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互联网时代,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飞快, 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扑面而来, 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青年, 理应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工作中去, 影响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中来。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 理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通过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把他们培养成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让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学生的传播影响到他们周边的亲朋好友。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 更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关注,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影响力覆盖面较大, 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使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而且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使社会大众也将进一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 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 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勤学精神、积极进取精神和笃行精神等健康积极的思想和理念。这些思想信念时至今日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高校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的任务, 同时也肩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 听老师讲传统文化故事, 看相关视频,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性文化, 强调人的伦理, 道德, 思想获得与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 经过上千年的沉淀与积累, 时至今日依然对教育事业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高校依托传统文化育人优势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形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现状

目前, 高校都在逐步加大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 在这一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

(一) 取得的成果

一些高校很早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以西安高校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为例, 该高校在成立之初就坚持将传统文化和主流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和育人工作中。建校十多年来, 持续倡导继承和弘扬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大传统, 以优秀文化熏陶青年, 以英雄主义情怀感召青年, 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师生有较好的引导教育作用, 通过媒体的报道, 这些活动在社会上也引发了大众关注,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 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件建设机制不成熟

一些高校由于学校领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了相关制度的建设。在传统文化教学制度上, 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规划, 导致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内容的碎片化、教学设计的随意化;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占所有课程的比例过小、课程种类偏少、课时偏少, 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考评体系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指标, 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教师教学不积极, 学生学习不主动的情况发生。在校园课外文化活动制度上, 也没有形成纵向领导和横向联动相结合的学校各部门整体合作机制。多数高校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工作挂靠在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 缺乏校内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 缺乏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 这不利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2. 高校学科背景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这是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主要以理科为主, 学生大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了解甚少, 学生的日常的兴趣活动也都围绕专业展开, 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 加之理工科院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教师较少, 师资较弱,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难度增大。因此, 不同学科属性的高校,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 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当前许多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

3. 高校扩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高校扩招, 在给更多人创造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少难题。由于高校扩招, 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数量越来越大, 高校建设新校区, 实行一校多区, 管理难度和办学成本都有所提高, 其中面临的问题就是高校在校园文化上的投人会相应减少。首先在财力方面, 一些高校相关领导没有全面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相关基础建设上投入较少, 校园内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元素, 是师生没有办法设身处地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图书馆建设中, 没有专门的中华传统文化相关阅览室, 有关书籍也较少,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渠道较窄。其次, 在人力方面, 由于校区较多, 不能保证每个校区都有足够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专业教师, 高校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缺乏专业的指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 注重校园传媒的宣传力量

新媒体时代, 要发挥传统文化对广大师生的熏陶作用, 建立体现时代特征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 就必须重视建设传统文化在校园传媒的传播主阵地。首先利用校内传播媒介, 校园广播, 校园海报, 展板等, 在校园网站的设计上体现传统文化相关元素, 加入传统文化相关栏目。在校园微博, 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推送传统文化知识, 举行传统文化知识比赛。高校应重点利用新媒体等传播媒介, 创新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以学生更喜爱, 更易接受的方式在校园传播传统文化, 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二) 突出特色, 提升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设施, 生活设施, 校园生态环境等方面。它不仅要体现着高校的办学实力, 也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底蕴和思想追求。首先, 在硬件建设上,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 加入有关传统文化相关元素的设施、在校园内增加历史名人的雕塑、在楼梯, 主干道可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以及有教育意义诗歌。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绘画相结合, 以涂鸦, 墙绘的方式在校园展示。在图书馆建设上, 配备足够的传统文化相关图书,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课堂以外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其次, 在软件建设方面, 加强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大学既要有大楼, 更要有大师。那些具有独立思想、学术成就斐然的大学教授、学者, 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其髙深的学识成就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长成才。同时, 应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和建材编写工作。在课程设置上, 保证传统文化课程覆盖所有学生, 可设置选修与必修课程, 让学灵活选择, 课时安排与思想政治课课时相等, 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学生期末考核。

(三) 依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 发挥属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当地文化的影响, 高校可以利用所属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 将校园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相融合, 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建立高校学生培养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让学生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而更好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西安本地高校就应利用这一优势, 将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秦兵马俑、华清宫、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等, 发挥西安传统文化优势,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这座古都的魅力, 作为西安高校的学生, 有义务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四、结语

传承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 民族精神是经典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凝结在传统文化这个载体中, 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高校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基地, 应充分利用这些精神资源, 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通过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以巩固其民族根、爱国情, 增强其责任感, 这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摘要:高校大力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件建设当中,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 以达到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的目的。本文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及所面临的问题, 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力求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措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 黄薇.“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研析[J].青年研究, 1994 (9) :31-36.

[2] 彭正禄.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5 (2) .

[3] 杨丹伟.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18) :146-147.

[4] 王洪伟.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J].现代交际, 2019 (6) :141+140.

[5] 田甜.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7) :192-194.

上一篇:传统美学思想在艺术中的渗透与发展探讨下一篇:浅谈电力工程造价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