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环境条件日渐恶化的不利影响, 老年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临床中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 但关于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报道相对较少[1]。该研究主要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有关特征, 同时探讨高血糖对患者有关指标的影响程度, 对于研究老年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的1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 按照卫生部颁布实施的血液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按照世卫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1.2 治疗方法

在化疗方面, 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结合患者年龄等基本情况、患者临床特点, 对患者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在临床中不超过70岁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状况相对较好, 在化疗方案中可对药物剂量相应减少, 超过70岁或病情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小剂量化疗方法或维持治疗方案。在标准化疗方案中, 诱导缓解治疗主要是按照患者所属不同类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是采用3~6 mg/d尖杉酯碱进行1~5 d的静脉滴注;静脉滴注1周采用100 mg/d阿糖胞苷。DA方案采用45 mg/d柔红霉素进行1~3 d静脉滴注, 采用100 mg/d阿糖胞苷持续1周静脉滴注。MA方案是采用8~12 mg/d米托蒽醌进行1~3 d静脉滴注, 采用100 mg/d阿糖胞苷持续1周静脉滴注[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中可采用口服25~45 mg/d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直到患者症状表现得到有效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采用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柔红霉素胺酶、泼尼松或长春新碱、泼尼松、柔红霉素的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后再采取加强巩固等一些治疗措施[3]。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方面, 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密切监控, 对胰岛功能进行客观评价, 对饮食进行科学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相应采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口服方法对患者治疗。

1.3 检测方法

白血病患者在临床中如果其症状逐渐发生缓解时, 应在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前、缓解3~5个月后主要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多次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对于了解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判定疗效

按照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有关疗效标准,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判定,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左右的随访, 以患者确诊至随访最后一次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为止作为总治疗或生存时间。

1.5 统计方法

对患者有关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进行表示, 对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相关数据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形式进行表示, 应用χ2检验方法比较患者相关检测数据, 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有1例患者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占10.00%) , 9例患者感染 (占90.00%) 。治疗后4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占40.00%) , 6例患者死亡 (占60.00%) ,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死亡原因主要是有3例患者严重感染 (占42.86%) , 1例患者消化道出血 (占14.29%) , 严重心律失常、肝衰竭及多脏器衰竭患者各有1例 (占14.29%) 。4例患者死亡时疾病复发或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3例患者没有复发而因其它疾病死亡。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可能与以下3方面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1) 感染、出血严重时产生的应激反应。 (2) 贫血、感染、患者体内存在肿瘤抑制因子等一些因素, 导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作用, 对胰岛素降低敏感性。 (3) 白血病细胞损害胰岛。有关研究结果显示[4], 对95例因白血病死亡患者分析研究, 白血病胰腺浸润率约为46.50%, 主要对胰间质浸润, 而在胰岛内及其周围只有很轻微的浸润, 胰腺血管存在淤滞白血病细胞的患者约占40.00%, 重度淤滞患者约占12.60%, 上述有关数据表明血管中凝滞的白血病细胞, 对胰岛功能及血液供应都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si5胰岛β细胞功能的医源性损害, 一些白血病患者具有潜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现象, 糖尿病组患者被确诊为白血病之前有2例患者具有糖尿病史, 其它患者平均年龄与糖尿病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基本一致, 在对这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化疗药物通常都采用较大的剂量, 药物具有是细胞毒性作用可加速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导致患者胰岛功能不断减弱, 从而使糖尿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

左旋门冬酰胺酶能够导致患者产生糖尿病的结论已得到研究证实[5], 糖皮质激素在很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标准化疗方案中都存在, 主要对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导作用或造成细胞周期阻滞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糖皮质激素重要代表药物为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 广泛应用于血液肿瘤治疗。糖皮质激素过量将引发患者血糖指标升高, 药物治疗机制主要是:对肝糖原异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外周组织明显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肾小管主要具有降低吸收葡萄糖的程度;对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的血糖指标升高效应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胰岛细胞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 使胰岛素减少一定的分泌量。患者每日应用激素30 mg是导致糖尿病的最小剂量, 而大剂量激素应用8 d是最短时间。特别要关注的是, 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指标升高主要是指下午到睡前一段时间血糖指标的升高, 其主要原因与药物高峰时间的作用具有一定关系[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主要构成类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两种类型具有较高比例, 这与有关研究结果是大致吻合的。该研究病例中, 糖尿病的确诊都是患者对白血病的初诊时发现。其中有7例糖尿病患者具有家族史, 充分说明该因素是引起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糖尿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其发病过程。大部分患者都不具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状, 只有2例患者存在多饮、口渴、多尿表现, 与有关文献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7], 其它患者都是在尿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中被确诊为糖尿病。有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因急性白血病症状易将这种疾病症状掩盖, 所以要避免发生漏诊情况。

高糖环境对于细菌超常繁殖、生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结果显示, 在高血糖溶液中一些革兰阳性菌生长繁殖能力较强。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及感染, 易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败血症等危险度较高的严重疾病, 由此可见,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肺部是糖尿病患者感染最多的一个器官, 上呼吸道、血液系统等感染部位依次降低。在临床治疗中病房应洁净、无菌操作严格, 以免产生交叉感染。

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参考其血糖指标及胰岛功能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降糖方案,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具有更低的完全缓解率, 较高年龄, 较低的免疫力, 比较常见原发性耐药性等因素都是白血病缓解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普遍不具有良好的体能状态, 大部分患者都同时存在其它器官系统疾病, 导致患者在白血病及其治疗过程中引发的并发症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 在疾病生物学特点方面, 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造成疾病不具有较高的缓解率, 在较短时间缓解, 治疗后有较高的死亡率, 较短生存时间。自产生感染及病死率方面, 糖尿病患者相对更高一些, 不具有良好的预后。有研究结果显示[8], 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3例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达到正常范围。该研究中有2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其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后的4个月左右就逐渐恢复正常, 没有应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但对于患者的日后效果还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 需结合随机临床试验中的大样本开展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因老年群体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及较高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逐渐使其组织器官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 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采取适宜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为避免在治疗中发生漏诊等问题, 应对患者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指标进行监测, 使糖尿病得到及时发现, 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的1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 对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有1例患者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占10.00%) , 9例患者感染 (占90.00%) 。治疗后4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占40.00%) , 6例患者死亡 (占60.00%) ,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 容易产生感染,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预后效果不佳。

关键词:老年急性白血病,糖尿病患者,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62-165.

[2] 陈青山, 吴军, 刘泽.老年淋巴细胞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类固醇性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 (9) :311-315.

[3] 彭红菊, 刘洪民, 马献国, 等.类固醇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6) :92-95.

[4] 付慧稳, 权学莲, 王金燕, 等.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 2015 (15) :137-139.

[5] 韦菊英, 董晓燕, 钱文斌, 等.83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5 (10) :77-79.

[6] 于凡, 林冬, 周春林等.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5 (12) :53-56.

[7] 张素芬, 王海林, 韩步云, 等.97例白血病胰腺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 2016 (2) :42-45.

[8]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320-337.

上一篇:对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分析下一篇:“透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