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探讨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室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重要科室,而需实施手术的患者,通常也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与心理,使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率失调、休克、血压不稳等现象,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将护理内容变得更人性化、规范化,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为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选取该院2012年1—5月收治的3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32例,其中26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9岁。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需要对患者实施规范的访视流程,并进行记录。实施手术的前1 d,护理人员需携带护理记录单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收集。(1)在访视时需向患者问好,进行自我介绍,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状况进行了解,还要为患者讲解与手术治疗相关的内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将实施手术治疗时需注意的事项讲给患者,并写在提示单上。同时将治疗环境及实施麻醉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详细介绍;(3)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运用温和、亲近的语言对其进行安慰与鼓舞,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与信赖度,使其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此外,在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并保证真实记录。

1.2.2 术中护理

进行手术治疗时:(1)需要巡回护理人员与病区责任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并对病例与交接单进行仔细查对,没有差错后,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同时使患者家属在休息区等候,以便能够及时与其进行沟通;(2)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将软枕(棉垫)放置在骨隆突出的地方,并讲解采用正确体位的必要性;(3)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在患者身边,并鼓励患者,当麻醉药物起作用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情绪稳定下来;(4)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每项操作均需要做到轻声、快速、沉稳、准确,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节,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输液速度、面部表情进行严密观察。此外,使用医疗设备时,需要提示患者,以避免出现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较好的进行配合,进而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2.3 术后护理

手术治疗完成并待患者清醒后:(1)需要帮助其穿戴整齐,并对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实施保护措施,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保暖。同时为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巡回护理人员与病区责任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2)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体位要求、引流管的管理讲解,使其能够积极配合;(3)手术后的第2天,对患者实施回访,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切口疼痛、血液流通状况、肠蠕动状况、肢体肿胀与活动状况、并发症等)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不适,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解释与安慰。同时也调查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1.3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应用描述,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将实施优质护理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优质护理的各项满意度均比较高,并且护理纠纷事故的发生率比较低。

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如表2。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3 讨论

3.1 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指的是:以患者为工作中心[2],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责任制度,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以患者为工作中心,就需要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并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简化,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服务[3]。实施优质护理需要:(1)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2)保障患者安全;(3)保持患者的舒适度;(4)进行心理护理,以协调患者的心理变化。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

实施优质护理前,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护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情况,对其人际交流能力、诚信力度等进行相应培训[4],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工作实施制度,使全体员工明确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与标准,并且与护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评定职称进行关联。此外,组织课内的工作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使其思想发生明显转变,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患者的满意度。

3.3 效果

通过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在术前得到全面放松,使其生命体征表现平稳,均没有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失调等症状。同时也没有出现因输液而出现寒战、怕冷症状的患者,并且经过手术治疗待患者清醒后,也没有出现因不适而出现情绪躁动的患者,医生对护理效果也非常满意。由调查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1)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并且恢复速度较快;(2)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进行良好配合,医生无担忧;(3)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熟练程度,并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要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水平进行融合,进而对患者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观察,以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了解[5],并及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为其解决心理问题,并进行正确指导,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进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而具体的护理措施,就是在基础护理之上,实施一系列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此外,由于手术室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重要科室,患者对手术治疗也不了解。因此,患者面对自身病情变化与陌生的治疗环境时,通常会出现害怕、焦急等负面情绪,使其生命体征不稳定,进而引起其他病变的出现。同时手术后由于管道与体位所造成的不适,也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将这些情况提前告诉患者,并教授其运用各种方法来应对病症与治疗所造成的不适,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6],进而成功完成手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均高于常规护理,同时护理纠纷事故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提高了恢复速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1):30-31.

[2] 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6):1201-1203.

[3] 董学芹.手术室护士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及探讨[J].中外医疗,2010(35):81.

[4] 唐宏英.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成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263.

[5] 庄营,林秀珍,曲静.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拓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13.

[6] 杜福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1(8上旬刊):5423-5424.

上一篇:媒介融合下广播主持人传播能力的拓展下一篇:浅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