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一项较为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目前,环境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督促环境主管机关执法、督促企业等污染源自动守法,从而促进环境公益的功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1:

公益诉讼与和谐社会

摘要:公益诉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手段。人民检察院应当成为公益诉讼的主力军。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则。

关键词:公益诉讼;和谐社会;人民检察院参与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界熟知的一个现象: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取一块草地,草地被划分成几块分给牧羊人,但在中间留下了一块作为公共用地,每一个牧羊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结果,社会学者们发现,一年下来,被划分给个人的草地被有计划和节制地使用,而作为公共用地的草地却因为过度放牧而寸草不生。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向外拓展的天性,在公共利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榨取公共资源为己所用。因此,处于无保护状态下的公共利益是最易受到侵害的。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比如如果一个牧羊人的羊群吃了另一个牧羊人的草地,则后者可以要求前者赔偿。但是,公共的草地从理论上而言属于所有的牧羊人,如果它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由谁来提起诉讼、谁来承担损失呢?随着社会公共领域延伸及公共事务数量的增长,我们国家的法律正面临着如是问题。

公益诉讼是解决“公地悲剧”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手段,它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公共利益保护的紧迫需要。

一、公益诉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手段

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最早可溯及到古罗马时代。古罗马法学家把法分为公法和私法,诉讼亦相对应地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有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查,“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个人案件的审查。古代罗马公益诉讼制度对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相关的诉讼制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法制中,美国是最早重拾古罗马公益诉讼法律传统的国家。如美国曾于1863年制订的《反欺骗政府法》中规定,任何个人或公司在发现有人欺骗美国政府,索取钱财的,有权以美国的名义控告违法的一方,并在胜诉后分得一部分罚金。法国、德国、日本都在民事诉讼制度中规定了相关公益诉讼制度。近年来,公益诉讼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公益诉讼作为一种可以把涉及公共利益的申诉或请求提交司法机关进行解决的制度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具有如下特点:1、诉讼主体的广泛性。公益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是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无利害关系的人。2、原告起诉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及社会公正。3、可诉对象的双重性。公益诉讼中被诉的对象既包括失职违法的行政机关,也包括对公共利益构成侵害的一般民事主体。对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不仅仅可以针对其实施的某个具体行为,也可以针对行政机关发布的一般性命令、规定。4、判决的效力并非仅局限于诉讼当事人,法院的判决不仅对参与诉讼当事人有约束力,对案外所有具有原告资格的人都有约束力。

公益诉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手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英国法谚云,“无救济即无权利”。 在法治国家,权利必定意味着司法上的救济。诉讼被公认为是保护法益的一种普遍和有效的方式。公益诉讼就是保障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公益诉讼制度体现着民主的精神,标志着法治的进步,是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律手段。

二、人民检察院应当成为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虽然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任何社会团体、个人认为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均可以遵循一定的程序,向法院起诉,要求得到合理解决。但是,人民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代表社会公众,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可以提高效力。普通公民权利意识缺乏,并且具有从众心理,总是认为一件事情大家都不管,我也不应该去管或者根本就懒得去管,无形中放纵了一些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另外,公益诉讼双方力量失衡,原告一方多是普通的社会团体、公民个人,而被告一方往往是掌握着某种特有权力的部门,双方诉讼地位的严重失衡,会影响诉讼的最终公正,从而导致普通公众对公益诉讼望而远之,而人民检察院具有能够和特权部门相抗衡的地位和力量。人民检察院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因为其职业特性,容易发现权益被侵犯的问题,在启动公益诉讼方面,人民检察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因其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有利于解决诉讼当事人力量失衡问题。因此由人民检察院来启动公益诉讼的程序,可以高效地解决公益诉讼问题。

第二、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可以节约诉讼成本。普通公众对实体法律与程序法均缺乏系统了解,提起诉讼时难免会法律适用错误或在程序上走弯路,浪费国家诉讼资源。而人民检察院熟知法律,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错误,使公益诉讼案件尽快得到妥善解决,有效节约诉讼成本。

第三、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可以防止滥用诉权。公益诉讼一旦被我国法律确定下来,滥用诉权将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如何区分一个行为是否侵害公共利益、是否具备提起公益诉讼条件的问题上,必将产生极大的分歧。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职业工作者,对此问题应当能够作出适当的判断,从而对公益诉讼案件起到诉前审查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诉权的滥用。

三、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正是由于公益诉讼具有起诉主体与可诉对象的广泛性的特征,决定了公益诉讼很容易成为诉权滥用的牺牲品。因此,为了维护人民检察院充分有效地参与公益诉讼,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的权利。“名不正,则言不顺”。若要人民检察院名正言顺地参与公益诉讼,则需要以法律的名义赋予律师公益诉讼权。将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其次,人民检察院内部应当制定严格的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审查制度,发挥人民检察院的自律作用和管理职能。检查官应当在公益诉讼前,将拟参与的公益诉讼案件汇报于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在收到报告后,积极组织评议,决定案件能否提起公益诉讼;在通过评议后,应当安排合适的检查官积极全力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公益诉讼案件结案后,应当尽快向公众报告案件办理情况。从而以控制诉权的滥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效率。

再次,无论在公益诉讼案件得到胜诉或败诉后,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应当由人民检察院,以恰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告。一方面,可以向公众告之,通过公益诉讼得到的权利;另一方面,进行一次普法宣传,使公众得知公益诉讼这一维权方法。

最后,建立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的奖励制度。对影响较大、成功维护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人民检察院和检查官给予适当奖励,比如将公益诉讼列入检查官职称考核标准,颁发年度最佳公益诉讼检查官和人民检察院奖项等等,提高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公益诉讼目前在我国虽然没有得到明确肯定,但是纵观历史潮流、横览当今社会,公益诉讼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的体制,完全符合当前社会主流。

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检察院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公益诉讼是民主的重要体现,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公平正义;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发挥大公无私的精神,灵活运用法律,积极参与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的手段,更加有效的保护环境、维护人权。

总之,人民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完全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部要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者:刘 晖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2: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摘 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一项较为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目前,环境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督促环境主管机关执法、督促企业等污染源自动守法,从而促进环境公益的功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预防性;和谐社会;禁制令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在中国目前还没形成统一的观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综合各家之说,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就是指公民、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侵犯环境公共利益或有侵犯环境公共利益可能的违法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法人、公民等在内的所有环境违法主体法律责任的法律制度。其中,针对政府环境主管部门疏于执行环境法律规定义务的诉讼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而对任何主体因为污染或有可能污染环境所提出的诉讼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属于公益诉讼中的一部分,其与普通的诉讼相比,具备如下特征:(1)参加诉讼的主体范围极为广泛。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既可能是受到环境违法行为侵害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能是没有直接受到环境违法行为侵害的其他主体。(2)带有强烈的公益性。传统民事诉讼解决的都是个体之间的纠纷,提供的是个案的救济,并不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其目的。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提起诉讼目的并非为了个案的救济,而是为了维护环境公益。(3)具有预防性。由于环境公益与其他普通权益相比具有特殊性,一旦破坏极难恢复或者恢复需要巨大的代价,所以在环境损害尚未实际发生时允许任何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从而达到维护环境公益的目的,这也符合中国对环境问题所持的“预防为主”的政策。(4)判决类型与效力较为特殊。法院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可以作出禁制令(injunction)或民事处罚(civil penalties)的判决。禁制令指的是法院签发的要求当事人做出某行为或者禁止其做某行为的命令,它主要用于防止将来某种损害行为的发生。民事处罚指的是指对特定违法行为而采取的处罚措施。环境公共利益具备公共性、不可分性等特点,法院作出的上述判决类型,其效力一般呈现扩散性的特点,不仅对本案的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对整个社会亦有影响。

二、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环境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对环境的管理长期以来都实行政府管理环境的单一制机,这种单一制环境管理体制过于注重行政机关的作用,对社会力量的重视程度较低。实践中,单一制的环境管理体制无法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社会力量的参与有助于环境执法体制的完善和对环境利益的保护,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就是让民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对于弥补诉讼体制在对环境公益保护上的缺失存在重大意义。

2.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性要求。现行的诉讼制度设计无法为日益高涨的痛恨污染的民众情绪提供理性的宣泄渠道,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与稳定。因此,政府有必要为理性维权提供制度空间,当务之急便是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3.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中国现阶段公民素质普遍偏低,面对环境污染事件时往往缺乏法治意识,往往采取暴力等极端行动。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中国缺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公民因为有了公民诉讼的渠道,可以对污染者或失职的行政机关提起诉讼,在遵循规则、恪守法治的前提下进行理性维权,这无形中提升了公民的法治素养。

(二)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1.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法律基础。中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上述规定为在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宪法基础。此外,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款规定为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具体法律基础。

2.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公众基础。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各种热心于环保事业的人士不断进入公众的视线,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除了个别的环保人士“孤军奋战”外,越来越多的公民自发组织了各种环境保护组织,这些环保团体通过组织各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项目,很大程度上焕起了人们的环保热情。

3.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实践基础。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外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上的立法经验,为中国建立该种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在国内出现了不少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判例,这些判例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设置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构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设想

1.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范围。对于原告的具体范围,笔者认为,原则上中国法律所规定的公民、企事业单位、特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都能够作为原告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公民是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动力源泉所在,同时也使中国环境公益诉讼能够体现诉讼和环境的民主价值。所以,公民应当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原告。企事业单位是中国目前很重要的一类主体,其对环境保护也存在着强烈的利益诉求,也应当享有起诉资格。在中国,国家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权应由检察机关及环境主管部门行使。中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中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于违反环境法律的行为有权予以监督,提起诉讼。而环境主管部门是中国法定的专门保护环境的机关,其当然应当具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以更好地实现其保护环境的使命。此外,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十分关注社会团体、尤其是环保团体的重要作用。

2.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有两种:一是针对政府环境主管部门疏于执法所提起的诉讼,属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二是对任何主体违反污染防治义务而对环境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侵害所提出的诉讼,属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3.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在中国,一般依据案件的性质、案件的繁简程度和案件的影响范围来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一般涉及面较广、案情较为复杂,以及中级人民法院相对较为高的审判素质,所以将环境公益诉讼的级别管辖定为中级人民法院较为适合。至于地域管辖,考虑到便于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环境公益诉讼的地域管辖为违法行为发生地法院。

4.环境公益诉讼的和解。虽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涉及公共利益,但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仍然允许其通过和解结案,并且绝大部分案件最后是达成了和解。中国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时候也应当允许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不过,如果企业等污染者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损害的,应当实施补偿环境项目,该等项目方案也应通过法院的认可。

5.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中国诉讼费用采取“败诉方负担”的原则,但是律师费并不包括在内。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目的在于维护环境公益,如果诉讼费用过高,则可能打击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热情。所以,在诉讼费用的承担上,我们应当参考美国、法国的做法,作出更加有利于原告的规定。

6.环境公益诉讼的限制因素。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督促政府执法以及督促企业等污染源自动守法,从而促进环境公益,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倾向于原告较多。但是如果条件过于宽松,则可能导致行政机关、企业等无端被卷入诉讼,从而导致行政机关执法效率降低,法院负担的急剧增加。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时候,也应当参考国外对环境公益诉讼所实施的各种限制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公益的作用。

7.环境公益诉讼的判决类型。中国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过程中,应当吸收国外环境公益诉讼中禁制令和民事处罚两种判决类型。禁制令主要是用于防止将来某种损害行为的发生,而不是对已发生的损害给予补偿。而中国法律上停止侵害这种救济方式主要是已经发生的损害进行制止,显然不利于对环境的全方位保护,禁制令可以满足此种制度需求。

四、结语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现行制度却无法提供对环境的周全保护,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笔者通过探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理论,论证了该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最终尝试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笔者寄希望于通过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日益高涨的痛恨污染的民众情绪提供理性的宣泄渠道,拓宽环境问题理性维权制度空间。笔者坚信,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个必然,唯独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艳蕊.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210.

[3] 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6):91.

[4] 齐树洁.论中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法律适用,2006,(9).

[5] 王灿发,于文轩,李丹,等.中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视角[J].中州学刊,2007,(1).

[6]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4:1.

[7] 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K].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96.

[8] 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杜,2003:124.[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陈占军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要:古今中外,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提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看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在道德和伦理等层面加强建设外,必须要从法治层面加以保障。本文试图从公益诉讼的角度去论述法治与和谐社会的联系,进而阐述作者对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公益诉讼;法治;和谐社会

一、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利益协调的社会。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它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每个社会成员都共同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从而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公益诉讼制度体现着民主的精神,标志着法治的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1)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制约权力。公益诉讼权是一种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有效方式,当政府未能依法行使权力时,公益诉讼可以发挥程序保障作用,限制权力的行使。(2)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弥补国家行政管理的漏洞。现代社会日趋复杂,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趋繁多,这使得政府对整个社会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遗漏之处。为了保证国家对社会生活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借“私人检察官”的力量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就显得很必要,即国家将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部分地交与社会组织和个人。(3)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预防的功能。公益诉讼的提起不以发生实质的损害为要求,任何个人、组织,对于可能危害或已经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可提起诉讼。它可以发挥预防作用,改变传统诉讼事后补救的被动性,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扼杀于萌芽之中,从而防止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达到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二、公益诉讼的概念和我国公益诉讼之现状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出现公益诉讼的实践。如1996年以来,河南、山西、等省检察机关先后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采取法律补救措施,将国家对国有资产、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保护政策落到实处,进行司法实践的创新,开展公益诉讼活动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公民个人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益诉讼亦不少,北京一名17岁少年状告国家烟草专卖局及24家烟草公司,请求法院判令25家被告在本单位网站主页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禁止任何人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字样,并以不少于10%的内容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及未成年人吸烟的危害。律师以个人身份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也愈来愈多,充分体现了律师在我国公益诉讼实践上的勇气和责任感。

总体而言,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阶段,而公益诉讼实践的效果也一般,所以,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已经迫在眉睫,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 关于我国公益诉讼立法的几点思考

(一)公益诉讼的范围。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都属于私益诉讼的范畴;公益诉讼则意味着起诉者与案件本身并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只是基于“公益心”而提起。那么,哪些侵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呢?笔者认为只要侵犯公共利益,就可向侵犯者提起公益诉讼。公共利益是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它既区别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利益,也不是社会个体成员利益的简单加总,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综合体。在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中,涉及的相关概念除“公共利益”外,还有“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整体利益”等类似概念,表达基本相同的含义。

(二)公益诉讼主体扩大化。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的认定条件,已经不能仅限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只有把诉讼主体做扩大化解释,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间接利害关系人有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共利益。

1. 检察机关应是公益诉讼的主要诉讼主体。首先,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包括起诉、参与诉讼以及依上诉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的权力等。其次,从人民检察院的地位来看,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平行的三个机关,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处于一种超然的地位,使其不会因部门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再次,检察机关对法律规范的熟悉和丰富的适法经验,使其更能有效地运用法律进行公益诉讼。

2. 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团体应成为公益诉讼辅助主体。公益诉讼既然是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程序制度,就应当体现其社会性、公共性,且赋予行政机关、有关组织、公民个人均有诉权,分别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之处,形成强大的诉讼合力,充分保障违反公益的行为受到法律追究。因此,确定检察机关为主,行政机关、有关组织、公民个人为辅的公益诉讼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3. 防止滥用公益诉权。司法资源总是有限的,在诉讼中必须讲究成本与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公益诉讼应当主要运用于那些对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有直接而迫切的危害行为,并且往往是公民穷尽其他形式无法得到救济的诉讼中。如前些年浙江省余杭农民陈法庆为了让家门口的河水免遭污染,在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无效的情形下,两次把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告上法庭,这种行政公益诉讼值得期待。否则,任何公民都可以对政府任何行为提起诉讼,无异于“广场民主”的现代翻版,人人都可以一不高兴就起诉政府,法院必将陷入公民诉讼的汪洋大海。所以,尽管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最高法院就开始承认了纳税人的诉讼原告资格,日本也在1962年制定的《行政案件诉讼法》中确立了民众诉讼制度,但纳税人也一般不能仅以监督者的身份起诉,其在起诉时,应多少证明自己的利益比其他纳税人的利益更多地受到了不利影响,其性质主要是救济性的,其监督性是第二位的。

四、 我国公益诉讼立法的前景

虽然我国还没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但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公益诉讼制度已提到了议事日程。2003年、2006年司法部把“公益诉讼比较研究”和“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列入了国家法治与理论研究项目课题;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这是我国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一次以规章的形式明确提出“公益诉讼”的概念,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2006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海事审判工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支持环境公益诉讼,有选择性地管辖一批此类案件”,这说明了我国的公益诉讼实践已得到最高法院的正式认可。另外,我国各地开展的公益诉讼实践将为我国公益诉讼立法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法学工作者对公益诉讼的理论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具备了确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将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作者:梅建波

上一篇:有关责任演讲稿推荐下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