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颅脑外伤是指由于外力造成的头颅软组织损伤、脑损伤及颅骨骨折[1]。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中一种常见的损伤, 临床发生率为30%~50%[2]。颅脑损伤具有致残、致死率均高的特点, 因此提高患者预后、降低临床死亡率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至关重要。本院总结以往护理经验,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特征整理出一套优质护理措施, 经临床应用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应用优质护理后收治的2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回顾本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应用优质护理前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2例, 女11例;年龄为18~69岁, 平均 (31.29±13.28) 岁;入院时GCS评估得分为5~12分;头颅CT检查结果为:脑挫裂伤12例, 颅底骨折6例, 硬膜外血肿5例;致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4, 坠落摔伤6例, 击打砸伤3例。观察组中男1例, 女12例;年龄为18~71岁, 平均 (31.78±11.91) 岁;入院时GC评估得分为5~12分;头颅CT检查结果为:脑挫裂伤13例, 颅底骨折7例, 硬膜外血肿6例;致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6, 坠落摔伤例, 击打砸伤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颅脑外伤的相关诊断标准[3]。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营养神经支持、降颅压、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 常规抗感染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措施, (1) 急性期护理, 加强生命体征监护, 如患者心率快且细弱、持续低血压说明其他内脏有损伤, 需给予全面检查进行确诊;对于昏迷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顺畅, 重点观察是否出现脑病征象, 严密观察患者瞳孔变化, 若单侧瞳孔或两侧瞳孔出现针尖样缩小、光反射消失, 或者单侧瞳孔出现散大、光反射消失, 并且意识障碍出现进行性加剧可判断为早期脑病征象。 (2) 意识恢复期护理, 保证最佳标准的胃肠营养;每2小时给予翻身1次, 并以温水对肢体及躯干进行擦洗;重度脑外伤患者常出现高热不退症状, 当患者体温持续高于38℃时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4], 红花酒擦浴、冰袋冷敷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体温, 对于脑细胞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当患者出现咳嗽反射、吞咽动作时可拔除气管的插管;拔管后应鼓励尽早发音以促进其意识恢复;强迫进食可有效提高机体营养的摄取量预防营养缺乏所致的机体衰弱, 并且可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3) 康复训练期护理, 这一阶段的护理重点为语言及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 伤后的3~6个月时是各种功能康复的最佳阶段;耐心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帮助患者模仿正确发音的唇型, 从基本常用词开始, 循序渐进。 (4) 心理护理, 患者意识恢复后大多由于自身伤情可出现易怒、烦躁、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 此时应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 必要者可遵医嘱给予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 (5) 出院指导, 于出院前向患者详细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用药方法与用量, 复查项目及时间, 出院后的饮食结构及出院后康复训练方法等。

1.2.2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临床死亡率、恢复情况, 同时统计患者满意度。

1.2.3 评价标准

恢复情况采取ADL量表进行评估, 总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患者满意度采取李克特量表进行评估, 共分为5级, 以问卷形式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 总满意为非常满意及满意之和。

1.2.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使用SPSS 18.0统计学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死亡率为3.85%, 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的临床死亡率;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8.46%,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34.78%, 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提高以及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 因交通、坠落等意外事故导致的颅脑外伤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颅脑外伤系列多发伤病情通常比较复杂多变[5]。其救治与护理必须争分夺秒, 以便尽早处理损伤改善患者预后。颅脑外伤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及休克, 可导致脑血流的灌注不足, 从而使导致继发性脑损伤, 因此应及时纠正休克、尽早改善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6]。

优质护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分阶段对患者进行精密护理,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性化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推动了护理事业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优质护理以人性化护理为核心, 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各项操作, 而是站在患者的角度上, 急患者之所急, 想患者之所想, 仔细、耐心、体贴的关怀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关心, 充分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暖。同时护理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以娴熟的专业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与肯定。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应用了优质护理后, 由于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给予精密护理, 极大的降低了临床死亡率, 并且由于术后护理及时与细致, 很好的预防了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有了良好的疗效作为基础, 使得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由此可见, 优质护理可于颅脑外伤患者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汇总本院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资料, 与本院实施优质护理前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临床死亡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 鄢杰.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1, 30 (20) :151~151, 153.

[2] 揭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3) :2223~2224.

[3] 张小年, 张皓.创伤性颅脑损伤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2) :101~104.

[4] 朱锦云, 陈锁红.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1, 9 (8) :121.

[5] 赵子翠.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1, 24 (8) :239.

[6] 刘红霞, 吕炎英, 江桂连, 等.48例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183~184.

上一篇: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研究下一篇:指纹痕迹检验刑侦技术的运用与相关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