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评价意见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综合评价意见

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的几点体会

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是责任督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督导意见书成稿的过程反映了全体督学对学校负责、对督导室负责、对督学个人声誉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笔者结合自己在督导室几年的工作实践,就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谈几点体会,与各位督学进行智慧分享。

“综合督导评价意见”在整个督导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意见书”是全体督学辛勤付出劳动的结晶,是责任督学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意见书”的文本形成,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一是46项三级指标评价成文的高质量是形成“评价意见书”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稳定的大厦。没有客观、公正、符合学校实际的三级评价,就没有“评价意见书”第二阶段的推进。二是由责任督学撰写完成的“评价意见书”一稿,这是“意见书”的雏形。一稿搭建了“意见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学校评价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经过全组反复讨论,形成“意见书”二稿是本文的定形。三是报领导审核和会下的细致修正,形成三稿是“意见书”向学校反馈回复的正文,(三稿)最后以区督导室红头文件下发,标志着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任务的圆满完成,这就是文本(撰写)形成的第三阶段。

2.“评价意见书”是对被督学校3-5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权威文件

对学校开展督导是受政府委托,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市里制定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的检查评价。督导工作坚持导向性、发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导向、激励、调控和鉴定作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综合督导评价意见正式文本将成为学校坚定办学方向、坚持办学特色、巩固发展成绩、改正不足、确定未来办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评价意见书”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权威文件。

3.综合督导评价意见是督导工作的宝贵财富

以我区现有督导规模和能力,督学两个组每年完成8-10所中、小、幼的督导评价,五年内将完成对40-50所学校的督导检查,形成40-50份“评价意见书”,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督导财富,它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较为全面反映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水平,全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实施高中课改发生的变化,全区中、小学生现有质量和存在的共性问题。这必将有利于全区教育工作的决策和规划的制定,有利于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指导。

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评价意见书”的内容应是对学校工作的全覆盖,不能以好遮丑,也不能以丑掩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应以三级指标体系进行督导评价,进行全面综合表述,这就是全面性原则。

学校从接受督导开始,首先是内部的自评,这是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自身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自评的过程是全员发动的过程,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全员参与的过程。督导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检查与评价,不是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也不是一项专项检查评选,因此撰写督导结果的“评价意见”应当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学校行政干部是接受督导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全面工作推进的领导者、决策者和实践者,他们必然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从“评价意见书”中,看到督学对他们各自分管的工作是如何定位、如何评价的,给予怎样的肯定,提出怎样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何种的建议和要求。“综合评价意见书”内容应包括“规划与年度计划”“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美育卫生健康教育”“安全工作”“学生质量”“学校发展与特色”九个二级指标。

2.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是“评价意见书”规范表述的重要原则,它基本上决定了“评价意见书”文体的结构,这顺序也就是《评价方案》中二级指标的顺序。从“规划与年度计划”到“学校发展与特色”,这样的顺序符合教育方针确定的教育内容,也符合学校发展运行的规律。当然,这种规范也不应绝对化,因各校办学实际有所调整。

3.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评价意见书”的内容应客观、公正,符合学校发展现状和实际,符合广大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判断评价的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是46项三级指标。督导工作的权威性核心在于求真,“评价意见书”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准确认定学校成绩、优势、亮点和特色的同时,肯于正视学校工作的不足和问题,而且在“评价意见书”中应有准确、客观的表述。多年的督导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只要我们对学校工作认定越充分、越全面、越准确,对学校的不足和问题认定就越有底气,学校对提出的不足与问题也会欣然接受。实事求是原则是书写“评价意见书”的核心原则。

4.突出重点的原则

示范高中、普通中学、初中校、小学和幼儿园,虽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任务是有很大差别的。同样是示范高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也会有很大差异。由于生源和地域的差异,由于学校长期形成传统文化的不同,由于校长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不同,在全面推进学校工作的过程中,每个学校都会形成各自的学校文化、办学特色、优势和亮点。因此,在“评价意见书”中都应给予充分的认定和表述,突出各项工作亮点,突出学校办学的新意,突出学校办学风格和形成的办学特色,突出学校进步和变化,这就是突出重点原则的内容所在。

结合自己四年来的督导实践,我认为对办学特色的表述总体上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学校形成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也就是办学特色的名称;(2)属于项目类的特色还是属于整体性办学特色;(3)特色的形成处在什么阶段,是正在探索形成中,还是基本形成,还是已经形成并有新的发展;(4)办学特色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特点;(5)办学特色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以上要点适合于典型性办学特色表述,对于不同学校办学特色表述可以有所增减,使之更符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实际。

依据以上要点,在“评价意见书”中,对156中办学特色进行如下概述:(1)学校重视艺术教育,书法艺术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正在形成中。(2)学校延承了闭环管理的工作传统,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了“细、严、实”的特点,实现了对学校工作的全覆盖,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整体发展,形成了学校“注重细节的闭环管理”的办学特色。实践证明,对学校办学特色这样认定表述效果是好的,增强了学校巩固发展办学特色的自觉性,坚定了信心,开阔了视野,有利地推动了学校发展,受到校长的认可。

5.字句规范严谨的原则

综合督导评价意见是代表政府对学校评价的正式文本,有一定权威性。因此,在字句上应当十分严谨,坚持用字、词要准确,搭配要合理,关注主体,注重因果。在文字表述上忌用口语化的词汇,忌用感情色彩的词汇,忌用夸大、浮躁之词。“评价意见书”文风应当朴实、求真无华。在对156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进行了这样的表述:文中对继续教育工作态度(学校自身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工作原则)给予肯定,对工作过程、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表述,以过程性语言(促进了),效果性语言(取得实效),以荣誉性语言(被评为西城区继续教育工作校本研修特色单位)对继续教育工作取得的效果给予了认定评价。我们努力以自己的实践体现字句规范严谨的原则。

6.体现时代特征的原则

国家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体”部分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依照指标体系对学校开展督导评价的过程中,应遵循体现时代特征的原则。学校德育工作应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学生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这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责任。在督导的过程中,对这方面应给予更多关注。

156中在德育工作中,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开展“党在我心中”“家中有党员”“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活动,并积极构建学校的分层递进德育内容和工作体系,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教育活动得到学生认可。因此,在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时,定位学校德育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这样定位更符合学校德育的实际。这样评价定位既对德育工作给予了理性的提升,又促进学校更主动沿着这一方向坚定走下去。

六年来,156中学在学生中开展了“勤、孝、礼、善、诚”五字学德教育,不断充实完善了学校德育内容,编辑完成了“五字学德”教育读本,形成了学校的校本特色活动。学校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规划中倡导的时代理念,因此我们将这一活动定位于“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鼓励学校将这一教育活动继续坚持下去。

在综合督导评价意见中,“定性型语言”的八种表述方式督导工作承担着对学校工作“监督、检查、评价、指导”的职能,综合督导评价意见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这种职能,因此,在书写“评价意见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研究“定性型语言”的类型及作用。总结多年督导经验,结合156中“评价意见书”撰写的过程,我认为对学校工作的定性型评价语言可归纳为以下8种。

1.过程型评价语言

词句:“提高了……”“促进了……”“形成了……”“转变了……”。

例句:“……,促进了班主任能力水平的提高”;“……,保证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2.结果型评价语言

词句:“效果显著”“效果突出”“取得实效”。

例句:“学校整体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成效显著”;“……,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效果好”。

3.荣誉型评价语言

词句:“获全国、市、区xxx先进单位”“获xxx一等奖”。

例句: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被评为西城区继续教育工作校本研修特色单位”;学校开展“五字学德教育”,获“全国优秀德育成果一等奖”;学校积极构建三结合网络,“被评为首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4.民意型评价语言

词句:“好评”“一致好评”“满意度高”。

例句:学校领导班子整体水平和素质不断提高,“得到教职工认可”。

学校领导尊重教师,关心教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教职工满意度高”;学校运动会主题开幕式的特色展示,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受到学生欢迎”;学校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长反映好”。

5.等级型评价语言

词句:“优秀”“优良”“良好”。

例句:学校教学管理求真务实、效果明显,“中考、汇考、高考成绩优秀”;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6.比较型评价语言

词句:“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区处于较高水平”。

例句:学校初、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区处于较高水平”。

7.量化型评价语言

词句:“多数”“有的”“大多数”“绝大多数”。

例句:连续多年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有“一定数量”学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多数学生”能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提高。

8.态度型评价语言

词句:“努力”“积极”“重视”。

例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高中课改。

以上八种“定性型语言”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两项或多项一起使用,但无论使用何种“定性型语言”,都应符合被评价对象的实际,符合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本文从如何撰写综合督导评价意见,依据自己的实践谈了三点体会,目的在于引起我们对这一环节更多关注,不断加强研讨和交流,以提高督导工作的实效,为学校的发展,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做出更大努力。

作者:郗明

第2篇:学校综合布线课程开设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综合布线工程逐渐成为一个有专业指标、专门系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同样,伴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现代大学或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先关课程。但是,由于时日尚短,学校在师资方面、试验方面等都难以达到预期标准。本文通过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简要介绍,结合当代学校对综合布线课程的安排,借以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解决方式,以期能够为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建议和意见,使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能够更贴合实际的工作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布线;工程;网络;通信

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结构编撰布置建筑物内的系统通信线路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一般涉及网络系统布置、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综合布线工程逐渐成为一个有专业指标、专门系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同样,伴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现代大学或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先关课程。而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将有关语音或数据的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而在此设计的结构布线系统,其目的是为办公或生活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用以支持将来的语音、数据或多媒体等的综合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是其中较为兴盛的一个分支,其布线设计和施工技术被大量普及应用。目前,根据社会对综合布线的岗位需求,为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学校就必须在师资方面加大投入,在综合实验上要将实验室布置的更贴合实际应用,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要更为关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

1.综合布线课程

1.1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的主要目的,还是实现信息的准确、高效传输,而和普通信息传输方案不同的是,它需要实现单一建筑物内或多个建筑物间的信息传输。住户往往需要传输包括语音、数据及其它各种多媒体数据,因此综合布线必须要联系起信息从产生到处理、存储的各个设备,且将其与外网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外部连接点,包括其连接部件,也应该算作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的一部分。显然,因连接设备的不同,综合布线的规格也会有差异,但其作用终究还是传输信息、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常见的综合布线硬件设备可能包括配线器、信号发送与接受装置、保护装置等。

1.1.1 综合布线的特点

综合布线相较于传统的布线相比,有着更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维护方面,也比传统布线更为方便。例如在兼容性方面,兼容性是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指布线自身是独立的,相对于应用系统而言,综合布线是与之不相干涉的独立系统,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自然可以使用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或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在信号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插座或交联设备等的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布线表中中,这就会带来化繁为简,节约资源的良好结果;在灵活性方面,灵活性体现在综合布线中主要是在传输线缆和模块化设计方面。综合布线的信息传输和连接通道是通用的,所以支持的终端和以太网工作站是相通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和更改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要相应的增减设备即可。

1.1.2 综合布线的内容

综合布线可以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由此可以产生四种类类:基本型、加强型、综合型和新型系统。基本型是指在综合布线过程中适用于配置较低的场所,是用铜芯双绞线电缆组网;增强型是适用于布线系统中较适中的配置场合,用的是铜芯双绞电缆组网;综合型是适用在配置较高的场所,用的是光缆和同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新型系统是指超5类电缆系统、6A类电缆系统、7A类电缆系统以及8类电缆。

1.2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校在进行综合布线课程的安排时主要采用的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课堂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标准、方案设计、测试验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技能。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并辅助技能实践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要将知识分成若干模块,最后将各种知识通过个案进行综合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

1.2.2 技术内容

课堂教学还应当辅助相应的技能试验,在技术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对布线材料的认识、对布线图的绘制技能、在信息模块方面的衔接、有关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的安装、测试工具的使用和网络资料检索等方面的培訓。

1.2.3 实践教学内容

综合布线工程在羡慕实践教学方面是对实际建筑物的布线工程进行目的教学,要求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学习训练中要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完全依照实际布线公司组织形式、工作形式、管理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经验等,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内容,不能一层不变的依照以为公司的工作流程进行,而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优化布线组织形式、工作形式以及管理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

2.课程建设

综合布线课程是高校新兴的课程,其内容的设置应当以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课程内容组织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渐次突破学科逻辑体系;在课程教学方面应当以米昂木为驱动目标,以实践工作为业务导向,以实习过程所获的知识和能力为根本目的;而课程的评价部分要以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效力为要求主体,要突出学生在全部过程的能力评价,弱化笔试评价。

2.1 课程内容

学校在布线课程设计上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满足其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其次还要符合布线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以工作实际内容为基础,结合理论课程进修仿真练习或模拟工作。同时将模拟工作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分。例如:工程设计、图纸绘制、施工技艺、布线系统验收等,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对各个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攻破,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管道、线槽安装与设备间施工、双绞线施工、光缆施工、布线链路测试、工程竣工验收等六个工作项目。

2.2 教师在项目方面的编排

关于课程项目方面的编排,第一,根据综合布线过程中的工作步骤来进行内容安排,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生对整个综合布线工程整体的掌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完成综合布线工程的技术能力,还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岗位提升的可能。第二,还应当加强学生对作业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在综合布线领域一向有一条帝王条款,即“标准就是一切”,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多个项目中,标准是始终贯穿的准则。第三,若想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和材料管理等方法,就要求学生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验收等项目中亲自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3 学生方面

学校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实践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综合布线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同时是跨学科、综合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及意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思考如何完成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有些难题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来解决,但是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协助。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对学生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做到每个个案都有标准可依。同时对学生补充工程管理的思想以及管理标准的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

2.4 实验室方面

建设综合布线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布线是一门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专业,学校在开展综合布线教学的过程要紧密将职业和专业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不断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建设实验室方面,学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于整体的规划要分步实施。综合布线的实验室的建设不要一气呵成,应当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过程内的需求不同,再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来进行规划,分段建设,由此,可以使实验室更好的贴切专业需求;第二,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更切实的了解布线流程,所以,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追求实用性,而不是让学生达到理解概念,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不断加强实验室实践性方面的建设,以便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工程的实际流程。总之,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创造了条件,能够让学生充分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从本质上而言,综合布线是处于建筑物或其群内的信息传输通道。采用综合布线能够连接语音、数据、信息管理以及其他诸多设备,并且可以使这些设备接至外部网络。鉴于此,综合布线于近年来高速崛起。因此,学校在上职业教育课程时,要对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走进工作行列这一现象予以考虑,在日常教學中对学生注重行业需求或者技能需求方面知识的灌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努力打造一个集“教育、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公儒.建设完善的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室[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2]王公儒,孙社又.网络综合布线人才需求规格和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09).

[3]夏雪刚.浅谈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思路[J].电脑学习,2009(03).

[4]徐家俊,贾文玉.企业信息门户EIP[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朱滢.基于Portal的企业内容管理集成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

作者:杨明熬

第3篇:《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解读

日前,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高校今后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以及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等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政策导向作用。教育部科技司高新技术处邰忠智处长,结合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详细解读了《意见》精神。

《教育与职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专门部署,本次《意见》是如何体现本届全会改革精神的?

邰忠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总部署、总动员,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承担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决定》指出“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構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对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是在广泛深入调研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中全会改革精神,遵循科技工作规律和科技人员的成长规律,对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意见》按照《决定》的要求和部署,提出了倡导质量与贡献导向,推进分类评价,加强科教结合,建立完善开放的评价机制等改革举措,并按照《决定》提出的“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提出了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各自组织落实责任与任务,积极发挥评价引导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作用。

《教育与职业》: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表现有哪些?

邰忠智:科技评价不仅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且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高校办学行为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评价机制,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科技评价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充分;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已经影响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改不行,晚改也不行。因此,深化评价改革是高校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与职业》:本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原则和导向是什么?这个导向与当前高校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如何衔接的?

邰忠智:这次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通过评价机制改革和价值导向调整,把高校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目标追求凝聚到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上来,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上述原则和导向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全国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任务,也是紧紧围绕当前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阶段特征,将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教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推动加快内涵发展,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质量,推动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

《教育与职业》:这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邰忠智: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国家持续投入经费,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的前提下,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倡导自由科学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4个能力: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

《教育与职业》:分类评价一直是科技评价改革的重点,这次改革意见在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邰忠智:分类评价是科技评价改革的共识,作为改革目标,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来,但在高校具体落实中不够到位。本次改革意见结合高校特点做了进一步细化,即针对高校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类型工作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不以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类型的人,目的就是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教育与职业》:人是科技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改革意见在高校科技人员评价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邰忠智:正如你所说,科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人是科技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这次改革意见也将科技人员评价改革作为重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细化了科技人员分类,根据岗位特点分别提出了评价要求。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其中,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软科学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服务决策需求,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为重点。

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鼓励高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善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机制,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技术支撑和服务队伍对当代科学研究十分重要,但又一直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短板。这次改革专门提出这支队伍的评价和发展问题;对他们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鼓励高校加强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引导,提高技术支撑人员服务技能,加强自主开发仪器设备。

《教育与职业》:本次改革意见对高校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提出了哪些具体办法?

邰忠智:在评价机制方面,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开放评价和长效评价机制,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规则。基础研究强调同行评价,鼓励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庫建设和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同时要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举报和回溯评价制度,健全随机、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增强评价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评价过于频繁、交叉重复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次改革提出根据科技活动类型、学科特征,结合人事聘用合同、项目过程的要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注重评价实效。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根据绩效情况可减少、减免评价。强调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教育与职业》:改革意见的实招硬招有哪些?为什么把管理部门的自我改革摆在第一位?

邰忠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是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本次改革首先从教育部自身改革做起,按照《意见》精神,系统改进完善我部科技基地、项目、人才、奖励等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从“我”做起,引领改革实践;此外,在高校设置评议、学科评估、长江学者评审等工作中对科技工作的评价评估导向和指标,也将逐步按照《意见》精神和原则进行修订完善。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行过半,是实招硬招中砍向自己的一招,也是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精神的一招。在从自身改革做起,发挥政策带动作用进而对高校和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的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按照文件要求,在教育管理中科学合理使用科技评价结果,避免误用。与此同时,文件也强调高校承担科技评价改革的主体责任,因为科技人员聘用、考核评价的事权在学校。同时对科技人员,有些时候他们是被评价对象,有些时候是评价专家,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健康向上的评价文化。最后,我们要倡导社会力量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指标评价高校。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改革,政府及其顶层设计和执行始终是重要的一环,所以一定是教育部首先改起。

链接

现有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目前,各高校无论是对教师和研究生的考核,还是对院系、基地的评估均采用越来越细化的量化指标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简单地把科学研究等同于产品生产的“记工分制”的量化评价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科技评估中的硬性规定。

二、重短期、轻长远。过于注重短期考核,往往使广大教师根本无法潜心研究,因此难以产出高水平成果。一方面,高校普遍采用一年一度的科研考核。高校教师只能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取项目作为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始创新。正如一些教师所反映的那样:高水平成果通常需要“十年磨一剑”,一年一度的短期考核就是让我们“一年磨几把小刀”。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项目的考评周期一般也都很短,而且还有诸多的中期检查,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疲于应付填写各类检查表格、参加各类答辩会、评审会等,真正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则所剩无几。

三、重个人、轻团队。高校的科技评价,存在严重的“重个人轻团队”倾向,不利于个体与个体、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也不利于科研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合作创新,导致“科研个体户”现象异常突出。

四、评价标准“一刀切”。目前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方法和形式过于简单,对学校、学科和科技人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考虑不够,评价标准“一刀切”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五、评价导向功利化。将科研产出与教师薪酬直接挂钩,是当前高校科技评价导向功利化的集中体现。在受调研的32所高校中,各高校对发表在高级别刊物《Nature》或《Science》的论文均给予每篇10万-100万不等的奖励;对于发表在SCI检索刊物上的论文则根据分区给予1000元-2万元不等的奖励;对于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则给予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奖励,有些学校还提供2-4倍的配套资金。

选自2013年4月15日文汇报《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作者:杜德斌

作者:李文君

第4篇:学校综合评价意见

2010年9月2日

xx同志综合评价意见

xx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她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忠诚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她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团结同志,关心集体、爱护学生。多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积极协助校领导做好后勤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她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特别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工作方法,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中队”和“文明班队”等荣誉称号,深受同事、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xx同志尽管是一位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但她始终不会忘记自己作为一位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在业务方面,她能刻苦钻研,好学不厌。经常看一些业务报刊,经常去外地听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策略。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她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大专自学函授。她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等集中培训、新教材培训和校本培训。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多年来,她所教授的学科成绩总有显著提高,成绩总是排列在全学区同学科的前列。2004年7月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0

2、07考核“优秀”。

xx同志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她特别善于虚心向同行学习,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教育教学心得,热心帮助青年教师,近三年来,该校新分配的青年教师都得到了x老师生活上的关心,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业务水平提高很快。

在工作上,她总是一丝不苟。在备、教、批、辅、考等整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做到细致入微,井井有条。

在课堂教学中,吴老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她有了自己的方法和经验,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使在同一班级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在班队工作中,她能以一位母亲的慈爱和高尚人格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感化学生。灵活班队工作,创新班队工作,她总是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来取代学生厌恶的说教。她班队工作能做到充分民主,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小舞台。在班队工作中,她特别注重与社会和家长的紧密联系,能经常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家长的反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集体、文明集体和先进班队。

xx同志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始终能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出满勤。常常为转化学困生起早贪黑,孜孜不倦。她爱校如家;她关心同事。05年5月,她的一位同事在家访中,意外受伤,需住院治疗,是吴老师把她视为姐妹,为她端茶送水,烧饭洗衣,直到她出院为止,这件事也成了同行们的爱心教育范本。

总之,xx同志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业务水平,敬业精神还是工作态度都堪称楷模。具备了小学高级教师的评审资格,望给予批准。

第5篇:综合实践学校评价意见

学校评价意见

一,该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发展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准备充足材料。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二,该教师有很强的规划与设计的能力,该教师所设计的主题活动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该教师对活动主题的选择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该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这种能力。

四,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活动、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七,该教师所组织的活动活动时间充分、活动空间广阔,课堂活动、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

xx小学 xx年x月x日

第6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评价意见

西平县酒店中学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

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

杨会丽同志,在本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中,积极主动负责,任劳任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关爱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本学年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规划的各项规划,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西平县酒店初级中学

校长(签字):

2017年9月1日

第7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

鞍山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尤其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发展。它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了评价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广泛联系。我们每一位教师怀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无限的爱去评价。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切实可行的最好评价。

大屯镇育英学校

第8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泰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泰教发[2007]22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积极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评价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能力、特长与获奖八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品质。八个方面分解成20项“要素”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校要为每一位学生设立《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填写《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要坚持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尽可能使记录的情况、事件典型、客观、真实。

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等情况,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写出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发展性评语,记入《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定,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质潜能,评定结果填入《泰安市泰山区中小学毕业生综合性评语表》。

三、评价办法

综合素质评价按如下程序进行:

1、学生自评。学生在班级展示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按照综合评价的内容,在班级(或小组)进行小结交流。

2、学生互评。全班(或小组)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由学校予以汇总。具体方法为:将八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分解成20项“要素”,每个要素分为A、B、

C、D四项“关键表现”,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A项5分、B项4分、C项3分、D项1分,20项共100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

3、教师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主任负责召集包括体育、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等了解该班情况的任课教师代表不少于5人,组成教师评价小组(任课教师代表必须有在被评价班级执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按八项考评内容逐条为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各占终结性评价的20%、30%和50%。评价结果应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初一年级10%,初二年级20%,初三年级20%,初四年级50%的比例计算。

4、评价等第比例。以班级为单位评定,A(优秀)、B(良好)、C(合格)等第比例原则上分别为30:65:5。如学生有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的;严重违反校规校纪或社会公德,受到学校处分而无明显改过的,则评为D(须努力)等第。如班内无此类学生,可不评D(须努力)等学生。被评为D(须努力)等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价工作领导机构进行审核。

四、结果效用

1、综合素质考核结果按学期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或《泰安市泰山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

2、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第的学生,方可具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综合荣誉的评选资格。否则,不能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综合荣誉的评选。

3、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招生的重要依据,达到C等第及以上者,方可取得当年的中考报名资格。相同中考分数条件下评价等级高者优先录取。

4、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D等第的初中毕业生,暂缓颁发毕业证,仅发义务教育证书。该生在家长及社区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由社区进行考核合格后,向学校申请在下一学年领取毕业证。

五、组织机构与职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学校要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领导小组与监察小组,明确各自相应的职责,负责评价的组织和监督工作。

(一)区教育局将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综合素质评价的监控与实施,成立中小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区教育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教研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教师、学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

1、制定评价方案、实施细则和和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

2、组织对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工作;

3、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程序;

4、组织专家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以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

5、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质询、质疑与监督,并制定具体投诉方式与处理办法。

区教育局将成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察委员会,由教育监察(纪检)部门领导、各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监控全区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接受咨询与投诉,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二)各单位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学校有关中层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

1、确定具体评价方案,制定具体的评价程序;

2、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解释工作;

3、指导班级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本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

4、组织教师对全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

5、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

各单位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察小组,由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监控学校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建议学校组织独立测评小组抽样检测各班的评价结果,接受本校有关投诉,进行调查处理,如不能处理,应上报评价监察组织处理。

六、制度保障

为确保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科学,使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研训制度、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申诉制度和评估制度。

(一)研训制度。各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确保有关人员明确评价的基本内容、程序和要求,统一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提高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价能力,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及权威性与可信度。

(二)公示制度。各单位要在评价工作开展前将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评定等级为A(优秀)的学生名单应在所在班级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由班级评价小组研究后给予答复。建议不要将所有学生的评价结果公示或对外公布。

(三)诚信制度。各单位要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制度,各单位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者、学生本人等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应在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信用记录不佳的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初中学生的信用记录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四)申诉制度。各单位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申诉制度,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认为评价过程中存在危害评价结果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出举报或申诉,如果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区教育局提出举报或申诉。

(五)评估制度。区教育局及时总结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对各单位工作及时进行评价,对有关部门和员及时进行考核。

2010年12月

第9篇:甘肃省关于印发综合素质评价意见

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

(试行)》的通知

甘教基[2010] 68号

各市(州)教育局,有关高等师范学校,有关办学单位:

为了加强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制定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好的改进建议,请及时反馈到省课改办。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

(试行)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建立健全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使评价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为学生全面并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通过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推动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完善高中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评价既要关注基础性发展目标,又要关注学科学习目标;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三)公正性原则。健全评价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客观、真实。要关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五)可操作原则。评价操作要简便易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合理全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评价过程。

(六)延续性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力求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机衔接。

三、评价内容

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涉及20个要素。各评价要素的指标体系见《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及主要观测点》(附件1)。

四、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优秀(A)、良好(B)、合格(C)、尚待改进(D)四个等级呈现。

五、评价方法

(一)制定实施细则。根据本指导意见,各地各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化评价方案,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使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符合本地实际。

(二)实施多元评价。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与班主任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主要应用于形成性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通过平时观察及实证材料评价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要引导学生对照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要引导学生通过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情况;要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会反思与提高、合作与分享。

(四)建立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

过程和结果、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个性介绍、成绩记录、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记录、体育和艺术活动及科技活动等成长历程的记录、教师与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及竞赛的信息等,倡导建立电子成长记录。

(五)以实证为依据。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充分参考学生成长记录及实证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及班主任评语等方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做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六)结果认定。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要素,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者评为优秀;基本符合标准者可评为良好或合格;有突出问题,不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尚待改进并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定。凡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要素的最终评定结果为“优秀”或 “尚待改进”的,必须提供充分的实证性材料。

(七)等级评定。综合素质评价中,每一个维度各要素的评价结果中若同等级的个数达到半数及半数以上,则该维度的最终评价结果以该等级呈现;若两个不同等级的个数相同,则评价结果取较高等级。例如,某学生的“道德品质”中的“是非观念”、“集体观念”、“诚实守信”的评价结果分别为“合格”、“合格”、“优秀”,则该学生这一维度的最终评价结果为“合格”;“公民素养”中的“社会责任”、“热爱祖国”、 “自尊自律”、“文明尚礼”的评价结果分别为“优秀”、“优秀”、“合格”、“合格”,则该学生这一维度的最终评价结果为“优秀”。

如果“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结果不一致,以班级评价小组

讨论后形成的评价结果为最终结果。特殊情况则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评定。

(八)建立档案。《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附件2)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附件3)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档案材料。《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附件2)是对学生学期内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全面记录,含课程修习模块与学分、基础素质评价等级、获奖情况记录和班主任评语等。《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附件3)是对学生高中三年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汇总,包含学生高中阶段课程修习及学分获得情况和基础素质评价结果记录等,此结果是是否准予学生毕业的依据,也是高考录取的依据。

六、评价管理

(一)各地各学校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及班级评价小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指导等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及评价小组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

(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评价者进行专项培训,规范评价过程。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证评价工作科学、有效、公正。

(三)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评价管理。要建立诚信保障制度和公示制度,向学生及其家长公示并解释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

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公示。要严格档案管理,不得擅自更改评价结果。

(四)受理有关方面的合理查询或质询。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根据原始记录就学生、家长等的合理质询给予耐心、明确的答复。

(五)建立申诉、举报和监督制度。学生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时,可向学校评价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举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对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评估,要充分了解评价工作的相关信息,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与反馈。

(六)各学校要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学校要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使评价操作简便易行,评价结果易于查询。

(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要素等级均为合格或合格以上者,方可准予高中毕业。

上一篇:工程物流管理下一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