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通用8篇)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篇1

有关青少年舆情信息监测工作方案

(讨论稿)

信息工作是青少年权益工作中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为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少年中发生的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群体性问题,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权益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分析全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权益保护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探索建立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现就依托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络,做好有关青少年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信息来源

本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已经报道、刊载、发布的,以及省内外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络披露的我省相关信息。

二、信息种类

按照具有普遍性、典型性、有较大影响的原则,重点收集下列个案信息:

1、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

2、政法法规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的青少年社会问题;

3、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

4、突发性、群体性青少年事件;

5、群体性的青少年利益诉求;

6、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并引发矛盾纠纷的案件。

三、信息内容

包括个案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当事人情况、问题的焦点、案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网民和各方面的评论、意见等,并注明信息来源。

四、信息渠道

1、建立信息员队伍。除运用好现有的140多名高校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骨干组成的舆情信息员队伍外,以市为单位,发挥好全省630名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律师、各级预防和未保组织联络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工作人员的作用,同时聘请一批论坛版主、网站和网络社团负责人、媒体评论员、互联网热心人士、新闻记者等作为青少年舆情监测员。

2、设立信息采集点。依托扬子晚报、《零距离》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媒体、频道,以及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等,建立青少年舆情信息采集点。

3、开发青少年舆情监测网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采用搜索引擎技术,动态监控、自动生成青少年舆情信息。

五、工作流程

1、信息收集。

2、即时报送。以市为单位,及时做好上下双向信息传

递和反馈工作,将掌握的信息纳入工作视野。建立快报、专报、简报制度,重要、紧急信息及时报送省市领导和上级机关。

3、跟进关注。报送的信息要继续关注进展情况,及时掌握最新动态。

4、注重引导。根据案情的发展,注意征求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通过有效途径和适当人员,因势利导,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引导事态发展。

5、督查处理。发挥“两办”的牵头、协调、督导作用,争取党政支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个案的调查、转介、督办、处理工作,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6、总结提升。深入调研个案的发展过程,挖掘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把握工作规律,建立应急处置预案,科学防范和应对类似问题。

7、考核奖惩。建立信息工作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

共青团江苏省委权益部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篇2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类专业针对以往和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正在逐步完善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理念的、具有传媒特色的和声学教学方法。目前, 传媒音乐热度渐高,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必然以多功能复合型、实践创新型、操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和声学作为传媒类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也要适应当今就业形势对毕业生的要求, 以便为社会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培育能力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声教学的方法若不能就此做出调节, 就难免会让部分学生陷入过多的琐碎且抽象的规则和定义的包围, 导致他们学习和声的兴趣下降。和声教学如果过于强调声部的连接方式, 过于突出禁律, 就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声的真正精髓, 不明白学习和声学有什么实践的指导作用。对这些问题的清楚认识, 正是学习和声学课程应有的收获, 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模式和声课程的教学, 的确存有一些需要改变的地方。

一、和声学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和声教学方式采用的黑板和钢琴教学, 一直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和声课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教学中, 教师弹奏多声部和声, 作为例子。但是由于钢琴音色的单一, 从听觉上不易区分音乐的声部进行。加上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相对薄弱、学生禀赋的自然参差, 会让不少学生对和声音响产生比较茫然的态度。而中国人理解音乐作品时那种偏于线性思维的认知方式, 更加局限了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进行多声部音乐写作和感知的能力。

下面综合分析传统模式和声课在传媒音乐教育语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 在层次递进的教学过程中, 强调的是各个局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对知识的综合有所忽视, 对学生利用知识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有欠缺。例如和声课程在声部连接上要求禁止平行五、八度, 这是基于文艺复兴时期四声部合唱的一种写作规则, 因为平行进行的纯五度和纯八度音程都会造成空洞的音响。在创作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 正确的声部进行对音乐效果的影响相当重要 (特别需要某种音效的特殊音乐作品另当别论) 。但是,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度注重避免平行五、八度, 对作品整体音响的设计强调就不够, 有些得不偿失。此外, 传统教学中只涉及基础和声语汇, 这对于学生分析理解音乐作品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声教学中还应该拓展传统和声中的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内容, 增加复合和弦、高叠和弦、附加音和弦、四度叠置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等在传统和声语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近现代和声语言, 这会对分析与理解浪漫时期以后的作品有很大帮助。比如, 近代音乐中应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 包括四度叠置和弦、五度叠置和弦和四五度和弦, 改变了和弦三度叠置的结构原则, 扩展了和弦结构形态。拉威尔的作品《绞刑架》中较有特点的五度叠置和弦是个典型例子, 它让音乐具有朦胧的效果, 也给乐曲增添了一种恐怖、迷离的气氛 (见谱例1) 。同时, 这类和弦在曲中出现多次, 但不能被看作平行五度, 而是应看作特定的和声语言, 是作曲家为了追求意象性的感觉而刻意为之。

其次, 和声教学偏重理论, 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不够。和声的确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传统教育注重理论基础无可厚非, 但如果让理论占据了教学中的过大比重, 就容易与实践发生脱节。传媒特色的和声教学应与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注重培养符合社会实践与职能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现有的和声课体系, 理论在前, 课程设计在后, 是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因。实践中, “和声分析”尤为重要, 这是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对和声音响的认知的重要途径。和声分析中, 对和声节奏的正确理解、对装饰音运手法的正确认知都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春之歌》这首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 (见谱例2) , 和声语汇比较传统, 和声节奏为一小节, 分析时要注意装饰音作为音型织体流动的特点。目前, 学生有时虽能理解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各个音乐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和声风格的运用, 并能进行较为合理的分析,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又容易忙于让和弦按正确功能顺序连接, 以应付教师的检查, 忽略了作品本身所追求的目的。

再次, 教学模式单一化。改革前的课程体系, 仍采用“讲授——接受”式的传统课堂模式。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 使得和声学课程的特点很难表现出来。

要改善这种局面就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运用更加适应专业技能的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学科课程结构, 建立新的教学互动关系;二是如何以兴趣为本,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大程度挖掘学生潜力, 提升学习和声的动力;三是和声课程内容如何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实现传媒音乐教育的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各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和声课基本都分为传统和声与近现代和声两个阶段。多数音乐学院的传统和声教学为三个学期, 少数已改为两个学期, 以斯波索宾、桑桐等版本的教材为主, 分习题写作、和声分析、键盘练习三部分内容, 大课与个别改题相结合。近现代和声技法一般都是一个学期, 以大课或讲座等形式讲授20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和声技法。但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创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设置更为严谨, 不在本文重点论述的范围之内。高等师范院校也有和声共同课程, 以培养未来担任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类型人才为主, 实践性较强。目前, 还有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传媒音乐艺术类高校专业, 主要培养专业录音师、音响导演、电子音乐制作与音乐传播、音乐编辑相关的音乐专业人才。在中国传媒大学, 开设和声基础课的系有三个:音乐系、录音系、文艺系。其中音乐系设有两个专业方向——音乐传播与电子音乐制作, 录音系设有音响导演与录音工程两个专业, 文艺系设有音乐编辑专业。笔者面对的学生有一部分是音乐系的, 专业基础较好;另一部分是纯理工科的学生, 入学前音乐的平均基础相对稍薄 (录音工程与音响导演专业的入学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当高) 。和声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而对录音专业的学生而言, 提高对声音的认知, 尤其是对多声部音乐的处理感觉非常重要。相对于电子音乐制作与音乐传播专业而言, 录音专业的和声课程安排, 既要具有音乐专业院校的理论深度, 还要具备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的具体操作能力, 更要具有传媒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当然, 和声学学科特点本身就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但各个院校学科建设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不同院校又带着各自特色的教学侧重点。

中国传媒大学各相关专业和声课程的设置, 根据专业特色而各有不同。其中, 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音乐创作联系较紧, 其和声课程共分三个学期, 但与音乐学院也有不同之处:第一学期主要为传统和声教学, 强调四部和声的写作并与创作相联系, 提高键盘和声能力。第二学期以传统与近现代和声为主, 多为和声创作与名曲分析。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之间教学内容的联系脉络是理论和实践由微观上升到宏观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十二音体系下和声学发展的进程。第三学期开设的是流行音乐和声, 很多学生的困惑在于不少流行音乐和声与传统和声甚至是近现代和声的理论体系出发点完全不同, 用传统和声的功能关系很难全面解释流行和声语言的特点。由于传媒音乐教育中各个音乐相关专业都有与实用性音乐相适应的特点, 纯粹依靠传统和声与近现代和声就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在流行音乐和声语言方面的要求。于是, 学生在学习中更倾向于“拿来主义”的思想, 希望“学了就能上手使用”, 简单明了的和声使用规则以及传统和声学不能解释的爵士和声语言等, 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二、传媒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主要有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机制说五种。概括来讲,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 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与培养评价。当今传媒行业是一个不断综合着科技成果、新兴思想、即时信息的行业, 因而在人才需求上也与过去的传媒业有所不同, 更讲求人才的超前性和多行业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 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专科式教育, 而是要形成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传媒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适应当下经济环境, 适应音乐文化产业, 跨音乐传播、音乐制作、音乐编辑、录音技术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外, 音乐产业是一种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因而培养传媒音乐人才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活动。为此, 和声学课程要适应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课程建设内容, 是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多功能复合型 中国传媒大学培养的音乐传播、音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着音像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文化企事业单位、教学单位以及文化管理部门等多种从业方向定位, 因此需要的不仅仅是专科人才, 还需要多功能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多功能、高素质人才。“复合”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技术复合等多个方面。人才素质复合化可以这样来理解和把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面必须宽, 知识的融合度必须高, 还要有一定深度, 具有创新性特征。因此, 传媒音乐教育中和声课教学不仅要突破传统的专才式教育模式, 还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实践创新型 大型晚会、电影电视剧的音响导演, 电视节目音乐编辑, 专业录音师, 电视台、电台的专业音乐编辑等目标岗位, 都要求传媒音乐教育者在和声课程建设上兼具针对性与普及性。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要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 所以和声课程也要重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案。

操作应用型 社会经济的全面腾飞, 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娱乐业的发展, 都对音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音乐市场快速向多元化发展, 出现了影视音乐、商业广告音乐、手机铃声、网络音乐、动画游戏音乐等多种类型。这些都决定了传媒音乐教育的和声学科课程建设应当具有针对性与普及性。因此, 要明确授课目标群体及其技术职能需求, 开展学校与唱片公司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学习方法既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音乐教育的特点。

高校传媒音乐专业教育涉及的办学方向与专业音乐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不同,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都要求要摸索一条新的道路, 以适应社会新一轮艺术基础教育改革。毕竟, 人才市场化、职业化的趋势日益清晰, 音乐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在促进音乐传媒产业的进步, 音乐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已呈不可逆转之势。

三、改革性探索

综合前面的论述, 传媒特色的音乐教育中, 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应该至少进行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更新 教育、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可以极大地扩展和声课的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和声的兴趣。

多媒体 (Multimedia) 辅助教学可以使用MIDI设备中丰富的音源, 弥补钢琴单一音色造成的听觉“立体化”方面的不足;利用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四项工作为一体的现代化MIDI技术, 可以使和声写作与听觉训练同步进行。和声教学可供选择的软件较多, 例如利用Finale、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使乐谱与音响、文字解析同步呈现;“水果”软件、“和声作曲家”、Overture等软件也都比一些专业软件更容易操作, 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制谱与修改更加方便快捷。合理利用网站资源可以充实当前的教学资源, 现今一些专业网站搜集了专业品位较高的从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主要作曲家的西方作品MIDI资源, 还有民族风格作品的中国乐曲, 以及流行音乐作品的MIDI资源, 可以建立数字音乐时代特有的教学音像图书馆。

另外还可以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和声课程网站。通过上传CAI课件、教案与教学录像, 使学生对整门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学时安排等有较全面的了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其了解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实用技能。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公共平台在网上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情况, 在网上完成作业并做自我测试。

教材内容的更新 传媒特色和声课的教学改革除了教学模式的更新, 还应该着重于教材的调整, 即在国家级优秀和声教材的学习之外, 合理编写与传媒音乐相适应的补充教材和指导教材, 增加实践应用的理论内容。不可否认, 以斯波索宾、桑桐等版本的教材为主的传统的和声教学, 具有完整且体系化的训练方法, 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但在多声部合唱和乐队写作、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流行音乐和声、爵士和声编配等方面还可以继续补充。应加强键盘和声、听觉和声、民族调式和声教学以及对中外名作、流行音乐、爵士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 加强该学科与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音乐创作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思维能力、和声听觉能力、和声应用能力, 使和声技术能够满足学生职业需求, 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可以说, 和声课程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是传媒音乐教育和声基础课改革的创新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理解世界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掌握在和声上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 是教材编写中不应忽视的教学目标。传媒音乐教育要继续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和其他文化与时空中的音乐融会贯通。

强调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教学目标任务的驱动,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习的内容、步骤和方法与学生未来职业要求相结合, 再经过实践、实训活动, 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多功能复合型人才须具备的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参与创造性的和声教学活动能加强音乐音响体验, 开发多声部和声音乐潜能。

有了实用的目标特点,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和声的动力。学用结合, 建立课程“生物链”, 将实践融入其他音乐专业课程, 形成“链条式”教学方式, 这些教学思想将是今后和声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 非为已往, 非为现在, 而专为将来。”在高校传媒音乐教育中, 和声基础课程的改革大有可为。敢于踏出实验性的一小步, 才有可能收获成果上的一大步。

摘要:和声学课程是高校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所有从事音乐和与音乐相关行业的工作者必须了解或掌握的学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声教学为适应时代变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本文对于影响和声学教学的一些情况, 及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特色音乐专业学科的特点、和声基础课教学现状, 针对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实践改革的一点意见。

关键词:中国传媒大学,和声学,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需求,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天星《电脑音乐技术在高师音乐和声课教学中的应用》, 载《艺术教育》2007年第12期。

[2]严治华《略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载《大众文艺》2008年10月号。

[3]钱正钧《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之我见》, 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性别;传媒文化;男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30-01

一、媒介与个体社会化

个体通过媒介的使用来接受社会化的训练从而使自己具备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个体在社会化后烙上了很深的文化痕迹,无意识地按照社会文化所传递的观念生活。因此,媒介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念与思维习惯。

二、当代传媒文化所塑造的性别形象反思

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生物学上的性别概念,社会性别是指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社会期待。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两性所承担的性别角色的不同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是在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形成的。

中国当代传媒文化几乎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烙上了很深的男性思维,对女性的形象存在着诸多偏见,而当代传媒文化也就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性别角色定位完全是社会性别建构的产物,本应该积极淡化,消解的两性刻板印象被无情地淹没在男权社会的话语中。传媒文化所建构出的女性价值观,行为准则,文化观念,思维特点几乎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女性自身也因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无意识地接受了由男性所构建的女性价值体系。在这种性别的压迫下,一切对两性平等的努力都显得苍白无力。

(一)牺牲者的女性形象。

社会主义制度一直强调的是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往往忽略了个体的发展。所以为了维护社群或家族的利益,女性往往以一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形象出现在当代中国传媒的荧幕上。这样一种形象的潜台词就是以女性的个人利益换取他人的幸福与安全,这就是你们女性的价值所在,是这个社会全力推崇的价值观。这种观念,完全忽略了女性自身的需求,用道德将女性绑架在这样的价值观念的枷锁之上,仿佛这就是女性存在的意义。

(二)性感女神的形象。

当代中国传媒依旧把女性作为被看对象,男性作为看的承担者。女神的形象离不开男性的审美思维的作用。当代传媒无时无刻不在呼吁广大女性认可男性的审美方式,以男性的审美需求塑造自己。女性在当代传媒的主流文化里无法获取性别意识,个体发展依旧沦落在黑暗里。

(三)贞洁烈女形象。

这种形象在古装剧中尤为突出,完全符合传统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而这种传统也是男权社会下的传统,塑造这种贞女形象的根本目的在于向更多的女性强化一种朝着贞女的目标改造自己的意识。这种形象的塑造使得很多女性在失贞后走向极端,完全意识不到自身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

(四)贤妻良母外加职场女性形象。

中国的女性能够走出家庭步入职场看上去像是时代的一大进步,然而剥开层层面纱后发现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与其说是女性的解放不如说是一场男性集权的政治运动,所谓的男女平等只能称得上是形式上的平等,这种性质的解放的实质是父权制话语机制的运行,并不是基于女性自身对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识与改变。

当代传媒在强化传统文化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同时,也强化了女性步入职场独立自主的新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时刻做好角色的转变,否则要么出现家庭矛盾,要么工作压力变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平衡好各种角色不起波澜,又能不甘人后,证明自己,这又谈何容易!而对那些工作着的男性而言,他们在事业起步时即被告诫要将此类困扰抛在一边。在这种状况下,平等几乎是一种乌托邦的存在。

当代传媒的主流文化强调女性的主观努力,强调女性的贤妻良母形象,并以超常的“优秀”事迹为她们树立“榜样”,再次传递给女性一种男权思维模式下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中国的传统理念和主流意志形态的结合。长此以往,一些女性也用这种要求,使自己强鼓起勇气,去承当与本性相悖的重担,她们几乎很难摆脱因家庭生活引起的焦虑和不安。这种模式已经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观念营造中成为一种新的习惯和心理定势。在这种价值观误导的传媒文化下,大部分女性根本无法摆脱男性话语权的烙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式上的平等中只能通过主流话语的评判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全然看不到自身作为个体的意识。

三、改变性别的刻板印象

媒介的受众认同是相互的,一方面大众的潜意识里对女性积淀了颇深的偏见,媒介并没有起到监督与处理问题的作用,反而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环境中为了使其产品得到大众的认可,加深了男权社会的烙印。若是这种情况无法改变,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将会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永远生活在男女无法平等的障碍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生下来时,社会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社会还是这样,是我们的无能。我们有责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在这样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媒介环境中也为男女平等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女性长久以来受限于男性中心的视野,被迫透过男性的角度观看并认识世界。当代传媒文化必须有所建树,有意识地发展以女性的眼光观看世界,打破根深蒂固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传媒文化,建立起女性的主体性,以女性欲望带动并组织传播,以女性观点带动观众的心理认同,借此让女性发声,从而促进传媒领域社会性别意识的主流化。

四、总结

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意志一直都是被压抑,被驱逐的;女性自身对男性话语保持着一种习惯和依赖。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带动了当今世界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两性关系的变动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如何思考决定了女性将走向哪里,从男性思维中剥离,是漫长而艰辛的,是充满挑战的。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中国传媒也应大胆质疑男性社会构筑的语言体系和女性在其中的从属地位,传播社会性别意识,让女性逐渐脱离以男性为主导的公共语言模式,在不断的反思、实践和矛盾中引领更多的女性去寻求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帼芬著、《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女女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廖雯著、《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

[3]曾娅妮著、《媒介批评:理论与例证》、四川大学出版社

[4]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

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问: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板书:

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总结:

六、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物质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区撤走可燃物

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七、效果检测:

1.教材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相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D.手绢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2.2007年12月6日,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特大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瓦斯爆炸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___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_______,对于任何一条的有效控制都可以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督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一不可

八、教后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在讲授《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时,我将教材的层现方式做了适当调整,把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部分内容做为一课时来学习,其余内容在下课时学习。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查阅有关灭火方法和着火自救措施方面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反驳意见及实验验证等方法对燃烧条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灭火方法和着火自救措施,由于学生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因此获得了大量相关知识,其中某些知识有的学生不太理解,再通过其他同学的解释,解决了他们心中的疑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起到了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相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所以我认为在今后教学中,凡符合此类型的课应多采用这种方法教学,使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更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从学生所查资料中获得了很多新知识,如有的学生说用纸锅来烧水,由于纸是很容易着的,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呢?课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由此使我进一步体会到现代教学不但是教师传授给学生新知识,学生也能给教师带来新的知识、新的思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这部分资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不足:

1、每组同学的观点应归纳到黑板上,在学完燃烧条件后,可分组讨论干的着、湿的不着的原理,使学生对燃烧条件认识更深。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2)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

(3)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直线运动的学习,学生对直线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曲线运动,学生头脑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模糊的感性认识。本节是学习曲线运动的第一节,是整章教学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寻曲线运动的特点,本质,和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明确对曲线运动的认识。重点难点

重点: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难点: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过程

导入:曲线运动

必修一我们研究了轨迹为直线的运动,而自然和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的轨迹大多是曲线的,从这节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曲线运动。让学生列举曲线运动的实例,之后播放曲线运动实例图片。设计意图:列举实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播放视频和演示实验,观察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总结规律,探讨特点,动手画图和辨析判断,纠正错误认识。通过以上活动,明确速度方向,特点,曲线运动性质,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变可不变的结论。课堂活动二: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研究方法

第一步:视频演示蜡块的运动,让学生分析蜡块实际运动与竖直上浮及随管水平运动的关

系,体会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等时,独立的联系,为平抛运动等效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做知识的储备。

第二步: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蜡块的速度,位移,和轨迹进行研究。

第三步:类比迁移,水平抛出物体的运动也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速度,位移,加速度。设计意图:通过蜡块的实例,找出研究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方法,类比迁移研究水平抛出物体的曲线运动的方法,为第二节具体定量研究平抛运动做知识及方法上的储备。课堂活动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一步:视频演示钢球实验,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二步:给出实验道具小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小球,演示在空中的运动,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三步: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知识点,通过分析,总结出延伸结论: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合力矢量分别位于曲线的两侧;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第四步:通过练习,加深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明确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合力是否恒定无关,唯一的条件就是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第一步,让学生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第二步,通过设计很简单的探究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步,通过逻辑的推理,知识的延伸,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第四步,通过练习,辨析,让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更加明确。总结 梳理知识脉络,明确学习重点,巩固强化。【作业】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优点: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用实例和多媒体手段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夯实基础,使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针对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学生对其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在用其分析物体运动的合成时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项研究讨论,讨论的课题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实例,例如演示钢球在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下的曲线运动、蜡块在水中同时做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并播放对应的课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要从受力分析入手,再进行运动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情况的运动合成的分析,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2、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场所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动脑积极思考的时间。

3、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思维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4、在学生练习方面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我们用了新教材的所有练习,因为新教材的练习是精心设计的、并且绝大多数题目与生活贴近,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实用价值,有些题目是研究性质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习题课上也同样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景,用实验的方式来设置题目,同时让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思维锻炼。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生分析:

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他们。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方法多样,朗读有层次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345货源网 http:// 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从前一课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提些什么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第一组 聪明 活泼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第二组 忽然 眨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第三组 以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笔顺,并书空。)第四组 主意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345货源网 http://(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练习,选一个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段朗读。

4、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

5、一句一句开火车练习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指名读。(小黑板出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尝试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2.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一画。

345货源网 http://(反思: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首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表演读.....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引领学生去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注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摘了一个又一个),理解摘松果之多、(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体会松鼠很爱吃松果,进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兴心情,也丰富了语感。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本课在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本人自身能力有关,特别是低年级朗读指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还有如果在课堂上加以展示有关环保重要性的资料,学生能更真切、更实在地感受到松鼠担忧的必要性。更能让孩子们了解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偏见,大众传媒,受众,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社会生活中, 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 社会偏见就是一种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心理, 大众传媒在社会偏见的形成方面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大众传媒和受众的互动对于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就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偏见的本质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 偏见多指否定性、拒斥性的态度”。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现代社会, 间接经验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 诸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 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播活动, 是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再到受众心理现实的过程, 新闻的传播者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是一种环境的再现, 即“拟态环境”。

二、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一) 新闻工作者的“中势地位”对客观现实报道的偏差

新闻从事件发生到报道过程, 必然会加上传者的主观判断, 并受到现实政治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这就使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难免产生某种程度的差距。新闻的传者, 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按不同的格式对各种信息意义进行符号编码、解码和意义重构, 零散、个别的信息意义经过媒介不断地重复和强化, 成为某方面信息意义的综合、概括的表达。传播过程中, 传者作为社会个体, 处于社会的中间层,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对象, 新闻记者现阶段所处的“中势”社会地位, 使其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可能显示不同的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观点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出他的认知结构, 甚至采访前的采访准备都有可能带有个体认知的预见性判断, 如果这种认知框架与采访对象的认知结构呈现一定的重叠, 采访对象对记者会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因此, 记者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很容易出现偏差。

(二) 对新闻价值认识的偏差

媒介反映客观世界要将那些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内容凸现给受众,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掌握在媒介“把关人”手里, 传统媒介一直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把关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认知结构, 影响到媒介工作人员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贯穿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思考、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媒介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对客观现实重新建构。当然, 媒介“把关人”的社会认知结构远非上述“选择原则”这么简单, 传播者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知识层次等因素, 以及来自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压力都可能产生影响。在传播的过程中, 他们起着过滤器和放大镜的作用, 会在不违背报社编辑方针的前提下, 更多地被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新闻所吸引, 而在后期的写作编辑过程中也为以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思想为潜在的指导, 来对新闻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

三、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一)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个人差异论认为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在受者之间之所以产生不同效果, 是因为受众的个人条件, 社会关系不同, 而其中个人差异最为重要。个人差异论最大的发现在于“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理解”。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是媒体影响受众的过程, 也是受众认知转换的过程, 受众从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出发, “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新闻的内容, 并会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选择性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理现实。不同的社会团体、个人对于同一个媒介产品, 可能给予不同的解释。如果受众所获得的新闻信息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有差别而且不能同化时, 受众必然会改造原有认知结构, 进行修正或补充, 同时还会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类比、解释、推理和想象, 这样受众就从自身社会认知结构出发, 针对新闻事件形成了既不同于客观现实, 又不同于现实的心理现实。因此, 新闻报道对受众心理现实的影响, 也同样无法轻松地逾越受众社会认知这一传播效果的基本层面。

(二) 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根据社会图式而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形成有两个途径:直接和间接, 直接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 间接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 以及他人的影响。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 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 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 在现实社会中, 媒介在引导社会成员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同时, 往往也在有意无意地强化人们对某一类人群的简单、固定的认识与评价。这必然会使受众产生社会认知偏差, 影响受众对社会现象、社会局势的判断, 以及对各类社会人群的评价与态度。受众往往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媒体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类新闻信息的长期、反复传播, 必然会慢慢消饵个体间的差异, 把群体的特征加以模式化, 通过媒体的描述最终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形象, 即刻板印象。

四、大众传媒消除和防止社会偏见形成的途径

(一) 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 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 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 是一种减少偏见, 增加融合的好办法。人们之间只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平等的接触和交往, 才能互相产生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逐渐消除各自最初产生的怀疑和陌生感, 解除心理上的防御, 最终实现人们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比如,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普遍带有偏见。可以通过让西方民众亲身实际地接触中国人, 用亲眼见到的事实来扭转他们头脑中被歪曲的“中国”形象。比如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 就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机遇, 让西方民众和媒体有一个亲身接触中国、认识中国人的机会, 亲身访问过中国人, 和那些从来没有到过中国, 仅仅通过报纸电视了解中国的人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 再分类———内群认同的普遍模型是消除社会偏见的有益探索

人们倾向于把周围的人们分为“我们”和“他们”,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对这两类人的行为采取不同的解释, 这是导致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内群认同普遍模型认为, 不同群体的个体视他们为一个单一的社会实体的成员的情况下, 他们之间的主动接触增加, 群体间的偏见也会随之减少。在社会生活中, 运用这种再分类机制消除偏见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在一起合作共事的经历。在新的历史时期, 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国家主流媒体, 应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公平与平等的精神, 消除群体隔阂, 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 营造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 “他们”也会变成“我们”, 敌意和偏见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三) 墨迹战略是消除社会偏见的好办法

“该战略先在一些偏见持有者群体内部选一些代表人物作为前期劝说对象, 在这些人改变偏见态度之后再让他们去劝说影响他们周围的人, 逐渐扩散开来, 最终达到偏见的整体消除”。如果能改变偏见持有者代表人物的偏见, 然后由他来影响周围的朋友和同群体的人改变态度, 效果将比大众媒介单方面地传播显著。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因为偏见代表人物往往是自己群体的“意见领袖”, 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信, 他的社会认知结构和同群体成员的社会认知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更容易被本群体的成员所接受。比如说, 西方媒体对中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双重标准。如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西方政界和学界认可的权威人士的公正客观的理论和观点, 让他们的观点为更多的人了解, 被更多的人接受, 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3]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传媒和网络教学反思 篇8

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传媒形式丰富、作用空前。司法过程所蕴涵或展示的内容及司法过程本身显示的刺激性,对于传媒来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司法实践所衍生的事实和问题也历来都是传媒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法制新闻,作为一种对司法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和对司法部门办理案件进行及时报道的新闻产品,因其题材重大、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直接体现着我国司法公正的水平和法律进程,为广大受众所关注,也成为媒体的主流新闻样式。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1年,全国仅电视媒体就有300多个频道开设了法制栏目,广播电台基本上都设置了法制节目,而法制类的报纸、杂志更是覆盖全国,仅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就有四五个法制题材的专题节目。以笔者主持的交通广播的法制节目《警法时空》为例,多半内容都是和司法部门合作完成的。同样,法制类新闻也是各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重大的法制事件常常是当天的头条新闻。

法制新闻报道的信息源有赖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近十年来,司法部门对媒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视,通过媒体座谈会、记者联谊会等形式不断改进与媒体合作方式、方法。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的传媒和司法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传媒和司法部门在合作中远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合作状态,没有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仍有很多碰撞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认为司法部门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1)某些司法机关“内宣”“外宣”不分。传统的行业新闻的宣传中,向来有“内宣”、“外宣”之分。“内宣”的对象是本行业内部的人,目的是为了凝聚力量、营造氛围;“外宣”的对象是社会民众,目的是为了塑造行业形象、扩大影响力。很多内宣的稿件无法转变成外宣的新闻,因为有时它只是司法部门的动态和通知。对于同样一条新闻线索,司法部门往往更看重事件本身的行业价值,缺乏对事件的新闻价值判断,容易忽略案件背后的社会价值。

(2)某些司法机关变相阻碍舆论监督。2011年底,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媒体、受众、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45%的记者因发表批评性报道而受到被监督者的威胁或潜在威胁。批评性报道“采访难、发表难”的原因依次是:“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不利于社会稳定”等,也有部分选择了“时机不成熟”“说情者的阻挠”等说辞。某些司法部门领导“司法公开意识不强”,使得记者采访的信息“不充分、不全面”“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明确、不畅通”,他们还以“案件审理过程不便公开”为由,采取不同方式拒绝记者采访。

2.某些媒体借监督之便,不当行使报道权,干预司法

(1)部分媒体媒介素养不足,为了追求“眼球经济”在报道案件类新闻时有失偏颇,由此可能引发司法机关不满。比如一个教师可能涉嫌强奸学生的案件,司法机关还没有进入审理程序,就有某家媒体使用了《禽兽教师强奸学生案即将开庭》类似的结论性语言。其实当时所处的司法阶段仅是这个教师涉嫌犯罪行为,存在经过审理而不被司法机关认定为犯罪的可能。但某些媒体有失客观的报道,使受众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舆论可能产生裹挟司法审判的力量——司法机关的法槌还没有敲下去,民众在媒体的驱动下已经把斥责和诅咒的鞭子挥了上去。

(2)某些媒体在案件报道中不求甚解,误导公众。广东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富杰认为:“媒体其实是一个信息的平台,把案件事实摆出来,把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声音摆出来,交给受众,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认知水平去判断。媒体本身不应该作判断,更不能对案件的判决结果进行预测,审判权是法院专有的。现在部分媒体自己去作判断,把强烈的倾向性带进了文章中,甚至代为‘审判’,这就是一种‘越位监督’。从长远来看,这对司法权威的树立没有任何好处。”“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因为媒体预设的立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们不愿做好事,甚至一些地方出现老人摔倒也无人愿意搀扶,怕出现做好事反被诬告等现象。汲取这些案件的深刻教训,媒体在报道中要深入求证,不仅要注重司法裁判对社会主流道德取向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对案件本身事实部分的确定,对一些敏感性强、社会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应重视舆论引导,确保报道客观公正,防止出现背离事实真相的不当炒作,误导公众。

二、双方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媒体与司法部门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期待

传媒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关注社会、传播资讯、追踪热点、服务公众、引导舆论。而司法部门社会职能主要是通过查明事实、运用法律解决社会纠纷,目的是为保障人民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传媒报道注重的是记者的所见所闻所访得来的新闻事实。司法部门要通过侦查、审理,通过对法律事实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做出公正裁判。传媒报道和司法部门职能行使的最终目的应当都是维护全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但公众对于两者的现实期待存在差异。

受众不乐于接受严谨但艰涩的法条和法理,他们对法治新闻的重视程度更倾向于情节的戏剧性、题材的可议性和冲突性。笔者从自己主持的《警法时空》中得出结论:一档令人喜爱、常听不厌的广播法制节目处理好法律含量和可听性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采编人员需要根据真实事件精心策划,让人物有血有肉、情节波澜曲折,并通过设置悬念,让听众产生想象的空间,避免法律知识的枯燥无味和法律条文的晦涩难懂,激发听众收听和参与的热情。此外,民众看重法制节目在法律原则背后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法制节目不仅要以法说法,依法论事,还要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案件,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理性的法律背后感性的一面。

三、司法和传媒冲突的解决之道在于独立自立、合作共赢

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实行新闻发布会例会制度,并为此在当年自主召开17次新闻发布会。2009年12月8日公布实施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对新闻媒体的开放程度和接受监督的主动性有了质的飞跃和跨越式进步。

nlc20230904012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张志铭认为,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皆服务于实现社会正义的目标,媒体舆论监督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新闻舆论监督是借助传媒这一载体表达社情民意,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司法环境离不开媒体的推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媒体和司法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很有必要。因此,尽管实现途径有所不同,但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所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为司法与传媒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法部门可以和新闻界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建立司法部门和传媒对话的常规渠道和机制,主动让传媒了解司法工作,在了解中提高传媒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报道水平。对于具体案件信息的发布,司法部门可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记者招待会制度”的方式,对案件的审理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依法可以公开的裁判文书应允许传媒查阅,配合传媒更准确、全面、适时地报道案件进展情况,充分保障媒介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而媒体要与司法开展良性互动、和谐合作,实现公开报道与公正审判的有效协调与平衡,也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和界限:

1.司法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例

司法机关应当尊重和遵守新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开放、开明的心态支持媒体报道和司法监督活动,为记者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凡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应该允许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凡依法可以公开的法律文书和案卷材料,应该允许媒体查阅;媒体报道对于与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时,应该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特别是近年来,起因于法院判决的新闻事件已成为法制新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新闻题材。对于可能引起媒体热议或者已经引起公众误解的案件,司法机关要及时关注社会对已经审结的案件的评价,及时和媒体沟通,甚至直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疑释惑,这样才会消除误会,收到好的法律、社会宣传效果。

2.司法机关应依法保护新闻采编人员的合法权益

司法机关既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的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实行严格保护,又要对他们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给予重点保护。对于侵犯新闻采编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及时介入并依法查处。在审理以新闻媒体为被告的新闻侵权官司中,应坚持立案把关从严,着重审查基本事实是否属实,以调解为主的原则,给予舆论监督以最大限度的司法保护。

3.司法机关应尊重和支持媒体的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和监督司法活动是其服务公共利益的职责所系,司法机关限制、干预甚至剥夺记者正当的采访报道权,既违宪又违法。类似2003年南方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下文封杀6名记者参与庭审采访的做法,应予坚决摒弃。

4.媒体不能干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媒体对司法审判活动进行公开报道,应自觉做到角色不错位、监督不越位。对于司法部门正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的报道;对于正在侦查、起诉、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越程序,抢先报道。案件报道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误导舆论,更不能偏袒一方。对于争议较大、案情敏感、易激化矛盾的案件,在审结前一般不作公开报道。

5.媒体对犯罪情节、侦破手段不过度渲染

在西方国家,95%的人对犯罪活动的“经验”和犯罪分子的认识是通过新闻媒介获得的。事实证明,对于侦破手段的详细报道为许多罪犯提供了反侦破经验。新闻报道过分渲染侦查细节,肆意泄露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盲目追求报道的轰动效应,为暴力、色情、凶杀等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载体。对犯罪情节的过度渲染容易在公众心中造成心理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全面公正地报道诉讼才能体现新闻的价值,更好地发挥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作用。因此,媒体的报道必须真实、客观,以事实说话,不论传媒及其文章作者的观点立场如何,对庭审中各方(包括裁判方)的意见、看法、主张均应如实准确地全面报道,尤其不能以媒体自己的观点和好恶来取舍内容,更不能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四、结语

媒体所表达的,是某一个时期舆论的看法。而法律本身所代表的,是最根本的民意。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与较量中渐进的,司法与媒体的关系也是这样。司法与媒体不是“水”与“火”的关系,而是“水”和“鱼”的关系,两者的良性互动、和谐合作,对于弘扬法治理念、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本文编辑:范国平)

上一篇: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作文600字下一篇: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