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2-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血液胰岛素出现相对或者绝对不足现象,造成脂质代谢与蛋白质紊乱等[1] 。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主要表现为血糖过高、尿糖等[2]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且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3] ,需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该院针对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全部为该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纳入时间2013年4月—2016年4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入院后确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 ,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5.7±5.2)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7±1.1)年。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9±5.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8±1.3)年。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的档案:入院确诊并治疗后建立健全的病历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病床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便于出院后根据地址进行上门随访或联系方式电话随访,及时掌握恢复情况。(2)优质化的健康教育:入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知识(概念、病因、机制)与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认知程度,更好地配合。同时促使他们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与体育锻炼,规范生活、重视卫生,避免感染。(3)优质化的饮食干预:饮食治疗与护理是糖尿病治疗关键策略,为此要合理制定饮食计划。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调配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摄入,减少并发症发生。该院根据患者劳动强度、体重、血压及血脂等制定科学化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少量多餐,以低热量、低盐、低脂肪及低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与刺激性食物,维持营养平衡,确保每天有充足的能量。(4)优质化的心理疏导: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发病后患者会有担忧、焦虑等情绪,治疗期间也可能因一些不良刺激而加重负面情绪,为此必须做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负面情绪,针对性疏导,尽量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5)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对患者食欲变化进行观察,看有无恶心与呕吐等发生;对有无血管性病变进行观察;对有无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进行观察。若发生这些症状,要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护理满意

护理完成后对患者实施现场问卷调查,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测评,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

1.4.2 焦虑、抑郁评分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总分均为100分,临界值50分,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明显[6] 。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后满意31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则满意23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853,P=0.0402<0.05)。

2.2 组间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组间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环境与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所致,诱发的一种常见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水平无法有效控制,则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糖尿病性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加重病情,诱发或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生活质量,需加强重视。随着对糖尿病有了更深的认识,人们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变化,为此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糖尿病护理研究也显示十分关键。该院针对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指的是在住院期间,从心理上、起居上、情感上、精神上等均给予患者最大的关爱与呵护,使得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不仅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血糖更快降低,间接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经济压力。不过,为了提高临床效果,采取优质护理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充分认识到优质护理的内涵,并在日常护理中可以不断融会贯通,然后护理期间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规范操作与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水平、负面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水平、负面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优质护理,血糖,负面情绪,护理满意

参考文献

[1] 夏君秀,王芬.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7):122-123.

[2] 陈桂玲.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85-87.

[3] 郭芳.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当中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15(20):170.

[4] 徐红.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脑梗塞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85-186.

[5] 冉春燕.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2015,17(2):241-242.

[6] 冯淑香.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母婴世界,2016,11(8):129.

上一篇:浅谈中职英语单词记忆误区及对策下一篇:浅析4G网络中无线基站的设计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