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民俗文化(精选8篇)
藏区主要出产青稞、小麦、豌豆、大麦、玉米和酥油等产品,农区以糌粑为主食,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主饮品以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节日时饮青稞酒,几乎不饮白酒,啤酒在城镇较为流行。一般日饮5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夏季或农牧忙的时节,也会吃4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
藏族人非常好客,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在牧区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呜、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饮食已是极为丰富。
糌粑曾是藏族的主食,形似内地的炒面,原料以青棵为主。做法是选好青稞或豌豆、燕麦后淘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磨好后称为糌粑面,磨得越细越好。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爱好,还可以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加酥油茶或清茶,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直接用手往口里送。也有用青稞酒调糌粑的,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
藏族同胞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所缺的维生素多由茶叶来补充。酥油茶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是酥油、牛奶和盐。将这些原料放入酥油桶,再将茶水煮至呈红色后倒入,搅动使其充分交融后,一桶喷香的酥油茶就制成了。酥油茶必须倒入一把大壶,并放在微火上保温。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按藏家规矩,饮用酥油茶需用细瓷小碗,主人给你倒上的酥油茶走时最好喝尽,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你不想再喝了,只须将茶碗用手掌盖住就行了。
众所周知,牛羊肉是草原牧民擅长烹饪的食物,其中手抓羊肉色、香、味、形具全。手抓羊肉一般选用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开锅后立即捞出。火候以开锅肉为宜,肉赤膘白,肥而不膻,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餐具只用藏刀,将羊肉割下后手抓食用,所以称为手抓羊肉。食用时十分有趣,羊尾和胸叉是献给最珍贵的客人;未来女婿第一次登门,未来的岳父、岳母一定要敬一段羊脖子,颈椎骨节相连的羊脖子很难将肉吃尽,但藏族青年不会被难倒,能吃得好象骨头上从来没长肉似的,只有这样才被认为是有本领的好女婿,所以在草原上流传着“羊脖子考女婿”的习俗。
酸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以发酵,制成的酸奶像嫩豆腐一样。色泽光亮,表面覆盖有一层金黄色的油脂奶皮,并有一种芳香的气味。质地细腻,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开胃、抑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还可以拌着米饭吃。
血肠是藏族食谱中的上等食物,贵客临门,能以血肠待之,那是主人的荣耀。血肠是由切碎的肉丁、板油、调料和猪血拌匀后灌进肠衣。吃时放在开水锅里一涮两滚,不等肠衣内的血完全凝固就捞出,捏住两端边吃边吮,味道极其鲜美,但视觉上有点恐怖。
用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把整块的牛羊肉挂起来风干制成的风干肉,可直接生吃。其它还有奶酪、奶渣、奶皮、豆腐、土豆、腊肉、藏醋等。人参果和黄蘑菇则是吃得最多的野生植物。
青稞酒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习俗,往往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藏族一般在饮酒之前会用无名指向空中弹酒,以祭奠佛法僧三宝或敬天,敬地,敬神。饮酒的规矩一般是先轻呷饮两口,主人会及时给添满,在第三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藏语叫“松只尼达”,意思是三口一杯。藏族同志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
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男女老少都会唱,从头至尾酒歌是不会重复的。
一、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功能
(一) 礼仪俗制
海螺是藏族民俗文化中传统礼仪俗制的一种形式化标签, 在藏族人民中世代传承, 帮助藏族人民走过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姻仪礼和丧葬仪礼这些重大的人生阶段。如青海藏族、木里藏族家庭诞下新生儿后, 就会吹起海螺, 标志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成年仪礼和婚姻仪礼是人生两个重要的阶段, 在藏族地区的很多地方, 海螺饰物以规范功能的形式出现在藏族姑娘成年礼和婚礼的礼服上, 出现在姑娘的发髻上, 出现在婚礼的乐曲演奏中, 标志着一个姑娘的人生开始进入转折时期。丧葬仪礼是人生的终点, 在多麦藏区某些地方, 若家中老人去世需吹三次海螺, 分别作为送葬人准备出发、吊唁、出殡的信号。
(二) 精神需求
雹灾是藏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灾害, 一旦发生雹灾农田将颗粒无收, 因此藏族人民举办雹灾驱逐仪式, 即南木傲摇, 以祈求雹灾不要发生。这种仪式在藏族已有悠久的历史, 每年5 月13 日起村民每天轮流煨桑, 若煨桑之日黑云密布, 则该村民必须前去桑台手摇红色三角旗煨桑呐喊, 并一直指向雨云吹奏海螺, 驱散雹雨[1]。通过这样的仪式藏族人们相信可以驱散雹灾。这反映出了藏族人民在日常风俗活动中将自身精神需求寄托于仪式和海螺身上。
(三) 社会角色
海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区分社会角色的功能, 这是因为海螺渗透于藏族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 已成为区分民族角色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青海藏族古代妇女佩戴的“顾董”海螺。海螺在性别上也有区分功能, 主要体现在男女佩戴的饰物上, 海螺在藏族人民中仅属于女性服饰的装饰物。在年龄区别与身份区别上, 海螺同样具有区分的功能, 如头上佩戴海螺壳或手上带有海螺手镯是已婚女性的标志。
(四) 愉悦身心
海螺在远古时期就已作为装饰品而存在, 加之海螺在今天藏族地区女性服饰饰物、腰饰、头饰、手饰中的广泛运用,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早期人民的审美情趣。此外, 藏族一些民族舞蹈中海螺还作为一种舞蹈器具而存在, 这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海螺作为藏族人民审美观念传承的重要媒介, 寄托着藏族人民愉悦身心的精神追求。
二、海螺在藏族民俗文化中的象征符号
(一) 生命本体的认识
在藏族古代人民的认知中, 生命是从螺旋状水、火、风、地、空气这五元素内部旋转而成, 而海螺正是五大元素的标记。藏族人民之所以会将生命本原与螺旋形联系在一起, 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自身状态的疑惑。就人类自身感受而言, 旋转作为自然界运行与演进的基本规律, 其与螺旋现象无处不在, 人们在这种无限演进的旋转中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旋转力量, 逐渐开始将其用于对自身生命的理解当中。
(二) 超自然神力的对立
海螺的象征符号也存在二元对立图式, 首先海螺的吹奏始于传递信息,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 人们开始相信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力量而进行超时、空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此, 人们又开始认为海螺吹奏可传递信息, 还可通达超自然的生物等。世俗与神圣、驱邪与祈福的二元观念由此产生;这就给海螺增添了一层神秘、超脱世俗的色彩。
(三) 价值文化的认同
海螺作为藏族民俗文化中一个由印度传入的外来物, 起初被隔绝排斥在外, 这给神秘罕见的海螺增添了成倍的价值, 逐渐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在藏族地区的传统观念中, 海螺常与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放在一起提及, 在藏族佛教文化中海螺也与财富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金粉、珍珠粉。海螺粉、骨粉等。这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文化认同。
(四) 人生的民族主题
在藏族民俗文化中, 海螺与白色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对藏族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充分体现, 而藏族先祖人民对白色也怀揣着崇拜心理。这可能与藏族人民生活在白云雪峰之下, 生活在白色羊群的物质基础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来源于藏族人民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白色, 使得藏族人民逐渐衍生出对白色的崇拜, 并认为白色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寄托着吉祥、纯洁、神圣的美好祝愿。洁白色的海螺自在藏民俗文化中出现之日起就带有白色崇拜的印记, 成为藏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和藏族人民人生的民族主题。
海螺作为藏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记录着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传达着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识, 与藏族人民对人生本体的认识、对超自然的认识、价值文化观念、人生民族主题息息相关, 可以说是藏族的一种特殊语言。因此, 相关学者应从全方位对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进行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海螺。
参考文献
在藏族文化中,水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的神山圣迹之间,水神则活跃在藏族民众的精神世界里。水是藏民最早认识、利用的天然能源之一。高原多泉、溪、江河和湖泊,它们与藏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维系着藏民的生命,也为藏民提供了不竭的生活资料和能源。因此,藏族先民从古代就对泉、溪、江河、湖泊产生了崇拜并将其神化,使它们披上了一层宗教面纱。
水神崇拜
在西藏,经常饮用的泉水往往被尊为神泉,藏民多用不同的方式崇拜。如堆龙德庆县城北山中石崖下有一常年涌流的清泉,历史悠久,泉边凿有佛像,供群众膜拜。藏历年初一清晨,藏族民间有到泉边或溪边“抢水”的习俗,认为第一桶水最洁净,背到的人会有好运。各家用背回的第一桶水将青稞、奶渣、红糖、糌粑和青稞酒掺合在一起煮粥,表示甜蜜幸福。在康巴藏区,妇女到溪边背水,装满后要用水瓢将桶里的水象征性地舀出3次泼到地上,同时默念“贡曲松”,表示在人饮用前,已经先敬奉佛、法、僧“三宝”。溪水的上游,禁止牲畜践踏,不得污染,一切不利于溪水卫生的行为都被视为对神灵的不尊而遭受谴责。藏民对江河的源头同样保护,认为水从神山流出,是神灵的作用。
藏民对江河的崇拜还表现在赋予江河以吉祥或有生命的名字。雅鲁藏布,被藏民视为母亲河,因流经藏族的发祥地——雅鲁(隆)而得名,藏布为大江之意,可理解为流经雅鲁(隆)的大江。另说雅鲁为“水大而流远”,藏布为“清净无垢”,故名雅鲁藏布。吉曲(拉萨河)意为吉祥幸福之河,因为它流经拉萨(神地)而著名。阿里地区有生格藏布(狮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马甲藏布(孔雀河)和马泉河(雅鲁藏布上游)。狮、象、孔雀和马这些动物是藏族最珍视和崇拜的,用动物为江河命名,说明他们对这些生灵的珍爱移情于江河,使这些无生命的河流在人们的心灵中具有了“灵性”。
许多湖泊被藏民看成神湖而倍加崇敬,他们有绕神湖转经之举。如西藏著名的神湖之一——阿里的玛法木错,12年一大转,每逢藏历马年,有藏区各地信徒和外国香客来此绕湖转经,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活动及探险旅游场所。信徒向湖中抛撒食物、哈达甚至金银财宝,以示虔诚。朗姆拉错(曲科杰湖),又一个著名的神湖,位于山南加查县,被视为吉祥天女的住所,达赖、班禅圆寂转世时,寻访喇嘛必定到此观湖看影,以便寻找转世灵童。此外,藏北的朗木错(天湖)和羊卓雍错(碧玉湖)也都是著名的神湖。
纳木依藏人部落的老人认为,水神是主宰水灾的神灵,如果人们在外出时因为饮用了生水得病,也会被认为是触犯了水神而造成的。纳木依和柏木依藏人地处高山,水灾对他们威胁不大,对祭祀水神以祈求消除水灾的习俗逐渐消失,但祭祀水神求医治病的活动则一直存在着。
与水有关的节日
在藏族的节日中,也有以水为关注对象的。
在四川白马藏族那里,只要有河流、湖泊或泉水的地方必定有水神。在平武县白马乡的藏族那里,新年正月初一凌晨鸡叫头遍,各家门前都会点燃一堆柴火敬神,庆祝农业丰收。然后去河边取水,向屋内外洒水并呼喊祖先名字,唱水歌,谓之“祈水”或“供水”。在文县、南坪县一带的藏族那里,腊月三十妇女争先恐后将水缸、水桶储满,初一早晨任何人不得背水,意为人过节也得让水神过节。正月初一早上的洗脸水必须等到初五才能泼出去。当地祭祀水神的仪式比较简单,每家选一个人到河边、湖边或泉边,焚纸烧香,跪祭水神,祈求水神保佑家庭成员健康平安。祭祀水神的日子并不固定,一般是在正月初一到初四。
西藏山南扎朗县的农村,新年似乎在藏历初二才真正开始。一大早,男男女女穿上漂亮的藏装,背上装有青稞酒和各种供品的背筐,扛着挂满五颜六色经幡的柳树枝,三五成群地到郊外去祭祀神灵。人们第一要去拜的是水神,神地设在雅鲁藏布江边,各村农民自由组合,一队队从不同的方向朝江边集结。在江边的沙土上插满挂经幡的柳树枝,无数彩色的经幡布条在晨风中飘扬,似在不停地为人们赐福。接着人们从背筐中拿出各种供品,依次向煨桑火堆里投柏树枝,向火中倒入青稞酒,撒上糌耙,最后将供奉神灵的“卡赛”等食物堆放在煨桑火堆旁的空地上。个人祭祀水神仪式以后,大家就排成长队,面向江河,每人手中捧一把糌粑,由一人领唱,大家共同吟颂着藏戏中预示吉祥、圆满的“扎西”唱段,最后众人高举手中的糌粑,连喊三声“嗦……”,将糌粑抛向空中,新年祭祀水神的仪式才算结束。水神祭毕,意味看新一年土地神、家神、山神等神灵祭祀活动的开始;水神祭毕,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
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是“焚香节”,祭祀包括江河在内的诸神,许多人到河岸和山头烧香,祈求吉祥。拉萨有“沐浴节”,每年藏历八月,当一颗代表药王的“日岂”星座最亮的时候,节日就到来了。夜幕降临时,男女老少相约到吉曲边尽情戏水沐浴,藏民认为这期间在江河里沐浴,能荡涤身体和心灵上的污秽,常保身心健康,连续7天河边都挤满了人。另据清乾隆后期史料记载,在河中沐浴是藏民夏天的防病活动,那时并未形成节日,也不限于傍晚,到了最热的季节,达赖喇嘛也到河中沐浴,这时,这一河段平民被禁止沐浴:“番人浴于川,以四、五、六月。有全家携帐房于水边,男女同浴者,或着一犊鼻短夸入水,浸坐移时,上岸饮沧少坐,复入水中。有坐诵水经一卷,盖惟恐出痘,以水浸则毛窍闭而不宣。至七月初,则达赖喇嘛至罗上岭冈浴。或两句,或一月,上下数十里藏江皆不准人沐浴矣”。
正月
大祈愿法会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纪念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无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杰瓦坚、尼吉普、诺坚、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大获全胜,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饶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雪顿节——马上射箭
雪顿节——牦牛大赛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西藏的“沐浴节”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词语】:萨噶达娃节
【注音】:sà gá dá wá jié
【释义】:1.藏族地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在藏历四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和圆寂日--诞辰。成道和圆寂,也就是萨噶达娃节。这个节日为布施者提供了行善的机会,所以萨噶达娃节又称穷人节(因为今时不同往日,所以发明了穷人节)。
现在每年藏历的四月一日到十五日是拉萨的穷人节,刚来拉萨的人对这个节日还不太了解,只知道那时候拉萨的大街小巷都是乞丐盘坐在地上要钱,当然他们给人没有厌恶的感觉。西藏的乞丐很有素质的,你要是身上没零钱,比如只想给他们一毛你给他一块可以让他找给你九毛。听着觉得新鲜,你亲身体验后才知道这是事实。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者、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 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 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
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 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以布达拉宫的 晒佛台规模最大。
每年藏历四月月中旬,将长约三十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巨幅 佛像,由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喇嘛从寺庙藏宝室中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和布达拉宫金 顶的陪衬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 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于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晒佛 节,于正月十五日于山前展晒 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和金刚萨睡佛像。寺前,临时搭有大帐,供该寺法台暂时办事之用。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三日,由该寺总法台率领各昂次代表和 在职僧官,到河南宗王府前南 山麓举行晒佛仪式。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一般在寺内举行。如四川省理塘寺每年正月十五在寺内举行,佛像3米左 右,晒佛与酥油花灯会同时进行,前往参观者成千上万,十分热闹。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雪顿节哲蚌噶丹波章演出藏戏 摄影/维色露珠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
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仪式完后,就往左邻右舍祝贺,各家男女青年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一般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2、逛林卡
藏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塔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15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因为猴年五月,莲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纪念;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莲花生于是创立赆仪神香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此一习俗,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15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著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四川阿坝藏放羌族自治州,藏历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撑起帐篷,熬起砖茶,备有酸奶等各种食品,唱歌跳舞以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
3、雪顿节
这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宴”之意,从字面解释,“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由于雪顿节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其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西藏的“雪顿”活动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季有好几十天禁止僧人出门,要行长净,更安居之事直到解制,在开禁的日子,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这就是“雪顿”的来源。17世纪中叶,开始增加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为**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市民及周围民众被允许入园观戏,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旧时西藏,雪顿节的活动方式大致是这样的:藏历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报到,并举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到罗布林卡向**致意,晚上回哲蚌寺。6月30号,在哲蚌寺演出一天藏戏。7月1日,来自各地的剧团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4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节日期间,噶厦政府机关放假,全体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看戏,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民也穿上盛装,带上吃喝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
4、跑马射箭
跑马射箭是西藏人民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流行于广大的农牧区。作为固定节日仪式的跑马射箭活动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始于后藏江孜地区。绕丹贡桑帕任江孜法王时(1408年),恢复每年藏历4月10至27日为其祖父祭祀的仪式,同时规定28日起开始进行娱乐活动。到扎西绕丹帕时(1147年),娱乐活动中增加了比箭骑射的内容,正式形成江孜的“达马节”(跑马射箭)。17世纪中叶,达玛节中的宗教内容已成为象征性活动,主要是进行大规模的跑马射箭比赛,一般进行3天。从15世纪开始,跑马射箭活动逐渐从江孜传到拉萨、羌塘、工布等地区。拉萨的跑马射箭活动始于五世**时期,时间在每年年初传昭大法会结束以后,历时4天。现在最负盛名的是藏北羌塘地区的“赛马节”,每年藏历7月底8月初举行,而羌塘最有名的是当雄草原的“当姆吉仁”,历时5至7天,形式与江孜相仿,首先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然后检查验证马匹,接着便举行跑马射箭比赛。广大农牧区群众乘此佳节,广泛从事物资交流,构成赛马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5、沐浴周
每年藏厉7月上旬,在整个西藏的广大农牧区和城乡,都有一个星期的群众性洗澡活动,这就是藏族特有的一年一度的沐浴周。在这7天中,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嬉戏,野宴,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据藏族民间说法,初秋之水有甘、凉、软、清、不臭,饮不损喉,喝不伤腹的8大优点,这种归纳,从西藏的自然环境与季节变化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西藏的沐浴周,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11世纪起,星象学传入西藏,西藏人民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进行推算,进一步完善了藏历。这时人们能借助弃山星(金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每当7月弃山星出现时,沐浴活动揭开帷幕并逐渐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沐浴活动结束。
6、望果节
这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是“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这个节日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农区,没有固定的日于,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举行。
望果节,迄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析丰产的仪式,一般是以村落为单位绕本村土地转圈,前有苯教巫师领队作法以收“地气”。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设带有宁玛派色彩,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产。14世纪始,格鲁派渐居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透了格鲁派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举佛像,背经文。从那时起,“望果”活动成为藏族固定的传统节日,逐渐增加了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现在过望果节,男女老少身着新装,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田边地头转圈。这天,人们不仅赛马、射箭、唱戏、歌舞,而且还进行丰盛的郊宴。
7、传昭大法会与花灯节
传昭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在天竺合卫地方,于藏历火龙年(公元前5ll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与外道师斗法,比赛神变,最后击败了六外道师,取得了胜利。起初是集中色拉、哲蚌、甘丹等三大寺的僧众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塑像前诵经祈愿。后来祈愿法会越益隆重,每世**喇嘛示寂供云累增,祈祷日期渐长,到五世**圆寂祭典时起,传昭大法会定为从藏历正月初四起,至二十四日抛撒祈愿驱鬼食子和二十五日的迎请弥勒佛后方才结束。
传昭大法会期间,四方僧人云集拉萨,在大昭寺内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录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位。虔诚的信徒们纷纷前来添灯供佛,向众僧发放布施。
正月15日是释迦牟尼以神变最终战胜富兰那迦叶为首的六外道师的日子,这天三大寺的**和僧众举行盛大法会祈愿供佛,将传昭法会推向高潮。晚上,拉萨市八廓沿街搭起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在二层左右。上摆五颜六色的彩色酥油做成的供奉天女、二胜六尼严(指六大佛学家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利与两位戒律释迦光和功德光)、八祥徽、六长寿、和气四瑞以及各种花木鸟兽等,有的宏伟高大,气势不凡,有的精巧玲珑,纤纤妩媚,有的凌空而立,似要雀跃,有的成屏连片,象立体画卷。这一切,再加上千百盏灯光照耀的闪闪烁烁,使整个花灯街显得光彩夺目。这种艺术形象,渗透了人民群众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市民们在夜幕降临之际,纷纷涌向街头观瞻花灯供品,郊区农民一群群地在花灯供品前围起圆圈,高歌起舞,彻夜不眠。
8、萨嘎达瓦节
藏历四月称“萨嘎达瓦”,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藏历铁猴年萨嘎达瓦月七日在蓝毗尼林国降生,木马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在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大菩提树下,面对东方、铺草打坐。傍晚降伏魔,黎明证觉,铁龙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城圆寂。释迦牟尼成佛后,在婆罗奈城的鹿野苑,最后说出:“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佛语明示。藏俗把这个月视作造化大的月份,广大僧俗大众进行各种佛事活动。按传统,特别在萨嘎达瓦月前半个月,僧人自不必说,广大民众也有戒杀生,戒肉食,个个虔心转经朝佛的习俗。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等处,分别献上千供,对主尊一律涂金,供佛灯。到15日早晨,朝圣人群首先在大小昭寺向释迦双尊和三位大慈大悲菩萨分别献上哈达,添灯供佛,礼供完毕,沿习惯的转经路开始转经,途经药王山、罗布林卡、德吉林卡、布达拉宫,中午到达龙王潭。转经群众一边转经,一边在转经路旁的山头玛尼堆上焚香祭神,并按惯例沿路行善接济乞丐。带着茶酒和食物的转经人群,中午在龙王潭乘牛皮船游湖、宴乐,并有囊玛行会参加弹唱、跳舞,增添欢乐气氛。游湖结束后,人们又继续踏上未完的转经路程。
9、竹巴次西
藏历6月4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婆罗奈城首先向他的5位弟子陈如、马胜、婆沙波、大名、跋提梨迦宜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他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向弟子们阐述人生的苦恼、无常、生死轮回的无穷无尽,分析人生之所以苦恼的原因,证实涅槃寂静境界的奥妙,并指出解脱轮回,永高苦海、通往涅槃彼岸的修行之路。这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轮法所讲授四谛之理。(道谛、集谛、法谛、灭谛)藏俗人们多于这天前往附近山寺巡礼朝供,所以又称为“
六、四转山节”。过去在这一天,上、下密院的全体僧人向大、小昭寺、布达拉宫帕拉康等的佛尊献千供、百供等,拜佛的人广行奉一盏神灯和一条哈达以上的祭品。拉萨群众有往附近的帕篷卡、曲桑,普布党、色拉乌孜、吉仓夏怒(东西岩洞,、米乌琼寺、日甲桑丹林等各山间朝圣的习俗。年轻姑娘戴着树枝叶的巴珠头饰,一边唱着歌曲、藏戏等,一边慢慢转悠。转山结束,有家中人带着茶、酒前来迎接,大家在雄卡、扎其林卡等地搭起帐篷或围幔,尽情游玩。
四川康定地区在每年藏历4月8日进行转山会,传说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有九龙吐水为佛祖沐浴。所以康定藏族在这天从四面八方云集跑马山,转山求佛,以祈丰产。
10、拉波堆庆
藏历9月22日称为“降神节”。这是昔日释迦牟尼7岁时为报答母恩,来到天堂向母亲讲经说法,安夏修持后又返回天竺迦尸城的节日。过去于此日,拉萨上、下密院集会向大、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圣主鲁吉夏日等佛尊会供,向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供奉布施,祈愿还净。百姓也根据各自财力,进行供奉,接济乞丐,同时虔试地朝佛念经、行善,希望佛保佑一切顺利吉祥。
11、白来日惹
每年藏历10月,对拉萨大昭寺的护法主尊文武吉祥天母,由莫如寺全体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以及会供曼茶罗的定时大祭,称之为“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母亲让她帮捉虱子她都不肯,母亲咒她满身长虱子,后来白拉协姆神像上满是小白鼠,二女儿东赞杰姆爱顶嘴,母亲咒她沿街讨饭,后来东赞杰姆的像被画在八廓街东南隅的石头上,靠人们供养为生。大女儿自拉扎姆放纵自己,母亲咒她一生不得一个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面。母亲的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的赤仆宗赞,每年只能10月15日相会一次。
“吉祥天母节”活动从10月14日就开始了,这天清晨,将大昭寺的吉祥威猛天母(白拉扎姆)面具的模拟像迎请到大昭寺顶圆廊下,于黎明时分沐浴。男女老少蜂捅前来祭祀供奉,莫如寺僧众举行隆重的祭神仪规和会供。当天晚上,迎请天母像至觉吾(释迦牟尼)佛殿,与党吾佛对面跌坐。15日旭日初升,僧人们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廓街。这时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来到八廓东北的甘丹大经杆处,由拉萨土地神恰赤从噶玛夏前来向天母敬献哈达、顶戴敬礼。此后逐次至八廓东南街与天母妹妹东赞杰姆相会,并将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仆地,同时赤仆地也有僧人将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最后返回大昭寺,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这天许多人隆重焚香、施食。
后来,这个日子在民间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仙女节”。尤其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外出游玩,当然到白拉扎姆像前焚香祈祷,为自己将来许个好愿是不可少的。
12、甘丹安曲
又名“燃灯节”。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圆寂日,藏俗多于是日在寺院和俗家屋顶点燃酥油灯,祭奠宗喀巴圣者。
夜幕刚刚降临,八廓街大小巷道都飘摇闪烁着酥油灯海。川流不息的转经队伍,出没于桑烟弥漫、香火缭绕的街头巷尾。沿街楼顶上播曳的酥油灯火苗在微风中舞动;似乎整个世界都挂满了酥油灯。大昭寺前信徒们将桑枝一把把投入香炉,以求好运。
甘丹安曲的头一天是协曲,色拉寺主持强钦曲结·释迦益西第二次朝见大明皇帝后,返藏途中不幸圆寂。内地人为悼念这位宗喀巴的弟子,就用牛羊脂油点灯。这天色拉寺举行隆重的祭祀法会,拉萨市民也在这天晚上点燃酥油灯,但规模比甘丹安曲要小些。
13、朝拜色拉金刚
藏历12月27日,是朝拜色拉寺切扎仓大德金刚童子橛的节日,普通称为“色拉普杰”。色拉寺切扎仓,历代学者云集。其主尊马头明王与大德金刚童子撅,传说是古代大规范师埋藏在叶巴色瓦隆的山岩之中的,后被成就者达恰如巴掘出。有一次著名的萨迦班钦,到吉隆,见达恰口齿不清、咒语念诵的不准确,但见他将板子如插入湿泥一样轻松地敲进岩石中,便知他已成道,便说:“因需与外道徒辩论,你要陪同我去。”于是两人一同前往。萨迦班软与外道徒超切、嘎沃二人辩论了13天,最终萨班获胜。但外道徒又说要比赛证果迹象,于是飞上天空。这时萨班大喊达恰出马,达恰于是将撅于钉入岩石,外道徒如同飞鸟中石一般掉地,一命呜呼。这个传说后来逐渐传播,大德金刚童子撅头的威名也日渐显赫。以此极头被作为具有极大加持力,供奉在色拉寺马头明王殿,有每年定日朝拜,拉萨众多市民百姓和附近农民纷纷前来朝拜的习俗。
火葬,是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存骨灰。此葬法先行于少数民族。《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南史·林邑传》记:“死者焚之中野,谓之火葬”。《隋书》中的《赤土传》、《石国传》都有纵火焚尸习俗的记载。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徙实行火葬,对汉族产生了影响,汉族在宋代已有了火葬习俗,《宋史·礼志》中曾有记载。江南一些地方建有“化人亭”,专门用来进行火葬。元代,火葬更为盛行。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均有“人死焚其尸”之俗。由于火葬与儒家礼教不合,因此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火禁在汉族中较为少见,只是在少数民族中沿袭。直到现在,虽然政府倡导火葬,但民间仍不习惯,总以为土葬安生。城市的安葬习俗已彻底得到了改变,大多实行火葬。这里既有政府法令的效用,环境的限制,也有人们信仰习俗转变的因素。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要完全实行火葬还要有一个过程。1956年4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会议休息时,秘书递给毛泽东主席一个折子,折子的内容是倡导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曰:“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用棺木,可以节约装殓和埋葬的费用……”倡议书提出国家机关人员如赞成火葬可在后面签名。毛泽东看完折子后,连声称好,并第一个签了名。时参加会议的有15人签了名。1958年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去世后,按本人意愿实行火花。他是第一个实行火化的高级干部。1960年6年1日,国家领导人林伯渠(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一个接受火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级干部带头实行火葬,使火葬在全城市得以实施。
水葬,在我国不普遍,康藏地区有此葬法。人死后,由喇嘛诵经,然后投入江河中,也有的盛于木匣中,到江河急流处打碎木匣,沉尸于江河中。沿海地区有将棺木置于海滩,利用潮涨冲入大海而水葬的。水葬也用于处理特殊死亡,如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族,过去对得传染病而死的人实行水葬。云南傣族对暴死、难产死、凶死者实行水葬。由于水葬污染水域,各朝各代都力求革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1988年4月26日,广东率先举行海葬仪式,一艘大船载着420盒先人骨灰,在导航轮引导,海军军舰的护送下驶向珠江口外海域,在哀乐声中家属们把骨灰撒向大海。整个仪式严肃穆。新式海葬由于经济、卫生、方便、具有纪意义,在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逐渐得到了推广。
天葬,又称露天葬、鸟葬、风葬。少数民族中这种葬法最多。《隋书·契丹传》载:“父母死,以其尸置于小树之上,经三年后,乃取其骨而焚之”。《唐书·肃慎传》有“秋冬死者,或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的记载。藏族多实行天葬,人死后,请喇嘛念经,择定送葬日期。送葬时,用牛驮尸到天葬场后,先把尸体放在葬台上,然后在葬台附近烧松柏香堆,浓烟升起,通知神鹰到来,神鹰习惯见烟飞来寻食。此时,操持天葬者将尸体从背面剖开。如果死者是僧徙,下刀时,先在背肉上划个有宗教意义的花纹。接着剖腹、取出内脏、切肉、剥去头皮、割掉头颅,把肉切成小块,堆放一旁,再捣碎骨头,拦以糌粑,捏成一团。然后先把骨团喂鹫鹰,再喂其肉。如果骨头没喂家,得再一块不剩地拣起,烧成灰,撒向四方。总之,要一点不剩地把死人处理掉,这样,死者就“升天”去了。天葬场周围山上的鹫鹰,除了吃尸体以外,不伤害任何幼小动物,被称之为“神鸟”,受到藏族人的保护,猎人绝对不能捕杀。藏族人把尸骨喂神鸟,神鸟吃完后飞到高山之巅屙屡,这样死者便可投胎到高贵人家。
树葬,也称风葬。东北鄂温克人实行树葬,人死后,将尸体包裹后挂于树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凭风吹日晒,待皮肉烂掉后拾骨埋葬。
崖葬,也称岩葬,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中。此葬法是将棺木安放在通风的岩洞里,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悬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绝壁上的平台,有的在峭壁上凿孔打桩,将棺木放在上面。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曾流行县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悬棺遗迹最多的是四川珙县麻糖坝。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当地人民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开的。采用悬棺安葬死者,是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悬葬在临江河的绝壁上,可以使死者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
复合葬,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葬仪。《北史·高东传》记有将死者下半身埋于地下,而上半身不掩,是风葬与土葬的结合。《北史·林邑传》记载了先火葬后水葬的葬仪。有些民族和地区采用火葬,大多也是先火葬后土葬,如土族、藏族等多用此复合葬法。
教学设计(教案)封面
所 属 学 校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所 属 专 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课 程 名 称导游基础知识课题(主题)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授课人温碧静报送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藏族的建筑、饮食、礼节、禁忌等风俗文化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藏族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在今后的带团过程中能正确地向游客介绍藏族的文化特点,把藏族的民族风情传递给游客。
2、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语言沟通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识记藏族的概况、礼俗、服饰、饮食、礼仪禁忌等风俗文化
难点: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报交流,使学生对藏族基本概况及习俗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并
能运用到今后的带团工作中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发任务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感受藏族
1、上课时用藏语问候学生,设置悬念
2、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展示藏族图片
3、教师提问:
(1)请问刚才歌曲唱的是哪个地方?(2)请问刚才展示的图片来自哪个民族?
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藏族风情和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举世无双,深深吸引无数人前往探秘。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西藏,感受来自异域的藏族风情。
4、给出任务:今天,旅行社给你一个任务,带一个旅游团到西藏七天游,作为导游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西藏介绍藏族?
(学生讨论:地理位置、人口情况、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民族禁忌……)
过度:下面我们就对藏族的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揭开那里的神秘面纱,以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确定任务:把藏族民俗文化分成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五个部分,分别由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进行导游词解说。
导游员的任务:收集资料,编写导游词;制作相应的幻灯片。模拟游客的任务:设计问题向导游发问。
教师的任务:组织、引导学生的整个过程;扮演成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服务进行点评。
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小组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主要时间放在课前准备)根据任务的分解,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供帮助,如需要哪一类资料,从哪里搜集,如何制作幻灯片等。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成果展示,导游解说
过度:看到大家谈论的如此激烈,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旅行吧。
1、按小组分工进行导游词解说,幻灯片展示
2、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四、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在任务中扮演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在课堂的最后,有一张综合评分表,对各项要求进行量化细分,以打分的形式对每位同学进行测评。
五、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导游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西藏,领略了独特而神秘藏族风情,更加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朴、热情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同学们下课后也可以继续搜集藏族的有关资料,以便以后带团时能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六、作业
1、搜集资料,找出西藏有哪些名胜古迹
2、写一篇藏族导游词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以导游的身份为西藏七天团游客服务
概况:藏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约542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多信藏传佛教,使用藏语和藏族文字
礼俗: 藏族的礼俗主要有敬献哈达,敬献青稞酒、酥油茶,一鞠躬作为见面致礼的方式。节日方面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沐浴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
服饰: 藏族男女都喜欢戴藏式金花帽,藏民男子穿右襟长袍,喜欢袒露右臂,女子则穿无袖长袍
饮食:
藏族人民的饮食习惯特点,藏民的主要食物和饮料是糌粑、牛羊肉、奶制品、青稞酒和酥油茶
禁忌:
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甘肃“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陇南市“文化强市”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15-0133-03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DD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DD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种桑麻,出?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DD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
第一文库网、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艺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县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DD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3). [3]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保护5年回眸[N].中华民族报,,(4). [4]文县积极保护白马藏族民俗文化[N].甘肃日报,2013,(3). 作者简介:王斌(1992-),男,甘肃省陇南市武都人,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和陇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有关藏民族的由来,也有一些著名的传说,如《吐蕃王统世系明鉴》等著名的藏文史籍中就记载有猕猴与罗刹女的故事,藏人认为自己就是猕猴的后裔。现在西藏山南的泽当就有据说是当年猕猴住过的山洞,有猴子玩耍坝等。
从青藏高原发现的众多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来看,至少在四五万年以前,广袤的青藏高原就有古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高原居民的分布已基本定型,像藏东,藏南,藏北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遗物。拉萨曲贡村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猕猴头像,这说明在距今三四千年时,藏族的先民就生活在拉萨河谷地区,而且他们已有猕猴图腾崇拜。藏族就是这些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一些人认为藏族是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民族,那么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公元7——9世纪)的藏族社会的大开放,大吸收,大发展的社会如何解释?印度佛教怎么会传入藏族地区,使藏民族成为保存佛教典籍最多的民族?而地域相隔,不相往来,唐王朝的两位公主怎么会嫁到西藏?
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假如说真有西藏的神秘性存在的话,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那么藏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第一, 从文化类型上看, 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提到中世纪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以及德国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震撼了欧洲, 当时出现了以反对神学思想, 注重人本身, 关注人自身价值和地位的文艺复兴, 这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德国宗教改革之前, 藏区也出现了一位“改革宗教”的巨人——宗喀巴大师。他们处于同一类型的中世纪文化环境之中, 他们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宗教徒。可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使城市手工业、银行业、商业发达, 孕育了资本主义因素, 从而诞生了新型的阶级——资产阶级。宗喀巴改革没有象人文主义的大师们那样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 动摇神的权威, 反而增加了僧人集团的势力和神的威力, 使藏传佛教这一中世纪的文化形态得以巩固和发扬, 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保存这种文化形式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民族之一, 藏民族中蕴藏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宝藏。
藏民族生活在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藏人称自己居住的土地为“十万雪山,十万江河”这是藏人的生存环境。任何文化都是特定环境的文化。环境改造人,塑造人,同时也改造、塑造、限定着特定的文化形式。
众所周知,藏族是个全民族信仰宗教的民族,佛教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前藏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这个固有的文化可概称为苯教文化,苯教文化是藏民族较为原始的文化。佛教在自己的发展中,并没有尽数取代,消灭苯教文化。而是佛教大量吸收了苯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标志着新的时代意义上的藏族文化的形成。要说佛教真正驻足吐蕃还是在赤松德赞时期, 以桑耶寺的建立和“七觉士”的出家为标志。当然, 公元8世纪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没有深入民间。佛教真正侵入藏人的灵魂应是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即藏土佛教诸教派的形成时期, 再到宗喀巴整顿佛教;达赖、班禅系统的建立, 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藏民族也长期地生活于政教合一的制度之下。西藏神灵崇拜, 例如对日、月、星、巨石等崇拜;也有对动物崇拜, 例如;雄狮、牦牛、犬、鹏等;对鬼魂和祖先崇拜, 如阳神、战神、寄魂物等;还有图腾崇拜, 主要有猕猴。
第二,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追求慈善,利他、忍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来世和出世。就其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它不是首先考虑生,而是首先考虑死,解决死的问题。加上灵魂不灭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人的生命均处于流传之中,死是再生的开始,此生只是前世的继续。所以是“重来世,淡现实”的。由于该文化承认人是有灵魂的,承认人的存在是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轮回是以善恶观念为指导。这对那些承认灵魂和轮回存在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永久性的全面的情感控制和行为控制。处于贫困的善良的人们为了求得来世的幸福,则几乎放弃了一切人世的享乐,这也是藏族人之所以有罕见的承受苦难的能力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以为今生越苦那就意味着来世越幸福。由于因果报应思想集中于今生和来世的因果联系上,所以今世的善恶行为至关重要。今生种下恶因,来世得恶报,今世种下善因,来世得善报,故而由善念行为基础诞生了一种赎罪心理,常常伴着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现实、来世和前世给人自身描绘出的蓝图,靠什么去完成,去沟通?神就应运而生,神是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神是至高无上,独具慧眼的。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来世的幸福,因而光受苦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与神交往,因为神掌管着来世的幸福之门和地狱之门,因而藏族文化的又一独特性就是重宗教,轻凡人。藏族人对神顶礼膜拜,给他纳贡。于是寺院的金身佛像愈来愈高,而人的地位越来越位,就过分对宗教的虔诚崇拜而抹煞了人自身,轻贱了人自身。
第三,重忍让,重道德,轻权力。
自从佛教传入藏土以后,佛教道德就开始冲击着藏人的道德体系。由于佛教道德是一种出世的道德而不是入世的道德因而它的道德要求也是出世的。它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完整的达到最高境界的宗教教徒的形象。尽管藏族地区的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形式,但对僧人的最高要求仍然是僧俗分家。僧是僧,俗是俗,僧人追逐世俗权力本身就是一种罪过,这种思想的广泛传播,使俗人、僧人淡泊人世,淡泊权力,权力意识极差。
第四,“重牧农,轻工商”,也是藏民族的一个文化特征。
藏民族在雅砻河谷兴起时,是个农业为主的部落联盟,至公元6世纪下半叶,统一西藏高原,7世纪至9世纪空前兴盛,逐步转为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民族。重牧农,轻工商的观念不属于藏族的表层文化系统,而属于潜文化系统。以为只有老老实实地进行牧业和农业生产才是正道,是君子之所作为。去务工商,那便是奸人之所为,要受到谴责的。
藏族人对商人的这种冷淡、轻蔑,甚至憎恨,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及经历有关。藏区所处的地域较为封闭,商人为了获得利益,曾将藏区视为市场,由于没有经商的经验,凭良心办事,经常遭到欺骗。无商不奸,无商不恶,这在藏人心中有深深的烙印,从而成为一种衡量人的标准。至于对工业的重视更谈不上,因为解放前的藏族重、轻工业基本上是空白,手工业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其实,藏区有许多的自然资源,不像有些书上所描绘的是些没有经济价值的不毛之地,倘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将资源势力转化为商品势力,藏区是大有可为的。
第五,善于听命,忽视个性。
藏人们的听命意识较强,个性发展弱,这也是一个特点。藏人的遵从神命和汉人遵从王命在心理形态上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怀疑神言、圣旨也有错误和不足。
盲从权威,崇拜偶像圣言,就不能使我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对比藏族人民在宗教领域和科技领域花费的精力来看, 他们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相对较少, 藏族社会还没有较大规模理性的研究科学和技术。包括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医学等都纳入了藏传佛教的框架, 于是科学便在宗教的管束之下, 成为辅助待侯宗教的工具。
第六、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封闭保守往往和自我完善的心态有关, 而作为道德的自我完善趋向同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积极作用。藏族民间通常以“知耻、公正、信仰、怜悯、诚实”作为做人行事的基本道德。佛教中说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对佛教徒的一般要求。要达到自觉觉他, 得常、乐、我、冷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即进入涅槃世界, 就是最高要求了。这里之所以说藏民族的自我完善观念是沉静的, 是因为以佛教伦理为指导的藏民族的伦理道德, 是一种求善、出世的具有心灵的强烈自身的伦理道德, 要通过严格的自我完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境界。正是这种严格、沉静的道德要求使一代代藏族人非但视佛教道德为生命, 而且也养成了律己自戒的高强度的道德约制习惯。换言之就是有人说的藏民族并不是道德上逸散无形的民族, 反而是严谨地恪守自己道德律例的民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 我们去认识藏族, 发现其文化独特又极富魅力, 它所弘扬的真善美让我们每位拥有“现代思想”和“商业意识”的人所神往。越是走进它, 越发现其博大、深沉而又朴素、宁静, 它的山山水水、树木、石头、器物、图案都有寓意, 有传说有故事。我惊叹这充满诗意、充满想象与幻想的雪域文化之奇哉!美哉!
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 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 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重忍让, 重道德, 轻权力, 重牧农, 轻工商;善于听命, 忽视个性;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关键词:雪域文化,出世文化,道德
参考文献
[1]《西藏王臣记》.郭和卿.翻译.民族出版社, 1983年.
[2]《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3]《吐蕃文化》王尧.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
[4]《贤者喜宴》巴卧·祖拉陈哇.黄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关键词:藏族;哈达;尚白传统;丝绸传入
一、引言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其人口超过了500万,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其历史和文化也源远流长,与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在藏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最常见的也是和藏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哈达,无论是逢年过节、致敬祝贺、拜见尊长、朝圣拜佛、婚丧嫁娶,还是迎亲送友、通信往来, 甚至是新房竣工、认错谢罪等等,哈达都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最崇高最珍贵的礼物。本文旨在研究哈达与藏民族的关系,分别从藏民族自身的尚白传统、丝绸的传入和普及角度探讨哈达是如何成为藏民族最普遍和最崇敬的吉祥物的。
二、哈达的意义
哈达是藏语“卡达”或“达呷”之音译,“哈”是“卡”的变音,准确的读音应该是“卡达”或“达呷”。在藏语中,哈达指丝绸、丝绢,是礼仪往来时使用的丝织品,近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1]在藏族文化中,哈达是纯净、洁白、诚挚之心的象征,被称为“桑巴嘎波”,也就是“一颗洁白之心”之意。[2]藏民们将它视为神的光辉,天边萦绕的祥云以及神灵的化身,因此哈达也表示与神灵同在、幸福无边和吉祥如意之意。在交往中向对方进献哈达往往可以表达自己的纯洁与诚心,彰显出主人的友好和对对方的尊敬之意。
三、哈达与藏民族
(一)藏民族的尚白传统
藏族自古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吉祥、诚挚、善良、正义和繁荣的象征。关于藏族尚白的原因,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与其生活环境相关,二是受原始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就藏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而言,藏族大多生活在雪线以上的地带,雪是他们终年的伴侣,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景物,雪见证了这个古老民族的诞生和发展,并逐渐深入其民族灵魂深处形成了藏族喜白尚白的民族意识。而作为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信奉万物有灵,对自热之物敬畏之至,白色作为自然的代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信仰。而后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佛教思想中的尚白传统与苯教的白色信仰相结合,则进一步强化了藏民族的白色崇拜。
先民们崇尚白色,用白羊毛、白石、白灰、海螺等白色物品来表示洁白无瑕、纯洁善良之意,把野兽和动物皮、白羊毛等作为礼物或奖品相互赠送、赏赐。并且,在民间曾一度流行把白羊毛当成吉祥物弄成束裹在头上、脖子上, 每逢过年时, 还要套在水缸上、粮食的袋子上、酒壶上甚至房顶和出行的要道上,以此来祈福赈灾。这种习俗据说来源于吐蕃王朝第九代王。据苯教史料记载:“第九代王布德贡杰时,苯波教徒‘白吞’(用羊毛缠头之意)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将白羊毛缠在头和脖子上。”[3]因为他是有名的苯波教徒,威望很高,所以百姓们也学他用白羊毛缠头。之后,人们将羊毛织成巾和绢的形式替代此习俗,这也逐渐演变为哈达的雏形,而白色后来也成为哈达的原始色或主色。
由于在藏民心中头是人身上至高无上的器官,缠在头上的白羊毛或白色羊毛织品也被认为是全身所有服饰中最高尚的饰物,当遇见值得崇敬的人时,将自己身上至高无上的饰物解下来献给对方,就表示对对方的一种顶礼和崇敬。经过世代的传承和演变,这也逐渐成为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礼仪——进献哈达的礼仪。
(二)丝绸的传入和普及
在丝绸传入之前,藏民族一直把野兽、动物皮或者白石、白羊毛等物作为饰物来佩戴,作为礼物、礼品来相互赠送,这些物品作为一种载体,反映了藏民族对白色文化的崇尚。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这种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巩固。据传,汉朝张骞出使两域时路过西藏,曾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在古代,汉族以帛为贽,用以象征真挚纯洁的友谊,因此藏族人民认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和祝福的礼节,而且这种礼节来自兴盛的中原之邦,因而备受推崇。再加上丝绸柔软舒适极度观赏价值且便于携带、佩戴,而且白色的丝绸也正迎合了藏民们喜白尚白的习俗,因此丝绸品一度替代了羊毛织物。《白史》中就记载:松赞王“丝绢缠头”。但是,当时的丝绸质优价高,只有贵族们才能享用,一般的百姓对此无缘问津,因而这时的丝绸等丝织品没有能够大范围普及,也没有被正式命名。
一直到公元13世纪,八思巴带回了第一条由丝绸制成的哈达,这种价廉物美的丝织品从此被正式命名为“哈达”,并载入史册,被世人所知。据《西藏风情》一书记载:“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之侄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1280)被元世祖忽必烈尊为国师和帝师, 在他被封为‘大宝法王’,被赐予玉印后, 于公元1276年离京返回后藏萨迎寺。为了表示他的忠诚,加深汉藏民族间的友谊,他向卫藏地区各大寺院的菩萨、佛像及僧众官员敬献或赐奉从内地带来的物美价廉的丝绸——哈达。”[4]据传,当时,在八思巴向大昭寺的所有菩萨敬献哈达时,壁画中的一尊度母向他伸手讨要哈达,这尊讨要哈达的度母后来被称为“卓玛达领玛”(讨要哈达的度母)。从此,哈达作为藏民族表达纯洁、虔诚、高尚和祝福的吉祥物正式出现在历史的篇章中,而以往为贵族所专有的丝绸等丝织品此时也被这种物美价廉的哈达所替代,进献、馈赠白色物品和丝绸的习俗也变成了进献哈达。
由此可见,哈达正是作为藏民族喜白尚白文化理念的一種载体而产生和存在的,这种尚白的文化心态同时也促进了哈达被藏民们广泛地接受和喜爱,并且随着丝织品的普及,价廉物美的哈达也逐渐成了藏民们日常交往中的主要礼仪物品,成了藏民们最普遍和最崇敬的吉祥物。据记载,在阿里托定寺壁画上古格王国君臣百姓盛迎觉沃阿底峡来藏传教的场面中,就有献哈达的画面。而在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时代,互献哈达的礼俗在民间就已经相当普遍。并且,这种风俗经过世代相传,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如进献和接受哈达的礼数、哈达的分类和颜色的发展等。《土观宗教源流》中就记载:“宗喀巴拜师学内外别三种时轮时,就依次向师傅敬献洁白、纯黄、深蓝三种颜色的哈达。”[5]纯黄和深蓝后来也发展成为哈达除白色主色之外的另外两种主要颜色。
四、结语
哈达作为藏民族喜白尚白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和象征被世代发展并沿用至今,在藏民族的社交活动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任何交际场合都不可缺少的媒介物。它不仅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敬佛求神的珍品,也是日常生活中调解纠纷、沟通友情的纽带,更是庆祝胜利、表达祝福的吉样物, 早已深深镌刻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成为藏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
注释:
[1] 参见《藏族哈达、哈达文化与献哈达常识》(http://www.
aniu.org/post/128.html),2005年12月1日。
[2] 参见格桑曲批《藏族与哈达》,《中国西藏》1995年第6期。
[3][4] 拉都 :《浅谈藏族的哈达》,《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 侃本 :《哈达与藏族礼仪文化》,《西藏民俗》2002年第2期。
【藏族的民俗文化】推荐阅读:
中华民族民俗藏族06-15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10-27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07-25
藏族的名字09-22
藏族历史11-03
甘孜藏族自治州基本建设项目贴息07-07
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藏族作文600字11-19
六年级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苗族的民风民俗11-20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