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饮食习惯的变化提高了糖尿病的患病率,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临床上在给予积极的治疗之外,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中,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 对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了优质护理干预, 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观察对象主要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 , 使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0例, 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 且对该次研究知情, 并自愿成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观察组当中,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7、23例;年龄在62~86岁范围之内, 平均年龄为 (73.78±8.67) 岁;合并症: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10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17例, 糖尿病性肾病15例, 糖尿病足8例。在对照组当中,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6、24例;年龄在62~85岁范围之内, 平均年龄为 (73.45±8.13) 岁;合并症: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11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16例, 糖尿病性肾病14例, 糖尿病足9例。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当中, 其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者可进行科学性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案, 主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纠正其错误的生活行为;对其负性心理情绪给予疏导, 使其保持身心轻松, 减轻精神压力;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 并及时处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其中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护理基础、提高细节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护士专业素养, 如下:①加强护理基础: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 应结合专业护理基础知识, 为患者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的基础服务。严格按照护理分级制度, 给予患者生活、健康指导。进行护理操作时, 应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以及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护理, 对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服务。②提高细节管理:对于病房环境, 应保持整洁、安静, 室内的温湿度调整以患者舒适度为主;摆放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手册、杂志以及糖尿病食物模型等, 便于患者学习;走廊、宣传栏可张贴糖尿病的教育展板, 以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病房内应具备微波炉、针线盒以及饮水机等便民设施;以亲切、友善的态度接待患者。③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 为其进行全方位的糖尿病知识宣教。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方式, 为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并告知其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改善的意义, 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遵医行为。④提高护士专业素养: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中, 护士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要求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完成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等工作, 促进患者康复。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将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划入考核中, 并实施奖惩、评优政策, 以激励护士的自觉性, 提高其护理质量和工作责任。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 (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 、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物质生活) 评分。

1.3.2 判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进行评定。每项总分为100分, 患者得分越高, 表示依从性越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患者的生理健康进行判定。主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维度评分总分均为100分,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种。护理满意度即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之和。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 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以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数据, 并用t检验;用 (%) 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数据, 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为 (76.64±2.36) 分、运动依从性为 (64.25±3.58) 分、用药依从性为 (60.57±4.85) 分、自我监测为 (68.97±6.47) 分;对照组患者的的饮食依从性为 (61.22±1.25) 分、运动依从性为 (58.39±3.47) 分、用药依从性为 (55.64±2.01) 分、自我监测为 (60.57±4.56) 分。由以上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详情如下所示:观察组:躯体功能为 (89.64±1.58) 分、心理功能为 (75.62±2.31) 分、社会功能为 (78.44±6.57) 、物质生活为 (69.87±11.28) 分。对照组:躯体功能为 (80.47±2.55) 分、心理功能为 (69.84±6.57) 分、社会功能为 (70.59±3.48) 分、物质生活为 (66.68±6.59) 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 其中非常满意37例, 基本满意8例, 不满意5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 (非常满意30例, 基本满意7例, 不满意13例)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使得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激增[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明显较青壮年患者更为复杂, 且病情变化较快, 加大了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难度。传统护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护士仅遵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 缺少主动性和人性化。优质护理不仅可从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护理, 同时可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呵护,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不仅如此, 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 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克制不良行为,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中的疏漏, 提高了护理质量, 进而改善了护患关系, 做到了“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 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以及自我监测评分均高优于对照组 (P<0.05) ;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以上结果可知, 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以及自我监测的依从性, 改进患者日常行为, 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 而使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00%, 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 。该结果可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的优越性, 不仅可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 可改善其病情,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特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抽签的方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传统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护理后, 对比2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评分均高优于对照组 (P<0.05) ;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护理满意度为9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4.00%) (P<0.05) 。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 可提高其依从性, 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糖尿病,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萌.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 (7) :1-2.

[2] 张美丹.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 2016, 29 (5) :181-182.

[3] 郑丽燕, 唐宁娟, 袁衬香, 等.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9) :84-85.

上一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