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到科技大学,相信不少家长和考生都会产生一种感觉:这些学校一定是研究高科技的、很神圣的地方;是汇集了很多精英人才的地方……这些冠名“科技”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她们的办学特色、优势专业又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就将为大家集中解答这些疑惑,还大家一个真实、客观、准确的“科技大学”面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 篇1:

利用易班创新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易班在全国高校的迅速推广,易班逐渐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总结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的优势,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和资源、易班项目建设、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实践和易班品牌文化培育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同时思考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机制。

关键词 易班 学风建设 实践与思考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按年龄来看,中国网民10-39岁群体占比73.7%,成为主要群体;按职业结构来看,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 %。[2]也就是说,青少年成为网络主力军,互联网已经从工具转化为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无时无刻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方式。然而,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无限资源的同时,也给“三观”不成熟、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造成自我目标及方向的迷失而影响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氛围,阻碍高校学风建设,进一步影响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面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如何选择、使用互联环境下出现的各类技术和平台,更好的服务大学生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对学生学习动力、目的、态度、行为和方法等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是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009年,易班作为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使用对象的社交与育人平台应运而生,经过8年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建设,在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个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并逐渐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抓手,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学风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1 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的优势

易班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加入了为在校师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相比传统的学风建设,在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易班功能的服务多元性、资源共享性、内容安全性、师生互动性优势用于学风建设。

(1)服务多元性。易班是集学生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数据网络互动平台。易班网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门户网站或是师生社交平台,它主要的用户群体是老师和学生,它的各项功能与开发定位都是遵循学校的行政体系和师生的需求与便捷来实现,因此具有学习、娱乐、交流互动、存储等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类需求。[3]

(2)资源共享性。传统的学风建设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4]如学校、学院或班级中形成的氛围。易班网是针对所有高校师生群体开放的公共互聯网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浏览各类新闻、通知公告,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习感兴趣的视频,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料、分享课堂笔记、学习心得。这样不仅促进了班级、本专业、学院、学校学生间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也方便了所有易班共建高校学生间的交流。

(3)内容安全性。易班网是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推广和发展起来的公益网站,以“实现教育的梦想”为目的。而且易班网用户主要是广大老师和学生,并且通过教工号或学号实名认证才可以完成注册和认证,这样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易班网的可控、绿色。给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天朗气清、向上向善、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

(4)师生互动性。易班网的本质是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随时随地互动是其最基本的功能,打破了传统线下班级和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班线上班级、易课堂、各类交流群使得学生之间、学生与专业课老师、学生与辅导员,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便捷、高效。

2 利用易班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2.1 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和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下,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发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互联网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5]“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的学习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但是网络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6年,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在教育部、国新办、工信部的指导下,整合“易班大学”和“易班学院”,联合50多家互联网教育龙头企业和200多所高校,成立了基于易班体系的在线教育一体化服务平台,专注服务于大学生职前教育和高校教育教学,给全国高校师生提供在线免费课程资源8000余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来自主选择网上学生形式、学习内容,即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根据自身的课余时间安排合理规划线上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学习规划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易班网的跨校、跨院的互动性优势,使大学生在易班优课的学习极大扩展了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6]大学生在进行易班优课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学习资料、话题讨论、易课堂群、课群投票等实现同步或异步的讨论来协助交流、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利用易班项目建设,建立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

201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兰州理工大学开展易班立项活动,立项类型有易课堂、名师工作坊项目、辅导员育人坊项目、学生达人空间项目,基于易班拓展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利用辅助教学、管理、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成才的环境。

易课堂、名师工作坊通过搭建线上学习交流课堂,作为线下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随时上传学习资料、课前课后和学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等,提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线下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

利用易班辅导员育人坊,辅导员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给予学生更多关怀,思想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力争和微博、微信、社区一起形成网络合力育人的舆论引导体系,传递网上正能量,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掌握学生动态,从而影响并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学生达人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注某一领域建设达人空间,将校园“朋辈榜样”打造成易班“网红”,让“朋辈榜样”无声无息走进每一位大学生身边,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引领并最终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局面。

2.3 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第一课,也是品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风,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7]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即未进校门,先入易班,基于易班平台搭建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帮助新生提前了解校史校情、学校制度、奖助贷政策、科技创新、考研就业、征兵入伍、住宿美食、品牌活动、学生组织等信息。并基于易班优课平台在线考试功能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考试。充分结合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打破了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更加系统化,更加有针对性,从一定程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4 以培育易班品牌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8]兰州理工大学自入驻易班以来,为了丰富易班内涵建设,繁荣我校校园文化,学校不断根据我校实际,调研学生喜好,开展各类易班品牌文化活动,一是开展易班周边产品设计大赛、易班LOGO大赛、易班轻应用设计大赛等与专业结合较强的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的将设计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渗透在此类活动中,让学生专业能力在大赛中充分得到展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好专业技能的优势,激发专业学习上进心。同时开展易班网络文化节、易班活动日等适合现代大学生口味的线上线下易班品牌团学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提供舞台。三是开展导学苑、大一学业规划、“易”周人物等线上思想引领性主题活动,以此类易班网络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校园网络空间。

3 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

利用易班创新高校学风建设机制是学风建设在高等学校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在类似我校等初步推广建设易班的高校,对我们而言,如何充分调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建设易课堂、名师工作坊,提升内容品质,利用易班整合高校学风建设的优质资源,探索基于易班创新高效学风建设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机制,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在“易班”中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易班平台下的学风建设实效等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参考文献

[1] 任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决策与信息,2016(2):52-53.

[2] CNNIC發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信息安全,2017(2):24.

[3] 徐欣怡,于童,何妮燕.利用易班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证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5(3):181-185.

[4] 丁明强.基于“易班”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2014(4):50-51.

[5] 缪子梅.网络课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基于对某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4-98.

[6] 胡玉辉.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探[J].外语界,2008(4):108-110.

[7] 袁姣姣.新生入学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8):59-61.

[8] 崔本强.基于学风建设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08-110.

作者:马凤英 李丁霞

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 篇2:

以“科学”报国,以“技术”立身

提到科技大学,相信不少家长和考生都会产生一种感觉:这些学校一定是研究高科技的、很神圣的地方;是汇集了很多精英人才的地方……这些冠名“科技”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她们的办学特色、优势专业又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就将为大家集中解答这些疑惑,还大家一个真实、客观、准确的“科技大学”面目。

据统计,目前全国通过大学更名后被冠名为“科技大学”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近百所。在这些高校中,其办学实力和特色与。科技两个字名副其实的却为数不多,以至于很多考生和家长尚未搞清楚谁是真正的科技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程艺在做客某电视台时,针对国内各类“科技大学”满天飞的情况郑重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谁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大学’。”由此可见,即便同是在校名中冠以“科技”的大学,她们之间的办学层次、特色和实力也有着巨大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便于大家了解科技类大学,笔者将分三大类型为大家解读。第一类是在校名中明确冠以“科学技术”的大学,目前这类大学国内仅有两所,分别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位于湖南长沙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大学与其他冠以“科技”的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学取名时间和定位。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1958年建校时,就取为现在的校名,她也是中国第一所以“科学技术”命名的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就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可以说,她不愧于中国最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学”。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名稍晚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大学在1978年由原“长沙工学院”改建并定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列入解放军序列,执行兵团级职权。这所大学也是在所有冠名“科技”的大学中最特殊的一所大学,她直属于中央军委,肩负着为全军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培训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二类就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科技大学”。要了解这些大学,其更名时间和背景尤其值得一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届动,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国内的大学进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在这个时期,就有一些行业院校更名为“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就是在这个时候由北京钢铁学院更名而来。当时光机转向本世纪初,尤其是1999年国内大学开始扩招后,高校名称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与此同时,不少单科性院校通过重组、合并、改建等方式,成为了一所全新的综合性大学,纵观这些更名前的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些行业领域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单学科大学。被合并、重组后,这些大学纷纷放弃之前的校名,在新校名中开始冠以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名词。“科技大学”就是顺应当时高校改革发展的产物。从1999年到2009年之间是“科技大学”校名诞生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几乎在国内每个省(区、市)都有更名为“科技大学”的院校。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她的建校背景十分特殊,这所诞生还不到5年的大学,其一开始建校就把。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成我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目标,并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系、专业和研究中心(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作为校长的带领下,已取得显著成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类就是冠名“科技学院”的院校,这类院校大多数也是集中在2001-2006年之间,由几所院校重组合并后,改名为“XX科技学院”的。这类院校主要有苏州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2012年,由原江西蓝天学院更名而来)等。

对于国内众多冠名“科技”的高校,大家乍一看,还真不知道这些学校究竟擅长哪些行业领域,更不知道哪些专业好,怎么去认识并选择她们?笔者建议大家查询其历史沿革即可。而这一点,正是广大考生、家长去发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比如更名后的武汉科技大学,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她的优势特色专业,但是查看其历史沿革即可明白:“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由此,我们大致可知,武汉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冶金、建筑、医学等领域。查阅武汉科技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名单,我们发现——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自动化等均是其国家特色专业。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让人恍然大悟呢9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亦可发现冠名“科技学院”这类院校的办学特色所在。

由于办学历史、办学背景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是冠名“科技”的高校,其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存在不同。这需要大家多多查询资料,主动加以了解认识。考虑到冠名“科技”的大学数量十分庞大,加之篇幅有限,为了让大家从较为合适的角度去了解冠名“科技”的高校,编者将选取在不同研究领域各具特色的部分科技大学进行解读。

特立独行 科教报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梦薇

在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的安徽合肥,有着这样一所“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学校,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大学”有很多,可国字号当头的就只此一所,而且“科学技术大学”正是比“科技大学”多了“学”“术”二字,体现了科大重学术、不浮躁、奋发向上的学风。

在外人看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神秘的学府。也很难想象,这所建校历史不长、规模如此之小、地处合肥的大学,竟然培养出这么多耀眼的明星:微软全球副总裁、联想集团总裁、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首席科学家、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布朗大学数学系主任、许多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58年创办于北京,首任校长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1970年,中国科大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C9联盟)、国家“珠峰计划”、自主选拔录取“卓越计划”的重要成员。

科大是一所自由的学府。学校尊重同学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在学期间,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开放大型教学实验中心。学校鼓励同学们在本科期间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并为同学们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奖励。由于学校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所以科大与中科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每名同学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进行买践或做毕业论文。此外,作为我国唯一一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也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我本人作为一名物理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曾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实习,并且在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做“大学生研究计划”。在本科阶段能接触到科学研究对未来的研究与工作会有很好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轨迹进行规划。

科大还是一所人情味特浓的学府。本科学生宿舍四人一间,实行公寓化管理,她也是淮河以南地区唯一在学生宿舍楼同时提供暖气、空调和热水洗浴的高校。大一时,某天我在操场上散步,偶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多慧和他的夫人刘金英副教授。闲谈中聊起当年他走出绵延起伏的大巴山区,独自登上北去的火车,经过五天五夜的长途跋涉,光着脚丫大步跨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门的故事。当时,科大热情地接纳了这个优秀学生,免除了他读书时的一切费用。毕业后,他留校任教至今。曾在入学教育时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中国科大西校区主持建立了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步辐射科技领域,而他“光着脚丫进科大”的事迹也厂为流传。五十余年来,科大的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而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锻造着她的学子。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有“千人一院士”美称。

我还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30年前,科大的何多慧教授等一群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承担了研制、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任务。他回忆起走过的路时说:“我们当时是一群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权威。也没有像样的设备。当时中国也从未建造过那么大、那样复杂的加速器。但是,我们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渴望祖国强盛,渴望下迁后的学校能迅速重新站立起来,我们决心奋斗。十多年里,大家团结一致,刻苦钻研,顽强拼搏,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放弃了多少个假日和周末,连家庭和子女都不顾。终于,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这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当大家看到那璀璨的同步辐射光时,一个个刚强的汉子都流下了热泪。”

是的,建校五十余年来,“两弹一星”、神舟计划、同步辐射加速器、龙芯国产计算机芯片、量子通讯……国家的这些重大科技突破都有科大人的汗水和智慧。科教报国成为科大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而今,学校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更在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靠近。低调奋进的“森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肖乐

尽管没有诸多百年老校那般弥远而悠长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

从1952年开始,新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开始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划,国家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也就是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是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所学校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而成。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及同济医科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校长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说到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影响,朱九思老校长绝对值得一提。他在八十年代就已很有远见地看到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为学校规划了一个长远且具有远见的发展规划。按照今天华科大人自己的说法是:“华中工学院由纯工科性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也发轫于九思老校长”。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开展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和走高校的综合化道路,并率先在工科院校中建立文科专业,使得华工在人文教育方面走在所有工科院校的最前面。如今华中科技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新闻学都是国家特色专业,这在国内的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十分罕见。就这一点,笔者很钦佩朱九思先生。当然,后来的华工杨叔子校长、周济校长,都为学校今天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如此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得第一次来华科大的同学一定会惊异于她的大。有人曾调侃,情侣若是分别住在东西两边的学生公寓,那便和异地恋相差无几了,因为他们要跨越五个公交站的距离才能见到对方。虽说华科大的路都是横平竖直,也没有恼人的上下坡,但穿越整个学校领略每个角落风景的脚力也是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练就的。不过大也有大的福利,也许某天你会惊喜地发现校园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美景你没有看见,而且分布在学校各处的三十几个食堂一定能让你每个星期都吃得有新鲜感。

除了巨大的占地面积,人们谈到华科大言必称“森林大学”。的确,从空中俯瞰,华科大便像是掩映在森林中的白色城堡。华科大的树是老校长朱九思在任期间种下的。朱九思十分重视绿化,他在任期间每天骑车上班,只要看到学校里的树木植物被人损坏,一定会马上给学校绿化委员会投诉。深刻的记得进校之初,杨叔子院士对我们讲的那句话,华中大的80万棵树都在微笑着欢迎你们。炎热夏日里,参天大树遮蔽了骄阳,校园里温度也会比外面低两三度,能让你在火炉般的武汉还能感受到一丝清凉。当然,绿树还有红花缀,千万不要羡慕武大有缤纷落樱,因为春日阳光灿烂的时候,华科大会有满目的粉玉兰只为你绽放。

在武汉求学的同学一定熟知这么一句话:玩在武大,爱在华师,吃在理工,学在华科。虽说华科大以其优良的学习氛围闻名于武汉高校圈,每天晚上大把的学霸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去自习室的路上。但若是觉得华科大的学生都是只想着学习的书呆子,那绝对是对华科大的误解。这里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一定会让你充分体味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新生舞会、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喻晓之巅辩论赛、毕业游行、同歌同行毕业晚会……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一定不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显得单调。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类社团,吉他协会、支教协会、动漫协会、建模协会、笛箫协会……形形色色的社团也一定能够让你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

有人还曾经总结了关于华科大的100件小事,这里每个周末会放电影,5块钱两场,原来在露天电影院,现在在韵苑体育馆,是华科大学子们周末的娱乐;学校的西五教学楼很破,但是很多很好的人文讲座都在那儿办,一定要去听一听;这里的路很漂亮,怎么逛都不会烦;每年毕业的时候都会有大游行,喊口号,疯狂的一晚,很让人期待……现在的我即将毕业,细数着那些早已深深印刻在心上的华科大小事,已经开始怀念在这里度过的每一日,期待着在离开前的日子里完成那些未竟的心愿,也期待着根叔能在毕业典礼上给我们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书写椽胶品格与神话——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闫谨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靠海、靠山的地方,坐落着一所特别的大学,那就是青岛科技大学。一走进校门你就能看见一个大大的代表性标志——橡胶轮胎。而如今,青岛科技大学被誉为我国橡胶界“黄埔军校”,也是我国最早开设橡胶专业的学校,并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橡胶品格,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学子,而且创造了一系列的“橡胶神话”,这当然不仅仅指的是橡胶专业方面。

展开学校发展的历史画卷,你仿佛看见一条奔腾的江河,奔流不止,或遇险滩,或遇大浪,而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她前进和发展的脚步,她始终朝着大海的方向奔腾不息。追溯学校的办学背景,可以清晰地发现,她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后历经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发展阶段,1998年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2002年正式定名青岛科技大学。有趣的是,学校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简称“青化”,曾被学校学子借用谐音,戏称为“清华”。虽是戏称,但是在某些领域和专业,比如橡胶,在全国的水平确实是可以达到“清华”级别的。这样的叫法同时表现了青科学子对学校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2002年,学校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英文名Qta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六十余年发展积淀形成的橡胶工程、化学化工、化工机械等优势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正是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2004年,橡塑材料与工程实验室获批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等7个二级学科获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以来获准建立了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机械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增加1个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高性能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2009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青岛科技大学申报的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是第三个落户青岛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发挥在国内橡胶和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学科优势,牵手国内橡胶巨头,联合成立了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吸纳了中国轮胎行业具有顶尖技术优势的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共二十多家单位,将集聚和整合行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打破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质量、环保、节油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最终使我国轮胎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推进开放战咯和国际化战略,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在学校里会经常遇见国外的留学生。能让你感受到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的文化,在这中间,你能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撞与熏染,会让你的视野更加广阔。

如今,青岛科技大学分建三个校区,分别是在繁华的四方区、风景优美的崂山区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家乡——高密(高密校区)。在四方校区你能感受到学校的历史感,那种有历史沉淀感的,并不高大的建筑物,会让你很深刻地感受到一所高校文化与岁月的沉淀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你一下子被这里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氛围深深吸引。来到崂山校区,你会发现不止是周围的环境优美,有山、有海,靠近啤酒城和青岛会展中心,校园永远是那么整洁干净。在春天,我们能看见好多不知名的开花的树,缤纷着红的、黄的、粉的花朵灿烂在枝头,像是少女脸上颤动着的娇羞。在这样的美丽的景致中,有时让你走在校园里不禁唱起欢乐的歌,让你真正能感受到置身于大学校园的美好。

此外,学校为了给同学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自己在学习之余更好地发展特长,也能因此而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无论你擅长什么,只要你愿意为之去努力,学校都会给你提供一个平台,让你尽情挥洒。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餐厅是远近闻名“物美价廉”的典型。餐厅不仅环境整洁,而且饭菜种类繁多、口感很好。就崂山校区来说,附近有青岛大学、青岛高职学院等高校,每天都有附近学校的同学到我们学校就餐。最经典的一幕是。在军训期间,青岛大学的军训旧艮与我校的军训旧艮颜色不同,他们是蓝色,我们是绿色。每到吃饭时间,就能看到大批的蓝色军训旧艮的同学在我们学校餐厅里。这里还仅仅是指大一的同学,由此可见我校餐厅的吸引力。

牧星湖里的北斗星——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张露纯

虽然河北科大校名里有“科技”二字,但她绝不是只有理工科的大学,她的学科可以概括为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论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科大都给予很多的学习研究机会。大学四年,占地面积2617亩的菁菁校园供你畅游,总值2亿的教学科研仪器供你使用,191万册藏书供你阅读,还有那2834种中外文科技期刊和70多项国家级课题满足你求知的渴望。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科大先后与省内外29个地方政府签定了科技教育全面合作协议;与36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1、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要想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特色,学校的历史沿革值得关注。现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在1996年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又并入。所以不难发现,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3个专业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由于这些理工科专业在科大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男生很多,让科大的骨子里充满阳刚之气。特别是航模队,不说以前辉煌战绩,最近的一次比赛是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他们一下子获得了七枚金牌,而对手则是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46支代表队的900多人。我们的航模队是科大人的骄傲。但与此同时,像英语、法语、经管这样的文科在科大也是很好的专业,让科大晒入了温柔的阳光。文科专业虽然人数少,但少而精,人才辈出,不少学姐学长都考入清华、北外这些的名校读研究生,在全国的比赛中拿了不少奖,让我很是羡慕,也激励着我利用科大这片沃土好好努力。

除了学术,科大的课余活动更是出名得多。在科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奇葩的爱好,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想玩轮滑有轮滑社,想拍电影有剧组,想写文章有记者团,想快闪、骑车、打拳、学语言、献爱心、打辩论、玩摇滚、研究学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找不到。而且我们还可以自己创建社团,而这或许可以算是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吧。学生节是科大人的狂欢节,其盛况难以言状。全校出动,两千多人的拉街表演。让你目不暇接,而且活动当天还有免费的美味午餐享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科大的迷人景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牧星湖。“牧”源自《易·谦卦》中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取人才成长不仅在于教育也在于个人修养之意;“星”,是夜晚在湖面上看到的景象,又暗喻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必将学有所成,绽放异彩。这牧星湖就像少女的明眸,镶嵌在科大这片象牙塔的净肤之上。清晨的她,是聆听者,我们在湖边晨读,中文、英语、法语…“她一句话都不说,却见证着我们一天天的进步。还有科大的那些会说话的对石,“览山、击水”“问高、莫问高”“知足、知不足”“至善、若水”“恒安、恒德”……这些对石不一定是两块放在一起的,你可以留心校园里的哪两块石头应该是一对,这也算是生活在这里的一种乐趣,而事实是到现在我也没有把那些对石一一找全。但是值得感恩的是,这其中灌注了那么多校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又涵盖了社会对我们无数的期盼。

科大的每一寸空气都被这种文理兼容并蓄的文化所感染,所以我喜欢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时而行色匆匆,脑子里思考着学习上的问题;时而放慢脚步,聆听樱树开花的声音。科大精神教我“进取、协作、奉献”,科大的教训让我铭记无论何时都要“兴业、尽责”,科大的校风更提醒我不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让我越来越相信我就是一颗星,正闪烁在牧星湖里,只要努力,终有一天会飞上夜空,真真正正地闪耀在天上,让人们仰望。

石油特色,立新巴渝——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吴雨佳

银杏叶渐黄的季节,我考入了重庆科技学院。走进这个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毗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楼宇林立、锦树参天的新建校区。你难以想象,她已走过六十载风华岁月。

1951年,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这对“双胞胎兄弟”相继诞生。2004年,是两江汇流的一年。这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厌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从此,学校开启了新的篇章。谈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史,就必然会谈到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就必然会谈到这种历史的传承,必然会谈到自1951年以来,走出工专和油专的六万多名校友,必然会谈到这些校友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所以说,没有工专和油专50多年校园文化的厚积,就不可能有重庆科技学院今天“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训)”的薄发。

我想我是学校最幸运的学子之一,因为在我到来的日寸候,正遇学校易面整装,风华正茂;因为在我到来的时候,正值母校台阶新上,蓄势待发;因为在我风尘仆仆赶来的第二个年度,恰逢学校的甲子诞辰。如今她占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3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4亿元。她位于重庆大学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有时我会抱怨,这学校怎么那么大,总有走不完的路,以至于我上课要提前二十分钟出发。可有时,我又感谢她的广阔。特别是在冬阳偶露的十二月的下午,或是春雨挥洒的三月的上午,行走在桃花山的石板路,一步一步地数着闲散的步子;在栀子吐白的六月的清晨,或是丹桂飘香的九月的傍晚,漫步灵湖中央的石桥,感受桥下水的柔滑,同鱼之心共翔清冽水底。你会感叹,原来大学真是如此美妙。

重科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等学科,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蕴藏着勃勃生机与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现开设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艺术设计等40个本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和安全工程领域两个专业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学校石油、冶金的历史行业背景,本科专业中,石油工程和冶金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此外,学校还拥有市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类学子,和大多数人一样,刚来这里时,我很担心她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在见识了大一军训结束后的。百团大战(学校社团招新,因为社团种类多逾百种,社团之间竞争大,故称为‘百团大战’)后,我完全打消了自己的疑虑。从动漫社到文学社,从中国古典管乐类社团到西洋打击乐社,从瑜伽协会到登山社等等,应有尽有,只要你有所爱好就能有所归属。看那学校商业街前“摇旗呐喊”的阵势,还真是有点儿“大战”的意思。随后的社团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活动,以及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红五月,青年成才”主题系列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令我眼花缭乱。在如此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背景下,硕果也是累累的。校友们先后在全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体育竞技舞蹈等相关竞赛中获得了180余项国家、省市级奖励这样喜人的成绩。

工科院校的女生少已不是新鲜事,但重科女生少,却个个是精英。你瞧,女足健儿南征北战,在全国高校女足比赛中,多次杀入决赛参与冠亚军争夺。看到她们,你会感叹:“谁说女子不如男”!啦啦操队的美女们也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0年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主办的“2010全国啦啦操锦标赛”重庆科技学院啦啦操队在舞蹈啦啦操(花球)大学组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最佳团队奖”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白杨同学获得“中国未来十佳街舞之星”冠军,如此的骄人成绩更是数不胜数!

作者:于梦薇 肖乐 闫谨 张露纯 吴雨佳

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 篇3: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非织造生产技术的发达程度已成为国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结合中原工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从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概况入手,分析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构建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工程认证”教学理念为根本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搭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教材、样品室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为新时代要求下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专业建设;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综合改革

“非织造材料”也被称为“先进工程材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方向,对国防军工、能源环境、医疗卫生、过滤与分离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起着基础支撑作用。非织造生产技术的发达程度已成为国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满足非织造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原工学院从2012年开始筹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建设,201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规模为每年60人。2019年,学校该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走入社会。

一、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涵盖了纺织、化工、机电、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交叉的新兴专业。近年,非织造行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30%,各种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和新应用层出不穷,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国家和行业发展角度分析,“十三五”建设期是我国纺织行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急需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对人才培养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该专业学生生源地较为分散,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新兴的非织造行业的了解有限,在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该专业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却更新缓慢,如何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也是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保证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良好发展,并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探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成为该专业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

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围绕产业发展趋势转变教学理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原工学院结合我国“十三五”纺织发展规划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非织造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行业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强化非织造专业基础理论与设计创新相结合的系统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目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师资结构充分体现了该专业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交叉的特点。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导致部分教师学科专业融合不够,出现教学能力、教學水平及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积极建立每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每个团队有2~3名教师组成,通过“传帮带”式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教育教学培训等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方面,学校通过专业进修、访问学者、企业实习、学术交流等途径,拓宽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帮助其掌握前沿技术,服务于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校企联合,让跨专业教师走进非织造行业、服务非织造行业,从而加强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间的进一步融合。

(三)构建适应行业和社会创新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设计,合理配置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思政教育等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一套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并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对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行业融合、多领域应用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比如,体现该专业和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突出专业特色,并增加产品设计与开发应用类等课程。此外,学校还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对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对相关基础课程如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在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思政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四)以“工程认证”教学理念为根本,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学校以“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程认证”教学理念为根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在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面,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综合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优势,使学生能够通过内化吸收、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方面,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范围,探索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有效方法,组建学生科研团队,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积极探索多视角、多维度、多样化评价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的考核。鼓励教师通过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五)搭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践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条件建设,购置相关设备,依托纺织学院已有的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纺织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并完备校内非织造材料成型加工、产品开发和测试分析等非织造成套设备和仪器,搭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平台。同时,以培养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开发应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学校积极与非织造企业联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六)加强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样品室建设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一方面,学校根据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行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选用并组织编写系列专业教材;另一方面,建立非织造专业样品室,包括非织造设备关键机件样品、非织造新产品样品、不同生产工艺及技术的非织造产品样品等,进行实物展示。此外,建设并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完善入学教育、专业教育、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企业参观、企业信息等模块内容。

三、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的成效

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以纺织服装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为引领,以现代非织造技术为主线,立足多学科交叉,着眼多领域应用,创立适应现代非织造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执行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校适时调整对学生工程与技术能力、产品设计与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担任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一方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提高人才的通用性与适应性,为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以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国内外行业发展需求。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以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为纽带,每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配置几乎都是中年、青年结合,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每周二的教研探讨及青年教师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此外,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目前已有2名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每年有2~3名教师参加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师资培训,多名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新设备调试、新产品开发等工作,这些都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经过不断发展,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和工程能力强的带头人,又有科研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引领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互补、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

经过多轮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修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中提高了非织造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增设了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等课程,并在最新版教学大纲中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突出了以基本能力与素质培养为重点,体现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特点。课程之间联系紧密、衔接合理,体现了认知规律和专业知识链的完整性,以及基本原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了参与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组间竞争和组内合作的机制运用到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形成“课程—项目—竞赛”“线上—线下”“个人—团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特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五年,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收获颇丰,有立项教改项目4项、课程建设项目1项、教材建设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荣获中纺联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優秀成果一等奖1项等。

学校积极建设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比如,针刺实验平台、水刺实验平台、熔喷实验平台以及非织造材料功能性检测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创新设计与研究,还可以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及成果转化。目前,学校已建成包括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内的5所校外实习基地,涵盖非织造装备、原料、产品、后整理等环节的教学实践,不仅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也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深度培养融合创造了条件。

目前,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上都选用了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或近三年出版的精品教材,并新编《非织造工艺与设备》及非织造实验系列指导书等教材。通过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展会及学术会议等渠道,学校收集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经整理、分类,形成了包括非织造原材料样品库、产品试样库、实物零部件、生产工艺流程模型及图书资料库在内的几大教学资源库,以便学生对该专业及新技术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自2017年“中工无纺”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至今,已发布170余篇文章,平台持续推送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企业介绍等内容,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获取前沿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专业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延伸,学校在“互联网+”“创青春”及“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52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的覆盖率接近100%。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原工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围绕工程认证的教育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通过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进行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创新改革,并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适应现代非织造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如全,武继松.基于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2):100-102+136.

[2]王闻宇,金欣,邓辉,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科教导刊(上月刊),2018(7):28-29.

[3]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责编:初 心

作者:李霞 章伟 陈守辉

上一篇:中学心理教育课探索论文下一篇:春风行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