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2023-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解读狄更斯《圣诞颂歌》中主人公人性的转变

摘要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的小说创作以浓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以及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识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推崇。本文对狄更斯著名短篇小说《圣诞颂歌》中的主人公斯克鲁奇的人性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狄更斯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和讽刺批判意识。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 《圣诞颂歌》 人性 转变 人道主义

一 引言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的主要代表性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世》《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等,狄更斯的小说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普通家庭,青少年时期生活十分困窘,曾经当过学徒并且从事过打字员和记者等职业。1837年,狄更斯因发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一夜成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通览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世界不难发现,他的小说创作以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以及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识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追捧,历来被读者奉为召唤光明和仁爱的灵魂之灯。

从1843年开始到1848年,几乎每年的圣诞节狄更斯都会发表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圣诞颂歌》与《钟声》《炉边的蟋蟀》因都与圣诞节有关,而被合称为“圣诞三部小说”。小说《圣诞颂歌》创作于1843年,主要讲述了吝啬鬼斯克鲁奇在圣诞节之夜因为受到三个小精灵的启示和感化而发生人性的转变,由一个自私冷漠的吝啬鬼变为一个善良仁慈、乐善好施的好心人的故事。小说《圣诞颂歌》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文学评论界认为小说《圣诞颂歌》的发表,是狄更斯创作生涯中的重大转折点,其中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讽刺批判意识具有重要的文学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学评论界则认为,小说《圣诞颂歌》不仅丰富了西方圣诞节的节日内涵,成为西方现代圣诞节的文化滥觞与精神源头,更有意义的是,小说所宣扬的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精神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影响的深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优良传统而保留到现在。由此可见,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是一篇备受推崇并且深入人心的优秀小说作品。通过对《圣诞颂歌》中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现实的讽刺批判意识。

二 《圣诞颂歌》主人公的人性转变

在狄更斯的短篇小说《圣诞颂歌》中,主人公斯克鲁奇是一位十分富有的商人,他整日与金钱、票据以及账本打交道,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金钱为中心,作者笔下的斯克鲁奇是一个冷漠自私、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然而,圣诞节前夜三个圣诞小精灵突然造访斯克鲁奇,并且带他穿梭于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使得他对自己、金钱、人生本质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解读和剖析《圣诞颂歌》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不难发现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主人公人性转变的背景富有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二是主人公人性转变的过程表现出怪诞夸张的艺术特点。这两点恰如其分地运用,不仅表现出作者狄更斯高超的文学写作技巧,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其充满了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学感染力。

1 将人性的转变放置于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之中

以“神话——原型”的观点对《圣诞颂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狄更斯始终将主人公斯克鲁奇放置于传统的宗教文化氛围中。一方面,在小说《圣诞颂歌》的一开始,斯克鲁奇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在生意伙伴杰·马立的葬礼上,当教堂的牧师向唯一参加葬礼的斯克鲁奇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时,他极不情愿地扔去两枚硬币,并且说到“两枚硬币也是钱”,正是教堂庄严肃穆的氛围巧妙地烘托出了斯克鲁奇金钱至上和一毛不拔的丑态。另一方面,主人公斯克鲁奇的人性转变发生在圣诞节这一西方传统节日当中。小说《圣诞颂歌》的情节布局,紧紧围绕圣诞节前夕三个圣诞小精灵对斯克鲁奇的造访而展开。正是在这三个圣诞小精灵的指引和感召下,斯克鲁奇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金钱甚至是人生,重新审视金钱与亲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一夜之间发生了道德和人性上的彻底转变。

小说主人公斯克鲁奇的人性转变因其发生在宗教文化氛围浓郁的背景之中而更具深远的隐喻性和象征性,渗透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自私冷漠的吝啬鬼形象,而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剖析了人性的弱点,呼唤人道主义精神,深刻折射出人类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念和情感需求。

2 人性转变的过程表现出怪诞夸张的艺术特点

小说《圣诞颂歌》表现出独特的怪诞和夸张的艺术风格,这就使得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的过程同样表现出怪诞夸张的艺术特点。小说主人公斯克鲁奇是一个非常富有但极其自私冷漠、吝啬透顶、失去了人性温情的人,他对亲情置之不理、对下属尖酸刻薄、对穷人缺乏同情和关爱。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时空的穿越、虚幻与现实的交错、精灵与现实人物的重逢,一起构成了充满奇异色彩的小说世界。在三个圣诞小精灵神奇的指引下,在回顾过去、反观现在和遥望未来的过程当中,斯克鲁奇人性中那善良、宽容、同情和仁慈的一面被慢慢唤醒,他心中长久以来形成的自私、冷漠、吝啬的人性缺点被逐渐融化,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斯克鲁奇穿梭于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情景中,终于彻底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并在一夜之间变得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最终摒弃了人性的弱点,真正实现了“灵魂的还乡”。

由此可见,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的过程表现出怪诞夸张的艺术特点。然而,这种怪诞和夸张并不是简单的戏谑,而是将严肃深刻的思想主题放置于戏谑的叙述过程当中,使怪诞成为批判拜金主义、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表达手法。作者这一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既唤起了广大读者浓烈的人道主义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赋予了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 《圣诞颂歌》中主人公人性转变的价值意义

1 歌颂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洋溢着浓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小说《圣诞颂歌》是狄更斯文学创作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小说作品,它极力宣传和弘扬了仁爱、宽容的圣诞节精神,以浓烈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备受广大读者的推崇和追捧。小说《圣诞颂歌》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热情讴歌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奉劝世人要时刻怀有一颗宽厚、善良、仁慈、怜悯的美好心灵。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越来越严重,因此《圣诞颂歌》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身、金钱和生活,重新思考金钱和幸福的关系,感召人们抛弃自私和冷漠,发扬宽厚善良、乐于助人的高尚精神品质,让爱心、真诚和快乐播撒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去温暖和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发现,作家狄更斯十分相信正义和善良,相信人道,相信恶行终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善行也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由此可见,狄更斯的作品十分注意弘扬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并试图用道德标准衡量和调解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从这个角度来看,狄更斯的短篇小说《圣诞颂歌》应该算得上是一首真正的“真善美”颂歌。

2 揭示了人性中邪恶的一面,显现出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识

在小说《圣诞颂歌》中,狄更斯通过主人公斯克鲁奇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冷漠、自私、邪恶的一面,以及部分资产阶级为富不仁的丑恶面目。斯克鲁奇是一位唯利是图的商人,非常富有却自私冷漠,毫无人性可言。他对待雇员冷漠刻薄,拒绝外甥的圣诞邀请,拒绝施舍穷人,是当时英国社会资产阶级中为富不仁者的典型代表。斯克鲁奇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与狄更斯本人的生活阅历是密不可分的。1842年,狄更斯第一次出访美国,亲眼目睹了当时美国社会虚伪的民主政治、黑暗的蓄奴制度以及残酷的监狱,这一切引起了狄更斯极大的震惊和愤慨,进而影响了作家以后的小说创作。因此在1843年发表的小说《圣诞颂歌》中,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主人公斯克鲁奇,其自私冷漠、富不仁者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总之,狄更斯运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画面,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以及为富不仁者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真实面目。虽然,有的文学评论者认为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产阶级心怀仁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批判不够深刻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透过小说《圣诞颂歌》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狄更斯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在批判社会现实方面已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3 丰富了圣诞节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狄更斯的《圣诞颂歌》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对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过程的描述,丰富了圣诞节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众所周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对圣诞节并不是十分了解和热衷。然而,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改变了人们对这一西方节日的认知,狄更斯也因此被认为是“圣诞节的发明者”。一方面,小说中描绘的各项圣诞节活动如举行家庭聚会、互相交换圣诞礼物以及圣诞餐饮习俗,逐渐成为一种传统而在现实生活的圣诞节中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另一方面,《圣诞颂歌》中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美好行为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一些西方基督教国家,每逢圣诞节,慈善机构都会募捐并帮助生活贫困的人们。所以说,狄更斯的《圣诞颂歌》通过叙述小说主人公斯克鲁奇人性转变的过程,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圣诞节的寓意和内涵,同时也奉劝人们要时刻怀有一颗善良、仁慈、怜悯的美好心灵,只有心怀仁慈、助人为乐,才能体味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四 结语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对现实社会进行讽刺和批判的同时,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强烈的感染力,并产生新的希望。在各个时期的小说创作中,狄更斯都善于歌颂人道主义精神,宣扬仁慈与宽容、善良和真诚,主张以宽恕、容忍的方法来调解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狄更斯这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与其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贫富超级逐步扩大、两级分化日益严重、宗教信仰开始动摇、社会风气越来越不好。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开始变得浮躁和焦虑,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觉,道德沦丧和精神滑坡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查尔斯·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家们,正是因为深刻洞见了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问题,才开始专注于社会问题题材小说,试图以文学的形式呼唤基督教的慈善和仁爱精神,奋力拯救当时社会的精神危机,从而寻求英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透过小说《圣诞颂歌》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为此所做的努力,小说以主人公斯克鲁奇的人性转变历程热情讴歌了宽容、博爱的圣诞精神,并奉劝世人要时刻怀有一颗善良、仁慈、怜悯的美好心灵,只有宽厚热情、助人为乐,才能体会到人生真正的乐趣,才能最终实现“灵魂的还乡”,这就是其主要宗旨。

参考文献:

[1] 谢茹:《〈圣诞颂歌〉中多变时间的不变魅力》,《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第2期。

[2] 孙丽伟:《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浅析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的精髓》,《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0期。

[3] 李秀玉:《心灵的“还乡”——解读〈圣诞颂歌〉中的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 谌小莉:《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双重艺术风貌》,《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

作者简介:赵娟,女,1983—,云南楚雄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语、英美文化,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作者:赵娟

第2篇:《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矛盾心理

摘要 塞林格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叛逆青年霍尔顿·考菲尔德,这个人物形象能够在西方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究其根源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环境会禁锢人们的思维,这种思维意识会促使人们产生创造性冲动,而冲动可以改变生活环境,也能把叛离带出来。霍尔顿的叛逆精神就是基于这种连锁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从心理逆反角度探析其人物形象对于分析美国社会环境和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霍尔顿 叛逆精神 产物 心里逆反

引言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当做“现代经典”,引起青少年的共鸣,曾一度成为理解青少年的文学钥匙。然而,作者塞林格仅有的这部长篇小说在极受欢迎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争议,有人批评小说把青少年引入歧途,是一种价值观的错误导向。事实上,小说的确道出了美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这种类似“反英雄”形象的塑造到底有没有文学价值,本文认为,从逆反心理的成因、表现、解决方法三个角度去解读霍尔顿这个人物,可以透彻了解霍尔顿进退维谷的矛盾内心,也会为作品价值定位提供参考信息。

一 霍尔顿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挖掘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应该从作者塞林格的生活背景开始。塞林格出生于一个富足的犹太商人家庭中,少年时期有幸进入了高等军事院校住读,这是他仅有的一次正常毕业,也是他仅有的一次拿到毕业证书的求学历史。毕业后无心经商的塞林格三次复读都以失败告终,无奈去从军,复员后致力于写作,如此经历似乎是其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生活缩影。塞林格用来自现实的笔触走进了霍尔顿彷徨苦闷的精神生活,他借助霍尔顿的生活足迹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精神文明的丑恶本质。我们似乎从塞林格的经历中感知到他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真实存在性,从霍尔顿的形象中,我们似乎也可以感知到塞林格面对美国社会上层生活的丑恶时无所适从的心理历程。在这个层面上分析,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逆反心理是社会环境导致的,是出于心理诉求的正常反应。

作者塞林格凭借自己经历的细腻感受为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安置了一个可以改变他性格和命运的生活空间。正是这个生活空间里的虚伪人物,以及林林种种的颓废现象促使霍尔顿对眼前一切感到厌恶,从而生发出孤独、苦闷、逃避等心理,因此这是他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从家的角度分析,霍尔顿没有得到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得不到家人的关注和珍视,也得不到心理问题的疏导。据心理学分析,青少年自尊自爱的形成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青少年学会处理社会生活关系。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不健康家庭中的青少年行为偏激、精神失常、思维离谱、社会关系差。再者,青少年时期正是叛逆期形成期,如果没有循循善诱的引导,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错位。如同霍尔顿一般,为了伪装自己无所谓的外表和掩饰自己苦楚的心,只能选择叛逆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 霍尔顿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是没有勇气与现实生活作斗争的,对他们而言,战胜困难和征服命运是英雄者的行为。结合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一个弱者发现周围世界一无是处的时候,他或萎靡、或叛逆。霍尔顿选择了后者,在塞林格笔下,他是个“反英雄”形象,尽管他叛逆的意识很强烈,但他依然是个弱者。因为我们不得不思忖,霍尔顿的叛逆并没有动摇任何“坏本质”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说,霍尔顿的所谓逆反无非是一种消极的不合作而已,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的逆反。

塞林格用刻画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来表现逆反心理。首先,他抓住了霍尔顿的叛逆语言突出他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整篇小说作者都是用“小痞子”式的语气来完成,这种叙事风格是阅历丰厚,精通写作技巧的塞林格精心调制出来的人物语言。霍尔顿具有特色的语言既反映了社会背景下的青少年常见的口出诳语、粗俗之语现象,也暗示了霍尔顿最终患上精神病的原因。霍尔顿是无视法律规定的,他也不相信世间的正义感。因而在这个年轻人口中,无论是谁都会被定位成“他妈的”、“婊子养的”,一切事物在他眼里都是“混账”东西,他用粗俗、鄙陋的语言反叛传统文化、反叛标准文化。其次,塞林格用穿着的刻画来反映霍尔顿的叛逆心理。霍尔顿的穿着打扮个性张扬、桀骜不驯,红得醒目的猎人帽也成为霍尔顿不可或缺的形象标志,帽子成了他逆反心理最具说服力的象征。

霍尔顿的矛盾心理表现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在当时的社会中,战争让美国发了横财,然后物质上的富有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了西方社会的霸主。因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增了中产阶级人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阶层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美国底层社会平民的生活却越来越贫瘠、空虚,价值进步力量被镇压,冷战加剧而持久,杜鲁门主义因为其代表了工厂主义所以被严格遏制。浑浑噩噩的人们开始粉饰太平,一部分人看到了社会的虚伪性,一些人开始谴责庸俗、虚伪,不安中,无法忍受生活枯燥,霍尔顿最终也成了最终的叛逆者形象。事实上,霍尔顿的这种逆反精神是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这无疑是他的灵魂所在。身处学校,见到的不是学业上的进取,同学们都在谈女人、谈酒和性,他不愿意与下流的小集团同流合污,先后四次逃离这种肮脏的地方。在他心目中,为人之师应该是受人敬仰的,然而霍尔顿最钦佩的教师却是一位同性恋者,这种隐藏在彬彬有礼背后的龌龊,使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虚伪面纱下丑恶嘴脸的极度厌恶,因为他的周围充斥的只有傻瓜、性变态、醉鬼,肤浅、虚伪、龌龊的成人社会,到处是泛滥而荒谬的物质主义,因而逃跑是主人公霍尔顿为了表现叛逆而选择的最为持久的行为。

三 霍尔顿矛盾心理的解决方式探析

弗洛伊德认为构成人格的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而且人格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着,个体在经历发展中所经历的执着和偏激很难自拔。从心理防御机制角度分析,弗洛伊德还认为当满足本我欲望时就可以解除痛苦和缓解焦虑。霍尔顿时时刻刻在与他所处的外部环境作斗争,他试图用逃跑、装聋作哑、采取消极、无意识的反应等各种方法,试图消除自己矛盾心理,然而每一种方式,都无法根除矛盾心理这种顽疾。阿德尔森曾也指出青春期是充满矛盾的,他还详细阐释了矛盾的双面性体现在:青春期时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交替、青春期的麻木和敏感并存。霍尔顿就是麻木的、敏感的、胆小怯懦的,深度的洞察力决定了他的容易受伤害性。霍尔顿·考菲尔德因为逆反行为的作祟而表现出的种种矛盾心理,归根结底是其本身成长中的自由受到限制的一种产物。霍尔顿甚至想用向死去弟弟艾里求助的方法来解脱自己,艾里是他心中唯一的理想人物,然而父母不允许他这样呼唤和发泄。尝试融入世界的失败后,霍尔顿感觉到自己真的难以和这个社会接轨,自我、家庭、社会,三重人格枷锁是他濒临精神崩溃的伏笔。

青春期的霍尔顿应该进入本我状态,而超我意识依然使他处于童年的美好向往的意识形态,曾经的那些经历可以说是他精神上的创伤,弱化了他的思维和精神。从心理防御机制上寻求外界帮助的同时又拒绝外界帮助,矛盾的过度使霍尔顿无所适从,并且导致其人格矛盾激化,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所以,不能不说,霍尔顿的追求已经超出了物质层面的意义,他的追求在精神境界是高尚的。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是他同世界上唯一能够听懂他心声的妹妹,在对话时表露出来的唯一愿望。在霍尔顿心里,麦田是他对童年精神境界最美的畅想,而悬崖则象征虚伪的让人想到用死亡来逃避和解脱的成人世界,他幻想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望着孩子们嬉戏,保护孩子们永不消褪的童贞,能够挽救孩子们别像他一样落入深渊。事实上,霍尔顿并没有做成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和悬崖在现实社会里是多么稚气的象征,守望者的角色无论多么美好也是徒劳的。现实和理想离谱的差距,终于导致霍尔顿精神失常。小说的结尾似乎令人扼腕叹息,然而这种现象对于当时崇拜金钱、追求物质的虚伪社会来说是残酷的事实。

四 霍尔顿形象价值的定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受到好评的同时又被列为学校禁书,如此饱受争议的原因,无外乎书中的污言秽语让人不堪忍受,书中的青少年亵渎宗教、违背伦理、丧失道德,主人公的种种行径无疑会背负起挑唆叛逆和犯罪行为之嫌。甚至因为霍尔顿的存在还关联到三起凶杀案,导致此书被列为“危险小说”。

我们必须给予肯定的是霍尔顿这个形象,刻画的十分成功,站在文学源于生活的角度来看,霍尔顿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人物剪影。他渴望成长的自由是无可厚非的,辍学后的短暂流浪,让一个青少年看透这个社会的丑恶本质,找不到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与理想的生存土壤,唯有用16岁所能企及的逃跑方式和叛逆方式解决自己的困惑。当他无法做一个成功的守望者而失去精神寄托时,不得不进入精神病院,足可以说明他逆反能力的局限性。

要想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或者势力,必须通过搏斗甚至做出牺牲,塞林格牺牲了霍尔顿的精神家园,用具有穿透力的呼唤,试图惊醒沉睡者,这部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不断地被人们作为研究青少年叛逆的资料来使用,足以证明霍尔顿的精神牺牲是有价值的。事实上,霍尔顿的堕落是作者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给孩子、给家长、给社会的负面警告,在经济社会正确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结语

本文从逆反心理角度深入剖析了霍尔顿的人物形象,挖掘到渴望成长自由是他纠结矛盾心理产生的根源,得不到理解的霍尔顿在自我、家庭、社会方面的认识都是偏激的、贫瘠的、可怜的,缺乏正确疏导和慰藉是这个人物精神失常的最根本原因。通过霍尔顿的刻画,作者揭露了金钱社会的虚伪本质,同时,也把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可能问题列出来以警醒读者,告诫我们在经济社会中,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生存才会有价值。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030368。

参考文献:

[1] Kevin M.P.Woller.“Psychological Reactance:Examination across Age,Ethnicity,and Gender”[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Vol.120 NO.1.Spring,2007:15-24.

[2] 李雅琴:《青春期的成长之殇——〈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意义探析》,《发展》,2013年第10期。

[3] 袁晓松:《从霍尔顿的成长经历中还可以读出什么——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心理评析》,《阴山学刊》,2011年第4期。

[4] 兰一兵:《孤独的守望者——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名作欣赏》,2011年第9期。

[5] 沈戴、李淑莲:《〈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心理学分析》,《文学教育》(中),2011年第7期。

(关博,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李建峰,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晋州市供电分公司)

作者:关博 李建峰

第3篇:《祝福》主人公之探讨

小说《祝福》因为几十年来始终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成为鲁迅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之一。然而,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个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却一直被高中语文教科书、高中语文老师必须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误读着。当然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误读问题并不稀奇,因为大学中文系使用的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在误读着《祝福》。或者说,作为研究者的大学教授们在源头上误读《祝福》,必然影响到下游的高中语文教学,因为教授们不仅同时是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参的编撰者,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学术教导者和领路人,这样薪火相传,也就造成《祝福》长久被误读和鲁迅被曲解的境地,甚至没有翻身得解放的机会了。

症状表现:中学语文教参与大学教科书如出一辙

何以这样言之凿凿地评判堪称权威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参和大学教授以及他们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误读《祝福》和曲解鲁迅呢?

先来看高中语文教师们使用的具有标准答案性质的教参,是如何讲读《祝福》的。关于主人公和主题的解读是这样的: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其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a

可以说,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b

可以说封建礼教和愚昧、冷酷、自私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c

关于“我”的解读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但却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d

“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得以展现的。e

教参大概是觉得单纯说教还不够专业,于是在作为证据和解读依托的“有关资料”中,引入了两个教授20世纪80年代写的专业评论。其中唐荣昆教授在文章中有两个重要观点:

我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主线,可以说,《祝福》的整个情节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死”字开展的。f

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我”,其用意是在劝喻中国知识分子“都摆脱冷气”,不要自暴自弃,积极投入到改革社会的“韧”的战斗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而且要更多地、更深切地了解劳苦大众的苦难,看到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g

沈振煜教授在文章中说:

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于,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得自觉和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h

再来看近年新版的各大学较通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是如何解读《祝福》的。先来看朱栋霖、吴义勤、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16》(上),其中朱晓进教授和汪卫东教授合作执笔的第二章中这样写道:

《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批判了造成其悲剧的传统宗法与礼教绳索编织成的严密的网,另一方面也把谴责的笔指向了祥林嫂周围的一大群麻木的群众,他们和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然而偏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i

其次来看修订了若干版、发行已经超过100万册的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中钱理群教授执笔的第二章中写道:

《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或者说,小说存在着三个视点,即“我”“祥林嫂”与“鲁镇”,从而构成了三重关系: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是读者普遍关注的,它所展开的是儒、釋、道传统吃人的主题。! 0

再来看丁帆教授撰写的专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其中涉及《祝福》时这样写道:

通过祥林嫂的一生遭际来完成对社会的抨击,但其主题视阈仍未脱那种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精神眼光……它是间接地对封建文化的四大绳索提出了更深的思考。! 1

对照高中语文教参和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著作可以发现,二者间的因缘和承继关系之密切,比如都认可祥林嫂是小说的主人公,都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都认为是“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等“四大绳索”或“封建礼教”“封建迷信”迫害死了祥林嫂,都认为“我”是一个具有同情心、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不得不说,在这些中学语文教师和大学教授们普遍达成的学术共识中,事实上显露出一种集体性的误读病症,而且病得具有同一性、长久性和无意识性。

症状初诊:祥林嫂不是主人公

这里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小说《祝福》的主人公是谁?按照教参和“现代文学史”的说法,回答当然是祥林嫂。在这一标准答案之下,高中语文老师还会继续说《祝福》这篇小说是以倒叙的方式来展开叙事的,然后就是“四大绳索”了。

但《祝福》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吗?按照最基本的文学理论和常识,小说的主人公一定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所谓重点刻画,除了着墨多字数上占优势、人物命运和形象特点作为主线等重要因素之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传统中国小说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常常以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创作,于是主人公、非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都有可能被描写出来,区别只在于主人公那儿,会着笔更多一些,但是历经晚清林纾等翻译家们大力译介欧美文学之后,继之而成长起来的鲁迅等现代作家,已经意识到传统小说在表达刻画上的弊端,开始有意识地从自身创作中予以克服和纠正,这也是所谓现代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的明显区别之一。

具体到《祝福》这个小说,尽管叙述祥林嫂的文字和篇幅占了大半的优势,而且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也较为突出,但有两点非常明确:其一是祥林嫂始终处于小说中“我”的回忆之中,是作为被叙述的对象和客体而存在;其二是有关祥林嫂的大量情节叙述中没有心理描写。反观被定位为“小说视角”的“我”,不但是作为叙事的主体而存在,而且还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几乎可以说是贯穿小说始终。作为一出手就显示出创作成熟度的作家鲁迅,历经包括《狂人日记》等在内的十几篇小说的创作实践,应该知道如何处理主人公和非主人公。或者也可以说,一个小说大家,能够在确定主人公为祥林嫂时,会一边故意将其设置为被叙述的对象,一边删掉最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描写,一边将一个次要人物作为整个故事的贯穿者、叙事者并进行大量心理描写吗?这样低级的违反文学常识的错误,哪怕是一个文学初学者都不会犯,鲁迅会糊里糊涂地跑偏犯错?显然,鲁迅并没有犯错,是研究者和讲授者们在犯错。

如果说上面的分析还不能令那些执迷于谬误的人幡然悔悟,那再来重温一下小说的故事梗概和叙事脉络:主人公“我”在新年祝福前夜回到故乡鲁镇,入住在族亲四叔家。二人见面交谈并不太愉快,第二天“我”拜访本家和朋友,同样不如意。更让“我”不安的是路上遇到了祥林嫂,被问了两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逃回四叔家后,决定要回城里。结果转天“我”听到祥林嫂死了的消息,于是联想起她的遭际:起初被介绍在四叔家打工,后来被婆家人抓回去卖给贺老六,婚礼上自杀未遂,然后幸福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结果丈夫贺老六不幸病死,孩子阿毛被狼叼走了,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受雇于四叔家,但干活远不如从前,还逢人便讲阿毛的悲剧,不但不被同情反而遭到嘲笑,后来听了柳妈的建议后去庙里捐了门槛,但依然不能改变被嫌弃、被辞退的命运,终于死在祝福前夜。一觉醒来,原先郁闷至极并计划回城的“我”,在节日的热烈氛围下心情好转起来,并陶醉其中。

在这一小说的梗概和叙事脉络中,从头至尾都是“我”在主导故事或叙事的推进,祥林嫂不过是一个被插入的叙事佐料。问题之简单,竟然难倒了一辈又一辈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老师和著作等身的大学教授们!

或者再借助中学语文分析课文的套路和模式,即《祝福》是一篇以“我”为人物中心的记叙文,不过是在正常记叙——顺叙的同时,又使用了插叙和倒叙的手法。之所以强调叙事的顺叙,是因为它直接关乎小说的主人公和主题问题,王富仁教授说过:“在鲁迅小说中,叙事顺序成了整体小说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为了叙事的方便,更因为小说意义的表现。”! 2的确如此,当明确《祝福》是顺叙时,那么小说的主人公必然就是“我”,而如果认定小说的叙事顺序是倒叙时,那么小说的主人公就应该是祥林嫂。与叙事顺序和主人公相关联的,就是小说不同主题意义的问题了。

其实,早就有前辈学者意识到《祝福》中的“我”的问题,比如钱理群在其著的文学史中写道:“《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 3,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就此展开深入思考,反而绕到他自以为非常重要的“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并得出什么“‘我’注定是一个没有家的永远的漂泊者”,“‘我’的最后再离去,就多少含有了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逃避的性质”。! 4这样云深不知处的解读是有些让人遗憾的。

同是北京大学的严家炎教授,也曾注意到鲁迅的小说“有一种特别的不大容易把握好的滋味”,“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5为此他引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这样的努力未尝不可,甚或是一种视野的扩展,可惜的是他一方面过度依赖“复调小说”,造成生拉硬拽的比较结果;另一方面又曲解“复调小说”,没有做必要的限定和解释。不过,就以他对“复调”的理解和对《祝福》的解读来说,也是犯了一个判断上的错误,即《祝福》可以看作双声部,但必须区分为主旋律——以“我”为叙事中心——和副旋律——以祥林嫂为叙事中心,而且副旋律不能脱离主旋律而单独存在,否则小说就像教参和现代文学史教材所分析的那样成为不入流的作品了。但是他完全被汪晖教授的误读引入歧途,还特别信服地引用汪晖的观点:“鲁迅以带有反讽意味的叙述启示读者:面对绝望的现实,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除了挺身反抗之外别无其他途径,否则就会成为旧秩序的‘共谋’者。这种道德反省可以说就是《祝福》的副主题。”! 6应该说,这种主题与副题相颠倒的解读虽然流行一时,却难以掩饰他们的学术思想被意识形态侵染的事实。

综上可見,因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参、大学教授和现代文学史教材合力将《祝福》的主人公确定为祥林嫂,造成一种长久的“鸠占鹊巢”现状,也进而导致小说的主题被误读为什么“封建的”“四权说”和“三教说”,然后就是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类的陈词滥调。汪晖教授早看出这种解读“构成了对理解作品内容的某种程度的误导和简化”,却还不忘肯定性地说“这些论述对于理解鲁迅小说的思想意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7这是多么自相矛盾、自我分裂的文学评论和思维方式呢?

深度诊察:“我”才是主人公

在解决《祝福》的主人公问题后,接下来就要对小说的主旨进行剖析。小说到底写了什么,或者说作者鲁迅究竟想要告诉读者什么?

小说开篇介绍了“我”作为故乡的出走者如今又回到故乡。这一段信息显示,“我”不是从前的那个故乡中的“我”,而是一个接受了新教育的“新党”,一个比康有为“新”的“新党”,一个与四叔在思想上明显更对立的“新党”;同时四叔实在太“旧”了,“旧”到20世纪20年代眼中还只是已经作为“旧”的代名词的康有为。这个开篇很重要,是因为这段文字对“我”进行了身份和思想定位,即比康有为更新的“新党”具体是哪类人呢?按照历史的实际情况或者按照思想史的代际划分,显然指的是通常所谓的“五四”新文化人,也常被称为现代思想的启蒙者。既然是具有现代思想的新文化人、启蒙者,作者鲁迅安排一个“已没有家”的“我”回乡,显然不是为了省亲,而是赋予其启迪思想的使命。既然负有这样的使命,“我”该如何面对故乡、面对故乡人呢?

开篇中,四叔寒暄后即大骂新党,而“我”既没有挑明康有为现在已经很“旧”了,更没有迎面接招以更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与四叔展开平等对话,只是恭敬地聆听训话,最后被“剩”在书房里。一个“剩”字表明,自命为“新党”的“我”在第一个回合中,就在代表旧传统、旧文化的四叔的下马威中败下阵来,唯一能够令他自我安慰的就是一句:“并非借题在骂我。”

但是,四叔真的没骂“我”吗?他守旧到连康有为的那套都看不惯,会容忍以反传统、个性解放、自由恋爱为标榜的“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和新价值观吗?他只是偏安于远离城市远离现代文明的鲁镇而对之外的世界包括“我”并不了解而已,否则以他的长辈身份、地位和传统文化卫道者的强势姿态,一定要大骂“我”,一定比林纾、辜鸿铭、黄侃等大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更厉害。不过,小说并没有直白地挑明这一点,可见作者鲁迅心中预期的受众,并非是一般的普罗大众而是具备一定文学修养的人,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说:“只有首先弄清作者和他假想中的读者的关系,我们才能实际地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构造的考察中来。”! 8

小说接下来写了“我”第二天去拜访本家和朋友们,发现他们依旧那样沉浸于传统习俗之中,在祭拜中依然还是重男轻女。这些视点和观感,可以说是“我”出走后以新文化、现代思想和价值观的视角来回看和审视传统的结果。但是,“我”履行启迪思想的使命了吗?显然是没有。小说这样处理,明显是作者鲁迅要告诉读者,“我”不但拿四叔没办法,就是面对鲁镇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只能在那里发些郁闷的牢骚。

这就有些奇怪了,鲁迅明明是让“我”负有启迪使命回故乡的,结果两天下来,“我”却根本无法履行使命,只好做出回城也就是逃离的计划。鲁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接着来看小说。“我”访亲问友不愉快后,无奈回到四叔书房,然后小说写道:

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百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者的陈抟老祖,还是一个了不得的书画家,他的“寿”字看上去模糊又可以辨认出“富”“林”“弗”“寿”四个字,因此常被形容为有仙风道骨的感觉。因为“我”具备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当然能够很轻易地辨析出来。不仅如此,“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等叙述可以进一步证明,作为“新党”的“我”,“新”固然是特点是招牌,但“旧”更实在、更有功底。换句话说,在“我”的双重文化和思想底色中,传统“旧”的一面要赛过“新”的一面。

小说着意刻画“我”很“旧”的接续场景是:第二天“我”听到四叔大骂“谬种”,也听说祥林嫂死去的消息。在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面前,“我”却不敢询问四叔,原因不过是知道临近祝福时,“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这几笔描写,可以看出,“我”对于四叔威严的惧怕和顺从。更深一层次的解读,是作为新文化、新思想载体的“我”,在传统的“旧”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地居于下风,或者等于宣布“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完全不敌旧传统、旧文化。

这样的描写和立意显然已经说明,作者鲁迅与主人公“我”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和思想冲突,绝非王富仁教授所說的“叙述者实际上是作者最信赖的一个人,也是他认为他假想中的读者能够信赖的人”! 9。至于“《祝福》的叙述者是很有同情心的新式知识分子”@ 0,“‘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 1,“完全以一种新的、不同于故乡文化的观点”和“在新的眼光的凝视中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2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评语,实在是一种二元思维的谬误。真正的专业从业者,首先要跳出“新”与“旧”的二元思维,然后要进一步区分“新”到什么程度,“旧”得怎样。基于这样的学术思路,主人公“我”不但不是鲁迅认可的所谓“五四”新文化人,反而是他自留学日本时就开始讨厌的那些表面学得一点现代知识但又并非真正完成现代性转型的“新党”。严家炎、汪晖等正是因为没有看清作者鲁迅与主人公“我”之间的内在冲突,所以以一种赞赏的态度肯定《祝福》中的“我”,“是唯一能在价值观上对儒释道合流的旧的伦理体系给予批判的人物”@ 3。这种表面上看去很合理而实质上严重误读鲁迅、误读《祝福》及其主人公“我”的学术观点,其实也可以说是被鲁迅表面文字欺骗而误入歧途的结果。

专家会诊:鲁迅对“我”的深刻批判

小说《祝福》的深刻性同时又一直被忽视的一点在于,鲁迅对主人公“我”的审视和批判并没有停留在如何面对文化传统这一层面上,而是继续进行了深度的并具有终极意义的开掘,直接体现就是如何面对祥林嫂的现实世界与超验世界问题。

先来看“我”如何面对祥林嫂的现实世界。

这一问题在小说中的呈现是多方面的。比如,鲁镇的人不知道祥林嫂姓什么,只因为她是卫老婆子的邻居,就猜想应该姓卫,至于到底姓什么,大家并不关心。在此,读者一定会谴责象征着传统中国的鲁镇人的冷漠,这大抵是不错的,但善良的读者常常忘了问:主人公“我”很关心祥林嫂的姓氏吗?小说中写的是,“我”曾有所关心,但这种关心不过一闪念,“我”也就如鲁镇人一样了。就此,是不是读者更应该批判“我”呢?因为鲁镇人未离开过鲁镇,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他们的麻木无情是一如既往的,但“我”与鲁镇人不同,是接受过现代教育、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熏陶的新人,应该懂得尊重和关心人类普遍的命运,应该知道女性也具有同男性一样的权利,结果却是“我”并不比鲁镇人更文明。

接下来,小说写到祥林嫂被婆家人绑走,然后被卖到山里嫁给贺老六,婆家因此得了八十千钱,不但解决了两个小叔子的聘礼,还有剩余。拜堂时祥林嫂拼命反抗,甚至撞头自杀,然而终究徒劳。丈夫和儿子死后,房子又被贺家人收走。当卫老婆子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时,四婶除了一句“啊呀,这样的婆婆”外,剩下的就是“祥林嫂竟肯依”和接连两句“后来怎么样”。这种更在意“一女不嫁二夫”的旧文化积习和猎奇的消费心理,实在是大多数中国女人的写照,其中可见鲁迅继续延续《呐喊》和《新青年·随感录》时期反传统的思想追求。尽管这个过程中,“我”是隐身的叙事者,小说没有给出具体的态度,也就留给读者以想象或误读的空间。但是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并不停地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悲剧,由起先得到同情到后来被嫌弃,最终被打发走,小说为此接着写道:“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一句“我可不知道”,“我”的那种与鲁镇人没有区别的冷漠态度和看客心理,就全然地体现出来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小说开篇时已经点明,“我”与古老陈旧的鲁镇人不一样,是“五四”新文化培养和熏陶下的比康有为更新的“新党”。这种前后冲突、自相矛盾的安排,恰是作者鲁迅要告诉读者的,那就是“我”的确比鲁镇人“新”,因为有新知识、新视野,但在麻木、冷漠这一本质层面上,“我”与鲁镇人是具有同一性的,区别只在于披上了一层华丽的“新衣”而已。因此,相比于柳妈、其他鲁镇人,甚至包括四婶、四叔在内,鲁迅更着意要批评的是自我标榜为“新”却又实在不够“新”的一类人。

那么这里再继续追问一下:鲁迅一贯深恶而痛绝之的“伪士”“新黨”都是哪些人呢?揆诸历史可知,他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人士,比如在《藤野先生》中就是成群结队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学跳交际舞的“清国留学生”;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是盲目崇拜和倡导西方物质主义,张口闭口“竞言武事”的“辁才小慧之徒”;在《破恶声论》中就是“掣维新之衣,以蔽其自私之体”的“伪士”;在《狂人日记》中就是“生病”时诅咒传统吃人但“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的狂人;在《端午节》中就是先前为公义常有激愤之语而后变成口中离不开“差不多”却又喜欢读《尝试集》的犬儒主义者方玄绰……

再来看“我”如何面对祥林嫂的超验世界。

小说中在描写这一主题时,首先是通过柳妈引入的,她对已经“一女二夫”的祥林嫂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柳妈同时给出了良方:“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于是本没有什么敬畏和信仰依托的祥林嫂,用一年的工钱十二元鹰洋,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在这段描述中,所谓阴间、阎罗王、土地庙、捐门槛等术语以及贞洁、家庭伦理观等,已经是混合佛家、道家和儒家等传统中国文化和民间崇拜,其间有矛盾冲突,但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像四叔虽然是“讲理学的老监生”,特别重视祭祀,却又钟情于陈抟老祖的道家。不过,祥林嫂在佛、道方面的努力,还是被儒、道合一的四叔打败。这一过程,尽管“我”并未在场,但那一句近乎理直气壮的“那我可不知道”,不但表明“我”对祥林嫂的现实世界的漠不关心,而且对一度给她生活信心的精神依托也没有关心。

现实中落败的祥林嫂似乎对讨饭的生活并不太在意,但对于死后的问题却非常记挂,于是在生命走向末路前向“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我”进行求证:“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对于这样带有终极之问和超验世界的问题,祥林嫂并不知道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党”,“向来毫不介意”,她只能得到一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答案。而且,祥林嫂更不知道的是,哪怕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答案,也是“我”在仓皇之下出于功利心打算之后的结果。

既然“我”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熏陶,当然应该知道新文化中必然包括“科学”这一内容,因为新文化运动就是以这个口号相号召的。作为预先被设定为启蒙者的角色,也就可以被设想为科学的信奉者,“我”当然应该直接回答祥林嫂:人死后没有魂灵,也没有地狱。但是,小说中写到“我”反而回答:“也许有罢”“论理,就该也有”,尽管之后马上又补充说:“然而也未必”“实在,我说不清”。这样旗帜不够鲜明的态度,明显不符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可见这个所谓“新党”真的不够“新”。

如果就此以为“我”之不够科学、不够“新”,是作者鲁迅着意要批判的,那就误会了,因为鲁迅在这里首先给予了“我”极大的同情,然后才落脚到批判这一目的。不过这批判不是因为不够科学、不够“新”,而是“我”这个自命维新的“新党”竟然对超验世界“向来毫不介意”。

何以这样说呢?这就需要认真审视一下鲁迅思想成长中关于超验世界的看法了。早在1907年鲁迅的《科学史教篇》中就有这样的话:“盖无间教宗学术美艺文章,均人间曼衍之要旨,定其孰要,今兹未能。”“盖科学发见,常受超科学之力,易语以释之,亦可曰非科学的理想之感动,古今知名之士,概如是矣。”@ 4在《破恶声论》中鲁迅评价信奉犹太教的希伯来人是“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 ,然后说:“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宗教由来,本向上之民所自建,纵对象有多一虚实之别,而足充人心向上之需要则同然。”@ 5尽管这几篇文章绝大程度上是鲁迅青年时期翻译日本的著作@ 6,但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上,他显然也认同书中的“超科学之力”“无限绝对之至上”之说。这一点,对照当下世界,很多人坚决地认为科学与神学对立,而且大有势不两立的态势,其实如果真正具有理性和科学思维的常识,就知道科学和神学并不冲突,起码在科学起源时,神学和科学是一家的,比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笛卡尔本身都是基督徒,就是瓦特、爱因斯坦以及休谟、康德等非基督徒,也不敢借助科学或哲学去否定神,只不过他们没有走向基督,而是自然神论或不可知论者而已。

有关超验世界,虽然在鲁迅那里并没有更多、更深的思考,但也可以说是埋下了一颗种子,比如“五四”时期,为应对北京政府推动立孔教为国教,鲁迅曾倡议新青年同仁“逃入耶稣教”@ 7。学者于辉曾评说:“虽然这是一个应急性的建议,但也表明鲁迅对基督教的认可。”@ 81922年时,面对陈独秀、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李大钊等77人发起的具有排外性质的非基督教运动,鲁迅虽未像马相伯、许地山和陈衡哲等基督徒那样公开进行辩护,也没有参与周作人、钱玄同等五教授发布的《主张信教自由宣言》,但并不表明他对此充耳不闻或取赞同态度,这一点早有学者注意到@ 9。至于1923年由丁文江、张君劢等发起的“科玄论战”,鲁迅表面上同样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没有公开撰文反驳科学主义论者,但这并不表明鲁迅没有自己的思考,而他的思考就体现在小说《祝福》中,不过是借祥林嫂之口发出质疑:非基督教运动者们、科学主义论者们,你们能否回答人死后有无灵魂这一问题?你们是否听过诗人海涅讥讽否定上帝的康德说“老兰培一定要有一个上帝,否则这个可怜的人就不能幸福”——“那么实践的理性也不妨保证上帝的存在”# 0?

这样的质疑无疑是一个警钟,尤其是对那些自以为是者的警钟,那就是祥林嫂这类人都在思考超验世界的问题,而你们这些文化人竟然不去思考,还自以为是地扮演祥林嫂这类人的启蒙者,实在是有些过度自大和狂妄了。

关于“我”在《祝福》中的地位和影响,吴晓东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除了承担叙事的功能外,也一直呈示着自己的主体化的声音,尽管这是一种暧昧不明的声音”,“‘我’其实也一直在心中与祥林嫂进行潜在的对话,只是没有被说出。”# 1这样的观点应该说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祝福》的核心问题,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文本上而忽视了文本之外的历史,故不敢把话点明说透。事实上,鲁迅清楚非基督教运动者、科学主义者们,大多也没有思考过人究竟有没有灵魂这一问题,就像小说中借助“我”的反省那样:“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谁来管这等事”,于是借助主人公的反省批评道:“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这一议论和批评,直接来说就是鲁迅回应非基督教运动、科玄论战最真实的态度,间接来说就是对“五四”启蒙尚未完成却自以为是的各色人等进行警醒和批判,钱理群教授因为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才先在文章中说“祥林嫂的故事却相对独立”“祥林嫂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 2,后在教科书中说“小说却出乎意外地安排了‘我’与祥林嫂的会见,把两个故事联结了起来”# 3。当然,结合鲁迅自身来说,这样的议论和批评未尝不指向他自身,因为他能否禁得住“三句问”呢?可否说小说中的“我”也确有鲁迅自身的影子呢?

接下来,鲁迅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没有就此停止,他通过一大段心理描写,对主人公“我”逃回四叔家后力图为刚才的“说不清”进行脱责性的自我安慰进行了更尖锐的嘲讽:“‘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由这一批判和嘲讽,就会联想起《破恶声论》中那一句:“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 4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祝福》,用于缺乏超验世界思考的每一个“五四”新文化人,包括鲁迅自己,都可以说是更适合。如果再扩展说,从鲁迅时代到现今,不管是文化名流还是贩夫走卒,有几个中国人真正思考过灵魂问题呢?这样的批判和嘲讽何时何地不适用包括鲁迅在内的所有人呢!

丁帆教授在名著《中国乡土小说史》中说:《祝福》“虽然也有鲁迅无处不在的理性之光的烛照,但更其突出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批判意识的复杂的文化情感”,“比起《阿Q正传》来,这些作品则不能进行划时代的超越,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文化批判”。# 5这样的观点如果是以祥林嫂为人物中心,当然说得过去,或者说评论得很到位,但是如果以“我”为中心,应该说完全误读了《祝福》,因为鲁迅在小说中的批判并不比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呐喊》逊色,只不过是他将批判的矛头调整到新文化阵营,而面对这些昔日一同向传统开战的战友或自己,他不能像《呐喊》时代一样的快意恩仇、直面杀敌,只好选择一种委婉但绝不失严肃、深刻的批评方式。

综上,只有确认了《祝福》的主人公是“我”而非祥林嫂,只有明白鲁迅撰写小说意在批判“我”这类半新不旧或外表新而内里旧的“新党”,那么才会明白鲁迅何以在《彷徨》小说集扉页上的“题辞”中引用《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就会理解鲁迅为何在《题〈彷徨〉》的小诗中写:“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更会懂得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自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那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6

至于为何《祝福》始终被误读而不能被“正读”,或者说《祝福》被长期误读的病理检测报告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专门另做一篇文章了。

abcdefgh@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7页,第17页,第19页,第23页,第24页,第17页。

i朱栋霖、吴义勤、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1页。

! 0 ! 3 ! 4 #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9页,第39页,第39页,第39页。

! 1 # 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第32页。

! 2 ! 8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期。

! 5 ! 6 @ 3嚴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 7 @ 2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第344页。

! 9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 0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 4《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 5 # 4《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第30页。

@ 6宋声泉:《〈科学史教篇〉蓝本考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期;蒋晖:《维多利亚时代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诞生:重考鲁迅〈科学史教篇〉的资料来源、结构和历史哲学的命题》,《西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 7 1919年1月7日,《钱玄同日记》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39页。

@ 8于辉:《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激进:基于五四期刊的外来词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 9杨世海:《鲁迅与非基督教运动》,《中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 0张玉书选编:《海涅文集·批评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 1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 2《〈祝福〉“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语文学习》1993年第7期。

# 6《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

作者:陆东平

第4篇: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篝火狐鸣——陈胜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指鹿为马——赵高

鸡鸣狗盗——孟尝君

凿壁偷光——匡衡

图穷匕见——荆轲

破釜沉舟——项羽

请君入翁(瓮)——来俊臣

江郎才尽——江淹

乐不思蜀——刘禅

煮豆燃萁——曹植

纸上谈兵——赵括

再衰三竭——曹刿

木牛流马——孔明

世外桃源——陶渊明

投笔从戎——班超

卧薪尝胆——勾践

围魏救赵——孙膑

投鞭断流——谢安

退避三舍——晋文公

望梅止渴——曹操

草木皆兵——符坚

完璧归赵——蔺相如

暗渡陈仓——韩信

拔山扛鼎——项羽

悬梁刺股——苏秦

罄竹难书——隋炀帝

怒发冲冠——岳飞

毛遂自荐—— 毛遂

老骥伏枥——曹操

口蜜腹剑——李林甫

鞠躬尽瘁——诸葛亮

黄袍加身——赵匡胤

孺子可教——张良

金屋藏娇——刘彻

七步之才——曹植

洛阳纸贵—— 左思

韦编三绝——孔子

多多益善——韩信

焚书坑儒——秦始皇

好大喜功——汉武帝

梦笔生花——李白

老马识途——管仲

一鼓作气——曹刿

第5篇: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 :项羽 鞠躬尽遂:诸葛亮,乐不思:刘禅,图穷 现:荆柯

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韩信

有谁知道以下几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我们读过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写出以下面人物为主人公的成语吗?

其他答案: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 :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入木三分:王羲之 图穷匕现:荆柯

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刘邦

下面成语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请你连一连。

其他答案:负荆请罪—廉颇, 闻鸡起舞—祖逖, 指鹿为马—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鞠躬尽遂—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首见—荆柯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杀妻求将—吴起, 暗渡陈仓—刘邦。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望梅止渴——曹操 精忠报国——岳飞 磨杵成针——李白

南柯一梦(淳于棼 ) 东施效颦(东施 ) 江

郎才尽( 江淹)

赴汤蹈火(晁错 ) 鹤立鸡群(嵇康 ) 负荆请罪(廉颇 ) 杀妻求将(吴起 ) 完

璧归赵(蔺相如 )

凿壁借光(匡衡 ) 指鹿为马(赵高 ) 纸

上谈兵( 赵括)

精忠报国( 岳飞) 闻鸡起舞( 祖狄) 入

木三分(王羲之 )

鞠躬尽瘁(诸葛亮 ) 卧薪尝胆( 勾践) 破

釜沉舟(项羽 )

乐不思蜀( 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 三

顾茅庐(刘备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洋 ) 成也萧何败也

萧何( 韩信)

多行不义必毙 ( 郑庄公)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单刀赴会(关羽)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精忠报国(岳飞)

第6篇: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推荐)

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南柯一梦( ) 东施效颦( ) 江郎才尽( ) 赴汤蹈火( ) 投笔从戎( ) 鹤立鸡群( ) 负荆请罪( ) 杀妻求将( ) 完璧归赵( ) 凿壁借光( ) 指鹿为马( ) 纸上谈兵( ) 精忠报国( ) 入木三分( ) 卧薪尝胆( ) 乐不思蜀( ) 三顾茅庐(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l 抱薪救火—— l 势如破竹—— l 高山流水—— l 望洋兴叹—— l 对牛谈琴—— l 滥竽充数—— l 叶公好龙—— l 退避三舍—— l 洛阳纸贵—— l 草木皆兵—— l 按图索骥—— l 后来居上—— l 邯郸学步—— l 如火如荼—— l 望梅止渴—— l 请君入瓮—— l 胸有成竹—— l 唇亡齿寒—— l 鸡鸣狗盗—— l 枕戈待旦—— l 精卫填海—— l 不学无术—— l 不寒而栗——

闻鸡起舞( 鞠躬尽瘁( 破釜沉舟( 图穷匕见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多行不义必自毙( ) ) ) ) ))

战国: 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退避三舍( )毛遂自荐( )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一鼓作气( )千金买骨( ) 讳疾忌医( )卧薪尝胆( )杀妻求将( )惊弓之鸟( ) 高山流水( ) 秦朝 :

一字千金( ) 指鹿为马( ) 焚书坑儒( ) 穷图匕见( ) 悬梁刺股( ) 汉朝 :

一饭千金( )四面楚歌( )约法三章( )孺子可教( )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手不释卷( )金屋藏娇( ) 暗渡陈仓( )十面埋伏( )投笔从戎( )马革裹尸( ) 多多益善( )老当益壮( )萧规曹随( ) 无颜见江东父老( ) 三国: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 )煮豆燃萁( )刮目相看( ) 初出茅庐( )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 )言过其实( ) 七擒七纵( )宝刀不老( )才高八斗( )一身是胆( ) 封金挂印( )单刀赴会( )望梅止渴(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晋:

入木三分(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洛阳纸贵( ) 草木皆兵( ) 凿壁偷光( )狗尾续貂( ) 南北朝:

画龙点睛( )江郎才尽( ) 宋朝:

精忠报国( ) 东窗事发( ) 胸有成竹( ) 成语与人物

四面楚歌: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 一饭千金: 胯下之辱: 运筹帷幄: 借箸代寿: 才高八斗: 煮豆燃萁: 断虀画粥: 韦编三绝: 一字千金: 东床快婿: 学富五车: 一毛不拔: 一箭双雕: 小时了了: 不求甚解: 如鱼得水: 刮目相看: 家徒壁立: 杀彘教子: 割席绝交: 呕心沥血: 扑朔迷离: 举案齐眉: 咏絮之才: 引锥刺股: 目不窥园:

1凿壁偷光

2南柯一梦

3东施效颦 4江郎才尽

5赴汤蹈火

6投笔从戎

7负荆请罪

8杀妻求将 9完璧归赵

10指鹿为马

11纸上谈兵

12精忠报国 13入木三分

14鞠躬尽瘁 15卧薪尝胆

16破釜沉舟 17乐不思蜀

18三顾茅庐 1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1多行不义必自毙 四面楚歌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闻魏救赵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

第7篇: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闻鸡起舞(祖逖 )

凿壁借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壁归赵(蔺相如)

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入木三分(王羲之)

图穷匕现(荆轲 ) 三顾茅庐(刘备) 杀妻求将(吴起 )

四面楚歌(项羽 ) 煮豆燃萁(曹植) 背水一战(韩信 )

指鹿为马(赵高 ) 纸上谈兵(赵括) 叶公好龙(叶公 )

精忠报国(岳飞 ) 铁杵成针(李白) 精兵简政(李鼎铭)

南柯一梦(淳子棼)东施效颦(东施) 赴汤蹈火(晁错)

江郎才尽(江郎 )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韦编三绝——孔子 揭竿而起——陈胜 吴广 一鼓作气——曹刿 投笔从戎——班超 囊萤映雪——车胤(chēyìn) 悬梁刺股——孙敬 乐不思蜀——刘禅 东山再起——谢安 讳疾忌医——蔡桓侯 扁鹊 先忧后乐——范仲淹 起死回生(扁鹊) 千钧一发(枚乘) 千里送鹅毛(缅伯高) 强弩之末(韩长儒) 青出于蓝(孔璠) 请君入瓮(来俊臣) 秋毫无犯(刘邦) 取长补短(滕文公) 忍辱负重(陆逊) 孺子可教(张良)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三顾茅庐(刘备) 三令五申(孙武)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王敬则) 善始善终(陈平) 事半功倍(公孙丑)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双管齐下(张璪) 四面楚歌(刘邦,项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天衣无缝(郭翰) 投笔从戒(班超) 完壁归赵(蔺相如)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闻鸡起舞(祖逖)( 卧薪尝胆(勾践) 悬梁刺骨(苏秦) 叶公好龙(叶公) 夜郎自大(夜郎国国王) 一鼓作气(曹刿) 一箭双雕(公孙晟) 一暴十寒(孟子) 余音绕梁(韩娥) 愚公移山(愚公) 凿壁偷光(匡衡)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汗流浃背(曹操) 鹤立鸡群(嵇绍) 鸿鹄之志(陈涉) 后来居上(汲黯) 家喻户晓(梁姑姊) 江郎才尽(江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四面楚歌(项羽)、草船借箭(诸葛亮)、大意失荆州(关羽)、陈桥兵变(赵匡胤)、陈洲放粮(包拯)、欺嫂杀父(杨广)、酒池肉林(商纣王)、太后下嫁(多尔衮)、皇帝出家(顺治)、传位遗诏(雍正)、平定三藩(康熙)、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精忠报国(岳飞)、扶不起来的阿斗(三国蜀主刘禅)、长板怒喝(张飞)

第8篇: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韩信)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曹操(横槊赋诗)诸葛亮(三气周瑜、运筹帷幄、七擒孟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关羽(千里走单骑)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李白(铁杵磨成针)精兵简政(李鼎铭)

南柯一梦(淳子棼)东施效颦(东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赴汤蹈火(晁错 )江郎才尽(江郎 )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

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百步穿杨 (养由基)

慷慨悲歌 (项羽)洛阳纸贵 (左思) 画龙点睛 (张僧瑶)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

势如破竹-- 杜预 高山流水--俞伯牙 望洋兴叹-- 河伯

对牛谈琴……公明仪

叶公好龙--叶子高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

草木皆兵---秦王苻坚

按图索骥--孙阳

后来居上-- 西汉汲黯

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如火如荼--夫差

请君入瓮--周兴

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

唇亡齿寒--晋献公

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

枕戈待旦--祖逖

南柯一梦(淳于棼 )

两袖清风( 于谦)

网开一面(商汤 )

梦笔生花(江淹 )

老马识途(管仲 )

临渴掘井( 晏子)

)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杀彘教子:曾参

割席绝交:管宁

呕心沥血:李贺

扑朔迷离:花木兰

举案齐眉:梁鸿

咏絮之才:谢道韫

引锥刺股:苏秦

凿壁借光:匡衡

目不窥园:董仲舒

第9篇: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 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 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 (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 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 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 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 (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 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 (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 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 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 舞 (祖逖)东山再起 (谢安) 洛阳纸贵 (左思) 草木皆兵(苻 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 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数字成语

一马当先 一言为定 一鸣惊人 一望无际 两面三刀 两全其美 两小无猜 两败俱伤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言两语 三生有幸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六亲不认 七零八落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九九归一 九霄云外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年大计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百里挑一 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方百计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水千山 万古流芳 万人空巷 动物成语

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胆小如鼠 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气壮如牛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狐假虎威 生龙活虎 狼吞虎咽 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笔走龙蛇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万马奔腾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顺手牵羊 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闻鸡起舞

鹤立鸡群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狗仗人势 犬马之劳 狼心狗肺 关门打狗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凤头猪肚 蠢笨如猪 一龙一猪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寓意

喻招来灾难:引狼入室 喻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喻以假乱真:鱼目混珠 喻同类悲伤:兔死狐悲

喻年老志高:老骥伏枥 喻年老志高 —— 老骥伏枥

喻虚张声势 —— 狐虎之威 喻徒劳无益 —— 杯水车薪 喻骗人离开 —— 调虎离山 喻混淆是非 —— 狐假虎威 喻勾结作恶 —— 狼狈为奸 喻谙熟事物 —— 庖丁解牛

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 盲人摸象 喻可寻迹象 —— 蛛丝马迹 喻比人突出 —— 鹤立鸡群 喻甘为效劳 —— 鞍前马后 喻骗人离开:引蛇出洞 喻大功告成:马到成功

喻招来的灾难 —— 引狼入室 喻三心二意 —— 心猿意马 喻大功告成 —— 马到成功 喻同类悲伤 —— 兔死狐悲 喻以假乱真 —— 鱼目混珠 反义成语

大惊小怪 大同小异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苦尽甘来 里应外合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高地厚 异口同声 阴错阳差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上行下效 朝三暮四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出生入死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三长两短 争先恐后

字迷成语:(丢三落四 ) 1+2+3(接二连三) 333 555 (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 +1寸 =1尺(得寸进尺) 生活中比喻的俗语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面目一新 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 目睹 头破血流 指手划脚 袖手旁观 目不转睛燃眉之急 出头露面 品头论 足 交头接耳 火烧眉毛 眉来眼去脱口而出 咬牙切齿 含 “ 手 ” 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 “ 想 ” 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 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得厉害(浮想联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 多 ” 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变化多(千变万化)花样多(五花八门)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百 里挑一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微乎其微 千古绝唱 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星罗棋布 无所不包 五 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不可 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多如牛毛 丰富多彩 举不胜举 含祝福的成语 【成语归类】

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长命富贵 进步:更进一竿、更上一层楼 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满堂 鼓励:再接再厉、坚持不懈

其它: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万事亨通

成语不离 “ 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成语中的修辞

比喻 如鱼得水 如胶似漆 稳如泰山 似水流年 固若金汤

夸张 度日如年 归心似箭 一日千里 日里万机 闻风丧胆 天崩地裂 【联句成段记成语】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 , 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 , 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 —— 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 —— 众说纷纭 高瞻远瞩 —— 鼠目寸光 半途而废 —— 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 —— 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 —— 坐井观天 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 —— 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 —— 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 —— 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 —— 痴心妄想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强词夺理 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 调兵 遣将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 高瞻远瞩 心平气和 海枯石烂 沉鱼落雁 日新月异海阔天空 长年累月风起云涌 山珍海味 大刀阔斧

上一篇:4月读书月活动方案下一篇:新时代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