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局工作总结与思路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蚕桑局工作总结与思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桑局工作总结与思路1

在县委、县政府及蚕桑产业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桑园基地、小蚕共育、方格蔟推广、技术服务、项目建设等为抓手,积极推进蚕业科技进步,为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不懈努力。2011年被省农业厅经作局评为蚕桑生产先进单位、市文明办评为年度文明单位和市农业局评为蚕桑生产先进单位。同时,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干部工作和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等均获得县先进单位表彰。现将2011年蚕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㈠蚕桑生产形势好转

1、蚕茧价格回升,养蚕经济效益明显。全县全年实现养种4.3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5%。全县蚕茧平均价格达30.5元/公斤,晚秋茧最高价格达44元/公斤,创下历史最高价位。农户平均张种收入达1300余元,全县蚕农售茧收入达5185万元,比去年增加1800万元。镇蚕农养种50张,产茧达4100市斤,收入达6.5万元,加上小蚕共育全年蚕桑收入超过7万元。

2、蚕茧单产和质量逐步提升。今年我县狠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指导,蚕茧的单产和质量提升较快。全县蚕茧平均张种产茧近40公斤,蚕茧茧色白净,质量优良,上车率达92%以上,解舒率达50%以上,特别是方格蔟蚕茧解舒率达60%以上。

㈡小蚕专育、方格蔟推广应用力度加大

今年我县加大小蚕专育和方格蔟推广力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全县新建批养种100张的小蚕专育公司25个,配备叠式蚕台、切桑机、升温补湿器等省力化养蚕设备。县对每个小蚕专育公司给予3万元的补助。二是今年新推广使用方格蔟5000张,县给予蚕农每张方格蔟50%的蔟款补助,合作社对蚕农方格蔟蚕茧每市斤给予1-3元的补价,激励蚕农推广使用方格蔟营茧。太阳升、水源、漫江、、马坳上衫、征村、黄沙等乡镇方格蔟推广数较多,使用率较高,特别是镇使用率达60%左右。

㈢项目建设势头向好

在去年引进一家实业有限公司亿元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后,今年我县又引进养蚕人实业有限公司1亿元的茧丝绸家纺深加工项目,目前两个项目进展均较顺利。

㈣企业改制稳步推进

县一丝厂和丝织厂两个企业改制工作涉及面广、改制职工多、情况复杂,在确保职工稳定的同时,认真做好企业的破产、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部分可动固定资产处置等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筑牢基础,极力巩固蚕桑基地

我们牢固树立蚕桑基地就是蚕桑产业第一车间的理念,十分注重基地建设,使桑园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去冬今春,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全国桑园面积普遍减少的情况下,我县不但保持了桑园面积的稳定,而且新扩低改桑园5000亩;2011年在霜冻灾害和洪涝灾害严重的情况下,蚕种订购比2009年增加5000张;至目前,全县又新扩低改桑园3300多亩,太阳升镇与马坳镇分别落实1200亩、553亩,均超额完成年初任务。

(二)科技兴蚕,努力提升蚕茧质量

我局作为技术服务部门,牢固树立“服务第一”宗旨,开展科技兴蚕,蚕茧质量得到普遍提升。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全年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20期(含各乡镇自行办班),培训蚕农10000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二是加强蚕桑技术服务。县乡蚕桑站技术员实行包片包户负责,按照“栽桑服务到田、养蚕服务到户、售茧服务到站”三服务宗旨,切实为农服务。特别对25个新建的小蚕专育公司都派驻技术员,小蚕共育期间坚持吃住在村,实地示范指导。付朝元、陈承发、莫春生、朱友明、邱衍发、张小玲、李桂林等乡镇技术人员也积极抓点示范,到村到点服务指导;三是以小蚕共育和方格蔟推广为重点,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全县建设批养100张小蚕专育公司25个,小蚕共育点329个,推广使用方格蔟5000张,全县小蚕共育率和方格蔟使用率得到普遍提升。叠式蚕台、切桑机、升温补湿器、大棚饲养等省力化养蚕设备和自动热风循环烘茧机等应用范围逐步增大。

(三)做强龙头,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一家公司与养蚕人公司二个投资亿元丝绸深加工项目是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我局安排一个班子成员和一个干部长期搞好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原一家公司、五星制丝公司和广东潮州高雅印务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组建一家公司,今年新增8组自动缫生产线和1条丝绒生产线。祥辉制丝公司引进浙江嵊州悦龙领带服饰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创办了养蚕人实业有限公司,养蚕人公司3栋厂房主体工程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将于2012年3月完工并试产。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建设,为我县蚕桑产业发展发挥增添后劲。

(四)完善体制,加强合作社运作与管理

全县组建的19个蚕桑生产合作社,负责对蚕农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鲜茧收烘,在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家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在太阳升镇建设万亩高产优质蚕桑基地和蚕桑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真正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全县大部分合作社和一家公司、养蚕人公司建立收烘对接关系,还在建立茧源基地方面采取了措施。

(五)统筹兼顾,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蚕桑局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机关效能,助推产业发展。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局党组从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全局无一例违纪违法案件发生。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机关面貌呈现新气象。三是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和“机关创业服务年”活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无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无吃拿卡要和办事推诿拖拉现象,群众满意度提高。四是综合治理、依法普法、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工作扎实推进。全行业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例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无经济环境投诉,无一例违法生育情况,杜绝“黄、赌、毒”,行业安全稳定。五是全力抓好创卫工作,在全县创卫工作通报中,多次得到表扬。六是群团工作齐头并进。积极支持工会、妇联、协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充分发挥。七是切实做好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①认真做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得到政府的肯定。②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包村帮扶工作,安排3万元资金用于三都镇坪段村老大队自然村建设和桑园连片开发。③切实抓好镇村包村帮扶工作,对镇资助9.5万元用于建设养蚕大棚、新扩桑园基地、抗洪救灾、计生大会战、完善办公设施及活动场所等,努力建设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农村。

三、存在问题

我县上半年虽然在蚕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对蚕桑产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1、气象环境异常变化蚕桑生产受影响。3月9—11日霜冻、6月19日洪涝、中秋蚕高温和晚秋蚕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使蚕桑生产受到影响。

2、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建设还处在建设阶段,龙头企业牵引作用要到项目建成后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3、少数乡镇蚕桑站技术人员服务指导和抓点示范工作不到位,造成蚕桑生产工作被动,桑园面积连年减少。

四、2012年工作打算

1、加强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在确保桑园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扩低改桑园5000亩。实现年养种8万张,产茧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8000万元。

2、加大科技兴蚕力度,加强优质高产桑园建设,推广标准化养蚕技术,打好提升茧质攻坚战,努力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

3、加强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建设,做好一家公司、养蚕人公司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按规划要求竣工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蚕沙、桑叶等副产品开发利用方面争取有新进展,提升产业效益。

4、进一步深化收烘体制改革,加强合作社建设和运作管理,促进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使合作社与公司和基地结合更加紧密,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同时有序组织协调好全年蚕茧收购。

5、抓好一丝厂、丝织厂两厂企业的改制相关工作。

6、以抓好机关党建为重点,进一步抓好综合治理、安全稳定信访等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蚕桑局工作总结与思路2

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十八大”对人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全省人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城乡统筹、普惠共享,夯实基础、力求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基层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改革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保险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加快人才强市步伐,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争议调解仲裁,巩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为增进民生幸福、服务“三重一大”、助推“两快两带三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1.推进村级平台建设“十百千万”工程,狠抓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实现村村联网,逐步提高平台人员素质,持证上岗,夯实“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加速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年内实现新增就业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2.促进重点人群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再就业,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加大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继续开展以“招聘党员员工和基础党务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双招”活动、党员大学生、困难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培训、推介就业工作。年内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500人,购买公益性岗位400个,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700人,“三支一扶”招募人员60人。

3.狠抓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引入培训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班次、提高培训层次、拓展培训工种,做到与就业需求、与岗位需要相匹配;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实施创业模拟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制定城乡统一的补助标准,细化补贴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年内实现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岗位技能培训9万人,创业培训5500人。

4.管理好、使用好大学生创业引导资金,加大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深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000家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

5.上线运行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系统,与金保工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企业退工备案、用工登记、求职登记、培训补贴等多项业务网上办理。

6.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实现招聘信息数字化、立体化、求职便捷化,建立企业招聘与个人求职“数字直通车”。

7.落实好新的就业资金使用办法。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努力促进就业、带动就业。

8.加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组织开展“千企万人”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农村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完善“三项监测”制度,加强就业和企业用工形式的分析研判。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9.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开展事业单位参保工作,从2013年1月起,全额事业单位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筹,实行社会化发放和社会化管理。

10.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强化基金管理。联合地税等部门,推行社保征缴“五险一票”;加大社保稽核力度,提高开发区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的参保率,重点做好保安、保洁、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参保缴费工作。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征缴收入分别达到105.1万人、55.3亿元,146万人、36.5亿元,79.5万人、4亿元,77万人、3.2亿元,61万人、1.2亿元。

11.加大医保监管力度。对住院病人实施“三服务”,在“入院前、住院中、出院时”进行跟踪服务,全过程监管;重点加强B类药店、一级医疗机构管理,全面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监管;推行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实行差异化分配资源;加大对个人骗保行为的惩罚,建立黑名单制度;组建医保监督员队伍,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医保监督;研究制定最高“次均住院费用”标准,高出部分不予结算;成立医保医疗专家组,对各家医院定期检查,遏制过度医疗现象。

12.完善社保服务体系,服务下沉一抓到底,扩展功能、充实内容、提高效率。落实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场会精神,全面开展、推行“四个不出村”,确保“四个不出村”年底前实现100%。

13.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确保2013年5月底前,完成业务流程调整和数据向市级中间库的合并。五大保险、三类数据联网上传率达到90%,人员基础信息库入库率达到75%;做好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年内发卡189万张。

14.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做好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工作。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

15.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网上监管巩固年”活动,组织实施社保资金审计“再落实、回头看”活动,强化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及时纠正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

三、强力推进人才强市工程

16.落实市政府与人社部签订的框架协议,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举办“第八届博洽会”,开展“百企校园行”,推进“研究生企业集聚工程”,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和高层次创业项目;建成邳州银杏研究院,举办世界银杏产业高端研讨会。全面启动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工程。年内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0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训人数6.7万人,新增留学回国人才35人,引进外国专家44人。

17.实施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传统产业领域技能更新提升培训,完善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88万人,技能鉴定领证人数7.6万人,鉴定统考人数6000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素质提升培训考核5000人。

18.举办系列“招聘、推介、洽谈”于一体的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搭建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求职人员”的三方沟通平台。

19.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重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服务机构,支持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年内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国内培训500人。

20.认真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加强对口援疆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加强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

四、提高公务员管理规范化水平

21.加强考录工作监管,成立政法系统公务员录用“体能测评人员库”,做实公务员录用警示教育工作,保证录用平稳有序。

22.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公务员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年内公务员在职培训1.6万人。

23.探索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加强平时考核在年度考核结果中的运用。

五、深化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

24.推进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人员聘任、公开招聘”三项制度全面入轨运行,研究岗位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25.全力落实军转安置任务,结合实际,改进、完善安置办法,确保安置透明、公平公正。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跟踪服务,确保稳定。

26.提升人事考试科学化水平,依托先进的考试基地,强化考试风险防范,人事考试安全率确保100%。

27.加强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推进事业单位全面落实兑现绩效工资。

六、巩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8.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现50人以上已建工会的规模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50人以下企业通过行业和区域性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确保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低于13%。

29.深入贯彻《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市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市区街道普遍开展创建活动,符合标准的企业数占已建工会企业数50%。

30.加快仲裁院实体化建设,提升仲裁办案效能,提高办案质量,提高“裁审”一致率;建立一体化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开展对困难群体的仲裁调解司法救助活动。仲裁立案处理结案率达94%,示范仲裁院建成率达40%。

31.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运行全市举报投诉预处理系统,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受理”。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60户,书面审查率80%,联动平台举报投诉录入率、案件按期运行率均达95%。

32.做好农民工工作,筹建家庭服务也协会,开展家庭服务业诚信评比活动,营造发展氛围,年度家庭服务业新增就业3500人。

33.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主动防范、依法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仲裁争议的发生,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调解率,调解案件占案件总数50%。

34.进一步开展“百企示范、千企培育、万企参与”劳动保障诚信工程建设;启动“幸福企业”创建活动。

七、切实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35.推动“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常态化,人人都是“协办员”;进一步规范人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完善公开目录,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36.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成立档案管理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就业、社保、人才、培训等各类档案,方便群众查询,提高使用效率。

37.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实现新闻宣传系列化、常态化,增强宣传工作主动型、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创业与民生》杂志发行力度,强化舆情动态的监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8.提高信访维稳和应急管理水平,全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和疑难问题攻坚,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有效防范和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为重点”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3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发展“三解三促”活动成效,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40.提高“执行力”,开短会、讲短话,重落实、重执行,把向群众承诺的、上级布置的、会上定的、文件写的,变成扎实行动和具体成果,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的队伍,切实树立“忠诚、公道、敬业、廉洁”的新形象。

上一篇:中小民营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