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

2022-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进展

摘要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诠释“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指出了我国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孙蕊(1978- ),女,辽宁抚顺人,博士后,从事产业政策、创新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sunr07@mails.tsinghua.edu.cn。

收稿日期20131205耕地资源不仅对人口大国的粮食自给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经济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粮食安全所需耕地的基本要求与工业、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得耕地资源配置正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数据普遍显示,1957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1-2]。尤其是1997~2003年,耕地数量由1949亿亩(1.298亿hm2)锐减到1851亿亩(1.234亿hm2),虽然最近几年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变缓,但维持18亿亩耕地红线仍是一个艰巨任务。

历年的《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导致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毁,其中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是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政府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笔者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对我国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展望,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涵

从表面涵义来理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不同于“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实施、历时较长、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截至2012年底,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并不多;之后放大研究范围,以“耕地占补平衡”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文献共计401篇,其中包括相关硕博士论文132篇。2002~2012年,相关学位论文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11~2012年数量最多(图1)。

1.1耕地占补平衡内涵“占”指“占用耕地”,“补”指“补充耕地”。从土壤功能来说,耕地不仅可以用于种植农作物,还可以用于建筑支撑,满足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社会需求。在人地关系系统中,人类可以改变土地用途——变耕地为建设用地,也可以恢复建设用地为耕地,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难利用的土地开发为耕地。因此,简单理解“耕地占补平衡”即是“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保持平衡;具体指“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相对平衡。

1.2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涵对“政策”的正确理解是界定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基本前提。国外学者安德鲁·海伍德认为:“政策是个人、团体、企业或政府所采取的行动计划。在意图层次,政策表现为政府的立场;在行动层次,政策体现为政府的行为;而在结果层次,政策体现为政府行动的后果”[3]。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学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4]。较之国外学者,我国学者对“政策”的定义有3个特点:第一,强调党和政府的双重主体,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第二,强调政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第三,注重政策制定环节,较少提及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结果。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中被首次提出。该文件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非农业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复垦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5]。

1998年《土地管理法》内容修订,通过立法程序将“耕地占补平衡”上升为法律规定。《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6]。

综合上述对“耕地占补平衡”和“政策”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在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也不富裕的基本国情背景下制定的,以实现各省(区、市)范围内的“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平衡的一系列对策、办法和规定的总称,从而全面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系统构建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并最终实现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需说明的是,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始于1997年,目前已逐步发展为由“若干政策”构成的政策系统——从横向上由若干具体政策构成;从纵向上有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之分。现有研究的分析对象多为国家层面制定的相关政策。

2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研究现状

2.1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相关研究

2.1.1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内涵的研究。起初,学者们主要从3个方面诠释耕地占补过程的“平衡”关系,包括:占补平衡、区域平衡和动态平衡。“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保持平衡;“区域平衡”指各省(区、市)确保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不减少;而实现“耕地占补”的平衡过程本身是一种“动态平衡”,还有学者认为这种动态平衡的实质是保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的动态平衡[7]。

后来,耕地占补平衡的内涵被逐渐扩大化。郑新奇于1999年提出对“耕地总量”的全新见解——“耕地总量是指对包括耕地数量、质量和产出水平进行评定的一个动态的度量指标。”这一观点成为“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研究的起点[8]。2004年,付邦道等提出可以将思维再发散一些,在更多层面上来思考耕地占补平衡问题[9]。于是,“耕地粮食生产力”被扩大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耕地占补指数”、“动态平衡指数”的研究也演变为“耕地综合指数”的探索。

2.1.2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思想基础是正确的,旨在通过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保持“平衡”,确保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的“平衡”,从而实现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耕地占补过程却以表面化的“平衡”掩盖了实质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占多补少”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地方在补充耕地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由于地籍资料变更不及时,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的“未利用土地”,事实上大多已被农民自发开垦,但是这些耕地均被计入新增耕地,导致补充耕地面积不属实,耕地占补在数量上难以做到“占一补一”,难以实现事实上的“平衡”[10]。

第二,“占优补劣”的问题突出。建设占用耕地大多为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区位条件好的优质耕地[11],而补充耕地却基本上是以前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土地,或是产出率较低而被弃耕的土地。有学者用数据研究表明,开垦0.2 hm2以上的耕地才能弥补占用0.06 hm2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12]。因此,耕地占补平衡往往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耕地数量上的平衡,而非质量上的平衡[13]。

第三,“易地占补”监管不力。对于“易地占补”相关文献中还有“异地占补”的说法,指“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过程在两个地区之间实现,但按规定占用耕地一方需向补充耕地一方支付相应补偿。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可以分为跨县、跨市和跨省易地占补3个层次,目前以跨县和跨市易地占补较为常见,特别是跨县占补平衡。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及其分布上存在差异,必然形成地区之间存在耕地补充指标富裕和短缺的差别。但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占用耕地一方只管“出钱”,补充耕地一方只管“收钱”,以至于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否实现平衡,对占补双方来讲均不在考虑之内[10]。

另外,一些地方征地补偿安置落实不到位,存在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14]。综合以上耕地占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实质在于人们对耕地占补平衡进行科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并不一致:一是耕地数量的平衡;二是以耕地质量为基础的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三是耕地粮食生产力的平衡;四是粮食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平衡[15]。

2.1.3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对改进我国耕地占补过程提出了具体措施,大致包括农用地分等定级、加强土地整理、完善耕地补偿等。

第一,农用地分等定级。刘培等阐述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逻辑关系[16];路婕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系数[17]。

第二,加强土地整理与复垦。濮励杰等认为有3种土地整理的途径可以选择,即开源、节流和挖掘[18];谭永忠等建议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19];也有学者认为耕地占补平衡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而保护耕地的最好办法是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的投入,提高耕地质量[20]。

第三,完善耕地补偿机制,具体包括农民补偿、易地补偿和生态补偿等。蔡运龙等从明晰土地产权的角度,提倡只有农民是土地所有者,才能在土地非农化流转中得到土地的增值收益[21];钟兰艳研究变“易地开垦”为易地补偿制度,并提出易地复垦、易地整理、易地开发等具体补偿方式[22]。近年来,针对耕地占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学者提出“生态补偿”的概念。蔡银莺等认为积极推进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国力的农田生态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23]。

2.2有关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

2.2.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演进。王梅农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萌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以中央7号文件为起点,研究了1986~2009年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变迁过程,并预测政策的未来走向[24];肖碧林等则重点关注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与管理办法[25];吴群全面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产生的背景和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26]。

2.2.2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研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占用耕地控制政策”和“补充耕地政策”。一般认为,“占用耕地控制政策”包括占用耕地补偿、建设用地预审、基本农田保护等具体措施,而“补充耕地政策”则由数量补给政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和质量补给政策(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等)组成[27]。此外,还有学者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考核体系进行研究,确定了相关原则、标准和方法,提出以耕地生产能力质量指标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考核体系[28]。

2.2.3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及其实质研究。有学者认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价标准,耕地“占”与“补”的相关政策不能全面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尚不完善[29];何志明认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本身的局限,如政策未能从根本(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出发,只为保护耕地而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原因来自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从工作环节上来说,分别来自于耕地“占”和“补”2个环节上[30];张传新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对耕地保护效益的外部性进行系统研究[31];王世忠等也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是由于农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农地非农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驱使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和中央政府的“集体理性”之间产生冲突[32]。

2.2.4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研究。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第一,从经济效益角度。谭荣等从资源过度性损失角度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效果,认为我国耕地资源损失规模之中有66.56%是过度的,属于资源的浪费[33]。

第二,从生态效益角度。谭永忠等肯定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我国耕地数量变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全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总体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34]。

第三,从社会效益角度。耕地问题是中国现阶段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不仅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保证建设用地需求都与耕地有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在耕地转移的过程中反映出来。例如,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不同步,导致“三无”农民增多,是“三农”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再如,土地转移的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开发商赚取了大量超额利润,地方政府获取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而农民利益却被剥夺,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一大原因[35]。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现有研究的不足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从1997年实施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综合分析国内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研究,大多从农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角度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技术操作层面的研究,很少有从公共政策视角,系统研究这项全国性政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其政策根源,并运用政策理论和方法对该政策进行合理调适。

第二,作为一项实施多年的全国性公共政策,目前尚缺乏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过程的全面思考,缺少多元的、独到的视角,从而无法脱离传统的、单纯的耕地保护研究思路的束缚。即使在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设计和调适措施上,研究的角度也相对趋同而单一。更多的研究仅局限在对现有政策措施条款存在问题的讨论,以及对政策的修补和调整建议,从而无法认识到由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调整的“来龙去脉”的全过程,更难以发现导致政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在现有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对政策参与者及其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公共政策过程既可以被认为是政策条款的具体落实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各种参与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利益调整过程。

4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基于上述问题,建议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政策目标、政策构成、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效果等;从理论基础、政策现状、静态结构、动态运行和政策透视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揭示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系统调适,以实现我国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多重目标。为此,对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建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

第一,以公共政策研究视角探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作为全国性政策的调适和施行,有必要从公共政策层面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因此,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政策研究”的全新思路,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根源和整个政策系统进行系统、全面地考察。

第二,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价值理念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探讨。耕地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客体,其价值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提升至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层面。随着人类对耕地多功能性的理解逐渐深化,也引发人们对耕地资源价值的全面思考过程。因此,对耕地资源价值的正确和全面认识应该是制定政策的基点,也是决定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第三,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体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因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耕地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实质上体现的是将各种社会群体和各个层次的相关主体联系在一起,形成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涉及广泛的参与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地单位和开发商、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专家和学者、公众和媒体等。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则作为“网络规则”,对各种主体进行利益调整。因此,从政策主体的角度研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更有利于挖掘推动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真实动力。

第四,以公共政策研究视角,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调整等政策阶段都纳入封闭的、动态的、循环运行的网络系统,各个环节之间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网络链条,重新审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网络循环过程”,并依据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客观运行情况,针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政策运行规律对其进行矫正。

参考文献

[1] 傅超,郑娟尔,吴次芳.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6): 68-72.

[2] 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3):43-50.

[3]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66.

[4] 陈振明.政策科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19.

[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央11号文件)[EB/OL].(1997)http://sh.focus.cn/news/2003-03-14/42673.html.

[6]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199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law/647616.htm.

[7] 王秀芬,陈百明,毕继业.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6):28-33.

[8] 郑新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1):32-37.

作者:孙蕊 孙萍 吴金希

第2篇: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是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天津市是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关于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的分析对东部经济发展较快、后备资源匮乏的其他省份也有参考意义。

一、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

天津市自1999年施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通过精心挖潜,截至2014年累计补充耕地约4万公顷,连续16年维持占补平衡状态,保障了经济建设正常进行,实现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目标。

在落实方式上,2006年以前,天津市采取自行补充与委托补充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自行补充即按照建设项目所在区县,由区县政府负责补充耕地。委托补充即由占用耕地单位向财政部门缴纳耕地开垦费,国土部门负责组织补充耕地。2007年以来,天津市基本不再收取耕地开垦费,建设项目全部采取自行补充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在机构设置上,天津市组建了专门的土地整治事业、企业单位,加强人员配备。市国土部门、10个涉农区县国土部门均下设有开垦征地事务中心、土地开发整理公司。

在建章立制上,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2006年天津市政府出台《区县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津政办发〔2006〕70号),将耕地占补平衡纳入区县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每年初由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年终考核通报。2010年天津市国土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工作的通知》(津国土房资〔2010〕212号),就补充耕地项目申报程序、资金管理、报部备案及新增耕地政策、易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了详细规定。2013年天津市国土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及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监管工作的通知》(津国土房资〔2013〕115号),建立补充耕地地块补前核查制度,完善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监管机制。

在管理程序上,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的运行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其一,补充耕地项目实施阶段。每年初,国土资源部根据各地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建设用地规模预期等因素编制《耕地开垦计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经国务院批准后下发省级政府。天津市结合自身情况将计划任务分解下达至区县。区县组织耕地后备资源调查,选定整治区域,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申报立项,组织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土部门通过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将项目信息向国土资源部备案。项目验收时,国土部门会同农业等部门对项目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进行质量等级评价,纳入补充耕地指标库,并在下一次土地变更调查时进行地类变更。

其二,补充耕地需求形成阶段。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用地预审,其中包括拟占用耕地规模、补充耕地资金准备情况。国土部门在预审阶段可以引导建设项目不占耕地、少占耕地、避让优质耕地。建设项目用地范围确定后,实施勘测定界,确定占用耕地面积、位置、质量等级和具体类型。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原则,确定补充耕地需求。

其三,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阶段。占用耕地单位与补充耕地指标所有者协商,签订协议并支付费用,将指标信息、协议和票据提供给国土部门。建设项目所在区县确实无法落实的,由市国土部门审核,可以跨区县易地落实占补平衡。

其四,耕地占补平衡挂钩阶段。区县国土部门从“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中提取拟使用的补充耕地指标,生成《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编制《补充耕地方案》,纳入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市国土部门审查批准后,通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系统”将批准信息、补充耕地信息向国土资源部备案,核减补充耕地指标。

二、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

(一)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预期增加

虽然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当前天津市面临五大发展机遇,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预期仍呈增加态势。

1.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批复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 (国函〔2008〕26号)。中新生态城、空客A320、大乙烯、大火箭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上马。

2.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3年5月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同年7月京津冀三地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天津市计划打造“1+11”功能对接平台和若干微中心承接地,制定了交通和产业领域率先突破3年行动计划,包括22条交通线路和30个产业项目。

3.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0公顷,涵盖3个片区:(1)天津港片区3000公顷,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2)天津机场片区4310公顷,是先进制造业和科技研发转化机构的集聚区;(3)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4680公顷,是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区。

4.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随后,天津市编制《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规划方案》。“一区二十一园”用地总面积24467公顷,其中核心区包括华苑、北辰、南开、武清、塘沽海洋5个科技园,用地面积5524公顷,21个分园用地面积18943公顷。

5.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和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天津作为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努力通过天津港和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耕地占补平衡的过程实际是为了建设项目选址而调整耕地布局的过程。这种调整需要付出工程成本、耕地产能下降的成本、补充耕地地块原有效益(如生态效益)消失的成本,因此必须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选址的科学性、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此,《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不一定都要连成片,可以跨出去,搞串联式、卫星城式的发展,连成片就势必占用大量经过长期努力好不容易建设形成的高产农田。今后,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2014年国土资源部出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第61号令),发布了多个行业的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并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国家通过上述措施试图扭转地方政府重视建设用地布局、随意调整耕地布局、粗放用地的现象。解决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也要从这方面入手。通过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用地总规模;通过节约用地、避让耕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占用耕地规模。因此,从“节流”角度看,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调节占用耕地需求,化解耕地占补平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二)耕地后备资源接近枯竭

补充耕地项目可以分为后备资源开发、农田整理、坑塘水面整理以及建设用地复垦四种基本类型。相比土地整理和复垦而言,后备资源开发具有投资成本低、新增耕地率高的特点,一直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天津市开展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根据统一的技术规程和评价方法,初步掌握适宜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2000公顷,并且普遍存在地块碎小、分布零散问题。有些后备资源地块紧邻村庄,农民准备作为宅基地,对开发耕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比较排斥。耕地后备资源总体呈现数量不足、开发困难的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开辟新的补充耕地来源。

1.农田整理

即通过降低沟渠、农村道路等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天津市平均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为17%,其中沟渠占地率为14%,农村道路占地率为3%。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5300公顷,潜力巨大。农田整理可以与国家下达的高标准农田整理任务结合推进。“十三五”期间天津市高标准农田整理任务112万亩(74700公顷),按照新增耕地率7.5%推算,天津市农田整理预计增加补充耕地指标5600公顷。

2.坑塘水面整理

即对废弃坑塘水面进行填埋后,改造为农田。目前天津市尚未对废弃坑塘水面进行全面摸底,国土部门初步估算为2000公顷。按照新增耕地率60%推算,天津市坑塘水面整理预计增加补充耕地指标1200公顷。首先要开展详细的调查评价工作,摸清废弃坑塘水面底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积累经验,分批实施;其次要重视恢复耕作层,应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加快土地熟化过程,确保整理后的土地适宜耕种。

3.建设用地复垦

即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且本身处于低效、废弃状态的建设用地实施拆除、复垦,恢复为农用地。参考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复垦任务和近几年落实进度,预计“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共可完成约1800公顷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任务,主要复垦对象为零散、老旧的农村居民点。按照新增耕地率60%推算,天津市建设用地复垦预计增加补充耕地指标1100公顷。建设用地复垦具有投资成本高、实施周期长、协调难度大的特点。

综上,预计“十三五”期间天津市补充耕地来源将从以开发为主,转向以整理为主。这种转变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后的必然选择,符合国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土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的方针。尽管从补充耕地成本收益角度看,后备资源开发是补充耕地的最佳选择,然而后备资源总量有限,很多后备资源还具有生态价值,从长期看,单纯依赖后备资源开发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方式不可持续。

(三)跨区县补充耕地指标价格攀升

天津市跨区县调剂补充耕地指标的范围宽泛、审批容易、价格低廉,与自行落实占补平衡相比,跨区县调剂被认为更加简便划算,因而部分区县放弃努力深挖自身潜力,转向长期依靠调剂补充耕地指标。然而,随着补充耕地指标成为稀缺资源,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成为卖方市场。指标相对宽裕的区县开始惜售,有的希望为本区县发展预留指标,有的希望从指标交易中攫取更高的利润。2014年跨区县补充耕地指标价格从90万元/公顷快速翻番至180万元/公顷,使得建设项目的用地成本大幅上升。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往往需要跨区县补充耕地,由于回旋余地小,需求刚性大,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天然弱势,被迫接受高价,遭受价格欺凌。加之财政预算有限,这些项目在指标价格攀升过程中受影响最大。

从根本上讲,补充耕地指标价格上涨是由指标供不应求的主要矛盾引发的一个次要矛盾。但在跨省域易地占补平衡政策尚未放开的情况下,天津市补充耕地指标的稀缺性不会消减,因此该次要矛盾也急需解决。跨区县补充耕地的动因是经济发展集中趋势与后备资源自然分布在空间上错位。目前天津市补充耕地指标掌握在几个远郊农业区县的政府手中,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存在一定数量的补充耕地指标结余。其他区县情况恰恰相反,存在补充耕地指标缺口。在这种情况下,远郊区县利用指标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建设的方向和成本。即使是公益性建设项目,如果在指标交易中不具备竞价优势,也难以落实占补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补充耕地指标供给机制,加强调控和监管,减少地方政府的超额利润,打破“价高者得”的完全市场原则,引入兼顾效率、公平的稀缺资源分配机制。改革方向:一是通过立法或其他方式,明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供给优先顺序,向社会公示,克服公开性差的缺点;二是通过加大市级管理部门对指标供给的干预力度,加大专家、公众在效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克服公平性差的缺点。

三、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控制占用耕地源头

《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这种审查即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它是国土部门介入建设项目的第一个环节,预审意见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件。为加强源头控制,国土部门在预审环节应当对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行严格把关。一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现状资料,优化选址选线,引导建设项目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批而未用土地,对于占用耕地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建设项目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二是按照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的相关行业集约用地控制标准,认真核算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对于超规模用地予以压缩。三是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足额测算耕地占补平衡成本、耕作层土壤剥离成本并纳入项目预算,指导和督促建设单位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

(二)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摸清补充耕地资源

2015年6月,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全国和地方“十三五”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启动。针对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公众参与度低、实际操作性差的问题,本轮规划应该突出做实、做细,切实指导土地整治和补充耕地工作。一是要对宜耕后备资源、低效农田、废弃坑塘水面以及废弃、低效建设用地、批而未用土地进行全面、翔实的调查摸底,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评估其可行性,建立基础数据库。二是要将暗管改良盐碱地等先进技术的试点工作作为土地整治规划重要内容,为今后进一步拓展补充耕地资源奠定基础。三是要深入乡镇、村组,了解基层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意愿,使土地整治规划真正契合当地的发展需求,争取土地产权主体的支持和参与。四是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一部分,专章编制补充耕地规划,细化到项目,分解到时序,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并下达至区县政府。

(三)运用多种激励约束机制,压实区县政府责任

按照天津市政府出台的《区县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区县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等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的责任主体,然而由于缺少配套的奖惩措施,导致区县政府履责不够主动。为发挥区县政府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是借鉴上海市经验推行减量化政策,商服、工矿仓储、商品房等经营性项目必须挂钩使用减量化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倒逼区县政府开展低效建设用地复垦。二是将盘活批而未用土地数量与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进行捆绑管理,规定二者匹配比例,在使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必须预先盘活规定数量的批而未用土地,否则不予批准,实现逐步消化批而未用土地。三是设立耕地保护奖励基金,对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还可以借鉴浙江省经验,对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区县进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四)破除土地整治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天津市土地整治行业存在一些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因素,市场竞争不充分,行政干预色彩浓郁。每个区县只有一家土地整治企业,且隶属于国土部门,只在本区县内活动,该区县内的土地整治项目指定由其承担。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转变角色,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交给市场去完成。要废除关于“国有独资”的企业所有制限制,允许民营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从事土地整治活动,允许国土部门下属土地整治企业跨区县开展业务,优先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权利人自行整治土地。国土部门组织编制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后,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承担单位,招标文件和合同应当明确承担单位的利润水平和双方权利义务。国土部门对土地整治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并最终进行验收,将土地整治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纳入储备库。

(五)提高土地整治预算标准,加大惠农补贴力度

农村土地整治不单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手段,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只有真正让农民从土地整治中受益,才能获得农民的拥护。项目预算除了工程施工费、设备费等定额费用外,还应进一步增加相关惠农补贴。一是土地整治完成后,应当进行一定年限的后期管护,特别是土地开发、复垦形成的耕地需要熟化,巩固整治成果。后期管护工作可以委托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给予管护补贴费用,给予土地使用人培肥地力补助。二是对于一些施工期较长的农田整理项目,因项目施工影响农民正常耕种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三是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借鉴重庆市经验,从使用复垦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的建设项目土地出让收益中,按照一定标准提取补贴,返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六)规范补充耕地指标供给,禁止随意调剂指标

一是建立市、区县两级补充耕地指标库,在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后,指标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纳入市、区县指标库。市级指标由市国土部门分配,专门用于保障市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重大项目目录应当采取专家论证、社会听证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二是所有建设项目原则上均在本区县内落实占补平衡,占补平衡费用按照“平均成本”计算,即该区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各种渠道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按照质量等别分别核算各等别的平均成本,根据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数量和等级,计算应当缴纳的费用。“平均成本”会随着新指标的加入而发生变动,但就同一时期而言,这种方式使得建设项目的占补平衡费用不会因补充耕地指标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更加公平合理。三是对于跨区县调剂补充耕地指标的,在受理范围上应当限定只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交通运输、水利、特殊用地等可以申请调剂,而经营性建设项目不允许调剂;在申请程序上应当先由指标调剂双方政府协商一致,联合行文报市国土部门核准,报市政府批准;在调剂价格上,按照“平均成本+耕地易地代保费用”计算。耕地易地代保费用是指由于调剂补充耕地指标,相应的耕地保有量任务发生转移,因而给予补充耕地指标调出区县的补偿,亦可理解为土地发展权损失的补偿,其具体标准应当全市统一规定,并适时作出调整。

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先天匮乏,经过多年占补平衡,后备资源已经开发殆尽,加之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占补平衡难以为继,只有及时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化解用地矛盾。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虽不成熟,谨望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具体实施时需要高规格的立法或政策文件作为统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管理合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执行效果。

李求军/责任编辑

作者:孙计川

第3篇:黄陂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试行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鼓励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做好提质改造和补改结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按照区人民政府五届二十七次常务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激励机制,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充分调动街道(乡)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缓解我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二、工作内容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包括土地开发项目和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土地开发项目是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类为未利用地、林地、园地等通过工程措施可改造为旱地、水田的项目(林地需林业部门认定未纳入林地保护范畴且同意开发为耕地);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是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类为水浇地、旱地,周边水源充足,通过工程措施可改造为水田的项目。

三、项目实施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应严格按照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选址、测绘、立项申报审批、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工程交付使用后期管护、档案管理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武汉市旱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实施。

街道(乡)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承担项目实施具体工作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负责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工程实施、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协调、补偿兑付、后期管护等工作,负责项目后期建设占用、破坏耕地耕作层等违法违规以及不符合种植要求等行为的整改工作;国土部门负责项目立项申报,政策、技术指导,组织项目验收,上图入库,档案收集管理、监督等工作;发改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审核和建设资金核定,并于每年10月底以前送财政部门编制下年度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和奖励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农业、水务和林业部门负责政策指导。

四、资金标准及奖励

(一)建设资金标准。项目实施方案报区发改委审核后,按照下达的实施方案批复确定的建设资金标准执行且原则上不得突破,资金结算以审计单位结论为准。

(二)奖励对象。按照“谁实施、谁受益”的原则,奖励对象为项目实施所在地街道(乡)。

(三)奖励标准。在建设资金外,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批复确定的面积,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按5.0万元/亩的标准、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按1.0万元/亩的标准奖励。奖励资金由街道负责统筹管理、使用,可用于弥补项目管理支出、规划设计预算标准不能覆盖的补偿项目(苗木移栽或砍伐补偿、农作物青苗补偿、机耕路、渠道建设占压补偿、农户改变种植方式补偿等)、项目实施后的农业设施维修、保养等后期管护支出。同时在符合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按提供新增耕地面积的15%-20%的比例分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街道(乡)用地需求。

(四)资金拨付。建设资金200万元以上的采取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200万元以下的按资金结算结论一次性拨付的方式,拨付至项目所在地街道(乡);奖励资金按省、市国土部门下达竣工验收批复确定的新增耕地、新增水田面积核算后上报区政府,同意后拨付至街道(乡)。

五、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试行,由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4篇: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1 第二章 施工总体计划„„„„„„„„„„„„„„„„„2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附图表: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4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0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3 质量保证措施„„„„„„„„„„„„„„„„„24 安全与健康管理、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31 劳动力安排计划„„„„„„„„„„„„„„„„50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51 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5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左云县云兴镇等四乡镇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四标段)。主要工程为:平整土方173624.56m³,新建排水沟16.86m,新建田间道路2.09km,新建生产路1.56km,栽防护林1401株,翻耕150.35hm2,项目所在乡镇为小京庄乡。

质量要求:合格。 工期要求:90日历天。 2.编制依据

⑴ 施工图纸、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图册; ⑵ 现场踏勘资料及环境调查成果;

⑶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施工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⑷ 我公司长期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3.编制原则

⑴ 以施工质量高于一切为根本宗旨。

⑵ 按计划工期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并考虑一定的保证系数。

⑶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该地区施工期短的条件,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⑷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作业规程,严格遵照作业规程中对质量﹑工

1

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⑸ 突出重﹑难点工程。本工程对各项工程施工均作为重难点工程,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⑹ 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照国家、当地政府及作业规程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施工阶段和完工阶段的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⑺ 采取平行作业、流水作业、顺序作业形式组织施工。

⑻ 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技术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施工队伍施工。

⑼ 统筹安排,做到“三早一快”,即早进场﹑早安家设营﹑早开工,尽快形成施工高潮。

⑽ 针对本施工野外作业的恶劣条件,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工程施工对人员、设备、物资等需要。

⑾ 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实现本标段施工技术创新。

⑿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方针,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创建优质精品工程。

第二章 施工总体计划

1.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1)施工部署有序,施工过程互相协调。 (2)程序合理,能充分满足工期要求。

(3)资源配置充分合理,既满足工程需要,又不造成窝工浪费。 (4)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以土地平整工程为重点,合理安排灌溉

2

与排水、田间道工程,高速优质完成工程,平衡兼顾,合理组织施工要素,相互调剂、科学配置。

2.施工力量的组织

开工后,我公司将组织精干力量,组成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实施。下设土地平整工程队、灌溉与排水、道路工程队及其他工程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指挥下,互相合作,协调作业。

本工程所需劳动力日平均为60人,施工高峰期可达90人。 项目经理部:

(1)项目经理代表公司法人履行合同条约,其职责是在合同规定的授权范围内全权行使对外的业务联系和工作洽谈,对内的行政管理,生产调配,人员任免、奖罚、工资分配等职能。

(2)设项目总工程师一名,分管质量、技术的试验室工作。 ①经理部下设五个部门,每个部室由1-2 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 ②下设三个施工队,施工队为施工作业层,主要职能是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期、质量、安全、设备的保养维修。

③施工机械的配备(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④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配备(见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⑤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批人员进场后,先进行生产基地和生活区建设,包括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的临建搭设租赁,临时道路的修筑, 生产、生活用电的接通等。搞好水系路系调查。

技术准备,包括详细察看现场,图纸会审,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复测加密水准点、控制点。

3

建立试验室,并搞好试验人员的培训,做好施工前的相关试验。 协调好与沿线村民及地方政府的关系。 完成施工便道的修建,路基排水等工作。 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工程,争创优良工程。

安全目标: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下,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创市“安全文明工地”。 3.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排

根据本标工程特点,并进行综合排队后,确定本标段施工工期,施工工期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本合同段各类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以实现各分项工程的均衡生产。

(1)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安排

本段以土地平整工程为主,是制约工期的关键性工程,进场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全面开工,根据本段地形情况及各项工程量大小,由二个工程队负责施工,以方便管理,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配备全套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和充足的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争取工期,以保工程的全面展开。

(2)道路工程施工安排

由二个队负责施工,可根据任务情况再分若干作业班组,同土地平整工程相互配合,协调作业。

第三章 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一节 土地平整工程

本标段平整田块方量较大,根据设计意图与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确定土方的最佳调配方案,充分发挥我公司技术力量与大型土方施工机械的施工能力,拟订施工方案,确定工期指标、劳动

4

力指标、主要材料消耗指标、成本指标、编制详细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准备 ①熟悉工程环境

工程开工前,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详细的踏勘。初步了解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初步确定跨越线路的措施。

②场地内障碍物拆迁已完成。 ③临时道路的修建

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原有道路,适当修筑临时道路。 ④耕植土保护

对原有耕植土进行保护。

二、场地清理

①进场后现场实测清表工作量,按程序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开始清表工作。

②场地清理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被清理的挖方地段、填方地段和取土场不得有不符合要求的树根杂、腐植土、淤泥等杂物。

③填方场地清理完后,采用机械翻松30cm,并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对清理树坑和清移障碍物所留下的孔洞,应选用合适的填料分层回填并压实。

④场地清理的同时,开挖纵向临时排水沟作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系统。

⑤挖填交界区表土清理完后,将填方区表土松30cm 厚,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

⑥场地清理、旧路的挖除应与土方工程进度相适应,以保证已清理

5

的地块在填土前不受污染、雨水浸泡和受冻。

三、施工测量 ①接收检查控制点

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对沿线控制点点位进行交桩,然后根据设计图控制点成果一览表中的数据认真检查控制点,现场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测量需要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再加密或补测控制点。

②放样及检查

放样前,计算逐桩坐标并与设计图核对,核对无误后,据此放样,并抽样检查。检查不合格分析找出原因,检查合格进行下一步工作。

水平测量:

将测量资料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逐桩进行水平测量,测出地面高程,并标明填挖高度。

四、土方调运方案 ①施工准备

清表:在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 内的草皮和表土。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的材料和草皮、表土、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②土方开挖

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和开挖工程断面图;

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③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④冬雨季施工

雨天(指24 小时降雨超过10mm)应停止施工。承包人应做好保防措施,在已填筑区域和料场周围及内部开沟导排雨水,以便雨后能迅速

6

恢复施工。只有当料场及填筑面积水、泥浆等全部排干后才能重新开始填筑施工。

在冬季低温时期不得在负温下填筑,且土料中不得夹有冰雪。

五、质量检查和验收

土方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开挖前,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项质量检查和验收。

①用于开挖工程量计量的原地形测量部面的复核检查。

②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洪保护设施的质量和验收。

③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在土方在开挖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④开挖基础面检查清理的验收

a、按施工图纸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场地平整度; b、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c、本款规定的基础面检查清理与填筑前的基础清理作业是检验目的和性质不同的两次作业,未经监理人同意,承包人不得将这两次作业基础一次完成。

六、永久边坡的检查和验收 ①永久边坡检查和验收;

②边坡永久性排水沟道的坡度和尺寸的复测检查。

七、土方填筑、平整的监督、质量检查和验和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和指导。

①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土料场开挖。

7

②土方工程的质量检查与取样试验要求按照相应规范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办法进行。

③填筑工程完成工后承包人就通知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应按相应规范内容和办法进行。

④经监理人检查后,认为质量不合格,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对工程缺陷部分进行返工、修理或补强的一切施工费用均由承包人自行负担。

⑤除承包人的日常质检工作外,在必要时,监理人可对有疑问部位试验项目进行复查,监理人可指令承包人在监理人监督下进行试验,并向监理人提交试验成果资料。承包人不得以此要求发包单位增加额外支付。

⑥全部土方填筑工程完成后,承包人应负编制包括竣工收报告。竣工验收资料中应附有全部质量检查记录和文件以及对工程缺陷的处理成果资料。

第二节 田间道工程

项目区道路系统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设计时考虑了项目区周边的道路系统。

㈠、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⑴、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们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交接桩并做好记录和栓桩。

⑵、组织测量人员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复测、校核,如果发现误差超出限差或控制点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此项工程在开工前完成。

⑶、复测工作完成后,立即上报监理部门审批。再结合工程的实际

8

情况,建立测区的加密控制网,加密控制点选择围绕测区布设成环状的导线点,其边长控制在500m以内。选点应考虑不受施工作业的影响,对测点采取严密保护措施。

⑷、闭合导线的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的有关要求进行,即边长不大于500m,测角中误差5″以内,两个测回数相对闭合差达到1/15000。建立导线加密控制的标准是:即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分布均匀,使用方便。

⑸、加密控制导线测完后,要对测量成果进行整体平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报监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在施工中投入使用。

2、高程控制测量

⑴、首先要保证高程控制加密点与加密控制导线相同,进行环状闭合,高程测量,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水平测量进行施测,满足精度要求后报有关部门验收审批。

⑵、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建立临时水平点,距施工现场不少于60m,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两点间的相互复测,确认无误后再行使用。对于所有高程控制点要建立定期复测制度,尤其在雨季。雨后一定要进行复测,避免点位下沉引起高程不符。

3、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⑴、测量员要认真学习分项工程的图纸,对设计图纸中提交的数据以相关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核,发现有不符现象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校核、更正。

⑵、测量内业的整理:计算出的各种数据、几何尺寸要经两人以上的复核无误后,方可到施工现场放线。

4、施工测量

9

⑴、施工测量在交桩后进行,并对原交桩进行复核测量。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施工需要,做好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

⑵、为控制护岸工程轴线位置,在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⑶、临时水平点测设及校测,采用两个控制水平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

5、竣工测量

⑴、竣工测量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累原始数据,每道施工工序的记录、复测、报验等数据一定要分门别类、分工期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⑵、对每分项工程已经完成的做到及时竣工、数据齐全;未完成的或即将完成的分项工程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完工随时进行竣工测量。

㈡、清理场地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利用推土机进行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利用压路机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3、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

㈢、挖方路基施工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无论工

10

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开挖时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居民区附近的开挖,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mm时,其压实度均应不小于94%。

2、石方开挖

石方开挖作业主要以挖掘机配合液压镐破除为主,如液压镐不能完成,采用炸药爆破。

爆破施工前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待取得通行证后方可将爆破器材运入工地保管。

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当属于超挖工程量时则不予计量。

㈣、填方路基施工

1、一般要求

填方路堤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所有填方作业均应严格按照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将压后新测绘的填方工程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核准,否则不得填筑。

11

填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结构物和其它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整个施工期间,保证排水畅通。

路堤填料中石料含量等于或大于70%时,应按填石路堤施工;小于70%时,按填土路堤施工。

特殊路基施工前,按图纸要求,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路堤基底及路堤每层施工完成后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2、零填挖路基

零填挖路床顶面以下03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4%。如不符合要求,翻松后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特殊路基土层上的零填挖路床面,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晾晒。换填、改善厚度应按图纸或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分层压实。

3、填土路堤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并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

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时,应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12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台阶顶一般作成2%~4%的内倾斜坡。砂类土上则不挖台阶,但应将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松。

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

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迭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埴筑的路堤边坡上。

在土石混合填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摊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不宜超过400mm。

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压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

4、填石路堤

修筑填石路堤,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人工铺填250mm以上石料时,应大面向下摆放平稳,紧密靠近,所有缝隙填

13

以小石块或石屑。人工铺填250mm以下石料时,可直接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300mm范围内宜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0mm。

填石路堤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洒水压实。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施工中压实度由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

5、高填方路堤

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它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在20m以上时,可按照高填方路基施工。

进行原地面清理后,如地基土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照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处理或加固。

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照设计边坡填筑,不得缺填。

高填方路堤每层填筑厚度,应根据所采用的填料,如果材料来源不同,其性能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填筑,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

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比应符合图纸要求,且不宜小于1:2。

半挖半填的一侧高填方路基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好横向台阶,并应在填方路堤完成后,对设计边坡外的松散弃土进行清理。

高填方路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可有关规定办理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它方法,观测数据应提供监理工程师审查,以便作出路面铺筑的有关决定。

6、路基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堤填方

14

⑴、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

①.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②.要认真清量半填断面的原地面,根据图纸要求将半填断面原地面表面翻松或挖成台阶,再进行分层填筑。

③.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④.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⑤.若图纸对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则土工合成材料的设置部位、层数和材料规格、质量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

⑵、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方

①.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横向裂缝。

②.纵向填、挖交界处施工首先认真清理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而定,原地面清理应符合图纸要求。

③.纵向填、挖交界处的开挖,必须待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严禁用于填筑。

④.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⑤.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随着半填半挖横断面,承包人在施工进应按图纸要求妥善安排,做到纵、横交界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

15

⑥.若图纸对纵向填、挖交界处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按图纸要求设置土工合成材料。

7、结构物处的回填

结构物的回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

回填材料除图纸另有规定外,宜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矿渣、碎石土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灰土等,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

结构物处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0m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

8、排水

在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 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

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

16

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以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深度将此地面翻松(如此地面密实度达到要求可不挖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对旱地或地表土质疏松时也应进行原地面压实。

㈤、特殊地区路基处理

1、挖除换填、抛石挤淤

⑴、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淤泥挖除,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⑵、抛石挤淤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侧边部约有2m的平台顶面,待片石抛出软土面或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

2、预压期和沉降监测

⑴、在软基地段路堤完工到路面铺筑之前,应有路堤预压期。预压期应按图纸规定;如无规定,一般应为一年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⑵、沉降期内,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

⑶、预压期内,按本条的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沉降监测。在预压期完成前14 d,承包人应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图等数据以及完成预压期的分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预压期可根据沉降监测结果在监理工程师指示下确定是否应予延长。

⑷、路堤沉降变形达到设计预期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始允许铺筑路面。有超出路床以上多余填料时,在路面即将铺筑之前,将路堤

17

超出的多余填料卸除,并将路堤整修到路床面标高和满足压实要求。

⑸、在软基地段路堤施工前,将用于沉降监测的记录表和报表格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⑹、填筑路堤前,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及其观测设备,并与沉降同步观测。

⑺、在超载预压路段,沉降板应安装在路基顶部中心在线,纵向间距为200m。桥头引道路堤,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台背10m处开始,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侧路肩内缘设置,其后,以5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施工过程中,应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

⑻、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应每3d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应每14d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到预压期完成、多余填料卸除为止。

⑼、在路堤两侧趾部及距路堤两侧趾部5m处设置混凝土侧向变位桩。其纵向间距不得超过100m,桥头引道地段不得超过50m。对侧向变位桩按三维控制,与沉降同步观测。

⑽、路基加载速度应控制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将观测结果结合沉降和位移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其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称控制为主,如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

⑾、在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并报监理工程师。 ㈥、路基整修

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整修计划。整修工作应在检查结果及整修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核查与批准后方能动工。

18

土质路基应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

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土质路基表面做到设计标高后应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石质路基表面应用石屑嵌缝紧密、平整、不得有坑槽和松石。

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沟的整修应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包括取土坑纵坡)应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各种水沟的纵坡,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办理,不得随意用土填补。

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在路面铺筑完成后或铺筑时,应立即填筑土路肩,同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应予清除。 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验后至终验前,路基如有损毁,承包人应负责维修,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排水设施中淤积物、杂草等。

对中途停工较长时间和暂时不做路面的路基,亦应做好排水设施,复工前应对路基各分项工程予以修整。

19

路基工程完成后,每当大雨、连日暴雨或积雪融化后,应控制施工机械车辆在土质路基上通行。若不可避免时,应将碾压的坑槽中的积水及时排干,整平坑槽,对修复部分重新压实。

㈦、泥结碎石路面

1、进料:按松铺厚度及骨料规格上足骨料及粘土材料,粘土要求过1cm筛。

2、洒水:先洒一部分,拌一遍以后再洒,要求均匀洒透。

3、拌和:采用拖拉机犁拌。第一遍由两内侧外翻拌以后由两外侧向内翻拌,一般要翻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度。

4、整型:用机具将路面整平,并使其具有要求的路拱。

5、碾压:采用水滚压法,即在整型后用轻型压路机开始碾压,并派人跟滚泼水泥浆上冒。表面有一层泥浆后即停止碾压,待过几小时(干热季节)或一至两天,再用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碾压一遍后,既加撒5-10mm嵌缝料,然后在压2遍左右至表面压实稳定,不现轮迹为止。

如在雨季施工,可采用干压法。既在整型后待路面表面稍干不粘滚轮时,既可碾压。不平整处应及时跟滚找平。约压3-4遍至密实稳定为止。

6、修筑磨耗层及松散保护层:待泥结石层碾压并初步成型后,既在上面修筑磨耗层及松散保护层,采用砂石混合料厚度为2.0cm拌和法施工。

7、交通控制和初期养护:磨耗层铺好后一周内,要注意洒水,保持磨耗层及保护层具有一定的润湿,使磨耗层在调整行车碾压下进一步密实成型。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

1.工程进度计划 工期目标:90日历天。 (1)准备工作

时间为十天。主要工作内容是施工的准备、控制标高的复验、测量放样、机械、人员进场、临时设施的租赁搭设等。

(2)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工程是此项目的主要施工的工作内容,其工作量大,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大,耗用的时间长,在时间安排也较其他工作长。

(3)道路工程须在土地整理工程之后一段时间,一部分土地已达到设计高程,才能进行本工程的施工。

2.保证进度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如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公司人、材、机的安排,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1)计划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合同工序的履约,必须严格目标控制,制定周密的计划,项目经理部控制月、旬计划,基层作业区控制周计划,单机控制日产量计划,并按照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控制目标和工序计划目标加强考核,确保分阶段,分项目目标的实现。

加强整个阶段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和管理,收集施工现场进度信息,随时掌握工程进展,制定周密的周、月进度计划,并在每周三及每月底,统计出周月的施工进度,并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完成值的比较分析,发现进度拖后,并系统地分析原因,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贯彻企业的计划管理,以竣工工期为目标,以施工总进度为基础,计划为龙头,实行长计划、短安排,通过季、月旬计划的布置和实施,

21

强化动态管理,加强调度职能,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实现按期完成竣工的目标。

(2)管理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规划好施工平面布置,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根据本工程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 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因素如:人员、技术含量、施工机具、资金、气候现场、工作环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前期工作,如泥结石料、水泥等材料的储备,以及其他施工机械的准备和及时检修。

(3)技术措施

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实现质量、效益、工期、安全各项工作指标。细化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地投入劳力、材料和机具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总工期控制在合同工期之内。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注意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能否满足总进度的需要,并随时核对施工组织设计,看看在实施过程中实际进度是否能按计划要求进行,出现了偏差,及时会同监理人员、设计单位人员、建设单位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排除障碍或调整,直至工程竣工。

(4)组织措施

施工现场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实施、监督的职能,选择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针对各工序的施工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旬一次开生产例会,落实旬计划完成情况。对没有完成计划的,要查找原因,制

22

订补救措施,保证计划按时完成。充分利用本单位的机械设备优势,及时组织设备进场,使整个工程进度得到有力保证。

(5)经济措施

制订工期目标奖惩制度,对本工程项目实行劳务承包,由项目部总包,班组分包,签订劳务合同,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完成工期重奖,延误工期重罚,严格执行奖罚兑现,以经济的杠杆来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

(6)冬、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本工程土方开挖和回填量大,施工工期长,对气候要求高,而且冬雨季

占工期的很大比例。气候对工期有着很大的影响,综合当地气候情况,为更好的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抢时间、抢天气,在工程施工中特制订以下冬、雨季施工措施。

①冬季施工措施

凡连续三天平均气温低于5℃,按冬季施工。专人负责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的变化对本工程的影响。尽量避开寒冷天气施工。及时在工地入口处的宣传栏上公布,引起各施工人员的重视;准备充分的防冻、防滑和保温材料,如草帘、煤渣、锯屑等。

在冬期施工前,现场水管必须全部作好保温工作,水管埋入地下30cm,立管用草包包好。汽车、挖土机械使用完毕,水箱内的水必须放掉。搅拌机、抽水泵必须抽空,橡皮管内的存水必须全部放掉,并将其存好。

②雨季施工措施

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尽量避开在雨天进行施工、天气晴好要求日夜加班。进入雨季施工前,必须做好各种材料的进场计划的安排,根据

23

进度要求的储备工作,对较远地区的原材料应预先储存,避免因雨季运输困难而造成停工待料。

做好现场的排水工作,开工时要进行有组织的检查,及时疏通施工道路边水沟,防止堵塞,保持场地路面干燥。

对电源线路、机电设备、水泥等,都必须进行检查,防止漏电、漏雨对物资、人力、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时掌握天气和气温的变化,防止气候突然变化影响施工生产。进入雨季,水泥库、仓库要加强保护,地坪要高出该地区积水线50cm。水塘、水沟内不得停放机械,电焊机等机电设备,上述设备每日使用后要转移到高处。

雨期施工期间必须派人昼夜值班,并准备好抢险材料和人力,及时排除险情。要注意雨后及时排积,以保证施工场地的干燥。

第五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范围大,工期要求较长,对施工的平面布局应综合考虑: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利用施工场地和既有道路,规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缩短使用时间。

(2)尽量减少用地,少占既有道路和周围场地。

(3)临时设施布置应有利于施工生产管理,进出场方便,对施工干扰少。

(4)易产生粉尘和噪声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周围居民区和工厂。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除了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外,机械设备的配备和搬运,土方调配、附属设施的布置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根据本工程

24

具体情况和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利于施工、管理选择最合适的地点作为施工场地,然后布置多项临时设施。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既考虑场外交通,又考虑场内运输,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尽量租用民房,安排交通便利处,同时要减少污染、保护现有的沟渠的畅通。

(1)工地运输组织:本项目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2)办公与生活临时设施布置

工地设项目经理部、休息及宿舍、修理间、食堂、卫生间等临时设施。

(3)供水供电:利用当地既有资源,单独装表计量。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目标

我公司一惯以“一流的技术管理,创一流的工程质量”为指针,力求创新技术,落实管理,始终保持工程质量处于可控状态。为此,我们的质量指标是:各分项工程和工序的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0%以上,验收一次合格,创“优良”工程。

2.质量管理网络和各级质量责任制

本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质量工作。技术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主要进行技术方案的确定,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处理,负责技术质量交底,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日常的质量检查考核和经常性事务,项目部是日常质量管理主体,负责工序质量验收,协同监理作好检查,负责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

由项目经理负全责,技术负责人主管日常工作;施工班组负责质量的自检和互检工作。测量和试验作为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技术部统一

25

负责。技术质量工作须全员参与工程的施工,必须建立全乎自身的特点的质量管理控制网,使各个环节都有管理责任人,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严格监理程序,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工序验收”制度是质量控制的精髓,所以在施工中,对违反监理申报程序,擅自施工的施工班组,无论是否造成损失,一经查实,都将予以严肃处理。

(2)完善施工班组的质量自检体系的建设:一个优质工程不是靠监理“监出来”,归根到底是靠施工班组“做出来”的。因此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内部质量自检体系的运转情况,落实岗位责任制尤为重要。对质量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施工班组必须坚决予以清退。

(3)严把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关:对原材料坚决贯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查”的原则。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全部清退。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持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单,并认真作好材料的“台帐”工作。

(4)严格“试验段”的工作制度:对示范工程重点工序,通过“试验段”的做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指导全线工作。

(5)严格“开工令”工作制度:对关键技术、重要部位实行“开工令”制度,强化事前质量控制。

(6)通过质量例会制度,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定期召开各种质量例会、质量现场会、质量专题研讨会,把握工程质量的动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7)定期开展各种质量评比、检查:根据不同工程阶段的特点,结合样板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定期组织各种专项质量检查、评比,工程内业等评比。

3.质量管理技术措施

26

(1)认真贯彻《ISO9002 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中,自上而下提高各级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质量创信誉,信誉得市场”的重视程度,切实把好质量关。

(2)承揽工程后详细阅读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纲要和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等图纸资料,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和其他技术文件,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大纲和有关文件,透彻了解业主方、设计方和监理方对本工程施工要求。

(3)在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证施工质量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质量的重点、难点和特殊点,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并列出专门章节章明技术措施内容和实施细则。

(4)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现场技术人员,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并建立起由公司质监部,技术部专职质量员,施工队质量负责人和各班组兼职质量员参加的施工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质量员的责任,协力抓好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过监理部门审定的施工的组织设计和保证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不折不扣执行有关的“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设单位、监理部门作出的技术规定。每道工序完毕,先由施工队初验,合格后再由技术部质量员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和施工监理正式验收,获准后方可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并通过各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

(6)积极开展“质量小组”活动,把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质量小组”活动的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

27

质量标准。

(7)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和“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单”,验收原始报表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移交。

(8)以创优良工程的质量目标,紧紧围绕ISO9002 质量体系各要素来实施,从每道工艺工序的细微处着手,牢牢抓住质量控制从严这一原则不放,认真执行各方质量标准。

4.严格按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使质量隐患消失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5.加强质量的检查验收,建立质量否决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工程监理的监督指导职能,把质量考核与职工利益挂钩。按照质量分级控制点,严格工序报验,分级把关,工序报验不合格,不得实施下道工序,发现重大质量事故,要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6.落实“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包括: (1)图纸会审制度 (2)样板引路制度 (3)技术交底制度 (4)施工挂牌制度 (5)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6)过程三检制度 (7)技术复核制度 (8)质量否决制度 (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0)成品保护制度 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8

(1)严格按照图纸及国家规范并结合山西省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

(2)在影响过程质量的关键点、关键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按PDCA循环过程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3)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形成一个畅通无阻、反应迅速的封闭式信息系统。

(4)设置内业组。专人、专职进行资料的整理积累,分阶段进行技术分析总结并反馈到项目领导班子。

(5)建立现场施工人员挂牌上岗制并明确质量职能,做到材料挂牌标识,操作人员名单上墙并明确责任。

(6)按照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8.质量控制程序

(1)由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质量目标制定出总体质量控制节点和各节点的质量控制程序及措施,严格按程序办事。

(2)每天召开现场碰头会,由项目工程师对当天质量工作情况做出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施工中合理地安排上下道工序的衔接,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4)各级质检人员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使用质量否决权。严格计量工作,确保计量准确。

(5)严把成品半成品验收、检查、试验关。

29

9.质量总目标:合格工程

我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总目标为:合格工程,•即综合评定时,在外观、实测实量、技术资料三项均合格。

10.分项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首先鉴于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定是按工序、部位及•(分项工程)•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因此为保证单位工程合格的质量总目标,必须首先建立在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的基础上,而各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同样必须保证各工序检验评定达到合格。

11.建立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施工此工程时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进行质量目标管理,并导入ISO9001 质量认证体系,以“强化科学管理,优化整体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满足顾客要求。”为质量方针,保证此项工程合格的质量目标,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计划:

(1)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在工地全面负责工程的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具体事项,对于工序、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严格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定期对已完工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以促进和保证工程质量。

(2)建立严格的工地质量管理制度:

①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质量检查组有否决权,各施工班组的施工进度款的支付应有质检组的质量鉴定认可后方能支付。对于不合格工序和其他质量事故必须返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②建立严格的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各级技术人员均须在现场交换班做好交接记录。

12.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30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要求各种原材料要有出厂质保书、合格证,砂、石等材料须经试验室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13.建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1)认真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测量工作要正确和及时, 做到标高正确,数据清楚,记录仔细。每道工序都要有测量监控措施,以保证标高正确无误。

(2)单项工程施工实行严格的现场记录,配备完善的记录表格、签证表,对于各工序都必须在现场做好有关记录。

(3)建立完善的工程自检互检体系,工程中的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配合建设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人员做好各项工程的隐蔽工程检查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和签证工作。各种施工原始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

14.建立完善的施工试验及送检制度: (1)加强材料的试验鉴定工作,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做好原材料的复检。 (3)取样及送检人员为:项目部质检员或试验员。 15.质量保证措施 (1)挖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挖土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严禁超挖,用水准仪严格控制好挖土标高,挖土过程中派管理人员现场监控;

②选派经验丰富的执证挖土机操作员施工,挖土机挖土施工尽量避免撞击工程桩;

③在放坡处作好土壁支护,降雨量大时及时作好坑内排水;

31

④基坑土方收底施工方法

1)机械开挖标高达到离设计高度300mm 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并对坑底标高进行控制,施工前对工人细致交底,并派人员现场监控,避免超挖。

2)沟槽底标高的控制应根据提供的基准点,由测量技术人员将水平高度引测到沟槽周边较稳定的结构上,并做好明显的标志。

3)施工技术人员将水准标高引测到近沟槽底标高处的周边工程桩上,并作好标记。

4)挖土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标记采用固定丈量的量具,将坑底土方修理平整。

5)坑底土方开挖时若有超挖,必须采用碎石填平,严禁采用疏松土回填。

(2)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测量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我公司的三级测量管理办法(作业班组、项目组、公司)。

②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测距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鉴定合格,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③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在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④总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方法,确保引测精度。 ⑤所有测量观察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精度。 ⑥轴线控制点及总标高控制点,必须经监理书面认可方可使用。 ⑦所有测量结果,应及时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提供。

32

16.严格执行现行标准、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若在合同履行期间,工程适用的技术标准或规范有修改或颁布,将遵照执行。

第七章 安全与健康管理、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安全、健康管理

在本工程中,我方在安全健康管理方面将严格遵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等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

我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手段强化施工安全健康文明管理,提高安全健康与文明施工水平,确定严格的安全施工秩序以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健康。

在本项目中,我方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和项目法人“安全为天”的方针,及项目法人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及各自行业安全工作规程。

我方项目部的各级行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将亲自抓安全。建立严密的二级安全监察网络和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设立独立安全监察机构,并按施工人员的3%配备具有资质证书的专职安全员。

随时注意气象部门的预报,做好防雨、防风沙、防坍塌、防暑降温等季节性气候变化的相应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

我方将按规定参加由施工监理和项目法人组织的各种安全活动和召开的安全会议。

我方将确保所有安全设施、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的设备均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特种设备在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使用证件后使用。

我方保证项目中所涉及的特殊工种人员(电工、起重工、焊工、车辆

33

驾驶员、爆破工等)都经专业培训,并持有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上岗。

我方将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所承包项目的具体实施办法。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自工程开工至竣工,杜绝人身死亡事故、群伤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轻伤率1‟以下,创建文明施工样板工程。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职业卫生伤害事故; 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杜绝本单位负主责的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 杜绝重大施工机械及设备事故和重大坍塌事故; 杜绝恶性未遂和恶性误操作事故; 轻伤率≤3‟;

不发生流行病和中毒伤害; 杜绝传染病流行; 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为零; 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安全施工三级控制目标

项目经理部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不发生重大机械、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专业工地(工程处、公司)控制人身轻伤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和一般机械、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施工班组控制未遂事故和记录事故,不发生人身轻伤事故和其它一

34

般事故。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文明施工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应遵循国家级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规定》(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国家有关部、委、各级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规定、制度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制度

我公司将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本项目中有效安监机构、安全文明管理保障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配足素质合格的专职安监人员,在业务上接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人、监理的监督和检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将贯彻落实国标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指导方针,按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要求,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采用系统、结构化的管理模式——即:

35

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通过“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审核”,满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增进与相关方的联系和合作,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实现预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本工程中,我们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对施工现场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管理。针对工程中重大风险因素的辨识,按照《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工程项目的重大风险因素,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控制:

通过入场教育、年度教育及专业教育,对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教育,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通过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建立目标、指标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规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时间表和保证措施。

通过运行控制,即制定对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控制的计划安排,以确保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达到或低于可容许风险的水平。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失控和其他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措施进行处理。

在本工程中,我们通过对重大风险因素的有力控制,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以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在正常、可控的状态下运行。

本工程安全管理规划

为确保本标段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完成,保证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

36

的安全和健康,制订和实施下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划。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项目经理部经理为主任,并由项目经理部安全副经理主持日常工作,成员由安保部负责人及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施工单位主管组成。

主要负责制订项目经理部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指挥协调各部门的安全文明生产,定期组织安全活动,及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等;

设置专门安全监察机构——安保部,由专业安保人员组成,负责项目工程安全工作的全面监察,保持安全监察体系的有效运行。

紧急联络机构——以项目经理部经理为领导,由项目经理部安保部、工程部人员组成,制订并组织实施紧急情况下(如火灾、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实施三级安全管理控制,即项目经理部设立安保部,专业工程处或专业公司设置专职安全员,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

三级安全监察网络机构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部每季组织不少于一次安全大检查,对节假日、特殊情况、季节变化等进行特殊检查。施工部门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班组每周一次检查。各级专兼职安全员每天全面巡查施工区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危及人身、机械设备安全的隐患,必须给予停工整改,未整改完不得继续施工;

施工部门应在施工项目开工前对安全施工条件进行检查,每月召开安全情况分析会;定期抽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并做出批示。按时组织

37

本单位安全大检查;

班组每天实行站班会(进行班前交底、班后总结),由班长主持,施工(单位)部门主管及项目工程师参加。每天上班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交”、“三查”,确保施工人员劳保用品配备齐全,精神状态良好,衣着整齐,施工安全措施交底清楚,施工任务及技术要求明确;

各施工部门必须根据作业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措施,并对危险点实施监控。专职安全员对危险点的作业必须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要全过程监控;

每个施工项目开工前要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质量、安全、施工负责人审核,项目总工程师批准,作业过程由班组长、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

加强现场检查监控,杜绝违章行为,对施工部门(单位)违反规定的,给予所在班组及部门(单位)负责人相应处罚;

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对新开工项目必须检查开工条件,确认达到要求后方可开工;

高处作业场所必须及时安装栏杆或围栏,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采购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应有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合格证。安全带、安全帽、速差自控器、垂直攀登自锁器等要定期做试验;

危险物品必须由懂得其性能的人负责管理,并做到经常检查,对收存和发放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进行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防火防爆工作,施工现

38

场动火作业前,必须及时清理易燃易爆物品,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根据季节变化,成立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及机构,确保人身、机械和设备安全;

项目经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对项目经理部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研究制定项目经理部预防事故措施,施工部门(单位)每月召开安全例会,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通过不断总结改进提高,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在施工过程实施安全“三项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核,施工班组、施工部门(单位)的安全状况直接与经济挂钩;

安保部每周召开一次全体专职安全员业务会议,检查总结一周安全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安全施工动态,制订下阶段安全工作计划及监控重点,开展安全、文明施工评比并进行奖惩,每周组织专职安全员集中巡查,专职安全员每天必须在现场检查监督,及时反馈现场安全状况及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按时参加甲方组织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遵守甲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行业安全检查人员和甲方安保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安全培训教育

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与考试。

项目经理部每年组织一次有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职安保人员和施工班组长参加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试。此项工作由经理或安全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安保部门配合。

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及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并取证后方可上岗工

39

作。

对新入厂的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代训工、实习人员及参加劳动的学生等)必须进行时间不少于3天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工作。

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规程的学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并取证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对持证人员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复审考核,不合格者收回证件停止工作,待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因施工需要工人调换工作岗位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并取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在施工现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安全工作、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生动局面。

在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标语横幅、安全警示牌,设置安全宣传栏,及时宣传国家、上级及业主的有关政策法规和相关要求等。

办公室、班组,安全制度要上墙,办公区域张贴标语、安全知识教育图片等,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的氛围。

文件资料控制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贯彻实施《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 项目经理部资料室负责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件的收发,文件和资料的贮存、管理和控制。

管理部负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修订换版和控制,负责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运行记录(施工技术资料除外)的审核和移交。

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核和移交。

40

各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支持性文件和资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

文明施工管理

现场安全标志、文明施工标志、重点防火部位标志、紧急救护和消防紧急联络体制标志醒目、齐全,具备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文明施工所需的物质条件;

现场设置定点垃圾箱,及时清理现场垃圾,禁止乱倒乱丢; 负责工业垃圾的分类回收和清运工作;

严格控制工程用的酸、碱、油等可能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严禁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土壤,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在指定地点排放;

施工现场道路通畅,保证安全通道畅通不堵塞;

项目经理部成立文明施工评比小组,负责每月评比奖惩工作; 具体措施见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对与重大风险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对其中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作业项目,由项目经理部安保部将其设置为安全控制点,列入《重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明确控制的要求。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参照公司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考虑原材料的使用及施工工艺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施工技术措施计划,遵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执行,预防伤亡事故和疾病的发生。对于特殊的作业项目,在施工前应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每年年初或新工程项目开工前,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和

41

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并记录。

项目经理部按公司《安全检查、例会管理制度》中的要求,按时召开各级安全工作会议,并记录。

对涉及重要职业安全健康因素的承包商,依据《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对其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程序和有关规定要求。

对化学危险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发放、使用等涉及到重要职业安全健康的因素,依据《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等涉及到重要职业安全健康的因素,依据《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对特种作业,依据《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紧急情况的处理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发生事故按《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报告程序》执行。 项目经理部严格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及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制定详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台账,并做好相应记录。当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安全管理措施

人身安全管理 人来说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职工的安全是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内容,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领导重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的基本方法,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严谨科学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可靠的作业环境是保障安全的基本

42

途径。为了本标段工程的安全施工工作,项目经理部从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各单位现场行政正职、项目经理部各部室负责人为委员的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整个项目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领导工作,并对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成立:以项目经理、各单位现场行政负责人、班组长组成的安全生产指挥体系;以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保证体系;以安保部负责人、各单位现场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监察体系;以党、团委书记、各支部党团员组成的政治思想保证体系;以工会主席、基层工会小组负责人、劳动保护监督员组成的劳动保护监督体系。

由以上体系共同组成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网络,具体实施项目的安全工作,确保本标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措施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管理中,认真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制度上对项目部所有人员和所有部门在其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应负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将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协调和统一起来,使工程项目的安全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安全责任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责任,使各级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切实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同时项目经理部定期逐级对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

43

安全目标分解管理

为完成本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安全目标管理。将本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层层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调,制定各层次、各部门直至每个人的分目标,使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通过安全目标管理事先对各部门、各级人员规定明确的责任和任务,并对完成这些责任和任务规定时间、数量、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通过目标要求把人和工作统一起来,使成员不但了解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责任,而且对工作产生兴趣,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为提高安全目标的管理效能,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考核、评价,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或惩罚,通过科学化、民主化的考评管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前进。

安全管理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在本工程施工中全面推行P3e/c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到安全管理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实现安全管理与P3e/c软件挂接。根据工程的网络进度计划安排,确定相应的安全控制点。针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点),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超前控制,真正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此外,可通过P3e/c管理软件,及时了解工程的动态变化,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做到在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实时监控。

实现微机化安全管理

建立项目经理部内部的MIS系统,并实现项目经理部与业主MIS系统之间的安全信息共享,使业主及时了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信息,便于业主统筹安排好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危险判别

44

在公司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内,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贯彻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认真识别和判断本标段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点),定期对现场安全施工进行自我检查、评价。以法制化、规范化的手段管理本标段工程的安全工作,坚持对职业安全健康的持续改进。

制定满足顾客需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并认真执行满足工程安全施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安全知识、法规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项目经理部在制定工程网络计划的同时,结合本标段工程的具体危险源(点)以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制定具体的安全条件、安全环境的检查计划。根据《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和公司安全检查计划制定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检查计划,对各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安全职责落实情况及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按公司要求每季对现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上述计划和施工计划同步发布和实施。各单位结合本专业施工计划,制定对各施工工序安全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施工措施落实情况及班组安全管理情况的综合安全检查计划,项目经理部安保部门负责监督其落实。

技术措施

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从技术上确保施工安全:

45

根据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制规定”、“技术文件审批制度”,对措施的编制、审查、交底、实施全过程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施工方法,加大投入,从技术方案上保障施工安全。

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要求,制订安全设施资金使用计划,保证现场施工对安全设施的需求。

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监察管理。为确保各级人员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规范,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和安保部对各种安全检查、安全会议、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的落实,认真进行监督、检查。

各单位现场安全员直接负责本专业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工作。安全监察人员,认真查处“三违”现象,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并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及时安排处理,使现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参加由业主组织召开的定期安全生产例会,使业主及时了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信息,便于业主统筹安排好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业主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及时制定管理措施并予以落实。

在业主统一管理下,做好与其他单位安全管理的接口工作,相互配合,研究制定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管理办法,共同搞好安全施工。

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机械进场的控制

对进入本现场的所有机械进行控制和认可,并建立进场机械的动态台帐。机械进入本工程现场后,对其逐一进行验证认可,对符合要求的机械,填写能力认可表,对不符合要求的机械,要求机械出租单位更换、限期整改或退出现场。确保施工(生产)机械处在安全状态。

46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所有施工(生产)机械(包括自有、外租、分包自带)都配置随机安全操作规程牌。发现施工(生产)机械安全装置问题、或受到不良环境因素影响时,(废气、废液、排放影响到关键部位)立即采取停机检查,制定保护措施及时检修。

使用过程中,对现场机械的安全文明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单并限期责任单位整改和提交反馈。确保施工(生产)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操作人员的教育

对进入本现场所有的机械操作工,在进行安全入场教育时,由安保部组织,机械工程师负责进行一次相关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入场学习培训;对进入本现场(与施工质量有直接关系)焊接机械和加工机械的操作工等同时还要进行一次相关机械技术操作规程的入场学习培训。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管理

机管工程师负责掌握和控制本工程现场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经常查验现场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证件,对无证操作的情况立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现场的机械安全文明管理

现场在用机械外观整洁,环境有序,标识规范,状态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无安全隐患。机械操作场所有统一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标牌。

闲置机械按(待修、待用、封存、待报废等)状态分类统一存放,明确标识,码放整齐,有必要的防雨防潮设施。

机械操作人员文明操作;起重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机械使用记录

47

真实完整。

小型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

小型机械工器具使用必须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专机负责制。

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安器。

熟知机械性能,正确使用机械,严格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机械正常运行。

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各级保养和及时防腐,保证机械及其附属装置完好、齐全。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建立的岗位责任制和机械管理制度。

新增添机械工器具在使用前应认真进行试运转,在试运前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技术文件、资料、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并经必要的培训,掌握技术后合理使用。

机械、工器具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新工人进厂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跟机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小型机械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如确需超负荷运转时,必须有可靠的运行资料,采取安全有效措施,经技术安全部门同意后方可作业。

两班或三班作业的小型机械要有交接班制度,同时填好交接班记录。交接当班任务完成情况、运转情况、故障处理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做到有交有接,交接清楚。

当机械发生故障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及

48

时排除故障,并做好详细记录。

当发生机械事故时,应马上报告领导及有关部门,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供真实、详尽的事故情况,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上报。

应按季节对机械进行必要的防雨或保温处理,保证机械安全正常运行。

消防管理

项目经理部建立消防组织,落实防火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的防火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第一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消防工作。建立安全防火组织机构网络,落实到人。建立专职和义务消防组织,加强管理教育,给予必要的训练时间和工作条件;项目经理部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各班组设义务消防员。在各级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做好本部门、本部位的消防工作。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按区划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管理,保证完好可用。义务消防队定期组织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义务消防队消防活动每季不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制定管理方案和有针对性的防火计划,紧急处理火警、火险、火灾的预案。现场保卫值班室配置工程消防设施图。施工现场重点防范、合理配置消防器材和设施,定期检查、更换保持良好的消防器材,做到有备无患。防止施工现场(厂区、生活区)火灾事故发生,使施工、生产、生活有一个良好秩序。

消防宣传

通过消防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火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项目经理部和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使群众理解和支持

49

第5篇:关于制定《桃江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细则》的

情 况 汇 报

县人民政府:

财政省直管县后,各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的任务由原来的市级统筹补充转变为由各县自行负责。为了启动我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并规范项目管理,保障补充耕地开发数量和质量,发挥补充耕地开发项目资金效益,实现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我局组织并商财政、农业起草了《桃江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我县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情况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就是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而且必须先补后占。

近三年来,我县用地需求均在3000亩以上,其中耕地约占2000亩以上。至今,我县积压的用地报批已达到3000多亩,其

1 中需要抵补的耕地2000多亩。由于财政体制转换,市级不再负责全市统一抵补,而县级耕地开发又处在起步阶段,补充耕地指标库为零,今年我局已向市局借用了抵补指标600亩也需要归还,再借已毫无可能了。补充耕地指标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县非农建设用地报批,已影响到我县经济建设发展对用地需求的供应。因此我县急需启动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否则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我县非农建设用地将无法报批。

二、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我县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后备资源紧缺的问题。

一是要允许对25度坡以下土壤质量较好的少林地、无林地、等实际现状是荒山的这些农业产出几乎没有效益的土地进行开发。这些土地在法律上并没有禁止开发,现实中资源也有。我县属丘陵山地地形,林地在二调的数据库中接近180万亩,占桃江310万亩总面积的58﹪,而实际现状约5﹪即9万亩是荒山荒草地和没有农业产出效益的乔木林、灌木林地,应该说在后备资源上是有方可想的,如果在其中腾出5万亩符合开发条件的就够桃江用几十年了。因为桃江要发展,就要用地;要用地就必须要搞占补平衡。桃江不可能花钱到外地去购买抵补指标来报批用地,外地去购买抵补指标来报批用地势必造成项目

2 资金流失。其实,通过资金投入对那些低效或无效利用的非耕地进行开发可以明显改变这些土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桃江的农民和土地流转承包者也需要改变那些荒山荒地的面貌,使之具备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如果在项目准入上支持的积极性不高,设臵门槛过高,势必会造成我县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吃紧”,形成少地或无地可开。

二是在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时要注重我县县情。众所周知,我县能开发为水田的资源基本枯竭。我们在县城和建制镇周边的占地绝大部分是高效优质的水田。耕地的后备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的边远区域。两相对比,新开和占去的耕地在质量上要平衡几乎没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但目前法律政策上占水田补旱土是允许的。况且只要部门给力促进规模化开发、规模化流转经营,亩平旱土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不会比亩平水田低。比如当前桃江油茶产业、药材金银花和玉竹参种植就需要大面积的旱土。同时,我县系丘陵区,坡度在25度以下,土地比较肥沃的资源分布十分零散,要集中连片开发一片土地完全符合“土地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几乎不可能,所以提请有关部门在进行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时既要依规办理,又要很好地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共同为县城经济发展服务。

三、项目实施有保障

(一)资金来源和使用有保障。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类:①耕地开垦费,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47号)的第二章耕地开垦费的征收和第三章耕地开垦费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六条中规定省统筹20﹪后的80﹪由县收取。第十条规定县级收取的开垦费90﹪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支出,10﹪用于耕地保护相关支出。在市级统筹的以往年度里,我县每年向省市缴纳的开垦费都在1000万以上,在去年提高标准达到水田每亩1.8万、旱土1.2万后,根据我县用地需求预测,每年可征收的开垦费将超过2000万。②农土资金,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建[2004]46号)第十三条规定,农土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支出。我县近几年来每年农土资金计提在400万左右。

(二)有专业机构和专业力量。我局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目前拥有人员编制8人,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专门承担项目的实施。

四、项目的运转模式

4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和上级国土部门有关的会议精神,项目的运转模式目前是县级国土会同农业财政初选址后申报市级终选址签发《选址定点单》,然后县级可研、测量、设计、预算、实施、初验后报市级验收、省级指标确认。

五、细则的主要内容 细则共分五章三十五条。

第一章《总则》共三条,主要内容介绍制定细则的依据、县级占补平衡项目的概念和明确国土、财政、农业三部门的职责。 第二章《规划与立项》共八条,主要是规定项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选址程序、申报材料、项目立项审批、项目测绘、规划设计和预算、评审和资金计划下达。

第三章《实施》共九条,主要是规定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规划设计变更的批准权限、项目验收程序和土地变更调查登记以及项目网上报备和补充指标的使用。

第四章《资金管理与监督》共十一条,主要是涉及资金来源、资金计提、资金使用、拔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

笫五章《附则》共四条,主要是明确三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细则的解释权和实施时间的划定。

六、请求

1、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三部门以联合的形式出台

5 《细则》。采取该形式的理由是:①本细则不需要太高的政策效力,只需要明确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在三部门间的实际操作程序。部门间比照以往相对应的上级部门的历史做法相互协商后,可以形成一致的意见。②有惯例。比如涉及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就是省国土和省农业就下发的文件;在涉及项目资金方面,就是省财政和省国土联合下发的文件进行的规范。

2、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将我县坡度在25度以下的无林林,少林地纳入我县耕地补充的后备资源,以保证我县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3、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在我县补充耕地进行质量评定时,充分考虑我县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政策标准,以保证我县占补平衡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桃江县国土资源局 2011年9月

第6篇: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会表态发言

在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徐家坪镇镇长:秦彦军 (2014年11月6日)

各位领导、参会的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徐家坪镇切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作如下表态发言:

一、镇域基本情况

徐家坪镇地处县城西北18公里处,东与原白石沟乡接镶,西连郭镇木瓜院,南邻金家河、横现河,北临马蹄湾、西淮坝两镇,平均海拔716米,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全镇18个行政村,1个社区,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66户,农业人口13595人。现有耕地资源68180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6710亩。

二、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所做的工作

1、加强规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我们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对各类土地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在县国土部门统一部署下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达到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目的。二是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我们坚持不予调整规划,对非重点项目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不予调整。确需调整规划的,必须要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规划调整方案,保证了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依法监管,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一是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认真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年初镇

上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镇村干部与国土所每月动态巡查不少于3次,并建立动态巡查台账,并实行划片包干、动态巡查责任到人,对全镇范围内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做到违法案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二是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坚持“预防为主,重在发现,严肃查处”的执法思路,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积极实施耕地补充和土地复垦,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是要求各村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作用,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规划和计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质地的就尽量不用好地,对于避免不了的占用耕地,必须严格实行耕地先补后占。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土地复垦专项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我镇从“5.12”汶川地震后,涉及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等用地面积较大,截至目前,全镇共复垦土地3690亩,总投资1430万元,积极实施土地复垦,通过土地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三、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与措施

(一)继续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不断巩固耕地保护成果。以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

用地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责任,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在推动“调结构、保发展、促稳定、惠民生”的同时,确保我镇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严格实行项目用地预审,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查处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全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严格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高耕地面积和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开展好土地整垦项目及耕地储备项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探索,拟在后期每年能够推出1至两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并逐一实施,争取早见成效。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7篇:加快土地复垦整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近年来,我区正确处理好土地保护和保障的关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土地保护,认真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把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土地制约矛盾。××年以来,我区共有个项目进入省项目库统一管理,完成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个,改造中低产田亩,新增补充耕地指标亩,其中市级重点项目个,新增耕地亩,缓解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矛盾,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一阶段,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现场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市、区的先进做法,一着不让抓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努力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年,我区计划落实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个,新增补充

一、加强 。

的贡献。今年,我区将对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进行单项考核,奖优罚劣,对完成年度任务成效显著、净增耕地面积较大的地方,进行奖励。四是全面调查。及时组织人员,对照××年调整完善的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中时间,以村为单位,对我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重点对老宅基地、低洼地、“四荒”地为主要内容的情况调查,全面登记造册,进一步充实区级土地复垦开发项目储备库,争取列入省级项目库。在此基础上,围绕实现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及时制订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年度规划。

二、改变思路,科学安排,统筹发展。近年来,我区部分地方在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思想误区,片面注重数量,忽视了生态保护。为此,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注重复垦项目实施区内地理环境的改善,走出过去“填塘没沟”的误区,强化农田整理,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一是坚持土地复垦与河道清淤相结合。今年是河道整理开发的最后一年,我区需整治的河道达公里。我区借鉴靖江市土地复垦开发与河道清淤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抓好××万寿废弃地复垦和农发区农田整理等利用清淤弃土作为土源项目的实施,做到“疏浚一条河道、复耕一块土地、改变一片面貌”。通过整理,预计新增耕地多亩。二是坚持土地复垦与窑业用地整理相结合。我区将结合砖瓦窑业清理整顿工作,对部分挖废地进行复垦,重点抓好××奋壮村的废弃地复垦项目,预计将新增耕地亩。三是坚持土地复垦与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重点抓好项目区的平整田地,格田成立,做好沟、渠、路、村、闸的配套建设,建成高标准的农业示范方。共实施农田整理项目个,整理面积亩,新增可耕地亩。四是坚持土地复垦与村庄整理相结合。我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一些比较容易利用、投入成本较少的各类废弃地已大部分得到开发利用,剩下的土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于村庄整理。我区将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开展试点,逐步推开,并将作为我区今后土地复垦开发整理的主要方向。

三、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实效。为实现土地复垦开发整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我区将根据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对项目的申请、论证、立项、批准、实施、验收等各个过程全面把关,全程管理。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组织人员现场督查,对每个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反复论证,保证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环境适宜性、开发可行性。对于那些开发利用后可能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后备资源,坚决不去利用,特别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些调节生态环境的湿地坚决不去破坏;对一些有利于防洪、泄洪的后备资源坚决不予立项,真正做到复垦一片、开发一片、保护一片、显效一片、带动一片。二是严把项目实施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区将严把复垦质量关,组织区国土部门和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对照项目实施标准,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搞好技术指导、现场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难点,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尤其是对利用废弃物回填而引发新污染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三是严把项目审核关。

第8篇:天长市2006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总结报告

市国土资源局: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按照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3号令)规定要求,我局结合全市实际,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对内耕地占补平衡进行了考核,具体考核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今年是全省开展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第一年。对此我市十分重视,按照省厅要求,为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管理工作。

二、制订方案,明确目标

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规定,明确占补平衡考核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核对建设用地项目台帐、补充耕地储备库、耕地占补平衡台帐及补充耕地方案,对各建设用地项目所占耕地占补平衡进行管理、考核和检查;

(二)按照补充耕地的责任划分,对照批准文件和补充耕地方案,实地逐个项目进行检查核对,重点检查核对补充耕地完成情况,耕地开垦资金落实情况;

(三)

核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核对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台帐;

(五)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三、考核、检查情况

(一)补充耕地情况。2006经省、市验收确认46个项目新增耕地项目,总面积336.1925公顷。

(二)占用耕地情况。(1)1个单独选址项目:宁淮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通过审批,占用耕地91.5671公顷,已按规定足额缴纳了耕地开垦费,委托天长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补充了耕地,共补充耕地91.5671公顷,挂钩项目为新街乡废弃桑园复垦、新街乡村庄工矿废弃地复垦、新街乡废弃桑园复垦等20个项目,已通过省厅验收,批准文号为皖国土资(确认)〔2005〕17号、53号。补充耕地质量和数量均达到了要求。(2)由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项目13个,占用耕地133.1162公顷,已按规定足额缴纳了耕地开垦费,委托天长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补充了耕地,共补充耕地133.1162公顷。挂钩项目为芦龙乡王桥村董尖圩坑塘复垦一期、郑集镇老山村废弃桑园复垦、金集镇头墩村废弃桑园复垦等5个项目,已通过省厅验收,批准文号为皖国土资(确认)[2004]

25、〔2005〕

53、84号、[2006]33号。补充耕地质量和数量均达到了要求。

(三)检查了补充耕地储备库,为下一步补充耕地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四)检查了耕地占补平衡台帐,做到及时准确的在台帐上反映耕地占补情况。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市2006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已全部完成,考核的各项全部合格。

天长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八日

上一篇:语文试卷教学总结下一篇:关于销售的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