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是从整体护理角度出发,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符合当前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理念。一个患者从开始住院到出院, 有专门护士分管提供连续性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每位护士对分管的患者先进行护理评估, 收集临床资料, 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订出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方案, 从而对护理工作做到预见性, 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1]”。该院于2011年1月开始执行卫生部2010年1月26日发布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方案, 在该院全面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实现文件提出提供优质服务, 夯实基础护理, 以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为目标, 探索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护理模式, 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广大人民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并迅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高速发展。该院201年1月—2012年12月重点对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且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在该院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60例, 女22例, 年龄52~84岁, 平均年龄 (60±8) 岁。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该科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8例, 女24例, 年龄49~90岁, 平均年龄 (64±7)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从开始入院, 有专门护士作为责任护士进行接待, 详细介绍入院须知, 包括工作人员、环境、探视制度等, 全面评估患者, 收集临床资料, 制订出个体化的护理诊断, 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 给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解决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使护士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 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护理质量, 包括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让每个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测评, 根据测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在出院后1个月内进行电话随访1次[2], 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照组按我科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按照传统的护理分工模式, 接待人院患者, 进行常规处置, 包括测体温、量血压、吸氧采血、静脉输液、等, 有紧急情况时给予抢救处理。制订护理计划, 预防并发症, 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 护送患者离开病区[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20.22±6.78) d,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6.68±5.88)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住院费用对照组为 (31 866±732) 元, 观察组为 (26 665±528) 元,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较大的手术, 此类患者年龄普遍偏大, 身体各器官功能已经退化, 患者很担心预后, 如能不能生活自理, 能不能站立行走等都是患者很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护士要向患者讲明此类疾病预后良好, 多讲一些手术成功的例子, 消除患者的顾虑, 增强患者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3.2 术前护理

(1) 进行适应性训练, (1) 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2) 床上大小便的训练, 注意避免患肢内收和外旋动作。 (2) 全身并发症的治疗, 年龄较大、体质较弱者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有贫血应及时纠正,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者应待症状控制后再手术。 (3) 皮肤准备, 术晨嘱患者禁食禁水、清洁灌肠

3.3术后护理

(1) 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小时检测生命体征, 尤其注意血压的变化, 一般由于术中出血、手术创口疼痛等原因, 可能出现低血压。记录每小时尿量并采取止痛、吸氧、保暖等措施。 (2) 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年龄偏大, 应特别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术后最初几天应协助患者扩胸运动做深呼吸, 咳嗽, 鼓励患者将痰咳出, 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护理2次1 d。嘱患者多饮水, 不少于1 500 m L, 保持会阴部清洁, 清洗会阴部2次/d, 留置尿管时间要尽量缩短, 术后麻醉清醒后, 每3~4 h夹闭1次尿管, 训练膀胱收缩功能, 以尽快拔除尿管。该研究发现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泌尿系感染呈正相关。女性比男性更易发, 应高度注意。多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如芹菜、韭菜等, 多喝润肠的食物如蜂蜜等, 以防止便秘。协助患者家属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采取轴式翻身法[5], 每2 h翻身1次, 预防压疮的发生。该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用气垫床效果比较好。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10~15°中立位、外展10~30°, 术后患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伸直和屈曲, 双腿间放一楔形软枕, 防止患肢内收。尽量避免双腿交叉和盘腿的动作, 防人工假体脱位。术后充分引流, 预防切口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本研究发现糖尿病、肥胖、饮酒、类风湿关节炎、应用过量激素、住院时间长等与感染的发生有相关性。

4 结论

观察组通过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符合卫生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的要求, 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82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2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住院平均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结果 对照组满意度为93.90%,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78%;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20.22±6.78) d,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6.68±5.88)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费用对照组 (31 866±732) 元, 观察组 (26 665±528) 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3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5%。结论 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护理,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骨科护理,关节置换,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莉.诺顿评分在创伤骨科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0) :71-74.

[2] 林燕.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7) :1228-1229.

[3] 黎晓霞, 张美芬, 卢雪亮, 等,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 :123-125.

[4] 李新姣.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6) :1021-1022.

[5] 王建萍, 张伟.预见性护理在提高老年入骨折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 (10) :1468-1469.

上一篇:小儿支原体肺炎185例临床特点分析下一篇:急性脊髓炎个性化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