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室工作制度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竞技场,持续规训着各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灭菌室工作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灭菌室工作制度

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3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16年5月为细节护理措施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细节护理措施实施后,对比实施前后工作差错率、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后工作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其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化护理措施对预防工作差错,提高灭菌服务满意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细节化护理措施;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工作差错率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负责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械和物品,其护理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院内感染防控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细节化护理措施实质上是对常规护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其可对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化错误进行及时发现和更正,从而有效降低工作差错发生率,提高消毒、灭菌、供应等各环节的服务质量[1]。我院自2017年6月在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化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3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名,女26名,年龄在21-53岁之间,平均(36.7±4.2)岁;工龄1-25年,平均(12.6±3.5)年。其中本科及以上15名,大专10名,中专5名。2015年5月-2016年5月为细节护理措施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细节护理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实施前后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实施前以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为主,以本院具体规定为依据。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1)回收阶段:加强物品回收管理要求,及时有效的清洗回收的物品,使相关物品的整洁和消毒质量得到保障;(2)包装阶段:消毒物品包装需要在卫生整洁的操作间完成,包装前采用紫外线严格消毒待包装的物品。除此之外,负责包装操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做好包装记录;(3)灭菌阶段:在对消毒物品进行灭菌时,首先需要正确、科学合理的储存,防止其彼此之间出现污染;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操作,并于护理人员之间进行充分的经验交流和沟通,切实提高灭菌质量和工作效率;(4)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消毒供应室的具体情况,对各项规章制度、条例规范等进行制定,以使消毒灭菌工作的各个流程都在规范的制度要求下完成,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5)强化学习与培训:定期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接受消毒供应工作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提高其专业操作能力和技术,促使其全面了解消毒供应制度,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提升交流沟通能力。定期考核专业技能,以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与了解。

1.3 观察指标

随机抽取清洗器械、消毒灭菌器械、回收器械、器械包装各50件,评定回收、消毒、灭菌、包装各环节的差错发生率;采用自拟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定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打包质量、供应及时、回收及时、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各项评分满分均为10分,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满意度评分使用(x±s)描述,进行t检验,差错率使用(%)描述,进行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工作的差错率

实施后消毒供应工作的差错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比較实施前后科室对消毒供应服务的满意度

实施后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回收及时、供应及时、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打包质量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全院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械,并负责回收、消毒、灭菌、打包、发放各种医疗物品,其护理质量的高低与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如何有效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各大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2]。

在消毒供应室应用细节护理措施,强化消毒物品回收、包装、消毒灭菌等各环节的细节化管理,建立健全针对性规章制度和要求,可确保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日常工作中差错发生率,提高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信任与肯定[3-5]。

本次研究中,实施细节化护理措施后,消毒供应室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科室对其回收及时、供应及时、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打包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由此表明,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化护理措施对预防工作差错,提高灭菌服务满意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邢艳明.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60.

[2] 梁琪.细节护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满意度的评价[J].西藏医药,2018,39(01):47-49.

[3] 李文梅,黄海艳.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1):153-154.

[4] 田耘.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36-37.

[5] 雷明莉,甘晓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317-318.

作者简介:李娟,女,本科,护师,主要从事器械消毒供应护理工作;

作者:李娟

第2篇: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认识实践

【摘要】目的 对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6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供应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细节化护理措施,对两组人员工作差错率和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工作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工作人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7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工作差错率,实现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关键词】细节化护理;消毒供应室;工作差错率;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械和物品重要的存放场所,针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对于减少院内感染意义重大。细节化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可以将常规护理中的工作细节差错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并实现灭菌消毒质量的提升。本研究选择某院6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对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讨论,现做如下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6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含男性21名,女性39名,年龄区间为21-54岁,平均年龄为(35.4±6.1)岁,工龄区间为3-29年,平均工龄为(16.1±3.8)年。两组工作人员在年龄、性别、工龄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供应室护理干预,正常清洗器械,并对器械消毒。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细节化护理措施,增添细节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首先,重视器械包装的细节化处理。应在操作台上进行包装操作,不能使器械经受二次感染,工作人员应遵循规范的包装流程,进行针对性处理,防止为病菌感染提供温床。其次是器械灭菌。该环节应当遵循相关标准,若器械不符合消毒灭菌要求,则不能进行包装,防止加剧患者病情。另外是器械清理。清理次数应尽量多,并测量清理后的液体,液体为中性才可过关。最后是器械回收。工作人员应当分类标注器械,若器械存在较大污损,应当选择对应的消毒水和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消毒供应工作差错率,以及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工作差错率的调查方法为,选择300个医疗器械,针对工作人员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器械清理、器械回收等情况,进行差错记录。工作差错率=出差错器械数量/器械总数×100%。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调查方法:调查不同组别持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态度的人数。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本组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工作人员工作差错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工作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工作人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工作人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7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疗器械是重要的医疗资源,对于医院而言意义重大,但是往往数量较多,而对其消毒灭菌方式存在差异,而且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導致器械经常不合要求。这就需要消毒供应中心,重视问题出现的原因,推进细节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现状。由于消毒中心负责器械的回收、清理、灭菌、包装等一系列工作,无论哪里出了问题,都会提高患者的感染率,因此,工作中应重视细节,提高消毒中心处理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细节化护理措施,显著降低了工作差错率,并提高了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96.67%>70.00%),证明了细节化护理措施的价值。相关人员应引起重视,将细节问题最大化减少,提高器械灭菌消毒水平。

综上所述,细节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工作差错率,实现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易建平,黎藜,黄鑫,邓利军,王敏,赵锦秀.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09-112.

[2]谭燕玲,罗少慈,叶称梅,华春燕.探讨追溯系统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11):120-121.

[3]林素清,徐美,曹丽丽,任翠翠.浅析新标准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41):216-217.

[4]纪楠楠,浦瑶瑶,蒋宇娇.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69):13585-13586.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作者:高春艳 梁秉伟

第3篇: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1、内镜室内要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等;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设备应分开并分室进行。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对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胃肠镜要高水平消毒。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如当天工作前对要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每检诊一位病人要按规范(擦拭、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程序清洗消毒。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在按规范清洗、干燥的基础上行灭菌处理。

5、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内镜诊疗相关用品:治疗单、检查床单、枕套、口圈、弯盘、活检钳、内镜注水瓶及用水、注射器及注射用水、清洗纱布、吸引瓶与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内镜贮存柜。

6、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第4篇:制药厂如何在药厂洁净室进行臭氧灭菌

1.臭氧的消毒原理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气和单个氧原子,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各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杀死霉菌也很有效。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中,对臭氧的杀菌作用,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肯定了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的杀菌速度较氯快。

2.传统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紫外线灭菌。二.是试剂灭菌。三.是加热灭菌

科学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到90年代后期臭氧灭菌已进入药品生产中应用。那么传统的灭菌方法和臭氧相较而言,传统灭菌方法有各自的不足。紫外线灭菌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穿透能力小,易造成死角,在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消毒效果不好,其杀菌能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近年来科学家和医药行业经过研究、设计、生产、应用,臭氧灭菌已经得到了认识和确认。特别是在近几年的GMP认证的技术改造和医药工程项目中已被广泛应用。

3.臭氧灭菌在药品生产环境中的应用

臭氧灭菌早被科学家研究,国家有关行业做过肯定和推荐应用,但臭氧灭菌在药品生产环境中的应用才是近几年逐渐被广泛使用。 经过实践应用和总结在制药行业应用广泛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洁净区的消毒灭菌

在制药厂洁净区面积较大,几乎都有中央空调净化系统完成对各洁净区的净化消毒。传统的消毒方法是用甲醛熏蒸,如上所说,甲醛熏蒸的弊病不少。用臭氧灭菌来代替是最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其方法极为简单,根据洁净厂房空间的大小取选标准定型的臭氧发生器。然后将臭氧发生器直接放到空调净化系统的风道中,称为内置式臭氧发生器。臭氧随着风道的气流送入各洁净区,对洁净区行空间消毒灭菌,剩余臭氧吸入风口,由中央空调带走。也可以将臭氧发生器放置在空调机组中,将臭氧打入中央空调的风道中,然后被送到各洁净室,称为外置式臭氧发生器。外置式臭氧发生器安装检修方便,但制造成本要高一点。两种方法消毒效果是一样的。按照卫生部消毒规范,对空气消毒的臭氧浓度是5ppm,但事实上洁净区消毒不仅是对空气的消毒,实际上还包括了设备、器具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所以一般设计浓度为10ppm,相当于每立方米空气中臭氧含量20毫克。每天上班前开机两小时,上班时关机,就可以保证一天内洁净区的浮游菌和沉降菌达到GMP的要求。

3.2空间的消毒

对于有些制药生产工序当没有中央空调或者不需设中央空调,但房间内需要单独灭菌处理。方法是根据房间空间大小选取一定浓度的臭氧发生器,直接安装在房间内。根据需要设定消毒时间,消毒结束便自动关机,所以使用非常方便对于有洁净度要求的房间,机内装有过滤器,使臭氧发生器具有自洁功能,以达到消毒和洁净的目的。

3.3器具的表面消毒

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要对原材料、工器具等进行表面消毒,利用臭氧发生器消毒简便易行,且消毒效果很好我公司水针剂生产中,周转盘经过清洗后传入灌封室之前要进行消毒,这样我们在清洗完后的周转盘存放室选择安装了臭氧发生器,待周转盘清洗完毕放置好后,打开并设置好臭氧发生器,到时间后自动关闭。

第5篇: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血液透析室、肛肠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关的措施。

(二)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原始记录。

(三)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制定有无菌技术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二)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

(三)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

(一)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规范与合格的标志目录及使用范围,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24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4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4小时。

(四)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在上班时必须穿工作衣、裤,着装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黏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七、病人安置的原则: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要按传染病常规隔离,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八、病人床单元、布类、用品、餐具、便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进行终末处理。

九、治疗室、配餐室、病房、厕所等区域每日湿式清扫,拖布专用,标识明确,分类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医疗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弃物置硬性容器内,标识清楚、交接登记,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特殊感染性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中密封,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

第6篇: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染菌量和浓度检测

1.染菌量监测

消毒剂每季度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检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浓度检测

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检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现用现配,每次配制后都应测试浓度,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2次,腔镜中心要每日监测。

(二)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1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2.灭菌物品每月检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4.灭菌后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未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

(三)紫外线消毒:应进行照射强度检测和生物检测。

1.照射强度检测

各科室应做好每支灯管应用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监督人签名的登记。检测灯管照射强度,新灯管的照射强度50≧ųW/cm2,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70ųW/cm2。

2.生物检测 必要时进行

(四)环境卫生学检测

1.各科室按照要求每季度对本科重点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每季度对重点科室及病房等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并做好检测统计分析。

3.判定标准:医院内感染检测监控目标 医院感染发病率(现患率)≤10%。 医院感染现患率实查率≧96%。 ③医院感染漏报率≤20%。 ④抗菌药物使用率≤60%。 ⑤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⑥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⑦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数应≤5cfu/cm2

⑧Ⅰ、Ⅱ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cm2;Ⅲ、Ⅳ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m2。

⑨Ⅰ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4.0/皿(30min),Ⅱ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4.0/皿(15min),Ⅲ、Ⅳ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4.0/皿(5min)。

⑩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

⑪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为无菌生长;使用中的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 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吗,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第7篇:灭菌制剂室工作制度

灭菌制剂室工作制度

(一)灭菌制剂室负责本院灭菌制剂的配制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制剂范围仅限药厂不能生产或不能满足供应的药品以及配合本院医疗科研需要而配制的新制剂。自制制剂只限本院使用,不得流入市场。

(二)制剂室必须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取得

制剂许可证,并按《山东省医院制剂品种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品种进行注册,取得制剂编号方可配制制剂。

(三)配制制剂必须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批准的处方及工艺规程,所配制制剂必须按注册的质量标准,全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制剂所用原料药和辅料必须符合药典或注射标准。包装材料应无毒,不与所装药品发生反应,不污染药品,并能达到该药品性质所要求的其它包装条件,能保证药品质量。

(五)应认真执行核对制度,配制灭菌制剂应认真填写制剂单或生产记录,称量必须准确,经他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投料。

配制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制剂应按特殊药品管理规定执行,称量、核对人员均应在制剂单上签字。

(六)应认真执行制剂半成品检验制度,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方可灌装。

(七)灭菌制剂应分一般生产区、控制区和洁净区。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上岗后,不得随意进出。

(八)洁净区工作人员应配备灭菌洁净工作服、帽子、口罩、鞋等。注意室内卫生,所用物品存放有序。

(九)做好批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检验报告书的填写和保管工作,一般保存二年。

(十)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体检一次,如发现有传染病或共它对制剂有可能感染者,不得从事直接的制剂工作,应另行安排适当的工作。

(十一)维护好生产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十二)工作结束后,离岗前,认真检查水、电汽的闸门以及门、窗,清除不安全的隐患。

(十三)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入内。

第8篇:供应室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回收各科室常用的器械、碗类、手套及各类贮槽,保证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及时供应临床科室的需要。

1. 回收班:回收各科常用医疗器械、碗类、手套、橡胶导管及各类贮槽。 2. 洗涤班:浸泡、清洗回收的各种污物。

3. 包装班:负责清洗后各种物品的包装灭菌和无菌物品的发放。 1. 回收班

(1) 供应室设一回收间供临床各科室回收污物。

(2) 每天下午到临床各科下收下送一次,回收时须查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器械包按包查对,其余物品按件查对。

(3) 负责督促一次性物品的点数、焚烧,登记在一次性物品毁形、焚烧本上。 (4) 对可循环使用的物品按包或按件登记在供应室物品收发登记本上。 (5) 每季度对一次性物品发放盘点一次。 (6) 负责各类损坏器械的登记。 2. 洗涤班

(1) 各类贮槽在贮槽清洗池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抹干送各工作间。

(2) 各种器械、碗分类浸泡于1000ppm速消净溶液中30分钟以上,并用含氯测试卡监测浓度,当天配制使用,每次增加器械便增加消毒液浓度,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干或烘干。

(3) 手套:用1000ppm速消净浸泡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手套烘干机烘干。

(4) 橡皮导管:先用清水冲洗管腔内容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后浸入1000ppm速消净浸泡液浸泡。30分钟以后用清水搓洗,过滤水冲洗后晾干。

(5) 把消毒液监测浓度登记在“浸泡消毒液更换、监测本”上。 (6) 负责做粉球。 3. 包装班

(1) 负责烘干后在各类器械的关节处上油,包装前与洗涤班进行查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质量及有无化学指示登记卡,查对后再进行包装,并挂上写有包装班、洗涤班姓名、物品名称及有效日期的卡,封口贴上斑马纸。

(2) 手套先检查有无破损,内外面撒上滑石粉,按手套号码先整理好,将手套口向外折5cm,左、右分开,放入双层布套内,布套内放一个粉球,包布外标上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

(3) 棉球、纱布放入贮槽,再放入指示卡备灭菌。 (4) 进行装炉灭菌,按“消毒炉使用管理制度”。 4. 干热灭菌

(1)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产诊疗用品,如油脂、粉末和金属、玻璃等制品的消毒和灭菌。

(2) 注意事项:①待灭菌物品干烤前应洗净,以防附在表面的污物碳化 ②玻璃器皿干烤前应洗净并完全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壁直接接触,灭菌后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炸裂。③物品包装不能过大,安放的物品不能超过烤箱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空隙,粉剂和油脂的厚度不得超过1.3cm。④温度高于170℃时,有机物会碳化。故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不可过高。

5. 灭菌后的处理:

(1) 已灭菌物品从灭菌器中取出,应仔细检点放置,以免再污染。 (2)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3) 手术包应干燥,否则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有明显水渍的包亦不可作为无菌包。

(4) 用化学批示胶带贴封或其中放有化学批示剂的包,在灭菌后或开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5) 取出的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6) 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7) 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与合格标志。

(8) 每批灭菌物品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与操作等。有温度、时间记录装置的,应将记录归档备查。

(9) 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和消毒并保持清洁干燥。当遭受意外污染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按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防再污染。

(10) 合格的无菌包应放在无菌物品贮存室内,该室应可关闭并经清洁消毒处理,专室专用,限制其他人员出入。

(11) 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在无菌区的柜橱内(或架子上、推车内)。柜橱或架子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表面再涂上不易剥蚀的涂料,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物品应贮存在离地高于20cm、离地50cm和离墙远于5cm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层顶和墙壁的污染。

(12) 分类放置,按顺序发放取用。超过有效期应重新灭菌。

上一篇:社区联席会议制度下一篇:4s店销售主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