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语文七年级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讲义语文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表达能力和提问艺术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能真正上到学生心里,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七年级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提问艺术的含义、原则及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在深入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提问艺术,谈了笔者切身体验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润滑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 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

2 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 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 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二)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 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 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 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三)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 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 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 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 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才能使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更多智慧之花。

(责任编校:白水)

作者:石志华

第2篇: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语文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确定的主题,利用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理解课文,这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有着很大帮助。可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注重单篇课文讲解的情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中心,对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手段,通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单元内课文的共同点进行梳理,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不仅如此,教师利用大单元教学还可以明确课文主题,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综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群文阅读,拓展阅读同类文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就可以通过主题引入同类型的文章,然后学生快速学习这些同类型的文章,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素材。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同类文章,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在利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主题,然后学生就会根据这个主题自主搜集资料进行阅读,然后彻底掌握主题内容。[1]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单元主题“亲人”为切入点展开群文阅读。在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几篇课文,在熟悉掌握这几篇课文之后,学生就可以以“亲人”为主题搜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主题与单元文章和课外文章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主题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组探讨,共同探究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是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的核心,每个人对单元主题理解不同,所以在利用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避免约束学生的思想,保障单元主题的开放性,这对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很有帮助,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间单元主题思想的探讨创造了条件。[2]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单元主题“人物”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这些人物,引导小组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互动讨论中逐漸明确单元主题“人物”的含义,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微课教学,整合主题快速学习

微课是一种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与微课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深入理解单元的课文内容,这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帮助。[3]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与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结合,深入分析“小人物”的含义,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阅读文章,就可以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情,进而体会“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有效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结语: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讲解单元主题,这样学生才能从单元主题中理解课文内容,快速掌握课文核心知识,这为初中学生高效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苑.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钟山.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张洪敏.“部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1-13.

作者:王珍

第3篇:简评人教社2016版七年级《语文》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新修订稿为指导思想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终于到了师生的手里,面对新教科书,教师的第一感叹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语文”了。其实,新版教科书并不如一线教师感叹的那样不堪,新版教科书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它不但有了适当的写作教学序列指导,还加入了陈述性语文知识系列,也增加了适当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最大的亮点就是经典阅读指导进入了日常课堂。

不过一线老师面临新语文教科书的困惑也是事出有因,最显著的就是,新教科书的许多阅读课文的课后配套练习体系,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课程目标。教科书练习的课程设计指向,不是指向让学生学习语文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现代课程意识缺乏

在语文界,缺失现代课程意识是普遍现状,所以,常常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的理念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理论和现实需求的具体操作之间的脱节,造成一线语文老师实际操作中不知所措。新版教科书执行主编王本华说,这本新教科书的优势創新之一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就是借助“人文主题”来达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第一单元是借组“四时之景”来达成“朗读一:体味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的教学目标[1]。这种编辑教科书的理念无疑很先进,前所未有,至少在中国语文教学史上,的确是创新的举动,但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由于“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稍不留意,容易在“综合性”和“实践性”上出大问题,误入“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境地。因此,新版语文教科书,至少在阅读教学的处理上存在这样的缺失。我们就来看看教科书的设定。

阅读课文《春》开头的预习中,有这样两段煽情的话:

春天展现了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

这段话恰恰显示语文教科书现代语文课程意识的缺失。

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主目的,既不是为了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也不是为了认识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和赞美春天,而是为了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所感受到的春天和通过文字品味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而教科书显然将语文课程的要素颠倒了,真正落入了“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陷阱,教科书仅仅将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当作了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将语文曲解成了非语文。

当然说它完全没有课程意识,显然也有点冤枉,教科书里还说“这是一篇散文”,这本来是语文课程中文体意识的彰显,因为,文体意识是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起点,首先要学会辨文识体,可惜由于把握不准,又来了句“又像一首诗”,则将很好的课程意识给冲得一干二净。本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纯抒情散文,说有诗的情怀,也许更准确一点,但散文的抒情毕竟不同于诗歌。根本原因是教科书将语文课程仅仅理解为是对一篇篇语文课文的理解,是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为了通过这一篇抒情散文的教和学,从而让学生学会自能阅读所有抒情散文。也就是说,教科书没有走上通过阅读《春》来实现教会一种阅读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一条语文课程的正确路径,依然停留在为理解课文而理解课文的原地。这从《春》课后配套练习可以看出,它仍然没有脱离“理解课文内容”为旨归的语文无效教学的窠臼。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3]

这个问题,阅读指向是理解课文内容,而没有指向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当然,我们不是认为所有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指向都是不妥的,关键是,如果教科书的问题指向走出了理解文本语言的路径,而改用美术图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文本,则显然就不很合适了。虽然,我们也不能说,理解文本不能借助图画,但对于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首先要指向文本里的语言表达,只有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时,才可以借助于图画。可惜,教科书至今没弄清楚这个道理:一切没有指向文本语言的所谓阅读教学都是无效的语文教学。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3]

用什么方法去体味语言之美,这是需要语文课教的教材内容。练习中的“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一句中的“品味”,已经指明,就是教科书明确规定了阅读方法。就是说,要教学生用“品味”的方式来阅读《春》这篇文章用,所谓“品味”也就是用“赏析”这种阅读的方法。但如何赏析呢,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是需要教科书研制出来的教材内容,但教科书显然在这里失职了,因为教科书什么都没有提供,失职也就在所难免。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3]

这个配套练习,倒是指向“语言运用”的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来是值得表扬的设计。但在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书面语表达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参考答案”是这样的:“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鲜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回答错了,其实是教科书忘记了这是学习语文,是要品味文本的语言,而不是为了想象——想象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教,也是什么学科都教不了的——而是要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感受文本中的想象,而不是相反,从而让学生明白并学会语言描述的想象和图画雕塑等等其它艺术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当然,另一方面也不是为了教比喻这个语文陈述性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能正确运用比喻。而这就是教科书至今还没弄明白的地方,这是由于教科书的现代课程意识十分欠缺,因此,又如何能要求它真正符合语文课程呢。

文本解读能力欠缺

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書》看出,教科书能提供的几乎所有课文解读,都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目的的,而不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解读。如果以教科书那样的文本解读为前提的语文教学,是注定无法教会学生真正的阅读的。比如,教科书提供的《春》赏析,不是通过语言赏析让学生去学习语文,而是转化成美术课,用“春草图(报春图)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图)迎春图(人迎春)”之类美术课程知识,再由教师转换成美术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去教学生,这如何能不失败呢。虽然课后配套练习“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确实指向了语文,但教科书却不能提供如何“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的有效显性知识或默会知识途径,这样的语文赏析教学只能注定失败。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

积累拓展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对练习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教师教学用书》提供这样的参考答案: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形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尽管教师和学生们看了这个参考答案,但还是不清楚,这样的比喻和比喻叠加的强化后的形象好在哪里。还有是什么“形象”呢?教科书统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因为它都没有切中文学文本阅读的要害:语言!

那么我们如何从语言入手,解开文本的谜底呢?

正确的途径,应当是从分析《春》这个文本的语言入手。我们可以这样想,虽然“牛毛”有“密”的特点,但狗毛,猪毛,兔毛,等等,这些动物的毛,甚至都比牛毛更茂密,但为什么文章里却一定非用牛毛来比喻春雨,而不说春雨像狗毛、猪毛或者兔毛呢!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科书所提供的答案是无法让人满意的。答案说,牛毛“密”,但狗毛密度比牛毛还大啊!文本之所以用牛毛比喻春雨,自有它的道理。那是因为牛毛除了“密”特点,还有牛毛比较细和短的特点,远远看去,似有若无,而春雨刚开始下的时候,也是似有若无,这样的春雨,一定下得不大,所以,用牛毛比喻春雨,最贴切。春雨下得比牛毛再大些时,就像花针了,雨丝变长;再大些,就如细丝了,到春雨像细丝时,春雨从不连续变成连续的了。但无论哪种春雨,都是绵绵的,比较阴柔,不阳刚。原来这里,作者写春雨是由小到大在写,由断续到连续的进程来写的,十分符合春雨的特点。还有从语言的角度,后一句的“斜织”的“斜”显出春雨小,被气流或微风所左右,“斜织”的“织”,照应“花针”和“细丝”,春雨像丝织物,“细丝”的织物,用“细丝”比喻“春雨”,“细丝”的织物珍贵,而且斜纹织物比直纹织物工艺更高,更显出“春雨”珍贵无比,隐含了春雨贵如油的意思。而这个丝织物,还像屋顶上笼着的一层薄烟,可以知道这需要多高的纺织手艺啊!你看文学名家作品中的语言,前后互相照应,用词非常讲究,前后照应多么协调和谐,甚至天衣无缝。只有这样分析文学文本的语言,才能叫做文学赏析。

文学文本语言的上下文那种天衣无缝的和谐协调,不但体现在句子的前后语境中,而且在篇章中也是要做到协调和谐的。我们还是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子来赏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教科书这样提问:“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会想:写得太生动了,给人的印象真鲜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的练习,仅仅指向了学会考试,但没有指向学会语言运用。教科书这样教比喻,也太无效了,这些教学内容小学早已教了无数遍了,初中还教,是不是教科书偷懒了呢?教科书的确想不出办法了,于是只好祭出重复小学早已教过的教材内容的招数,这样省时省心,但损失的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是由于教科书文学文本解读能力的欠缺所致,它早已忘记了《春》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既然开头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就是说,春天来了想当也挡不住的。在描写了一大通春天的景色以后,文章当然还需要前后照应一下,结尾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小姑娘”,突出春天的可爱;“花枝招展”显示它的美丽,继续照应前文;至于“笑着走着”,写出春天欣欣向荣,无法阻挡,还照应着开头的“春天的脚步近了”,从脚步近了,到笑着走着,春天真的来了,理解文本,一定要从语言入手,就这么简单,可是教科书居然不知道!还有后三句第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里的“头到脚”,结尾句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都和开头“脚步”相紧扣,自然和谐,天衣无缝。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科书教材内容,教材课后练习“思考探究”第一大题第2小题说:“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设计的问题指向也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而不是指向学习语文。而第3小题:“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虽然概括是指向运用语文,但同样是指向概括文本内容,而不是指向运用语言概括。这类课后配套练习,设计的随意性太大,没有能体现语文规律性的语文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同样是不会解读而硬生出来的无效设计。

所以,阅读一切文学作品,千万不能忘记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如果想从文本语言以外的途径去求得文本的情感和意义,无异于缘木求鱼。

语文教材内容缺失

虽然我们可以要求一线教师有课程意识,但不能要求一线老师去研制语文课程内容和编制教科书中的教材内容,那都是需要“无中生有”的东西,这不是一线老师该承担的责任,这应该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的责任。一线老师们的职责是确定课堂里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里,我选取教科书规定的教材内容中的内容,来确定自己课堂里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将如此重任推给了一线老师,这是无法原谅的错误。我们还是以人教社2016版义务教学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为例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春》一样,属于抒情散文。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确定《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品对沦陷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痛的眷恋之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热情。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气势。[4]

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还需要给教科书确定具体适宜的教材内容,更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实现“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这一构想,可惜教科书没有提供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合理具体途径。对于下面的这段抒情文字: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喚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5]

《语文》教科书这样旁批:这里铺陈了许多赋予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5]

这样的旁批,显然是无效的提示,对阅读者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帮助。本来,教科书应该这样设问启发:文本这样的铺陈,本来是很啰嗦的,但为什么读者却不感到啰嗦呢?其实运用大量铺陈而不让读者感觉到啰嗦,是在于文本句式的适当变化和叙述视角转换,还有就是大量形容词的运用。感知作者的感受,这才是语文,是文学文本叙述的艺术,是需要学生学,教师教的。本来高粱、豆粒、脸庞、眼睛、山雕,都是东北最常见的东西,但用俯视的视角看到高粱像“红布似的”,读者获得一种新鲜感;用“金黄”形容豆粒的色彩,用“红玉”比喻脸庞,“黑玉”比喻眼睛,作者甚至没有告诉读者,这脸庞、眼睛是谁们的;用“斑斓”形容山雕,等等。这些金黄、红玉、黑玉、斑斓,都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珍贵的物品,“红布”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喜庆色彩,文本给平常物品用珍贵的东西来形容,那么,这些平常的物品也就变得珍贵起来,就衬托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有了这样的铺垫,连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声音和事情:幽远的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怪诞的狂风,等等,也在作者心目中变得如此珍贵难忘。这才是抒情文字的做法和目的所在。作者越是将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将平常被人所讨厌的东西,看得愈加重要,那么情感的错位就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抒情就愈加到位。比如“蛛丝”其实很不让人喜欢,但端木蕻良却在文本里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教科书其实要学生发现为什么要用“银丝”来形容“蛛丝”,这才是品味文本语言,学习语言运用,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文本,让读者明白,有如此美好的土地和物产的广袤东北大地,谁不想拥有她,谁又愿意失去她呢!当学生明白了这样的形容对抒情有什么好处时,这才是语文要学的真正要紧处。

对同样抒情的古代诗歌,教科书也毫无办法,不能提供赏析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地想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6]

教科书只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了诗歌,甚至解释都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解释翻译,除了让诗歌变得诗意全无以外,对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赏析能力,毫无帮助。“谁家”比“不知何人”不知有味多少倍,用“人”替代“家”,没有了“家”,这思念“故园”的情感便成了空中楼阁;用“玉笛”而不用“羌笛”,也不用吹笛,自有诗歌的必要;诗题中只是点明“春夜”,而没确定是深夜;所谓“何人”,其实是说诗人自己,但为何不用“自己”,而用“何人”来指称自己,这是赏析诗歌的要紧所在。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阅读诗歌,如果不通过赏析语言的好处,分析语言的妙处,品味或解读出语言所包含的所指和能指,那么这种赏析和阅读是注定要失败的。教科书对王维《竹里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用字造语”“平淡自然”,但编者们都没有指出王维《竹里馆》“用字造语”的好处来。连解释“明月来相照”“相照”也是出错的:“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6]这里,教科书们居然不清楚“相照”的“相”是什么意思,只能含糊地糊弄学生说是“明月”“来相映照”,其实,这“明月来相照”里的“相”当解释成代词“我”,这样解释才能与开头“独坐幽篁里”的“独”字相互映衬。真想问问教科书为何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

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方法去体味文本语言之美,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教科书研制的教材内容,但它却在最要紧处脱身了,这让我们一线教师感到十分遗憾。

几点建议

语文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其实已经非常明确: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正确理念和实际操作间的错位,造成了语文教学至今依然低效或者无效。由此分析可见,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语文课程没有研制出合宜的语文课程内容,教科书没有确定合宜的教材内容,却让本不该担责的一线教师担责。让一线教师自己来解决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的教材内容,而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却玩金蝉脱壳的把戏,这是有失公平的。

如此,想要改变语文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事实,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们,联合语文课程专家,纳入叙述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用学,语体学,逻辑学,修辞学,解读学,传播学,新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等和语文教学可能有关联的学科,筛选出中小学校所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新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当然还需要征求一下一线语文老师的意见,甚至也可以让一线语文老师参与制定课程标准。

其次,语文教科书的编制工作,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依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语文课程标准,由政府或出版社召集教材编辑人员编辑合宜的语文教科书,并让那些既懂语文课程和知道语文该教什么,又有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一线语文教师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也要向那些具有语文课程意识的一线教师征求如何编辑教科书的教材内容的意见,编出真正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语文教科书来。让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能像“数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等等的教科書一样,做到一线教师能到手就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备课几十年,教学无数次轮回,还是不知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

那么,什么样的课后练习系统设计才是指向学习语文的教学解读设计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设计是不是更合理。

细读文章,品味“文眼”式行文方式。

(一)理解百草园部分“野草”和“乐园”的对比关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1节,根据前边的全文阅读,找一找文章中哪句话起统领后文的作用?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怎么理解?怎样理解这句话?

2.阅读第2节,如何围绕“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展开描述。

3.“美女蛇”的故事和“野草”“乐园”能不能扯上关系?你怎样理解文章中安排的这样一个故事。

4.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二)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1.阅读过渡段,体味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感受。

2.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3.在作者笔下,三味书屋私塾里的先生是怎样一个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涯,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三)质疑问难

要求学生提问,(可以用小组比赛的方式)针对文本提出。如“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没有孔子的牌位,拜的是梅花鹿,却说算是拜孔子。并将提出的问题在纸上写完整。

这设计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的教学解读设计,这是指向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设计。当然并不是说,这样设计已经很完美了,而是提供一种正向思路。要做到这样,必须改变理解文本内容为旨归就是实施了语文教学的观念,从人教社的新编语文教科书中,我们看到,这个改变依然十分艰难,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全体语文人团结起来,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努力,走上语文教学真语文的正道。

注释: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p9

[2][3]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07.p2

[4]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2017.1.p81

[5][6]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11.p37.p79

作者:董水龙 周妙华

第4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讲义2

众予教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七年级语文分类复习

(二)

一、作文精彩段落理解并背诵

经典

经典诗文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时光。我一有空闲就拿起书来,读上一段《论语》,就算只有一两句话我也会感到受益匪浅。“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也会有疑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告诉我要紧紧抓住现在,不浪费光阴!我还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做事不拖拉不松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时间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必须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今天,珍惜现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经过风吹雨打和种种严峻的考验才会获得成功!我每一次朗诵经典,都仿佛是在跟古代的圣贤倾心交谈,在聆听他们的教诲,向他们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从他们那里汲取营养,增加智慧和获取力量。我因爱读书,被老师选去参加美文诵读展示活动。我精心准备,反复揣摩诗句的意思与情感。舞台上,我诵读着岳飞豪迈的《满江红》,心中被岳飞的一腔爱国情所感染,一股激情奔涌而出。诵读完了,台下响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我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诵读经典,享受经典。经典如一股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灵;经典如天穹的星斗,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方向;经典又如一座灯塔,指引我扬帆远航!

二、古诗鉴赏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螣蛇,传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⑩ 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张铁明) 《龟虽寿》写于孟德东平乌桓之后,此时,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外现。这首诗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为诗歌第一层。“神龟”,古人认为龟为长寿之物,性通灵,故称;“腾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与龙同类之物。诗人在这里以龟蛇起兴,说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逃离“竟时”“成灰”的命运。这四句看似极消沉,极颓伤,而且,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梁钟嵘评其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认为这是不足之处,所以将操诗排于下卷之中,这是不对的。而清刘熙载则评价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说。回首前尘往事,人生倏忽,弹指间,已届老境,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暂。诗人在这几句诗中,有一种正视生命的勇气和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所谓的消极情绪,恰恰是一种质直的人生感悟。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豪迈的气概的勃发。

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之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同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相反,曹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曹操的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这一句承上文之“暮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长寿的心愿,因为时间,对他这样暮年的人来说,已弥足珍贵,他需要时间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前一节联系互证。这一层的说理,把激荡人心的诗情和对人生的睿思哲理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也给壮年者深深的启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一句是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涉,所以笔者在前面抄录全诗时如上排列。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不仅如此,这首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三、文言文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吾日三省吾身。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第5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讲义3

众予教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七年级语文分类复习

(三)

一、拼音与汉字练习

安恬( )撷取( )惆怅( )豁达( )自诩( )荟萃( )咧嘴( )不屈不挠( )宿怨( )跻身( )骷髅( )聘请( )茅塞顿开( )履历( )咬文嚼字( )噤声( )上阕( )归省( )行辈( )絮叨( ) 安tián( ) xiã( )取 chóu( )怅 huò( )达 自xǔ( ) huìcuì( ) jī( )身 kūlóu( ) pìn( )请 jìn( )声 jiǎo( )洁 nà( )喊 腌zì( ) yùnniàng( )抖sǒu( ) 水zǎo( ) chãng( )清 主zǎi( ) pángbó( ) 苦sâ( )

二、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⑴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⑷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众予教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首联描写的是古寺周围的环境,还没有进入后禅院,而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因此诗人所写的重点在后禅院,这样颔联就是随着诗人的行进而作进一步的描绘,写禅房的幽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佛殿步入后禅院,经过的是一条修竹夹道的小径,置身在这翠竹掩映,静谧无喧的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幽处”的禅房在茂密的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的幽雅宁静。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阵阵清香,这真是使诗人神往和留连忘返的“幽处”!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极口称赞这两句诗,他说:“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得一山斋宴息,因谓不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题青州山斋》)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体会推重这两句诗意新而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词藻,妙意天成,这是很有见地的。就艺术的独创性而言,这一联诗人以自己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抓住破山寺后禅房突出的景物特点,创造了一种幽深淡雅的艺术意境,可谓“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原诗》)。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红日高照,林木苍翠,百花繁茂,风光无限,使得鸟儿也怡然自乐,在花木丛中婉啭鸣叫。雀鸟本来是没有情智的,客观环境的优美或险恶,不会引起它的喜和忧,但在这里,诗人以所见景物的强烈主观感受,寄寓于无知无情的飞鸟,好象它们也为这幽美旖旎风光所感染,欢快愉悦。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的艺术描写,不仅不直率浅露,而且构思新巧,别有情趣。“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的特定环境中观潭影的感受。水潭清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众予教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澈,山光、天色映于水中,是那样明晰,那样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这就很有“禅悟”的意味。《宋高僧传》载,临川郡守裴某,笃信佛教,“每至海霞敛空,山月凝照,心与境寂,道随悟深”。常建虽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所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审美体验,有可能触发自己的情怀,并把某些自然景物视为契合自己主观“禅悟”的东西。这“潭影空人心”一句,正是诗人在清净无扰的破山寺后禅院,睹“潭影”而杂念俱消的感受。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由刻画后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

尾联紧承“潭影空人心”,进一步通过静中有声,愈显其静的描绘,突出地表现诗人意中的静境。“万籁此俱寂”是诗人杂念消除净尽,“心与境寂”的具体表现。在后禅院中的诗人,由“潭影”触悟而杂念消除,此时此刻又使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也就是客观世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诗人的内心活动而论,万籁俱寂也就是诗人万念俱寂的表露。不过万籁俱寂,并不能成功地创造静境和表现静趣,因为静到没有任何音响的静境,是一片死寂,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寒而栗。但常建是盛唐时期善于创造静境和艺术地表现静趣的诗人之一,他深知“寂处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诗意的静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中之静,所以诗人用“但余钟磬音”作结。这就是说,在“万籁此俱寂”的时候,只有佛殿传来袅袅的钟磬之音,给人的感受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很有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感觉。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这种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在创造幽静的诗歌意境方面,效果是异常突出的。

这首诗是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所以诗人着力创造一种幽深寂静的意境,层层深入,脉络分明。诗中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静趣浓郁。

三、文言文翻译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众予教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4)念近中无禅院。

(5)或凭或立,不一状。

(6)然数年恒不一见。

四、家庭作业:理解并背诵

读书

书,陶冶我的情操。我曾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杨科、卖火柴的小女孩哭泣,曾为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鏖战野人加油助威,曾与“三毛”一起流落街头。《罪与罚》使我看清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三重门》使我领悟了应试教育的残酷,《巴黎圣母院》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西游记》使我惊叹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我真正尝到读书的乐趣。

书,给予我的力量。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的飞来飞去,采集花粉。《雷锋的故事》让我懂的人生存着都要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了《大地的儿子——周恩来》,我明白了读是为了什么,决心要向周爷爷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读《三国演义》,令我仿佛置身于几千年前的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诸葛亮羽扇纶巾,手捋胡须,面带微笑,神情自若的站在七星台上借东风;周公瑾雄姿英发 ,腰束金带,拉着小乔的手在后宫散步;关羽手拿青龙偃月刀,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立力克曹营大将,将一代枭雄曹操击败;著名的赤壁之战,关羽的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那一位位英雄好汉给予我巨大的力量,激励我勇往直前。

书,成为我的益友。一有空我就漫游在书海里,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探索科学的无穷奥秘 。沉浸在《淘气包马小跳》里,淘气的马球小跳,漂亮的夏林果,笨笨的安琪儿,聪明的路曼曼,书生气的丁文涛„„走进《西游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的猪八戒,老实、厚道的沙僧,忠心耿耿的白龙马„„他们都成为我的开心果,我的挚友。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第6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讲义4

众予教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七年级语文分类复习

(四)

一、给加点字注音并默写

摇曳() 静谧() 祈祷()粗糙()

卷帙()汲取()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广漠() 炫目() 灼热() 干涸()

绊倒() 清澈() 闪烁()和煦()

颤栗()近在咫尺()称职()呈报()

骇人听闻()附和() 赐给() 头衔() 爵士() 篝火() 解数() 滞留()

二、文言文阅读

童趣 余① 忆童 稚② 时,能 张目③ 对日,明察 秋毫④,见 藐小之物⑤ 必 细⑥ 察其纹理,故⑦ 时有 物外⑧ 之趣。

夏蚊成雷,私⑨ 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⑩ 为之 强㈠。又留蚊 于㈡ 素帐㈢ 中,徐㈣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 唳㈤ 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㈥。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㈦。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㈧ 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㈨ 一 癞虾蟆㈩,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讶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

我回忆童年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其敏锐,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私下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就有时成千上百,果然变成鹤了。我抬看它们,脖子为此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高兴得连声叫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仔细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蚊子当作野兽,把土地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当时我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让我惊叫起来。心神安定后,我捉住了癞蛤蟆,鞭打几十下之后,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注解:

①余:我

②稚:幼小

③张目:睁大眼睛

④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⑤藐小之物:细小的事物

⑥细:仔细

⑦故:所以

⑧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⑨私:私下

⑩项:颈,脖颈

㈠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㈡于:在

㈢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㈣徐:慢慢地

㈤唳:鸟鸣

㈥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㈦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安适、愉快;然:的样子) ㈧兴:兴致

㈨盖:原来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㈩虾蟆:癞蛤蟆

阅读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习惯:。收获: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3、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词语:等。

4、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5、最后一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6、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关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第7篇:中华版历史(七年级-下)教学讲义_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

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北宋政权的建立,契丹(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和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宋政权的建立,契丹族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导入:唐朝灭亡后,出现了混战割据局面。

一、契丹族的兴起

1、契丹族的兴起

契丹是古代鲜卑的一支。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首领,契丹族逐渐兴起。

2、辽国的建立

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辽太宗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政权之间的冲突不断。

二、北宋的建立

1、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合称五代。那时侯,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总称为十国。这一时期,史称“五代十国”。

2、陈桥兵变 —— 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十国政权,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

三、辽、宋、夏的和战 (辽宋大战:杨家将)

(1004年)↓

1、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就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后来辽宋议和,辽撤兵,宋给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2、西夏和宋的关系:1038年,党项族(羌的一支)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也与宋交战,双方各有得失。最后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

第 8 页 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

【教学目标】

了解女真的兴起和金政权的建立、靖康之变,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等相关史实,知道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难点:金军能轻易灭掉北宋而不能灭掉南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金的建立

女真就是前面学习过的靺鞨族(满族)的一支。10世纪时,受契丹的统治。完颜阿骨打任女真首领后,带领女真人民反抗契丹的压迫和奴役,逐渐强大。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二、金灭辽和北宋 1125年,金灭掉了辽。

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 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把北宋两代皇帝徽宗,钦宗和后妃,宗室,及官员等3000多人被俘,北宋灭亡。

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南宋的建立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即1127年),钦宗的弟弟赵构(宋高宗)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

2、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金军又数次南下,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抗击。在这个期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抗金将领,如宗泽、韩世忠、岳飞等。

其中,岳飞抗金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来,岳飞受秦桧的陷害而被杀害。

3、绍兴和议

最后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 9 页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了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方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南方取代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自五代起,南方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2、引进并推广占城稻,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有“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发明了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如“耖”、“秧马”等。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

(以蜀地、江浙为代表的丝织品产量已跃居全国首位)

2、棉织业兴起

(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2、制瓷业发达

(景德镇 —— 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宋瓷誉满中外)

3、造船业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宋代造船业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当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高的国家。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开封(东京)和临安商业繁荣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成为全国的第一大城市。临安城中店铺比比皆是,有早市和也有夜市,买卖昼夜不绝。(P55—56)

2、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1)外贸港口:泉州、广州、明州

(2)市舶司的设立

从而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交子

第 10 页 第11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的概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衣食住行,包括娱乐和节日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会有这样的繁荣特点。 【教学过程】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 —— 宋代对衣着服饰有极为严格的限制。从穿戴看出等级差别和从事的行业。 提问:那时服饰上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

①官员服饰 —— 从节俭变为奢侈。(富用丝,民用布,有“布衣”之说) ②劳动者服饰 —— 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 ③陋习 —— 妇女缠足。

2、食 —— 两宋时期的饮食也很丰富。早市和夜市的小吃很多。

北方人吃羊肉多,主食是面食。南方人吃鱼肉多,主食是稻米。

3、住 —— 两宋时期,农村百姓的住房简陋,以茅屋为主。城市居民的住房多为瓦房和茅草房相结合的四合院。贵族和官僚则居住十分奢华私家园林。

4、行 —— 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和驴车。达官贵人出门多乘轿子,士大夫骑驴和骡。那时的交通也很发达,邸店很多,旅店业兴旺。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热闹的瓦子

宋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仅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娱乐场所。娱乐兼商业场所叫“瓦子”。瓦子里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古称踢足球为“蹴鞠”。

2、欢乐的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最受到重视的是春节,宋代称为元旦。

第 11 页 第12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本史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

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行省制度。 【教学过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族杰出英雄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从而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乱的局面。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提问:(P62问题):成吉思汗机智勇猛,有雄才大略。

二、元朝的建立和全国的统一

1、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灭西夏、金,并逐渐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2)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元朝统一全国

(1)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

(2)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 (3)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还加强了对西藏和琉球(台湾)的管辖。】

统一全国后,元朝注重发展农业,还治理黄河。那时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写了《马可〃波罗行记》描写这一繁华景象。

三、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元朝行省制度建立,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契丹、女真与汉族已无什么差别了。

定居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 —— 回族。

四、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北至漠北,南到海南,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

第 12 页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和《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制《授时历》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应用,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意义。 【教学过程】

提问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一、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提问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请问:最初的印刷方式是什么?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答:雕版印刷 《金刚经》

提问3: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答:既经济又省时。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利用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到宋代,制出了指南针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欧洲。指南针的应用推动了欧洲的航海事业。

2.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枪、火箭、火炮等火药武器已广泛用于战争。

三、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著《梦溪笔谈》

沈括是我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博学多才,在天文、历法、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研究。他还创制了与现今阳历相似的“十二气历”。

2.郭守敬编写《授时历》 —— 比欧洲早300年。

第 13 页 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

【教学目标】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等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难点:《资治通鉴》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宋词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历时1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由于《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历史上称它们为“史学双璧”,而两位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也被并称为“两司马”。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和优秀词人

宋代史学成就巨大,文坛更是百花齐放。宋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是词。 提问:宋代有那些杰出词人?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答:苏轼(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风格略)

2、元曲和关汉卿

唐代以诗歌见长,宋朝以词最为突出,元朝的文学的主流是元曲。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剧作家,代表作《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及王实甫的《西厢记》。)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宋元时期,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和风俗画为主,书法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1、绘画:宋徽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2、书法:著名的书法家有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还有元朝的赵孟頫。

(唐宋八大家)

第 14 页

第8篇:苏科版七年级数学课堂教案、讲义、备课参考 2.2 数轴

九色鹿教育

2.2 数轴

◆知识平台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的画法:三要素缺一不可,单位长度统一.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思维点击

正确画出数轴,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将两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看两个点哪个在左,哪个在右,然后利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的性质进行比较. ◆考点浏览

1.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 3.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

例 判断下列图形中所画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0-2-1012234-1ABC01D

【解析】 画数轴三要素缺一不可.故以上数轴都不正确.A缺少单位长度;•B缺少正方向;C缺少原点;D单位长度不一致. ◆在线检测

1.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_________;•选取某一长度作为________;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_________,这样就得到了数轴.•我们把上述三方向称为数轴的三要素.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来表示.

2.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__,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原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数轴上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 __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_个,它们表示的

九色鹿教育

九色鹿教育

数分别是________.

4.判断下列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

(1)-101(2)

0(3)

-101

(4) -2-1012(5)

1234(6)-1-2-30123

5.在所给的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2,-3,1

-5-4-3-2-101311,0,,5,2。

2322345

6.指出数轴上A,B,C,D,E,F各点所代表的数字.

D-5-4-3-2A-10B1C23E4F5

7.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3,2,-1.5,-2,0,1.5,3.

(1)哪两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2)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相差几个单位长度?

8.将-1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对应的数是什么?

九色鹿教育

九色鹿教育

答案

1.略 2.左边 右边 0 3.2 2 2 ±2 4.(1)错误,单位长度不一致 (2)错误,没有单位长度 (3)错误,没有正方向 (4)正确 (5)错误,没有原点 •(6)错误,负数排列次序颠倒 5.略 6.略 7.略 8.-2

九色鹿教育

第9篇:苏科版七年级数学课堂教案、讲义、备课参考 2.3.2 绝对值与相反数2(推荐)

九色鹿教育

2.3.2 绝对值与相反数

◆知识平台

1.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2.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用这个新数表示原来那个数的相反数. ◆思维点击

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就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4的相反数为:-(-4)=4,a的相反数为:-a. 2.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

例如:+(-5)=-5,+(+8)=8,+0=0. ◆考点浏览

给一个数,求它的相反数,此类题在考试中出现较多.

例 化简下列各数前面的双重符号.

(1)-(+3); (2)+(-1.5); (3)+(+5); (4)-(-12).

【解析】 (1)-(+3)=-3; (2)+(-1.5)=-1.5; (3)+(+5)=+5=5; (4)-•(-12)=12.

说明

有理数前面双重符合化简规律是:同号得“+”;异号得“-”. ◆在线检测

1.________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为________. 2.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3.-111相反数是_____;-2是____的相反数;______与互为相反数. 2104.数轴上,若A、B表示互为相反数,A在B的右侧,并且这两点的距离为8,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5.化简下列各数前面的符号.

(1)-(+2)=_______; (2)+(-3)=________;

(3)-(-11)=________; (4)+(+)=________. 32九色鹿教育

九色鹿教育

6.判断题.

(1)-5是相反数. ( )

1与+2互为相反数. ( ) 233 (3)与-互为相反数. ( )

441 (4)-的相反数是4. ( )

4 (2)-7.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8)和-8 B.-(-8)和+8 C.-(-8)和+(+8) D.+8和+(-8)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B.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它的相反数 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及它们的相反数:2

10.化简下列各数: (1)-(-100); (2)-(-5

(4)+(-2.8); (5)-(-7); (6)-(+12).

答案

1,-3,0,-1.5. 233); (3)+(+); 4811 2 - 4.4 -4 210115.(1)-2 (2)-3 (3) (4)•

321.只有符号 0 2.原点 3.16.(1)× (2)× (3)∨ (4)× 7.D 8.D 9.略

九色鹿教育

九色鹿教育

10.(1)100 (2)5 33 (3)• (4)-2.8 (5)7 (6)-12 48九色鹿教育

上一篇:工程实施情况总结下一篇:技术培训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