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6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干预组中,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间进行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眼科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眼科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论文 篇1: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对黄斑水肿患者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过程中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9月间收治62例黄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31例与干预组31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结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心理焦虑表现。 结果 普通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74%,干预组为90.32%,干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治疗后并發症发生率为19.35%,干预组为3.23%,普通组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64.52%,干预组满意度为90.32%,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黄斑水肿患者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同时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干预后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缓解,疾病疗效乐观。普通组患者对于日常自护能力、护患沟通、社会融入度、家庭成员相处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

[关键词] 玻璃体注射;黄斑水肿;并发症;疗效

[

[Key words] Intravitreous injection;Macular edema;Complication;Curative effect

黄斑水肿是一种眼科疾病,是指机体眼底视网膜黄斑区发生炎性症状,出现水肿表现,影响患者视力,一般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手术等疾病后,机体症状包括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等,视力下降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而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原则包括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光凝术、用药等,本次研究为两组患者均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但此种治疗方法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治疗后视力恢复不佳、操作困难、并发症表现等,因此加强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2-3]。本研究对黄斑水肿患者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过程中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年1~9月间收治62例黄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31例与干预组31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同意,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普通组包括男19例,女12例,年龄41~77岁,平均(60.2±8.1)岁,病变眼睛为58眼,疾病类型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0例18眼、特发性黄斑水肿10例20眼,其他类型11例20眼。干预组包括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61.3±7.9)岁,病变眼睛为57眼,上述疾病类型包括11例20眼、10例19眼、10例18眼。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检查和诊断确诊为黄斑水肿的患者[4];(2)既往无眼底病变治疗史的患者;(3)无青光眼、高眼压病史的患者。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黄斑出血、黄斑前膜、黄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2)排除有青光眼、高眼压病史的患者;(3)排除既往有眼科手术史的患者;(4)排除屈光间质浑浊对眼底检查有影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均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并进行注射前基础检查服务,包括测量基础体征变化,如脉搏、心率等,确定体征平稳后进行治疗前用物准备工作,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清洗患侧眼球,使用专用洗眼液,后做好消毒工作;操作过程中需严格坚持无菌原则,护士应配合医师工作,使用开睑器将患者的上下眼睑撑开,常规做眼部麻醉措施,做好标记,药物应现用现配,注射前及时摇匀药物,采用无菌注射器保持均匀速度将药物注入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完毕后进行按压,做好包扎工作[5]。

1.3 观察指标

1.3.1 视力恢复情况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复查发现视力有一定恢复,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消退;有效:视力提高,黄斑区水肿消退;一般:无明显恢复表现[6]。

1.3.2 并发症情况 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种类包括高眼压、眼内炎、结膜溃疡等。

1.3.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比较[7] 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格,出院当天要求患者填写,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护理配合、用药指导及并发症预防、健康宣教等,采用百分制评价,十分满意90~100分:表示患者对临床服务评价较好,主诉身心需求得到解决;一般70~89分;患者提出改进意见;不满意<69分:表示不满意。

1.3.4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8]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均接受心理焦虑测评,采用心理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评估,每项指标均为4级评分,包括20个题目,参考分值为5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得分<50分为无焦虑状态。

1.3.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9] 科室参考国际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自制调查问卷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价,由患者本人填写,共发放62份问卷,回收率100%,观察指标包括日常自护能力、护患沟通、社会融入度、家庭成员相处等,每项指标为25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表现比较

干预组有效率高达90.32%,明显高于普通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高眼压、眼内炎以及结膜溃疡等,干预组发生率仅为3.23%,明显低于普通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比较

干预组满意度高达90.32%,明显高于普通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比较

干预组日常自护能力、护患沟通、社会融入度以及家庭成员相处方面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见表5。

3 讨论

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流程,包括入院后及时评估患者心理情绪状态,检查视力,了解病情现状,为患者强调治疗优势及注意事项,缓解不良心理,提供安静整洁病房环境,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情绪患者应积极陪伴,提供语言沟通,嘱咐家属理解患者,安抚其不良情绪[10]。护士为患者讲解药理作用,告知黄斑水肿疾病发生机制及预后表现等,告知此种治疗方式主要存在并发症表现,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进行治疗前眼部准备工作,为患者强调治疗过程配合要点,做好治疗后眼部观察,提供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措施[11]。

干预组包括:(1)做好入院时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黄斑水肿患者均存在视力下降表现,患者会出现焦虑,护士应为此类患者讲解视力下降原因及治疗手段、疗效及其他患者治疗成功案例,强调治疗后休养要点等。做好治疗前一般护理服务,包括进行体征评估、监测工作,护理记录,注重观察血压变化,为患者强调治疗后可能出现眼部缺血表现,应嘱咐患者保持良好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护双眼[12]。(2)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进行泪道冲洗、常规遵医嘱指导患者滴注眼药水,嘱咐保持良好睡眠质量,术日当天早晨避免进食[13]。(3)术日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后护送其进入手术室,及时调整室内温度,与患者保持交流,指导其做好体位准备,陪伴患者,缓解内心恐惧感,为患者讲述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大概过程及可能发生的机体反应。手术过程中,做好消毒准备,为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洗眼,消毒术眼,进行眼球麻醉,常规使用消毒后卡尺在脸部标记颞下或鼻下角膜缘后 4 mm处标记,及时查看药物是否存在结块反应,使用前摇匀药液,快速抽吸后注射[14]。(4)做好术后护理干预,包括提供体位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告知家属陪伴,一般维持坐位2小时,针对特殊患者应协助取半坐位,为家属解释保持坐位必要性。加强并发症预防工作,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常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眼内炎等,护士应在治疗后将手掌小鱼际按压患者眼球,把握按压力度,常规按压1min后放松数秒,再次按压,一般按压工作需维持15min[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满意度、心理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普通组,提示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预后更好。

嘱咐患者治疗后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突然改变体位等,嘱咐家属提供营养丰富食物,指导其多食用水果及蔬菜,预防便秘。为患者监测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升高早期处理。提供健康宣教措施,包括告知患者注射药物后眼球可出现黑影,此种为正常表现,会随着治疗进展而逐渐消失,加强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定期返院检查,告知出院后继续服药对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护士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定期通知患者来院复查,嘱咐家屬做好家庭病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及时返院治疗。

综上所述,为黄斑水肿患者提供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同时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入院宣教、加强护患沟通等,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及时用药等措施,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及饮食指导,可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缓解,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张蕊,白昊,丁国鹏,等.577nm黄色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病人的优质护理[J].护理研究,2016,30(34):4330-4331.

[2] 左玉霞,左海霞,李令辉,等.尿白蛋白和血脂水平与激光后持续性黄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5):2312-2314.

[3] 汪波,高丰,刘旭,等.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1533-1536.

[4] 张立群.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护理[J].包头医学,2014,38(3):176-177.

[5] 程晓容,宋湘梅,许丹,等.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药物治疗后应用病案管理系统随访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6,8(3):257-260.

[6] 喻红,张燕,陈艳丽,等.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0):1010-1011.

[7] 王海山,张海军,李玉军,等.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并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1):25-29.

[8] 朱晶,吴超琼,鲁铭,等.中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327-330.

[9] 秦书艳,沈磊,力强,等.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29-2331.

[10] 邵玲,杜敏,海金秀,等.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18-21.

[11] 罗丽,蔡国华.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32-34.

[12] 郑元,金学民,祁颖,等.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的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眼外 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12):951-953.

13] 王悦.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的配合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6,24(1):53.

[14] 郭媛,张杰,张春刚,等.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状况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4):2662-2664.

[15] 南娜,赵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24):3833-3834.

(收稿日期:2017-02-21)

作者:李艳艳 杨雪琦 王海凤

眼科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论文 篇2: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6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干预组中,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间进行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球摘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负担沉重,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干预是减少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基础,应对此类患者常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关键词]心理护理;眼球摘除;焦虑抑郁

眼球摘除术是眼科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破坏性的手术治疗措施,是不得已但必须实施的眼科治疗手段。眼球摘除术患者治疗后不仅影响患者面部美观,还会降低患者的视觉功能,患者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等收到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患者身体残缺。因此,大部分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压力、自卑、害怕等心理Ⅲ。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干预,让其能认同手术,乐观面对生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86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眼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共收治的86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男62例,女24例,年龄13~82岁,平均47.5岁,其中眼球严重破裂伤32例(37.2%),绝对期青光眼15例(17.4%),眼内炎11例(12.8%),角膜溃疡穿孔10例(11.6%),视肿瘤10例(11.6%),其他眼病8例(9.3%)。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两组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基线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高。

1.2护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后给予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积分的变化。针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心理疏导:临床报道显示,九成以上的老年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负面情绪,但是大多数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事实,家属一般也能承受。但对年轻患者来说,自己心理负担会比较重,对往后工作及生活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信,出现绝望、悲痛及自卑等心理。针对患者以上情况,可采用宣泄法、升华法疏导其焦虑情绪,同时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情况等有深入的认知,可以正视疾病。并为患者疏导:虽然身体上出现了殘缺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会有所成长,引导患者尽快的接受现实,勇敢的应对未来的困难及阻碍。准备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由于五官表面上的损害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出现,甚至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心理等产生影响,针对此类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尤为必要。刚入院时,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因此应实施一对一的热情接待及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患者,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家属共同陪伴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给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友、床位医生及护士,再就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权衡手术的利弊,减少患者的矛盾心理,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对手术的信心,消除恐惧感。对于那些注重外貌的年轻患者,自尊心会更强,他们面对着角色及伤痛等双重打击,家属对这一现实也无法接受,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且无法面对自己残缺的现状,加上社会及家庭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生活在焦虑抑郁中,对此我们应激发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及责任意识,引导患者在手术后尽快的接受现实。针对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康复的患者可以给予相应的PPT教学、讲座及一对一解答等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对手术过程、效果等进行教育,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减少担心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鼓励及引导患者,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术后心理疏导:全身麻醉处理的患者手术后应给予基础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局麻患者取头高位,减少活动,避免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手术不仅对患者身体是种较大的创伤,对心理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恢复非常重要,术后的患者最大的障碍是心理的压力,患者术后看到深陷的眼窝,情绪往往会出现动摇,不愿与人接触。此时护士最主要的就是对患者实施减压处理,针对患者情绪及心理进行评估后,帮助患者准确的自我调整及疏导,针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尽可能地满足,提供给患者最优质的的服务,使患者尽快从抑郁和自卑中解脱出来,回归正常生活。护士应主动和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效果,取得充分的信任,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通过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安慰,让病人感受到她没有被人轻视,认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并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可使患者更快的树立对生活的信心。(3)出院后的心理护理:病人出院后心理指导依然很重要,病人从医院到家庭,环境的改变,会使病人心情起伏,一时不能适应,应充分发挥家庭支持意义,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干预,通过家属的心理支持干预,让患者感受到心理安慰,让患者慢慢适应正常人的生活。责任护士应该定期做好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适时的给予心理支持。

1.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共30个因子,满分80分,50分以上即为有焦虑、抑郁状态,分数越高情况越I严重。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相比较焦虑抑郁积分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干预组在焦虑积分、抑郁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有效、全面及综合性的心理疏导能进一步的促进实施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引导患者更好的跟随医护人员的脚步康复。在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结合学校内学习的护理技能及知识点,从患者出发,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及整体的心理方面的疏导及干预。心理层面相对于其他有形的护理措施来说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护理态度等为改变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及日后的憧憬,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减少由于不良负面情绪导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及手术效果的提高。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及准确性,利用自身积极开朗、活跃的态度感染患者及家属,让患者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及生活的意义,激发患者的责任意识及生活信心。本次观察结果显示,86例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后显著的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出院,且出院后能够乐观的面对今后的生活,并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护理价值及积极性,促使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 张言远 张静 余文侠 徐巧

眼科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论文 篇3: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2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程以及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抑郁度和焦虑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前1d的心率和血压均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前焦虑症状,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手术心理干预效果

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措施,然而手术治疗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并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利于手术实施和术后康复[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2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科学的心理干预,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2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71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47.1±11.4)岁,122例患者全部椎管内麻醉,排除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研究组6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程以及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2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1d心率和血压和术前30min麻醉前的心率和血压进行测定和比较。焦虑抑郁情况采用(HAD)进行测定,由患者独立填写,并根据分值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价。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心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支持、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

2.1心理支持。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对患者实施访视,進一步加强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努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2]。护理工作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中要注意态度诚恳,语言得体,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向患者传导手术相关知识和围术期注意事项。

2.2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是实施心理干预的常见方法,通过科学的练习程序,逐步使患者全身肌肉获得放松,尽可能降低患者应激水平,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机体生理功能[3]。在实施放松训练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应给予科学指导,循序渐进的实施。

2.3音乐疗法。手术实施前,可有选择地给患者播放旋律舒缓的音乐,也可由患者能自己进行音乐选择,在音量上应控制在音60分贝以下,患者可以倾听也可以哼唱,通过音乐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结果

4讨论

手术室护士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得到提升,有利于改善患护关系,增加患者手术的耐受性[4],有效降低手术紧张和焦虑情绪、本研究通过心理支持、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和音乐疗法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平复患者心态,理顺患者情绪。患者身体和心理获得双向放松,使患者能够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治疗,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感[5]。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抑郁度和焦虑度方面均低于照组相(P<0.05),治疗组术前1d的心率和血压均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前焦虑症状,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凤琴.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11)

[2]孙乐英,谷迪丹,郑凤燕.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07,(01)

[3]周建芳,祝莹,王芬.术前系统性心理干预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血清皮质醇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02)

[4]耿贵芳.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

[5]于海英,秦玉丽,夏士艳,赵守梅,曲亚杰.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07)

作者:张满和

上一篇: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方案下一篇:道路沿线环保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