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黄春艳,王宇,黄元炬,等.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小豆的安全性[J].杂草科学,2014,32(1):101-106.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选择大豆田常用的几种除草剂进行红小豆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红小豆的安全性试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 篇1:

小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山西的应用

摘    要: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需求量逐年增多。山西小豆主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导致小豆播种、出苗困难,产量下降且品质不佳。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小豆生产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应用

小豆是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属于菜豆族豇豆属,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红豆等,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农作物,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中国是世界上小豆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2]。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在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小豆全国年均种植面积30×104~40×104 hm2,年总产量约为35×104 t。山西省是小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近几年来红小豆种植面积一直呈上升态势,常年保持在10×103 hm2左右,2018年全省种植面积达11.81×103 hm2,具体见表1。

小豆生育期短,耐瘠、耐荫,适应性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上都能种植,甚至微酸和轻盐碱土壤也能生长,并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作物、幼龄果树薯类、棉花等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好前茬,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药食同源特色杂粮杂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5]。

小豆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多功能食品,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小豆籽粒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以及铁、钙、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6],蛋白质含量约23%,淀粉约54%,脂肪1%以下,纤维素5%~7%,其中蛋白质是禾谷类的2~3倍,氨基酸是禾谷类的2~5倍。此外,小豆籽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黄酮、多糖、植物甾醇以及三萜皂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镇静、强心、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杀菌、抗癌等多种活性功能 [7-8]。

山西省小豆产区多位于太行、吕梁及雁北地区,其中,忻州市、吕梁市、大同市的种植面积较大,该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十年九春旱”是该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农田以坡耕地居多,粮食生产以玉米、谷子、马铃薯、豆类及燕麦等作物为主,降水明显减少,气候干燥,土壤表面蒸发强度大,春旱缺墒造成土壤耕层含水量低,播种期间不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是该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和突出问题。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和干旱加剧,对生态脆弱的旱作区农业生产更加不利。因此,在该区域大力推行“小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1 小豆抗旱节水耕作方式

轮作是小豆的主要种植方式。小豆常与玉米、马铃薯、谷子等轮作可以形成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小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可以保持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一年一熟地区轮作模式有小豆—玉米—谷子、小豆—玉米—荞麦、小豆—向日葵—马铃薯等;两年三熟区轮作模式有小豆—小麦—油葵,小豆不宜连作重茬,重茬种植易导致土壤养分缺失、病虫害加重、品种混杂退化、减产和品质下降。

小豆可与幼龄果树进行套作,一般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的情况下,可增收小豆225~750 kg/hm2,达到一地两收的效果。以幼龄核桃园套作为例,幼龄核桃园套作一般在核桃树定植后的前3年,此时幼龄核桃树树冠较小,对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在留够核桃树营养带和管理作业带以外的树间(一般距树干0.5 m开外)种植4行小豆,核桃树封行后,就不再间作。小豆生育期短、与果树争夺肥水能力弱,通过套作,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减少除草费用,增加果农经济效益。

2 小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应用

2.1 品种选择

首先选择抗旱、抗病优良品种,播前精选种子,选择籽粒大小均匀、饱满,颜色一致,无虫咬霉变的种子,同时晒种,测定种子发芽率,使所选种子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有条件的可以用种子抗旱剂与杀菌杀虫药剂进行包衣处理,提高种子发芽势、出苗率,促进苗期健康生长,同时防治根腐病和地下虫害发生。生产上常用的小豆品种有晋小豆3号、晋小豆5号、晋小豆8号等。

1) 晋小豆3号概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属于中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17 d,夏播生育期90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略紧凑,直立生长,偶有蔓生现象。幼茎绿色,成熟茎绿色,株高55 cm左右,主茎分枝4~5个。叶片卵圆形,花黄色。单株结荚30个左右,豆荚长约6 cm,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豆荚粒数5~6粒。籽粒圆柱形,种皮鲜红色,百粒重约13 g,一般产量为150 kg/667 m2左右。抗旱,抗花叶病毒,适宜山西小豆产区种植。

2) 晋小豆5号概述。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于中早熟品種,春播生育期110 d,夏播生育期90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紧凑,直立生长。幼茎绿色,成熟茎绿色,株高48 cm左右,主茎分枝3~4个。叶片卵圆形,花黄色。单株结荚25个左右,豆荚长约7 cm,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豆荚粒数6~7粒。籽粒圆柱形,种皮红色,百粒重约17 g,产量为150 kg/667 m2左右,最高产量达到200 kg/667 m2。干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66%,粗淀粉含量为52.57%,粗脂肪含量为1.00%。抗旱,耐瘠,抗倒伏,耐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在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小豆产区种植。

3) 晋小豆8号概述。晋小豆8号由山西省农业大学育成。2020年9月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小豆2020005,该品种为中早熟种,生育期北方春播区102 d,有限结荚习性,直立生长,平均株高60.2 cm,主茎分枝2.7个,主茎节数14节,单株结荚24.38个,荚长7 cm,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单荚粒数6.5粒,百粒重16.14 g,籽粒红色,有光泽,饱满整齐,商品性好,根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晋小豆8号粗蛋白质(干基)含量26.3%,粗脂肪(干基)0.6%,粗淀粉(干基)含量50.4%。结荚集中,成熟一致,适宜一次性收获。抗旱,耐瘠,抗倒伏,耐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适宜在北方春播区和南方区等种植。

2.2 整地施肥

整地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深度以20~30 cm为宜,能有效降低土壤的硬度,使土壤更加疏松,降低土壤容重。第二年春季在土壤冻融交替之际及时整地,然后浅旋细耙,使地面平整、疏松、细碎、上虚下实,在表面形成细土层,减少耕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耕作层蓄水量,构建土壤水库,扩蓄增容,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造成的土壤失墒。瘠薄地整地时施农家肥3万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将其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2.3 覆膜播种

由于干旱缺水,小豆播种容易受地温和土壤墒情制约,种子萌发困难,需要通过地膜覆盖满足小豆萌发和生长发育对温度和水分的需求。可采用覆膜精量播种机进行覆膜播种,地膜宽70 cm,两边压10~15 cm,膜面两侧各种1行小豆,行距40 cm左右,穴距15~20 cm,每穴2~3粒种子,播量30~45 kg/hm2,播种深度3~4 cm。覆膜后,不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还抑制了小豆苗期杂草的生长,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适期播种率和保苗率。小豆春播一般在5月中上旬,地温稳定在10~14 ℃时开始播种,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萌发缓慢,养分消耗大,幼苗长势弱,容易造成种子霉烂,出现缺苗现象。过晚播种,幼苗易旺长,蹲不住苗。

2.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以合理密植、抗旱保苗、科学施肥、科学灌溉为主,小豆每穴留苗1~2株,在3~4片叶定苗,保证苗数在12万~18万株/hm2。中耕1~2次及时锄去膜间杂草,促进小豆植株生长。种植小豆时使用抗旱剂一定要注意把控时间,在苗期喷洒旱地龙,其用量为旱地龙1 200 g/hm2兑水750 kg/hm2。如果播种时未施种肥,初花期应追施尿素75~150 kg/hm2,缺铁或缺猛的土壤,花期叶面喷施铁盐,如0.5%硫酸亚铁、0.5%硫酸锰溶液,效果明显。灌溉时间主要集中在小豆播种前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3个阶段,特别是花期遇到极端天气时,可以适当增加灌溉量,避免小豆减产。

2.5 病虫害防治

小豆常见病害主要有晕疫病、病毒病、立枯病、锈病、白粉病等。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晕疫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锈病、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及时喷雾防治蚜虫。小豆常见虫害主要是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主要采用菊酯类药剂喷雾防治。

2.6 收获

适时收获是确保小豆丰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收获过早,影响籽粒饱满度;收获晚时小豆易裂荚、落粒,籽粒颜色光泽减退,产量降低。一般当田间80%豆荚色变黄白,为适宜收获期。选择晴天的清早收割,装车拉回晒场,摊开晾晒2~3 d,等豆荚风干后可人工脱粒或用机械脱粒,将籽粒分出来并筛选,如果小豆籽粒含水量高,没有经过晾晒进行脱打,就会把籽粒压扁打破,会影响其商品性。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大面积种植小豆的地区已逐步实现机械化收获脱粒,可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获,缺点是存在一定的作业损失率。在收获前期可以喷洒草甘膦除草剂或乙烯利,加快叶片脱落和杂草枯萎,防止收割时对机具造成缠绕,一般选择早晨露水退去时收获脱粒,挑选干净的籽粒再经过充分晾晒,待籽粒含水量降至13.5%时,就可入仓储存。

3 抗旱节水栽培田间效果

小豆覆膜播种,可以有效降低田间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水分亏缺程度,增加土壤蓄水量,保持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快速萌发。水分的利用程度直接决定作物产量,覆膜后田间大小相间的膜面形成微型集雨面,使天然降水通过膜面汇集于播种沟内,沿播种孔下渗到小豆根系周围,蓄存于土壤中,改善了土壤小环境水分分布状况,调控土壤水分分布,改善农田的水分供给状况,使土壤水分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小豆生产的水分利用率,满足种子发芽或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有效促进小豆光合产物的形成,进而提高小豆的产量。反之不覆膜,土壤水分蒸发快,影响小豆种子萌发,造成出苗难、保苗难、苗不全,导致产量下降。喷施抗旱调节剂使作物缩小气孔开张度、抑制蒸腾、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减缓土壤水分消耗,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科学施肥,可以加快土壤中氮、磷、钾肥的释放,有效提高小豆产量。有研究表明,覆膜施肥时作物光合产物明显高于未覆膜施肥作物的光合产物。

合理密植是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适宜密度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有利于缓解个体与群体矛盾,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利于小豆荚数、荚粒数和千粒重协调发展,增加小豆产量。超过适宜种植密度,不但浪费种子,还会加剧小豆根系对养分、水分的竞争,影响根系干重和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群体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小豆植株间对光、肥、水的竞争加大,出现植株生长后期群体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叶片受光变差,光合速率下降,产量降低;同时,又会造成土壤水分过耗而不利于下茬作物生长,影响农田可持续发展。

在选择抗旱、抗病优良品种的前提下,覆膜施肥是影响小豆产量的直接和关键性因素,喷施抗旱调节剂及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小豆的产量。小豆生产采用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小豆的产量。

4 结束语

小豆作為山西省的特色杂粮杂豆,在出口创汇、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高端的功能食品工业对小豆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山西省旱作农业区注重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有效运用,可以保证旱作小豆的产量及商品质量,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须珍,王述民.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

[2]刘笑然.东北三省的红小豆、绿豆生产[J].中国粮食经济,2013(9):38-41.

[3]程须珍,田静.小豆生产技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4]张春明,赵雪英,闫虎斌,等.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J].作物杂志,2016(6):67-72.

[5]王娟玲.立足有机旱作    全面推进功能食品(农业)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1):1900-1902.

[6]刘建霞,刘海霞,温日宇,等.小豆种质资源营养成分检测与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54-57.

[7]赵建京,范志红,周威.红小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3):46-50.

[8]李家磊,姚鑫淼,卢淑雯,等.红小豆保健价值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4(2):12-15.

作者:张春明 闫虎斌 陈保国 冀丽霞 张海生 宋晓彦

小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 篇2:

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小豆的安全性

黄春艳,王宇,黄元炬,等. 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小豆的安全性[J]. 杂草科学,2014,32(1):101-106.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选择大豆田常用的几种除草剂进行红小豆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红小豆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g/L二甲戊灵乳油单用,对阔叶杂草的防效略好于禾本科杂草;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对反枝苋和龙葵的防效好于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对藜和苘麻的防效相近。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后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有所提高,而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没有明显改善,对野黍的防效甚至有所降低;丙炔氟草胺分别与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混用的综合除草效果总体趋势优于噻吩磺隆与3种除草剂混用。10%氟烯草酸乳油、25%氟磺胺草醚水剂和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等3种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虽然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表现不是很规律,但3种药剂对藜、反枝苋、苍耳和龙葵的最好防效都能达到100%。总体上看,试验所用的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均较安全,虽然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有轻微的药害,但都可以恢复正常生长,红小豆产量比对照有大幅提高,土壤处理红小豆增产率在33.3%~758.3%,茎叶处理红小豆增产率在250.0%~675.0%。

关键词:红小豆;除草剂;防除效果;安全性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86)

收稿日期:2013-02-02

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豆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编号:nycytx-18-G9)。

作者简介:黄春艳(1959—),女,黑龙江勃利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杂草科学、农田杂草防除和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Tel:(0451)86668736;Email:huangchunyann@126.com。yield increased 333%~7583% with the soil-applied herbicides and 2500%~6750% with foliar sprayed chemicals.

Key words:Phaseolus angularis;herbicide;control effect;safety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别称赤小豆、红豆、小豆,起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一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1-2]。红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医食两用小杂粮作物,既是调剂人们生活的营养佳品,又是食品、饮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红小豆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小,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又居全国首位,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3-4]。学者对红小豆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2-3,6-7],高寒地区红小豆栽培技术[8],无公害、有机红小豆栽培技术[4,9-11],玉米间作、套种红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2-13],红小豆大面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14],红小豆的大垄密栽培技术[15],密度、播期、施肥量、氮磷水平对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16-17],不同前茬作物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18]等方面,分析了红小豆低产原因主要是科技意识不强、品种质量差、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19-20]等。朱体超等建立了基于播期、种植密度及N、P、K施用量5个因子的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21]。

随着红小豆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的扩大,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问题亟待解决。科技工作者在不断探索红小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问题,但目前对红小豆田杂草防除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刘辉等报道了异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对盆栽红小豆苗期的安全性[22]。王鑫等报道了14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红小豆的安全性,认为乙草胺+嗪草酮是一种理想配方[23],但环境条件对嗪草酮的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如遇连续或大量降水嗪草酮会被淋溶至土壤耕层,造成作物严重药害,不宜推荐。包强等报道了氟磺胺草醚不同施药时期对红小豆田的除草效果[24],另外氟磺胺草醚被推荐作为茎叶处理除草剂用于防除阔叶杂草也散见于一些栽培技术的文章中。

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能查到的红小豆田正式登记的除草剂只有2个产品——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和5%精喹禾灵乳油,另有一个临时登记的混剂产品21%氟磺•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从已登记的除草剂中筛选出对红小豆安全的除草剂,是红小豆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关键是对红小豆的安全性。为筛选适用于黑龙江省食用豆田使用的除草剂,考察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和田间除草效果,以期为黑龙江省红小豆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红小豆,品种分别为合红96-4、建218。

供试除草剂:土壤处理剂5种,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s-metolachlor,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00 g/L乙草胺乳油(acetochlor,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330 g/L二甲戊灵乳油(pendimethalin,德国巴斯夫公司)、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flumioxazin,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thifensulfuron-methyl,美国杜邦公司);阔叶杂草茎叶处理除草剂3种,10%氟烯草酸乳油(flumiclorac-pentyl,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25%氟磺胺草醚水剂(fomesafen,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Cloransulam-methyl,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2方法

采用垄上穴播,株距30 cm,每穴3粒。施药采用小区专用背负压缩式喷雾器,喷幅2 m,4个扁平扇形喷嘴,工作压力4 kg/cm2,喷液量300 L/hm2。分为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2组试验,试验方案见表1、表2,土壤处理于红小豆播种后3 d内施药,茎叶处理于红小豆1~1.5片复叶期施药。施药后观察药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记录红小豆对试验药剂的反应,描述药害症状,如枯斑、褪绿、畸形等,并观察药害是否能恢复。土壤处理施药后20 d、茎叶处理施药后15 d调查株防效,土壤处理施药后 40 d、茎叶处理施药后30 d调查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处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由表3可见, 对稗草的防除效果是二甲戊灵最好,其次是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较差;对野黍的防除效果是精异丙甲草胺最好,乙草胺和二甲戊灵相近。5种除草剂混用后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有所提高,而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没有明显改善,对野黍的防效甚至有所降低。丙炔氟草胺分别与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混用的综合除草效果总体趋势表1土壤处理除草剂种类及用量

Table 1The species and doses of the soil treatment herbicides

处理除草剂种类及用量备注1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872 g a.i./hm22900 g/L乙草胺乳油1890 g a.i./hm23330 g/L二甲戊灵乳油990 g a.i./hm24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苗后喷施24%烯草酮乳油108 g a.i./hm25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33.75 g a.i./hm2苗后喷施24%烯草酮乳油108 g a.i./hm26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872 g a.i./hm2+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7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872 g a.i./hm2+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33.75 g a.i./hm28900 g/L乙草胺乳油1890 g a.i./hm2+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9900 g/L乙草胺乳油1890 g a.i./hm2+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33.75 g a.i./hm210330 g/L二甲戊灵乳油990 g a.i./hm2+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11330 g/L二甲戊灵乳油990 g a.i./hm2+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33.75 g a.i./hm212人工除草13空白对照

黄春艳等: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小豆的安全性表2茎叶处理除草剂种类及用量

Table 2 The species and doses of the foliar-applied herbicides

处理除草剂种类及用量110%氟烯草酸乳油100 g a.i./hm2225%氟磺胺草醚水剂375 g a.i./hm23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7.5 g a.i./hm24人工除草5空白对照注:各处理施药时加24%烯草酮乳油108 g a.i./hm2。

优于噻吩磺隆与3种除草剂混用,但对个别杂草的效果有例外,如施药后20 d对藜的防效。

由表4可以看出,只防除阔叶杂草的丙炔氟草胺和噻吩磺隆单用时,丙炔氟草胺对反枝苋和龙葵的防效好于噻吩磺隆的防效,对藜和苘麻的防效二者相近。

2.2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表3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Table 3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oil treatment herbicides on Gramineae weed in P. angularis field

处理药后20 d株防效(%)药后40 d株防效(%)药后40 d鲜重防效(%)稗草野黍合计稗草野黍合计稗草野黍合计165.1bc72.9e70.1d45.5d11.0a23.2a56.5c9.5a25.4b254.7b59.6d57.8c70.0f68.0de68.7g61.7c40.3bcd47.5c389.6e58.0d69.4d40.0cd55.0cd49.7c55.7c37.6bcd43.7c668.9bcd52.1d58.2c55.5def54.0cd54.5de59.1c44.4cd49.4c769.8bcd49.5cd56.8c67.3ef47.0c54.2de80.9d31.8bc48.4c887.7e12.2ab39.5b52.7de26.0b35.5b63.5c27.8b39.9c979.2cde21.3b42.2b50.9de62.0cd58.1ef40.0b47.8d45.2c1068.9bcd21.8b38.8b29.1bc79.0e61.3f38.3b52.7d47.8c1159.4b36.7c44.9b14.5ab49.0c36.8b56.5c45.6cd49.3c1283.0de95.2f90.8e100g100f100h100e100e100d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施药后10 d左右观察时, 2个品种红小豆均为2片真叶期,凡含有乙草胺的处理,有部分红小豆植株真叶叶尖出现皱缩症状;在以后生长期间观察中,陆续长出的新生复叶没有再出现皱缩现象,生长正常。其它各药剂处理都没有明显药害症状,对红小豆安全。

测产结果表明,红小豆产量与除草效果呈正相关,除草效果好的,产量相对较高。由表5可见,丙炔氟草胺和噻吩磺隆2个药剂都是只防除阔叶杂草的,在红小豆出苗后施用了禾本科除草剂24%烯草酮乳油 108 g a.i./hm2, 因此该处理区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好,产量相对较高,合红96-4、建218增产率分别为758.3%、681.8%,噻吩磺隆处理合红96-4、建218的增产率分别为641.7%、500.0%。空白对表4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效

Table 4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oil treatment herbicides on broadleaf weed in P. angularis field

序号药后20 d株防效(%)药后40 d株防效(%)药后40 d鲜重防效(%)藜反枝苋龙葵苘麻合计藜反枝苋龙葵苘麻合计藜反枝苋龙葵苘麻合计189.4bc76.3bcd77.5d72.3bc77.5de100b100f82.7cde86.4c90.6cd100b100d90.4de90.7b97.3de279.4bc80.9d79.1de67.7bc77.9de100b79.5cd53.8b100c74.2b100b95.2cd74.0b100b92.3cde398.1c82.9d66.2c81.0cd72.9d100b100f53.8b86.4c78.9b100b100d78.1bc97.7b95.8cde481.3bc82.0d76.2d74.3bcd77.2de80.0b77.3bc 76.9cd 86.4c42.2b96.4b82.4bc 85.8cd 97.7b57.7bc585.6bc66.6bc62.5bc74.3bcd66.2c100b63.6b 69.2bc 100c54.7b100b70.5b 84.9cd 100b42.3b675.0b86.6de81.8de79.0cd81.7e100b93.2de100f100c97.7de100b92.8cd100f100b95.5cde779.4bc65.7b56.7b63.3b60.5b100b72.7bc100f100c90.6cd100b80.9bc100f100b88.1bcd883.8bc82.0d86.0e66.7bc82.7e100b93.2de100f100c97.7de100b92.4cd100f100b95.3cde993.8bc80.0d60.7bc69.0bc67.0c80.0b79.5cd71.2c86.4c77.3b96.4b88.0cd79.5bc97.7b88.2bcd10100c82.0d79.1de79.0cd81.0e100b72.7bc94.2ef100c88.3c100b95.2cd97.3ef100b96.5de11100c78.0cd68.0c87.7de74.3d100b79.5cd88.5def31.8b76.6b100b89.6cd95.9ef88.4b91.5cde1293.8bc97.1e94.7f96.7e95.2f100b100f100f100c100e100b100d100f100b100e

表5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

Table 5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oil treatment herbicides

on the yield of P. angularis

处理合红96-4建218产量

(kg/hm2)增产

(%)产量

(kg/hm2)增产

(%)125633.324036.42784308.324036.43736283.3816363.641 648758.31 376681.851 424641.71 056500.06624225.0448154.57544183.3848381.88688258.3352100.09912375.0400127.310496158.326450.011672250.025645.5121 472666.72 0001 036.413192176

照区不除草,杂草危害严重,产量<200 kg/hm2。

2.3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由表6可见,氟烯草酸、氟磺胺草醚和氯酯磺草胺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表现不是很规律,如氟烯草酸对龙葵的防效,在建218处理区防效达100%,而在合红96-4处理区则很低;氟磺胺草醚和氯酯磺草胺在不同红小豆品种处理区的药效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但3种药剂对藜、反枝苋、苍耳和龙葵的最好防效都能达到100%。以此分析,这些差异或许与田间杂草分布和生长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田间验证。

2.4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

茎叶处理施药后3 d详细观察了除草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3种除草剂对2个红小豆品种的安全性略有差别,合红96-4对氟磺胺草醚耐药性较强,基本上无药害,其它的都有可见的较明显的药害症状。氟烯草酸可造成触杀型药害,红小豆品种合红96-4和建218均表现为真叶和复叶上有许多褐色斑点,合红96-4的药害斑更多。氟磺胺草醚也造成触杀型药害,红小豆品种建218真叶和复叶上有很少量的褐色斑点。氯酯磺草胺是生长抑制型药表6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红小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效

Table 6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foliar-applied herbicides on broadleaf weed in P. angularis field

红小豆

品种除草剂施药后15 d株防效(%)施药后30 d株防效(%)施药后30 d鲜重防效(%)藜反枝苋苍耳龙葵合计藜反枝苋苍耳龙葵合计藜反枝苋苍耳龙葵合计合红氟烯草酸85.0c 62.5b58.3b16.7a 46.3b75.0bc60.0b83.3b50.0b58.1b98.8b87.8bc97.6b23.8b90.6b96-4氟磺胺草醚70.0bc100c 75.0c 100c 88.8d50.0b100c 83.3b100c 93.0cd96.3b100c 97.6b100c 97.8bc氯酯磺草胺55.0b50.0b100d50.0b64.2c 100c 20.0a 100b89.3c 83.7c 100b80.0b100b83.3c 95.4bc人工除草90.0c 91.7c 100d96.3c 95.5d100c 100c 100b100c 100d100b100c 100b100c 100c 建218氟烯草酸85.0b87.5b75.0b100b88.8b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c 100b100c 氟磺胺草醚85.0b100c 83.3c 100b93.3c 100b100b66.7b100b95.3b100b100b71.8b100b87.2b氯酯磺草胺85.0b100c 100d100b97.8d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c 100b100c 人工除草90.0b91.7bc100d96.3b95.5cd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b100c 100b100c

害,红小豆合红96-4表现为植株心叶褪绿发黄,建218为最小的中心复叶褪绿黄化。这些药害症状在以后生长期间陆续恢复正常,新生复叶再没有药害症状产生,对红小豆后期生长无不良影响。

测产结果表明,红小豆产量与除草效果呈正相关,除草效果好的,产量相对较高。由表7可见,建218产量高于合红96-4,但从增产率上看,合红 96-4 的增产率高于建218。

表7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红小豆产量的影响

Table 7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foliar-applied herbicides

on the yield of P. angularis

处理合红96-4建218产量

(kg/hm2)增产率

(%)产量

(kg/hm2)增产率

(%)氟烯草酸1 064454.22 352267.5氟磺胺草醚1 488675.02 240250.0氯酯磺草胺1 312583.32 624310.0人工除草1 856866.72 704322.5空白对照192640

3结论与讨论

在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 g/L二甲戊灵乳油、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和80%丙炔草酮可湿性粉剂等6种土壤处理除草剂,10%氟烯草酸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和48%异草松乳油等6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本试验使用的对红小豆安全的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80%丙炔草酮可湿性粉剂因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低而没有入选,480 g/L灭草松水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和48%异草松乳油对红小豆有较严重的药害,也不能用于红小豆田。

土壤处理除草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g/L二甲戊灵乳油单用,对稗草的防除效果是二甲戊灵最好,其次是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较差;对野黍的防除效果是精异丙甲草胺最好,乙草胺和二甲戊灵相近;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和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只能防除阔叶杂草,单用时在苗后施用24%烯草酮乳油防除禾本科杂草,丙炔氟草胺对阔叶杂草反枝苋和龙葵的防效好于噻吩磺隆,而对藜和苘麻的防效二者相近。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后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有所提高,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没有明显改善,对野黍的防效甚至有所降低;丙炔氟草胺分别与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混用的综合除草效果总体趋势优于噻吩磺隆与3种除草剂混用。安全性方面,乙草胺单用或混用处理区有部分红小豆植株真叶叶尖出现皱缩症状,以后陆续长出的新生复叶没有再出现皱缩现象,生长正常。其它各药剂处理都没有明显药害,对红小豆安全。红小豆总体增产幅度为33.3%~758.3%。丙炔氟草胺和噻吩磺隆由于在红小豆出苗后防除了禾本科杂草,因此产量相对较高,推荐使用,可以通过与其它禾本科杂草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或通过2次施药的方法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即苗前施用丙炔氟草胺或噻吩磺隆,苗后再施用烯草酮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以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红小豆安全。

茎叶处理除草剂10%氟烯草酸乳油、25%氟磺胺草醚水剂和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等3种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虽然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表现不是很规律,但3种药剂对藜、反枝苋、苍耳和龙葵的最好防效都能达到100%,在施药时加入烯草酮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即可达到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目的。虽然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红小豆有轻微的药害,但都可以恢复正常生长,红小豆产量也比空白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可以在生产田进行大面积示范性应用。

本研究选出了适用于黑龙江省红小豆田使用的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除草剂,该研究结果为指导黑龙江省红小豆田杂草防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可为其它地区红小豆田杂草防除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 中国小杂粮[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4.

[2]叶劲松,单福华.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1994,2(2):16-19.

[3]王辉,王永新,王立群,等.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52,54.

[4]王建忠. 无公害食品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J]. 杂粮作物,2006,26(2):114-115.

[5]崔文蕾.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126.

[6]夏增娟.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杂粮作物,2010,30(1):41-42.

[7]张代平,杨朝辉,刘岱松. 黑龙江省垦区红小豆综合栽培技术初探[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14-15.

[8]张玉红,谢丽. 高寒地区红小豆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12(4):31-32.

[9]李维艳,齐玫馨,张翼祥.无公害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6):11-11.

[10]王善春. 吉林地区红小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82.

[11]王延春,曲丽晶. 有机小杂粮红小豆、绿豆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C版,2011(2):110.

[12]高志国,张弘弼. 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113.

[13]陈振武,孙桂华,白文起. 玉米套种红小豆高产高效试验研究初报[J]. 杂粮作物,2001,21(4):47-47.

[14]宋国强,孙皆亮,张宝宁,等. 红小豆大面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05(9):42.

[15]曹永星,孙少朋. 大垄密栽培技术在红小豆上的应用[J]. 现代化农业,2012(1):37-37.

[16]赵志强,王巍. 红小豆不同密度、播期、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6-87.

[17]崔洪秋,张玉先,祁倩倩,等. 不同氮磷密度水平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19(5):30-34.

[18]孙连军. 不同前茬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2009(5):18.

[19]张玉先,杨克军,李勇鹏,等. 黑龙江省红小豆低产原因分析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3):40-42.

[20]杨如达,杨富,林凤仙,等. 晋北地区红小豆低产原因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21-122,170.

[21]朱体超,孙学映,刘春英,等. 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5):755-759.

[22]刘辉,高虹,刘友香,等. 酰胺类除草剂对红小豆的安全性[J]. 农药,2003,42(5):40-41.

[23]王鑫,原向阳,郭平毅,等. 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防效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267-269.

[24]包强,刘传琴,段晓明,等. 氟磺胺草醚不同施药时期对红小豆的除草效果[J]. 现代化农业,2008(6):44-45.

作者:黄春艳 王宇 黄元炬 朴德万

小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论文 篇3:

2019年小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小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生育期短、适播期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薯类等作物间作套种的理想作物和良好前茬作物。为充分发挥小豆在种植结构调整和地力培肥中的作用,现提出2019年小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北方春播区

本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山西、陕西以及华北北部等地区,是我国小豆优势产区和主要出口基地。

轮作倒茬:积极推广小豆与高粱、玉米、糜子、谷子、燕麦、荞麦、马铃薯、蓖麻、向日葵等作物轮作,间隔期3年以上。

品种选择:本区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普遍为垄作,栽培品种应选择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直立型品种。

选择原则:一是通过国家登记,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二是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能够充分利用温光条件,保证安全成熟和高产的品种。通常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小豆生长快、成熟早,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土壤瘠薄地块,种植生育期短的品种。三是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的地区,选择株高0.6米以下、直立、抗倒伏的品种。四是选择顶土力强、耐密植、成熟一致、不易炸荚、籽粒不易脱落的品种。

精细整地:秋翻深度20~25厘米。春季及时耙耢、耱平、打垄。在土壤冻融交替之际,及早开展春整地,防止春旱造成土壤失墒。秋翻秋起垄的地块,边起垄边镇压。秋季灭茬、春季起垄的地块,顶浆起垄、及时镇压。结合春整地,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亩施农家肥666~1000公斤)。有条件的应增施根瘤菌肥和磷钾肥。

适期播种:依据品种生育期、地温和土壤墒情确定播期。一般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为宜(大多为5月上中旬)。晚熟品种适时早播,早熟品种适时晚播。春旱严重的山区、坡地、朝阳地块,应适时早播,低洼易涝、平原地块适当晚播。

本区适播期为5月5日至6月5日,采用垄上开沟条播或机械点播方式播种。一般垄(行)距60~6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2~3粒,覆土深度3~5厘米,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镇压保墒。小粒品种(百粒重10克左右)亩播量为1.6公斤;大粒品种(百粒重13克以上)亩播量为3公斤。同时,亩施磷酸二氨7~15公斤,尿素2~3公斤,硫酸钾5~8公斤作种肥。

合理密植:一般早熟品种、低水肥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5万~1.8万株;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2万~1.5万株;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0万~1.2万株。

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第一对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开花结荚前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除草。②病虫草害防治。主要病虫害包括根腐病、细菌性疫病、菌核病、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等。对于根腐病等苗期病害,可选用适宜种衣剂或采取药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适宜药剂。对于地老虎、蛴螬等幼苗期地下害蟲,可采用毒饵防治。对于针叶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适宜的高效低毒除草剂。除草剂使用应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③水肥管理。分枝期至开花期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和多元微肥水溶液1~2次,开花前期结合封垄亩追施尿素2~3公斤、硫酸钾3~4公斤。开花期遇到干旱及时灌溉,以防落花落荚,影响产量。④适时收获。80%以上荚成熟时,在早晨趁潮湿一次性人工收获。大面积种植地块,可在100%豆荚成熟时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获;或80%豆荚成熟时先采用机械割倒晾晒4~6天,再用机械捡拾脱粒。收获后的小豆应避免着雨,及时晾晒、脱粒,含水量低于13%时入库保存,注意防止豆象为害。

北方夏播区

本区包括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山西南部、北京、天津、安徽、陕西南部及江苏北部等地,是我国的第二小豆主产区。

轮作倒茬和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具体可参照北方春小豆区。

整地施肥:宜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深厚的旱坡地、川台地。麦收后旋耕、翻耙,平整地面,整地时将有机肥、种肥一次性施入。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一般亩施磷酸二氨6~10公斤、尿素2~3公斤、硫酸钾5~7公斤。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适量追肥。

适时播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多采用平作方式种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播种深度4~5厘米,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深度3~5厘米。

种植密度:根据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低水肥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2万~1.5万株;中等地力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0万~1.2万株;高水肥条件的地块,亩保苗1.0万~1.1万株。

田间管理:参照北方春小豆区。

适时收获:80%以上豆荚成熟时,及时收获。收获时间宜选择清晨进行,减少炸荚落粒损失。

南方产区

主要包括广西、云南、台湾等南方省(区)。本区耕作制度及地势复杂,春、夏、秋播3种类型都有,零星种植,为小豆的非主产区。田间管理技术可参照其他区域。(据中国农村网)

上一篇:乡镇机构改革分析论文下一篇:遥感技术与生态环境论文