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部长竞聘演讲稿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演讲稿分为多种写作格式,有的演讲稿是以工作总结的方式,有的演讲稿是以主题的方式。你知道如何写出主题明确的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传媒部长竞聘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传媒部长竞聘演讲稿1

总则

一、为客观、公正评价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新闻事业繁荣和发展,根据国家《新闻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有关职称改革政策、规定,结合我省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特制订本条件。

二、本条件适用于经国家新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以新闻为主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中从事新闻采编及新闻研究工作的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三、新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为记者职务和编辑职务。中、高级记者职务名称为: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记者为中级职务,主任记者为副高级职务,高级记者为正高级职务;中、高级编辑职务名称为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编辑为中级职务,主任编辑为副高级职务,高级编辑为正高级职务。

评审条件

(一)编辑(记者)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1.专业理论知识,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与新闻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2)具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较广博的知识面,对所从事的新闻专业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工作能力和经历,符合下列条件:

(1)能熟练掌握新闻采编业务,熟悉所从事报道领域的基本情况,具有解决采访、写作、录制或编辑工作中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和经历。

(2)能够运用各种新闻体裁,独立完成采访、写作和录制现场报道、录像报道、网络新闻报道等任务,或根据报道需要撰写言论、评论等文章,或安排版面、栏目、网页、组织节目。

(3)能指导、帮助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开展新闻采编工作。

3.业绩、成果与业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两条以上(其中必须符合第1条):

(1)本人独立采写或编辑的稿件(含节目、图片、网页设计)1篇以上,获得河南省新闻奖、省部级新闻奖三等奖以上,或2篇以上作品获市级以上新闻三等奖。

(2)参加市级以上连续或系列报道两次以上,本人撰写或主创的作品,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3)采写并发表两篇以上有影响的“内参”或重大报道,引起市级以上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4)在新闻采访、写作和节目录制、网页策划制作等新闻实践或新闻改革、通联等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

(5)获市级以上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理论水平(著作、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中两条以上(其中必须符合第1条):

(1)独立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新闻业务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每篇不少于1500字),或在市级以上新闻理论研讨会上宣读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每篇不少于3000字,并提供原件及主办单位证明)。

(2)作为主要策划人参与系列或连续报道计划的制订,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3)作为业务骨干参与全局性或重大报道的总结两项以上,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或好评。

(4)提出或参与策划新闻改革方案(包括版面、栏目、网页等),并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采纳。

新闻传媒部长竞聘演讲稿2

一、网络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比较传统传媒而言,网络新闻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根据笔者的观察,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却是其的“优势”所致。

(一)新闻内容缺乏权威

与传统传媒的新闻不同,网络新闻在上网前往往缺少严格的审核手续和审批制度。与此同时,广大民众受到路径依赖的惯性作用,内心中普遍认可传统传媒的权威性。而且,在网络传媒本身的互动性、及时性、草根性的优势推动下,极易对某些报道给予另类解读。从而,混淆视听。考察近年来的公共安全事件可知,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造谣滋事便是例证。

(二)新闻渠道缺少整合

相对于传统传媒来看,网络媒体目前虽然在逐步加强各网络之间的合作,但效果并不明显。正因如此,网络新闻的相似度较高。这一现状不仅影响到网络新闻的可读性,还将导致各门户网站间的侵权诉讼大为增加。由此不难理解,网络新闻发展在目前还不成熟的阶段下,若不依托传统传媒的各项优势,将在自娱自乐中走向变形。

二、二者融合的切入点

惟有在考察了二者融合的切入点后,才能着手建构融合之路。从当前二者的优势与困境中,笔者将切入点归纳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优势互补

根据学界和业界对网络与传统形式的理解,网络媒体所缺少的新闻采集资金和记者资源正是传统传媒所拥有的;传统传媒在新闻播报中所却失的新闻储存性,则是网络新闻所特有的优势。因此,在面对诸如重大会议、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二者可以形成横向联盟关系。充分借助各自的优势资源,来推动各自新闻品牌的塑造。关于这一点,央视组建自己的网络频道就可见一斑。随着年底18大的召开,这便为二者的优势互补建立了极佳的实践平台。

(二)耦合共生

耦合共生性已在部分电视台、电台组建网络频道之一点上体现了出来。以广播为例,广播媒体之所以被称为弱势媒体,一是因为它的声音稍纵易逝,不易保留;二是广播只闻其声,不见文字、图像,给人理解、查阅、重复检索和阅读带来了困难。而现在有了网络,广播不再“稍纵易逝”,不再单一靠声音传播。广播借助互联网非但能够与其他媒体竞争,而且还有一定的优势,即在线收听。由此可见,以上两方面的切入点,实则为今后二者融合建立了思考的出发点。

三、二者融合的路径构建

在具体构建二者的融合路径时,应分别从:契约关系、联动机制、利益分配等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契约关系

二者融合应建立在正式制度安排下,在此基础上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因此,网络新闻单位应与传统传媒单位建立起契约关系。受到促使二者融合的外部因素影响,笔者不排除未来二者走向兼并的商业模式。在契约上应明确:(1)对新闻信息的共享原则;(2)双方资源的介入模式;(3)针对成本支出的分摊结构等。

(二)联动机制

诸多新闻事件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特征,这就要求二者之间应存在联动机制。该机制包括:记者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及图片上网,这三个相互递进的过程。作为两个独立法人实体的单位,如何做到上述过程的无缝衔接呢。笔者认为,须建立相互进行信息互联的组织机构。双方应向对方派出长驻联络员;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联动机制。

(三)利益分配

不难理解,“利益”是二者进行商业合作的基石。因此,利益分配形式的好坏,也成为二者能否持续合作的关键。这里并不强调货币形态的利益,而是着重考察非货币形态的利益实现。在此,网络新闻时应明确新闻来源渠道(与之合作的传统传媒单位)。从而,自然建立该传媒单位的社会声誉度。该传媒单位在发行文本新闻或是广播时,也可以指出:详细信息可登录某某网站查询。进而,增大该网站的点击量。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探讨。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四、小结

相比较传统传媒而言,网络新闻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网络新闻发展在目前还不成熟的阶段下,若不依托传统传媒的各项优势,将在自娱自乐中走向变形。

作者:刘二萍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广播电视局

上一篇:现代决策性管理会计发展论文下一篇:软件无线电软件通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