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抒情诗歌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奶奶抒情诗歌(精选13篇)

奶奶抒情诗歌 篇1

在我们身边,感人的事迹犹如星辰闪闪发光,它们似一盏启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它们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人与人之间的点点滴滴,还有平凡人的所作所为……我的老家,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座座小阁楼拔地而起。就在我家楼下,是一块巴掌大的小空地。近年来,奶奶看这土地闲着怪可惜的,就要拿来种庄稼,儿女们都一个劲儿地反对。可老人家闲不住,耳朵像塞了棉花似的,怎么劝都不听。从此,我家的菜园诞生了。

这天一大早,奶奶就提着把铁锹去锄地了。看,只见铁锹高高举起,又沉甸甸地往下坠,顿时起了一层层黄土。奶奶从早晨干到黄昏,累了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几个星期下来,地是翻好了,人倒是消瘦了一大圈。

一天,乌云密布,奶奶一见这天气,知道要下雨了,便随手抓起一袋菜籽儿,冲了出去。果然,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了下来。雨渐渐大了,雨水打湿了奶奶的衣服,打湿了她的头发,但她仍像巨人一般屹立在那里,播下了一粒粒来年丰收的希望。她回到屋里,连打了几声喷嚏,却仍乐此不疲地说:“下雨是播种的.好时候,怎么能错过呢?”

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这块小耕地,种上了庄稼。白天,奶奶挽起裤腿,在强烈的阳光下,眯着眼睛捉虫;傍晚,他扛起两桶水辛辛苦苦地到田间浇菜;晚上,她也不放心,拿起手电筒到田地里去瞧瞧。这样辛劳让我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奶奶的菜园,这片亮眼的绿色,它令我想起很多事。每当我吃着奶奶那绿油油的蔬菜时,总觉得分外香甜美味,这都是奶奶的心血啊!每片叶子,每朵花,都是奶奶的一把汗啊!

奶奶抒情诗歌 篇2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史记》抒情诗歌选读 篇3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是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集蕨菜充饥,饿死之前所作的一首歌。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想让位于伯夷,伯夷为不违父命而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的二儿子(伯夷为长兄、叔齐为三弟)即位。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姬昌乐于善待老者,于是便投奔他而去。不想到那里时,西伯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父亲的灵牌放在战车上,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阻止。武王的随从想要杀他们,太公吕尚说:“他们是义人。”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商纣的乱世,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坚持操守,隐居在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直至饿死。

伯夷、叔齐让国相去、叩马谏伐、首阳采薇的故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至今仍为人们传颂,尤其为那些刚正清廉、不愿随波逐流的仁人志土所推崇。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七十列传中,第一篇就是记述伯夷叔齐事迹的《伯夷列传》。

在伯夷、叔齐三千年前的告别人世的咏歌中,有两句诗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那就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在常人看来,正义的武王讨伐暴虐的纣王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司马迁的目光是锐利高远的。一个社会,是不是更加应该以一种有秩序的方式运作?是不是只要对方率先使用了暴力,我对他人和社会使用暴力就是理所当然的?很显然,以暴易暴的观点是错误的,“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这正是伯夷、叔齐的人生绝唱带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是战国时卫国人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入秦刺杀秦王前在易水告别送行的人时唱的歌。这首只有短短两旬寥寥十五个字的诗歌,声情慷慨,读了令人感动。上句“风萧萧”摹声,从听觉上写环境的悲惨;“易水寒”摹感,从感觉上写环境的悲凉;写风吹水寒之景,渲染苍凉悲哀的气氛。下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则展示了荆轲这位壮士的义无反顾、慷慨赴国难的情怀。

壮士荆轲之所以受到后人的赞美和怀念,正是因为这短短的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大写的自己。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易水歌》并非绝响。早在《尚书》中勇士出征的誓辞篇章里,我们就聆听过这样血性男儿的声音;直至明清之际,在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里我们也聆听过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它们让我们一再感受到千金易取,一诺无价的人格尊严所在。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被包围在垓下,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在率部突围,虽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前所作的绝命辞。

诗歌的第一句,就描绘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力拔山”三字充分说明自己是一位“力能扛鼎”的壮士;“气盖世”是说他在文韬武略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这让我们想起,秦始皇东巡,项羽见其气势,脱口而出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少年英雄梦,这里运用概叙及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显现了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不得不感伤于命运的无常与乖舛:由于天时不利,神驹乌骓马不能向前奔驰了,只好徒唤“奈何”:面对事业的功败垂成,大势已去,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的一位红颜知己美人虞姬的前途:“虞啊。虞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垓下歌》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短短的四句诗,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刘邦在公元前196年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反叛后,顺路回乡时,在沛官设宴同家乡的父老子弟欢饮,因百感交集而作的一首歌。

首句的“大风”、“云”,表面上写的是自然风云,实际上是写他为实现政治抱负率领千军万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他人成阳灭暴秦,他战垓下败项羽。均有风卷残云的磅礴气势。“威加海内”的“海内”指全国。“威加海内”指他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政权,发展了经济,得到了人民的拥戴,表现了他的非凡威势。“归故乡”指又同父老乡亲欢聚一堂,也表现了他浓厚的乡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抒发了他对未来的愿望和理想。“猛士”指能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疆域的勇猛之人,“安得猛士”则给人以悲凉之感,意味大汉王朝的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隐患和人才的缺乏。回故乡的喜与悲交织在一起,令人“泣数行下”。

《大风歌》,短短三句,计二十三个字,不但高度概括了时代的特征,而且也蕴涵了刘邦对西汉帝业和故土人情的浓厚感情,是一篇抒怀言志佳作,真可谓“冠绝千古”。这是刘邦的又一次异曲同工的感叹,与自己心灵知己、政治仇雠项羽同样,是英雄末路的命运的悲怆心声。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hé)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zēng)缴(jiǎo),尚安所施!

这是刘邦晚年与宠爱的戚夫人饮酒击筑而唱的一首歌。

汉初吕后之子刘盈虽被立为太子,但汉高祖一直不喜欢他,想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但是,这个打算遭到了张良等大臣的反对,所以迟迟未能实施。后来刘邦病得厉害,更急于废立之事。有一天,刘邦正在喝酒,看见在旁陪侍的刘盈背后站着四位老人,年纪都在八十岁以上,须眉皆白,体格健壮。这四人正是刘邦多年想聘请而不得的“商山四皓”(四位贤士)。刘邦惊奇之余就问他们:“我寻找你们多年,你们都躲避我。现在为什么又来了,跟着我的儿子呢?”“商山四皓”回答说:“陛下轻视儒士,我们义不受辱,所以逃避。现在听说太子仁孝,礼贤下士,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听罢,说道:“好吧,那就麻烦你们好好保护我的儿子吧。”“商山四皓”的出现,使刘邦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商山四皓”走后,刘邦召来戚夫人,对她说:“我本来想把太子废掉,但有这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成,难以更改了。吕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戚夫人听后,哭泣不已。刘邦

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体唱楚歌。”于是就唱了这首深刻反映了刘邦在立储问题上矛盾、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的《鸿鹄歌》。

耕田歌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是朱虚侯刘章(其父是刘邦庶子齐悼惠王刘肥)斥责吕氏专权的一首歌。它不是一首普通的农谚诗,而是首寓意巧妙的政治诗。

汉时,吕太后称制,她的兄子吕台、吕产、吕禄已相继策封为王;诸吕封侯者,更遍布朝野。刘章当时封朱虚侯,身为刘邦之后,对吕氏擅权早就心忿难平,终于在吕太后的一次酒宴上,发为慷慨的惊人之举。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刘章借此行酒令并自请为太后言耕田歌。

“深耕概种,立苗欲疏”,是歌的由头。“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是歌的目的。在这两句中,刘章正是巧妙地用一“种”字,一语双关,以禾苗之“种”,谐喻帝王将相之“种”,向专擅朝政的诸吕,射出了一支锐啸而鸣的讨伐之箭。它的意思是:汉家乃刘氏种姓之天下,岂容杂种吕氏蔓延滋长?对付这样的杂种,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坚决将它们锄去!此歌字面上,无一语不谈耕作;事实上斥责吕氏专权之意,无一人不意会,就是吕后也不例外,只能“默然”以对;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

饿死歌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受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

干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篼理兮托天报仇。

这是赵王刘友被吕后幽禁,在饿死前作的一首歌。它将遮掩在华丽的宫廷帷幔之下皇权与外戚之间的残酷斗争表露得淋漓尽致。吕氏专权害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之后,吕雉将刘友迁到赵国,封为赵王。又将一位吕姓王后强买强卖地塞给他。名为姻亲,实为监视,自然难怪刘友会疏远这位间谍太太了。被惹恼了的吕家河东狮,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并向娘家人吕雉检举自己丈夫谋反。吕雉立刻将刘友囚禁在长安,断绝其饮食,凡为刘友偷送饮食的官员,一律被逮捕问罪,刘友饥饿难忍,义愤填膺,作此歌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诸吕用事兮刘氏危”“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等句表达了赵王不顾一切,勇敢地喊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发泄自己对吕氏的愤恨;没有丝毫低头服输,摇尾乞怜以求自由的意思;更是毫不顾及可能会引发的可怕后果。而“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则实在令人伤感政治的极残酷和生为帝子的极无奈。

瓠(hù)子歌

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甘。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蔷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瓠子歌》共有两首,这里只讲述其一。这是汉武帝刘彻亲临堵塞黄河决口的现场时即兴所作的一首歌。

“瓠子”是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洪水遍及梁楚之地16个郡。为了稳定封建统治,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日,并亲率文武百官到瓠子决口处指挥封堵战役。经过几万人不分昼夜的艰苦奋战,堵口终于成功,梁楚之地的百姓从水患中解脱出来。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洪水造成的破坏和作者对水灾的担忧;“浩大的水势冲破堤坝,让那里百姓的居所都变成了汪洋泽国”。后半部分直抒胸怀,以深沉的笔墨表现了武帝自己对治理水灾,恢复农业生产的决心。

奶奶的三封信抒情散文 篇4

奶奶离开我快五十年了!

我与奶奶只有一次的相聚,记忆在清晰中而模糊,模糊中而清晰。1963年的那次相聚,由于年龄小,几天中很多细节都没了记忆,但个别细节至今记忆犹新,便在《我的奶奶》中有了记叙。

那天无意中找到这三封信,我重温奶奶的信,很是感慨!

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很多模糊的记忆,瞬间又有了记忆。泪水止不住溢出。

唯一的那个旧信封,只有右边宽度还粘连在一起,上下边都分家了,且豁豁牙牙。信封的颜色,也是由淡蓝色,褪到呈“月白”色。上面第一二三行,分别写着省、县、镇、街道与门牌号;中间写的是我的名字,也许奶奶不知道我的学名,写着姓与乳名“肖小苹”,非常有意思的是,后面还有“小朋友”三个字,使我感到非常亲切。背面第一行写着“最高指示”,另起一行,还空了两格,写下主席的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第三行有书名号,里面写着“论联合政府”。这些字迹让我感怀不已!一个小小的信封,浓缩着那场特殊运动的时代背景,也算是见证那个年代的珍贵物品。同时我也感到,一位文化不高的老人,为写一封信,要在信封背面,记住将伟人的语录写出来,甚至精确到出处,连格式与标点符号都用得如此精准,我不由地唏嘘不已!话说回来,那个特殊年代,人人自危,草木皆兵,谁写东西,都得认真,再认真,生怕写错招来大祸!

我记不清楚奶奶每次的来信信封,是否都是这样的格式?也许是,这样老人利于有记忆,或许专门有格式作参照,以利于每次写信仿照吧!我这样猜想,是有依据的。奶奶信封上的落款很简单,只有“上海郭”。她知道我小孩子家记性好,不会写错她的地址。邮戳已经很模糊了,我用放大镜仔细辨认,再对照三封信的日期,判定应该是1967年2月27日。因为,其中一封信的落款是2月26日。

这三封信,应该是父亲保存下来的,这让我了解了作为父亲,对是继母的奶奶,还是很敬重并有感情的,否则多次搬家都没有丢失。父亲与小弟先后走了,我清理遗物,才流传到我手里。很多家具与东西都送了亲朋,但这些文字东西,我却视为珍贵资料,一直保存至今。

在《我的奶奶》一文中,记叙了回信中的两处记忆,现在重温回信,确实奶奶是那样写的,但信件上更多的内容还是没有记住,这就是我要为这三封信,再写一篇拙文,以记录下奶奶对我们的想念、思念和关心,以及那几年她的处境实况。也想让我的孩子们,能了解我们家的这段家事与那段历史。

奶奶的三封信,都不是正规信纸,三封信的纸张,各不相同。两封信有年月日;另一封只有月日,但根据内容判断,我认为三封信,均为1967年的信件。分别是67年2月26日、67年7月16日与9月10日。最后一封信的内容,好像就是接着7月16日信的内容而写的,如果是,中间竟然隔了一个多月。

第一封信是67年2月26日,但“7”字明显是修改的,底字应该是“8”字,纯属笔误。因为奶奶是1968年2月28日去世的。想想,那封信与奶奶去世的时间,刚好是一年。

奶奶信的台头,是“小苹孙女”。“孙”字是繁体字。另外两封信,只是“小苹”。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就是“苹果”的“苹”,只因第一代身份证制作时,工作人员误写现在的“萍”,只得无奈接受。

奶奶这样写道:你们上次写来的几封信,我都一一收到了……我现在身体不太好,照医生说是心绞痛,不能多动。为了支援红卫兵小将搞好文化大革命,我和陈家一起已经搬出六号,我和老太太两人搬去大妹妹家中住(老太太的大女儿)。可见奶奶与陈家,经过造反派的抄家打击后,还与主家一起被赶出那幢小洋楼,并寄人篱下地住在其大女儿家。奶奶习惯那样称呼了,所以,怕我们不知道是谁家,还添加了括号备注,这也说明奶奶的文字基础还是不错的。那封信上,奶奶发来了新地址。奶奶在此信中,用了一个“搬”字,没有用“赶”字,现在感觉奶奶那样给我们写,也是让我们放心,想想当时,奶奶一定很伤感。我还想,那老太太的二孙子与孙媳妇,肯定是另住他处了。

奶奶道:我现在自己生活也较困难,自己身体又不好,常常要看病,吃药,用钱也很紧张,所以,我今年也没寄钱给你买糖吃。不是奶奶不记得你们,我欣慰你们大家好好保重身体,你听爸爸、妈妈的话,带好小弟弟,读书要用功,有空多写信来给奶奶。好了,不多写了。落款是“你的奶奶”,日期下又添加了几句问候语。当我现在看到信中“没钱给你买糖吃……”的文字时,心里好一阵酸楚,伤泪溢出。虽奶奶是父亲的继母,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奶奶的朴素文字与情感,让我感受到了奶奶对孙女的那份疼爱之心。同时也看到,奶奶经过抄家后的经济状况,已显窘迫。

第二封信,奶奶道:来信已经收到,知道你们都很好,心中非常高兴。你说父亲调去南京,是去做事还是暂时出差?你妈妈身体好吗?叫她好好地耐心领弟弟。你的照片我也看见了,为什么苦口苦脸,没一点笑容?下次拍照时要笑笑才好。现在想,我来到父亲住地后,小弟弟出生的那年春节全家合了一次影;弟弟两岁的春节,我们姐弟俩手拿“红宝书”照了张二寸照,我笑得很灿烂,就再没照片了。给奶奶寄的单人照,是小学的毕业照,确实没有笑容,那年月家里那境况,是笑不出来的。

“我和两太太,现在住在她大女儿家中,暂时还比较好。但是我没有钱,所以也不能帮助你们,等将来再说吧。”这段信里的“两太太”,也是笔误,是“老太太”。也可从中分析,奶奶已经没有薪水了,只有在那里混个不饿肚子。也足以看出,奶奶心里存在那份期盼,期盼有一日,属于她的财产能回来!

“现在寄三只语录牌和三只纪念章给你们,你要给弟弟一些,不要争抢,要乖乖地听妈妈话,婆婆才喜欢你的。”这段文字让我泪流不止,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一位老人疼爱孙子女的方式。那时,奶奶所寄的礼物,在当时是最珍贵的,足以让我开心几天,并能在院子里,学校里大大地显摆。奶奶的叮嘱,不无道理,她生怕我比弟弟大,有绝对的“独霸”优势,这也体现了奶奶对小孙子的关爱,但她哪里知道,我比弟弟大十一岁多,是很爱、很爱小弟弟的呢!

“你们最好要求调来上海,全家都搬来,我现在身体也不好,你可以说我婆婆在上海身体不好,年纪又大,没人照顾,要求调回上海。可以随时照顾老人家。”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了一位老人的担忧与愿望。愿望是美好的,但那个年代,父母都自身不保。我写信时,爸爸也从来不让写家里实况,生怕奶奶牵挂,担忧,给老人家雪上加霜。父亲虽不为亲生,可也是奶奶唯一可以寄托和依靠的亲人,也许她把生活想得太美好了,把调动工作想得太简单了!如果说调工作简单、容易,那父亲也不会在大西北呆一辈子;母亲也不会放弃大城市的平淡生活,跑到山区县,以至于最后落得可悲遭遇,还把尸骨都留在了下乡的那个小山村。写道这里,我很伤感……

当时我是怎么回的那封信,我没一点记忆。估计会写“不是南京,是南星”,也或许告诉她老人家,我爸爸是没有能力把工作调过去的。现在想象,奶奶看了回信,把仅存的一点美好愿望,会随着那封回信而彻底心灰意冷,或是说绝望吧!

“有空多写信来,省得婆婆挂念,叫你爸爸好好工作,有空也写些信来。”奶奶在信的落款会写上“奶奶”,但在信中,却是以“婆婆”怎样、怎样。简单的一封信中,浸透出一个长辈对孩子们的牵挂与思念,一个继母对唯一继子的期盼,她多想我们能搬到她的所居城市里,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不再寄人篱下;也考虑自己总有一天老得伺候不了主家的那一天!那么她的归宿何在?从这封信上,我现在才窥探出,当时奶奶的担忧。

第三封信的信纸都变黄了。奶奶照例写道:“小苹,来信收到了,纪念章语录牌都寄到了,我很放心。原来你爸爸是到南星,不是南京,但不知南星在什么省?我问过几个人,都说不知道。”这段开场白,让我现在看到,顿感心里揪揪地,非常难过!也许那时会感到奶奶好好笑。“还什么省呢?还问了许多人呢?”上海人怎么能知道呢?也许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呢!“南星”是县上的一个乡,离县城75华里,还要翻座“酒奠梁”大山,是去汉中方向的一条省道吧。那时的道路窄,且都是石子马路,班车也特别少,经常有事故发生。所以父亲去了后,保证不了每周回来,其实也是没有那么多的钱,扔在来回的路上。因此现在看来,我的回信一定是简单的解释,没有详细告诉奶奶,让奶奶到处打听,受到那么大的为难。可那时我也就那么大,又怎么能考虑得那么周到呢?所以,从这几行字里,看出了奶奶的焦虑,对未来充满担忧,她多么希望我们能与她住一起,好照顾她的晚年啊。谁知道这封信后的半年时间,奶奶就离开了人世!写到这里,我的心里无限悲痛,无限伤感!

中间一段是看了我的信中,描绘我们当地那时特殊年代里的一些情况,奶奶对我描述的现象,表达出“使我十分挂念”的文字。

“不觉你已经十三岁了,时候过得真快,我仍旧记得你在小娃娃时的样子呢。你的生日又到了,可惜我身边没有钱,不能寄一点来给你。”看见这段,我心里在滴血!眼里在流泪!小孩子家家,都喜欢过生日,也许出于开心,在写信中告诉了奶奶,自己几号要过生日了,看来信的落款是9月10日,我的生日已经过过了。现在感觉奶奶那时好可怜的。可我们家那时也不宽裕,估计爸爸也没什么钱给奶奶寄。那时,奶奶没有告诉我们,她也被抄家的情况,所以,我们不知道奶奶的真实情况。也许会有一点认为奶奶是多心了。事后我们才知道真情,更加理解奶奶每封信上,为什么总提到自己“没有钱”的话题,是真出于无奈,如果不是那样情况,奶奶一定会在我生日时,寄点小礼物的。

“爸爸不在家,你要好好帮助妈妈料理家务,带好小弟弟,要听妈妈的话,有空最好温温书,写写字,特别要读主席语录,我近来身体还好,你们不必挂念,祝你们健康。”从这段文字上足以看出那个时代的背景,连一个老人给孙女写信,在督促要用功学习的同时,还用了“特别”两个字,让我也感怀不已!短短的几行文字,倾注了奶奶对我们的关心,思念及一份亲情。信封的最上边空白边上,奶奶又添加了两行文字“奶奶老了,记性不好,你每次来信,都在信封上写下你自己的地址,很好,免得我忘记了。”因此前面我才那样判断。

这第三封信离奶奶去世,只有半年的时间,后面还发生了什么,还有过多少信件来往,岁月如烟,不曾再有记忆……

半年后的那封电报,让我永远失去了奶奶!这次因写作,而又找到这三封信,不能完全说是碰巧,我心里总感觉,那是奶奶在天之灵,让孙女能为她写点东西。这两篇拙文,便是告慰奶奶的泉下之灵。

抒情散文:姐姐和我对奶奶的追忆 篇5

姐姐说的:对奶奶冬天的记忆是围着熏得发黄个破围裙,破围裙下面是一个冒着青烟小火篮钵.奶奶端坐在大门后.

对奶奶夏天的记忆永远是穿着一件兰色的确凉便襟褂,坐在门前春树旁的一个草垛边,揪竹丫把做材烧,偶尔大喊一声,太妹,过来帮我我捉下蚁子,抓下背.

还有坐在门口的石阶上理韭菜,一边理一边唱着歌,冬瓜冬瓜两头开花……

还有坐在枇杷树下看枇杷,边看边剥碗豆。

还有在竹林里爬叉叶。

还有坐在门口看枪里晒的谷,不时高喊,哪人家发瘟的鸡又来了。

还有坐在门口看到过路人就喊声,发根佬看牛不是,陈香菜就卖脱着……一一打招呼,路人笑着回答兰英麻麻是达

还有戴着个草帽,拿着一个小板凳,拄着一根竹棍,去菜园里扯草。

还有去一人高的棉花地里摘棉花,看不到人只听得到奶奶洪亮又干脆的声音

还有还有好多好多对奶奶的回忆……

(对我来说奶奶我小时候总是和奶奶在一起,记忆最深,我儿时的玩伴就是奶奶,每天坐在门口等着我放学,看到太阳升起就说我该回家吃饭了,和奶奶一起打过猪草,一起去过六娘娘家,一起在毛娘娘家摸鸡蛋,在后面窑厂那里帮她家打猪草。最另我感动的事是奶奶83岁还记得我的生日,有一个橘子她珍藏了好久好久,我生日时就拿给了我,我很感动。另我觉得对不起奶奶的`是我哭着骗妈妈说奶奶打过我,其实没有,妈妈还因此把奶奶的拐杖丢了,觉得很对不起。另我伤心和惊恐的事有天突然放学回家,奶奶怎么就在那时摔过,我没有发现,因为第二天还好好的, 却没有想到就从那天开始奶奶就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生活不能自理,陷入了最痛苦折磨的时期,而伴随着这样的岁月和她只有一个多月,最另我震惊的就是奶奶在这个期间居然和我说过话,只有唯一的两句话,当时只有我和奶奶在家,我问奶奶,你冷 不冷,她答不冷,我问她饿不饿,她不饿,我觉得奶奶还是对我最好, 这两句多么珍贵的话 却是她最后留给我的话语。当那天早上奶奶不停的发冷,我就预料到奶奶要离开我们 ,但是我毅然 选择 去学校,我大概猜到结果了,不想承受。放学在路上碰到一个家旁边的人告诉我,我奶奶已经走了,那一下,我发了疯的往家跑,此时眼泪不能控制,那个时候我四年级。那一刻我好像打开棺材,让奶奶醒过来,一直认为肯定是弄错,奶奶还没有走,只是在睡觉,然后那几天我一直做梦奶奶来告诉我她没有死,还在!可是睁开眼,奶奶是真的离开了。出殡的时候是我拿着奶奶的相框的,另我觉得愧疚的是我送她时一直坐在轿车里,并没有步行送她,也没有下来跪着。从此以后我没有梦见过奶奶,有时候真希望梦里能见到她)

今天是奶奶十周年祭日,亲戚都去祭拜了!奶奶,您在天国幸福!我们都在怀念您!

姐姐说奶奶走在最美的4月,花开的季节,漫山血红血红的杜鹃花是为奶奶在泣放,带着阵阵春风一路洒向天堂,犹如奶奶朗朗的笑声,慈祥的面容,缓缓小脚留下的脚印般烙印在我心间……

★ 姐姐教我上传作文

★ 姐姐讲课作文

★ 姐姐乐于助人作文

★ 姐姐变了作文

★ 呆子姐姐作文

★ 姐姐初一作文

★ 姐姐谢谢你作文

★ 姐姐来了作文

★ 我和姐姐作文

奶奶为题目的诗歌 篇6

那天,黄昏渐近,夕阳西下

那天有风

奶奶一个人,静静的,默默地走了

像大海,波涛汹涌的海水把你对我的慈爱冲走了

从此,我坠入了伤的黑暗

那天,阴冷的天空,肆意的风( 文章阅读网: )

把我高高高地举托起

我含着泪,苦苦地哀求

风却视若不见把我丢向了绝望的`悬崖

于是,又是一个黄昏,我无助地挣扎着

秋风在笑,笑我如此的执着,

于是,我成了悬崖边上的一棵树

当午夜的钟声敲响了我道不尽离愁的心扉,总是别样的滋味

在某一个午夜的梦中,黑夜像一张网向我拢来

黑夜中,

看见你回来了,衣衫褴偻

还带带着潮湿的的泥土气息

你木然的脸上,迷惘的眼睛似乎在寻觅什么

一条条的蛆虫散布在你那腐烂沉俭的脸上,可怖之极

你吃力地扭过了头,看见了我,向我笑了笑,我不觉地打了个冷震

然后你一步一步地向我踱来

每步都要用上全力

一不小心被门框边磕掉了一根手指

回头看了看又重新挪起了沉重的脚步

奶奶抒情诗歌 篇7

一.土地:生命的守护和归宿

土地在海子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与海子内心深处的生命走向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我不敢说我已成功, 我只想呈现生命。”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 (1) ) 。这是一块土地, 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海子将自己无处安放的自由理想和生命激情寄托在这块土地中。生命带着理想在这里起飞, 激情含着生命在这里归于平静, 土地与海子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亚洲铜》) 屈原的生命化作海子的理想穿越时间的界限而来, 月亮的光芒与土地构造了无限的空间, 就这样, 海子用生命和理想、时间和空间共同构造了一块立体的并饱含深情的土地, 这块土地守护着这个理想主义的生命, 这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在这里安息。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大地赤子的生命。

二.远方:生命价值的探寻

远方的诗歌体现为海子“生活在别处”的生存理想, 是一种超越俗世物质层次而去精神追求的生命选择的象征, 是对现实自我解构之后重新建造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这是海子的生活理想, 幸福不过如此, 只需自由和平凡。然而海子要“从明天起”才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和理想。“明天”的时间限定可以看出海子在现实俗世中的无可奈何和无依悲凉, 是一种与现实相离相别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对于海子来说, 如何活着便成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道选择题, 海子选择生活在别处, 与人们相去甚远的别处,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的别处。于是, 远方便有了与“明天”相同的价值象征, 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的无奈和悲凉, 同时也有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对抗和艰难的挣扎,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遥远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时/石头/飞到我身边,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远方》) 。向往自由、向往幸福然而只有孤独。对自由生活和平凡生活在远方的追寻是“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所以“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远方是海子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生心境的写照,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探寻着人生的崇高。远方是海子的精神理想的寄托场所, 是海子精神避世的唯一选择, 所以海子承受着人们无法体会的痛苦, 像一段浮木漂在芸芸众生的现实城市之中, 最终“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三.麦子:生命力的宏大象征

作为麦地之子的海子用诗歌书写着自己的生命激情, 用麦子以及与麦子相关的意象展示着自己灵魂深处的呼喊, 用灵魂深处的理想主义的崇高精神力量撕扯着现实的残酷和痛苦。更是对自然劳作的积极、健康的发自肺腑的赞赏, 是对生命健康的感恩, 让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更让生命之力源于自然, 麦子便成为了生命与自然大地紧密相连的纽带。

麦子锋芒毕现刚强的傲然挺立于大地之上, 大地之子——父亲奔忙于麦浪之中, 半尺厚的黄土/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 。麦地让生命有了依赖, 父亲让生命得以延续。麦地与父亲, 生命缓缓而来生生不息。麦地也让人与人之间拥有了深情, 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 (《五月的麦地》) , 人从四面八方而来, 人之力聚集于麦地之中, 人类的命运被紧紧的栓在了这块充满力量的土地之中。

四.月亮:生命之梦的美丽寄托

今夜美丽的月光/你看多美丽/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 (《月光》) 天地万物一片宁静祥和, 其中酝酿着生命和死亡的和谐与自然。美丽的月光, 宁静的声音, 生命在悄无声息中带着神秘和忧愁流淌着。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 。然而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美丽的月光普照万物, 打麦大地、处女、桂花和村镇, 世界被美丽包围, 处处是芳香, 谱成了一曲大地和水的歌谣, 铸成一段生命的赞歌。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一直不敢梦见的地方”是一块如此令人陶醉和不舍的幸福的理想的土地, 一切如此和谐, 如此温暖。生命是美丽的, 美丽的生命应该留守在美丽的地方, 而美丽总令人忧愁, 月亮是惨笑的白猿/月亮自己心碎/月亮早已心碎 (《月》) 。

五.意象之对抗

海子诗歌中的意象可以分为两大类, 而这两类意象处于相互的对抗之中。一类是麦子、麦地, 生命的物质本源, 生命力存在的保障;一类是月亮 (月光) 、远方, 理想主义的精神向往, 生命理想的守望。“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 物质与精神的永恒对抗, 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 也即生命痛苦的主题” (2) 。诗人向往拥有麦子般锋芒毕露的生命追求和土地般宏伟广袤的理想探寻, 然而在追寻的路途中发现自己只能存在与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远方, 理想只能遥寄于月, 这种伟岸的精神世界与完美追求和真实的物质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海子选择了伟大的精神, 扼杀了自己的肉体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给世人留下了永不能磨灭的痕迹。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 海子用沉睡的姿态把自己从世俗中解脱了出来。“不是我们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太快。”

理想照进现实, 海子带着自己的理想离开了, 但他用诗歌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纯净的理想世界:美丽的月光普照下的土地上生长着倔强的麦子一直伸向远方, 生命延续。

摘要:1989年3月26日, 诗人海子离开了世界, 留下了“不仅对现在、将来, 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抒情诗歌, 读海子的诗, 正如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一样, 诗中丰富的意象既表达了海子的诗歌理想, 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世界, 情感纯粹而真挚, 本文从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出发, 探究诗人的理想主义风貌。

关键词:土地,远方,麦子,月亮

注释

1海子:《海子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4月出版。

浅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篇8

【关键词】古典诗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古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所谓“言”就是表达的意思,诗歌的内容就是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者情感。所以我们掌握了诗歌的抒情方式就等于是掌握了开启诗歌秘码的一把钥匙。那么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哪几种呢?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

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二、间接抒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感,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一般情况下,诗人的融情入景是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令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又如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再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又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4.咏史抒怀: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我的奶奶》的诗歌 篇9

我像云朵一样漂泊离开了家乡

从此后远离了您的目光

可您的疼爱无时无刻的伴随着我远走他乡

/

多少次,午夜的梦中,

感应到您远方的牵挂,叮咛,

这是一个返乡的日子,

奶奶,踉跄忙着去煮自家喂养攒下的鸡蛋,

唯恐我饿着,

每每此时,我总会想,奶奶我都这么大个人了。

/

短暂的相聚,

又要返回城市了,

我还没抬脚...

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

昏花浑浊的老眼,泪已溢满了眼眶

此时刻,孩儿的一颗心啊!是无言的难舍....

/

怎能忘,那幼年时光,

那月明星稀的夜晚。

在院子里,那棵伞形飘香的大槐树下,

铺着席子乘凉,依偎在您身边,也是我最惬意的时光,

目不识丁的奶奶,

却会讲很多的故事,缤纷了我童话的天空,

初启蒙了我梦的绮丽。

/

多少次,白发奶奶,拄着拐杖在村头张望

只为孩儿能早日返乡。

去年又是一次,我回来了,

可是您老人家却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离开了尘世,

去往了天堂,

再也无从听到孩儿的喊叫。

我再也感受不到奶奶疼爱的`叫我乳名,

没能好好的陪伴报答您,

让我如何不泪如雨下。

心中是无尽的愧疚和遗憾

奶奶,我想对您说;

今生做您的孙女没有做够,

下辈子愿您还做我的奶奶。

有关月亮的诗歌_抒情诗歌精选 篇10

《快乐的月亮》

那优雅的快乐女神

拒绝了太阳的盛情

翘首等待夜幕降临

携手风云繁星

共度爱的良辰

在风轻云淡中漫步

是她最惬意的时刻

品尝风脉脉温情的拂爱

体会云绵绵千般的柔情

她早已似醉如痴

她早就心花怒放

那爱的激流呀

让她仙姿佚貌

生辉熠熠

瞧!今夜

她披着若隐若现的风裙

驾着连绵起伏的祥云

在众星的呵护下

续写浪漫旅程

《两个月亮》

我望见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毛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

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

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

但这份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

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

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

可借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天边的法力,

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

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

又况是永不残缺!

只要我闭上这一双跟。

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月亮》

月亮也聒噪多舌

百千年前谁看过她

百千兄弟谁颂过她

爱情,友情或者复仇

露水初生时抒情已有因果

过去只是别人口中的传奇小说

而她只对今天喋喋不休

不休的柴米油盐

不休的悲欢离合

诗三百的水草

汉学府的兰芷

那些男男女女的比喻

庙堂里唱出了君臣

月亮唠叨的却只是生活

南方的采莲,北方的收割

她看着也听着

土地上换了不同角色

相同的却是收获

爱情和庄稼的收获

月亮说:

满载汗水和相思的是岁月

敦煌优秀抒情诗歌 篇11

掀起我遥远的 尘封许久的梦

不为那祁连山驻足

只愿聆听罗布泊的浩瀚

那种直插心底的命运放歌

明了心智 醉了此生

戈壁幻海的神秘

沙漠绿洲的清新

迷醉的不只是我和你

你,可曾记得他们的青春

是一样跳跃的青春啊

我从来不去刻意追悔一个激昂的生命

只是知道 这里有股神奇的力量

可以留守我不甘寂寞的心

我们曾一度轻狂的青春梦魇

你在哪里

是不是己经寻着三苗人的足迹

穿越了时空

当神工巧匠再次为塑像披上神秘的面纱

当马可波罗的身影再次闪现

当古老的典籍文献重新集聚

当我再次深深地注目你曾经的辉煌

你的神经应该紧张

自信和骄傲应该属于你

这漫长的五千年不应再只是个数字

敦煌

在这飞沙走石的漠北里

在追逐地平线的使者中

缘分抒情诗歌 篇12

你我走过的路,缠缠绵绵地伸延。

你天真烂熳的笑脸,好像在寒冬里,给我带来阳光的温暖。

你我没有为爱情高歌,只是让爱情像一条河,流过你我的心田。

缘分,当你我松开手,你就在我眼前走远,在没有交点的路上,只是一条单行线。

我跟在你的后面,却无法与你肩并肩。

离别抒情诗歌 篇13

在繁杂陌生的城市里

我们匆匆与恋爱告别

我们告别啼哭的年代

像春天一般迎着生机

像牵牛花铺满了大地

天地间只有我们----少年

我们辞去晶莹的玻璃弹珠

向着我们各自的世界前进

念着曾经种下的梦想前进

曾发誓要实现所有的所有

我们躺在岁月的床上叹息

我们枕着昨夜积下的成果

却忘记了明日等待的行程

我们躺在懒惰的梦想城里

却埋怨时不我待命运多舛

无所不想无所不成的---我们

现在,我的无知随同我一起

无论我是要天南还是要海北

我的自尊也会随同我一起

无论白天无论黑夜

他将永恒的紧紧地

与我生死与共的我们告别了冲动和愚昧

我们弥补着无知也努力着

放下狠话要走聪明人的路

我们追赶着时间

时光催促着我们

有人已成为金钱与名利的奴隶

有人正徘徊在自由与生存之间

幸运是我离他们都很是遥远呀

我不知道我将骑上怎样的骏马

我们就这样告别着路边的野花

告别着一座座即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一切都是为了告别

在风中

上一篇:分税下一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