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诗歌现状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藏族诗歌现状

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很多领域都会使用到英语,不会英语将会给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诸多的不便。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交流,英语为我们互通有无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不会英语,终将被世界所抛弃,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习英语,学习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当前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却是很多人并不重视小学英语的学习,总是认为小学的英语不重要,到中学再学还来得及,因此,教师教得随意,学生学的糊涂,家长也不关心,白白浪费了小学时期这一段宝贵而重要的学习时间。其实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其一定的科学性,首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不重,可以给英语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因为语言学习需要长久的时间来磨练,而小学阶段比中学阶段具有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时间比较充裕,课业负担不是很重,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语言学习。同时小学生还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等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而且小学英语的学习可以为中学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学好小学英语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最好的动力,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是如此,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索然无味,他们不会对其产生一种积极投入的渴望,他们只想逃避,更不要期望学生会去主动学习。而小学阶段的孩子比中学的学生有这方面的优势,孩子的脾气秉性比较单纯,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就会对任何实物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到了中学这种优势就逐渐消失了,中学学生到了青春期,比较叛逆,并且自己有了一定的想法,学习兴趣不好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应给抓住机会,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之保持坚持下去,为英语的持续学习提供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而小学阶段恰恰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更改,而小学阶段正是我们为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好胜心强,教师可以通过比赛,鼓励,表扬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帮助小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把教师教授的知识听懂并掌握;帮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学习的时候能够不局限于课堂,拓展自己的思维,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配合达到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将所学知识学扎实;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意识,为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小学生养成并保持有这些良好习惯以后,在后继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对英语良好的语感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 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要學好用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而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有良好的可塑性,所以特别有利于良好语感的养成,对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主要看教师怎样引导,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会像中学生那样总是羞于开口,小学生乐于展示自己,所以只要教师给他们提供机会他们总会大声读,大声说,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会事半功倍,学习的很轻松。

四、培养学生扎实的听力

俗话说“十聋九哑”,这体现了听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听力,那么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学习障碍,就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而小学生的听觉敏锐、辨音能力强,在这个阶段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就一定会帮助他们培养起扎实的听力基础,他们就会对听英语产生极大的信心,听起英语来倍觉轻松,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提供锻炼听力的机会,比如,指导学生在家里睡觉前可以听听简单的英文歌曲,或英文小故事,在学校,课前可以为学生放一段英语小故事,每周抽一节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程度适当的英语动画片或相关视频,使学生在欣赏动画片时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自己的听力,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听力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到了中学面对听力就不会觉得很突兀,而是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五、积累词汇,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英语的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阶段应该为之做好准备。阅读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反过来阅读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在小学阶段,小学生非常容易对那些带有配图的英文小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程度相当的绘本教材,从简单开始,逐渐提高阅读量,最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能力。

六、培养小学生书写的能力

英语书写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语境或题目要求,书写英语来表达完整意思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填写单词使句子意义完整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书写短小文段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学生英语书写能力的考察教师可以诊断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包括单词的正确拼写,时态的正确运用,选词的恰当与准确程度,结构层次的合理及语句的通顺与优美。只要有了好的开端,把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起来,这将对他们升入初、高中的学习大有益处。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的作用是积极的。除了书写能力,还有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容忽视,书写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晰,字母大小写是否规范,表点符号是否正确,这些书写习惯都需要在小学阶段得到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或做手抄报来提高学生的书写习惯和 能力,在初步接触英语的小学阶段,需要大量的输入,所以阅读英语课外读物,就给英语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手抄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了对英语作文的欣赏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小学生坚持记英语日记。记日记是开始作文创作的常见训练形式,通过简单的书写和练笔,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会英语书写的规则和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坚持用英语的习惯,坚持下去,可以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宝贵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为更高水平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如果这个阶段利用的充分合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终身受益,如果利用的不好,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制定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地完成小学英语学习。让他们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实践点滴

因地制宜,开辟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大课堂,创设英语教育的课外环境,更新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创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的课内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融入氛围,自觉领略其中的乐趣,培养自觉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亲近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培育学习标杆,寓教于乐,面向全体,顾全个体,因势利导,因事而异,让儿童体验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推进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新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 因地制宜 因材施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001年1月18日)》(以下简称“意见”)国际融合的趋势使得英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1、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乡村小学,教育环境远不如城市和发达地区,缺乏英语学习的氛围;2、英语师资专业化程度低,教师的教法、观念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远跟不上时代步伐;3、教学设备陈旧短缺,使用和维护水平低、配置滞后;4、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力量,教育投入长期短版。等等。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这些年来,我和我校同仁在英语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做的呢?

一、因地制宜,创造农村小学英语学习新环境。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学习英语是在我们的母语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由此,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1、开辟大课堂,创设英语学习的课外环境。具体做法和作用:(1)学校出面联系广播电视站电信所和各村,家长监督,保证了乡村广播站每天早晚各播放一次少儿英语节目,节假日中午加播一次,内容包括简洁明快的英语对话、美妙动听的英文歌曲、简短熟知的英語词句,营造英语学习的社会氛围;(2)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英语之声、图书室开设了外语专地、学习园地、宣传窗开辟英语专栏……随时都能听到英语的声音、随处都能看见英文的字形,英语已成了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组建了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团队,校长、教导主任、科任老师一起协作,强化了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3)动员并利用家长求助社会力量为支持督促甚至配合学生学习英语,使用复读机、点读机听读英语,收听英语广播,收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表演英语节目等再给力,形成了英语学习的家庭氛围。通过开辟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大课堂,从外围入手,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融入氛围,自觉领略其中的乐趣,培养自觉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

2、变通教材内容和形式,更新英语学习的课内情境。(1)变革教材的部分内容使其校本化。学校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和班主任老师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剖析教育对象,沿袭教材主体灵魂,将不适应农村学生特别是我校学生的内容进行变通,反复探究,合理改编,精心备课,真正做到了备学生、备学校,突显了农村小学地方特色,体现了校本化,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校本教材。因为学生是初学,接受非常艰难,尤其是听音和发音,由一个语种转向另一个语种,完成迁移肯定很慢,所以,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学英语就留下“难”的第一印象,它直接关系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2)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感悟出英语中的真实意义。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以愉悦的心境进行学习、思考、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对于语言学习,更需要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学习特定的语言。那么,怎样组织农村学生初学英语的活动呢?首先是“藏”,即把课文乃至课本藏起来,不让学生看后发麻;然后,展示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不超过课题句数;接着“学”,不少于课题句数,方法依情况灵活择定;再接着总结评价,寻找闪光点,全盘肯定鼓励,甚至还发奖;最后是“找”,就是在课文中找到已学会和掌握的内容。这就让学生体验到了“我会了”“我找到了”的成功的喜悦。虽然开始学习的东西不多,而且还不一定精准,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了激发。再现并扩展课文内容,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触景生情,见情生意。虽然,学生的交流极其初步浅显,但这样的交流体现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了生活的同时,自然习得了语言知识。

二、因材施教,谱写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新篇章。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001年1月18日)》)也就是说,小学英语必须要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由此看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作用。根据我们农村小学的特点和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落实英语教学。

1、亲近学生,让儿童体验积极的情感。有人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激起了思维的浪花。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是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喜欢这位老师”。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效果就好。小学生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知识随时用于对话、叙述和表演,努力使学生在一个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不知言,无以知行也。”在我多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近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里,不论课堂上还是课余,校内还是校外都把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流谈心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和主要教育内容。凡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没有哪个我不交心,也没那个不喜欢我的课的。其他教师也在学校的积极倡导和我的带动下與学生交心谈心情感交流已蔚然成风。学生无论学习英语还是其他,氛围都很浓,积极性都很高。我和老师们在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中也都共同体验到了我们农村的孩子就是比城里的孩子更容易亲近,更真诚!

2、寓教于乐,让儿童体验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所以(1)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我经常采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2)当我四1班教“in、on、under”等系列词时,通过指导学生定位文具盒,移动某个文具指示各词的方法,教学生边做动作,边思考记忆,边口述来学习这几个词,结果五分钟学生们就全部掌握了。(3)在教学生总结和掌握某一知识学习规律、突出重点难点时,我就自编儿歌。例如,我教学生“am”、“is”和“are”:“I”是“am”,“you”是“are” 复数“we 、you、they”后“are”,超1复数1为单,“It、 he、 she”“ is”家。这种形式新鲜,朗朗上口,易记好用,很受学生的喜爱。(4)在巩固新授、反馈信息的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课文的方法,我最常用。(5)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希望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心理特点。我就采取评比竞赛的方法,它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6)像教“bag、eraser”等词时,就直接亮出物体,在单词旁板书简笔画,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3、面向全体,让儿童体验自信。自信心是学生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努力:第一,培养学习标杆。比如教五、六年级时,为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觉地增大英语词汇量,我们分班组、年级、学校层层树立“单词记忆标兵”,让哪些记忆力好的学生积极行动,一显身手。班组每周一次,年级每月一次,学校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采取“认读”、“辨读”、“听写”、“默写”以及“认事物写单词”、“见词说物事”的方式进行评选,五年级的黄婷婷、杨心怡次次不分伯仲,并列榜首;四年级的曹文婕、李兰欣、龙李文等同学从未跌落一次。学生从这种活动中学习并掌握大量英语词汇,因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激励了大多数学生去追求把英语单词记得更多。再比如,为了让那些音辨能力强的学生出人头地,我们在全校设立“听力明星”,每期评选一次。先明确标准、规则和比赛时间,学生再通过反复听课文朗读磁带、听力磁带及其他朗读磁带,收听收录机、广播等,请教老师或者其他英语人帮助辅导,然后,小组初赛推出三名选手参加班级决赛,评选出班级明星四名,最后参加学校竞赛,评出两名校级“听力明星”现读六年级的李湘湘连续四学期蝉联“听力女明星”,她的同班同学陈祖轩也连续三学期蝉联“听力男明星”。实施了这样的活动后,全校学习英语学生的听力普遍看好。还如教三四年级时,学校设置了“班级口语达人”、“校级口语达人”也让口语好的学生有用武之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第二,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将之大致分为高材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课只要求他们学到与其智力相符的知识,比如会说课题句或一两句话,哪怕一个单词也行,并且对他们的学习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对学习英语有信心。对学英语非常吃力的学生,针对情况,他们如果掌握一句话或一个词,我就马上鼓励,使其不失自信,像陈志磊学会了What can you see?这句受到我的表扬后,顿时兴奋不已。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总会适时适量给予他们以拓展提升的空间和机会。使之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第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以短课时为主,主要在听、说,力求简单,感兴趣;五、六年级长短课时结合。至六年级可上升到读甚至写,但也不追求高深,还是要感兴趣。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三、因势利导,展现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新气象。

1、为了准确、地道地使用语言,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对于语言的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身份或场合的话指出来,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2、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事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体验。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里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向往,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我便组织学生办英文版黑板报,下载和制作英文版视频,举行班级英语演讲等。让他们积极参与,大胆体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诸多教学目标,如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等,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阻碍,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并致使课堂教学出现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提出解决对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困境;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教学困境,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不能学以致用,因此,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困境至关重要,教师应分析存在教学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小學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

1、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主要以物质奖励或者是口头表扬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例如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会给学生一张漂亮的贴纸或者是表扬学生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这种行为,表面看来,学生举手发言,积极性较高,但实际上,学生是为了表扬而回答,并未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低,从而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2、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低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英语对话,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但目前在开展英语对话中存在一个问题,对话的形式单一重复,学生反复练习一种对话模式。3、学生缺乏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课程安排与初中相比还是较少,课程内容多,但是课时安排少,致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安排得较为紧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需要提问的时候,往往以偏概全,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学习,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照顾到了少数英语基础好的人,不仅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意义不大,还使班级教学效果两极化严重。

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困境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上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比赛,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获得成就感,得到心理的满足,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以学习水果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接力赛,将学生分为六小组,每位学生都抽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水果单词,如apple、orange、bananas等单词,第一位学生说出单词读音后,第二名学生才能继续跑步接力,教师进行计时,看哪个小组的速度最快,哪个小组单词读音准确的最多,并以此排出名次,激励学生进步,使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英语知识,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感受到英语学习乐趣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天气时,教师提问How's the weather today?(今天天气怎么样)然后教师做一些动作,要求学生根据动作回答天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自己运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3、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帮助,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能力,并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三、小学英语课堂评价问题与策略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评价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的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有效途径。面对新要求,怎样才能通过科学的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1、课堂评价的概念界定:关于课堂评价的定义各式各样,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学习信息采集、分析与利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评价具有多种类型。例如,从评价内容看,有学习行为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发展趋势评价等。对评价类型的分析与把握,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建立并合理地使用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本文所述教师课堂评价,仅指即时性评价。

2、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理念的提出,课堂即时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但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有: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评价主体单一;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纠错方式不恰当;缺少体态评价。没有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對待。

2.2存在问题的原因:教师受传统评价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教师单向评价学生。在新课改下,传统评价思想依然存在,学生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课堂上也不多见,老师掌握着课堂评价的主动权,必然造成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对评价功能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万能”的“Good, OK”来表扬学生。老师不指出读得好,好在哪里;对又对在哪里。学生听了表扬当然高兴,可这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吗?教师淡忘了评价的功能。教师对激励性评价片面理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评价时不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策略,有的是浮夸的,甚至学生出现严重错误时都一味地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清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被称为学龄中期阶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开始增强,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当面批评指责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学习效果。

3、激励性评价策略。

3.1概念阐述: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这一特定语境的制约下,当学生的某一行为完成后,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其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3.2策略:转变教师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要想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解放教师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师说:“只要学生学到东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见其根本就不重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师都不重视那又怎会激励学生去参与呢?而观念的转变要落实在实际的课堂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语境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课堂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要真诚地爱学生,做到客观公正一堂小学英语课上,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就表扬加分,每说一段话,教师就奖励他一张贴纸。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一味进行雷同的表扬。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需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行为做出不同的口头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就是针对我的。”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积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多主题评价。教师在评价某一位学生时可以推而广之,对集体进行激励;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当然,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将更重,要机智地引导学生进行正面、友善的互评,否则会导致同学间关系的紧张、矛盾的产生,从而破坏集体的团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英语语言运用灵活性差,过于形式化,课堂教学参与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因此提出解决教学困境的对策至关重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等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使学生产生良好英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前,在全国的中小学校已经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很显然,这种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接下来我对当前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目前在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英语教学内容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目前,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的农村小学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教材,这种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板块之间的结合十分新颖、课本内容十分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计十分灵活、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也更加充分等等,很显然,这的确是一本很好的教学材料。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来说,并不是十分合适。第一,教材的知识内容起点太高,学生很难迅速记忆和理解,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失去学习兴趣。第二,内容量过大而且知识太新颖,导致生词过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过渡到新教材当中来。另外,新教材中还涉及了很多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由于很多农村的学生视野较小,知识面没有那么宽,所以他们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新教材中的知识,例如,旅游以及科技等等,这样在无形当中又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负担与难度。同时,由于教材十分新颖,导致每个单元的生词太多,这一点对于英语起点不高的农村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很困难,记忆方面会比较薄弱。这都不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从爱岗敬业上来看,大部分的农村教师都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拥护党的相关方针与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工资待遇的问题,部分农村教师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学意识,同时,他们的敬业精神也不足,没有进取精神,思想比较保守,没有树立竞争意识, “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消极思想较为严重。近年来,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与能力相对以前的师资力量来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总体上来看,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原来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实现教育理念的完全转变,另一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上也存在缺陷。所以,在面对新的教学状况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在大部分的农村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当中,普遍存在着务虚的行为,应付形势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继续教育的相关工作并没有引起相关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市县级)的相关业培训的次数较少。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村教师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培训,尤其是年纪大的教师。而新课程培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多理论,少实践;多城市,少农村”无疑是教师的一个难题。

(三)学生自身英语底子和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学生从小也没有接触到英语,所以英语的词汇量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较好的英语启蒙教育,基础较薄弱,接受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他们对英语既好奇又学习不入脑,认为上课听明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英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不敢开口说英语,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家长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有的家长认为学英语十分没有必要,因为农村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着。更有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所以不能监督孩子学习情况。而且,农村学校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多都是按照地域或着村庄建立学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农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不起,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水平慢慢的变低下水平。

(四)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当前,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是很先进,硬件条件没有优势,而且在软件方面的配套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在对现代教学技术方面的应用几乎是零,很显然,这会给教育的改革造成很大的障碍。许多校领导以及老师都会以此为借口,强调因为条件的不足而固守旧的教育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的相关改革。农村的经济条件差,所以学校的硬件,软件配置都比不上城市。连基本的录音机都不够充足,更别说多媒体教学平台、语音室和计算机网络等设备。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都很难进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解决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难的意见与建议

(一)对于教材的教学内容不适应农村实际情况问题,建议专家学者和教师共同努力:专家学者应多走近农村,走进课堂,去发现新课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编著一套更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教材进行调整改变:将对学生造成太难理解太生僻的内容适当的舍弃,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原有的学习兴趣和维持学习动机。尤其要注重基本语法、语音、句型,常用单词短语的基础知识学习。当然,教师在对教材整改中一定要注意英语教学的知识有序性。

(二)农村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师的培训内容要改变“多理论,少实践;多城市,少农村”的局面。应注重给教师们传授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如英语口语训练,更好地了解小学的英语教材及其内在联系,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和必要的英语方面的文体常识等。教师应做到利用现有的一切教学设备,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强调外语教学,但不完全排斥母语;强调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重视个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三)农村小学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些农村学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所以想放弃学习英语,慢慢的淡化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与学生沟通,使之正视这个问题,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习;并尽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综上所述,我们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改革中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的解决方法是灵活的,主观的。作为教师,我们希望专家编写出更适合农村的教材,学校能增加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尽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我们自身来看,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效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那么,何谓有效教学呢?我觉得有效教学强调的就是一个“效”字,即“效率”“效果”和“效益”。它指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效果最优化。然而就我任教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实在不容乐观。首先农村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相比城里的孩子,他们胆小拘谨,不善言谈,害怕回答教师的提问,能运用英语进行答问的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农村办校条件不够,导致教学方式落后。“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式仍然占其主导,学生始终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根本没有学习兴趣可言。再者,农村学生缺乏英语家庭教育和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虽然,现在的父母都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们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针对如此现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又该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三、渗透语音知识,降低识记单词的难度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

众所周知,如何让学生有效、快捷、长时记忆单词,一直是英语教师最头疼的教学环节。很多学生过不了单词关而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和遗忘规律,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攻克难关。

1、掌握读音规则。英语单词的书写与读音之间有一定差距,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如果掌握好讀音规则,就会减少记忆单词的困难,提高记忆效果。2、通过联想帮助记忆。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住,但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联想我们可以使之形象化、生动化、系统化。如将eye中的ee想象为两只眼,y就是中间的鼻子,而look则是睁大两只眼睛。3、学过一定量的单词之后,分析构词法有助于利用理解记忆的方法记忆单词。利用构词法我们可以从分析前缀、后缀、词根等入手。例如有些动词象cook, work, teach 等后面加上词尾“er”就成为名词,表示做相应动作的人。

四、教师的激情投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学更是如此,要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活跃。英语教师必须精神饱满,激情澎湃,用情去融化学生,点燃学生的心灵。课堂上,如果教师激情高涨,学生也会跟着神采飞扬,教学效果自然好很多。教师充满亲和力的微笑,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晰激昂的声音,流畅欢快的语调,必定能带动大部分学生的情绪。比如低年级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充满激情的与学生一起歌唱”Are you sleeping ?”边唱边不忘与学生做动作,微微笑.在教学It’s a cow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模仿这些动物如cat, dog, cow, hen, duck, pig, mouse的叫声,同时做各种动作让学生去猜是什么动物.小学生的好奇心十足,看到老师这样投入身心的去模仿,他们自然会去亲近你,模仿你.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的学英语,说英语.从而消除了上课前的紧张以及对学英语的恐惧。

五、用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在教学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适当的使用简笔画:简笔画省时省力,用起来灵活、快捷、方便,既可以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和想象力,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2、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认识世界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更好的接受、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执教Is he a soldier这单元时,多媒体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Is he a…… ? Yes, he is.No, he isn’t. Is she a …… ? Yes, she isNo, she isn’t.我将这种句型做到课件当中,把电脑里关于这些职业teacher, postman, nurse, soldier, doctor, driver的图片用在句型的替换部分,并做适当的扩充,这些图片都很真实自然,学生们都很喜欢,积极性很高。虽然不知道下一个会是怎样的图片,但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也轻轻松松地练习了新句型,并获取了新知识,为接下来的对话练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3、灵活的使用游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英语教学游戏能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是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过激励性游戏,学生情绪高涨、参与面广,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4、适量的使用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支鲜艳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吸引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熏陶着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许多英语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上教师适当编排的动作,也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的巨大动力。此外,音乐的美妙旋律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对歌曲内容的记忆,让学生学的轻松、开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乐教乐学。莫斐说过:“音乐能够改变课堂气氛,它似乎能够在缺乏活力处补充活力,在学生抱怨无从下笔时激发想象。”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多元智能观的角度以及实践证明,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小学生的语音、听力、口语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小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5、重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操练方法。例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小组练习等,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运用中增长兴趣,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实施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它还有待于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研究与探索。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时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地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提高藏区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改的深入,小学的英语教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而藏区英语的学习又与大多数地区的教学存在差别,在合理拓展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地藏区的教学方法则更为重要。我们要注重学科资源整合,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小学英语学习空间,倡导体验参与,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展运用语言渠道,正确协调好藏族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三语言时与其他两门语言间的地位划分。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培养兴趣与能力。

首先,小学生在心情愉快时学习英语的效率最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建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使教学活动产生浸润性的效果,即让学生愉快地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收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和用的能力。其次,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意义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孩子们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他们在自己的理解水平上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多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会话、表演、唱英语歌曲、说英语小韵文和诗歌,进行听写、对话、描述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努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发展。再者,小学生在体力和智力都参与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训练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智能;同时发展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学会与人合作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我们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既要顾全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要满足那些有更多學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难度较大的问题则可以抛给那些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培养他们的深层思考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不管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只要勇敢开口都可以得到奖励,有些问题可以先让程度好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其他学生重复回答,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总之我们不应在课堂上遗忘任何一个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意识,小学英语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方式,不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充当主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相关研究表明,藏语和英语在语法上有相似的地方,而且都是拼读方式,发音上也有类似的地方,所以藏族人学英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校学生主要以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说藏语的学生的英语发音往往要比不会说藏语的学生发音标准。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优势,更好的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要根据学校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开发新课改下藏区小学英语课程。不同的学校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也不相同,但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学校自己的特色,另外,校本课程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以学定教,不断开发调整,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就应该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制定出适合藏、汉学生共同适用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发新课改下藏区小学英语课程。在我们的教师中有一部分英语教师自己本身就掌握了汉语、藏语。这部分教师在教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时更具优势,可以自己通过自身的读写感受,将三种语言进行比较,来帮助藏族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语法规则及语言习惯。小学生理解归纳能力有限,在老师的比较指导下,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及语言技巧。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小学英语拓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考虑他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又要体现它是最适应本学科特点的资源,不盲目仿效,不照样画葫芦。课堂教学理念创新化。在抓住藏区英语课堂教学特有的特点后,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其中一个任务。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英語语感,激发创新思维灵感;通过不同方法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必须要有具有藏区英语教学创新化的教学理念去组织。

总之,小学英语应该如何教下去?这恐怕是我们每个英语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还在不断地摸索着。而藏区小学英语的教学,更是作为藏族孩子英语启蒙学习的一个初级阶段,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们注意更多的细节,结合孩子特有的某些语言习惯给予更好的引导及教育。

一、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持续的开展了几年的时间,大家对这场改革的看法也都不相同,特别是现在,从专家学者到一线教师,都已经不再是激情阶段了而是慢慢开始静下心来反思,并且在课堂教学上也已经开始追求高效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及日益增多的英语词汇量,英语教学就有了更大的压力,本文我将以我的教学经验和总结,联系现在英语教学现状做一番阐述。希望能把英语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放在“有效教学”上,从而对英语教学“轻负高质”起到帮助。如何来确保高效的课堂教学呢?

1、高效课堂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小学英语教师要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更有效,首先必须掌握和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为了解特点,需要明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最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在我们现在所积极倡导的“高效课堂”的研究中,两个减压,两个改进。要在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的同时减轻血清的学业负担,从而把老师的教学效率提升,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使整个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达到提高。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学生有良好的发音,语调基础,与他们所学的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的小学和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小学就开设英语学科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和国际发展不脱轨。

2、如何实现小学英语的高效课堂.

2.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精彩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领学生的学习之旅。教师要认真上课,让每个孩子活跃于课堂,在“活”“动”中发展。在英语的教学中,要充分的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一起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展现,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能够积极参与并且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让学习变得民主、开放、实现积极地互动,让学生积极表现自己,逐渐成为课堂主角,把自己投入学习的情境中,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课堂教学的依据就是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况,主线是学生的学习。教学方式是先自学后受教,先合作后探究,之后教师教授点拨。教学评价的原则就是“以学论教”。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养都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2创设英语教与学的良好情境:就像是小孩学说话的环境对他们影响很大一个道理,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学习也是关系密切的。在一个全都是中国汉语的环境中想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也并非一件易事。第一步,可以改变一下学生现在的座位排列模式作为尝试。现在课堂上座位排列多是按照传统的“横排竖行”的模式来排列的,老师跟学生面对面,这样就让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在课改提出后,让学生座位课堂主体的呼声日渐提高,所以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所以,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座位模式,改变为圆形或者半圆形的排列方式,让学生之间可以更多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增多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教学氛围更加融洽。

3、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过程如何展开比较好,也同时牵制到了学习效果的最终结果。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全面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所以要针对每节课都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的话题,语用功能,应掌握的语言知识以及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只有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会把握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利于学生对内容理解和记忆,也利于知识广泛迁移,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高效。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高”字和“多”字的密切关系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体现。所以说如果想达到高效课堂,也需要在与教学相关“多”字上下功夫。

4.1课堂参与的面要广。孩子爱表现是天性,能够最大的发掘学生的潜能并且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就是比赛。让学生和书本充分对话是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过程的重点。其次,小组之间的合作也是基础。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和中来,就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再次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项目可以有多种:朗读比赛、字母、单词书写比赛、赛拼读音标的速度和能力、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比赛等教学手段多样。

4.2教学环节要变得更加丰富。丰富的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课堂更加高效。有些教师上课除了导入新课与课后小结,就只有一个环节或者问答,没有把课堂变的更加有序衔接,只是一条直线式的流程。其实可以适当程度的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设置一些个性化环节;可以设置实践性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动口动手实践能力;设置合作型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多向的交流;可设置探究性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为给学生展示机会可设置创编型环节。

4.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有效提问。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触发,潜在的思想的到激发,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检测的手段。教学进程的推进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收到了提问的质量的制约。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首先要有计划性的提问。精心构思提问数量和问题切入角度。还有提问的顺序教师也要心中有数,精心策划。提问要循序渐进,把握好尺度。教师有清晰地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起了导向作用。提问要有启发性。对于提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把握好。“备学生”也是有效备课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才会有因材施教。所以提问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世界水平,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不然会造成走过场或者学生因为不会而茫然失措,畏难情绪出现。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更高级的学习方法进教室,使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增加英语学习本身的魅力,使英语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实践模式,将会让我越来越关注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但不管怎样,如果你想让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得到体现,只要小学英语教师把自己放在在孩子们的天地中,就能更好地挖掘孩子们潜在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英语课的效果会更好,会更有活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目前教育工作中,发现现有课堂提问方式及内容存在一些瑕疵,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对此,对现有课堂提问缺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够切实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随着小学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开始不断暴露。为此,我们对现有课堂提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1、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提問存在的问题:我们基于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对教师课堂提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1提问侧重点单一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影响下,部分小学教师过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方面,这种教学思维直接导致了课堂提问的侧重点过于单一,这种“应试类”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较大的不利影响。1.2问题回答空间受限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问题“非对即错”的定式思维,体现在课堂提问中,往往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拥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回答其余答案即判错的情况。对于小学英语学习而言,这种“两极化”的答案设置严重偏离了英语应用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及创新型思维的形成均有不利的影响。

2、提升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提问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这两个方面,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2.1趣味性的问题设计从小学生的“童性”思维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师课堂提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相比枯燥的课本提问,学生更乐意接受教师提出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堂问题,我们将这种离开课本的提问形式定义为“场景拓展”而非“知识性拓展”,通过预先建立趣味性的问题背景,使学生对问题的立场有一个预先的把握,对学生思维产生一些引导,使学生先思考问题内涵而非急于思考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考能力,同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背景也使学生能够体会英语在生活实际中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种问题设计方式,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真正将提问良好地用于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2.2开放式的答案设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问题设计时,问题答案不应简单地设计为“对”或“错”两类,而应当留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通过学生的思考及创新答出他们认为合理的答案,再由教师进行修正与辅导。通过这种主观的问题形式及开放式的答案设计,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创新型思维;另一方面,这种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的问答形式可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与老师的充分交流中,教师往往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修正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做到高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3友好的答案反馈英语课堂提问效果欠佳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抵触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原因往往在于教师未能很好地做到有效且友好的答案反馈,学生对于教师直接的否定或批评常会产生恐惧、悲伤、消沉的心理,这与小学英语教育“培养兴趣”的宗旨相违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及日后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在答案反馈时,首先,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我们参考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具有难度适中、层次跨度较小、易于掌握的特点,小学英语教育属于英语的初级教育,课堂问题的难度不会过大,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教师应当以引导为主,以求学生能够在引导下找到正确答案,培养其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学习成就感。其次,确保“友好”的态度。在大班教学中,学生学习水平不均衡是常见问题,对于简单问题未能很好回答的学生教师应当保持耐心,切勿大加斥责,而应尊重学生的自尊,从自身寻求问题的突破点,做到诲人不倦。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基于实际情况,面对实际问题,结合科学的分析思维,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到先分析了解问题,后改进防治问题,通过大范围的共同努力,提升小学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英语课程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课堂教学作为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就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怎样将小学英语课堂的效率提高,是需要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进行深思的重要问题。只有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有用的英语知识,从而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英语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英语课程教育也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内容。小学作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的合理措施来提高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可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

1、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从21世纪开始就逐渐受到许多学校与教师的喜爱与尝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更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所谓游戏教学法,实质上就是寓教于乐,指的是将教学与游戏两者相结合,在游戏过程中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相关的英语知识。在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益智类游戏,游戏教法学并不等于单纯的玩耍,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游戏。

2、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有很多类似之处,也是一种与小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听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接触的事物十分有限,对故事中的内容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讲故事中展开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学习到简单的英语单词、对话等,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展示,鼓励学生之间就故事内容进行英文对话,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在纸上将自己的所想用英语写出来,锻炼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3、创新教学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中也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而必须要加快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利用创新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同时还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来说,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英语对话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与此同时,我国小学英语教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枯燥性与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前要设置合适的疑问与悬念,通过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在讲解食物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详细描述自己爱吃的食物的大小、颜色、形态等等,但不告訴学生具体的答案,让学生进行探讨与猜测,引发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拓展,有助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4、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任务与目标,这是一种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视,改变了学生以往单独的学习方式。通过互助合作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良好的关系,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上述对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创新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的分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与教学评价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和黄金时间。在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显得尤为关键。为此,阐述了打造小学英语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旨在实现理想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教学属于学校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课堂的教学效果关乎学生将来的学习、成长、发展。针对教师来讲,课堂教学属于其职业生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关乎自身的职业态度、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及生命价值。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是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务必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这是因为责任就是使命,只有充满责任感,才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保持理想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应当具备扎实的英语技能。教师的英语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密切相关,为此,教师应当具备以下英语专业能力:(1)教师的英语语法、词汇、语音能力应当非常扎实;(2)教师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倘若教师的发音不规范,那么学生会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当注重自身语音能力的持续提升,持续地丰富自我,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三是实施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学能力,这也是评价教师教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地观察学生,结合学生的语音能力、性格特点等,针对具体的教学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从而更加灵活地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有效地记忆课文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讲,指导学生记忆课文非常关键。教师能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转变学生的机械式记忆为理解性记忆。例如,教师在教授“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关于运动的单词,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且在每一种运动项目的下面标注对应的英语单词,再通过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的特殊疑问句式启发学生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设计情境短剧:周末了,小明邀请小红去户外做运动,然后互相提问自己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这一节课学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理解、记忆这篇课文的内容。如此一来,因为教师营造了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加深记忆和学习的印象,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的英语教学倡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让学生清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上的互相促进、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一起享受学习成果)。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很少,学生都是在教学的指导下被动地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与沟通的时间、空间,从而实现集思广益的学习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给所有的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良好学习气氛,从而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积极沟通,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

4、改革教学评价,有效地统一形成性教学评价和终结性教学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为此,教师应当有效地统一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摆脱固有的单一、即时性评价的束缚。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性英语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实施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能够与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相符合。具体来讲,由于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也十分活泼好动,而教师实施形成性的教学评价,在体现形成性教学评价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激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进而推动学生向着目标持续发展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非常多的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只要不断地探究和总结,就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五、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巩固拓展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一种目的明确,指导性强的教学方案,是学生使用知识,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对学生巩固拓展的教学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今后教学的授课方向,从而调整教学方法,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策略。本文从课堂巩固拓展的重要性出发,对巩固拓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以下探究。随着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目的的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成为评价英语授课成功的标准之一,好的英语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可以熟练的运用,发散到生活中来,因此,课堂的巩固与拓展活动,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那么如何将课堂巩固拓展教学成功的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

1、巩固拓展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巩固拓展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课堂巩固拓展教学,我们可以从“巩固”“拓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巩固可以检测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能力,如果学生对旧的知识理解不够,那么必将会影响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尤其是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前后知识点连接性及强。如果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过程中掌握不好,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一般将来时的学习进度,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课上巩固,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对于知识点把握能力更强[1]。而拓展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拓展锻炼,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对英语的语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深层次的认识英语。相比较传统的巩固拓展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巩固拓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减轻压力,教师把难点、疑点都挑选出来,把所有的问题,都拿在课上,让学生放学后,可以轻松的玩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为小学的减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巩固拓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强有力的优势,走出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2、小学英语课堂巩固拓展教学的有效方法 巩固拓展教学不仅可以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去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具体方法如下:

2.1提出有效的问题进行巩固:教师在设计巩固学生知识的问题上,一定要合理有效,首先,要设计联想性的类比问题,联想可以让学生对固有的知识进行思考,通过对比、猜测、联想出新的知识的共通性,联想和类比在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的知识的回忆,沟通新的知识的内在连接,提升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2]。其次是设计有延伸性的题目,问题由浅入深,层次明确,学生在打开一扇门的后,可以开启另外一扇窗,最后开启一片英语世界。再次,设计开放性问题,一个问题含有多种答案,学生从固有的知识点出发,发散思维,学会知识的熟练应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知,英语世界的多元化。

2.2合理设计课堂活动:课堂的巩固与拓展完全可以通过活动展现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英语发音一直都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经常被教师忽视的存在。在英语课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例如今天课堂要学习的单词是plan“计划”,那么教师可以提问有哪些与plan相近的读音,可能就会有学生联想到plane“飞机”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新的单词plain“平原”[3]。英语中这样的发音例子,数不胜数,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新的单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相近的单词中,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找到单词的相似点,即方便学生读,也方便学生背。因此合理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是课堂巩固拓展的高效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2.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可以传授学生知识点,但却不能一直跟着学生学习,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靠學生自主探索[4]。巩固拓展教学,是教师教授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从中收益,还要看学生自身的领悟,只有学生从自身出发,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在巩固拓展教学模式中,从中收益,因此教师要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巩固拓展教学,是一项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一些不深刻的知识点,滚动复习,加强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发散思维、拓展思路,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还让学生树立主动的学习意识,高效的英语运用水平。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摘要:随着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也推动了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及行为的变化。小学英语是小学生接触英语认知英语的重要时期,因此,就要更加注重教学行为及方法,就要求老师要在课堂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学感受英语,对其充满兴趣,要从多方面感知学生需求,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从而促进教育及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

自从新课标真正落实以来,就比较注重老师的教学行为,要求老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之前的教学行为,学会创新,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新课标所改变的理念,将自己定位在与学生相符、相融洽的氛围之中,认知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职责,努力创新,不断进取,扩展自己的资源范围和知识途径,从而在实际上提生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就是从几个方面来对小学英语教学行为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供相关人员借鉴或参考。

一、改变传统的教法旧模式,注重向学法向学生靠近

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下,会使教学过分偏重于书本上的知识,教法太过于文本式,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些老师认为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更为重要,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依照自己所列的教学大纲及课前的准备进行讲课,教法太过于死板,在课堂上忽视于学生的和互动,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提问时间,回答问题的人也大多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过于固定化,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课堂的点缀,无实际存在感。所以,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及方法,学会关注学生,将教学方法向学习方法上适当的转移,将厚重的文本形式向学生互动方面转换,多给学生留一些质疑、思考的空间,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渐渐的对英语课感兴趣,才可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更积极的学习、探索。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多做一些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善于在问题中引导他们,告知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和解题的思路,逐渐的培养他们善于动脑、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老师要有一颗耐心,要懂得关心和爱护学生,尤其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贴护,学会从课堂上关注学生,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要位置,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让他们可以从各方面得到锻炼。

在小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英语的乐趣,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尽管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也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老师缺少类似知识的途径和展现方式等,因此,在情境方面表现的得就过于零散,没有较为整体性的情境,而且情境中多涉及到的是知识范围而忽视了与实际相结合,降低了学生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就以现阶段我过小学英语的课本为实例,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常常为了展现出不同词语、句式、句型的特点,在情境中就会融入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这样做就会让知识显得过于零散,虽然可以加深小学生的理解,但是长时间下来就会成为学生混淆的来源,所以要将过于零散的情境教学转变为比较系统性、整理性的情境教学,让整个课堂活跃生动起来。小学英语对学生的要求总体来说较高,它不但要求小学生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好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小学生更易学好英语就更加需要将情境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拓展情境的渠道,变换情境方式,在其中融入一些创造性的情境与实际相结合,展现情境的真实性和整体性,让学生可以在理解知识学懂知识的前提下学会运用知识。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无压环境下自主学习,这样通过情境的方式也增强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能力,有益于学生语言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体系统式的情境设计是结合语句、句式、句型等知识为一体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更加了解,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这样集表达、沟通、思考为一体的形式也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标步入小学英语课堂以来,就奠定了英语学习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老师都意识到英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范围。所以就需要老师要把英语课程讲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改变过去以书本知识为主要讲课内容的方式,多融入一些语言沟通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课程太过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对英语做到活学活用。把书本知识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教学行为,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变通,不要死死抓住课本上的知识教学,要善于利用情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体会英语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思想,让学生多动脑,以便于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在书面式教学中,老师只需要依照课程大纲及所设计的课程标准教学,就可以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方式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的内容,这样对学生来说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负担。而语言体验式则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在其中负责引导和教导,多一些交流和了解,對课程中的一些教学设计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优化和完善其设计,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玩乐的同时找到学习英语的较好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体会情感的变化,从而从全方面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就是英语学习的载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英语教学中老师比较注重英语课文朗读的原因。在新课标背景下,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避免知识与课本太过紧凑而忽视实际,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免出现学生“不消化”的现象。在英语看来其内容与其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对英语背后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只有正确的认知英语文化,了解英语文化,才可以更加简便的学习英语,减小其难度。因此,就要求老师在课程中渗透对英语文化的讲解,比如英语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日常用语,在教授这些的同时就可以穿插的讲述一些西方文化,他们的风土人情等,让他们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他们的讲话方式与我们有哪些差异,以及各国之间节日的差异等,而且还要让他们在实际英语交流中注意语言的表达,从最基础的方面入手,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英语,了解英语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跨国际交流能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是兼具了语言、思维、写、听等为一体的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相信其教学行为可以全面的落实到实处,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效率。

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实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1.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备课还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都需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与设计,要基于学生基储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来综合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

2.给予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思的时间,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成为师生的“群言堂”。

3.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是单一地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自主选择的权利上。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扶放有度,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又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自主选择。

三、設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从教材转向多种资源的优化

以往的教学中视教材为经典、权威,教师在教学时不敢越雷池半步,严格地执行教材,这是典型的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材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视野完全集中在教材上。现代教学提出生活即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教育,学生所学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以教材为全部教学内容的教学观,要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识的效果。

1.立足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掌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掌控教材,而不是沦为教材的“奴隶”,要对教材的各个知识,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合理调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2.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只有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真谛。我们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教学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结合起来,及时补充一些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更丰富,才能真正将英语学习与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从单一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1.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事物更为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形象教学法,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实物等形象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热情更高涨,整个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单词时,针对名词类如apple、banana、ruler、desk等采用实物、图片或简笔画,动词类如jump、run、drink、eat等用多媒体来动态模拟或用简笔画来展现等。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演与模仿天赋,为学生提供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将语言真正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语言,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如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扮演医生和患者等等,从而将教室变成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角,充分地展现着自己,从而使教室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展现个性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3.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实现了由无形到有形、由静止到动态、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变,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世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时进行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是愉悦而快乐的,

4.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地调用所学知识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合作交流,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在小组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从而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总之,教无止境,我们要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认真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教法,树立新观念,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与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愉悦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成效。

五、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知识的启蒙教育,也是英语教育的奠基工程。在此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将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师这支队伍成为合格的教师,把小学英语教好?这是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审视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素质是教师的所有素质的基础,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所在。这一素质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职业,很难想象他将如何从事自己的教学。而小学英语教师的爱岗敬业又着重表现在对自己所教学科――英语的热爱和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热爱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师爱”。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尊师是爱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的互相热爱是以教师的师爱为前提的。 治学严谨。这是教师在教学态度方面的体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保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从制定教学计划、钻研教材教法、备课到上课及课后辅导、批改作业,进行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认真严谨、环环相扣,特别在教案的编写,讲课的重点、方法、步骤、板书设计等方面要科学合理有创意、有利于学生知能的发展。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乃教之根本,它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灵魂所在。在以往学过的教育理论中,“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均被列在书的醒目位置。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小学英语教师无论从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等方面都要做学生的表率,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感召学生。

2、过硬的专业基本功:第一,教师必须具备所教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就是要具备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所谓“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就是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方面的水平,它包括英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等等。这是小学英语教师教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儿童英语教学是启蒙教育,在这一阶段儿童对语音比较敏感,所以儿童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十分重要。教师的英语水平、语音和语调对儿童影响极大,因此,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口语能力,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向儿童教授正确的、地道的、纯正的英语。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一定的跨文化背景的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目标之一。英语教师要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发音水平,并达到纯熟的程度。第二,教師必须具备一定的音、美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说:歌唱能力也是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歌唱是一种艺术技能,把它作用于英语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例如:当二十六个字母教完后,可以将二十六个字母编成一首英文儿歌《ABC》,帮助学生把学过的零碎的知识串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演唱中借助音乐固有的韵律节奏完成这一固定模式的记忆,以歌代背减少了说错和忘记的概率。实践证明,把歌声带人英语教学中,既能解除紧张、消除疲劳,调节课堂气氛,又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寓教于“唱”。再比如说:教师简笔画的能力也很重要。用实物和挂图进行直观教学,确实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如果经常使用,便会使学生失去新奇感,在大脑中产生“审美”疲劳。而且,挂图有其局限性,过于死板。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呈现在黑板上,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让学生在“变”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应用已学知识,就会产生轰动效应。简笔画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更高层次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事半功倍,寓教于“画”。

3、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教学理论知识。小学英语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学原则,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教育实践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仅有教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要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运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教育机敏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教师对此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有的教师却能沉着冷静,活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前者与后者的差异就在于他们教育经验的积累程度不一样以及应变能力的不同。如果小学英语教师能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观察并不断积累经验的话,他就能沉着应对突然出现的问题,并巧妙地加以解决。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教材教法和学生,使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信息化社会为实现教育教学开辟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师生间的知识传递和沟通更快、更深、更广。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的运用能力。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录像与放音等电化教学手段。以上三大方面的素质是小学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性素质。除了这三点,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具备一些英语学科所特有的教师素质,比如说:对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等情况的了解;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敏感性;对英语语境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对国外时事的了解等等素质。因为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以上几方面的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时代在不断进步,英语这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英语是人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这就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然后加以归纳和总结,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研究中,使自身素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完善,为培养少年儿童学好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而不懈奋斗,贡献出自己的青春!

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学习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更是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不断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是语篇教学可谓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成为压制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所以笔者开展本次研究,期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进而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果。

4、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

重单词,轻理解。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注单词的讲解和拼写,而轻视对语篇的理解的不足。很多教师认为,单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只有将单词的意思理解透彻了才能够知道整篇文章的含义。也有一些教师,他们关注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造句,把获得高考分数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他们的想法存在一些合理之处却不完全正确,首先,不能因为单词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语篇的理解。第二,不能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单纯地背单词,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很枯燥而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为学生的长久学习做准备,要在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对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重结构,轻思想。存在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结构的分析,而忽视了全篇思想的分析,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详细来说,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的时候过分注重对结构的分析,把划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作为重中之重,更是可以清晰明确地将复杂的句型分析出来。但是他们的分析显得碎片化,没有从整体上对全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解释,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讲清楚。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极为不利,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非常模糊。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生可以把复杂的语句拆分得很明白,并且可以很正确地表达一些复杂语句的大概意思,但是对于文章的整体思想往往不能深入领会,甚至一部分小学生不能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最为基本的含义。

重题目,轻幽默。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重题目讲解而忽视文章语义中隐含的幽默成分的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把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在解决课后问题上。实际上,很多英语文章都透露出西方人的幽默情结,可以给英语学习增添不少趣事,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强化。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只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相关题目的讲解,却忘记了英语本身的趣味性和幽默性。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把解题部分的讲解放到第一位,使英语学科的语言趣味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

5、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措施

要想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就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笔者通过深入的思考后,提出以下几个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5.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和活跃的思维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至关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在上课之初一定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完成一段精彩的导入,通过导入引起小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好奇心。要尽量运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来开启新的一堂课,一段富有激情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次课程是否成功。由于英语不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正因如此,更加需要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巧妙导入课程内容,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5.2把握全篇,设疑解惑:英语学习的核心不是语言表达,而是对英语思想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文字的整体思想,并恰当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保证问题的逻辑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英语的语境、语义和语序,实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语言进行问题的回答。学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表达不规范、单词使用不恰当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尝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乐趣,可以减少学生对英语的抵触感,继而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5.3鼓励为主,轻松学习:小学生处于情绪的敏感时期,这段时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不希望被老师批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称赞性和鼓励性的词语,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否定的词语。当学生出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自主进行改正。对于一些对英语理解没有天赋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学习内容而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尽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小学阶段非常重要,英语学习不可小觑。小学英语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英语的热情,所以,要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首先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三点主要问题,然后对优化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方面提出了三个可供参考的建议,对推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有帮助。

六、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强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恰当使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讨论。在参与英语课堂游戏中,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譬如角色扮演类等需要众多学生参与的英语游戏,对于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游戏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与他人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游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良好的思辨能力。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参与到游戏当中,并使其学会在游戏中主动获取和积累相关知识,而教师只充当“知识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其中既包括词汇等理论知识的积累,也包括英语拼写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如带领学生依照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挑选出适合编排成游戏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而结合当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游戏形式实施游戏教学法。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Colours Lesson 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转盘游戏的形式完成颜色词汇的教学。在该游戏当中,教师需要事先在转盘上设置若干颜色,之后不同颜色的外围部分标注与之相对应的颜色单词卡。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计时比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词汇卡放置在正确的颜色当中。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加深对颜色单词的理解与记忆。熟练运用句法、句型等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法,设置相关的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在一年级上册的 Numbers Lesson 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小学生准确理解和记忆英文数字,可以通过将英文数字编排成深受学生欢迎的歌谣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动作,使得学生在边说、边唱、边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英文数字的认识和记忆。在小学英语教学进入练习巩固阶段时,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将以往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Body Lesson 一课中人体各部位的单词时,可以组织学生玩猜词抢答游戏。即教师随意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要求小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并将其拼写出来。利用这一游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得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其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教师要始终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是要对游戏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游戏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其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作用。另外,教师要科学组织和管理游戏时间、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的纪律等,并及时引导学生从游戏中获取相应的英语知识,进而避免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游戏上而非英语学习的情况发生。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知识设置游戏,在练习巩固中融入游戏,并有效把握游戏进程,促使游戲教学法发挥真正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七、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1、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勤于动脑动手,主动与教师合作探究,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神,但是在他们的记忆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不但要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教学内容,还要能够运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课堂中,教师可播放英语歌曲渲染课堂氛围,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所学内容,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些不同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较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多加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爱表现、善模仿、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尤其是对教师的表扬非常在意,有时候教师无意识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表扬。例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用good、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等这些常用且简单易懂的句子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和表扬,从而使学生的“教师家长要我学”变成“我要自己学”。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也会不断树立自信心。此外,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常常运用一些简单的鼓励性符号,如通过五角星的个数、笑脸的个数和等级后面“+”的多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业做出不同程度的肯定,从而使学生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而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我们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就很少,只有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环境就至关重要。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针对部分学生的英语厌学情绪,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给予学生信心的支持,让学生懂得教师的期待。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热情的交流,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用英语打招呼;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英语小故事来消除紧张气氛,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并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在英语学习中加入关爱的因素。课余时间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延伸阶段,在课余时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英语兴趣小组,英语故事长廊,英语校园小广播,英语爱心热线等,教师可通过这些活动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交流空间。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步入教师这一行列,教师就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小学生年龄尚幼,感情上需要依托,英语又是一门新接触的语言,同学之间尚难交流,这就需要教师献出特别的爱。教师只有付出了情感,学生才能体会到这种爱心,并将这份爱心转化为学习动力。“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教师要用笑脸服务于学生,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点滴生活,学生生病时多照顾他,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要尽力帮助他们。特别是个别心理上受到创伤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急需得到安慰,教师的关爱会让他们铭记在心,他们会将感激之情回报到你所教的学科上。

语言是交流知识与情感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除了传授英语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确立了情感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交流,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在农村教学中一直都没能被重视起来,其一是农村英语师资相对紧缺,其二是英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一直在研究怎样上好英语课。大中城市有的是全封闭英语教学,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外国人全英语教学,生活全用英语;有的是在多媒体上播放英语故事、对话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模仿能力;再不济的城区学校也能满足像配备专职教师和安排比较科学的课时量等条件。但相对于城市和城区的农村学校来说,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点读机”,但由于缺乏专职教师以及学校和家长的不够重视等,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困难重重。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想让农村的孩子们把英语学好,教师就不得不更加用心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并借鉴其他课程教学理论,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我渐渐摸索和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重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小組练习等,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运用中增长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尽量能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bber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如实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理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英语学科来说,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我经常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听课效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听课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抓住课堂学习是小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经验。例如:在课上讲到人称代词宾格用法时,我明显感到全神贯注听讲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把题目做出来,而不认真的那些学生则呆若木鸡,不知所措。由此可见,课上是否认真听讲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英语学习中,预习与复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习不但能提高个人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哪里,从而找到课堂听课的重点。当老师讲到这部分内容时,自己可以格外专心地听,从而收到更好的听课效果。而复习则能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强化记忆。经常及时复习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经过多次强化就很难忘记了。而有些学生,明明自己已经记住的单词,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因为没有经常复习巩固。

养成独立作业,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小学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即抄袭作业。其实,作业的目的只是檢查自己听课的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遇到实在不会的,就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及时将课上丢失的内容补回来。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嘛。抄袭只能是自欺欺人,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所以英语学习要求学生养成独立作业,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实效。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视。我也十分重视家校联系工作,在与大部分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除了在英语早读和英语课堂上接触英语之外,课余与英语的接触几乎等于零。许多家长告诉我,他们有这样的困惑:“自己都不会英语,怎么去辅导孩子呢?”其实,家长所做的并不是像老师一样去教孩子单词怎么读,句子怎么读,而是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因为不少孩子在学习上还缺少主动性与自觉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家长懂英语就更好了。在趣味情境中学口语,增强记忆力,加强口语训练。小学生的注意和记忆的指向往往受兴趣影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在趣味学习与训练中增强记忆力。由于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约束,孩子们没有太多的钱来支付更多的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对于教师这个知识来源更加依赖。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知识进行加工、总结,把大量的知识浓缩成精华,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容易记忆。例如,教单词,免不了涉及音标,复杂的发音让学生容易混淆记不牢固。对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根据汉语声母排序来记英语辅音的音标,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年来前辈们积累下来的顺口溜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这对于一些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奏效。

三、利用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不断掌握英语知识,使学生打消英语学习的畏惧,充满信心投入到知识探究中。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远远大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在学习中,他们能够主动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在学生活跃的思维中进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创设的趣味性课堂情境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并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使课堂教学集教育和娱乐于一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让学生学习有关animal的单词时,教师在介绍单词时用夸张的行为来模仿动物的动作,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也跟随教师来一起模仿。在欢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单词,并印象深刻。教学实践证明,在趣味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和表达,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和游戏相结合,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充满兴趣地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在教学中,把教学和游戏相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互相合作,活跃思维,既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再感到疲劳,而是充满激情地进行知识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学:1.比比谁的反应快游戏规则是教师说出单词,学生根据单词的含义快速做出肢体动作。例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说出“big”,学生用动作表现出“大”的意思;教师说出“smile”,学生露出微笑。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地做出教师读出单词的意思,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对于做错动作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进行再次记忆,并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印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游戏规则是,快速地在一组单词中找到给出单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观察,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通过游戏让学生快速复习了有关动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知识。

五、渗透文化,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英语语言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使用英语的一些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在过圣诞节时的情况,并给他们讲述圣诞老人的故事。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技巧。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尽量做到能听的让学生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能说的让他们说,多管齐下、学练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教师要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情绪上的共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旧知识,都应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这才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其次,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互帮互助,分工合作。例如,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背诵课文、记忆单词、编排对话、模拟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正确综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探究英语知识的内动力,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优秀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更深入地探究英语知识;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下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探究英语知识,并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1、小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教師的引导和指导起关键作用: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的步骤的信念。而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新课标指出,学习策略的培养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的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虽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总结或概括出一定的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如运用汉字拼音标注单词音标记住单词的发音,用此法虽能短时记忆单词的发音,但不利于长时记忆,然而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字母拼读规律及运用各种不同的联想记忆法如拼写联想,将拼写类似的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单词,如:从学生已知的单词着手,由look来教book,cook,通过让学生观察,可得出一般的音标规律,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发音,并提高自己学习英语音标的能力,更好的记住单词发音和认读单词的能力。如果学生一旦形成无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就很难提高自己的能力,更不利于自己的终身性可持续发展学习。正如教学名言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小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起关键作用。

2、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自主内化的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教学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策略二级标准的要求之一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体现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有效的学习策略是需要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并能把学习转为内化的学习。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笔者从教以来,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情况,发现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初学英语阶段,能保持英语学习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单词的认读,能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运用一些认读策略和语音拼读策略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随着学习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不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在实践各种学习策略中,逐步内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不用说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如何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保持长久及内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关键在于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同时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策略效果,如若教师能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奖励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让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想学生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并能保持自己乐学,想学,会学的学习品质。

3、立足课堂训练,加强方法指导是落实小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落实小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最主要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除了有合理的训练计划外,更重要的是实施的形式和训练的方法。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学习策略的培养上,教师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立足课堂,通过介绍、示范、练习等步骤,以及课堂教学渗透等方法,实施策略培养。具体方法如下1.介绍:教师先根据学习内容,对相关的学习策略进行介绍,如在学生学习词汇阶段,教师可以介绍组块、联想记忆、画地图等认知策略,2.示范:如在听力理解练习中让学生做笔记,但在学生记笔记前需要教师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何时记、记什么、如何记,以便最终使用这一策略,3.练习:如在学生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练习策略,如阅读理解练习,教师可有意识的介绍一些阅读策略:浏览(粗读全文),跳读(寻找相关信息),推理判断,猜测字义,查字典,勾画重点等。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课堂学习中认真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喜欢上英语学科。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运用英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学习上的成就能够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探究英语,使小学英语教学在创新改革的道路上取得高效率。

八、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改变。为使小学英语教师适应《新标准英语》教材,提高低年级课堂授课水平,我市组织听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潍坊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经过这次听课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口头交际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新的授课艺术和独特的组织课堂气氛,捕捉到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上的最新信息,对我的英语课堂教学触动很大。启示一、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 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提前踏进课堂,忙着为上课设计板书,或抓紧时间和学生练口语,或唱几首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懂了并能对答如流,就会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这是最佳的课前热身。这比我们常用的 "Standup, please." 这类千篇一律,陈旧呆板的开场白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热情,投入课堂。当上课铃响起时,教师走上讲台说:" Is it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启示二、利用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学生答对时,教师常说:" Good. Yes. Ok. Well done. Thank you. You're great. Wonderful." 学生说错了,教师会说:"Try again. Don't worry." 学生觉得很难表达而想放弃时,教师会鼓励说:"Try your best." 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无后顾之忧,课堂发言会积极踊跃。启示三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堂课都有一定量的课堂交际活动。其表现方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量的交际活动,就象 play a game 。其中主要以學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有趣精彩的活动。

2.为了讨论几组问题,也可通过小组活动。如有两个小组,其一组不动,另一组则依次移动。每个问题限时三分钟。这是一种快速交换 partners 的极好方法。3.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每人一句英语,限时一分钟记忆,然后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句子说出,并排列顺序。看哪组速度最快,最后按顺序排好队,给全班演示,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而使 Chant 这一部分作用推倒高峰。4. 教师制作大转盘,上面写上供学生讨论的题目。把每组小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体现了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和实践运用。这种活动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重点而又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

耳闻目睹潍坊市优秀英语教师的教学,我感到收益匪浅,但同时也引起我对当今英语教学状况的深深思索。

思考一、交际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高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英语课要改知识传授型为能力训练型。教师减少讲解内容,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新教材的编者在对话课中设计了许多供学生操练的情景、话题和交际用语,但是不少教师却把操练当作配对练习来做,只要求学生知道别人说了什么和如何应答,完全将操练过程省去,使操练成了典型的走过场。这种 " 穿着新鞋走老路 " 在许多教师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实这些由编者精心设计的情景和关键语句正是课堂活动操练的很好模式。只要教师充分意识到交际法的价值,就一定能上活、上好"对话课"、"练习课"。

思考二、充分准备,注意技巧,提高课堂活动效率。组织好课堂交际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monitor communication tasks, give feed back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deal sensitively with students' mistakes. 这些来自教师的积极反馈就像 intrinsic rewards 一样激励着学生,使他们得以进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教师不去倾听、不去鼓励、不去指导,那么学生就会怀疑交流的价值而对活动失去兴趣。

思考三、教师要经常"充电",不断 "扩容",提高自身素质。现在的小学教师大多是在以语法教学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轻视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教材及其考试内容的方式,手段改革,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英美杂志、看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或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要有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努力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创设一个浓厚的学英语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学习英语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老师可以适当解释,还借助手势表情。天长日久学生自然就会有长足进步,当然,课堂上也要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借助实物教学,拉近英语与学生的距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只用贫乏的语言讲解新知识,学生会记不住,认为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Let’s learn”时特意事先准备好一些实物,诸如:onion,tomato,potato,cucumber,carrot之类。放在一个大塑料袋子之中带到教师,展示一个实物,学习它相应的单词,接着用来练习What’s this? it’s a /an… Is it a/an… ?Yes,it is… No,it isn’t…等句型。最后教师让学生从袋子中摸出一样东西,让老师问,学生答,答对了还有小奖品。课堂情绪很高,所教的几个单词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通过扮演角色,训练口语能力。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英语课上,缺少应用英语的环境和场合,所以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努力提供情景给予学生操练的机会。表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增强运用学过的句型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在讲授PEP 四年级下册Unit 5 A Let’s talk 时,学完新单词,同学们预习一遍对话,三个学生自告奋勇做表演,一个扮Mom,一个演Amy ,另一个是Assistor 两位学生一同走进“服装店”,进行选购衣服,问价钱等。同学们轮流表演,教师也不时加入其中。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强化所学知识,让学生真正提高在交际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唱英语歌曲,陶冶情操。歌曲不但是一种音乐形式,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唱英语歌曲,并且教学生唱一些书本之外的一些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英语歌曲,学会唱外语歌曲的同学有一种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要求与培养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點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 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三年级第一册课本没有出现英语文字,只有五彩缤纷的图片,使学生初学英语时 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音,理解录音内容,进而正确模仿。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来饶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 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话的习惯。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 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学科三年级第二册课文开始出现文字,渐之,要求拼读单词。无论是个别还是全班拼读 (拼背)单词,都应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良好习惯 ,十分有益于学生认读单词,正确拼写单词。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 相成。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 ,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 )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 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 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 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 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时至三年级,仍有部分学生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英书写时及时纠正,不能 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明白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对今后学习不利。启发学生加强自我督促意识,保持正确坐姿,握笔方法。特别要向学生指出,书写英文时,纸稍向左斜放,纸的下边与桌面边缘成10°角,不要正放。在书写教学一开始,學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 确。值得一提的是,要强调每个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约5°)。中国学生由于写汉字的习惯,竖直横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书写英文时,常出现直、方、角现象。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 学,及时指正。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 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 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 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听英语的习惯

内容提要: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交流的必备条件。我县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了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亚里山大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有90%,能听懂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听在英语表达中是关键,是前提,听得愈多,英语学得就快。面对我们农村小学英语的实际情况,如何从学生入手,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听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对学生们制订一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培养 农村小学生 听录音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

在农村小学教英语的这几年,孩子们喜欢英语的热情很高涨,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爱说,爱读,爱唱,可是对于听,却总是不足。学生们每次在面对补充习题和试卷中的听力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也感到深深的无奈,总是在复述一遍或两遍后,他们才能提起手中的笔,而时间就在一次次的重复中被白白的浪费掉。这不禁使我感觉到:培养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势在必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不同于中文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方面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尤其是在听英语的过程中,由于理解的时间有限,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而农村小学生由于接触英语面有限,课外阅读贫乏,对英语知识了解甚少,又给听带来了很大麻烦。心理学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听的能力在英语四项能力中也是排在首位,因此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三年级是培养良好的听英语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要让农村孩子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学会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得清,才能模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听配套录音磁带便成为提高农村孩子听力,培养良好语感的有效方法。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多说,为学生创设外语学习环境。对于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农村学生来说,英语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似乎更是农村小学“英语”的代名词和权威,即:老师来,英语在;老师走,英语走。因此,教师的语音、音调、语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有让学生听清教师对新词、句的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从而使他们正确模仿,增强学习的信心。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的教学,我没有集中在一节课中枯燥地操练,而是利用上、下午英语课课前的“Free talk”环节重复问好,学生听多了,就体会了意思,主动向我问好。

2.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磁带,朗读磁带内容,训练听力,跟读模仿。我在每节课前都利用5--8分钟放录音,或让学生跟读,或让学生静听。在教学“Let′s talk \ Let′s read”新课前,让学生先听课文录音,汇报听到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新课学完,再听录音并跟读,听同学朗读并指正。学生课后能独立跟读课文录音,完成复习和预习。

二、用英语进行教学,創造听英语的环境

1、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我们在课堂中要多说英语,让学生多听。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说慢些,可以先用母语说一遍,也可以借助手势、动作、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我尽量用英语重述要求学生,尽量多用英语回答学生的问题,尽量用英语与学生讨论他们能够看到的东西或正在做的事情。学生听得多,就学得越多。这样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自己的业务修养,用流利、标准的课堂英语口语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尽量多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语言量中学习英语,举一个我上英语课的教学实例:

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 ?的第一课时,学习有关职业的八个单词与句型,在课堂刚开始,我们师生互相问候“Hello,boys and girls. 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 What do you do ?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 What about your mother ?等等。有的话可以借助表情、姿势、动作、手势、图片等帮助学生听懂。我说的时候语速很慢,反复的说,最后用母语解释了它们的意思。然后,我把这一单元的课题What do they do ?写在黑板上:Boys and girls,think it over. What means in Chinese ?并伴有表情和动作来帮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我坚持每堂课都用英语教学,经常说,反复做,学生慢慢习惯并形成自然的反应,如我一说Practice the dialogue或用两手示意说Work in pairs,please学生马上就会意,两人一组练习起来。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师生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熟练程度,学生可以逐步养成听英语并用英语的习惯,不断提高听的能力,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布置听力的作业,培养学生课外听英语的习惯

课内英语学习时间毕竞有限,如果学生能在课外也有听英语的意识与习惯,那就将课堂延伸出去了。教师可布置形式多样的听力作业,如听录音做动作,听录音画图等。虽然现在的英语课本都配有录音带,但是不少学生都将它放在抽屉里。孩子们回到家里应坚持多听录音磁带,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并与跟读录音带结合起来。学着录音里的语音语调说多了,不仅掌握说英语的韵律,同时语感也培养出来了。那如何调动学生听英语的积极性,使录音带发挥它本该有的作用呢?1、培养学生养成每天听课文录音二十分钟的习惯(要求家长监督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作出评价),模仿朗读,对比读,每星期录一次最能体现自己模仿朗读水平效果的录音交给教师评价,要求学生的言语发音正确,教师则鼓励激发学生录制“有声”作业的欲望。2、指导学生尝试对单元课文录音中的对话、歌谣、英语歌曲等进行改编、组合,把有自己特色的内容体现到“有声”作业中。指导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3、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创造,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对话、歌谣、指令等,和家人或小伙伴一起录制出体现个性化的“有声”作业录音,如:和家人之间的日常生活情景对话、和小伙伴表演唱一首歌等。因为有了他人的介入,势必要求学生教会合作者一些口语交际的言语和合作技巧,这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口头言语交际,使儿童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更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教师可采用“学生录音作业评价表”,设立自评、家长评、同伴评。可以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将自己跟说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评价表。教师在教完一个单元后,以抽签的方式抽查部分学生的录音带,在课堂上放给全班听,请全体学生一起参与评价,鼓励在课外有听英语习惯的学生,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都希望拿出最佳水平展现给学生,无形中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养成了课后听录音的好习惯,学生的语言、语调会更规范、更标准。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英语,养成自学英语的习惯,尤其是那些学有佘力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听一些与自己水平相当的辅助录音带,或推荐学生收听电视或光盘中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英语节目,这些节目往往都有纯正的英语对白。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指导,并提出一定的要求。随后搭建舞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开展一些比赛,如“最佳听众”等,激励学生多听英语,感悟到从生活中学是一种快乐的事。良好的听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多层面、多渠道地创设学习知识的环境,合理地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学生的耳朵就一定运动起来,灵敏起来。

四、激发学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对事物的兴趣直接影响其参与、锻炼能力的积极性。凡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小学生往往会作出更大的努力并能使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由此,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发展小学生英语能力。怎样让学生对“有声”作业有持续的兴趣呢?

1、三、四年级尽量避免布置课外书写作业,把一部分变为书写练习的听、说作业“返朴归真”,把再让学生必要的口语作业记录在磁带中,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会在心理上认可接受“有声”作业。2、“有声”作业的录制过程是一个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听到自己的声音播放出来无疑会让学生激动的。学生为了追求最佳的录音效果,会反复听、说,模仿,使“有声”作业尽善尽美,并拿自己的录音与原声磁带对比,自我反馈,自我鉴别,自我找差别,不断纠正,反复琢磨,可谓一举多得。

3、录音磁带中的声音真实、亲切。老师在每次听完学生的作业后,录上一些评语加以纠正、提出建议(要求、目标),进行鼓励,会使学生乐于接受,也无形中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假若教师允许学生在作业后录下自己对英语课的意见、建议或自己对英语口语作业独到的见解,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指导学生把每次的录音作业编号,集成一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客观地评价自己,老师也可以把学生的这一实践过程作为评价学生口语能力的依据之一,这样,减轻了学生面对教师时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并形成进一步出色完成今后的“有声”作业的动力。

5、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若是强调“千人一面”,必定会增加部分相对弱势学生的心理压力,扼杀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兴趣;也必定会扼杀相对优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布置“有声”作业,教师给出一定的目标,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录制作业,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鼓励优势学生有个性化的创造。这样面向全体的分层次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

6、定期欣赏。教师要把学生的作业当成是一件件作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份作业,而且不应是教师一人欣赏。定期抽一定的课内或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欣赏他人的“有声”作业,让学生自主地做出客观的点评,学生将会是多么的自豪!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定期欣赏激发了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动机,有利于学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不断的完善,发展。

五、争取家长的支持

孩子是靠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熏陶和培养下才能成长的。英语虽然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越来越为社会和各个家庭所重视。但是,在农村,学习英语的社会环境氛围还不是很浓,不少家庭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还不够重视。所以,“有声”作业活动开始前的宣传发动显得尤为重要。一封给家长的公开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作用,知道家庭因素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之,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请,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良好的听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但是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多层面、多渠道地创设学用知识的环境,合理地培养学生听英语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水平和氛围尤其薄弱的农村,我们只有从培养其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入手,才能为农村孩子以后更好的学习英语打好基础。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妙:播种行为便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收获性格,播种性格便收获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细细想来,突然会产生一种使命感。在应用英语越发重要的今天,学好英语,或许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通向幸福的一条途径。这样一来,从入门开始培养良好的听英语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如何推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其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现在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都不如城镇小学,大多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依旧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讲到底”的枯燥落后教学模式,而导致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相对薄弱,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低下。如何顺应课改新形势,结合农村英语教学实际,对英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与动力,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英语学习,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地爱上英语学习,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这是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最为关注与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农村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农村教学优势,激活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发挥师爱效应。教学与情感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正所谓“欲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教育并不是生硬冰冷的,而是有积极的情感参与的认知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作为教师,要付出自己的真心与爱心,和蔼待人、平易近人,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情感,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将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转移到英语学科的学习上来。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运用简笔画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简笔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简单易懂,更能传神达意,也并不需要高科技的设备,所用的是常见的黑板与粉笔。一支普通的粉笔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寥寥数笔就要以勾画出一幅幅简单生动的简笔画,这可以让原本单调而枯燥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更加富有直观性,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带领学生自制教学具,增强教学形象性。虽然农村的办学条件比不上城镇, 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但是农村学校同样有着城镇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教师多用心,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现有的条件,亲自动手,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巧妙运用,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些教学具都是学生与教师一起制作的,學生更有亲切感,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自制单词卡片,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单词卡片,这样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更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单词卡片来进行游 戏,在游戏中来 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所学单词。

自制头饰,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掌握就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展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进入场景,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相关人物、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这样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情景对话与角色表演, 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与真实性,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交际情景,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各种实物、照片等,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发动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自制教学具,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学具更丰富,而且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如学生的学习工具、一些日常用品都可以成为实物教具。

一、引入音乐时尚元素,增强教学艺术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跳爱唱,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这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唱中来掌握相关的知识。播放经典英文歌曲,我们可以选取一些通俗易懂、 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英文歌曲或影视剧插曲等来活跃课堂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以更加集中的思维与注意力来展开英语学习。创编歌曲,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歌曲的创编,这样既可以展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单词、句子等谱上音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搭配动作,真正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教学亲和力。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学习时在理解、认知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要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英语。

二、树立英语教学的新观念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篇教材出台后,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寻找最佳教书育人途径,但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负担过重,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学困难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教师没有以新对新,而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当前应该将创新运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来,在创新这个力点上做文章,下力气,产生推进教学效果的巨大重力,以实现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轻松学习的和谐统一。确保英语教学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新教材对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方法论的前提上,由用考纲、课本、教参的束缚中,转变到既重教材、大纲,又灵活的创造,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武装自己,从师生的主次关系上,由教师统领课堂,以教定学的观念中转变到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整个外语教学活动中,从制订教学方案到课堂内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出发,用教师的人梯作用,支撑着学生自己攀登;从教学内容的指导上,由“唯教材而问”的结构指导中,转变到按照大纲的要求选用教材,在教材的教学中采用结构与功能注重,既重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只有通过思想观念的推陈出新,对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造英语教学的新方法

有创造才能有发展。过去,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的应试教学,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交际英 语的能力低,无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工具。这特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就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提供了契机。教师应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创造切实可行的新教法。

一是英语教英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英语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教育学认为,人脑中存在一种先天性的 语文习得装置,儿童只要置身于人类语言环境,就能毫不费力的习得言语,英语教学是由学生、英语和教学环境构成的主体三维系统,环境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英语的择定学习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教师应坚持用英语教学,创造出和谐的英语环境,就可使学生自然的接受英语熏陶,提高交际能力。

二是设置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氛围中,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教育学认为,模拟教学能使学习者扮演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今日的课堂活动不再是讲与练的比重问题,而是使课堂的各种活动都带有模拟交际性质,并组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整体,也就是围绕有语境的篇段进行模拟 交际性质的信息交流。这与国外同行近日的热门话题TEXE—based language teaching的内涵是一致的。我们在下校检查中,不少教师都能按照要求利用教室里现有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有的采用简笔画创设情境,有的利用动作、手势创设情境,还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幻灯片、寻音机等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模拟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巧妙的诱导,就可使学生在自由欢快逼真的情境中,交流思想,提高能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根据青年学生普 遍好动、好问、好强的特点,组织开展英语晚会,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赛和英语基础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 娱乐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超,在比赛竞争中的增强英语交际能力。94年11月我区初一、初二共61位学生参加第 二届中国中学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全市获特等奖4人,我区占2名,全市获一等奖8人,我区占5人。学习就是探索,而探索就是乐趣。从古到今,从外到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寻找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构筑教与学的通道,因此谁 能实施最佳的教学方法,谁就能赢得大的成功。

四、塑造英语教学的新形象

新教材的实施,给教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但同时也迎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 得心应手的采用新教法,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与提高,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的新形象的挑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存在着语言素质不高,教法陈旧和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教 材的实施。成为阻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英语业务素 质,塑造出教学的崭新形象,才能确保新教材的实施效果。

一是抓培训,进行听与说的强化训练。俗话说:“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具备英语扎实功底的英语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英语教英语,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和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设计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大活动量的语言培训。据此,我们在发动大家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到大专院校进修,利用暑、寒假送教师到省教育学院、益阳师专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教师到益阳师专请外籍教师上课,学习地道英语。还开展英语课堂用语抢答赛等活动,强化教师的听 说训练,从而有效地增进了教师的英语知识,为教学打下了基础。一是抓常規管理,增进课堂教学合格率,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获得英语知识及其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抓好常规管理就能 帮助教师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以此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此 ,我们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准则,并下发到全体教师,同时,认真搞好指导和教学评估。从而,较好的提高了 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合格率,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三是抓示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典型引路,取长补短,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方法之一。为了提供样板, 我在全区教师中组织开展了教学比武活动,并在比武的基础上挑选出英语流利、教法科学的教师上示范课,在 成功的教学示范中,统一教学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定期召开英语教学研讨会,使大家在 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畅所欲言,谈成功的经验,讲失败的教训。通过交流教学体会,基础好的教师增强了光荣 感和责任感,基础差的教师树立了争先创优的决心和勇气,使之成为普及面广、影响大、效果好的群众性教学 教改活动,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使他们用新的形象投入教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用新课程理念充实小学英语课堂

《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的实效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甜头”。

1、运用新情境,提高学生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實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经常采用: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幻灯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

2、手段多样化,“拴”住学生的心。随机应变,如把“stand up, 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 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的单词,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如“duck,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题目为“我的生物园” 。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编小故事。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当“小老师”、“模仿秀”。比如说“Tack about it ”。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运用边画边说。新教材最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Student book还是Activity book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3、“现学现卖”,养成习惯。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懂得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总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日益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以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学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整合方面更有如下优点。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对话,激发学习兴趣。通常是在教授新课前,利用一个话题或者创设学生自由对话情景导入新课对话。教师非常亲切地与班上某个学生进行自由对话,如 “ Hello,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hether like today?”等。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屏幕出现Happy Birthday to you! 和一只蛋糕并配有生日快乐歌(在情景中呈现)。教师说:“Suppose today is your birthday, 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用“I’d like…”句型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导学生用“I’d like…” (在情景中导入新课)句型表达自己的愿望。学生每说出一样食物,教师点击鼠标,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食物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归类。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利于突破句型难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情景,并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进行探讨、发现,在特定的情景中去理解事物本身。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由于大量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使“从做中学”“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现代教学观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运用多媒体仿真语境,展现口语交际的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但多媒体能提供声音、画面、人物、情景、光、电,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环境。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My Home》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Decorate the room by your own opinion, then say something and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多媒体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其中的物品自行装饰房间,再根据自己所布置的房间编成一篇短文。由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获得了强大的支持,在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和指导下,他们俨然一个个创新的设计师,他们边思考,边设计,设计完之后再借助于网上词库的帮助,用英语对他的“作品”进行一番描述 ,形成文字。与此同时,教师利用网络监测系统,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测指导,最后通过请学生朗读各自的短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点,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需要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将课程内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充分地整合起来,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进行了反思。

1.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含义。

1.1现代信息教育的重要特征: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信息教育不再将计算机作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呈现工具,而是要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发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具有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技术,能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和超文本链接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1.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含义:小学英语教学的教育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起来,也就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资讯技术,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新奇和有效。

2.1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整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其技术还应该成为课堂重要的教学因素以及学生的学习对象,要真正做到二者的整合就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便利。

2.2二者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包括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教师需要具备信息设备的应用和操作能力,还要能够整合、选择和创新信息资源。小学英语教师要能够选择和优化各种新型设备,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师还要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为基础,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特长。

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本文主要从小学英语的英语单词教学、英语课文教学、英语复习课程教学和英语课堂游戏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在这四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3.1在单词教学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单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其喜爱新鲜事物,不喜欢枯燥、重复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要尽量避免枯燥的单词记忆,以免让小学生感到厌烦,影响课堂的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地进行单词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英语单词,并配以色彩鲜明的实物图片、标准的英语读音甚至英语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拓展英语单词教学的课堂容量,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

3.2在课文教学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传统的课文教学环节往往是教师先对课文进行范读,再让学生进行跟读,由于课堂教学但形式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学习效果得不到提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自主化、多样化的进行呈现,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降低小学生的认知难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3.3在英语复习课程教学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复习课是小学英语学中一个重要的课型,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英语知识,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然而传统的英语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并不高,这是由于小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而对已知的事物都不再具有好奇心,课堂参与程度不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快复习教学的教学节奏,并在复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锻炼。

3.4在英语课堂游戏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课堂游戏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技术可以极大的丰富游戏的内容,是课堂游戏与英语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利用Author ware等软件开发新的课堂游戏,不断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游戏体验。例如在译林英语新教材3A Unit1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主要人物,并根据不同的情境与周围人打招呼,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学生能够拖动游戏人物来到不同的场景中,并遇到不同的人物,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人物的名字,并和不同的人物打招呼。学生对于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失败的学生还要求反复玩这个游戏,直到全部答对为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教学优势, 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实现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增强教学的本土气息, 为学生构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英语课堂, 让学生在教学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 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学习、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浅谈小学英语趣味教学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我们提出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激发兴趣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加,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英语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刚刚起步,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在课堂上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枯燥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卻步。兴趣是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里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能以兴趣来激发和维持,可以说没有什么其他因素能与之比拟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气氛,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开展趣味教学。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

一、Establishing new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应该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要开展趣味教学,首先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民主平等:对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类型对分析研究表明,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下的教育学效果,远不如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教学效果好。民主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但也要求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二)尊师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

(三)心理相容:在社会主义学校里,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是以教师教育活动为中介使他们彼此相互了解,观点、信念、价值观达到一致的结果。心理相容造成的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大的情感作用,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作用。

(四)教学相长: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

(五)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六)Parrot (1993) said“There are a variety of elemen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These element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ethic devotio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personal styles.所以,教师要求具备教师素质。

(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使学生摆脱“痛苦英语”,使学生体验成就感,改变单一灌输(指对于一定的内容,不允许受教育者的选择和怀疑,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善学生性灵。单纯说教,也许能暂时改变学生的行为,但对学生的信念的改变往往收效甚微;而要靠他们自身的理解,通过理解内化为一定的信念,从而接受教育客体,从而化被动为主动。“face to face”, 每一方都应该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交谈的“你”,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在共同话语上展开交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而不像传统教育那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人与物的关系。在互相的“我—你—我”关系中,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在共同话语上展开交流。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相互的“我—你—我”关系,才能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相互的“我—你—我”关系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体会到学生是作为发展的独特的个体,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成年幼无知的人,用自己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总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Constructing relaxed and cheerful atmosphere in class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让学生肢体放松的游戏,活跃课堂教学,让学生沉浸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去学英语;一首轻松、愉快的英语歌曲,同样能激发、保持、深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次刺激、好玩的英语竞赛,也能诱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会把学习看成沉重的负担,相反,他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人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东西,往往掌握迅速,记忆牢固。因此,我们应把呆板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声情交融的话语;把一条语言规则化为启动学生智慧的钥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时所出现的尴尬中感受到扬帆起航的愉悦,把40分钟编织成一曲学生乐听的乐章。

(三)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力活动的能源和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作为实施英语教学的前提。上课伊始,教师应力求“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歌曲唱,共同表演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采用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复习所学的水果单词,在引入Monkey(猴子)这个单词时,老师利用刚才学生说的水果单词Peach(桃子),问“Who likes peach very much?”(谁最喜欢吃桃子),学生自然很乐意说出是:“猴子”,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课堂中,那么知识教学也就相当简单了。

(四)在一堂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如,在练习句型时,学生有可能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不应立即指出他们的错误,可以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建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例如,5A Unit1中进行换位教学,学习句型“How many...are there...in the...”中“how many”后面应跟复数名词,结合第一单元的教程的设计,课程中较多的词汇是动物,那么让学生扮演各种可爱的动物,进行相互交流,利用日常用语相互问候,在碰到单复数错误的时候,由教师回答这一问题,让学生区别其中的不同,然后告诉学生们为什么。在学生的对答准确的情况下,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能够学有所成。

(五)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寓趣味于知识传授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看到一些优秀教师上课,总是不满足于安静的教学秩序,而是想方设法在学生心里激起兴趣的波澜。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投入学习时,就像是跳进奔流的江河,畅游在兴趣的漩涡上。例如在教学“How many…can you see?I can see...”内容时,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教具,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准备好剪刀和一叠纸,边剪边与学生交流:“What am I doing?Oh,I'm cutting.What am I cutting?I am cutting some flowers.How many flowers?Guess.”此時,教师再将一叠串起来的剪纸花,散开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猜。这种方法,在教具的选择上,打破了事先准备好、课堂上简单出示一下的惯例,在教师边制作边交流的过程中,师生有一种思维、语言的互动,这种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真实、有趣、生动。如有可能的话,还可让学生将美术课学得的剪纸、绘画技术,在英语课堂上展示,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动动口,伙伴间问一问,猜一猜。这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真正将各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

(六)轻松愉快的起步,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养成学中有乐、学中有趣、乐而好学的良好习惯。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实物、简笔画、图片等直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注意力集中,直接获取知识,增强记忆效果。2、 让学生参与: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可以消除单纯由教师传授的枯燥,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兴趣,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识。3、运用电教器材: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和画面生动的特点。录音机、摄影仪、电脑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4、多表扬学生:教师应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尽量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成功之处,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把学英语和成功、进步等愉快的心绪联系起来,以此带动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

三、Using the form of child songs to enrich class teaching

(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儿歌的形式,以歌促学,寓教于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编一个儿歌:老师: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everybody ,学生: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dear MsShen.老师:OK, OK, is everybody here?学生:Yes, Yes, everybody here.( No, No, Lily isn’t here.)这样就刺激了孩子们大脑的神经兴奋点,对接下来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效果。(二)实践证明歌曲与歌谣能起到很好的分散弱化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地教一些英语歌曲、歌谣。既可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气氛,又可巩固所学的语言和词汇。如果我们给歌曲和歌谣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那效果会更好。(三)另外,我们可以把一些单词编成中英文结合的歌谣或英文歌,在唱歌中学单词。如:你拍一,我拍一,jacket jacket夹克衫。你拍二,我拍二,dress dress连衣裙。……你拍五,我拍五,sweater sweater是毛衣。类似这样的儿歌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游戏一般,在轻松愉快的吟唱中记住了单词。(四)同样在句型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大量儿歌式情景问答掌握句型。如句子:How much is that coat in the win-dow? 爱唱歌是儿童的天性。现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些节奏欢快、曲调优美的歌曲,我们可以把英语词句加在这些旋律上,使学生学习英语更生动。如:学习句子:Nice to meet you 时可以采用。

四、Entertainment in class teaching

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分析,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游戏也是小学生英语课上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儿童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

(一)如果英语课堂上给他们以充分的活动空间,他们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和任务型教学所需要的各项活动。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是自由度很大的活动,如Listen and do、Touch and guess等。

(二)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天性,可将整个课堂设计成竞技场,把游戏变成比赛,让孩子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比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应用,组织教学中,通过比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中来;操练时,比赛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复习时,比赛使学生不会觉得老师是在“炒冷饭”。 如在检查学生对数字的掌握情况时可组织学生玩“倍数(Zip)”游戏;在复习字母时可组织学生玩“找朋友”游戏;在复习单词时可以组织学生玩“全身反应活动(TPR)”或“Summer says”。这些游戏能让学生愉快地运用、记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觉得既紧张又有趣,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愉快感和成功感,学什么都感到容易了,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Creating the scene, and giving students a vivid English study atmosphere

語言的应用需要环境,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课堂里,只有有效地创设英语的交际氛围,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交流、学习。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社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英语,在体验中学英语,在实践中学英语,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生动、快乐。

六、Various patterns of evaluation words

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寻找学生的优点并给以鼓励和表扬。坚持这一评价方式对于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很重要,因为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调适作用,教师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感。以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为例,如回答正确,给予积极肯定性的评价,Very Good/Excellent/Perfect/Great/Wonderful等;如果不完成正确,也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如That’s almost right, Better than last time等;如果回答错误,既不嘲笑也不责备,而尽可能地捕捉其闪光点,这样一来,进一步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开展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教学,才能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其中,进行趣味教学,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愉快教育的阳光下自由跳舞!

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英语学习是中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在藏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探讨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国家制定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特殊优惠政策,采用新时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藏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特 别关注,以此提高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水平,促进藏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育;藏族;民族教育

一、前言

为了让学生更早、更快地掌握英语,改变英语学习难的状况,教育部在2001年2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英语学习的年龄降低了,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随之而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工作逐步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了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其个别学校是从一年级开始的也有。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它的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状况如何?西藏地域辽阔,本次调查由于经费紧张,时间紧,不能大面积地铺开调研,故而选择各地市、县区作为调查的重点,西藏自治区内除藏汉民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00.22多万,教育情况在西藏自治区属中等水平。对西藏自治区的小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希望通过访谈、问卷、听课等形式了解关于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收集各方面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探讨目前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师范院校提供决策参考的依据。要成功地开设小学英语课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制订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有合格的教材、要有合格的教师、要解决好小学与中学英语课衔接的问题。否则,小学开设英语课就难以成功,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刘道义 2002)。本人对此次调查就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对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关注,是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调查手段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由本人亲自承担。

1.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情况、课程设置(课型与课时等)、教研活动、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方法、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特殊优惠政策 、教学评价、师资力量、语言环境、课程设置及英语教学的管理与指导等。

2.调查对象:小学英语教研员、学校教学主管、英语任课教师、学生。所调查学校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等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

3.调查过程:本次调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听课、收集数据、调查访谈等。本人与负责小学英语教学的部分教研员进行了访谈;我还深入到部分学校对学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本人先在日喀则市选择了几所学校进行了前期调研,之后修正了部分调研内容,使所涉及的内容更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随后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其他地市乡镇的小学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期间,我还几次总结交流了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出的经验。最后,汇总了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

我于2016年对藏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小学36所,其中市直小学8所,县区小学12所,乡镇小学16所。所调查的小学开设的年级各不相同,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开设的学校较为多一些 ,个别小学也有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总体而言,城乡差别很大,市直小学及县区级小学英语课开设好于乡镇小学。具体来说,有些市直小学一年级以上均开设了英语课,县区级小学3年级以上均开设了英语课,课时安排每周平均达2课时;乡镇小学3~6年级大部分开设了英语课,但许多课时得不到保证,有些周课时能保证在3节,但每周2节、 2节的占大多数,有的只开1节英语课,主要是乡镇学校。通过调研分析得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正在城乡全面展开,从教学效果来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英语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尤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因受教师、学生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似乎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如英语课时安排频度较低、班级过大、很多英语教师(主要是乡级学校)专业学历不高等问题。困难不仅反映在师资的配备方面,而且反映在诸如课时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重视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意义重大

小学英语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今后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今后的英语水平,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定要先行。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着实堪忧。根据在藏族学生中进行的多次调查了解可知:与汉族学生相比,绝大多数藏族学生英语基础极差,跟不上教学进度 ,考试成绩不理想,学校对他们没有特殊的教法,他们人校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产生排斥学英语的情绪。教育部提出全国高考英语执行新方案 :英语将不再参加统一考试,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以最高成绩计入总分,高校划分英语等级择优录取。在其他学科分数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英语分数越高,等级越高,优先被重点院校录取,依次类推。小学英语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为中学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从高考英语新方案中不难看出,小学英语学习是关系到藏族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一环。

五、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一)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亟待加强:西藏是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自然环境相当恶劣、经济极度落后、交通极不便利、人们思想保守禁锢,小学英语教师极其缺乏。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专科生及本科生,大多汉族老师都不愿意到西藏任教,更不愿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藏民族落后地区及县区的小学老师大多身兼数职,有的一个班级只有一个老师,甚至一个学校只有几个老师。藏族地区98%的汉族英语教师只懂汉语和英语,况且英语水平不是很高,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差 ,基本功不扎实,在教学中口语不够标准、教學方式滞后等等,教学效果极差。能使用当地民族语言、英语和汉语进行三语教学的教师屈指可数,毋庸置疑,藏族地区不仅在数量上缺乏英语教师,且英语教师总体素质有待提高。藏族地区基本没有校本教材,不能将少数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兼容,因此,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

(二)英语教学内容与藏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目前,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的农村小学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教材,这种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板块之间的结合十分新颖、课本内容十分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计十分灵活、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也更加充分等等,很显然,这的确是一本很好的教学材料。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来说,并不是十分合适。第一,教材的知识内容起点太高,学生很难迅速记忆和理解,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失去学习兴趣。第二,内容量过大而且知识太新颖,导致生词过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过渡到新教材当中来。另外,新教材中还涉及了很多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由于很多农村的学生视野较小,知识面没有那么宽,所以他们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新教材中的知识,例如,旅游以及科技等等,这样在无形当中又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负担与难度。同时,由于教材十分新颖,导致每个单元的生词太多,这一点对于英语起点不高的农村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很困难,记忆方面会比较薄弱。这都不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语言环境缺失,家庭督促不够:众所周知,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学习的学生已然缺乏纯粹英语环境的浸泡,在相对落后和封闭的农村小学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更是少之又少。英语课堂则是农村学生们唯一有机会接触到英语的地方。然而,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很多英语教师在上课时依然以中文教学为主。这样一来,学生更加缺乏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输入,导致他们连基本的英语课堂用语都无法理解,教学点更是无从领会。在农村,许多家长不懂英语,更不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便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极少订阅或购置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报纸、杂志及其他简易英文读物,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

(四)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经验不足:

笔者参加工作时,该学校有英语教师5人,其中大部分教师兼职其他常识技能课,或同时担任四、五个班级的英语授课工作,甚至有跨年级教学的情况,工作负担较重。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处理大量的作业或试卷批改工作,部分教师还需要进行技能常识课的教授工作,或同时备两、三个年级的教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力分散,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他们的素质及教学水平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到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根据此次调查,小学英语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并非英语专业出身,许多是其他专业的教师转行教英语的,兼职的教师比比皆是,尤其在乡镇学校。这些教师英语语言专业能力较差,突出的问题反映在英语语音语调不够准确,口语差,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更不要说进行科研活动以及职业或专业的发展了。并且由于经费问题,许多学校领导不愿意把小学英语教师派出去学习,小学英语研讨会也不愿派人参加,乡镇的学校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有的教師一个人在一个学校任教,更是无法开展教研活动,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这就造成了他们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有部分教师根本就不能胜任英语课的现象。加之师资严重匮乏,许多教师甚至是超负荷工作,各学校均有跨年级授课现象,所调查的英语教师平均工作量均在每周16、18学时以上,所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就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了。而兼职英语教师就更无暇顾及英语教学的效果了,他们上英语课也只能是走过场,稍有空闲,也都将时间花在语文、数学等属于他们自己的“主科”上,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五)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不清

每个小学都在开设英语课,但起始年级、学习目标各不相同,有些学校一年级就开始了英语课,而有些学校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课。周课时也从2节到4节不等。第二课堂的活动也随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如拉萨个别学校有外教参与(偶尔),第二课堂丰富多彩。也有英语角、英语手抄报、英语口语大赛、英语书写大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也有很多学校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语课程外,根本无暇顾及第二课堂。学生也由于英语教学目标不清,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大部分取决于家长。有些家长不能满足学校的英语教学,将孩子送到社会英语教学机构进行课外学习,而有些家长因为自身的文化限制、经济状况等原因,对于孩子的英语课程不闻不问,造成孩子一学期下来什么也没有学会。这样,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差异很大,考试下来,一个班里几乎没有满分,而考不及格甚至白卷的同学也会占到1/3之多的现象很多。教师的教学面临着良莠不齐的困难处境。而英语教学目标不清,在本课题组走访的教师中也是普遍的现象。多数教师不了解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小学阶段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逐渐普及,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大多英语专业知识过硬,并积极锻炼自己,主动加入到缺乏新生力量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去。然而这只逐渐壮大的队伍中不乏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他们有着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却因为教学实践不足,导致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比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估计不足,对教材重难点吃不透,所有知识一把抓,致使学生不能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六)英语教育投入较低

在藏族地区,学校英语教育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数学校只重视藏语文、汉语文和数学。直至目前,因为多数人仍然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从小就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小学只学好数学就可以了,藏语文和汉语文大家相差不多,数学成绩的好差决定命运,因此在藏族地区,学校投入英语教学的经费及师资相对不足。在藏族较落后的地区及县区,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只有藏语文、汉语文和数学总分设置为100%,英语只占15%。这种政策使得小学英语课程处于边缘地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不够重视,不开设或不按教育部的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存在学校无英语教师或者英语教师严重不足、英语教材匮乏及英语教具短缺等问题。

(七)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认识不足

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小学开设英语课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予理解和支持。学校管理层对英语课也不够重视,因没有统考,将其视之为副科。

(八)课时不足、班额过大

(1)小学英语课时少,多数学校每周仅安排两课时,只有少数学校每周三课时。每隔三四天才上一节英语课,加上课下缺少英语交流,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低下。(2)个别学校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主要以活动为主,如每班学生人数在五六十人,教师对学生不能全面关注,教学活动也不好组织。

(九)教学及评价方式不合理

在藏族地区学校主要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是主体、学生依然是客体,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单向地交流着知识信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参与和反馈,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常常体罚学生,例如,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记单词,没记住或者记错都 会被老师罚站,甚至体罚。因此,学生害怕老师,害怕自己学习出错时被老师惩罚,学生学习英语时总是小心翼翼并且常常处于怀疑和恐惧状态中,进而排斥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始终都是一个模式:一张试卷定终生。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这种方式阻碍了学 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并且离小学英语教学标准相差甚远。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处于轻松、自然和愉悦的情境中,学生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可以边听边做些简单的笔记,以此更好地理解材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较简单事物尝试着用英语口语描述,选择英汉对照的读物让学生练习口语,而不仅仅是通过学生记住多少单词来评价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生有了基本的听说读的能力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动笔写,每周至少写一到两篇简短的英语 小作文。所以,只抓考试,不看实际效果,教和学的评价方式亟待改进。

(十)学生自身英语底子相对较差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学生从小也没有接触到英语,所以英语的词汇量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较好的英语启蒙教育,基础较薄弱,接受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他们对英语既好奇又学习不入脑,认为上课听明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英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不敢开口说英语,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家长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有的家长认为学英语十分没有必要,因为农村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着。更有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所以不能监督孩子学习情况。而且,农村学校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多都是按照地域或着村庄建立学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农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不起,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水平慢慢的变低下水平。

(十一)互联网运用水平有待改进

藏族地區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不能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仍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因此学生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不会迁移、不会变通,考试依葫芦画瓢 ,学生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不仅学得慢,而且忘得快。藏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依赖死记硬背而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能举一反三,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虽然现代教学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运用,但是藏族地区的英语教师仍然没能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部分老教师不习惯用多媒体教学,依旧采取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会运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遇到难题只有向老师求助。

六、加强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措施

(一)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

在藏族地区,使用且开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当地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第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 、好奇心及求知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势,将舞蹈和歌曲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课余时间举办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把英文歌曲和民族歌曲及民族舞蹈融为一体 ,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第二,相关部门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藏族地区学生外语能力对当地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小学英语教师是儿童学习英语 的启蒙者、奠基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整体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独特的能力和结构”。因此,当务之急是出台一系列特殊政策确保民族地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第三,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提供学习英语的条件。教师通过建立“英语角”来增加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自由快乐地学习。任课教师应根据当地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对所教授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减少、更换和调动,使之与当地的文化和谐统一。改变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落后现状,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结合当地的教育现状和教学特色,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及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吸收和借鉴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虚心向发达国家、 地区和民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藏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才能使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才能提高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及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夯实基础。

(二)对于教材的教学内容不适应藏区农村实际情况问题

通过走近农村,走进课堂,去发现新课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藏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编著一套更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教材进行调整改变:将对学生造成太难理解太生僻的内容适当的舍弃,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原有的学习兴趣和维持学习动机。尤其要注重基本语法、语音、句型,常用单词短语的基础知识学习。当然,教师在对教材整改中一定要注意英语教学的知识有序性。

(三)提高英语重视程度,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英语作为外来语言,对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存在着较大难度。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语言环境。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在营造语言环境上下大功夫。受农村条件限制,学生没有机会拥有一个较好的社会语言环境,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比如,鼓励学生们参与编写英语小报,进行英语故事表演、绕口令、英文话剧、英语歌曲等竞赛,创立英语广播站等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保持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良性循环,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学校领导应当提高对英语基础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高度看待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视教学质量,保证英语的周课时数和早读时间,尽量扩大技能常识课专职老师队伍,减轻英语教师负担,努力提高英语学科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心中的学科地位。一个学生如果仅凭学校教育是无法成人成才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交流,使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态度,同时对他们的英语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英语学习由校园延伸到家庭,这样就可以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学英语的良好条件和氛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笔者认为,师资问题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各个教育职能部门以及学校老师的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跨出校门取经寻宝,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并将其带入实际工作中。当然,我们还应该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师资水平得到不断的加强,如,鼓励新教师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师徒结对,多听课,听好课,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师师资短缺,另一方面,由于编制的问题,有些学校不得不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而转向自身师资的转岗培训。岂不知英语师资培训相对于小学的藏语文、汉语文、数学师资培训而言,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的培训就让部分教师转岗教学会造成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差的结果,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在藏区的调查发现,市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较好,市区学校有专门的英语教研员组织英语教研活动,教师互通有无。人们都说小学英语老师是多功能的老师。作为一名21世纪的藏区乡村英语教师,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了解各式各样的语言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这个行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教师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各种方式去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素养,才能胜任英语的教学,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五)统一教学目标,加强教研活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是否到位,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由于师资少、水平低、课时不足等原因,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普遍偏低,达不到《课程标准》的一级目标。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在个别县里有的学校开了英语课,有的学校没开,学生到了初中一切还得从头学起。不少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的学校虽然开了英语课,但教学不正常,学生虽然在小学学了一点英语,但他们所学的英语不但对初中英语学习没有帮助,甚至还起反作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子,加强英语小、中学“一条龙”教学研究,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六)国家制定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特殊优惠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O20年)》中提到,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更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到民族地区扶贫支教,对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大幅度提高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在藏族地区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建设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教育投人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中央财政应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借鉴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成功经验 ,把部分民族地区的学生送到城市学校特别是英语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回到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

(七)加强和改进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1)加强管理和指导,各小学应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开全、上好小学英语课。

(2)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力度,要求各小学像重视藏语文、汉语文、数学课一样重视英语课,合理利用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把英语课程开设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同时,由政府督学负责对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适时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积极创造条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普及英语教学,确保小学英语教学顺利开展,为将来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3)各学校教研室组织小学英语教师展开优质课、论文课件比赛及教学研讨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提高英语教师业务水平。

(八)合理安排課时

针对英语课“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应遵循记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短课时、高频率,保证每周不少于三节英语课。

(九)采用新时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

在当今社会,藏族地区应该采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吸收知识。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而不是体罚或者责骂,让学生快乐且自信地学习英语。教师应多方面评价学生,而不只是仅凭一张试卷,当学生每次听力、口语及写作有进步时,教师应给予肯定的眼神及满意的微笑,鼓励孩子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小学英语教师不只要关心孩子的成绩,还应关心孩子性格的养成及品德的提高,使孩子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这对接受初级教育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十)农村小学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有些藏区学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所以想放弃学习英语,慢慢的淡化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作为藏区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与学生沟通,使之正视这个问题,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习;并尽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十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是人们生活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藏族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师生教学的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师向学生提供课程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已经成为师生交流的有力手段引。针对藏族地区实际,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仅要充分利用电视媒体,还应充分利用广播和互联网的作用,为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制作更形象的课件和提供更多的媒介。

七、结束语

透过对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藏区,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在乡镇以及更加偏远、其它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它的小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表明,在藏区建立小学英语课需要尤其重视的是师资力量的培训问题,其它关键的问题例如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以及认真的贯彻实施;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定,甚至是小学英语教学同中学英语教学之间衔接的问题,相应的管理部门都应当对小学的英语教学问题提供足够的重视。在藏族地区的学生,要本着学无止境,研无定式的方针。对于藏族地区小学英语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内容,需要在以后在教学过程里不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创新,这样,才会让藏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得到应有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4一l7.

[2]李 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4):181—183.

[3]王春蕾,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实现—— 相 关指导原则的提出[J].中国电化教育, 2005,(8):28—32.

[4]顧明远.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家[J].中国教育学刊,2009,(3):3.

[5]GaryD.Borich.Efective Teaching Methods[M].Merill PrenticeHal,2OO4.

《6》[2]张爱春.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7]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36-38.

[9]林新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10]陈敏敏.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作者:次仁

第2篇:迪庆藏族自治州采供血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各地对于血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所以,确保血液采供安全有效、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是血站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现状,其次,分析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采供血现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迪庆藏族自治州;采血;供血

1 前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各地对于血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所以,确保血液采供安全有效、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是血站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辖三县一区,即: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香格里拉县、迪庆州经济开发区,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交界处,全州总面积23870平方千米,地大物博,服务半径大而交通不便。总人口约40万,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千以上的民族有9个,藏族占总人数的33.81%,各民族各信其教,相容共处,举世罕见。本文就迪庆藏族自治州采供血现状进行分析。

2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现状

迪庆州中心血站是迪庆州唯一的采供血机构, 位于香格里拉县城昌都路12号,于2004年8月30日正式成立,承担着开展无偿献血制度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检验、并向临床提供各种成分血液,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卫生机构,同时还承担着供血区域范围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在迪庆州的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站总占地面积为4915.589平方米,共有两个大楼,建筑总面积为2229.28平方米,固定资产974万元,每年采血量约为0.7吨。在职员工1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人,财务及后勤4人;根据《血站管理办法》以及本站的采供血情况,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职称结构为副高2人,中职4人,初职6人;学历结构为本科9人,专科3人,临时工三人,门卫1人,清洁工1人,成品库值班专业人员1人;下设科室有:站办公室、质管科、检验科、采供血科四大科室;有德产及日产低温高速离心机、加样机、洗板机、酶标仪、酶免后处理系统、低温冰箱、速冻冰箱、溶解箱等90台先进精密仪器设备。

建站以来,按照卫生部的“一办法、两规范”要求于2008年9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该体系文件的建设,使血站的各项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血液质量进一步得到保证。2008年9月1日迪庆州中心血站发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A00版,2009年9月1日颁布A01版、2010年8月1日颁布A02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原有体系文件更加完善和规范。现有的采供血系统计算机标准局域网管理与全国采供血标准管理同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2005年、2009年被州卫生局评为先进集体,2006-2007年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迪庆藏族自治州为“无偿献血先进市”,2009年度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先进集体”, 从2004年8月30日至2012年11月30日总采血13388人份,采集血量3700400毫升,向临床提供血液5271000毫升(32355.55单位)。

3 迪庆藏族自治州采供血现状

3.1 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l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血液标本检验、血液采集结果统计数据,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计算机数据统计为准。

3.2 结果

(1)性别和年龄分布:2012年1月至l2月共有2134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者中,其中男性1101人,占到了总数的51.59%,女性1033人,占48.44%,参加无偿献血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当,不存在性别差别。

(2)职业分布:公职人员(教师、医生、公务员)共545名,占到了25.54%;学生1134人,占到了53.14%;工人210人,占到了9.84%;其余职业245人,占11.48%,由此可见,迪庆藏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其次是公职人员。

(3)所采集的血液中成分血有四种:即悬浮红细胞、泠沉淀、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成分血的使用率达100%,这充分说明迪庆藏族自治州所采集的血液水平已经达到了先进城市的水平。

(4)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血液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采供血业务得到进一步规范,有效杜绝传染病从血液途径传播。无偿献血率连续八年保持100%。2007年整个采供血过程实现了计算机标准局域网管理,为了更好地贯彻无偿献血制度,扩大宣传面,提高血站知名度,建立了迪庆血液网,使迪庆血液动态能在全国各地都能知晓,并走向世界各个角落。

(5)迪庆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迪庆州中心血站是全州唯一的的采供血机构,虽然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离血站管理规范相差甚远。一是各级行政领导对献血事业意识不足,支持力度较差,对本单位员工献与不献血无所谓,与本单位无关;二是机关公务员的献血比例最低,起不到表率示范作用;三是全州公民献血意识不强,由于世俗影响,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四是宣传滞后,力度不够,使采供血工作不能达到家喻户晓;五是采供血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导致流失一些不该流失的固定献血者。

3.4 分析

(1)政府行政官员由于公务繁忙,有时忽视不紧急的工作,所以久而久之就不闻不问。

(2)迪庆由于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居多,农业人口占多数,政策意识不强,文化水平不高,老白新安于最普通的生活,离内地物质文化生活差距较大,对外界不了解也不理解,献血意识也很差。

(3)《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宣传是各级行政部门的责任,但实际上都是血站的责任,血站由于经费少、人力资源少,无偿献血制度宣传到家喻户晓任重道远。

(4)卫生部“一办法两规范”规定要加强血站员工的岗前在岗培训,但血站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天天忙于日常具体采供血,根本达不到规定的培训学時。

3.5 措施

(1)加强对行政领导的衔接、沟通、联系,开发领导层的思想意识,达到无偿献血工作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并支持。

(2)血站领导抽出时间和精力,多向政府财政争取资金和项目,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投入,多途径全方位扩大宣传面,做到无偿献血工作家喻户晓。

(3)想办法出主意谋发展,用发展战略的眼光和理念,鼓励职工提高待遇,加强岗前和在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技能,更好地为献血者和供血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使采供血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乃红,傅雪梅,廖耘. 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5):134-138.

[2] 仇铭华. 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3):112-114.

[3] 王乃红,程勤侦. 成都市临床成分输血现状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04):154-157.

[4] 曹丹,孙晓军. 2001~2003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05(05):145-148.

[5] 杜克清. 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J]. 河北医药. 2001(04):130-133.

[6] 梁晓华. 全国355家采供血机构2006—2008年无偿献血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0(S1):128-134.

[7] 王美兰,徐建华,张烁,林琳,王云秀,周华友,黄宪章,庄俊华. 综合性中医院临床用血现状调查[J]. 广东医学. 2008(11):145-147.

作者:斯那白拥

第3篇:西藏藏族中学生双语能力现状探究

摘 要: 双语教育在西藏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语语言在中学生“关键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最强。西藏藏族中学生的双语能力,影响其之后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对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三个年级100名藏族同学的双语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所获得数据,对提高西藏藏族中学生双语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西藏;中学生;双语能力;影响因素

一、 绪论

双语教学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西藏作为我国藏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从20世纪80到90年代,开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育,西藏的双语教学模式慢慢形成了以汉语加藏语或藏语加汉语的两种混合双语教学。随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双语教学模式因素的变化,西藏地区的双语教学的模式也在逐步改变。语言教育专家斯诺(Snow)指出:双语教育是“复杂现象的简单标志”。从其他研究知道,目前双语教育包括两种情况:使用且推广两种语言的教学和仅仅是说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第一种教学是课堂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推行双语主义,而第二种情况是教室里有双语学生,但是课程中并不仅仅是提倡双语主义,是包含了其他语言的教学。

二、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以少数民族的语言授课为主,另外再加授一门汉语文。另一种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授课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言。西藏的双语教育经过了从探索到形成与发展再完善的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符合藏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以藏语授课为主,也开设汉语文课程。而市区、内地西藏班等,则是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分汉文班和藏文班,藏文班的学生要学习藏语文。

发展西藏双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在网络信息和全球经济中有人才保障。双语人才在新时代中,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信息,为西藏的发展提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指引。双语教育不仅是藏族与汉族语言方面的交流,更是思维方式的沟通和价值观念的融合。双语型人才是西藏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接受双语教育,能获得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

三、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1. 《西藏中学生双语能力現状学生问卷调查》问卷情况

自编了《西藏中学生双语能力现状学生问卷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分为个五个部分。第一部是“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问卷填写者是“家庭背景”;第三部分是学生“双语能力”的自我测评,第四部分是问卷填写者的一个“双语使用情况”,针对填写的学生与不同人群的交流,再通过看电视、收听广播、或歌曲等、浏览课外书、上网或使用新兴社交媒体,其所使用的语言情况如实答题;第五部分是学生对“汉语”和“藏语”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2. 效度

本论文的研究采用的是探索性因素分析来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在因素分析之前,先对《西藏中学生双语能力现状学生问卷调查》的11个问题进行Bartlertt球形检验,Bartlett值为155.190,p=0.001。同时,取其样适当性度量值KMO=0.897(见表1),说明其采用的因素分析是恰当的。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6个因素总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0,主要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

3. 信度

采用Cronbach的α系数来考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测量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95,表明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问卷的信度较高。

(二) 研究样本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100名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样本分布如下(见表2)。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语言、课外读物)。

四、 结论与分析

(一) 教师用语对学生双语能力影响较深

在显著性水平P=0.02<0.05的情况下,F=4.091(见表3)。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学生与老师交流的语言,藏语、汉语、双语存在着显著差异。调研了解到,采用双语教学之后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学生都能听懂。学生对老师在汉语课堂和藏语课堂举办的学习讨论、报告会等交流活动也很感兴趣。而老师在课堂里的语言表达更是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用什么语言来回答问题。

(二) 家庭住址所在地对学生双语能力影响较大

在显著性水平P=0.034<0.05的情况下,F=3.001(见表4)。学生的家庭住址,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四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调研,农村家庭除了学生本人以外大多数还有几个兄弟姐妹,学生平常跟父母交流时用哪种语言,在汉语、母语、双语中,城市大多数孩子选择双语,其他学生都是母语。父母的学历、工作直接影响了学生父母对学生学习双语的态度。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在家庭里,父母常说什么语言。

(三) 课外读物有助于提升学生双语能力水平

在显著性水平P=0.025<0.05的情况下,F=3.841(见表5)。学生喜欢阅读哪种语言的课外读物有助于提升学生双语能力水平。看了故事书之后,从问卷题项调查来看,学生会用汉语把故事复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题项中你平常在家看电视主要看哪个频道?所回收的问卷中80%的学生都选择了汉语频道。课外读物和汉语电视频道,是有助于提升学生双语能力水平的。

五、 针对学生双语能力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相关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藏汉双语教育

相关方面的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加强双语教育的认识,认真落实好双语教育相关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双语教育发展的氛围环境。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领导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中小学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领导观,对于双语教育管理理念和双语教育的政策要有大觉意识,同时也要积极落到实处。根据访谈,双语教育在社会、学校中宣传不到位。教师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彻底。因此,为了在社会和学校中更好推进双语教育,要加大相关部门的宣传任务,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让双语教育走进校园。

(二) 加强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建立双语教师激励机制

就目前西藏地区的现状来说,汉族教师精通藏语的微乎其微。我们认识应根据开展双语教育的学校的师生比与地方高校联合,策划教师的招录和引进方案。以类似订单式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等多渠道方式招揽专业对口的双语教师,解决目前的双语教师缺乏的问题。第二,就地方高校来说,应加设以培养双语教育师资为目标的专业,且这类专业在课程规划上要体现出双语特色,同时要加大第二语言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另外。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应采用双语教学,并强化该专业学生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加强实践环节,在双语学校的实习不应少于一学期。

双语教育在学校的落实、在课堂的实施情况,学生的收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语教师。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为双语教师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可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双语教师教学动力。在教师考核过程中,做到各个科目公平地参与评价,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活力。因此,教育厅及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倾斜政策。在教师的职称考核和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中,发挥适当调节作用。

(三) 均衡城区和农牧区的双语环境

学生的双语能力存在城乡差异。城乡差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家庭所在地在农牧区,家长与外界交流匮乏,其汉语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家庭沟通基本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在课外阅读书物和学习资料拥有数量等方面,不同地区的不同家庭的学生存在极显著差异。綜上,在学生双语的应用水平方面,城区学生和农牧区学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两者不均衡。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弥补农牧区学生在课外读物和学习资料方面的差异。同时积极提升丰富教材内容。编办部门在教材编译时也需要开展调研,走进一线,听取一线教师的各种建议,发现其中的难点与不适点,从而不断更新教材,丰富内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图书的数量要分地区批量增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不断前进和进步。同时,教师要从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除了教材和图书,多媒体、互联网也是很好的素材,老师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带来更广阔的世界和知识。

(四) 完善双语读物、丰富教辅资料

双语读物在推进双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学校中,要采取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藏语文教辅资料。一方面,藏汉双语教科书已经很完善和系统。另一方面,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和学生学习资料还比较缺乏。根据以上数据,藏汉双语教辅材料在师生教学和学习需求中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层面,要积极引导对双语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重视。出版社层面,要为师生出版多种多样的双语教辅材料。图书馆层面,要采取各种渠道,收藏双语读物和材料。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双语资料的需求。

(五) 加大双语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改善和培养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进行西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双语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双语教学培训,尤其要在双语教学经验和双语教学技巧上多下功夫。双语教师也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提高藏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双语能力,促进西藏城乡学生平衡发展藏、汉语文水平。同时双语课程和双语教学改革,也需要对双语教学管理者进行培训和宣讲,使得学校在大局上有领导力。

六、 小结

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师资、双语教学教材、教育教学评价等等包含在双语教学中。西藏双语教学的模式有其特色。藏族学生刚进入学校,以母语学习为主。之后逐步转变为以汉语授课为主,同时开设藏语课程。西藏双语师资较为短缺,会说藏语的汉族教师尤为稀少。双语教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教材建设较为薄弱。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合理,需要吸收各方面力量参与到评价中,并坚持多元性和真实性原则。

参考文献:

[1]甘永涛,胡甜,符琼霖,周群强.西藏双语教育政策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拉萨、山南两市10所中小学的调查[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4):25-31.

[2]巴桑卓玛.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28(1):18-20.

[3]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4]阿苏克的莫.新时期凉山彝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6):34-38.

作者简介:

旦增措姆,中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者:旦增措姆

第4篇:诗歌教学的现状思考

伍隍中学 屈小林 邱远刚

我国是一个诗歌教育发达的国家,读诗写诗,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代语文教学中,诗歌教育这一传统被忽视甚至遭遗弃了。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中小学生的诗意天分被有意无意扼杀了,中小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潜能发展的一扇大门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关上了。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诗歌教学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新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34个单元中,诗歌有4个单元;整套教材169篇诗文(不含自读课本和教科书中的读背篇目)中,诗歌共42篇。篇幅的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提高。全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诗歌作品的数量,对中学诗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漠视,也需要我们加强对诗歌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就高中语文课堂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忘了“诗无达诂”之训,而自作聪明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诗歌教学无诗意,已经冷了不少学生的心;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于是,处在诗一般妙龄的青少年学生们,青春在语文课上集体缺席,激情在语文课上全部请假。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尽快革除教学中的弊端,探求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健步进入诗歌的殿堂。

诗歌教学的现状:

1、用作题方式解读诗歌,使语文课失去了生气和灵性。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的《雨巷》,这原本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可是连读都没舍得多读两遍,听完课后,兴味索然。他把课后练习及基础训练还有学生手里的两套资料中有关这一课内容的答案念给学生,甚至都没有启发学生思考答案的组织思路和正确性,就算完成了这一美文的教学工作。不从个体审美体验出发去拥抱作品,只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授答案上,用冰冷的解剖刀,把一篇篇美文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

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诗歌作品教学本应该是最富生气和灵性的,现在却变得如此枯燥乏味。用这种毫无美感可言的方法教学,唯一的作用大概是使学生的诗歌“味觉”受到伤害,找不到读书的感觉,无法形成独到的见解,甚至导致思维的雷同和创造力的萎缩,导致学生的诗歌天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终身与真正的诗歌绝缘。对此,无论有多少理由可为我们开脱,我们自身都难辞其咎。

2、可怕的诗歌阐释习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好的诗歌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其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然而,“诗歌教育在诗歌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诗歌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诗歌,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整齐划

一、不允许有任何“异端”思想的阐释习惯作用下,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原本具有的鲜活思想。有人作过调查,40个中学生读《狂人日记》,他们的感受、认识竟然完全一致!不难推断,一千个这样的学生,恐怕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红楼梦》称作爱情小说,或伦理小说,或社会小说,乃至广义上的历史小说。

人生的潇洒和惬意,人生那种彻底的享受,是诗歌和文化才能给予的。我恐怕我们的学生没有多少能享受到这种乐趣。相反,那种折磨人的诗歌阐释习惯,使得真正与诗歌有缘的学生在考大学后还需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戒除。一位诗歌院的老师说:“需要对他们进行刮骨疗法。”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诗歌教育成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障碍,需要花很大功夫去清除,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又所为何来呢!

3、搬用诗歌赏析文章、缺乏对作品渗透于自身血肉的独特把握

随着高考对诗歌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不少老师也增加了对诗歌鉴赏的关注,然而自己一向对诗歌并无研究,所背诵的诗词也少得可怜,缺乏对诗歌的兴趣,缺乏诗歌感知力与诗歌悟性,不能把诗歌作品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变成自己人生、生命形态的延长,于是只好生搬鉴赏辞典。我听过一位老师讲柳永的《雨霖铃》,也算是一字一板,抑扬顿挫,可是她熟练的背诵丝毫不能加深学生对词作的美感体验。缺乏自己真切感受的生硬转述,怎么可能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可能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诗歌感知能力与诗歌悟性呢?她并不是不下功夫,只是把精力用在背诵他人的解析上,我以为这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做法。

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教学中,哪怕我们只谈出自己很小的一点心得,也会使课堂顿时生辉。诗歌的讲授,应该是从教师的情感深处、从教师的心底流淌出来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从而提高他们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中国是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可以美学代宗教,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歌代宗教。

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诗歌教学设计中追求诗意!

二、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

1、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应试的功利心

王岱在《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作品的教学也明显地带着功利性,总希望今天吃一块肉,明天这块肉的营养就会体现在某一块骨骼或肌肉上。这对学生诗歌素养的提高极其不利,我们应该明白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应该是高考,把学生训练成高考的机器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2、教师自身素质较差,审美水平低

这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与此有很大关系。(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对此都很重视,大力开展师训工作,但真正的提高却不是十天半月的集训和一纸证书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我们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钱梦龙说:“一个好语文老师可以把坏课教好,一个差语文老师只会把好课教坏。”这话很有道理。不敢想象,新教材中那么多优美的诗歌,教给一个对诗毫无感觉的人,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教学才能像润物的春雨,像夏夜的清风。才能使作品中含蕴的美质,转化为清洌的甘泉,去滋润荒芜的心田,荡涤污浊的心灵,陶冶品性,引发创造。

3、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方式不当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红楼梦》称作爱情小说,或伦理小说,或社会小说,乃至广义上的历史小说。语文的魅力也正在于它表意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然而这道理不适用于很多诗歌作品考题。考题的选项设置或答案设置,基本上采用鉴赏辞典上原句,使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时戴上了金箍,不敢越雷池半步。诗歌教育,多么需要一种宽松、和谐、能激励人探求乐趣的氛围啊!

三、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诗歌作品的教学目的

①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诗歌作品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含蕴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他们更好地把握美、追求美、创造美。

②培养学生对诗歌作品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诗歌教育应该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知识,即使是真理,也会让人失去兴味的。

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情感,启迪心灵

就诗歌作品教学而言,仅有一定的知识与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重物欲、轻精神的社会现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单调而沉重的学习生活,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方式等等,让中学生本应细腻丰富的内心变得荒冷,情感变得粗糙。那么我们的诗歌作品教学就更任重道远。要用我们对作品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对人的终极关怀,让学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陶冶,从而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帮他们涂好生命的底色,以便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日后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苦难和不幸。

2、勤于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①加强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完善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个教师,必须将自己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一个教育家,应该首先是一个思想家。一个语文教师,其知识和能力的配合、组织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他教学的成败。所以在读书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望尽天涯路”的大志,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阅读,不懈努力,以练好内功,真正提高文化底蕴,切不可只满足于教辅资料与各种题库题典。

②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诗歌素养

教师只有达到艺术的审美,才能对课文及其他文章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鉴赏。诗歌素养的高低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而诗歌作品是一种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要想上好诗歌作品讲读课,就必须大量阅读、深入研究,形成对诗歌的敏锐感知力,去真切感受作家创痛时的呻吟,愤懑时的呐喊,欣喜时的欢歌。

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效率。”显然,平板、生硬、粗俗的语言尤其不利于诗歌作品的教学,美文需要美教,语文教师应力求在准确、生动、灵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文风格,或激昂雄浑,或温柔委婉,或典雅庄重,或机智风趣,或绮丽繁丰,或质朴清新……于漪老师在教读杜甫的五律《望岳》时,这样开讲: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热情洋溢、气势宏伟的语文给课堂创造了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改变解题式、讲学式等错误的教学方法

①勇于打破常规

摆脱语文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意的关键。每个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引向智慧之宫、引向诗歌殿堂的语文教师,都不应该拘泥于成说,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动用各种手段,发挥自己的长项,使诗歌作品教学方法丰富多彩。

②引导阅读、重视诵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讲究精炼,小说讲究生动,散文讲究优美,戏剧讲究传神。诵读美文,背诵名篇,既是诗歌语言的积累,又是提高欣赏诗歌能力的有效方法。好文章,要靠读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③营造良好氛围

新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情文并茂的文章,在讲授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很好营造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感情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意境、理解文章、受到陶冶。

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比如讲一个故事,描述一种情景,用美读的方式诵读课文,或者用绘画,或者用音乐,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拥有的材料而定。

④授课时应有因对作品的感知、喜爱和共鸣而唤起的激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火种,能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与智慧的篝火。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教学之初,大多数教师都能很投入地、富有激情地讲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减少,成就事业之心的淡薄,年复一年,热情冷却,激情消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操作,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这对诗歌作品的教学,我以为简直是灾难。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有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外,还应该投入自己年讲授的作品之中,用心感受,深入理解研究,这样才能喜爱那些作品,讲出作品的内在美,而不致于冷漠地、言不由衷地作教参、资料的传声筒。

第5篇:试论现代诗歌的现状

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论文关键词】新诗

边缘化

大众文化

文化市场

政治抒情诗

[论文摘要】自从中国现代诗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来,它采用了有别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新诗形式,在形式上有所革新,打破了旧体诗的种种束缚,推动了新诗的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新诗的发展在各个时期面I临着不同的境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古典诗歌曾经取得足以骄人的辉煌成绩,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古典诗歌却在五四诗坛上面临着如何更好发展的困惑,最终被五四新文学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新诗所取代。新诗以崭新的形式亮相诗坛,并以强劲的气势一扫诗坛上旧体诗词固有的积习和弊端,打破了古典文言诗歌体系和古典诗歌的悠久历史及强大传统,使文言文话语统治权的光环失去了光彩。新文学运动先驱者发挥诗歌的启蒙功能,使诗歌走向了大众化和平民化。而新诗从诞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在曲折中缓慢地发展,本文从新诗在各阶段的状况或地位来探究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一新诗的第一个十年发展状况(1917-1927

中国现代诗歌开始于光辉的“五四”时代,随着文学革命也出现了诗歌革命,诗歌革命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新青年》杂志于一九一八年元月号全面改用白话文,并发表白话的自由体新诗,在新文学创作上白话自由诗充当了新文学运动的~开路先锋。这是诗歌革命的新纪元,是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诗歌革命运动在“五四”狂飘中,成为新启蒙运动的重要一冀。新诗以白话为语言载体,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也带有明显革新的性质。

基于与古典诗歌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新诗运动从“诗体大解放”下手,打破了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革,为文坛吹来一股清新自由之风。这次运动先从胡适白话诗的“实验”开始,继而经过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刘半农、汪静之、冰心等人的响应和共同参与,使“五四”新诗经历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革命过程。语言形式方面的革新表现在用人民的口语和较接近人民口语的语言来写诗;在形式方面不加粉饰,打破了已经僵死的固定格律,创造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接近群众的崭新形式的新诗,这在当时来说是了不起的。新诗经过了一场“语言革命”,确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由于提倡用白话写诗,可以自由抒发个人情感,不必过多考虑诗词格律的要求,这为诗人抛开旧体诗的束缚,以开放性思维进行

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五四”新文化运动也给他们提供了这种自由创作环境。由于当时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白话文,使诗歌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专利品,普通人也可以尝试用白话写诗。这使自由体白话诗在新文化运动中,深受大众的欢迎,出现了几乎人人写诗的局面。诗歌革命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一定的战斗作用。随着整个革命运动的发展,它生动有力地反映了五四时代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总而言之,新诗是“五四”革命运动的产物,也只有在五四革命运动中才能产生这样全新的,不同于以前任何历史时代的属于人民大众的诗歌。

二新诗的第二个+年发展状况(1927-1937

新诗经过五四时代昙花一现的繁荣后,随着文学生存空间从狭小的校园转向更为广阔的都市社会,到30年代新诗已成为新文学中最受冷落的品种。因为30年代诗歌的许多功能逐渐被取代。现代小说和戏剧的成熟,已经使它们足以吸引大批的读者,而现代散文的成熟,也使它成为现代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而为人们所习用。早期新诗所承担的许多文学功能逐渐被分担。从诗歌的生存环境来看,与五四时期相比,在30年代的都市环境中,文学被进一步地纳人了商业运作的进程,市场的规则越来越多地参与了作家的创作,对他们形成了无形的控制。而创作心态的浮躁不仅影响着作家在艺术上的琢磨,也使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去迎合读者市场的需要。因此,诗歌这样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由于很难像小说那样成为“卖品”,也受到了一些曾经写诗的文人的冷落,用蒲风的话说,他们“因诗歌不能卖钱而改了路。”

由于新诗在文化市场上受到冷落,五四文坛那种几乎人人写诗的盛况不复存在,草创期的诗人大多逐渐退出了本时期诗坛。虽然这时专门诗刊众多,单是1933-1934年间出版的诗刊就有十多种,还不包括《水星》《新月》等一些综合性的刊物。而1936年全国的诗刊更达到19种之多。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专门诗刊,被作为当时诗坛空前“繁荣”的明证,但实际上,它们恰好是诗歌在文化市场上被排挤而形成的景观。由于出版社和文学杂志对诗歌的轻视,使得新诗集在出版业方面最不受欢迎,凡是单行本诗集差不多全得自费出版。在其他刊物难以接纳诗歌的情况下,诗人们要为自己的创作找寻发表的出路,又不想看人脸色做事,就只得筹集资金自办诗刊。这些诗刊虽为困窘的诗人提供了发表的园地,也对本时期的诗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却无法回避在都市文化市场中的现代性困境,这

确实值得人深思。

新诗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对峙的局面。忠于时代、忠于人民的真诚感情,始终是新诗主潮的宝贵品格。进步的或左翼的诗歌在社会政治的重压下曲折而蓬勃的生长和发展,是30年代新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现实主义诗歌表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上,它继续和发展了20年后期的普罗诗派的斗争精神,并接受苏联的现实主义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以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它继承五四以来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从事反帝抗日和反封建的斗争。而现代派诗歌则以戴望舒为代表,强调在融合古典和现代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以意象为核心理论,在意象象征中含蓄地表达情感,追求婉约朦胧的美。

三新诗的第三个+年发展状况(1937-1947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的危亡使诗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与民族解放运动中去,为民族解放而歌几乎成为所有诗人的共同信念。在抗战前期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写了大量的抗战诗歌,表现抗战初期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这些诗歌的抒清方式大多是宣言式的战斗呐喊,同时加人了大量的议论,适应了现实性、战斗性的时代要求,产生了鼓动性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了适应诗歌宣传抗日的大众化需要,一些诗人在形式和语言上作了新的尝试,各类诗歌多以短诗为主,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如1938年前后在武汉、重庆等地兴起了朗诵诗运动的热潮,它采用了自由的形式,融进了戏剧中抒情独白的某些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与此同时,解放区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街头诗运动。实际上,朗诵诗和街头诗多是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押韵顺口、易写易诵的政治鼓动诗。这时,诗歌的政治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性强,明显表现在为抗战服务,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

抗战期间影响最大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其活动贯穿于抗战时期的始终,并且延续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七月诗派产生于中国近代以来最艰难的抗战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战时文化一战争文学一战地诗歌”,为中国新诗注人了新的特质。它继承并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把政治抒情诗、中国诗歌会所形成、所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推向更健康、更成熟的阶段。它造就的诗人艾青、田间以及并不属于这一诗派的减克家的出现,意味着自由体新诗的成熟,树起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块界碑,它促使新诗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迈进。中国新诗经过几代诗人20多年

的艰苦探索,到了40年代进人了成熟的季节,在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在多样化的艺术融合中找到了发展现代民族诗歌的道路。

四建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诗歌发展状况

五十年代小说在文坛上仍占中心地位。小说的艺术观念、艺术方法对诗歌有明显的渗透,诗的叙事化、情节化,要求诗也承担“反映”社会生活、“各条战线”的任务,以及运用诸如“真实反映”、“典型”等小说批评术语来品评诗歌。这时新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强化诗歌现实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启蒙意识,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

在5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诗人们尚在调整适应期,创作不多,由于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人们的创作仍以政治抒情诗为主,比较重要的作品是抒写开国大典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新华颂》(郭沫若)、《时间开始了》(胡风)等诗,可惜在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方面均欠火候。1956年诗坛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气氛中,诗人对诗歌创作中的问题曾有所反思。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创作了一批敢于触及时弊、勇于表现生活矛盾的诗。但是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艾青、公木、穆旦、公刘、唐祈等一大批诗人被迫离开了诗坛,新诗的创作数量日益下降。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受“大跃进”的影响,一味地普及诗歌的大众化,主张全民写诗,忽视了诗歌创作的独创性。这时的诗歌创作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直接表现为工农兵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变成了标语口号式的呐喊,诗的主题由赞颂新生活,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艺术性较为粗糙,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诗歌的想象方式和象征体系发生了变化,束缚了诗人的创作自由,出现的优秀诗歌并不多。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文革时期,诗歌的发表使用赛诗会、“大字报”、“小字报”、个人传抄、朗诵等方式。总体而言,在政治运动高涨的年代,诗歌的写作和发表,常突破个人书写和阅读的常规,而带有更多的集体参与性质,并与表演等形式结合。这延续的是中国现代诗歌,1930年苏区的“红色歌谣”,延安和根据地的“街头诗运动”,以及40年代国统区学生运动中的“朗诵诗”。

六七十年代“左倾”思潮升级严重,使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到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文艺界大批诗人被打成右派或打倒,他们被剥夺了写作的资格,诗歌也被排除出了主流文学之列,沦为地下文学,出现了地下诗歌创作的现象,可以说这时新诗创作基本停滞不前。文革期间,戏剧在文艺诸种样式中,居于中心

地位,戏剧被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突破口”,也是用来开创“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样板”的主要形式。尤其是话剧被阴谋家大力提倡,直接为政治服务,出现了八个革命样板戏。虽然当时也有一些诗歌得到发表,但多是些图解政治概念,复制社会生活表象和僵化艺术模式的诗,缺乏艺术性,成为了单纯的政治传声筒。如从1972到1975年出版的390种诗集,大多是工农兵作者为配合当时政治运动的作品集,诗歌体式上还是政治抒情诗,而文革期间历次政治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诗歌创作取材和主题的直接依据。僵硬的政治象征语言对诗歌的人侵,使诗歌失去了传达诗人语言和想象上的敏感的可能性。广义地说SO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政治抒情诗:即题材上或视角上的政治化。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SO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诗的形式,最早出现是30年代的左联诗人殷夫的诗。 五新时期以来的新诗发展状况

80年代初诗歌创作主要是复出诗人“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创作。这些诗大多具有社会一政治的“干预”性质,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这时“朦胧诗”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快引起诗坛和人们的关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以致许多青年学生纷纷模仿这种诗来写作。其实,朦胧诗是青年一代痛苦、迷惘、思考与追求交织而成的复杂思绪在诗歌创作上的曲折表现。80年代诗歌创作受到普遍关注,一方面是由于诗和戏剧、小说一样,在当时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责,.0诗歌创作在当时是在下述的层面得到肯定的:文学的战斗性、人民性、真实性的传统在诗歌中得到了恢复和发扬,诗奏响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唱出了人民强烈的心声,大胆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如李瑛《一月的哀思》、艾青《在浪尖上》、雷抒雁《小草在歌唱》等体现了这种诗歌观念,在读者中产生热烈反响。诗在当时受到广泛注意的另一个原因,是诗的创作在艺术观念和方法所表现的创新精神,在文学的诸样式中,处于引领潮流的前沿位置。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持续表现了探索的“先锋”势头。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以个性的方式再现情感真实的倾向加强了,诗歌的外在宣扬,让位于内向的思考,诗歌的重心转向了内在情绪的动态刻画,主题的确定性和思想的单一性让位于内涵的复杂性与情绪的朦胧性。

从1984年开始,随着朦胧诗的逐渐消退,一股与朦胧诗有着内在联系,又有不同的美学品格的新诗潮涌人诗坛,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新生代诗。新生代诗的作

者不仅反叛当代的诗歌“传统”,而且揭起超越、反叛朦胧诗的旗帜。他们组织了名目繁多的、存在或不存在的诗歌社团,比起其他的文学样式来,新生代诗歌的“实验”要更大胆、激进;加上诗歌界由于观念等的歧异所形成的严重分裂,他们的诗一般难以得到“主流”诗界的承认,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机会也不多。于是自编、自印诗报、诗刊、诗集是其作品“发表”的主要方式。 80年代末期社会、文化的转型,使诗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见狭窄和窘迫。虽然诗歌社团或群体及自印诗歌刊物仍大量活跃在“民间”,但其分布范围和主要的运作方式,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诗歌群体在诗歌写作的立场上,不再仅仅以一种简单的对抗意识作为动力,他们中更多的人所寻求的,是艺术精神独立的需要。

进人90年代新诗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以娱乐性文化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处于中心地位的纯文学一诗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诗歌不再像以前那样受读者的期待和关注。新诗在整体上经历了一场阵痛与滑坡,既失去它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和优越地位,也无法与大众流行文化抗衡,出现“边缘化”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的存在不再必要,也并非没有复苏的可能。我们对大众文化的流行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它虽然对新诗的发展有些不利因素,但它促使新诗做出了某些调整:它使新诗的创作开始关注当下百姓的生活和复杂情感。但是新诗在转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诗的语言缺乏锻炼和思想深度,有些粗俗化;诗中的主体化意识过强,过分表现自己的欲望;题材上描写的多是非诗意的生活化,缺乏新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读者审美疲劳和流失。

的确,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诗歌曾经享有优越的地位。它是政治权力摧升的阶梯,也是上层人际交往的精致形式。但在新诗发生时,这个“传统社会”已经解体,诗歌原有的至尊地位和政治文化功能都已失去。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诗歌又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 诗歌眼看着它被推到“新世界”的边缘而无能为力。20世纪中国的现代文学,小说自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诗歌在许多时候也有相当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末,情况发生明显变化,衡量文学成就所依据的成果,有几乎全部由小说承担的趋势,诗歌变得可有可无。

面对着诗歌受到的“冷遇”,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新诗发展的问题。诗歌发展面临的困境在于诗歌自身和现实处境之间。诗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物,不同于语言通俗幽默、有情节、有

故事的大众文学。它的美不是流于表面的,不能给人提供直接的审美感受,而在于诗歌自身,需要深人的品味、透析。因此,新诗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在历史的淘洗中积累精华,在批评的推动中绽放美感。诗歌的境况受当下市场经济的影响,诗歌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下降,它不再是仕途阶梯和个人教养的标志,这导致诗歌的读者和作者的大量减少。现实中狭小的读者群,也限制了诗歌的传播。

尽管新诗的发展遇到了这样的挫折和困惑,但困惑往往是生机与成熟孕育的前奏,沉寂往往是净化与冷静的机会,目前的困惑与沉寂只是跋涉中的暂时的停滞与必要调整。我们相信,只要重新呼唤新诗对社会生活的介人,对批判、改造社会功能的承担;加强新诗的使命意识,与时代精神的同步共振,寻找自身向时代、民族的人世化开放;扩大诗歌传播、流通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注意对诗歌传统的有效继承,汲取养分,在艺术上加强自娱性与使命感的双向平衡,走出形式的误区,那么重建诗歌理想的实现便指日可待,新诗的发展没有终结。

第6篇: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现状

谈及中国近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论历史轮替到哪一个朝代,都有着一大批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学与文化思想继承的国人存在。正是如此,中国的千年文化圣火才得以传承不息。

回顾数千年的文学史,正是因为有了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红楼梦》等等一大批文学史书著作的存在,我们才能得以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更加繁荣地继承与发展下去。而诗歌在文学范畴内一直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早在文字还没有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西周时期《诗经》的出现,真正奠定了诗歌在文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此后的《离骚》,汉乐府民歌,魏晋时期以五言诗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桃源诗派”,到唐诗的繁荣,宋词的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上千年的文学史进程中,我国诗歌的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都能以不同的特征出现并且兴盛,而且对于诗歌的思想传承从未中断过。

民国五四运动时期,由于大量西方先进文化与思想的融入,我国也开始了另一方新的文化思潮,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胡适先生倡导下的白话文改革,诗歌也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胡适先生的白话诗《蝴蝶》成为了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随后,包括郭沫若、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等一大批诗人为白话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歌流派,例如:创造社、新月派、早期象征诗派、新格律诗派等等。

随着白话文的普及,诗歌创作也掀起了一阵热潮,从白话文改革至今的近九十年时间里,几乎每隔十年都有一批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涌现。现代诗坛上的林徽因、戴望舒、艾青、纪弦、郑愁予、杨牧、食指、周梦蝶、余光中、洛夫、陈敬容、穆旦、牛汉、欧阳江河、北岛、舒婷、顾城、骆一禾、西川、海子等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现代诗歌的出现在形式打破了文言格律诗的框架,在表达形式和抒写格式上更加自由。同时,现代诗歌即是新生的,又是旧体诗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虽然在格律和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表达的思想情感还是秉承传统的。现代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的优秀思想,波特莱、魏尔哈仑、波特莱尔、歌德、普希金、叶赛宁等外国作家和诗人对近代中国诗人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却,外国的文化也对国内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国民经济,而文化软实力却太过薄弱,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走入一个困局,文学因为与社会经济的“脱节”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摈弃,与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相比,现在的文学界实在令人堪忧,更谈不上能再现民国时期的辉煌了。

留之无用,弃之不行。文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恐不是单个人或是政体的统治思想造成的,与整个社会的心态和大众的时代潮流思想有关。纵观现在整个文坛,已难再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了,较有声望和成就的大多数文化学者和文学名人都已将近晚年,像“80后”、“90后”这一辈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能有在文学上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则越来越令人堪忧,很多诗歌内容过于形式化和情绪化。不是毫无感情基调地赞扬社会,歌颂事物,就是丝毫没有现实基础的情感吐槽。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类似于《诗刊》、《诗林》等诗歌刊物的存在,但是,这些刊物上的作品都普遍存在着一个同质化问题,很难找到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代表一个高度的诗歌作品。有些诗歌追求长篇大论,篇幅过于冗长,造成表达的情感意象过于分散,常造成“文字堆积”的现象。因此,当下的很多所谓诗歌并不能真正称得上诗歌,而是一行行文字而已。长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这首诗的主旨,每一句话在文中都要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不是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感情模糊。卫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是长诗中的经典之作,诗中句句紧扣主题,字字不可或缺。而有些习惯于写篇幅短小的诗歌作者,并没有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完全浓缩于短短的几句诗当中,有些是不懂得把握住真正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有些是“功力”不够,没办法用最准确最经典的词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大家都知道,顾城有一首很著名的诗歌叫《一代人》,整首诗歌只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句话的诗同时应用了比喻、间接等艺术手法,将自己与生活在文革年代的有志之士的内心激情表达了出来,激起了一代人共同的情感与抱负,这首诗堪称现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诗歌发展到今天的这种衰败局面,与中国的教育形式有很大关系。以前高校里的大学生们都是文学思想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然而现在的很多高校里,与文学创作最有关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因为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低而在逐年减少生源。高校的文学社团曾经是文学爱好者们的一个进步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现在

2

很多的高校文学社团都少了往日的辉煌,发展令人堪忧,更谈不上能有多好的文学创作了。而其中难得的一部分对文学有兴趣的大学生学的并不是关于文学方面的专业,这就造成了这些文学爱好者们不能够有很好的创作指导,知识含量也大大不足,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往往沉浸于个人世界中,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思想性,脱离实际,纯属个人的情感表达,常常造成无病呻吟,让人反感。

又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几乎每一场考试的语文写作题都要求学生不能够写诗歌,因此造成了学校语文写作教育对诗歌的极大不重视。同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数陷入了一种“公式化”写作,很容易产生不是过于脱离现实就是完全没有个人思想的“两极分化”现象。当下,现代诗歌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小低潮,如果国人不能够清醒过来,让现代诗歌重生的话,那么现代诗歌将有可能渐渐消亡。这里说的“消亡”并不是说现代诗歌会不复存在 ,而是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诗歌的创作理念,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将不能够得到继承,那么到时所谓的诗歌,只不过是一篇篇“垃圾”。现在在学生群体里,值得可喜的现象是仍然有非常多热爱诗歌的学生存在,也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但是在这其中,要想找出真正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确实困难,究其原因,从创作基础上来说存在着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没有把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基础。很多诗歌都是写作者们内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并不考虑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性有多大,只是一味的写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把这一类诗歌称为心情诗,这类诗歌往往只代表个人的狭隘思想,不能够与社会群体产生共鸣,谈不上是成功的诗歌创作。就说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失去的岁月》,这首诗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在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虽然整首诗歌都在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然而他能通过诗歌将“自己”放大,让当时同样经历过流放生活的大批读者能够从诗歌中看到千千万万个“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我与群众的融合。

第二,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社会经历。现在的很多年轻诗歌创作者和在校学生们因缺少社会经历,又由于这个时代属于一个“娱乐时代”,很多的诗歌爱好者们往往很难能够静下心来真正的把心思投入到创作当中,宁愿把时间花在娱乐上面,也不愿意多去阅读与感悟那些经典作品,文学知识积累少之甚少,因此出现了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现象,写出的作品词句粗糙,缺少艺术情感。纵观诗坛,几乎每一位被人所熟知的诗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例如胡适先生,在文学、

3

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堪称是真正的“满腹经纶”。而像王国维先生,作《人间词话》一书,可谓是翻遍了整个中国的所有诗歌典籍。因此,无论是文学或诗歌创作,都要有非常好的阅读基础。余华曾说过:“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否优秀,取决于他作为一个读者是否优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了柴米油盐,哪来的生火做饭。要有大量认真的阅读,才能有写的实力。

第三,缺少诗歌创作方面的学习与交流。虽说也有不少的诗歌写作者们知识也相当丰富,在写诗的时候能立足于现实,将自己的情感建立于现实之上。但是却很少或是根本就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心高气傲,沉浸于自己的个人世界当中,这就很难能有收获与进步。因此,需要常与有经验者和爱好者交流,诗歌写作者们才能够真正写出好作品。现代诗的第一批写作者们,他们没有前人的引导,就只能时常相聚在一起,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这就形成了众多的的诗歌流派,每个诗歌流派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歌创作同样也是反映生活的具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又能给读者提供生活的思想粮食。中国现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出路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的国家教育体制不仅要重视诗歌的传承与发展,更要积极培养新一代的诗歌写作人才。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方式都应该把诗歌创作重视起来。虽然现在每本语文课本上都有诗歌鉴赏与分析的课文,但是老师们都只是教学生们用一些“公式化”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中的美,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多少的诗歌创作。因为教师的水平有限,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不是很深,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现代诗歌的发展与继承还需要一个整体全面的进步与提升。

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们更需不断努力,不因功利为名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多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与思考,注重现实与自己内心思想的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作者:林思洲

班级:11级平面广告设计

学号:1103190121

第7篇: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

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第8篇: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习俗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食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节庆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藏历年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望果节”在每年秋收以前,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

第9篇:藏族风俗习惯

藏族,约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历史】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番”。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O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喇嘛(1653年)和**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宗教习俗】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

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

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

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2 【节庆】

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

2012年3月3日

C243 刘珂钰

上一篇:帮扶贫困户的具体措施下一篇:月子34种主要食材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