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精选11篇)
可以适当增加家委会成员的人数,以便能够更好的交流、联系并出谋划策。
作为家委会应该更透明、更直接服务于广大家长,家长接待日应及时反馈学校的最新情况,学生学习、生活动态。
教育方面:
1. 希望学校多开展些以家庭为主题的亲子活动,以增加相互间了解共同进步。可以的话,家长会放在傍晚或者休息日。
2. 希望学校能不定期的组织家长学习或交流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整个教育体系不脱链。
4. 希望学生和老师沟通方式保持畅通,老师能够及时发现掉队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预警机制。
5. 建议组织学生讨论些有争议的问题,如零花钱应如何用,作业应多或少,叛逆期等,以培养口才,反应能力。
6.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全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愉快、品行端正度过每一个学期。
7. 增加些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些,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8. 冬季晨跑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但是几圈下来往往是汗流浃背,接着是坐下来上课,一冷一热容易使学生患上感冒或者发高烧。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大运动量的减负。
教学方面:
1、增加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加强辅导。
2、希望学校多开展些动手动脑类的兴趣班,组织创新实践活动,或开设游泳课,培养学生爱好特长。
3、大考前要加倍给孩子多考试,多练习。孩子学习自觉性还不是很好,建议学校增加孩子的作业。
4、英语课可以请一些外教来给孩子交流。
5、为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开学之初,能否列出各科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有的放矢。进一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够让他们有目的有规律掌握知识,比较容易完成作业。
初中是学生学习阶段重要的分水岭。众多的家长为让孩子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 考上好高中, 除了尽力择校外, 还不惜财力和精力安排孩子参加各种类型的培优。培优成为重点初中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不可避免的话题。由于培优形式的多样化、师资的多元性、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导致培优效果或令人满意, 或令人失望, 更多的是带给学生和家长诸多的困惑。
如何让学生和家长能够更加理性、更加有效地选择培优, 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 值得社会以及学生和家长深思和调整。为此, 笔者针对部分重点初中学生的培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以期提醒学生和家长正确对待和选择培优, 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此次调查的时间为2015 年暑假, 主要利用学习间隙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为武汉市三所重点初中在校学生及其家长, 内容仅限于与中考有关的文化培优, 不涉及艺术类培训。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网络QQ群交流、个别案例走访、随机访谈以及新闻资料分析。
在调查的基础上, 采取数据分析法、归类分析法、联系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对培优现状进行反思,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害怕掉队以及从众心理、卸责心理, 导致盲目地选择培优
从调查情况来看, 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培优的意向从初中入学前或一入学就已形成。
第一, 家长要求培优占主流。由家长主导参加培优的占多数。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因为家长提出培优而被动参加。
第二, 从众心理占主导。从调查统计中发现, 因别人参加所以自己也参加的有19 人, 占44.2%, 在单独访谈和QQ群聊中, 所有的家长都表示, 别人的孩子都在培优, 自己的孩子要是不参加, 担心会输在培优上。所以, 别人的孩子参加了, 自己的孩子也得参加。
第三, 卸责心理占有一部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参加培优, 一旦成绩不好, 孩子会埋怨父母。所以宁肯花钱去培优, 不管有没有效果, 至少孩子知道家长是舍得投入的。
由于害怕掉队的着急心理、从众心理和卸责心理,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盲目加入培优大军, “成就”了培优市场, 很多的负面效应也正是源于这种盲目性。
2.学校教学和培优主次颠倒, 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
在调查对象中, 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加过培优, 4/5 的学生参加了2~3 门课的培优, 个别学生甚至门门都培优。其中, 以提高辅导为目的的超过半数;补差式培优有7 人, 占16.3%;课前提前辅导有7 人, 占16.3%;单纯复习式辅导有5 人, 占11.6%。
在上述各类培优中, 虽然主观愿望是好的, 但对于不同的学生, 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主要原因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教学安排并不了解, 在培优中采取了超前辅导, 客观上打乱了老师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 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
而同步辅导的学生, 普遍在课堂学习中“消化不良”, 主要原因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 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即使是进行同步辅导, 效果也不佳。过度依赖于同步辅导, 会更加忽视课堂学习, 形成了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
由表可知, 每周培优上课时间3~4 小时的有21 人, 占48.8%, 5~6 小时的有15 人, 占34.9%, 还不包括路途往返和完成培优作业的时间, 使学生本来很重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只好大大压缩完成学校作业的时间, 甚至随便应付学校作业。
3.培优宣传中的“个性化教学”演变成实际培优中的“揠苗助长”, 导致培优效果适得其反
从调查中了解到, 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接到过培优广告。培优广告无不包含“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宣传。广告宣传虽然很美好, 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第一, “个性化教学”很难做到。培优老师来源复杂, 由本班任课老师培优的只有9 人, 占20.9%, 其他34 人, 占79.1%。校外培优老师可能对教学内容很熟悉, 但与学生接触较少, 教学时间以小时计算, 而且培训内容又多,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学生个性, 往往是“一对一”做到了, 但“个性化”却不存在。
第二, “个性化教学”实际上成了“揠苗助长”。在单独访谈中发现, 部分培优老师的教学, 或大量组织学生做竞赛题, 远远超出考试难度;或组织学习大学英语, 与初中教学相脱节等, 这都违背了初中的教学规律, 实质上是“揠苗助长”。
由于宣传上的“个性化教学”演变成脱离学生实际的辅导, 造成培优效果与宣传承诺相差甚远, 甚至使部分学生在不堪重负和忙乱中成绩下降。
从调查来看, 通过培优后, 成绩下降的有9 人, 占20.9%;成绩持平或稍有提高的有24 人, 占55.8%;而真正成绩进步明显的只有10 人, 占23.3%。培优效果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存在巨大反差。
4.鱼龙混杂的培优市场, 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培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培优机构的宣传总是让人充满幻想和希望, 其承诺也十分诱人, 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培优效果不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多地会从培优老师身上找原因。参加培优的学生, 对培优老师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只有13 人, 占30.2%, 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有30 人, 占69.8%, 多数学生在单科换过3~4 任培优老师。在个别访谈中, 有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谈到, 他花了2万元从培优班买了100 节课, 该学生上了30 节课后, 参加初三调考, 成绩在班里名次下降了12 名。为此, 他对安排孩子参加这个培优班后悔不已。有的学生, 从进入初中到毕业, 不断地更换培优老师。频繁的更换使学生和家长越加迷惑, 特别是学生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时间和信心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培优也使学生家长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多数家庭每学期支付培优的经费达到2000~5000 元。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近1/4 的学生对培优丧失信心, 近一半的学生仍然相信培优, 认为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找对老师, 如果找对了老师, 还是希望参加培优, 这体现了他们对培优的期待仍然存在。
四对学生和家长参加培优的建议
初中生培优虽然效果有限, 有些培优甚至坑苦了许多家长和学生, 但毕竟有一部分培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由于许多因素的作用, 学生和家长对培优的需求不可能消失。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培优呢?
第一, 摆脱对培优的盲目崇拜和依赖, 充分认识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是学习习惯和方法, 把提高学习成绩的立足点放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把握上。许多家长一旦学生成绩不佳, 第一反应要么是怀疑老师的教学水平, 要么是怀疑学校班级的学生太多, 老师顾不过来。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证明, 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学习习惯好和学习方法正确。如果学生和家长看不到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本质, 一味投入培优之中, 就会用错药方, 得不偿失。而培优机构往往重于学习内容的培训却疏于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 认清培优的不足, 遵循教学规律,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 把主要精力放到学校的教学上。
遵循教学规律, 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学校的教育, 是一所学校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 讲究的是系统性、规范化、循序渐进, 追求的是育人与教学相长。这与培优机构零散的、突击性的教学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着本质区别。学生和家长要相信学校教育, 坚持落实老师要求, 功到自然成。
第三, 理性对待培优, 把培优作为学校教育的适当补充。首先, 面对培优不盲目跟从, 特别是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参加培优。其次, 针对学生特点, 适当选择培优。做到培优不影响学校作业的完成、不让孩子满负荷地学习、不超出教学大纲培训。选择培优内容, 最好请任课老师提供参考意见。最后, 提倡自我培优。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多阅读教学参考资料和课外书籍, 在有精力的情况下, 多接触一些新题型。如此, 既提高了自学能力, 又扩展了知识面。
摘要:初中生培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诸多困惑。通过对部分重点中学初中生培优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培优过泛, 主要是由家长着急心态、从众心理和卸责心理所致。培优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学和培优主次颠倒, 带来学生学习的混乱;“个性化教育”名不符实, 培优效果适得其反;培优市场鱼龙混杂, 导致学生和家长选择混乱, 形成社会问题。建议学生和家长理性地看待培优, 避免盲目培优, 立足学校教育, 合理、有效地安排培优。
关键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卫生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和对信息化人才需求增加的现状,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如何利用行业优势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需要体现医学与计算机结合的特点,这样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将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以应用为宗旨,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素养。为此本人根据我校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计算机课程现状
现各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制定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自行制定,国家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各学校制定的标准可能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对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操作要求为依据而制定的,这只是具有阶段性意义。随着国民教育水平和计算机素养的提高,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标准也要相应做调整,也应与时俱进。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现在许多学生入学时就具备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操作能力,这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现在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以办公软件为主的内容,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不高,主要以简单操作性技能为要求。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不能顺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再有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和医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做到“所学即所用”。
(二)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生源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对计算机的知识的接收和动手能力差异很大。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又无法根据这种差异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造成学校学生兩极分化,好的很好,差的很差。
(三)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认识不到位、把该课看成“豆芽菜“,学时安排少,甚至对该课程学时增减太随意。经费投入少、机房多年未更新、硬撑现象严重。对师资的培养也不重视,许多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很很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所以业务水平不高,也没有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来钻研教法。
(四)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现在许多学校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要么以传统考试方式来对学校各专业各层次进行一种统一标准和要求的考核;要么干脆硬性规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是否拿到计算机操作等级证来评价是否合格,自己撒手不管。这种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每个学生,而不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起点水平,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对计算机技能要求的差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
二、医学高职高专学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
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事实上就是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因为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定位。根据医学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在专业信息方面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医学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为本专业服务。
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认识和操作的程度不同,以及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要求的差别,我们将医学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分成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
(一)基础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术与方法,并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适用于各医学高职院校低年级各专业。以我校为例,本校处于三峡库区,生源主要来至本地。由于地区性教育程度和计算机普及程度的差异,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少部分来至边远山区的新生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平时几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对于新生不论计算机基础如何,应该统一开设一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面的课程。该阶段可不用再分层教育,而应该是对有基础者要温故知新,对无基础者打下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就是要“就高不就低”。《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本操作、软硬件基础理论、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Internet基本操作等内容。这些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通俗易懂,特别是Office办公软件,学生学习后会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到,非常适合入门教学。
(二)提高阶段
该阶段重在培养学生拓展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学生要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为专业服务。这要根据各学校不同专业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课程。例如在我校主要开设以下方而的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计算机硬什的组装以及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测与排除。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硬件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医药卫生信息管理:针对某些专业讲述如何在Internet国际互联网上检索各种医药卫生相关信息,以及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和利用;讲解介绍医疗机构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以及Internet的日益普及,网上的各种医药信息越来越丰富。学会对这些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将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本专业服务的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级语言和数据库应用与开发:该课程主要针对高年级生,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开设。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高级应用能力。特别是通过对数据库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特别是解决医疗管理的问题方面,学得好的甚至还可参与医学数据库的开发和管理。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为本专业服务的能力,并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践教学
基础阶段的计算机知识的教法和学法是大家探讨最多的问题。对于学法,各校同仁提出的各种理论都很有见地,也有许多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或手段,但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实践性,这非常正确,因为这是由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而教法,探讨最多的则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例如,在讲讲C语言或数据库时,先编制一个有趣的小软件来演示,就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想一探究竟。
再有就是要正确引导学生玩娱乐性软件。其实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特性,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好方法就是游戏娱乐,许多学生就是通过计算机游戏而进入计算机之门的,关键是怎样来引导,是疏不是堵。大家都知道,但凡游戏高手往往也是计算机高手。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要涉及到硬件配置、软件安装、故障处理等,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这样的场所。
医学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既是探索出了一条路子也还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进行不断地适当地调整,才能使我们的计算机课程设置真正做到科学有效,才能真正提高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各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医学类人才。这就要求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和执着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创造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使计算机教育适应新时时期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爽,安杰,山艳.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2010,13
[2]苏传琦.浅述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J].无线互联科技,2011,09
2、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3、家庭作业要少而精。
4、不乱订书刊,不乱收费,收费制度应透明。
5、接送孩子的校门口有点乱,能否从长远角度考虑规划一下,确保学生的进出校门的安全;
6、教师应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扬学生,少用打骂威胁。
7、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太轻。
8、号召学生用英语交谈提高口语能力。
9、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10、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文体活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11、上课时间早,放学时间晚,注意学生的安全。
12、多举办一些周末培训班,发展学生的`特长。
13、个别教师有打骂学生的现象。
14、注意食堂卫生,特别不应该一边拿包子一边收钱数钱。
15、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6、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学生在路上违反群众纪律。
17、希望学校能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让我们更多地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18、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19、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才艺的窗口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一些,激发学习潜力和动力。
20、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因材施教,不要歧视差生。
21、优化育人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青年到校扰乱。
22、是否可以把图书室对学生开放。
23、希望能严格要求学生,能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动反馈给家长。希望老师多注重孩子人格的培养。
24、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
25、多开展各种安全纪律教育活动。
26、多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
27、教师要注意身心健康。
28、学校大门口积水严重,建议整修。
29、让学生多实践学到的知识。
家长对学校及教师们为此付出的努力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家长也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及学校的教学和发展,为了学校及孩子发展的更好,家长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对学校的充分肯定:海则滩九年制学校的老师责任心都非常强,也都很努力向上,对工作有着饱满的激情,对孩子有着拳拳的关爱之意,作为家长,我们对此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对老师们的付出表示深深地感谢。
二、听取了全体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综合整理,发现比较集中在以下几点
(1)特长课的开展:家长希望开展一些特长课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2)组织丰富的校内活动,丰富孩子的校园生活。例如:故事节、话剧演出、英语角、科技活动节等等,通过丰富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团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生活上也存在几个小问题,比如学校的饭菜质量,住宿生在学校的休息情况等。
2009年12月14日,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了免学费的对象、范围、补助标准、资金来源等具体内容。
在以上四部委在京联合召开的部署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工作的视频会议上,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全面解读了《意见》的政策要点, 就免学费的范围和标准、免学费的补助方式、民办中职免学费、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标准和分担比例、《意见》与地方已出台政策的衔接、免学费工作与推进中职办学模式改革相结合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说明。张少春强调, 各省区市财政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 抓紧制定免学费实施方案;要落实经费责任, 加强资金管理;要规范收费行为, 强化监督检查;要加强学校管理, 做好基础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良好氛围。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 各省级教育部门要配合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保障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免学费标准, 规范收费行为;积极落实国务院精神, 安排好免学费补助资金;加强学校管理, 做好基础工作;加强部门合作, 狠抓监督检查, 努力办好涉农专业, 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人才。
The guidance clarifies that school districts may consider the effective date of eligibility to be the date the students’ documentation of eligibility is received, rather than the date the documentation is processed.
School districts may refund money paid by or on behalf of the student for reimbursable meals or milk between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student’s eligibility and the date the direct certification is implemented at the student’s school.
The USDA defines direct certification as follows:
Determining a child is eligible for free meals or free milk, as applicable, based on documentation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appropriate state or local agency or individuals authorized to certify that the child is:
· a member of a household receiving assistance under the 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the Food Distribution Program on Indian Reservations, or the 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 program; or
· a foster child, homeless child, migrant child, Head Start or Even Start Child, or runaway child.
Grantees of the Family and Youth Services Bureau’s Runaway and Homeless Youth Program should contact schools or local educational agencies directly for further clarification.
回答:本次家长开放日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所展示出来的课程均是常态课,没有做任何的加工和修饰。平时老师和孩子就是这样学习和生活的,请您放心。
2、这项活动很好,希望经常开展此类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回答:好的,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开展此类活动,到时候欢迎您的光临。
3、课外活动可以减少些。
回答:这位家长很抱歉,孩子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同样重要,孩子在活动中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陶冶情操……对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课外活动不能减少。还请您支持!
4、希望学校和家长多一些沟通和互动,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回答:好的,除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外,你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电话、家长QQ群、网站等方式与学校、老师联系,我们会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告知您,也随时欢迎您走进校园指导工作,但进校门时必须证实您的身份。
5、现在社会治安不好,建议学校做好安全工作。校内安全也要注意,例上下楼等。
回答:学校本月已经曾派了一名保安,每天孩子上学和放学时有两名保安在门口值班,派出所也给保安配备了齐眉棍、钢盔、手套、辣椒水等器械,校长和主任每天在门口值班,保障孩子的安全。为防止不法人员混进校园,我校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登记,家长接送学生也改在校门口了。另外我校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孩子安全意识和防卫能力,课前课后课间都有老师在走廊、楼道值班,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以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安全工作,请您放心。
6、希望学校能选择天气好的时间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本次室外的展示受场地限制,孩子们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回答:谢谢您的提醒!为方便家长调整时间,这次家长开放日是提前一周发放《邀请函》,所以不好更改,以后会注意天气的变化,让孩子们尽情地活动。
7、尽量让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不要带太多作业回家。
回答: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及时和相关老师沟通,争取在下午托管时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听写、听读、阅读及德育作业在家完成。
8、一年级上课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点?
回答:小学一节课都是40分钟,我们的课程也是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设,下午的第3、4节课是托管,一般不上新课,所以孩子不会太辛苦,请您放心!
9、学校非常好,主要就是孩子中餐在学校吃有点不放心。
1、给学生多讲些安全课。
2、同意协助学校做好安全工作。
3、同意以上建议,一定要严格要求在学生校期间不得外出。
4、对学生的安全提示非常满意。
5、让学生遵守“四德”改掉坏习。
6、对孩子的安全我们都有责任。
建议:
1、希望学校前面正在建设的房屋尽快完工,以免伤及孩子,再一个对校容校貌 也有影响。
2、安全是学生的根本保障,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把《家长的一封信》的 内容学好,落实好。
3、安全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4、对学生安全第一,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5、夏天到了,不要让孩子去河边洗澡,
6、时常给学生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吃,穿,住,行都要考虑到。
在起草《实施意见》前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针对9个省(市)进行了大量调研,调研对象涵盖了3个层面,其中第一层面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包括从省到市(区)甚至到县一级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第二层面是大、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师;第三个层面是学校体育领域的专家。而在起草过程中,则坚持了五个出发点:第一,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青少年体质,重视学校体育,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实施意见》要尽可能做实;第二,要把地方的好的经验、措施进行转化、提升,上升为国家的政策;第三,要集中解决学校体育当前存在的问题;第四,尽可能地将近年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各种提案、各种呼吁采纳进来;第五,要与我国当前改革节奏、发展节奏相吻合,要做好教育方面的衔接和协调。
2014年6月,《实施意见》形成草稿,并先后两次分别征求了各地各学校专家、学者的意见,及2014年在上海举行的学生运动会期间针对参赛的各地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校长、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等征求了意见;并经过教育部党组两次审议。在此期间,进行了多轮次修改,并于2014年底完成初稿。
2015年,教育部考虑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又即将进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最终决定上报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上报之前,在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进行了审议,并根据审议意见作了修改,并于2016年3月上报国务院。
题目的确定:针对上报题目“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国务院提出了修改要求:强化学校体育,不仅仅是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这两个主要途径,因为学校体育整体工作是个薄弱环节,需要提升,所以说强化学校体育,就涵盖了学校体育的全部途径,体育课、课外活动、课余训练、课余锻炼等都应该包括在内,凡是涉及到学校体育的都应该强化。而强化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生理、身体、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体质健康,心理这方面也要跟上,要全面发展,这就对学校体育的任务有了一个新的延伸,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质,即身体素质、体格、体形、运动能力等,而且对体育的心理的问题也要去重视。这也是给学校体育的一个新的任务。因此,从题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来看,一是强化的是学校体育;二是给予了学校体育更广泛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对学校体育意义认识的提升:“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话主要涉及到学校体育意义的认识:一是,过去的认识是“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指出是“重要途径”,这是一种认识的提升;二是,当前整体的教育形势就是到2020年教育基本要实现现代化,如果说学校体育没有跟得上,教育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所以说这句话强化了学校体育和教育现代化的关联性;三是,学校体育搞不好,学生体质可能就很差,而建设健康中国就是要提高中国人的国民素质、体质、心理等,那么两亿七千万青少年如果身体素质、健康有问题,建设健康中国可能也存在问题,同样,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是如此,我国人口很多,也涉及到体力、智力等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所以,学校体育也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紧密相关。因此,这里的表述就是要让大家在认识学校体育时,能够有更高的认识。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这是对过去五年学校体育取得成绩的一个归纳。其后,紧接着就转向《意见》是基于什么问题,问题导向是什么?即“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这就点名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很薄弱,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匹配,步伐跟不上。具体来讲,第一个问题是“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那么,还是过去那句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就是当前对学校体育对教育、对社会、对人才培养、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意义都认识不到。这与我们的宣传不够有一定关系,与普及这方面的教育不足也有一定关系;第二个问题是“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随便取消、消减、压缩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第三个问题是“体育教师短缺”,过去的数据缺30万,基本上现在的口径也差不多;而对于“场地设施缺乏”这个问题,当前各个学校的场地设施达标率很低,基本情况是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好于小学,小学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最差,设施场地不足。
上述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在第二个大的问题中,首先是“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学校体育出现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治理、解决,就是因为评价机制不完善,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还是对政府的评价,都没有完善和完整,这也导致了学校体育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与做差一个样的现实存在;其次是“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在研究,并在讨论过程中认为,社会力量现在比过去关心学校体育了,但是总体支持力量不够,比如说更多的社会企业可能关注联赛等体育比赛,但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的支持,包括社会的关心、经费的赞助、解决特困地区的硬件等方面,过去都做得比较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尽管有向好的趋向,但还是令人担忧的。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工作除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这个指导思想之外,又提出了一个总的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即“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这三句话很有深意,既是目标,也是口号,要加大宣传,要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这次的口号跟过去的口号有一个区别就是,更多地给予了人文关怀,更多地关注人性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以此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同、家长的认同、社会的认同,并在具有了很强的认同感之后,转化为个体的行为。具体来讲,就是要天天锻炼,让学生每天要保证一小时,获得健康成长,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生,每一天都有一个健康的状态,最终获得一生的“红利”,实现终身受益,这个切身的口号和目标,就是为了增加认同感。此外,还提出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即要改革和创新现在学校体育的机制和体制;要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而不是体育教学的质量。这里的体育教育质量,代表着中小学的体育、大学的体育、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凡是教育中的体育都得提高、提升、健全,这点一定要和体育教学区别开。最后落到“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其实也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原则,注重了课内课外,注重了学生兴趣、技能提高和未来发展,注重了群体工作和竞赛工作,注重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注重了区域、局部、省份和全国一盘棋等不同方面。内容很丰富,是对具体工作的指导。
第一个原则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为什么提出该原则?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在日常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往往是体育课上一套、课外练一套,教学和活动经常是脱离的,这就导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内容不一致、活动不一致、总体要求不一致,不利于学生增强体质,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和技能的掌握。具体来讲,课堂要“保证课程时间”,其实就是指课时的问题;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基本的原则问题,课堂要向有限的时间要质量;然后“要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这就是课堂的延伸,课堂教学之后,课外要布置作业,要指导学生练习,要进行科学锻炼的指导与强化,那么,谁去指导?除了教师之外,还要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这些方面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衔接起来,总体上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第二个原则是“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对此,体育课、体育活动要改革过去的做法,要遵循体育和教育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兴趣引导学生,让学生先喜欢上。这就要讲究方法方略,也就是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快乐参与。也只有通过多样化的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学生才可能会形成兴趣;同时,要重视运动技能的培养,因为运动技能掌握了以后,学生运动水平就会提高,学生才会参与一些竞赛、一些活动,参与面会更大,也才会愿意和其他学生分享成果。
第三个原则是“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过去学校组织的竞赛多、群体活动少,现在我们要将群体活动和竞赛活动协调进行,不能搞单面,各地首先要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也就是开展群体活动。在此基础上,“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为什么要用“有序”,是指训练和竞赛要科学,竞赛太多也不行,竞赛太乱更不行,所以要有序。此外,还应在训练和竞赛中“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即学校要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这样给学校的任务内涵也就拓宽了;同时,还要“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也就是说竞赛、活动整体都是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这里的原则和规定都是为了学生。
第四个原则其实是指工作的一个原则,即针对工作要“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各地情况也不同,对此,首先要统一要求,严格管理;其次要分类分层推进。在此要“强化政府责任”,学校体育现在的主要工作任务担子应该落到政府身上,政府办教育,政府也应该办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现在差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政府落实上有问题;“统一基本标准”,就是全国的标准应该一样;“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就是针对全国不平衡要鼓励分层,同时要“鼓励依据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三)工作目标
工作的目标任务很多,首先明确了达成目标时间结点是2020年。第一个目标是“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即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之前印发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具体体现为:1.“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2.“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就是学校体育体系要建成;3.“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是直接指向教学,不是针对教育,因为前面的指导思想中提到了教育。教育开展活动以后,最终是希望学生能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去终身锻炼,走出学校、走出校园都能锻炼,这是最终的长远目标,因此提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这是第二个目标。而且,基本的习惯要在学校养成。通过五年时间,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提出“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扣上了文件题目中的“身心健康”,“心”就是指的这些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就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之前在原则中提到强化政府责任,那学校体育就是要以政府主导,政府各部门要协作配合,社会要积极地参与和支持,“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此处的部分表述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国办53号文件)可能有相重复之处,这也是一种延伸,因为过去国办53号文件在做的事情,文件精神不是说不需要再落实,而是要延伸、再丰富。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意见》第二部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主要涵盖三个内容。
(一)完善体育课程
实践面临的问题:完善教程的问题、怎么教的问题和怎么练的问题,把这三个抓住了,教学改革就抓住了。这是第一次提出完善课程应该有怎么样的主导思想,即是“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例如,一个学生,先要学足球,先有兴趣,就可能会天天去玩,这就会形成习惯,在此基础上,运动技能不断提高,也就可能与更多的伙伴玩,参加更多的活动,甚至更多的竞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质自然而然地增强。课程体系要这么去设计。完善课程之后,应该“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这里是关于学时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保证时间,同时又给地方提供了一个允许改革的政策,即“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增加体育课时。“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导向。就是在学生全面掌握走、跑、跳、投、翻滚、攀爬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开设一些以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活动,以项目开展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以此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对于运动项目的开展,应“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对于这些项目,要先在学校广泛开展起来,同时要“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像西藏的锅庄舞、新疆舞蹈、云南的民族舞蹈等都可以充实到课程中。
(二)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建好了,应该怎样去教?教就要提高教学水平,这里提出的要求是“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这其实就是怎么教。教的时候要注意知识教育要跟得上,不能只教技能,不能只见项目不见健康知识,要将保护与帮助、生理与卫生、心理与健康等知识告诉学生。健康知识要传授,同时教学一定还要注重运动技能,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掌握的过程中要“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如果一节课都跑不出汗,没有运动量,心率不加快,那课堂锻炼效果都达不到。最后落到“重视实践练习”,就是教师不能让学生在那站着,不能让学生只听教师说教,实践练习要跟得上,这就涉及到怎么教的问题,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要“研究制定运动项目教学指南,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对特殊人群、特殊体质的学生,也体现了人文关怀,这也是一个创新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研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让残疾的学生、残障的学生也有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有一个方法,即“支持高等学校牵头组建运动项目全国教学联盟,为中小学开展教改试点提供专业支撑,促进中小学提升体育教学水平。”这是因为高等学校现在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体育院校,条件好、场地好、教授多、研究项目多,那么,高等学校的这种资源怎么样辐射到中小学去,带动中小学一起提升?对此就是要鼓励上下组建教学联盟,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为中小学进行辅导,指导进学校,搞合作,搞协同创新等。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全国学校体育研究基地,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因此,学校体育的工作按照这个发展劲头如果还落后,与我们的科学化水平是有关系的,所以要加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
(三)强化课外锻炼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更多地体现在课外,如果一个学生仅上课,课外一点都不活动,那么,课的效果出不来,也延伸不到课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强化课外锻炼,强化课外锻炼也有总的要求——“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既然要强化,就应该针对完善的制度。否则,哪个学生有锻炼,哪个学生没有锻炼,我们不知道,也不清楚;哪个学生锻炼好,哪个学生锻炼差,我们不知道,也不了解,那锻炼可能就会流于形式,没有办法考核评价。因此,要健全学生体育课外锻炼制度。那么,“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还要与课堂教学一致,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这与基本原则中的“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课外锻炼既有校内的课外锻炼,也有校外的课外锻炼,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即学生应走出校外,参与各种各样的全民健身运动,可能是社区组织的,也可能是社会组织的,也可能是家庭组织的,其中“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对于家庭体育作业,就是要走出学校,但学校要进行指导、干预。安排了体育家庭体育作业之后,家长要干吗?“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不能学校组织保证了这个时间,家长却又说“别锻炼了,赶快去学习吧!”把学校培养的习惯又给改回去。因此,这里提出家长支持学生参加活动、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不仅要支持学校内的活动,还要支持校外的活动。社区要干吗?“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这就会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共同指导学生的局面,会形成合力。
三、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在最初上报的文件中,该部分内容是与第二部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合在一起的,但是在最后修改的时候认为训练和竞赛是个独立的部分,应该强调,所以把它从二级标题上升到一级标题为“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一)开展课余训练
学校要体教真正结合,要为竞技体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那就必须开展课余训练,如果课余训练没有,那么学校体育的竞赛也是低水平的重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会匮乏,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展校园足球的原因。因此,包括三大球在内的其他项目也要校园先行。过去一些学校开展了课余训练,但不是全体学校全面开展,所以这次专门提出来,那么,课余训练应该怎样开展?“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因为现在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越来越多,要发掘,要着重培养,体育成才也是成才,所以要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机会,“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同时要“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这就厘清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也体现出学校体育要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服务,那么,具体怎么开展?一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不是贸然地“胡打乱踢”,计划要有科学性;二是要“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不能只训练不学习,要培养既能读书,又会体育特长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课余训练和职业训练、专项化训练不同,课余训练要“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而不是提高专项能力;训练水平要上去,指的是“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不是指职业训练。在此过程中,要发挥好传统项目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竞赛体系
现在的竞赛体系有些乱,足球先行先试之后,为市级联赛、市级竞赛体系提供了一个样板,因此,这里把足球的先进经验、改革经验及时吸收到《意见》中来,也就有了竞赛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讲:
一是要“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就是校内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联赛,各个项目的这种联赛和群体性的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要常态化,这个机制学校要建立起来,让人人都有参赛机会,人人都有锻炼机会。可能正是因为一场竞赛,一个学生就会喜欢上一个项目。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保持了一致;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是因为体育的特点和体育的“牛鼻子”就是竞赛,这个竞赛不是指高水平的竞赛,三个人或五个人踢球也可以是竞赛。
二是要“制定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构建县、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随着国家对竞赛的规范管理,教育部门也要完善、规范学校、学生的竞赛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对各地提出要求:“各地要在整合赛事资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并构建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现在各地赛事很多,但是这些赛事要整合,否则学校参加不过来;赛事要相互衔接,如分区赛是在为全国竞赛选拔人才,全国竞赛是为参加国际大赛选拔人才,要层层衔接。
此外,要“推动开展跨区域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让地方积极组织开展区域内的竞赛活动,例如,山西省可以邀请内蒙、河北省、陕西省等多个地方开展区域内的活动竞赛;要“定期举办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每个省至少两到三年要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目前有些省没有这样去开展,而全国性的学生运动会现在已经定了三年一届。在此过程中,竞赛体制的完善、竞赛的开展,就是要“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竞赛要有目的地去开展,竞赛是人才输送的一个管道,要与竞技体育合起来,课余训练是要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学校的竞赛就是要搭建输送人才的平台。
四、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意见》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该部分包括五块内容,且都与保障有关系,都与基础能力有关系。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对所有学科教师的要求,特别是体育教师,不能再用过去比较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要坚决杜绝上来一脚、上去一拳的粗暴行为。二是要“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关于配齐体育教师过去的文件中也提过,这里和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53号文件的区别是,第一次提出按标准配齐体育教研员。这是因为体育教研员是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没有教研员队伍的指导、辅导、监督、规范,各地的体育教学质量是有问题的。对于这点过去的调研也表明,教研员队伍发挥好的地方教学质量也高,所以这次要配齐教研员,省市县都要配好教研员,抓好这支队伍建设。三是要“办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使学生毕业进入中小学后,尽快能转变成体育教师,成长为合格的体育教师。此外,还应“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这也是新政策。四是“实施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等领军人才”。教育部计划培养四五千名体育领军人才,做到一个县有一名骨干级教师,发挥其引领作用,组织当地的体育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讨,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有“国培计划”,而且对从事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也要进行培训。
对教师提出要求之后,教师的福利待遇要跟上,要“科学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各地要科学确定,不能无限制地增加,要“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比赛等纳入教学工作量”,不能像现在很多地方那样上课是工作量,课外活动却不加工作量,这是有问题的。
(二)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该内容与国办53号文件区别不大。但有一个不同,即“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装备”,这其实是过去对体育教师配备服装的拓展,必备的教学装备不仅是指运动服和鞋,所以把它放到“设施建设”部分,这不仅是对体育教师的保障,也是为了能够给体育教师配更多的东西提供支撑。
(三)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这个部分与过去的说法大同小异,但是这里有些表述与以往不同,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其中,“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就是指在原有的给学校体育投入的基础上要加大额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要对学校体育给予倾斜,这也是要求地方要给学校体育更多的经费支持。那么,教育部门要做什么?“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如果不纳入预算,就没有这个经费。学校要做什么?“学校要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不能把经费挪做他用,要为学校体育工作经费及时提供保障。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如,民营资本、社会赞助都可以支持学校体育。
(四)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这就是过去的保险的问题。关于运动安全的问题,相关表述与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基本内容相一致。具体来讲:一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因为安全事故发生时,当事人是学生,有可能教师不在场,也有可能校医不在场,学生第一要学会急救自救,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学校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二是,“加强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检查,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国家要做什么?“完善校方责任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同时,要“鼓励各地政府试点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以此有效避免“校闹”问题的发生。
(五)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学校体育
这部分的提出和社会力量支撑不够有关系,同时这一段也阐述了学校体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社会的责任。社会力量可以参与到学校中,这是一个大的转变,这也是在过去政策方面没有过的新提法。这里提出“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即指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支持学校体育,“引导技术、人才等资源服务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活动”,并“鼓励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指导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同时“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由此,学校可以积极地进行基地建设、研究等,整体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此外,学校体育还要“加深同港澳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合作。加强学校体育国际交流。”无论上教学还是训练,要以更广阔更大的视野推广、推动多方合作,纳入人文交流机制。
五、加强评价监测,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一)完善考试评价办法
如何考核评价、督促?首先要加强监测,出现问题随时管理,并进行考核:一是完善考核考试评价办法,考试仅是抓住学生的一个不得已的办法,所以把考核抓紧了、抓住了,学生就会认为体育与语文、数学一样都是需要重视的课程,家长和学校也会重视起来。
“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阶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就是使考核能够一体化,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一体化了,考核也应一体化,否则,由于考核是导向,会导致课程又不是一体化。“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运动项目怎么考,考什么,标准是什么?这些学业水平考试都要进行规范,要有标准。总体上是要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就是让大家重视起来。此外,“体育课程考核要突出过程管理”,体育课如果只重视最后的考核,不重视过程管理,那可能有人不上体育课,不参加体育活动,所以要突出过程管理,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课程考核要将以上内容都纳入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框得住、拉得住。课堂内进行考核,课外活动等是否要纳入评价体系?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做?“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里强调:一是要把体育活动情况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中;二是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这是一个创新点,要广而告之地进行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中要纳入体育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纳入体育了。
针对体育中考,提出“各地要根据实际,科学确定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过去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53号文件提法是提高初中分值,这里则主要是侧重科学确定,没有直接说提高分值,而是提出要与其他学科要科学确定比例,这个提法与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相吻合,但是做法是过去做法的延续。而“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就是说在高校招生时,要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作为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也就间接地将体育情况带到了高考中来,这是新的变化。
此外,一些管理制度将要做修订,第一个是“修订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普通高考体育测试办法,提高体育技能考核要求”,修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体育技能考核要求,也就是说要从事体育教师的那些学生将来要进入高校时,体育技能的考核标准要提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要高,这样才能去示范、去教,所以这是把好入关口。第二个是“制定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施意见,规范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就是要通过考试,通过这些方面激励、引导学生重视体育,提高要求。
(二)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测
一是,“明确体育课程学业质量要求”的基础是小学生体育课程学业质量中学生要干什么;要“制定学生运动项目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了这个评定标准学生就更能够量化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够去做。二是“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制度,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就是对中小学开课的情况,开课的质量要进行监测。三是“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其实施情况作为构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每年测试后要上报数据,这是对过去的延续。“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体育课质量进行监测、监控或对开展情况进行公示”,有一些地方现在已经监测了,就像交通部门探头一样,从大屏幕中可以看到教师认不认真、学生认不认真,通过这种监测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个因为2015年即将进入“十三五”,各地正在制订“十三五”的计划,要把学校体育纳入其中。同时,各地一定要落实政府的管理责任,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紧抓好”,就是在《意见》印发之后,各地要做具体的实施方案;国务院有一个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长牵头,原来是在教育部,现在这个部际会议制度要强化,强化责任,强化部门分工,落实改革方案,我们初步计划针对这个部际会议制度扩大单位,再扩大再分工,扩展开来,形成合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
(二)强化考核激励
这里有几个新的点,也是亮点。“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这样学校体育必须是政府的事,因为已经说过政府主导,那就要将其列至政府考核指标中,这是个创新点,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也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就是教委、教育厅和学校要负责任,就是纳入校长业绩考核指标等。“对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这是正面,一是加强考核,二是要表彰,三是督导。“加强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建立科学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中央7号文件、国办53号文件都有督导,过去最多提到向社会公开,这次不仅要公开,还要行政问责,督导也是这样。“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这是延续国办53号文件的内容,过去写了没做,但是现在再写进去是在新的问责机制的背景下,这一条写进去与过去的意义不一样。此外,还有一个亮点是:“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学校体育专项检查,建立约谈有关主管负责人的机制”,也就是教育部随时可以联合其他部门检查,每年都检查,不好的地方约谈,约谈省长、副省长、校长、高校校长、党委书记,这是新的机制,也是《意见》落实的一个重要抓手。
(三)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手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新闻宣传力度”,这只是过去的一种传统的说法,学校体育工作要加大宣传,要全社会关心,所以说要更多地去宣传。
在现在社会,用到建议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几部分组成。还是对建议书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1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在实小工作已17年了,对我而言,实小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工作单位而已,学校工作合理化建议。她像一位老师,磨砺着我的意志,增长我的见识;她像一位老友,陪伴我的生活,共享我的喜怒悲欢;她是一片热土,激发我对生活、对工作的激情和兴趣;她是一片沃土,给予我成长所需的所有精神养分!
可以说,我和所有同人一样,都早已是一个特别的实小人,一个有着实小特定人文性格的实小人,一个有着实小特别行为特征与工作方式的实小人。可以说,实小由我们组成,我们又代表实校
基于对实小的爱与信任,对实小的期待和憧憬,对实小现行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对孩子的教育,向来就应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育教学工作能事半功倍,反之亦然,学校工作合理化建议。如何让家庭教育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呢?我认为,首先,学校的“家长学校”活动应落到实处、提高效率。每学期一次的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专家讲座不可能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能是一时的热闹。其次,我建议学校能为家长、老师还有学生设立一个专属的交流空间,多年前的家长接待室就很不错。家长、孩子都有自尊心,在办公室里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也应有隐私权。第三,学校网站上的留言版应有准入机制,不能确定其家长身份的,不能允许随便留言,避免不必要的流言和误解,甚至是诽谤。
二
再谈谈学校工作的氛围。我校从来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成员之间也能互相关心,鼎立相助。不过,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载了太多外人所不能道的压力与重负。今年体检中,许多老师健康状况不甚理想就可见一斑。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老师们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多开展有益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请心理专家为老师疏解心理压力,某些年龄段的老师应每年体检。让健康的老师们去培养健康的学生,健康的老师营造健康的教学工作氛围。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2尊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
你们好!
一个好的学校如果能有好的发展和前途,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学校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一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学校是教师的学校”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尊师环境和文化氛围,突出教师专业地位;二是主要尊重教师专业权利,形成良好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冒尖,发挥主体性;三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成长,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2、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场所,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这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要创设积极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长和学校管理者都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表率。
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和相关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其次是学校要为教师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提供的学习时间,并给教师的学习明确要求,并搭建平台优质课、说课、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
三是和大学合作,创造条件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教师能经常和专家合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间合作,通过教研沙龙和拜师带徒等活动,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和指导新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教师应重视工作实践中参与、学习、研究、生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是实践。
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不在于职前教育,也不在于脱产培训,而在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表明,在教师培训的实践中,以校本培训最为有效。
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特别重视校本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五、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在新课程推进中的重要作用。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3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们的校园环境一直是不错的,中午,在操场慢跑,一边跑一边欣赏校园的风景时是最惬意的享受。但是因为许多人懒惰,不想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而随手丢在了地上,美丽的校园环境从我们的指缝间悄无声息地溜走。可有些同学还不知道自己犯下了什么错,依旧我行我素,乱丢垃圾。他们不知道,在背后,清洁阿姨在背后付出了许多许多,这些学生是否有想过清洁阿姨的感受;当学生看到她们在辛苦劳动时,当学生看到她们在抹去头上的汗时,当学生看到他们因为体力不支而休息的时候,学生们乱丢垃圾时后心里虽觉得这个对不起清洁阿姨,但是还是扔在了地上。我向您提出几点意见;
1、开展“我环保我快乐”活动,让学生增强对环保的意识和加强对环保的重视。
2、让学校的每年级的那些做得特别突出的同学教育那些没对环境保护有更高认识同学,给他们树立榜样。
3、学校还可以实现“捡垃圾,得奖品,赢积分”的方法刺激同学们的,使那些没有被评上优秀环保小卫士的同学不气馁,再接再厉!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4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孜孜不倦的教诲,同学热心的帮助,真心的鼓励,已定格成我心头一道永恒的风景,我由衷的感谢他们,但我更感激您呕心沥血工作,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但为了让学校更好地发展,我觉得还是应该向您提一些建议,譬如:环境、学习场所、娱乐场所等。
现说说环境吧!学校里的花草树木太“孤独”了。这样的环境不甚优美,空气不甚新鲜。我建议学校开展植树活动,让同学们参与这个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绿化了环境,一举两得。那样的话,学校一定会成为繁华似锦、绿树成荫的大花园。同学们在这里将玩得更开心,学习更愉快。
校长,书是人的精神粮食、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学校图书馆是书的海洋,但开发的时间并不多,难道就让书在这里“虚度年华”吗?难道“万册图书馆”只是徒有虚名吗?请您不要“禁锢”书了,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吧!此外,我还希望学校能建立一个科技馆,让那些爱科学的同学一显身手,也让同学们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看看我的信,如果您认为我的建议合理,我真的希望您能采纳,那同学们一定会更感激您的,直荀学校也一定会更美,学生一定会学习、生活更开心,直荀的人才会更多。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5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学期已过半,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但在校生活和学习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孩子在住校期间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送医,晚上值班老师缺少应有的责任心,班主任几乎没有与我们沟通,现在有校讯通和微信,沟通交流很方便,为什么老师没做到呢?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一概不知。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9班总体成绩靠后,很不理想,考得差的原因班主任又没给我们分析,令我们家长甚是担忧。经过我们自己多方面的了解,主要是课堂纪律松散,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些孩子上课讲话,有些孩子在课堂上睡觉。现高一(9)班班主任胡体龙老师担任三个班的物理课,对班级抓纪律时间比较紧,究其原因和班主任的责任心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家长向校方提出如下建议:
一、学校应该制定系列宿舍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并遵守执行,对学生突发疾病,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
二、更换班主任,让有责任心的老师去担任。并合理安排班主任的教课时间,腾出更多时间去管理班级,并制定相应的班主任考核制度,严格执行。
三、教学方面,因材施教,更多的理解每个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多关注不活泼的孩子,多关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注意个性培养,改善与学生交流方式,注重孩子的特点,对孩子习惯培养给予意见,加强习惯引导,要放大优点,淡化缺点,尽量发掘孩子的优点,多给予鼓励。对付每个学生;加强老师与学生单方面沟通,针对孩子的性格给予教育,如何能体现对每个孩子的关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归根到底,学校仍然是传统学校。不以批评为主,要表扬鼓励,多给孩子展示机会,老师要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症求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学习能力,多鼓励,多交流,学科老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四、及时跟家长联系沟通;多使用校讯通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在校讯通或微信上发一些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家校互动,多与家长沟通,建议每月在校讯通上汇报一下小孩的总体情况,经常组织公开课,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在学校的情况,希望在校讯通或微信上公布教学进度,多些家长开放日,家校互动的活动,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缺少与家长沟通,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班级内要经常开家长会。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关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对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意见和建议10-28
哈尔滨市人大关于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规定06-11
学校、家长关于学生交通安全责任书07-11
关于家长对学校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报告12-10
关于教师对学生加工工件的评语09-11
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10-11
关于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及意见07-11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10-20
丁家小学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问卷调查06-20
关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