行专业设置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紧缺型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对不

足成为就业难的现实原因。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基本素质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不少学生直到应聘上岗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能力、素质上有太多欠缺和不足难以适应岗位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并引导学生从低年级阶段就对自身职业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为更好实现就业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需要做的培养人才的努力是必须的,并不等同于林淑贤女士文中提出的高职院校要实行一条龙服务,即:“实现高职院校从人才生产功能拓展至销售功能,把高职院校生产的人才充分、顺利送到市场消费者手中。”

三、高职院校成立毕业生销售中心还是社会设立人才市场的问题

林淑贤女士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具有产业链的思维,高职院校的功能也不仅仅定位在生产上”,“毕业生销售中心将高职院校人才生产的价值顺利传递至人才消费者手中。”笔者却认为,退一步讲,即使高职院校可以将毕业生“生产”出来,毕业生销售中心也不应该在高职院校内部设置,而应该在高职院校之外的其他服务领域,即在社会“人才市场”中推销毕业生。

如果像林淑贤女士说的那样,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生产产品等同起来,那么高职院校“生产”人才就可以如同企业生产商品那样去做分析。从商品价值实现的四个环节——生产、销售、购买、消费的角度看,商品的生产环节也仅由生产商品的企业来完成。即使是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也只是起着负责商品销售信息的搜集、制定具体营销策略等宏观作用。具体的商品出售也只能在商业领域,通过商场、专卖店、经销、代销等多种形式将产品售出。因此,即使高职院校是人才的“生产”部门,它需要承担的也仅是商品“生产”环节的职责。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则类似于企业内部的销售部,负责搜集“产品”信息,在就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制定学校具体的“营销”计划(犹如企业的销售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下制定销售计划)。而人才“商品”真正有效推销出去直至购买、消费,则应该是在高校外其他领域,由负责“商品出售”的其他人员完成,即在社会“人才市场”进行,由社会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负责毕业生具体的就业实现。而不是如林淑贤女士所言:“设立实体销售机构,在商业街上设置柜台展示大学毕业生”,“清晰突出其第一功能:毕业生销售”,“比如广州某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北京求职,可以先找到该大学在北京的毕业生销售中心咨询”。

因此,高校成立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实际上是高校承担社会人才市场职责的一种设想,既不科学,也没有必要。

四 高职院校设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还是毕业生销售中心的问题

林淑贤女士在文中第二部分“设想的可行性探讨”中,提出“每一个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各地设置毕业生就业服务实体机构,根据自己学校规模和实力作为常设或者半常设机构——毕业生销售中心,并且与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相类似的功能相比,清晰突出其第一功能:‘毕业生销售”’。笔者却认为,文中提出的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置方法并不是可行的,并且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销售中心与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功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职责一般与林淑贤女士文中所提到的职责是基本一致的,即!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毕业生就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功能是贯彻执行有关就业政策,代表学校对毕业生行使管理、指导、咨询、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对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形势指导、信息指导、心理指导、求职方法指导和相关服务,并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外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的院系设置和专业情况,如实完整地向用人单位提供求职学生的情况,组织各种类型的招聘洽谈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也会及时将招聘信息传达给学生,并定期搜集历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使自己的培养模式得到改进。由此可见,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职责基本涵盖了林淑贤女士提出的毕业生销售中心所要起到的职责,二者除了“设立实体销售机构”实施方案,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设立实体销售机构”实施方案并不可行。每一个高职院校在各地设置毕业生就业服务实体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实现,这种企业化的市场营销战术对高职院校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高职院校并不需要在各地设置就业服务实体机构,仅采取工作人员出差、走访、调研、洽谈等各种方式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且这些方式都控制在高校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仅如此,在各地设置的服务实体反而把学生就业的视野集中在学校有就业服务实体机构的少数几个地区,不利于学生针对个体情况灵活就业。

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金融危机在高校逐渐演化成就业危机的形势下,林淑贤女士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对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带来很好的启示。很多高职院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往往将职责仅仅定位在指导上,而容易忽视其服务的功能。首先,不少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自身开展校内外招聘会、推介毕业生的职责,而将其他统计、上报等工作当作重心。而学校举办招聘会、推介毕业生本应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其次,有些高职院校不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走访和反馈工作,这不但不利于指导在校毕业生就业,更不利于学校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将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做好多场次、多层次、多专业的招聘会作为指导中心工作的重心所在。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走访、调研工作,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并依据社会、市场需要及时调整。

五、结语

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没有可供操作的现实土壤,也没有实际运行的特殊意义,在现行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中国教育制度背景下,是不可行的。而应该就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功能进行完善和拓展,不仅对学生要进行指导,而且要服务学生。尤其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收集信息,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智彬,高职院校怎样实现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2-28:3

[2]张忠海,高职院校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6):27—30

[3]杨凤英,高校产业化和法制化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13-15

[4]徐嘉康,解读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5]张世伟,张旋,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及其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08(5):135-138

责任编辑 徐惠军

作者:李晓红 李海晶

第3篇:论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的建设

摘要:数字传媒是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文化传媒的应用教育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构建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是基础的和必要的。

关键词:数字传媒教育;传媒技术;实验室体系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室建设是提供学生实践的条件和前提,建立与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完整的实验室体系是完成教学的有利保障。实践指导中心是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它覆盖了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任务,未来要培养的学生要到广播电视台、传媒网站等媒介单位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告业务等工作。在国家关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政策,坐落在豫南大地的黄淮学院要办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传媒学院的应用型教育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所以构建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是基础的和必要的。

一、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 文化传媒产业的兴起促使数字传媒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改变着文化传媒方式和媒介本身。过去的传媒产业讲究的是“脑筋能想,腿脚能跑,耳能听,手能写。当今世界网络化已经改变了整个媒体的运行程序。媒体传播进入更高的互动境界。互联网具有可选性、大容量、交互性等特点,成为一个新的综合文化传媒传输平台。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新形式完成了电子商务对传播时空限制的外延性拓展。传统的电视节目的需要经过策划、拍摄和编辑等环节,需要采编、摄像和后期制作等团队技术人员的合作。媒体从业者必须成为一个掌握数字化采访、编辑和传输设备等现代文化传媒产业的人才。文化传媒行业是一个技术技能、艺术素质和媒体业务相融合的职业,更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二)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促使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建设体系的改变

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高等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体系建设上也充分显示出来。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开设了《广播电视技术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电视摄像》和《动漫文学》等文理结合、技艺结合的课程。有的高校在各层次招生中采取文理兼招、艺术生并入的方式;这都为本校学生将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映了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趋势。

结合以上所述,文化传媒教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已经作为文化传媒学院教学的必备能力,确保其实践教学成果的根本就是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体系的建设。

二、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建设的规划

针对目前文化传媒学院招生规模的增多、课程上的加量、实验设备跟不上的现状,数字传媒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注意:

(一)文化传媒学院的实验室目标

文化传媒实验室建设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1. 教学的要求

目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动漫文学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等七个本科专业与方向,随着本科生教学规模的扩大,急需完善实验设备来满足教学需求。

2. 科研项目的要求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是为媒体产业培养人才的,因此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和应用技能也有很高素质的要求,要把应用性科研搞好,也需要必要的实验设备支持。如国家、厅、省社科项目、成果鉴定、精品课程等科研项目都要有应用技能考核指标,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做支撑,很难达到评估考核指标的要求。

3.评估的要求

各高校应对教育部高教司教育评估上是教学、科研和实验设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实践指导中心的合理规划建设,有利于提高我们建设应用型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并要在教育评估中得到检验和认可。提高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实验设备的应用性和技能环节的水平。

4. 发展的要求

适应现代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实践指导中心建设要培养文化传媒产业的人才打下基石。同时也能够建立自己的校园特色做好开端,能够给学生很好的锻炼和实习环境。

(二) 文化传媒的实践指导中心的框架

结合兄弟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建设的原则是“满足教学,兼顾科研,新老结合,逐步提高,不断完善”。

1. 对实践指导中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未来实践指导中心发展打下基础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力争和外部媒体产业实际相结合,以便于科研与媒体产业的接轨与合作。

(三)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规划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综合实验室。

1.演播厅

主要功能是录制播音员图像、制作广播新闻,承接本校和社会的文艺演出和其他活动的录播,承接本校和社会的知识竞赛和其他竞赛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演播厅不但可以提供节目的录制,还可以满足新闻采访、现场制作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可以和文化传媒产业合作制作节目,为学生们提供实习的机会。

2.影视编辑实验室

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操作目前多用的非线编和线编技术,目前可以满足拍摄制作小型的校园新闻DV片。结合演播厅一起,未来可以制作完整的电视新闻、晚会和其他大型活动。

3.广告创意设计工作室

主要功能是对广播电视和平面广告进行制作,让学生学会摄像应用技能,并学会对各种图像软件的使用,编辑图片,培养广告设计应用型人才。满足文化传媒产业化的需求。

三、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实施

各高校因为开展文化传媒应用型教学的时间长短不一,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布实施,其方法主要有:第一,在原有的实践设备上进行改造。经过维护和充实,通过将实践设备升级换代;第二,紧缺的实验室必须加紧建设。为保障实践教学需要,急需拨出专款或申请专项资助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实施。横向,专业培养方向。增加现急需的实验室,并利用起来建好的实验室。急需的实验室列为首要建设项目,逐步完善新老交替的实验室。纵向,完善程度方向,更新和完善新老交替的实验室,再建设短缺的实验室。这样的优势是现有的实验室得以更新,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压力,满足了科研的需求。但劣势是资金到位时间慢,新建本科培养专业缺少实验室。

在已经完善和改造中的实验室基础上目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拓展:一播出环节的拓展,设计校园视频播出系统,建设有线传输网络,从而实现校园网站新闻视频的构想。既可以做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电视教学。二媒体合作的拓展,利用现有实践中心平台,构造自己的文化媒体产业创新创业工作站。建设自己的实践指导团队,将学生们的实践环境变成文化传媒产业公司环境,为教师们进行教学和科研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也为学生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直接接触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运做,和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实现实训就业的良好转变。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建设作为黄淮学院文化传媒产业链条,目前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中心谢红军、吴建军、高昱光实验技术辅助教师,使指导中心的技术技能实践教学标准化,更加接近文化传媒产业公司的工作技能和环境,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打下坚固的应用基础。最后,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建设,实验室管理都是最重要,如何使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更加高效,应用性强。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改革,使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实际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作者:高昱光

第4篇: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

检查指导

引领推进

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

4月9日上午,根据中心学校工作计划,赵成武校长率检查组郑海光、周小娟、潘文星三位领导来我校进行学校管理及教学检查指导。

8:20分检查组到校后顾不上休息就分别投入到工作中。赵校长从四至六年级中共抽调了20名学生,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问卷调查;潘文星老师对学校食堂卫生,工作人员证件、食品采购、留样等进行检察指导;郑海光、周小娟两位老师对教师的备教改进行检查。8:55四位领导分别随堂聆听了601班语文课 、401班、602班数学课。课后对执教老师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有效应对策略;然后抽查了部分教案、学生作业本、翻阅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手册、校本研修手册。最后赵校长还利用休息时间分别和学生、教师进行了座谈。检查完后,检查组就检查情况分别给予了反馈。

本次检查指导,检查组对我校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指出面对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然后去备课、来教学,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撰稿 摄影 李露露

第5篇: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服 务 指 南

一、中心介绍

中心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是全省毕业生就业专职服务部门。目前主要承担就业政策宣传、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办理毕业生档案户籍托管(党组织关系挂靠)、《报到证》签发、代办人事代理、学历认证、就业指导培训、就业率统计监测等工作。

二、《报到证》办理指南

(一)、《报到证》的主要功能

《报到证》是列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以下统称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和参加工作初始时间的凭证,是学校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口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办理接收手续的依据。

(二)、毕业生个人办理《报到证》

择业期内和调整改办期内的毕业生工作日期间随时可以办理。

毕业生个人办理《报到证》,一般分为初次办理、遗失补办和调整改办三种情况:

1、初次办理。省内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两年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的,可由毕业生个人来办理《报到证》。办理时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原件(或回原籍自主择业的书面申请)、《毕业证书》原件、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介绍信或证明。

2、遗失补办。自签发《报到证》之日起一年内遗失的,可到《报到证》原签发部门申请重新补办。办理时须提供本人申请、相关登报申明作废的报纸、毕业证原件、学校审核意见和接收单位人事部门证明材料。

签发日一年以后遗失《报到证》的,不予补办,可到原《报到证》签发部门申请出具相关证明。办理遗失证明时需提供的材料与遗失补办一致。(2001年及以前毕业的还须提供省级招生部门盖章的新生录取名册。)

3、调整改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经学校报主管部门核定形成就业方案之后办理的《报到证》,原则上不能随意变动。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就业单位的,办理改办手续时须提供与毕业生原就业单位解除就业协议的函、《毕业证书》原件、《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调整改派申请表》(到学校就业部门索取)、原《报到证》和与新单位签订的协议书或接收函。

调整改办须在《报到证》签发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逾期者调整就业单位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三、学历认证指南

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为有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学历认证报告。该报告具有不容臵疑的权威性,能有效确保学历学位内容真实、合法,维护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维护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有效打击不法分子伪造、买卖学历证书行为。我中心竭诚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服务,欢迎前来咨询、办理。

详细办理流程及相关知识咨询请登陆湖南省毕业生就业网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专区。

四、托管指南

(一)、暂缓就业

1、根据教育部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24号)等有关文件有关规定,暂无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可申请办理暂缓就业。

2、暂缓就业档案托管不收取费用,党员要按照中组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标准按时缴纳党费。

3、暂缓就业协议一旦签订,自协议生效之日起半年内,毕业生不得单方面提出终止本协议(甲方亦有权拒绝为其办理任何相关手续)。

4、毕业生办理暂缓就业流程:到毕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或直接来我中心业务大厅自行办理。到毕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听学校通知统一领取《2011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暂缓就业协议书》(一式两份)→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和长期联系方式 →凭毕业证书在我中心盖章并办理报到证 →凭报到证到毕业学校迁转档案及党组织关系,也可以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代办后继手续。到我中心业务大厅自行办理:凭毕业证书在我中心开具调档函 →凭调档函到学校调取档案后交至我中心 →与我中心签订《2011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暂缓就业协议书》、办理报到证。

(二)、毕业生档案、户籍托管

1、为落实就业单位但暂不接收人事关系及户口的未婚毕业生提供档案、户籍托管服务。

2、毕业生档案户籍托管:档案、户籍一起托管才能签订省就业中心的《人事档案与户籍托管合同书》,收费为120元/年(报到证抬头开至“湖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3、所交材料为: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协议(合同)原件及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

4、毕业生签订协议后,请在离校以前将相关材料统一转交学校就业办,学校再统一将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报到证》、集体户口登记卡、档案(档案可由学校邮寄)交至我中心。

(三)、人事代理服务

1、为有工作单位或准备参加招考入编的毕业生有偿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包括单独的档案管理或档案、户籍一并代理。

2、与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合同书》,只代理档案收费为120元/年,档案、户籍一并代理收费为240元/年。

3、只代理档案所交材料:报到证、档案。档案户籍一并代理所交材料: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报到证、集体户口登记卡、档案。

4、毕业生签订协议以后,请在离校以前将相关材料统一转交学校就业办。

注:人事代理与档案、户籍托管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事代理可提供人事管理相关服务,即办理转正定级、考评技术职称、办理在职流动人员关系接转手续、代办员工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调整档案工资、核定工龄等。对暂未找到固定岗位或单位不需要办理人事代理的毕业生建议暂不办理该项目。

(四)、组织关系托管。需将党组织关系转入中心的毕业生,由学校开具党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介绍信上填写单位名称为“中共湖南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人事代理的请将介绍信开至“中共湖南省人才服务中心委员会”),由学生本人在有效时间内前来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党费按照中组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标准收取。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需注明政治面貌(正式或预备),入党时间(成为预备党员时间),个人固定电话号码,QQ号码或电子邮箱。

五、服务特点

1)手续简便。毕业生只需交纳相关材料和费用,与中心签订托管合同,即可把档案、户口、组织关系挂靠中心,户口系长沙市非农业集体户口。在中心办理了档案户籍托管的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需要办理就业派遣手续时,只需携带与中心签订的《人事档案、户籍托管合同书》、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原件与毕业证复印件,即可直接来中心办理《报到证》,不需要交纳任何改办就业手续费等费用,毕业生户籍随新办《报到证》转迁,让毕业生在我中心真正享受“一站式服务”。

2)服务周到。在中心办理档案、户籍托管的毕业生,其本人有关档案、户籍的证明都可在中心或相关部门办理。同时托管党组织关系的,有关党组织活动都由中心安排,预备党员可在中心办理转正手续。

六、联系方式

档案户籍托管咨询:0731-82816660,82816670、82816661; danganshi@hunbys.com 报到证办理咨询:0731-82816663学历认证咨询:0731-82816663 党组织关系托管咨询:0731-82816669,党务QQ群146752150,dangyuan@hunbys.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新建西路37号;邮编:410007。网址:

第6篇: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报道

2013年月日午,、领导同志来我校检查指导教学工作。在校领导班子成员陪同下,他们首先参观“社团活动”开展成果;接着听评了今年五年级语数两课,并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然后抽查了部分教案、翻阅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最后校长朱江南同志表示,一定带领全体教职工,凝聚群策群力,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向4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新努力、新贡献!

领导同志,对我校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钻研教材、去领会教材、去备课、来教学,做到以学定教,学生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发展的主人,生成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第7篇:南捞乡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思想

以“优化教学、减负增效”为主题, 努力构建 “有效课堂”,认真按照“123456”思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

1、明确“一个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2、关注“二个层面”: 关注课程标准的“执行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力”。

3、兼顾“三个方面”: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4、落实四个“精”字:教学设计“精巧”, 课堂讲课“精炼”, 作业布批“精心”, 分层教学“精当”。

5、强化“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6、努力向“六个方面”要质量: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信息化要质量,向学生要质量,向学习交流要质量,向特色要质量。

现代教师应加强的“四项基本能力”

写的能力(主要是板书和写作能力),说的能力(主要是普通话和交流能力),用的能力(主要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的能力(主要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8篇:郭墅中心小学2012年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校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县会精神主动开展“关爱学生、敬业奉献、转变理念、提升素质”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思想品德高、教育理念新、教学业务精、奉献精神强的教师队伍;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学校精细化管理;着力推进“四步走”教学模式;突出有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校本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师促发展,以规范求发展,以特色塑发展,不断提升管理品位和教育品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目标任务:

1、加强基建扫尾期间的师生安全管理,切实把安全教育放在师生开学工作第一位,制订学校安全工作预案、健全校舍建设扫尾期间安全规章制度,实行校级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和协管老师包班级的全覆盖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2、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执行《阜宁县中小学管理规范》,规范学校管理常规。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细化学校过程管理,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

3、深入开展“有效互动”课题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深化新课改工作,加强教学科研业务磨练,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岗位练兵,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参选市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4、加强班主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班主任、协管教师队伍。

5、以人为本,以德为首,以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强化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6、以写字特色教育、 “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开展“书香校园”主题读书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内涵,彰显特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7、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巩固省级平安校园成果,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文化信息的校园,生动活泼的校园,整洁文明的校园,规范有序的校园,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安全和谐的校园”。

8、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留守儿童的帮教工作;

具体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开展“关爱学生、敬业奉献、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育人为本” 的“教学观”,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和“以本为本”的“教材观”,以“关爱学生、敬业奉献、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主题,以教育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紧紧围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识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学习意识。学《规范》,学《纲要》,学先进,学楷模。推进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转变观念,优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抓住质量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加强教学流程管理。

1、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各项计划要有检查和落实的措施,与教师平时工作考核相结合,不断完善质量评价与监督机制,认真做实微

型课,同课异构,点录评课等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师常规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张局提出的五项管理制度,尝试同班级教师集体备课,人人参与其中,禁止备课走过场,加强对教学案的修改,及时反思,多写课后反思。

3、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以教研促教学,以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继续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讨活动,依靠专家和名校加快学校发展;要求中、青年教师参加网络教研,连片教研,要求教师记好四种笔记(学习笔记,听课笔记,备课笔记,管理笔记)督促教师多反思、多动笔、多投稿、多参赛。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以打造有效课堂教学为核心,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依托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1、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通过有效的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小课题的研究和申报,做好“十一五”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积极申报“十二五”课题。

2、落实教研、科研任务。学校将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强化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个别辅导和假期学习等六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中青年教师要努力做到承担或参与一个课题;上好一堂公开研讨课;对40周岁以下教师继续组织开展校本作业,即每月一篇读书笔记,每月一份粉笔字和钢笔字。提倡教研组每年搞一个小课题研究,使一批青年教师的岗位业务水平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定期召开专项课题研究会议,举办教育科研培训,培养一些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大型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4、重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青年教师必须要学会独立制作课件,教师要能更多地从网上获取教育资源和信息,尝试开展网络教研。

四、以人为本,激发活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以“人尽其才,追求卓越”为指向,进一步推进学校用人、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人人争先,个个进取的氛围。

2、 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建设。班子成员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公正、公平、公开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3、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提升素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倡导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卓越的人格魅力、高超的学术水平引导教育学生。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扎实推进继续教育,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定期邀请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对全体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教科研培训。

(2) 有序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新上岗的教师继续实施“师徒结对”帮教活动;每年搞一个小课题研究,使一批青年教师的岗位业务水平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五、着眼全局,创建和谐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1、深化校园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网络和治安防控体系,综合治理校园环境,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2、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继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坚决贯彻省、市关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精神。

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后勤部门继续牢固树立 “后勤即服务”的思想。本着节约的原则,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

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把有限的经费用好。同时,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卫生评比、绿化管理等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只有过程的完美才能孕育结果的完美。在新的学期里,郭墅中心小学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谱写学校科学发展新篇章。

第9篇:张家集镇中心学校深入宋营小学检查指导教学工作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 邵秀良

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5月7日下午2:00 ,张家集镇中心学校一行6人在校长宋孝江,业务主任林雄的带领下深入张家集镇宋营小学,对该校常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视导检查。

本次重点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检查分为四组,学校管理组、文科组、理科组、综合组。检查内容包括学校各种工作计划、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常规教学监控、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备课教案、教学反思、听评课课记录、作业批改及记载、课后辅导、单元测试及测试质量分析等。

在近2个小时的检查后,在反馈会上检查组成员对教育教学检查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成绩,又查找问题。检查组认为,学校教学常规计划周详、覆盖面广、制度健全,管理完善、检查及时;课改实施有方案,有领导小组,档案建设完善,有落实,有效果。教师们在备课上环节齐全,作业批改及时、有鼓励性评语、单元测试及时分析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检查组也就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规范化等方面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宋校长在检查总结中肯定了学校在教学教学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他指出,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老师的工作态度扎实、认真,全日制寄宿学校虽只有三年时间,但六年级小升初的教学成绩在稳步上升。校委会一班人在教学常规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常规教学有目标,有措施,小组建设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过程优秀;接着宋校长强调学校要以活力为支撑,深挖师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力,为学校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下大工夫,着力课改,紧扣常规,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课改及管理特色;聚焦课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不断提升质量;非毕业年级做到作业、检测、辅导、活动四饱和,做细做实教学常规。 最后学校校长王涛做了表态发言,他们表示,一定会将检查组的建议及要求运用到教育教学常规中,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及管理,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上一篇:基本功培训阶段小结下一篇:初中生学生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