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 强化基础护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 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转变护理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规范服务行为, 使患者得到实惠的优质护理服务[1], 为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2011年8月—2012年5月, 对作为特殊科室的手术室, 结合其情况开展了具有手术室特色的优质护理, 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 对照组男40例, 女35例, 年龄15~75岁, 平均年龄56.8岁。观察组男42例, 女33例, 年龄11~76岁, 平均年龄57.3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服务, 真正做到护理岗位固定化、护理内容个体化、全程护理人性化、护患沟通亲情化[2]。 (1) 术前访视:手术前一日, 由巡回护士携带术前访视单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卡片到病区访视, 应用尊敬、关心、体贴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 将术前访视准备内容、整个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一一讲解, 并结合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一些向患者不便讲明的问题, 要对家属交待清楚, 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并将附有手术室环境、设备的图像的卡片让患者进行观看, 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和对环境的陌生感。 (2) 术中护理:巡回护士接患者入手术室, 对需要备皮的手术患者, 在手术病人入口处的备皮间, 根据手术需要将手术范围内的毛发剪去。患者在手术间等候期间, 为使患者放松紧张心理, 播放轻音乐, 进行护理操作前, 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告知义务, 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护理操作中要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 并且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 将围脖围在患者的颈部上、保暖套套在外展的手臂上、等医生准备消毒时才将患者身上盖的被子移开。向安置特殊手术体位的患者讲述正确体位对麻醉和手术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防止不当的体位对呼吸和循环造成影响或压伤肢体, 对需要导尿、留置胃管的手术患者, 采用在麻醉后进行, 减少患者的痛苦。手术中, 要严密观察心电监护,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保证液体通畅, 注意调节室温,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结束手术后, 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消毒剂擦净, 以保持切口敷贴干净无污迹, 帮患者穿好病员服并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盖好被子给予保暖, 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一起将患者护送回病房, 安置好体位, 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各种创口引流管的管理、不同麻醉方式所需的体位要求及术后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3) 术后随访:术后1~3 d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对手术后疾病康复知识进行介绍, 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同时就患者现存的不适, 给予适当的处理,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耐心解答, 并进行鼓励, 给患者送去衷心的祝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调查, 共发出问卷150份, 回收150份, 回收率100%。比较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据术后回访,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感染、血肿、引流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P<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0.05。

3 讨论

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 观察组采用了优质护理, 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7%,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 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7%,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3%,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传统的护理模式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 不能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升[3]。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 手术室护士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主动为患者提供帮助。针对手术患者术前大多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加上进入手术室后, 没有亲人的陪同与对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担心手术的顺利与否等一系列不稳定情绪,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术前1 d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对手术室环境采用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加以介绍, 通过术前访视与健康指导, 从心理层面上精心护理患者, 缓解了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 使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 并使其建立战胜手术和疾病的信心, 这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观察组护理人员从关心患者生命体征、手术进程转变到关心整体的人、重视患者心理需求, 由同一护理人员完成术日接患者入手术室、术中护理、术后送患者回病房、术后回访患者整个过程 (急诊手术除外) , 以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患者在手术间等候期间, 增加了播放轻音乐, 能够有效缓解其紧张心理, 避免了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等不良情绪;对于各种有创操作, 打破了手术室操作观念的习惯性, 由术前0.5 h在病房进行, 改在尽量在麻醉后进行, 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摆体位方面, 采用一批新的更符合病人生理特点的手术体位垫, 使手术病人更舒适、暴露更清楚, 杜绝了因手术体位不当引起的压疮, 也令手术医生更加满意, 便于手术操作, 对不同手术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并要注意护理事项, 避免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护理。综上, 一切护理操作都应以减轻患者心理刺激、减少患者的痛苦, 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 真正体现人性的关爱、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 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使患者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由表1、2可见,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 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且术后并发症少, 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随着医疗水平和护理意识的发展, 优质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的趋势, 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整个过程中贯穿人性化护理, 使各项护理工作能够深入到患者的内心需求[4], 让患者时刻体会到他的存在和疾病受到重视, 加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 从而建立和谐配合的护患关系, 有利于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 同时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自觉性, 使护士沟通技巧提高了, 护患距离缩短了, 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进一步促进护理专业发展, 深化护理工作内涵, 值得在手术室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 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90.7%,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17.3%。结论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满意度,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丽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2) :115-116.

[2] 陈波.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J].全科护理, 2012, 10 (17) :1603.

[3] 陈员娥, 李艳, 历小小, 等.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 2011, 26 (12) :1073-1074.

[4] 赵明仙, 高丽仙.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6) :20-21.

上一篇:探讨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应用问题下一篇: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