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2022-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征程之中,一项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工作的开始,而只有好的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找准方向,那么什么才算一份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江苏东方农商银行获评2019年度市金融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近日。东方农商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评为2019年度全市金融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连云港市仅有7家银行保险机构获此荣誉。本次荣誉的获得是对东方农商银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水平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东方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出台《信息科技三年规划》,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实践应用,创新推出指尖贷系列产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創新意识明显提高,为全行稳健运行和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网络安全保障。

第2篇:我国食品安全政府信息质量的年度观察

摘 要:通过对中央相关部门网站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发现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由制度建设转向行为规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由新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标准信息的公开是2012年的一大亮点。但问题依然存在,信息发布主体混乱的情况没有改进;相关部门缺乏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准确把握;信息发布内容不全面;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发布;公布的信息与公众需求差距巨大。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质量,应细化食品安全信息的分类;基于“谁管理、谁发布”的原则理顺监管机关的信息发布职能;强化省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建设,将食品安全白皮书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形式予以固定。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信息;信息质量

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的不对称(杨永清,2012)。食品安全信息可分为厂商主导信息、消费者主导信息和中性信息(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三大类(Hornibrook S.A.,McCarthy M.,Fearne A.,2005)。以政府为主体发布的中性信息因其客观性、中立地位而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由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从发布方式上看,可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公开原则是食品安全化的重要保障,是对食品安全行政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既是食品安全风险沟通的需要,也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需要,更是保障和实现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领域的参与权的需要。”(王贵松,2009)“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作为信息规制工具的重要内容,可以对交易主体起到间接干预的作用。”(应飞虎、涂永前,2010)本文立足于主动公开的范畴,对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一、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年度状况

(一)中央机关食品安全政府信息网络公开概况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4月7日发布的《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25号)明确提出: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前的相互沟通,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归口发布。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及时、客观、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之前,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主要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3个部门。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6个部门是直接具有行政执法管理职责的部门,其他组成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仅是部分涉及,比如盐业管理由发改委负责。笔者通过对中央政府部门的网站尤其是上述六个直接具有行政执法管理职责的部门网站进行查询,分析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情况。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利用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媒体或形式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监管政府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2)。例如,在网站建立“处置铬超标药用胶囊”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发布工作动态、监督抽验情况,并适时介绍相关科普知识;开通“中国药监”官方微博,通过这个平台介绍食品药品监管的有关政策;发布“四品一械”(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食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预警信息,解答公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2013年3月后原由卫生部负责公布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公布。然而在该局网站“专题专栏”栏目中,仅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部分与食品相关,其余均是与药品相关的信息;同样在“公众服务”栏目中,警示信息也只涉及药品。可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在食品安全信息领域的职责相对单一,其内设机构“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专司与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相关工作。2012年11月30日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2]77号),明确推进食品安全标准的信息公开是其信息公开的重点。通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网站的查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其网站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主要包括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两大类,其中与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的信息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领域,去除各种会议类的通知外,发布的与食品安全标准直接相关的公告、规范、复函类信息共有60条。《卫生部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中指出,其在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是:“加强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公开,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责任分工,将信息公开与知识普及、公众交流紧密结合,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卫生部,2012)

3.农业部

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农业投入品质量及使用的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屠宰环节和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农质发[2010]10号)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专项监测结果等信息;(2)农产品因生产引起的质量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3)消费者或媒体反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核实及处理情况等信息;(4)其他依法由农业部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与上述职能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分散在农业部网站不同栏目中。其中“转基因权威关注”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两个热点关注专题系统介绍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食品安全信息,是农业部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亮点。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负责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和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审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活动的监督检查。从这一职能分工上来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职责是“保健食品广告活动的监督检查”。在其网站的“监管执法”栏目中,有两个栏目与食品安全相关,分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和“广告监管执法”,前者主要发布的是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机构改革后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已划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显然这一职能的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2013年6月2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积累监管经验 丰富工作成果 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治理整顿效果明显》中称:“截至2013年3月底,全系统共查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52万件,案值21.88亿元,移送司法机关509件。”随着职能转移的完成和理顺,以后这类信息将不会再出现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网站,剩下的只是与“保健食品广告”监管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考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情况,“广告监管执法”的信息公开做得比较好;但至少在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机构改革之前,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上比较欠缺,至今无法在其网站上查到“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等类似的重要信息。

6.商务部

改革后的商务部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拟订促进餐饮服务和酒类流通发展规划和政策”,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酒类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并将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从机构职能上来看,商务部涉及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比较单一,重点在拟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不涉及具体的行政执法和监管。发展规划和政策在行为上的表现多为通知、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该类信息属于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畴,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可以查询。2013年5月22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2013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这是中央国家机关中唯一一个针对食品安全出台工作要点的部门。

(二)食品安全事故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公开,对于防范社会食品安全恐慌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此方面的信息公开严重不足,难以有效地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1.食品安全事故的规范性文件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共分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然而,《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不同级别食品安全事故的具体条件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有百余件,对不同级别食品安全事故的规定大同小异。最近的是2013年6月17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西安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政办发[2013]78号)。按照《西安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省份或国(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造成特别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或经评估认为事故危害特别严重的;(2)国务院认定的其他Ⅰ级食品安全事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设区市,造成或经评估认为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2)发现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并有扩散趋势的;(3)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4)省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Ⅱ级食品安全事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县,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2)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3)市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Ⅲ级食品安全事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1)存在健康损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2)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99人以下,且未出现死亡病例的;(3)县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Ⅳ级食品安全事故。

2.食品安全事故(件)信息公开状况

根据2010年11月3日原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卫监督发〔2010〕93号)的规定,涉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地和责任单位基本情况、伤亡人员数量及救治情况、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调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2012年期间,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门”众多,但这些只能被称为“食品安全热点”,而无法定性为食品安全事故,有的甚至不构成食品安全事件(中国经济网,2013)。而哪些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构成“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事故”,缺乏官方的权威数据。这一信息的缺失本身就说明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领域的不足。“镉”大米事件是2013年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之一,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政府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方面的失职却不容忽视。据《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17日报道:“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为9292%,其中米及米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5556%,不合格项目即是‘镉’。此次广州市食药监局共抽检广州市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共367批次,检验合格341批次,合格率为9292%。其中抽检食品及其原料310批次,经检验合格287批次,合格率为9258%;抽检餐饮具57批次,检验合格54批次,合格率为9473%。此次抽检米及米制品合格率最低,共抽检18批次,其中10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5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对于广州具体哪些餐饮单位的大米镉超标不合格,广州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只公布数据,暂不便公布具体名单。”该事件曝光后,公众一再呼吁政府部门公开相关的具体信息。经公众质疑后,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了相关单位。但对于不合格食品的流向,各地相关部门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关系老百姓食品安全的信息成了有关政府部门“不能说的秘密”。“从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监管部门发布相关食品安全的消息后,在社会各界的不断追问下,从最初的不公布涉事企业,到有条件地公布部分生产不安全食品的企业,申明有些生产企业、品牌不便透露——挤牙膏式的信息发布不仅没有消除消费者的担忧,反而激起更大范围的质疑”(郭振纲,2013)。由于缺乏官方的信息,“镉”大米的来源、影响范围、受影响人群及结果等信息无从得知,更增加了公众对食品的恐慌情绪。

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年度特征

(一)信息公开由制度建设转向行为规范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以及诸多地方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构成了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基础性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的出台集中于2010-2012年期间,基本完成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架构。步入2012年下半年后,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的重点由“创立规则”转入“具体行动”的阶段。从规范数量上来看,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中央和地方性规范仅有三个。但从行动上来看,以国家卫生和人口计生委为例,基本上每月都有相关信息发布,不再出现像以往集中发布信息或一段时间内没有信息的不规范做法。

(二)信息发布主体随机构改革而变化

按照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相应地,以往应由各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也随着职能的转移,由新部门行使。以往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机制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由卫生部统一发布、“日常食品安全信息”由其他部门分散发布的机制。机构改革后,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由新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2013〕24号)明确规定其内设的“新闻宣传司”负责“拟订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其他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仍由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公安部等部门分别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发布。新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方面负有主要的责任,但由于该机构刚成立不久,职能尚未完全理顺,其在信息发布方面重药品信息而轻食品信息,希望这种状况在下一个报告期能有所改进。重新调整职能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职能相对单一,在信息公开领域与以往相比也有更多的作为,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清理和公开方面的工作成为一大亮点。这也是中央部委涉及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中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最好的一个部门。

(三)标准信息得到重点公开

我国已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标准清理整合工作,新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85项,清理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193项。但一方面“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部分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存在缺失、滞后、重复以及相互矛盾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2);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布凌乱、分散,难以查找。2012年11月3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2]77号),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据职责主动公开以下食品安全标准信息:(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规定;(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3)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4)食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文本;(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解释材料;(7)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的方式包括:“本部门网站、部门微博客、信息公开栏、电子屏幕等方式,公告、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或者编印资料等,食品安全宣传周、开放日等重大食品安全宣教活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12320’卫生热线电话,其他便于公众获得信息的方式。”据统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有关食品安全标准信息近60条。

(四)安全信息呈专题化发布的趋势

食品安全信息庞杂、类型众多,无论发布机关还是公众都容易陷入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而无从着手,食品安全信息的类型化和专题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专题化的信息一目了然,便于公众查阅和利用。以往食品安全信息更多地分散在相关政府网站的不同栏目中,查阅起来既费时又费力。目前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专门性的食品安全信息专栏开始增多,例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风险评估信息”、“风险警示信息”,农业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专栏、“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

三、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不对称仍然是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发布主体的职能没有完全理顺

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机关应是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应政府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的规定,这些部门主要包括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农业、商务、质量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这些部门负有收集、制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职责,公众具有知悉相关信息的权利。“在食品安全信息领域,市场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依靠政府矫正食品安全信息的严重偏在,就成为维护食品安全消费的必然选择。”(赵学刚,2011)而当上述部门履行职责不充分的情况下,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的缺位就会导致信息混乱。2012年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突出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下页表1显示,在12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中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只有“可口可乐含氯门”。虽然许多事件最终被证明为非食品安全事件,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除了法定的政府部门外,其他主体是否有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权利,如果违法发布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目前的法律对这些问题没有规定。食品安全信息发布需要遵循依法、科学、准确全面、客观公正、严格程序的原则,最终目的应当是,有利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引导正确的市场消费和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马立群,2012)。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主体混乱这一问题一直存在,目前的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改变,有的信息没有责任主体,有的信息重复发布。

(二)缺乏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准确把握

虽然《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内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什么是食品安全信息仍缺乏准确的把握,将食品安全信息与新闻报道、通讯、评论等混同,置于同一类信息予以发布难以准确区分,导致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利用与查询大打折扣。食品安全信息的外延应涵盖:(1)食品安全总体状况信息,对食品安全总体趋势进行分析预测、预警的信息;(2)食品安全日常监测信息,主要是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测获得的反映本地、本系统相关食品安全现状的信息;(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信息,包括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措施、规划部署、方案实施、地方性立法、标准制定与修订、监督检查、检测检验、风险监测与评估、专项整治、督办案件查处、重要会议、领导重要批示、工作动态等信息;(4)食品安全事件信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包括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举报投诉、重大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5)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及信用信息,包括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营业执照、认证和信用等信息;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工作机构、宣传培训、信用体系建设、重要项目建设、科研成果及其应用;(6)食品安全舆情,媒体报道或反映的可能或已经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以及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但政府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狭窄、信息质量不高,政策性信息、新闻媒体信息的披露偏多,深层次信息较少,多数信息采摘自报纸、网站等媒体,导致食品安全信息与新闻报道等内容鱼龙混杂。

(三)信息质量不高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国办发[2012]26号)明确将“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作为2012年重点推进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域之一,强调:“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管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原则上都应依法公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公开,拓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标准起草的渠道,进一步做好征求公众意见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国务院的工作安排明确将上述六类信息作为重点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并规定由“食品安全办、卫生部牵头落实”这项任务。从整体来看,“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是对一定区域内食品安全情况的总体评价,属于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内容,但至今从中央到地方都缺乏这一至关重要的信息。对比国务院的规定,上述六类食品安全信息虽有发布,除食品安全标准信息相对较多而且集中外,其他重点推进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状况与规定相去甚远,无论在点上还是面上都不全面,大部分信息零散、不全面。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以预防为主的预警、预测信息为重点。但是从我国政府信息发布的内容及范围来看,主要以检验检测、综合监督、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政策等事后处理结果信息为主,对信息的预测分析严重不足,缺乏对危机、危害的事前预警信息的披露(李红,2011)。由于监管机关的不作为和不充分作为,导致权威信息缺失。从具体事件来看,诸如“镉大米”这类食品安全信息至今仍不全面。“对于突发性的诸如镉超标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出现‘失语’,而是应该积极回应各方质疑,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供各方参考,譬如包括不合格食品的品牌、生产单位、销售单位、最终流向等,均应如实客观地公之于众”(廖海金,2013)。

(四)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发布信息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均要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尤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政府应第一时间公布信息。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没有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在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后,政府网站的反应速度总是慢于媒体、网民,甚至会出现政府公布的信息与媒体信息相矛盾的情况。在公众对政府信息总体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更加深了这种矛盾。以“问题大米”事件为例,2012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监测结果,但对于具体哪些餐饮单位使用这些大米,广州市食药监局表示,只公布数据,暂不便公布具体名单。在引起公众巨大质疑后,广州市食药监局马上回应公布了相关单位。该事件最终以相关部门公布信息而结束(谭琳玲,2013),但信息的公布是在公众的压力下而为,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公布。面对这一事件,“公众希望看到的路径是迅速进行查处,销毁这些大米,追查大米源头,并对擅用这些大米的餐饮单位进行处理,让其付出沉重代价,下次不敢再用。同时,全面、迅速公开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与选择权,防范危害公众健康的事情继续发生。”(练洪洋,2013)

(五)公布的信息量与公众需求差距巨大

食品安全信息是国务院所圈定的2012年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之一。根据2013年2月25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公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简称《报告》)的调查,我国很多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信息公开情况堪忧。通过对43个较大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网站的调查发现,能提供当地一个月内食品生产监督抽查信息的只有10家,信息透明度仅为23%。此外,食品企业安全信用档案信息的披露情况也不乐观。《报告》披露,仅有16家较大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供了食品企业安全的信用档案,而能够在其中详细提供企业各类基本信息的则更少。此外,一些重点旅游城市如洛阳、海口等城市,其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也不理想。在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测评指标分为10分的前提下,洛阳得分仅为15分,海口居然为0分;另一个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得分为0的城市是西宁市。(中国电子政务网,2013)这种情况下,政府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与公众所需求的信息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会使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倾向于逆向选择,公众对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愈发不信任。

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重点

(一)细化食品安全信息的分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政府机关公布了一定数量的食品安全信息;但这些信息庞杂,不利于阅读和查找,信息分类不科学,信息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完全对应。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的基本思路应对信息进行分类化处理,并将不同信息与食品安全监管机关相对应;监管机关应明确列举属于本部门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范畴,并做到依法、及时公开,供公众查阅。从地域上来看,食品安全信息包括了全国食品安全信息和地方食品安全信息;从内容上来看,食品安全信息应包含以下类别:(1)食品安全总体状况信息,涵盖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包括国家年度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情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情况等;(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警示信息,包括对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地和责任单位基本情况、伤亡人员数量及救治情况、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调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4)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建立并完善以市县行政区为单位,以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责任主体,选择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发布相应的热点食品安全信息的机制;及时发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实行定向、周期性地食品安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以权威规范、便于群众知晓的形式发布,尽快建立与发布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评价与公示制度(刘永,2012)。“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形成系列化、专门化和专业化的信息集成体系,并在相关网站的各个栏目中,对关联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减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信息不对称性。”(吴林海、黄卫东,2012)

(二)理顺监管机关的信息发布职能

基本的原则是“谁管理,谁发布”,即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机关是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制作主体,同时亦负有发布该信息的义务,避免监管机关之间相互推诿、信息发布职责不明确。县级以上多个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具有依法发布日常监管信息的权限,信息出口多、层次多,信息发布就更需要加强部门间、层级间、地区间的协调与配合。一是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发布工作,该公开的一律公开;二是发布的信息涉及两个以上监管部门的,要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而发布敏感信息涉及其他省市区的,发布前应当提前通报相关地区,做好沟通协调;三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风险警示信息需要公布的,依法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和公布;四是实行重大信息统一发布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国家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等重大信息要加强统筹协调,在统一组织下有序发布(张勇,2012)。由于食品安全信息庞杂,短期内难以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全覆盖地发布信息,当务之急应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粗线条划分,明确归口管理职责,在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细化和分类的基础上,使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对本部门管理的重要食品安全信息能做到首先发布,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表2所列为各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负责的食品安全基础类信息,应作为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基本入口。其中,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重要机关,但其至少目前在此领域的不作为情况严重。

(三)强化省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建设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在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起到信息沟通的作用。“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意指行政机关通过一定的平台,如互联网、媒体,与公众和企业交流和传播关于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活动。”(戚建刚,2011)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体制在纵向上实行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总责、分级公布的制度。其中,全省性特别重大的食品安全信息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公布事项。食品安全信息涉及两个以上(含两个)设区市,或虽然发生在一个设区市,但带有普遍性、趋向性,问题严重,需要在省一级层面统一公布的,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公布事项。对于仅涉及单个环节或部门业务的,由省级相应主管部门按职责归属归口负责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应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由于信息发布主体较多、公布渠道多样,应设立一个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作为公众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省级食品安全信息网和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的信息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会等)为省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主要平台。省级行政区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省级食品安全信息网应作为地方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省食品安全网,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完全定位为“省级信息发布平台”。以广东省食品安全网(http://www.gdfs.gov.cn/)为例,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制作“广东食品安全信息”并在该网站发布。虽然信息内容不尽全面,但这种形式能让公众相对集中地了解信息。今后应加强省级信息平台建设,将其作为中央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基础。

(四)完善食品安全白皮书制度

“白皮书”作为一国政府正式发表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在诸多领域适用。自1991年发布第一部白皮书以来,截至2013年5月我国已发表了85部白皮书,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政党制度、人权状况、军控、国防、防扩散、宗教问题、人口问题、能源、环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食品药品安全、互联网以及西藏和新疆等内容(百度,2013)。2007年8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从食品生产和质量概况、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进出口食品的监管等方面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作了介绍和说明。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人全面介绍中国国内食品安全情况。然而,此后全国性的食品安全白皮书并没有每年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制度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本报告期内,上海、福建、青岛、深圳以及佛山市顺德区、上海市青浦区分别发布了描述与反映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状况的白皮书。其中,《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2013年2月5日发布)为该市第二次发布食品安全状况,而《福建省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状况白皮书》(2013年1月17日发布)、《2012年青岛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2013年4月16日发布)、《2012年顺德区食品安全监管白皮书》(2013年4月2日发布)均为各自首次公布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有政协委员曾建议“实施政府年度食品安全白皮书制度,以省区市为单位,以政府名义每年发布食品安全及食品市场监管状况白皮书,让群众了解每一年度食品安全状态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情况,让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市场树立信心(刘永,2012)”。食品安全白皮书作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综合描述,承载大量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形式予以固定;笔者建议从中央到各省每年第一季度应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域可自愿发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白皮书。

[HT5”SS]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2013:“白皮书”,http://baike.baidu.com/view/1778.htm, 6月25日访问。

[2] 郭振纲,2013:《食品安全信息成秘密,不能说还是不愿说》,《工人日报》5月22日。

[3] 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12年)》。

[4] 国务院办公厅,2012:《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36号),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6月28日发布。

[5] 李红,2011:《我国政府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障碍及对策》,《农业经济》第9期。

[6] 廖海金,2013:《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还需推进》,《中国食品安全报》5月30日。

[7] 练洪洋,2013:《食品安全信息当第一时间发布》,《广州日报》5月18日。

[8] 刘永,2012:《郭跃进: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中国工商报》3月13日。

[9] 马立群,2012:《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也须依法》,《经济日报》8月19日。

[10]戚建刚,2011:《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法学研究》第1期。

[11]谭琳玲,2013:《广东21个地市大米不合格名单全部公布》,中国食品安全网http://www.cfsn.cn/news/content/201305/27/content_125118.htm, 5月27日发布。

[12]王贵松,2009:《日本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3]吴林海、黄卫东,2012:《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2)》,人民出版社。

[14]卫生部,2012:《卫生部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15]应飞虎、涂永前,2010:《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6]杨永清,2012:《移动增值服务消费者感知风险前因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第3期。

[17]赵学刚,2011:《食品安全信息供给的政府义务及其实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第7期。

[18]张勇,2012:《明确任务 加强协调 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中国食品报》5月26日。

[19]中国电子政务网,2013:《〈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 〉发布要点》,中国电子政务网,http://www.egov.org.cn/news/news007/20130227/138925.html, 6月25日访问。

[20]中国经济网,2013:《专家:2012年食品安全热点多数不属食品安全事件》,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301/06/t20130106_21313898.shtml,1月6日发布。

[21]S.A.,Hornibrook,McCarthy M. and Fearne A.,2005:Consumers Perception of Risk:the Case of Beef Purchases in Irish Supermarke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10).

责任编辑 汪晓清

作者:孙繁华

第3篇: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职责按年度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预先作出的统一安排。审计工作具有计划性,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审计机关全年整个审计工作质量成果的好坏和审计工作层次的高低。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应积极调研和精心准备编制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笔者认为,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每年在上年末和本年初,审计机关要对上年完成的全部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是审计查出问题分类,以及此类问题发生在何单位。对那些内部控制不健全、几次审计都发生违纪问题的单位要特别关注,一般要将这样的单位再纳入本年的审计计划。除对上年的审计情况进行总结外,还可以组织调研选择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分类调研,与单位领导及财务负责人座谈调研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探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的措施。在认真梳理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本年度审计计划草案。从当前的审计工作来看,一般有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企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金融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以下情况的单位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予以关注:财政预算资金量大、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多的部门;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重点专项资金,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资源环保建设资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多、具有罚没职能的行政执法机关;财政资金投入较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群众普遍关注的、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以前年度审计中查出问题较多、屡查屡犯的部门单位;群众反映较大、信访反映财务问题较集中的部门单位。

二、年度项目计划要与方方面面的计划相衔接

编制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做好与各种规划计划的衔接。一是做好与审计机关内部的五年规划的衔接。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做好与“十一五”审计规划的衔接。要服从五年规划的要求。五年规划是审计机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要服从服务于五年规划。二是要做好与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的衔接。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所规划的年度工作。既要听取三个报告对审计工作的直接要求,也要从报告规划的重点工作中,探寻审计项目年度工作重点。三是要与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相衔接。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是由组织部门下达的。审计机关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注意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要重复,能结合的尽量结合,既节约审计资源,也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四是要与上级安排的授权审计项目相衔接。上级安排的项目要尽早下达,地方审计机关也要主动与上级审计机关联系,争取主动。五是要预留资源,以备临时交办项目。政府常有临时性工作、突击性工作交与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在安排全年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结合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和上级审计机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地区确定的本年中心工作和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充分体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审计机关局务会确定的年度审计计划,要报地方政府主管领导批准,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备案,然后再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全年的审计工作。

三、年度项目审计计划安排要突出重点

年度项目审计计划应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从当前来看,审计任务越来越重,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国家审计人力、物力资源相对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千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被审计项目和单位定得过多,加之地方政府委托项目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审计人员少与审计工作量大的矛盾越加突出,审计时间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也将难以保证,也必将加大审计成本,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凡是属于审计法定范围之内部门单位和财政性资金,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项目时都应考虑。审计项目安排既要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危害大、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计划安排的项目单位少一些,审计机关通过积极整合有限审计资源,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抓住重点项目,合理安排时间,注重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审深审透,力争出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项目安排上要贯彻执行“行业系统审计”新思路

通过深入总结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发现所审计的县局级单位与下属事业单位之间关系千丝万缕,如果只审计县局级单位难以发现他们之间职能划分、财务关系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将一些违规的开支“下沉”到所属事业单位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以往固有的审计思路,既要审“上”也要审“下”,形成点面结合、重心下移的“行业系统审计”的新思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整体性审计。对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主管部门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视审计情况搞好延伸,综合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从宏观管理和制度管理上提出意见建议,这样可以提升审计成果层次。相对来说,审计调查比审计更具灵活性,适用面也更宽些。以县级审计机关业务为例,每年可只安排三至四个行业系统审计,视情况搞好延伸。如安排对县卫生局的财务收支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一般应达到60%)乡镇卫生院审计;安排对县林业局的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乡镇林场、林管站审计;安排对县教文局的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乡镇中小学校。也就是说,审计机关成绩的大小,不在审计的部门、单位数量多,重要的是必须审深审透。通过突出审计重点,集中优势兵力,力争审计出成果、出效益。

(作者单位:会昌县审计局)

作者:杨 斌

第4篇: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计划

磁器口街道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2011年,磁器口街道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按照市、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磁器口辖区的食品安全。

2011年我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思路是:提高综合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要有新突破。

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重点食品的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开展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工作。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要创新监管方式,着力治本,保证继续整治的违法行为不反复,在探索治本的长效机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由街道牵头,每月组织对我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督察,以促进全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

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全街道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均要获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强证后监管。对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时予以查处取缔。

3、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大力推进工商部门监督管理、食品经营单位责任管理、社区协助管理的“三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和健全社区义务监督站的制度建设,加强社区食品安全义务监督

员、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任和食品安全员的联络、培训工作,强化食品经营单位的责任意识,构建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网络。

4、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制度,强调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对发现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失信行为,抽查不合格信息,要坚决予以通报。

(五)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进一步健全磁器口街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健全街道、社区应急救援网络和有关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培训,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推进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二是要加强广大群众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参与程度。开展食品安全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工作,收集群众对我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与意见,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第5篇:街道食品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20XX年XX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XX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我街道食品安全各项监管措施,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公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实现科学监管、严格监管、网格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计划。

一、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1、全力配合区食品药品监督局做好街道方面的职能转变与资源整合工作。

2、继续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实行资源共享。通过多种形式适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3、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力量的建设。进一步对现有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4、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局做好餐饮、“五小行业”、卤菜店的营业执照的发证和换照工作。

5、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局,督促餐饮部门做好餐饮经营单位及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发证、换证和量化分级、卫生监督工作,并做好大排档的餐饮服务

许可证发放工作。

6、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局做好食品、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证、换证工作,并做好卫生监督技术指导。

7、配合质检部门做好对辖区内涉食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上报,对限期整改的企业要做到督促和警示,确保辖区内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 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检测力度,对集贸市场、超市、学校、餐厅等进行监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在加工环节,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台账登记、原材料进厂检验、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在流通环节,要具体检查相关证件、经营购销台账、假冒产品等。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工作整治,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使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在餐饮消费环节,要推进食品原料进货索证、验收制度建设,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设餐饮消费安全责任追究体系,餐饮卫生监督监管网络建设。在餐饮实行责任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员职责,发挥企业自身管理作用,树立企业合法经营意识。

在药品及药品器械流通环节,要切实加强监管,加大抽

检抽查力度,督促药品经营企业完善诚信经营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与信息员间联动机制的作用,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合力。

继续开展黑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市政府《南京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和区有关整治要求,继续认真开展小作坊专项整治。

建立完善食品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实现食品安全工作“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做、行为有约束”的工作机制。宣传报道食品安全规范,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活动,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三、不断加大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栏、发放宣传册、挂横、张贴公告等宣传,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和监督意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到学校(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鉴别真假伪劣食品,了解相关食品安全知识。

四、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按照区局要求制定食品药品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食品重

大安全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召开应急预案的学习会议,并不定期举办事故应急演习,确保应急预案的作用落到实处。

五、切实落实责任制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XX个村(社区)签订20XX年度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督促生产经营者切实负起食品安全的责任。积极采取分段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管。

XX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XX月XX日

第6篇:共建村2011年度食品药品年度工作计划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转变,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现将我村2011年度的食品药品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是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基层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我村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小组。同时,要求各村组一名兼职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安全责任。制定食品药品监督人员岗位责任考核细则,

二、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工作。

一是依托现有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食品药品监管栏目,设食品药品动态信息与食品药品常识子栏目,全面系统地介绍食品药品系统动态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常识。

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在村会议室对村队长妇女队长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三是建立宣传站点。以原来宣传站为基础平台,以维护群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在每期宣传中,增加食品药品要点,每季度争取刊出两期。

四是及时向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反馈我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动态信息。

三、强化教育,严格管理

一是强化监管人员与联络员的技能教育,保证上级业务部门对村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与时间安排,在适当时机,邀请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员到我村对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会管理、能服务、肯吃苦的食品药品队伍。 二是突出反腐倡廉,加强队伍监管。针对村级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管理分散、双重领导的特点,坚持大办公室、大中心管理的办法,确保监管人员专职不专权,专业不专横,强化对重点单位、重点事项的重点回访监督,确保监管队伍的安全。

三是建章立制,实行制度管理。建立出勤考勤、重大事项报告、食品药品镇级监督检查、餐饮单位定期巡查、监管人员廉洁从业、联络员例会等制度。

四、依法监管、创新创优

一是依法规范餐饮市场。对许可餐饮经营单位,加强指导、及时服务;对未经许可经营的单位,加强督查,限期整改,限制经营,对逾期不能整改到位的,会同有权部门予以查封。为配合餐饮市场整顿。对带有共性的集体、厂企食堂,采取主要领导、行业主管分片包干方式,邀请餐饮监管专业人员形成规划,加以改造,符合条件的,由食品药品服务人员免费服务申请许可,对确实不具备餐饮许可条件的,予以关停或并转。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二是建立药品经营单位的跟踪报告机制。与原负责医疗管理的卫生部门对药品经营单位,改定期督查抽检为药品经营单位按季上报进销存情况,药监人员按上报情况进行抽检。

三是加强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控。重大节日期间,杜绝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隐患。

共建村委

2011年2月

第7篇:乡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四排山乡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下,严格按照"政府统一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签订的各项目标任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排山乡辖有8个村委会,有33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目前我乡有餐饮服务单位25家,学校食堂5家,企业食堂1家,涉药单位19家。

二、2013年主要工作和业绩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为加强我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保障我乡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乡及时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食品安全管理站,具体负责保障工作。

2、乡政府与各行政村、各学校、各餐饮服务单位、乡属各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目标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3、乡政府安排有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一名,明确各村委会副主任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助乡食品安全管理站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和相关信息报告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2013年,我乡以维护群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了全乡人民群众关心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1、组织开展大型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我乡食品安全协管站在四排山乡中学针对530余名中学生开展了一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内容丰富,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主要涉及食品的概念、食物中毒的特征、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知识、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等,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关注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基层宣传队伍。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乡积极组织了宣传队伍,下村入组,深入群众和基层进行宣传,并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制作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课件,通过荧幕展演、例举实例、口头讲述的方式,给我乡人民群众讲解和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截止现在,我乡宣传队伍共对本辖区内的10个村组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受益群众共500余人,充分提高了我乡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率。

3、依托宣传材料,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我乡按照"三贴近"原则,根据制定的宣传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月、"慎食野生菌,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等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六月份的食品安全周,我乡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现场咨询活动,设置8个宣传点,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受益群众3000余人。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以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为基础,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四排山乡食品安全责任告知书》,旨在通过知识宣传普及,全面系统的介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达到人人皆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

4、积极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为切实保障我乡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乡严格按照"政府统一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积极组织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我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同时我乡还利用党员干部培训、村组干部会议等不同方式开展宣传,乡上所抽调的综合工作队、村主任助理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经常深入农户家中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有关的政策;乡上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挂钩联系制度,经常深入所挂钩的村组督促落实食品宣传情况,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知晓率。

5、明确目标,强化培训。为提高餐饮服务行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水平,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人意识,我乡积极配合和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督促落实我乡餐饮服务行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50余人,大大提高了餐饮服务行业责任人、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法律意识,明确了责任,达到预期目的。

6、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我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目标责任要求,明确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加强节日期间、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市场整治和学校周边及食堂环境治理工作。一是以学校、街道为重点区域,重点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四个环节,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以重大节假日为主要时段。在元旦、春节、泼水节、青苗节、中秋、十一等节日期间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突出抓好节日性食品的专项整治,加强节日食品市场监管,引导群众科学消费、健全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期间饮食安全。全年共出动人员16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4户;检查市场3次,餐饮业25户次,检查涉药单位7次;检查食堂6户次。

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隐患。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营秩序得到根本好转,监管水平有所提高,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期间饮食安全。

7、严格遵守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乡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管理,确保我乡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我乡对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乡对凡50人以上的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进行检查指导和申报备案工作。2013年,全乡各村共申报自办宴席62起2900桌。

8、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节假日期间,加强应急值守、信息上报工作,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各种通讯畅通,各值守负责人、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切实履行职责,及时了解辖区内食品安全情况,切实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坚决杜绝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努力,我乡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应该清醒的看到工作中仍然还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偏远地区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等条件的制约,我乡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数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加之经济条件不佳,广大农村群众食品消费水平低,购买食品时偏于便宜,忽视食品卫生和质量,致使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二)农村食品安全一线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一般都身为兼职人员,专业知识较低,没有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食品安全宣传还有死角。由于人员、地域、环境等条件限制,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很难在偏远地区展开或有所作为,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卫生饮食、文明饮食、维护自我在特定的时候只是空话而已,宣传工作难以到位,还有死角。

(五)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力度有待加强。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我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较好地净化我乡食品安全环境,但因经济利益驱使,法律缺失,在街道及学校周边摊摆设点、销售经营小吃食品的现象仍然存在,为刚刚有所好转的食品安全增添新的难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追究。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不能放松的工作,乡村两级监督小组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切实为民办实事,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对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营造宣传声势,扩大宣传覆盖。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的有效途径,利用村级联动力量,拓宽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教育,创新宣传形势,让更多的人来参与食品安全宣传。

(三)加强检查次数,加强查处力度。认真组织好辖区内的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以餐饮单位、校园食堂和监管部门多监督多抽查,发现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立即要求改正,同时对无证无照、安全条件差的餐饮业的小作坊,以客观原因造成的一般性质量问题,督促纠正,同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并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总之,我们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下一年要倍加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四排山乡人民政府

第8篇:2014年度全年度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

化作中心幼儿园2014学年度春季学期

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幼儿园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各层之间的安全组织,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就是使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全体师生“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据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结合幼儿园实际特制定本园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时时向家长、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节约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三、领导小组:

组长:陈学梅

副组长:黄惠溶黄凤

其他成员:全体教职工

四、工作重点:

1、健全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完善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及园一系列安全组织。定期召开各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实施办法,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要定期检查并分析幼儿园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和通报,学习本园制订的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程,并针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特点,对教职工开展消防知识、应急救生知识、保健卫生常识培训;利用家长、幼儿园和园内宣传窗,开展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增强教职工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

3、建立健全领导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4、要定期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操场、各专用教室、各办公室、以及玻璃、门、窗、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5、要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6、要加强幼儿园值班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幼儿园。

7、后勤人员要加强园内安全检查(电、水、火、等),全面消除和杜绝幼儿园安全隐患。

8、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与了解,及时把握安全工作态势,发现不安全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9、要积极配合派出所、搞好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严历打击各类扰乱幼儿园秩序的犯罪活动。维护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10、抓好幼儿日常活动的安全防范,规范教职工行为。严格规定带班教师须留心观察幼儿情绪的变化,不准离开幼儿,幼儿活动须在教师的视线内等;门卫须坚守岗位,管好幼儿的进出,不准让幼儿独自出园门,不随便让陌生人进入园内。努力消除幼儿日常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凡是组织幼儿外出集体活动要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

11、加强发生意外事故(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创设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环境、结合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并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幼儿的保护能力,在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积累有关安全教育的资料,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学性。

12、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五、渗透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园本课程中,我们将粗浅的法律常识贯穿于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生活入手,从身边入手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指导,使幼儿对“法”有比较形象

的认识,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并初步形成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另外还通过学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教育幼儿从小有爱祖国、爱家乡、遵纪守法的意识,教育幼儿做懂礼貌、有道德、守纪律的好孩子。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园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为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也为幼儿园开展好全面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2014年第二学期各月主要工作及活动计划安排:

三月份:

1、幼儿园开学对全园各项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工作大检查,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2、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3、安全第一课。

4、开展地震演练、消防等演练。

5、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的排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6、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四月份:

1、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2、幼儿园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3、抓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4、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五月份:

1、法制教育知识活动开展。

2、幼儿园健康知识宣传周活动。

3、对幼儿园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4、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六月份:

1、做好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安全管理。

2、对幼儿进行假期前安全防护教育。

3、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4、主管领导要做到勤看、勤检查,并做好记录。

5、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档案检查。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治园,强化安全措施。不断深化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设绿色校园,确保校园安全。

化作乡中心幼儿园

2014年3月2日

第9篇:车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车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一、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今年班组工作的重点,根据班组实际情况及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 .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安全会、安全生产月等形式做好宣传,尽可能地让职工时时刻刻心中有安全意识,让“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句话落到实处,车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2. 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除了一起学习安全制度、安全文件外,多方面查找安全生产资料,与同事们相互学习,充实自己。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事故制定相关事故预案,并进行事故演练,避免发生事故时盲目作业使事故扩**,尽最大努力缩短事故处理时间,缩小事故对高炉生产的影响,工作计划《车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二、隐患整改

1. 定期不定期进行安生生产自查,查找安全隐患、纠正现场违纪现象、改善工作环境和职工劳动条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教育,向职工阐明其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减少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2. 一些隐患随季节发生变化,根据这个特点,按季节变化进行相应防范。比如:根据冬季天气冷、大雪天气多的特点,以安全会、班前会等方式提醒职工注意保暖、防滑,及时清理现场设备的积雪,减少及预防设备。

( )

上一篇:教研组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医学危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