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背景下译者的素质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已经以不同的形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甚至历史的全球化流动与相互影响,在这一过程与现象中,翻译无疑扮演着或将要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众所周知,翻译是译者的翻译,译入语中制约、影响翻译的诸因素都是通过翻译家来体现的,而翻译家的选择、翻译的方式、翻译策略,反过来又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要深入、细致地探讨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就绕不开对翻译家本身的探讨。”[1]译者的主体性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是机械的转换,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原文本的“创造者”。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翻译问题,比如误译、错译、滥译等现象的解决,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大对译者主体性的重视,重视译者的素质。

2 全球化背景下译者的素质及其表现

2.1 扎实的中西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体系和语系的语言,语言本身的区别自然是显著的。例如英语语篇重在形合,汉语语篇重在意合;英语语句突出主语,汉语语句突出主题;英语侧重名词化的概念表达,而汉语侧重动词化的概念表达;英语多呈现静态显现,汉语多呈现动态显现;英语长句型、复合句使用多,而汉语短句型、简单句使用频繁等,在翻译的过程,忽视这些语言内在的区别,就会翻译出汉语式英文,即使表面上是翻译了文本,实际上的翻译任务也不算完成。

2.2 广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信息的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崛起,使得全球化和文化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它的本质是传播。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2]简单说来,全球化使得语言与文化更加难以分开。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传播文化的手段与途径;文化是语言的载体,体现并发展着语言。译者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转换(inter-lingualcommunication),还是两种文化系统间的转换(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换一个角度看,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元素,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所反映的这种文化背景知识,是作者和原语读者所共有的,但是对于译入语读者而言却没有的或是残缺的,译者这时候的主体性作用就要体现出来。译者必须作为“桥梁”、“媒人”去沟通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断层,要弥补它们之间的“语言缺项”和文化缺项,否则,翻译的意义就难以发挥到最大,不是合理的翻译。

2.3 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

语言以其在社会生活中各个不同领域的使用而存在,使用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是日常语言,使用在特殊领域的时特殊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语言的使用也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即表达了这一概念。译者要翻译特殊领域的语言就必须具备特殊领域的语言和行业知识。以下文翻译为例。

原文:

第一条组建河源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一项旨在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根据《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粤科计字[1998]1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译文:

Article 1 The organiz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Heyuan City,(hereinafter Engineering Center)is an effective measure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in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result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Regulationsisherebyformulatedaccordingto Regul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Decree No.126,1998)and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Heyuan City.

本文本涉及法规的基本知识,用词、格式以及特殊句式等,法律翻译知识不具备,显然难以正确地完成这一翻译任务。又如:

原文:

You are authorized to draw at sight on our bank,Bank of China,against this credit for the amount of your invoice.

译文:

兹授权你方凭此信用证向我方银行即中国银行,开出即期汇票索要发票所列货款。

商务知识、外贸知识是完成这一翻译任务必须的要求,而对于商务函电文本的掌握也是翻译必须的。

2.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翻译的能力

以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翻译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因此,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素质,具备接受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能力。所谓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所必须具备的科研技能、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及科技道德品质的有机整合。全球化信息时代给翻译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信息爆炸”对翻译质量与数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应对这一要求就是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开始出现并迅猛发展。机器翻译的设想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但是机器翻译无法达到完全智能,译文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人工必须介入修改。在此背景下,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翻译(CAT: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随之诞生并高速发展。机器翻译或者说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出现也确实显著地提高了翻译效率,甚至可以说在翻译领域引起了一场变革,甚至有人说“21世纪的翻译,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概念,更加依赖现代通讯技术,走向“通讯翻译时代”(Te1e—trans1ation age)。”[3]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译者,要提高翻译效率,关键就是要加强和重视在机器翻译或者说计算机辅助翻译。

2.5 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对于译者来说,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翻译是一个漫长而枯燥乏味的过程。你也预料不到翻译过程会遇到哪些麻烦。随时有遭受挫折的可能因此合格的译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2.6 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素质

所谓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分工协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翻译作品往往无法一个人完成,即使可以一个人完成,校稿、审定等工作也仍然需要他人协作。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素质。

2.7 具备勇于创新的素质

创新是由创新者的素质转化为创新者的思路,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为,最终得到创新成果的过程。翻译表面看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其本质却对创新有着及其苛刻的要求。而且翻译是一项思维活动,翻译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灵活解释、解决双语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译文在内容、风格、效果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贴近原作。而在这双语转换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素质。我们主张译者要忠实于原文,但决不意味着译者必须缩手缩脚,只能跟着原文的字面跑,做表层文章。事实上,翻译工作在重新表达的过程中,还是享有一定程度的创作自由的,每个译者都应充分使用这有限的自由。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语言文字上的,又有文化风习上的,给译者造成了一道道的“天然障碍”。要创新性翻译,就要冲破原语的束缚,翻译时不可死扣字面,不可照抄词典的释义,不可生搬原文的结构,以免陷入“机械对等”的泥潭,而要在透彻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做出既准确达意又不露“翻译腔”的传译。主要途径有:通过意译进行创造性翻译;通过音译进行创造性翻译;通过音意结合(音译加注)进行创造性翻译;根据英汉语的构词法与原语词的概念、内容进行创造性翻译;通过节译或者改译的创造性翻译,重视某些词汇的政治文化影响性等。

2.8 追求完美以及执着的精神素质

译者肩负着沟通两种文化的重任,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对译入语的读者负责,既要忠实又要通顺。要实现理想的翻译,而要做到这一点,追求完美以及执着的精神素质尤其重要。这就要求,在翻译的全过程,译前要认真准备背景知识,译中要冷静思考、执着探析比较,译后要反复揣摩、用心比对、校正,需要的时候甚至要向有关中外专家学者请教、探讨。只有具备这一精神素质,才能翻译出较好的译文。

3 结语

总而言之,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翻译工作的主体-译者要求很高。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译者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惟有如此,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解决翻译的质量问题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译者的主体性入手,初步探讨译者素质对于作品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全球化,素质,译者

参考文献

[1] 穆雷,诗怡.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中国翻译,2003:12-14.

[2] 刘秀明.全球化语境下的英汉谚语比较及其翻译[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13-17.

[3] 陈谊,范姣莲.计算机辅助翻译一新世纪翻译的趋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30-32.

上一篇: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技术探讨下一篇: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初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